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

ID:1567474

时间:2023-07-21 09:57:33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一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2)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说说?知道“爆”字为什么是“火”字旁?注意可别写错。在书上描红(p132),提醒写字姿势。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挑战第一关(齐读古诗)。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出示:挑战二]。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出示诗歌]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1)第一句:

a、谁来挑战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

b、指导朗读: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噼里啪啦”放鞭炮,给你什么感受?(板书:热闹、喜庆)指读(2人),男女分别读。

(2)第二句

a、谁来挑战第二句?(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人们喝了屠苏酒感到很温暖。)

b、组织交流:理解“入”。这“温暖”仅仅指的是人们身体上的温暖?(心里还充满了希望。)

c、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温暖的、充满希望的感受?指读(2人)小组读。

(3)第三句

a、谁来挑战第三句?(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光亮的太阳。)

b、指导朗读:太阳给人温暖、光明与希望,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2人),齐读。

(4)第四句

a、谁来完成最后的挑战?(每年春节时人们总要用新春联换掉旧春联。)你知道春节贴春联有什么含意吗?(辞旧迎新,表达祝福)强调理解“总”。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常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诗中,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节那热闹、喜庆的场面?放爆竹、喝屠苏酒、贴春联,这都是春节时的习俗,你还知道哪些春节习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你能把诗人的这份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读,齐读[配乐]。

5、指名背,会背的齐背。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四(1)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但老师还想考考大家,请接招。

2、课堂练习:[出示:挑战四]。

3、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元日》这首古诗。学习时我们是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学的[出示:学习古诗基本方法]。这也是今后我们学习古诗可以采用的方法,使我们可以更多更好地阅读古诗,进行有效的积累和运用。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识字写字

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出示挂图)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的磁带)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 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三

1、认识“海、鸥、滩、军、舰、帆、秧、稻、塘”9个生字,会写“沙、海”两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一、二两小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重点: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学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去几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想去吗?(想)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感悟课文第一节。

1、出示海滩的图片。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帖:海鸥沙滩

军舰帆船

2、小朋友真会观察,这些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试一试。

(1)自己读。

(2)谁会读?指名读。

(3)齐读。

3、真了不起,可里面的生字你会认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3)小朋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记住了哪个生字?是怎么记的?

(4)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生字。

5、课文的第一小节就写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请小朋友自己打开书来读一读。

(1)自己读。

(2)谁愿意来读?

(3)听到小朋友读得那样认真,老师也想来试试。(范读)

(4)请同桌一起读。

(5)起读。

(6)看着图试着背一背。

三、课间操《火车开了》。

四、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火车一路开过来,你看到了田野里有什么?

2、田野里的景色真美呀!课文的那一小节写的呢?请小朋友赶紧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1)自由读。

(3)指名读。

(4)范读。

(5)男、女声比赛读。

(1)学生自己圈生字。

(2)教师贴出生字卡片。

(3)指名读。

(4)组词,请小老师领读。

(5)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的?

五、出示课文一、二小节,复习,巩固。

1、小朋友,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小节,请你们自己美美的读一读。

2、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3、请女同学读前两个字,男同学读后两个字,美美的体会一下。

4、呀,我真不小心,把课文的顺序打乱了,你们能帮我排列一下吗?(四人小组合作排列课文)

5、复习生字。(鸥、舰、秧、塘)

六、指导书写:“海、沙”。

七、机动。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四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文中的刘老师乐观开朗,爱学生,爱工作,爱祖国,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与执着的追求。

整篇文章结构严谨,善于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并充分注意了人物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之间的联系,使这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能相映生辉,互为例证,共同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因课文较长,又是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宜过细。教学前应先让学生把课文读熟,通过预习,解决文中生字词。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自学,小组交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结构,从感性上对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个初步的印象。

一.教法:自学引导。

二.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一.情意目标: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三.认知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2.认识本课5个生字。

重点:了解课文通过哪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2.质疑:如,理想的风筝是什么样?为什么叫理想的风筝?……

教师相机介绍作家苏叔阳的一些情况,使学生知道,作者曾遭受过不公正待遇和绝症的折磨,因而对刘老师了解更深,对刘老师的尊敬、怀念更浓、更重。

1.自学生字新词。

2.读“阅读提示”,自学探究。

(2)鼓励学生学习“阅读提示”的方法,通过给自己提问题,思考解答学习课文。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掌握文章内容重点。

课文的重点部分写的什么内容?(刘老师讲课和课下放风筝这两件事。)

1.自渎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不同方面自问。

如:(1)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写了什么事,每件事写了几层意思?

(3)作者为什么不写刘老师左腿残疾的原因?

(4)怎样理解课题?

2.按照“自问”自学探究,讨论交流。

(1)指导方法:先找出有关句段;再读那些句段(反复地读,边读边品味);思考并说说对“自问”的理解。

(2)点拨、指导,通过群体评议,归纳总结。

作者写人物的表达方法:选材是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作者写自己的心情、想法。

这样写人,一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感染力;二更重要的是使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对工作和生活强烈热爱、有理想、有追求的思想品质更鲜明突出。三“我”在其中地写,通过衬托更强化了刘老师的美德和形象。

a写“我”的心理活动“后来我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刘老师的课讲得好,对学生的发展、成长影响至深。这也是在暗点文题——在“我”的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升起了理想的风筝。

b刘老师的身教,给学生深刻地影响,使作者在心灵里升起了理想的风筝,要像刘老师那样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有理想、有追求。

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本课后的一些收获。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五

1.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是1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认识本课所介绍的事物,初步了解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秋天景色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识字、写字;“臼”笔顺。

投影、生字卡、田字格黑板。

识字一

抄写字词、口头组词、说话。

默写词语、朗读字词。

两课时。

一.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关于“春天”、“夏天”的归类识字,韵文还记得么?谁来背给同学听。

2. 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秋天”的归类识字。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课文

1. 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 自由读课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 小朋友,这是一幅秋天的美景图。我们首先来看看天空中有什么。

2.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早晨起来,我们常常会看到地上落了一层白白的东西,你知道那是什么吗?(秋霜)

3. 秋天到了,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棉花、稻子、高粱)

4. 果园里,果农们正在做什么?(柿子、苹果)

5. 看图引导说话,相机贴出“丰收”,领悟意思。

秋天到了,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棉花,稻子,高粱( ),庄稼丰收了。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 )的柿子,( )的苹果,水果也丰收了。

四.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五.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霜”、“稻”、“丰”、“收”扩词。

六.小结

七. 指导书写

1.学生看清笔顺,记忆笔顺。

2.重点强化“梁”、“稻”的笔顺。

3.学生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在习字册上练写生字。

一. 复习检查

1. 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 按“梁、稻”的笔顺书空。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 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菊花、桂花)

2. 体会“飘香”的意思。

3.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以上生字词。

4. 指名认读。正音。

5. 小结;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 按要求归类读。

2. 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 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 在习字册上练写。

3. 认读课后词语。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六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情感

1、(ppt出示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图片)

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自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2、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梳理字词

3、有哪些容易读错、写错的字你想提醒大家?

众星拱月、金碧辉煌、宏伟殿堂、武陵春色

难以估量、掠夺毁灭、奉命闯入、统统销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巩固自学字词的方法。】

三、理清层次

引导学生发现:一组是写昔日的圆明园,一组是圆明园毁灭后

板书:昔日、毁灭

2、聚焦:哪些自然段是写昔日?哪些是毁灭?

预设:2、3、4自然段写昔日,1、5自然段写毁灭

四、整体感受:皇家园林

下面,先请同学们默读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

第二段预设:举世闻名、皇家园林、众星拱月(ppt出示平面图)

板书:布局

小结:这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设计意图:整体感受圆明园的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五、以读入景:建筑风貌

1、咱们接着谈,你还感受到什么?

第三段预设:

2、当我们走进圆明园后,同学们的感受又丰富了许多,让我们把目光和脚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赏欣赏。

师生合作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3、读着说着,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对比

对比只是这一处吗?

预设: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1)汇报发现

预设:各地名胜——诗情画意;民族——西洋

(2)男女生读:男孩读前边,女孩读后边,我相信他们的朗读能带给我们再次感受圆明园中这建筑的不一样。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板书:建筑

【设计意图】对举是本文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这里通过师生读、男女生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之后的汇报交流进一步深化了对语句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建筑的丰富多样。

六、欣赏视频:珍贵文物

预设:文物(板书)

2、是啊,文物之多,历史之久,尽在其中。

音乐起,欣赏文物图片。

小结:漫漫几千年,中华民族积累了无数的奇珍异宝。每一件都折射着我们不朽的历史。这些奇珍异宝就珍藏在圆明园中。所以文中才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设计意图】结合资料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这里再次引入文物图片剪辑而成的动画,意在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文物之多,历史之久,同时引发学生继续借助资料进行学习的兴趣。

七、结合资料,布置作业

1、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写几句话在批注本上。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小结: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和文物吗?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将结合资料的学习落在实处,同时为下节课的分享做好材料的准备,文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还有巧妙的对比,用摘抄句子的形式进行点滴积累。

第二课时

一、课题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大家举起手,我们一起书写课题:“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我们一起读,这样一座圆满光明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一起读:圆明园的毁灭。

板书: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意图】书空课题的过程第一复习写法,引起注意力;第二面在教师口述字义的过程中勾起学生对上节课所学圆明园昔日美好的回忆;第三引出“毁灭”奠定本课的情感基调。

二、体会毁灭

预设:不可估量的损失

哪些同学已经将两个不可估量画下来了?

2、你对“不可估量”这个词怎么理解?

3、课文第一段,两个不可估量进入眼帘,你的内心是什么滋味?

预设:悲哀痛恨

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读读这段,体会这种无法估量的损失。

4、造成这不可估量的损失的是?

预设:英法联军

你从哪知道的?齐读第五段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5、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预设:贪婪、残暴、无耻

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建筑瑰宝……

小结:多美的赞叹啊!然而,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设计意图】由“不可估量的毁灭是谁造成的”这一问题,勾连一、五两个自然段,在朗读中加深情感;分享作业的环节再次通过经过内化的学习材料引发生生间的情感共鸣。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同学们,我们来看看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如何对圆明园进行疯狂抢劫的。

ppt引入资料:

镜头之一:

英国陆军军官赫利斯,第一次进入圆明园,抢到一个镂花花盆。这个花盆,在金缕中镶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里栽着一棵黄金树,高约一尺,树上挂满了用红玉石做果核的蓝宝石果子,碧莹莹,黄灿灿,光彩夺目。另外他还抢到一颗皇帝的玉玺、一只镶嵌着许多宝石的大表和许多匹上等质量的绸缎,总共装了七筐,叫人替他抬回军营。他第二次进园,抢到一座七尺高的黄金塔。这样的黄金塔只有三座,另一座被法军抢去,还有一座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仅这一座,当时就值二万二千多英镑。就是这个赫利斯,返回英国后,因为他拥有大批从圆明园抢得的古玩珍宝而发了大财,享用终身。

镜头之二:

军官们有抢劫的优先权,士兵们也不甘落后,他们纷纷闯进圆明园,有的抢到镶满了钻石的笔盒;有的抢到无数金表,把其中的据为己有,他们的“战利品”装满了所有的口袋;口袋装不下了,他们就把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放进自己的衬衫里,有的甚至挂在脖子上。士兵们则拿来大斧把家具劈碎,然后取下镶在上面的宝石。有一个人打碎了路易十五世的挂钟,取出钟面,因为他以为钟面上的数字是钻石做的,但实际是水晶的。还有一个士兵发现了一个地窖,里边两个箱子装满了镶着珍珠和钻石的`钟表,他迅速拿出行军袋,在伙伴们没来到之前,把这些财宝统统塞进袋子里。后来,仅这一袋子他就卖了两万五千法郎。

镜头之三:

侵略者一脚踢开殿堂的门,闯进去,他们_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屉里珍贵的手抄孤本书被倾倒出来,在他们眼里,这些东西不过是一堆废纸,有人随手撕来燃火点烟。一个士兵看见墙上的古画里,一位老人正凝视着他,认为是一种挑衅,马上用刺刀戳破了古画。他们手持木棒,遇到极其珍贵又带不走的东西,就用木棒击毁。一些上等皮货、绸缎衣服,被他们从箱子里拉出来,任意践踏。许多呢绒毡毯,被拿去当了马匹的暖席。被他们肆意毁坏的精美珍贵瓷器、景泰蓝、古铜器。名家书法绘画、孤本秘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风等物品不计其数。

镜头之四:

强盗们疯狂地掠抢后,又开始了更为猖狂的暴行,放火焚烧圆明园。吞没一切的烈火,把宫殿的雕梁画栋,碧瓦朱墙,参天古木,异蕊名花……把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云烟,化作了灰烬。圆明园这举世无双的园林艺术杰作,经过三天三夜的大火,终于变成了一片废墟。

2、播放《火烧圆明园》定格在火的画面。

小结: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设计意图】引入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细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暴行”,为后续的汇报提供语言材料;定格大火,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表达感受的欲望。

四、品味写法

预设: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引导学生发现,虽然我们在学习当中通过种种资料了解到圆明园毁灭的细节,但作者并没有多谈这些细节,而是将描述的重点放在圆明园昔日的美好上,这一独具匠心的取舍,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七

主持谢慧玲:郑标名师工作室,在太和县语文教研员郑标老师的主持下,坚持“凝聚,创新,引领,辐射”为本工作室的宗旨,全工作室成员精诚团结,意在摸索出一条语文教学的新路径。当统编教材迎面而来时,工作室成员集思广益,对七上,八上六个单元均做了整合,并在每周五固定的时间相约yy频道,大家一起研讨,谈收获,明得失。今晚yy频道,不见不散。本次研修,将由我们“传统文化”小组承担,由“诗歌圣手”之称的任芳波老师主讲,欢迎指教。本人不才,溜两句,千万别当成诗,不合平仄不对仗,全然没有诗模样。

流芳千古任风清,语文芳波意纵横。

七上六单思维阔,羽化想象双翼轻。

网络研修无穷已,各家箴言未止鸣。

领略统编安止步?教学路上显峥嵘。

见证奇迹的时刻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大家耐心等待。我们期待的精彩,即将呈现。

主持人周国新以一首诗介绍任芳波老师

洪山古镇任芳波,满腹才华诗更多。

从教语文曾笑傲,钟情教学不蹉跎。

常常思考育人事,处处用心追梦坡。

诚约诸君今晚见,真研细讨美婆娑。

谢慧玲:任老师已经精彩的呈现出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整合,下面的还请大家共同探讨另一个单元设计的亮点和不足。

刘维刚: 开头一首诗,导入新颖,今天的研修必定不同一般。旁征博引,足见任老师才华横溢。与以往的整体教学设计相比较,任老师此次的设计更重视了写作与名著导读,这一部分设置非常道详细,指导很到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周国新:学情永远是教学的根据。教好例子,从例子生发,举一反三。

谢慧玲:单元整合,点线结合,三个维度突出。心中有生,方得教学始终!训练学生复述能力,对提取文本关键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韩永华:猜想的环节很新颖,训练了学生想象能力,通过活动,任老师在《皇帝的新装》一课设计中,照顾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很充实的一节课。学情分析很到位,备学生是我们备课中重要的一环,任老师备得很仔细。任老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值得学习。因果倒置法,今天又学了一招。

刘光:长文默读,短文朗读。抓住了读,就有了钥匙。加副标题好,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猜想情节发展,安排在第一课时初读时候是否更好,因为第二课时学生都读完课文了。拓展环节巩固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期待“牛郎织女新传”中的学生作品。我曾经在看过《安徒生童话 》后看到学生很多精彩的童话故事。

张庆杰:由课内到课外,很好。故事导入、故事复述,故事写作,课堂环节不离故事。《皇帝的新装》教学环节设计新颖,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紧紧围绕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来设计。

张玉婕:用问题联系师生。

丁庆杰:处处围绕学生做文章,用方法引导学习,很好。猜想故事情节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促进课堂生成。诗歌教学强调读,能训练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张秀云:范读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加副标题可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比较阅读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体裁特点,了解同一题材也可表现不同的主旨。任老师非常重示范读,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读后感的写法概括简洁精炼,可操作性强。

刘芹:只有对课文认真的阅读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加好副标题,这个问题设计的很好。

马心芳:朗读教学很有层次性,任老师指导到位!

周国新:任老师为了这次研修付出了很多,课件、讲稿进行了多次修改。但是如果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看,整合的意识还不是太强,比如《皇帝的新装》尽管是一篇教读课文,用三个课时是否切合真实的学情?而且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上的两大点继续训练默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体现得还不是太明显。

刘光:我也认为《皇帝的新装》一文,用三个课时有点多。另外在《西游记》的阅读指导时,当教师的不妨“显摆”一下自己的阅读过程或感悟,也是对学生很好的引领。

张允:今天的研修很不一般,不虚夸,注重提意见,更能让人进步!

李洁:有争鸣的研修更有实际意义。

郑标点评:虽然亮点在,遗憾在其中。

这是一次实在的有亮点的讲座。任老师很辛苦。但如果准备再充分一些,再细致一些,可能亮点更多。其实研修有两个层面对于听讲者是一种学习提高,对主讲者更是一种提高。

在这里,我再次强调要突出单元整合。因为我们教研室在业务视导中发现有些老师上课教什么很模糊。只有进行必要的整合,我们才可以站在一个整体上进行课堂设计,整体上的设计是一种战略。宣城的杨和平工作室的研修注重细节,细节设计是一种战术。我们要拥有一定高度的战略眼光,兼顾细节的设计。教学设计时对于统编本教材上单元第一页上的信息,我们要读懂、读透,考虑如何落实。比如任老师可以在默读训练方面再做点工作。像《伊索寓言》完全可以从课本上的两则拓展个一二十则,让学生一节课去默读,要比花几个课时让学生读一篇文章更好。

1. 主讲组组员动员不充分,小组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3页,当前第1123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八

作业上,可以考虑让学生配乐朗诵,还可以让学生将诗歌改写为散文,以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女蜗造人》(两课时)

这则神话故事通俗易懂,又是阅读课,教师仅仅引导就行了,主要通过学生的充分活动,由浅入深的把握想象特点,初步学会运用想象,其过程设计为:读读课文,讲讲故事,讨论分析,写写片段。

《寓言四则》

讲课前可将寓言的知识有侧重的介绍。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因为学生往往满足于一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缺乏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穿井得一人》与《杞人忧天》因是文言故事,要先梳通文字,再进行主题探讨。

这两篇文字在编入课文时编者只是选入了故事本身,没有将表明作者创作故事意图的文字选入,也利于开展发散思维的训练。

提示学生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像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习指导:

因果倒置法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2.文中的人就只赫耳墨斯一个人吗?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人吗?说给大家听听。

学习指导二:(蚊子和狮子)

首先请学生带着问题:本文对蚊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默读课文。对情节了解后,就分析蚊子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思考蚊子的性格,再强化蚊子失败的教训。故设计问题是:分析探究蚊子为什么会被蜘蛛网粘住,你体会到了什么启示?最后,训练想象,编写寓言,如果给蚊子一次机会,续写蚊子战胜了狮子以后。

学习《穿井得一人》与《杞人忧天》

简介寓言特点: 本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有深刻的寓意。但是浅显易懂,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做到“温故而知新”,老师只需要适当点拨,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可越俎代庖。并且,教师要在高效驾驭文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学习《穿井得一人》

一、朗读重点句子,训练想象能力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看看这几句话都是谁说的,看看丁氏和传之者哪个字发生了歧义?想象他们当时说话的神态,动作,心理,语气。

二、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1.学生板书:

丁氏 真相 闻而传之者 宋君

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习《杞人忧天》

活动一:读——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学生美读(师生共同纠正发音)——分角色读

(2)小组合作翻译——学生质疑——师生解惑

活动二:想——大胆发现

(1)杞人所忧何事?结果如何?(2)“晓之者”是如何解惑的?对此你想做出怎样的评价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同学们还获得什么启示?(学生上台板书)

活动三:辩——换种眼光看世界

甲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

乙方:我愿意给“杞人”点赞

活动四:演——展示才华

(1)读文本,看插图,自由想象、创造。(2)学生上台表演

推荐读物中国寓言故事

写作和实践性活动在课件上,不一一赘述了。

无论是传统,还是创新,施教之功在于点拨、引导、鼓励、启发,这单元的每一课我都想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尊重他们,鼓励他们,来完成教学的“文"与“道"。

谢谢大家的光临,欢迎赐教。我的汇报完毕。

3页,当前第3123

2023年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精选篇九

1、认识“万、复”等13个生字,会写“万、丁”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产生寻求春天的想法。

识字。

理解韵文,有感情地朗读。

在理解韵文内容上需老师引导。

1、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问:你看到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看出示的图,介绍图上的内容,并可根据自己对春天的了解,说一说感受和想象象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处境想象力。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励学生自己识字。

2、谁会认生字条中的生字?

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词呢?

3、老师指导较易读错的字音:苏、争,平翘舌音。

4、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自读,口头组词,造句练习。学生读卡片,也可用自己的小卡片,同桌互学助写,说一说自己学习记忆生字的方法。

学生在下面练习读音“争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字词并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1、先自读,再请同学领读,出示例句:

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找词语:万物复苏

认识生字:万、复、苏

2、其它句子,由学生照例句自学,找词,生字学习。

老师领着学生学习例句,及学习方法。反复读例句。学生先互学,当小老师领学,再齐读韵文。

笔顺指导。书写练习。 

2、巩固性:

朗读、背诵韵文、读句子、找词语、学习生字。

2、渐进性:

理解韵文内容,引发对春天的想象,对春天的新发现。

3、综合性:

组词、造句练习,书写、抄写字词练习。

识字1

万物复苏 莺歌燕舞 柳绿花红 泉水丁冬

冰雪融化 百鸟争鸣 百花齐放

1、优生:

读韵文、背诵、默写。

2、中等生:

熟读、背诵。

3、学困生:

学生对四字词语掌握得较好,对搜集词语很感兴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