最新和平与战争作文开头 和平与战争作文1000字(六篇)

最新和平与战争作文开头 和平与战争作文1000字(六篇)

ID:108134

时间:2023-06-06 14:12:26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和平与战争篇一

几颗导弹划过夜空,撕破了宁静,和平的夜。远方的大地在颤抖,那一阵阵的爆炸声好像恶魔的奸笑,久久地环绕在伊拉克的上空。

八岁的阿曼达有着一个幸福、平和的家,他的妈妈是一位“白衣天使”,爸爸是一个小工厂的头头,他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直到那一天,战火打破了应有的平静。

核--一个本身并不可怕的字眼,但是它与“弹”字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拖着长长的尾巴的杀人魔王,所到之处,一切化为灰烬,夷为平地。

在这次紧锣密鼓的核查中,并未查出任何杀伤性武器和生化武器。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战争,还是爆发了。

几番空袭过后,平民大量伤亡。阿曼达的妈妈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回家了。在轮番的攻击中,阿曼达的爸爸不幸中弹,在医院里,这对夫妇又相见了。

学校早已停课,阿曼达和妹妹守在空荡荡的家里,十分寂寞,于是便走出门去找妈妈。

走上大街,原本十分热闹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毁损的房屋和满耳的哭泣声。他和妹妹来到医院,找到了妈妈,她正穿梭在一个个病床间,几天不见,妈妈瘦了一大圈。在她的病房里住满了受伤的人,在离他最近的一个病床上,一个叔叔正对着摄像机说着什么,忽然,摄像机转向了阿曼达,他突然想哭,阿曼达看了看受伤的叔叔,又看了看深不可测的镜头,突然哭出声来。

最后,妈妈把他俩送回了家,嘱咐他照顾妹妹,接着又返回了医院。

当天晚上,阿曼达站在窗前,眺望着妈妈所在的方向,他想妈妈,妹妹也是。突然,他发现一颗流星快速向自己飞来,他闭上眼睛,许了一个愿望: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

和平与战争篇二

论文题目:比较摩根索与托尔斯泰的人性观并阐述其对战争与和平有何影响

导论:在本篇论文中,我将分两部分对近期阅读的托尔斯泰著作《战争与和平》的一些感悟呈现出来。第一部分为《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写作背景、现实意义和人物性格的同与不同。第二部分将阐述托尔斯泰和摩根索对道德与人性和世界战争与和平的看法。由于时间和精力所限,我着重分析了第一部分内容,也是本人较感兴趣的部分。

毋庸置疑,《战争与和平》给西方文学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托尔斯泰的成就在于他成功地描写了俄国十月革命中全体人民的顽强斗争,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对人性、道德、革命以及战争与和平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反观《红楼梦》,这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先生却有着与托尔斯泰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写实了作者身处的年代和环境,都用大量的笔墨写了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只是略有不同的是,曹先生将自己抽离于《红楼梦》之外,书中的“甄”谐音为“真”;“贾”谐音为“假”。简单理解就是“甄府”是真正的王府,也是带作者更多影子的王府。可在整部书中,甄府所占篇幅并不多,可见曹先生无意让自己的生活过多的暴露于《红楼梦》中,也可推测为他规避了被当时皇帝注意的风险。但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似乎把他的“本我”融入到了人物皮埃尔中。皮埃尔身处贵族,托尔斯泰也是;皮埃尔的思考是托尔斯泰的思考;皮埃尔的情感不顺也与现实中的托尔斯泰相似;皮埃尔在战争初期和战争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与生活相融,他加入了共济会后又因为不热衷而退出,就好像托尔斯泰本人在早年生活中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如皮埃尔一样迷失在酒吧中。正如作者在第二卷第四部第二章中所讲的:“皮埃尔具有俄罗斯人所特有的能力,相信善和真实的存在,同时对生活中的丑恶和虚伪又看得太清楚,所以无法认真地参与生活。”我相信,这是托尔斯泰对自己内心的写照。

最近看了一位利比亚战地记者的回忆录,其中她提到,在利比亚反政府军攻占首都的当天,她采访了一位反政府军的成员。他是当地的富豪,丝毫不缺食物,房子,甚至他还有家室。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同他的战友们并肩作战。虽然他不是贵族出身,但我觉得这个人同安德烈公爵很像。也或许只有这些人是清醒的,他们的每次作战都有目的,富豪是为了新政权建立后能改善他的生活,安德烈则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保卫祖国做出贡献。

《战争与和平》同《红楼梦》在人物上也有或多或少的相似之处。但也有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只是《红楼梦》是一部以一位男性与许多位女性而构成的小说,而《战争与和平》的主人公多为男性。故以下我所讨论的是二书中的人物性格,不涉及性别问题。

比于宝玉的不学无术,皮埃尔是个正面教材。

《战争与和平》中最耀眼的女角要属罗斯托夫家族里的娜塔莎了。娜塔莎的天真活泼直接表现在她第一次参加舞会上。书中写道:“梳妆完毕后,娜塔莎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娅面前,看了她一下,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在还没有接到任何舞伴邀请时的焦急和受到安德烈爵士邀请时的狂喜,娜塔莎的存在就像是严肃的战争题材中的一味调味剂,活泼的动作和心态无不彰显着这个不到20岁女孩的青春活力。同样地,《红楼梦》中也有这样一个人,史湘云。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她却是整部著作中最单纯的,既不会勾心斗角耍心机,也不会挖空心思讨好别人的人。她可以在冬天大口吃鹿肉,也会还不顾忌地讽刺黛玉是“戏子”。史湘云和娜塔莎一样,身上有中魔力,可以在大环境中保有一份纯真。但是两个人都不能拜托各自的命运。娜塔莎和史湘云的天真都随着她们的婚姻而各自磨灭了。娜塔莎变得吝啬了,而史湘云孤独终老。

第一部分总结: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现实意义,《战争与和平》和《红楼梦》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到国与国的矛盾与纷争,小到生活琐事、伦理道德都有涉及,在百年后的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不愧是中外历史上的著作。

第二部分托尔斯泰和摩根索对道德与人性和世界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托尔斯泰对人生和道德的看法点点滴滴都融入在他的著作中。以下是我在阅读中所摘录的特别有感触的句子,并对此分析并作适当评论。

“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信念是什么?为什么跟随自己的信念就不会有战争。一开始我以为,作者所说的信念是指宗教信念。因为在全书最后几场战役在莫斯科打响时,作者有一点描述,当人们看到圣母娘娘的像被抬出来时,大家兴奋欢呼。但是仔细一想我又觉得光是宗教信念还收有些不妥。因为就宗教的发展而言,每个教越临近现代社会教义思想上的分化就越厉害。如伊斯兰教就是信奉哪怕毁灭自己也要实现信仰。这样的思想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吗?不能。就像在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第十七章世界舆论中提到的观点:“世界心理,世界舆论就我们时代的人类的组成情况而言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托尔斯泰所说的信念是什么呢?我只能用一个很宽泛的词来概括,那就是对和平的信念。可是,这也是有前提的。我认为对和平的信念必须是这个人唯一的信念。假如一个人如托尔斯泰书中所写的那样,即相信圣母娘娘,又对沙皇有狂热的崇拜,那他仍有可能成为“历史的工具”,因为皇帝发动战争,那个人源于对其崇拜,也极有可能被蛊惑参军打仗。至于托尔斯泰的正解如何,还望老师多多指教。

“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说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的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爱领人,爱仇敌,爱一切。”这样一段话我理解到了托尔斯泰与摩根索的些许不同。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表现出的是一种极度的理性,在第一编的六项原则中的第四条就有阐述说:“政治现实主义明白政治行动的道德意义。”摩根索认为:“道德原则必须经过具体时间和地点的环境的过滤。”就我的理解来看,摩根索认为,只要是涉及政治的道德思想和行为,都是受到约束的,都不是普世道德。那么这就与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人物的感受的观点就有所不同了。托尔斯泰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在两个帝国元首的政治斗争中,被卷入政治漩涡的人还是存在普世道德观念的,比如,爱。他不会被政治这种外在的因素所影响,因为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平时有太多东西分散我们这种天生的感官,也许不到像书中人物这般临死关头,心中的最美好的情感就不会被发觉。

那是一种天生的爱,而不像摩根索认为的,“道德在政治中必须经过过滤”那么绝对。结论:写到这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短短几周不可能把《战争与和平》读透,短短一个月也无法完全理解摩根索文字背后的理论与思想。只是把我的思考和想法与比较下了下来,望与老师共勉。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周佳颖

2011年11月2日

和平与战争篇三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中美术组曾萃娟

(一)教材分析:

关于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美术作品,在古今中外的美术史中极为丰富,其表现的内涵与传递的信息也相当深厚,是个容量很大的课题,可拓展的空间也可以很开阔。根据课时、学生的学情,这里对本课的定位,旨在作个引子,导引学生课后再继续探讨与拓展。其切入点是以几幅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剖析美术这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出的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思路:

这节课教学主要是内容:通过对若干件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对战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能够从不同层面上看待战争,并了解战争与美术的关系。围绕着这个主题而展开。先播放一段音乐作品为导入,通过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进行讲解作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补充。第三部分主要是欣赏有关和平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最后自己设计创作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进一步加深对美术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即教学设计的“定位”与教学效果的“到位”,作为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一堂课或一个单元或一个主题内容的教学很重要。同时,达成效果的预测和反思效果的到位也很重要。

面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内容课,我要以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在短短的一个课时突破问题,然后又要拓展这个庞大的空间,给学生留有余地,激发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并能自觉拓展该课题,将课题的内容与内涵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是我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

(五)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通过欣赏系列战争题材的作品,感受画家爱国、爱和平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园、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美术作品是如何反映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这种主题性的美术作品,美术大师们想向我们传递什么?(以剖析战争主题的作品为主)

(七)教学准备:

教具: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用课件

(八)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作品“松花江上”。(情境与氛围)

这首歌传递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提示: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已赏析过该作品。)

小结:这首歌给人以悲伤、悲愤的心理感受,它曾激起无数中华儿女对残酷战争的回忆,并引领人们为保家卫国、捍卫和平而奋起直追!这种如此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音乐传递给我们的。这是音乐作品中反映战争的经典名曲,那么,在美术作品中,大师们又是怎样表达这一主题的呢?(板书课题)

二、作品欣赏与重点讲解:

2、组织讨论由每组选出的解说员,结合课后搜集的材料具体的进行解说。教师将在每位解说员讲完后进行总结和连接。并评出最佳解说员。

附:根据古罗马历史故事改编。但是罗马城邦和邻近的伊达拉里城邦交恶,结果决定动武。但是他们似乎并不想大动干戈,因为战争会给双方极大的灾难,两败俱伤的后果是大家都不愿接受的。于是双方商定各选代表上场教练,谁最后赢,谁的城邦就算胜利。在罗马城邦,荷拉斯家族选出三兄弟去应战,对方也排除了三兄弟。值得注意的是,荷拉斯兄弟的姐妹已经许配给了对方的兄弟,一面是亲兄弟,一面是未婚夫,现在为了城邦的利益要拼个你死我活,她们内心又怎么能平静。决斗的结果是荷拉斯兄弟牺牲了两个,但最后一个终于打败了对手,为罗马赢得了胜利。

教师补充:组织思考交流在画面中你感受到怎样的场面?

总结:达维特没有描绘双方械斗的场面,而是选择了荷拉斯三兄弟出战前的情景。画面上,荷拉斯的父亲把三把宝剑交付给三兄弟。三兄弟相互扶持,伸手在接受宝剑时庄严宣誓:“不成功,宁死亡!”他们的动作威武有力,神情大义凛然。为了城邦的利益,抛弃个人家庭的情感,这种悲壮牺牲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父亲的身后,三兄弟的母亲俯身安抚孙儿们,而三兄弟的姐妹,则痛苦地相互依靠,欲哭无泪。

1、你对该作品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新奇的视觉刺激与强烈的心灵震撼;)

2、作者在这幅作品中想传递什么信息?(战争来临前带给人们的极度恐惧心理;)

3、作者传递信息的目的是什么?(对法西斯战争的控诉;)

这幅作品,表达了达利对战争的有力控诉,把战争来临前带给人类恐惧与痛苦的心理感受传达得很充分,是控诉罪恶战争的杰作。1937年,达利的这种预感得到了不幸的证实。

教师补充:作品的构图、形、色上分析作品的造型特征:a、构图满、大,主体形象扑面而来,营造有一种紧张、恐惧、痛苦的视觉感受;b、造型上是拆散的人体及事物,高度 2 写实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可怕的真实;c、色彩上,客观呈现,加强逼真的视觉感受,进一步拉近与观者的距离。

达利把人性最强的厌恶感投射在对内战的绝望上,画面上没有一丝战争相关事物,只有心理上的感受与之相符,其作品中的形象内容在现实中没有办法看到,在很多人梦境中也没有,但是他把它画出来了。而这就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表现特征。

作品描绘拿破仑统治下的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但惨遭屠杀的历史事件。画面描绘的是西班牙宫廷后山的一角,夜空体现了黑暗中的马德里,地上的灯光代表了黎明前的黑暗。士兵的猥琐和人民的愤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极大的愤慨和控诉的激情,表现法国拿破仑侵略者在夜晚对赤手空拳的西班牙人民的屠杀暴行,歌颂西班牙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

教师补充:画家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的?

戈雅(1746-1828)是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西班牙最具影响的艺术大师。他以极其多产而又风格多变的创作影响了后来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以及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艺术。戈雅对灯光的独到运用,用低光源,让人产生不寒而栗的情感,反映出拿破仑镇压的残酷。

教师讲解[画面故事]:1625年西班牙军队进攻荷兰要塞布雷达,由于双方军力悬殊,要塞司令官尤金斯·纳萨乌斯基向西班牙军团司令斯宾诺拉投降,交出要塞城市的钥匙。这只是西班牙占领军的一次战役胜利,并没有挽救它最终失败的命运,更没有阻挡荷兰人的独立。画家对这件创作任务并不乐意,因为这是一次不光彩的侵略,而且事过10年,荷兰人早就收复了要塞,没有炫耀的意义。但是国王之命,宫廷画家不能不从,另一方面斯宾诺拉司令官是画家的朋友和主顾,最后画家不得不画。

作为历史画必须遵从历史的真实再现,画中主要历史人物必须是真实的,但绘画是艺术,必然体现画家的政治和思想倾向以及艺术观念。我们从画中可以看到画家是站在西班牙的立场上,运用人道主义来表现这一历史事件的。从画面上看,一场激烈的交战刚刚结束,背景空间开阔,大气浮动,弥漫着战火硝烟;前景敌对双方分列两边,双方司令长官达成协议,结束战争。画家显然站在胜利者一边,他塑造了英武的西班牙军士,标枪林立威严整齐;而荷兰军松散零乱无序,像一群乌合之众,形成胜败对比。西军司令斯宾诺拉和荷军首领纳萨乌斯基虽然握手言欢,但在形象塑造上,胜利者居高临下、宽容大度、具有高傲的尊严;失败者虽举首向上,但并没有乞求而丧失勇敢者的刚毅。这种一俯一仰的形象差别正表现了画家站在西班牙国家立场的思想倾向。画中西班牙军队人强马壮,而荷兰军人却漫不经心。但 3 画家没有丑化失败者的形象,荷兰士兵仍然具有善良自尊的个性,使交战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画家“化干戈为玉帛”,有意地掩盖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将一场侵略战争处理为和平休战的场面。

请同学们欣赏毕加索的《和平鸽》

《我的愿望》招贴作品

用儿童的角度反思战争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

三、课堂内容小结:

通过对反映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美术作品的欣赏,我们知道,每一个美术家对战争的理解,关注点和着眼点不一样,他在美术创作作品中对事物的表现方法和处理手段就不一样。

我们再来看看反映战争与和平主题的其他美术作品(出示其他反映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美术作品)。在这些美术作品中,美术家们又表现了怎样的视角和观点?希望今天的课能作为一个很好的引子,导引同学们课后再继续探讨与拓展。

历史上曾经爆发过无数战争,即使在现实社会中,仍有战争在遥远的地方进行,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是战争毕竟是人类经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正确地理解战争与和平,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在文学、电影、音乐、美术以及其他艺术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它们都以其独具的表现手段,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观点诠释这个主题,传达着深刻的内涵,既有对战争的控诉,也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更有对和平的呼唤!

四、课后作业(情感的表达)

1、立意:确立想要表达的主题

素材: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中国国都——南京沦陷,屠城

30万。南京这座历数千年的古城,几经更宕,饱受战火摧残,但异族侵入屠城只此一次,是为国耻。

作品:出示中国旅美画家李自健的油画——《南京大屠杀》。这是一幅让所有中国人永远过目不忘的油画,它展现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屠城的暴行。

资料:令人惨不忍睹的血腥场面——整幅画面几乎全部让倒卧血泊中的人物充满,横七竖八的尸体堆成一座山丘。在画的底线部位,我们能看见被血染红的土地,土地上有死者的头颅和被砍下的手。画面的上端,尸体堆上爬着一个侥幸存活的小男孩,他在死去的母亲身旁嘶声啼哭;画面右侧,一位僧人从尸体里抱出一位死去的老人;画面左侧,两个日本军面对如山的尸体,用白手绢擦着带血的屠刀。整幅油画由“屠”、“生”、“佛”三联构成,尸山的后面是奔流滚滚的长江。这幅画真实的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艺术效果十分到位。军刀的寒光,婴儿的泣诉和滚滚的大江,娓娓道来了这一段惨痛的历史。这幅油画在海外巡展时曾引起巨大轰动,观者无不默默伫立,泪流满面。在这幅作品中,画家用极为真实的笔调刻画了南京大屠杀这一真实历史事件,是一幅典型的具像表现作品。这幅作品映射着人性的善恶,承载着历史的注解,它蕴含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一件油画作品的审美,显示出巨大的现实警示意义。不仅仅毕加索可以用画笔控诉战争,呼唤和平,我们 4 同学同样可以做到,课后,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招贴画。

2、构思:根据主题,进行构思设计

可画草图,也可以是文字方案,可合作讨论,也可以独立思考。不仅如果让你用美术的语言来表现这一主题,你会以怎样的立场和观点、以怎样的构图处理和以怎样的形象塑造来表达?接下来,我们以我们民族最为触目惊心的历史惨案南京大屠杀为素材,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3、在构思设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描绘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战争与和平这个主题的理解,采用合作的方式,设计制作一张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招贴画。(在学生表达自己构思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讨论和进一步完善这一主题创作。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气氛。)

(九)收获与反思:

艺术教材中艺术与情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如何让学生理解、感受战争题材特有的绘画语言和他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和思想,并运用学习到的艺术技能创造性的表达学生自己的思想,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因此我采用分组布置学生课前的搜集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好习惯。在视频观摩教学过程中采用观察对比法、分组讨论法等方式,体现学生的体验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

和平与战争篇四

天,依旧蓝,只是蒙上了一层阴影;水,依旧绿,只是散发出一股腥气。我们忘不了,忘不了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欺凌。是谁造成了这一切?是战争!是那无情的战争!

提起“战争”这个词,我又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抗日战争,想起了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想起了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痛苦,夹杂着悲伤和愤怒,带着血腥和杀气的风掠过了原本寂静的中国。

这是一个真实的情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一个孩子正坐在铁轨中间,周围都是大型的建筑物被炸毁后的碎片。那个孩子上方的天桥也是摇摇欲坠,他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那个孩子在哭,在大声的哭泣。他的身边没有父母,也许他的爸爸妈妈被建筑物的碎片压死或炸死了,而他却全然不知,也许不久他也将死在这些碎片之中。

在抗日战争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虽然,我们还是胜利了,但这胜利是由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

其实战争与和平只是隔着一面墙,站在战争的那边眼前永远都是一堵墙,而站在和平的那边就能看透一切。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节目,节目里曾采访过一些日本的人民,他们都十分渴望中日能友好相处,里面的一位退役军人的故事更让我感动。这位军人如今已经逝世了,但他的儿子却告诉我们关于他父亲的事:当年,他父亲随军队到了中国看到那尸横遍野的景象十分难过,他悄悄地离开了军队,正当死神逼近的时候,一位中国老太太救了他。尽管语言不通,老太太还是照顾了他很久。后来日本军队去扫荡这个村子,有位日本军人把他带了回国,临走时带走了一株种在老太太家门前的紫色小花。如今,在那位折腿的军人的家门前种着这样的一大片紫色的小花,听他儿子说他的遗嘱是要把这紫花种遍全日本,让大家都知道,中日的深厚情谊。

战争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那我们倒不如站在和平的一边,来获得比战争更好的结果!

请还我们一片蓝天,一片绿水,让和平鸽带来的和平成为永远……

和平与战争篇五

战争,世人都憎恶的恶魔,它张着满口臭虫的血淋淋的口,贪婪的眼神将黑洞的眼珠挤出灰黑的眼眶。无论我拜跪,还是反抗,只有往火炕里跳,才求忠烈终生。

我在黑暗中,追寻和平的影子,可暗中总是无影,有影便回到阳光。我在幻梦里,探寻和平的歌声,可梦里总是无声,有声便回到现实。

我厌倦阳光,继续在黑暗中追寻和平的影子。我厌倦现实,继续在幻梦里探寻和平的歌声。

和平,一个遥远的地方,是我怎么也到达不了的地平线。战争,一个残酷的世界,是我怎么也逃离不了的迷雾宫。

梦中,我看见我泪尽而毙,刹是惨不忍睹。却仍逃不出这个牢笼。

和平与战争篇六

在1937年8月8日,黑暗弥漫着整个上海的天空。战争的冷酷让很多的人选择了逃亡,牺牲的人更多。那天逃亡的人涌向南站,一个小男孩随父母左右徘徊,不知该向哪里去。就在人们茫然恐慌时,万万想不到的是灾难悄悄地来临了。

几架轰炸机象猛兽般的飞了过来,逃亡的人们谁也想不到死亡就这样降临了。

敌机在火车站上空盘旋,不停地透下了无数颗炸弹。这时候,整个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只有四岁的那个小孩幸免于难。他坐在满地都是尸体和鲜血裹挟的地上,拼命地哭着、喊着,就好像是向苍天诉说战争的残酷。

就在这是,又一批轰炸机悄悄而来,再一次在中国的领土上狂轰滥炸。这次,那个小男孩真的被吓坏了。炸弹一次次在他身边轰炸,他那揪心裂肺的哭喊声仿佛向苍天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残忍。

啊,救救孩子们吧,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母,全世界人民应该一致全力地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战争这个恶魔远离人间!

让和平永驻人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