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和谐作文300字 和谐作文300字左右精选(4篇)

最新和谐作文300字 和谐作文300字左右精选(4篇)

ID:168286

时间:2023-06-04 14:09:02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和谐篇一

和谐是人生中重要的交往的前提,我们唯有和谐才能相互友好。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文章“就是生活本身”、“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叶圣陶先生还坚信不论什么人都能写文章,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在每个人生活的画卷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靓丽的底色。写作本身就是生活,写作的内容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发生的人和事(物)。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帮助学生捕捉生活情景,打好作文课堂的和谐底色。

有一年冬天,我正在上课。忽然,窗外下雪了,这可是孩子们盼望已久的事情。一会儿,雪越下越大,学生们发现了窗外的变化,喜形于色,用他们自以为我觉察不到的方式传递着下雪的消息。孩子们经不住雪的诱惑,一双双小眼睛不时向窗外望去。见此情景,我放下了手中的课本,索性和同学们一起投入那圣洁、美丽的雪的怀抱。一朵一朵的雪花,落在孩子们的睫毛中、脖子里。孩子们捧着,踩着,掷着,那如痴如醉的情形,令人难忘。课后,我布置了一次小练笔。第二天,一篇篇优美的习作纷至沓来,有的写道“有的雪像流星一样直垂而下,有的雪像烟一样轻,像纱一样白,飘飘摇摇,还有的雪像一串银珠,又像小雨点,玲珑剔透,洁白如玉,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淘气的小雪吻着我的额头,爽死了!”“鹅毛般的雪花飘个不停,不一会儿,整个校园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每个学生笔下的“雪”各具特色,字里行间洋溢学生写作的个性。而这一切只有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才能获取。

有句话说得好,“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我们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抓住机会,自觉地历练自己的写作能力,在生活的基础上构筑作文课堂的和谐底色。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缺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的品质,我们才能团结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午后,老天无情地下着倾盆大雨,社区后面的下水道不知为何堵塞了,雨水排不出去反而溢了出来,一阵阵的恶臭也随之四处漂散,闻着令人作呕。我正做着作业,“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突然,从后阳台上传来了一阵阵奇怪的声音。

关于和谐社会的作文7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我来到窗前,隔着窗玻璃只看见一个影子在晃,“该不会是幽灵吧?大白天,哪儿来的幽灵?”我压了压惊,颤声问:“谁呀?” “呵呵,映映啊!连你孟大伯都不认识了?”“噢,孟大伯啊,您在做什么?天还在下雨呢!”我连忙打开窗户。“呵呵,这下水道堵塞了,我来通通……”孟大伯边忙活着边转过头来憨厚地一笑。“孟大伯,等雨停了再做吧,你有风湿性关节炎,小心淋坏了身体!”“不行啊,你看这水都溢出来了,看这老天还没要停的意思,唉!再等等,恐怕这臭水让李奶奶家水漫金山了……”“啊!真的吗,那太谢谢您了。”想起李奶奶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她一个老太太孤家寡人,万一真的进水了那可惨了。孟大伯摆摆手说:“邻里之间,应该的嘛!”孟大伯使劲地清除着淤泥,浑身都是水,也分不是汗水还是雨水。

雨还在下着,孟大伯却越干越有劲,还哼起了小调,一会儿拿竹片通通,一会儿用铁锹铲铲,忙得不亦乐乎!“嘿,真是个热心肠!”我望着孟大伯那大汗淋淋的额头;望着孟大伯那疲惫的身影;望着孟大伯那粘满了淤泥的双脚,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激动,仿佛有什么在心头哽着,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孟大伯的脚有些瘸,却顾不得病痛,在雨里坚持着帮助邻居,太令人敬佩了!”我下定决心,拿起一瓶矿泉水和一块毛巾就冲进了雨帘。

“孟大伯,来喝口水,擦把汗,歇歇再做吧!”我劝着忙碌的孟大伯。“孟叔叔,你休息一下吧,我来接班了……”“是啊,孟叔,让我们干吧……”二楼的李叔叔、张叔叔带工具都赶来帮忙了。“哈哈,这下可好了,有了你们几个小伙子,这下水道不是小菜一碟,哈哈……”孟大伯抹了一把汗爽朗地笑了。

远处的围墙上,“社区是我家,和谐靠大家”几个红色大字经过暴雨的冲刷,显得格外鲜艳,格外耀眼,看着眼前忙碌的孟大伯他们,我一下子恍然大悟了: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家园的和谐不就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吗?家园的文明不就需要我们共同铸就吗?由每一个小家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世界,都是需要靠每个人的努力来完成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想和谐、建和谐、促和谐,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出一份力!

生活中,人们都追求和谐。而想让生活和谐起来,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所有的生活成员友爱互助,团结一致,才能让生活变得和谐。所以,不管是高层还是基层,不管是白领还是小职员,都要有切实的举措。那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能让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和谐!

唐朝的时候,曾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看,一定可以找得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转而又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他丢失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生活风气,这样的人际关系。

当然,在共创和谐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和谐的插曲。比如说:20xx年2月27日,有杭州市民发现,江干区城东公园内,一座铜质少女塑像被人锯断后偷走。1.5米高、几百斤重的铜像原来亭亭玉立,现在被锯得只剩下一双“脚掌”。近几个月来,杭州已陆续发生多起城市铜雕作品被盗、被切割的事件。位于杭州“信义坊”商业区的青铜雕塑“钓鱼郎”肩上的鱼竿被人偷走,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个把柄;菜市桥公园里《买菜》雕塑的秤砣也被人“强硬夺下”。不仅仅是铜雕,路灯、含铜电缆甚至是人行天桥台阶上的铜条,均遭“毒手”,引起市民群众强烈反响。有不少市民提议,保留这些不完整的铜像,让大家牢记这个教训。

创建和谐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望,怎样才能创建和谐生活呢?我认为,要创建和谐生活,就得全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首先,我们要从自我做起。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互帮互助,这个让生活走向和谐的美好愿望就会成为现实,地球将会变成和谐的生活,美好的家园!

和谐篇二

生活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千姿百态的社会世相,呈现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留下的印象大相径庭。有的和谐,有的不和谐。和谐,使我们愉快、舒适、顺畅;不和谐,则使我们气恼、灰暗、别扭。

会车

有一次,我骑摩托驶过一座大桥,刚想向左拐向马路,突然迎面驶来一辆小车,速度有点快,我们都处在马路的中间线上。我一时判断不清对方是向左拐还是向右行,也就不知所措了。这在公路上是最危险的情况。犹豫间,对方停车了。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也捏住了车闸。小车向后边退了退,给我留出行驶的空间。几秒钟时间,我由紧张到松弛,小车里的司机向我微笑,我也会心地一笑,然后不约而同地按了喇叭,互致谢意,那声音清脆、悦耳,我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前驶去。

又有一次,我坐车行驶到一个山沟里,发现前面堵车了。堵的车很多,像一个长龙,望不到尽头。等了好一会儿,前面没有一点松动的迹象。我们就下车去探查堵车的原因。走了十多分钟,终于到达“梗阻”的地方。说来好笑,哪是堵车,是两个车在堵气。原来,这一小段路外边堆了一点碴石,把路变窄了,一辆大货车与一辆小骄车相会,大货车是本地的,仗着有势;小骄车是外地的,仗着有权。两辆车互不相让,都等着对方向后退,自己先走。就这样,两辆车相距不到一米,怒目相向,彼此对峙着。结果前后的车越堵越多,退也退不出去了。我估摸着,在这山沟里即使交警来处理也在几个小时以后了。我就下了车徒步回家。这事也不知道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我长久地回味遇到的这两次会车。前者是理智,后者是冲动;前者是让人一步自己宽,后者是狭路相逢斗心眼;前者是尽量给对方以机会,后者是断绝对方的前途结果自己也没有出路。

排队

只要出门就免不了排队。取钱要排队,买车票要排队,吃饭要排队,甚至入厕也要排队。没排队之前,我们总觉得一站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多么难受。但真正排起队来,只要前面在松动,一直在向前挪移,也没什么,一会儿就到窗口了。

有一次,我到武汉火车站买车票,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那气势真吓人的。唯独买票的长龙秩序井然。我站在队尾,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慢慢移动,大家彼此挨着,互相致意,年轻的同志不时掺扶老人,照顾小孩;年老的同志有的拿着报纸,有的在听收音机。过了三个小时,不觉我成了最前面的人,身后又成了长龙。我舒了一口气,觉得排队也很“爽”。

待下了车到一个储蓄所取钱的时候,却另有一番滋味。储蓄所不大,就两个窗口,取钱的人特多。没有人排队,都朝窗口拥,一个窗口要装三四个头,有的人甚至把头伸到里面去了。外面的人找笔找不到,找表格也找不到,都被窗口上的人压着。要问个事,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听不到。就这样,直到堆在窗口的人走完,才轮到我们几个后来者,这时整整花了四十多分钟。

排队就是这样难。不少地方为了让人们排队,用不锈钢做护栏形成巷道,迫使大家排队。有的则派出大量工作人员维持秩序。我想,不管是做护栏还是派工作人员都是管理中的成本支出,都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如果大家自觉排队,这些都是可以节省的,节省下来还可能惠及大家。何乐而不为?

借书

我是个书痴,见到好书不惜血本,也要买下来。家里的书确实藏了不少。但时下书的价钱贵了,像拿薪水生活如我辈者,买一套像样的书动辄上百元,常常下不了决心。所以有很多书看了爱不释手,因价钱不菲,只好忍痛割爱。

这时有几个书友在一起商量:书这样贵单靠一个人买确实承受不起,何不商量着分头买,互相借阅传看?这样,一个人买一本书,就相当于买了几本书。于是我们几个人就这样约定了:要买书就互相通气,一起去买,买了就相互借阅,互通有无。这样的约定坚持了十多年了,几乎成了一种习惯。后来大家算了一笔帐,这十多年看了不少书,但花的钱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几个人又能在一起讨论,彼此启发,学问提高了,友谊加深了,得到了很大的益处。

但是,另一些人就不同了:老来借书,借了不还。记得新版校勘本《红楼梦》上中下三册,我算是首批去买的人,是我的珍藏书籍之一,放在书架的最高层。一天一个亲戚来玩,翻我的书架,别的书没在意,偏偏就看中了《红楼梦》。说要借阅一个月,且信誓旦旦,一定归还云云。我找不出拒借的理由,只好答应。结果,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亲戚仍没有还书。后来见到他,我扯破脸皮问起借书的事,他大大咧咧地说,书的事早忘了,怕是被别人借去了。我很气恼,但也没办法,只好作罢。后来孩子们大了,说要看看名著,其中就有《红楼梦》,而我的书架上竟没有。

借书不还,是因为有的人对书的真正价值不在意,以为就是几个钱的事。其实书应该是一个人的一笔重要财富,家里没有书或少书的人其文化素质是值得怀疑的。

收费

我们所在的住宅小区位于城区闹市,共有20户人家。因为住户杂乱,物业管理就成了问题,单是每天的垃圾就不好处理。这时我就牵头,把这些杂事管起来。经过多方打听,才请到一位退休职工负责住宅区的卫生保洁工作,工资每月60元,也就是每户三元钱。我把每月收三元卫生费的事,先给每户发了一则手机短信,然后再印制成书面材料送给每一户。结果大家无异议,物业管理正式启动了。除了第一个月我上门收费外,第二个月大家就主动来交了。后来,大家索性把一年的费用一次全交来了,说免得我跑路。我很欣慰,有了钱,物业管理非常顺利。

快过年的时候,听大家议论纷纷,说这几天不敢骑摩托车出去,街上有收费的。我就有点纳闷,过年了收什么费。大家就说,可能是那些部门没钱用了,就来收几个钱过年。我到街上去看,果然骑自行车的人多了,骑摩托车的人寥寥无几。桥头上有四五个穿制服、戴大盖帽的.人在堵车收费。常常造成拥堵。有扣车的,有下好话的,有交钱的……突然,一个骑摩托车女士走到收费站突然加速,飞奔而去,收费的人见状,赶快去撵,一路呼啸,满街起哄。对这一幕,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收不收得到钱无关紧要,出了人命怎么办?谁来担这个责?

同样是收费,一个主动交,一个不断地躲。这里边不值得深思吗?一个社会乱收费,绝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把公众的利益不放在眼里的社会也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我们都企盼生活得美好,幸福。这样的生活,其节奏就像流水,涓涓流淌;就像旋律,悦耳动听;就像轻风,徐徐吹过。

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正确把握和行为的科学选择。追求和谐的道德基础和心理动力是人的诚信。体现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对规则的尊重和约定的恪守,从而在利他与利己之间找到互利的巧门。

和谐篇三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和谐之美美之和谐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谐天使在一天向我张开甜蜜的笑脸,不需要自己刻意地去寻觅。

一天,天高云淡。马路上,刹车声、口哨声、谈论声、鸟鸣声谱写成一曲交响乐。小小的我漫步再人行道上,我是多么惬意,欣赏着春天的美丽,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景象都是那样的美好!

突然,一位老奶奶的身影映入眼帘,老奶奶的身影再拥挤的人流中显得是那样渺小、那样软弱,没有人理会她,就像路边躺着的小石子那样不引人注目!她左手拄着拐杖,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眼看她要过人行道了,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有一种冲动,便马上跑过去,扶着老奶奶的右手陪着她走到了对面,路人纷纷向我头来会心的微笑,我想他们应该在表扬我吧!老奶奶用她粗糙的手摸着我的头和蔼可亲地说道:“谢谢你啊,小妹妹。”我开心地笑了。突然,明媚的阳光向我“刺”来,我习惯性地伸出五指“挡”住阳光,在指缝间我看见了和谐天使冲我张开了明媚的笑容!笑得那么欢,那么甜。

天空的.和谐是一片蓝,森林的和谐是一片绿,阳光的和谐如钻石光辉;鲜花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清纯,天空有了洁白的云朵才安详!我们的世界不就因为有了和谐而变的美好吗?播下一粒种子,收获一片希望;播下良好的行为,收获人生的精彩!让和谐的美好与我们如影随形,让我们携起手来,构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和谐之美,美之和谐,愿和谐充满人间!

和谐篇四

水清清,以其静可映照万物;风轻轻,以其柔可舒畅全身;火青青,以其燎可暖人心;人亲亲,以其和可共创美。

水清至水静乃至水能因“和”而包容万物之灵魂,风轻使风柔乃使风能以“和”舒散身体的疲劳与心中的郁闷。青青火苗以“和”温暖人心,人心暖,亦感世界、自然充满温情;亲密人群因“和”美化社会,社会美,亦感世界、自然充满和谐。

水和,风和,火之和……以至万物之和,究其本质均可认为是在人和的基础之上,及人的和谐思维催化之下所呈现出的祥和景象。如若人心中存满了和谐理念,那么透过我们的心窗——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物象,都将散发出和谐的霞光。在闲暇之余,走进自然,融入自然,慢慢的,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森林,一个重要的自然主体。走近她,最能让人感受到和谐的旋律。清脆的鸟鸣,轻快的虫唱,交织出一个别样的音乐世界。静静地去倾听,默默地去感受,一曲让人心旷神怡的和谐之音就在你耳畔轻轻地萦绕,起伏跌宕的曲调泛起层层涟漪,时不时地撞击你的耳膜,传入你的心田,叩响你的心门,推开你的心房。此音此曲将净化你的心灵,为你注入和谐的理念,使你不再放纵自己的行为,使你更加懂得如何去实现爱的价值,如何去美化我们的追求。

任何人走进森林,只要有心去倾听这个世界,就一定能够收获和谐的种子,也许它早已种植在你的内心深处。

或许,我们同样可以随着季节的变更,在春耕时节,将和谐的种子与农作物的种子一并种下,等到秋收之时,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粮食,还有和谐,还有美好,还有……待到下一季到来的时刻,再将和谐种下,便又会收获和谐。如此循环播种下去,那将是多么值得欢喜的事,人们的脸上也将露出永不褪色的笑容,人与人之间也将因有更多的微笑而拉近距离,不再有隔阂。那时,如果用心去倾听这个世界,整个天际,整个人间,都会飘荡着和谐的笑声,你还会发现天空更加明朗,云朵也笑得翻滚。

或许,走在乡村,走在街市,走在……无论走在哪里,你总能看见人们手拉手,人们拥抱,人们一起欢笑。只需露出你内心的微笑,一声“呵呵”便能化作“和和”传遍所有人的耳朵。或许也传进了鸟的耳朵,化作清脆的鸣声,被鸟带进了森林,又被其他生物感受到,如此便传遍了自然,实现了人人和谐,物物和谐,人物共和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