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慈恩寺导游词(4篇)

2022年大慈恩寺导游词(4篇)

ID:197380

时间:2023-06-05 16:45:54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报恩寺导游词篇一

;

淘气包沐沐和小伙伴丁丁、小源商量着周末去哪儿玩才好。丁丁提议,到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参观,一来可以参加传统文化活动,如茶道、书法、拓印、画扇面等体验项目;二来可以参观新建的琉璃塔,据说和明朝时候的不太一样。

知识能量站

大报恩寺琉璃塔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据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他的母亲,花了17年才建成。可惜,它在清朝末期被战火烧毁。

據记载,建塔时整座建筑的每个构件都烧制了三套,背后都有墨书的编号和标记。一套当时安装,另两套藏于地下,以备替换。根据一份明代官员向皇帝提交的账单记载,琉璃塔上每盏油灯每夜所需的灯油为六两四钱,整个琉璃塔每月所消耗的灯油总量为1530斤。

塔高78.2米。塔身有9层,每层有8个面。

每一面墙壁上有2扇窗户。整座塔的窗户共有144扇。

塔顶镶着纯金宝珠,直径约4米,重达100多千克。

每扇窗户内放了一盏油灯。

檐角下悬挂的铜制风铃共有152个。

窗户全部是用薄蚌壳做的,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被称为“明瓦”。

相关热词搜索:;

报恩寺导游词篇二

今天,爷爷带我参观了千年古刹——报恩寺。

报恩寺坐落在城内东北角,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迈进大门,来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二佛殿外有两尊石狮子,一尊上写着“新加坡居士”,另一尊上写着“于二00五年捐赠”。看来,报恩寺已经名扬海内外了!我们正全神贯注地看着,突然听到一声亲切吆喝,我和爷爷回头一看,呦,原来是爷爷的老同学董爷爷呀!董爷爷十分热情,主动的为我们做起了临时导游!

穿过二佛殿,我们便来到第二进深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的千年银杏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枝干盘盘曲曲尽显千年沧桑,树叶层层叠叠昭显青春活力。听董爷爷说,这银杏树上面的老枝干都断掉了,现在的都是新冒出来的了。我听后,不禁为银杏树顽强的生命力感到叹服!董爷爷还说,这两颗千年银杏树非常有名,连港澳同胞来参观时,都啧啧称赞呢!

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建筑物,建在一米多高的石基上,更显威严庄重。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大殿,殿内香烟袅袅,禅声阵阵。这殿真大呀!空荡荡的,只有一位禅师在打坐诵经。爷爷和董爷爷轻轻地读着挂在柱子上的对联,大殿里盈满了他们诵读的回声。我则在大殿里走来走去,好奇的左看右看。大殿正中是三尊金光闪闪的佛像,前面摆放着香、香炉和一些贡品。大殿的左右两边供奉着十八罗汉的泥塑像,最后面是四尊瓷菩萨。在他们的前面,都或多或少地放着香客上的香。

参观完大雄宝殿后,我们意犹未尽,又去参观了大雄宝殿两旁的东西廊房。里面分别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听着董爷爷说着报恩寺的故事,我们信步穿过大殿,走进了第三进院。毗庐阁居高临下,前穆典雅。

通过这次参观,我被报恩寺那雄伟的气势和神秘的气氛所折服了,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而叹服!

报恩寺导游词篇三

秋高气爽,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早就盼望的秋游,在国庆假期后的第二天总算到来。我们在老师和导游阿姨的带领下一路欢呼雀跃,来到我们的秋游第一站——大报恩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古塔,耸立在绿树丛中,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这天还是重阳节,我们在大报恩寺遇到了很多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们虽满头银发,但个个精神焕发,笑容满面,慈祥的目光中显露出快乐和幸福,希望所有的爷爷奶奶健康长寿,平安幸福!

“好大的冰块哦,汪欣,快过来看啊!”好朋友的惊呼,我的目光立即转向了“大冰块”,不由自主摸了下,其实是塑料做成的假冰块,却栩栩如生。紧接着我们看到了玉石,有绿色、红色等等,非常漂亮。

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光从我们脸上、身上不停地晃过,好漂亮的灯光啊!在五颜六色的灯光映衬下,中间的假树更显嫩绿鲜亮,树枝上一盏盏小灯就像漫天的星星,小灯里面有佛祖、千手观音菩萨等等,让我想起了《西游记》里面菩萨的画面。

啊!大报恩寺真的很美啊!

报恩寺导游词篇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们光临平武——报恩寺参加游览。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们的导游,陪同各位领略平武人文风光的神韵,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美丽而神奇的平武县城,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寺。它集悠远厚重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美绝伦的建筑、繁富瑰丽的艺术于一体,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平武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氐人所建白马国的一部分。西汉初年正式设置县级政区刚氐道,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西晋时始有平武之名,北魏孝武帝时置江油郡。西魏废帝二年置龙州,延至明朝嘉靖四十五年改为龙安府,所以平武又称龙州或龙安。

报恩寺是由龙州宣抚司世袭土官佥事王玺王鉴奉旨修造的。于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正式动工,至正统十一年(1446年)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景泰三年(1452年)王玺死后,其子王鉴承袭佥事之职,与同僚薛公辅、李爵等多方集资,装塑点染,继续修葺。至天顺四年(1460年),历20年方全工告成。距今已有560余年历史。1956年被四川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它坐西向东,其主体建筑布局在一条长300米的中轴线上,由东向西次第升高,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分为门前广场和前、中、后三进院落。由于规模宏大,其设计和主持施工卢禹、郭鼎等20余名工匠又是王玺从北京等地请来,因而其形制和气势都酷似皇城宫殿,故又有深山宫殿之名。报恩寺不仅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其建筑还独具特色。它的建筑在风格上由宋、元向明、清过渡,体现了承前启后的特点。其单体建筑,既严格按照宫式手法建造,细部装修又灵活地运用了地方技巧,在建筑艺术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每座建筑不仅雄伟壮丽,各具特色,并且还具有高度的抗震性,自创建以来,经受了1610年、1630年和1976年等多次强*地震,仍安然无恙,完好如初,被中外建筑、地震专家誉为“明初罕见之遗构”,“独具匠心的抗震建筑”。这座古老的寺院虽然全系木质结构,却不腐蛀,甚至不结蛛网,这又是一个奇迹。原因何在?它的用料十分考究。整座寺院,木村全部选用本地所优质楠木建成,此处仅有,别处绝无,堪称一绝。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山门位于中轴张前端,是报恩寺的正门,为单檐悬山式建筑,两侧连以八字形高墙,门上悬横匾一方,上书“赦修报恩寺”五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因为这是王玺请示皇帝,经皇帝特别批准而修建的,故称赦修。匾额周围镂空透雕云龙图案,立体感极强。山门外稍间内,彩塑两尊金刚神像。左为密迹金刚,右为那罗廷金刚。山门内两稍间中彩塑“三头六臂”、“四头八臂”明王神像各一尊,头作焰发,手持法器,体形魁伟,相貌威严,令人望而生畏。山门前广场正中,有两座形制相同的石经幢。经幢原来是丝帛的伞盖状物,上书佛经,于佛前立杆悬挂。相传幢影映于人身,可以免除罪垢。山门与广场之间的三角形平台上,安置雌雄狻猊一对。狻猊身高3米,昂首蹲坐,左右对峙,姿态威武,充分显示了报恩寺石雕技艺的精湛。

穿过山门就进入了寺内第一进院落,三座单孔石拱桥并列其间,连接着山门与对面的天王殿。桥面呈弧形,中桥桥面铺砌团花图案的白色琉璃砖,两侧桥面嵌以青砖。桥身两侧均安装雕刻精美的石护栏。

桥北侧是钟楼。楼高13米,平面呈正方形,总面积152平方米,为16柱重檐歇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屋顶。正面檐下悬横匾一方,楷书“天音醒世”四个金字。钟楼脊梁悬挂一大一小两口铸铁钟,大钟重约5吨,小钟重约2.5吨。均为明铸造,钟声宏亮,轻轻一击,便能声响数里。

钟楼西面有座小小方亭,内有水井一口,名曰“范公井”。此井为明龙州宣抚司经历范辂所凿。范辂原任御史,因直谏犯上而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被明武宗贬为龙州宣抚司经历。此时距报恩寺建成已有70余年。他见寺内僧侣饮水困难,便慷概解囊,出资凿成此井。井成之后,寺内僧侣饮水思源,对范公十分怀念,便在井上建亭树碑,以为纪念。井深17米,设计考究,工程艰巨。水味香冽,四季浮ze如露。

跨过石拱桥,迎面就是天王殿。殿高13米,总面积269.4平方米,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檐下悬横匾一方,制作精美。四周透雕云龙纹饰,两旁圆雕托匾力士各一,造形极为生动。屋顶覆盖黑色琉璃色彩,随着早晚阳光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x光四射,令人称奇。屋内装饰x丽,顶部120块天花板,绘制成“百花图案”,各种花朵,立体感很强。全都保持了五百多年前的原貌。

殿内南北两稍间内置佛台,台上彩塑四大天王神像。像高4米,胸宽1米,体态匀称,造型威武。左边两尊为东方持国天王和南方增长天王。持国天王手持琵琶,增长天王按剑挺立。右边两尊为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广目天王手托宝塔,多闻天王手杵宝伞。这四位已经完全汉化了的天王。

走出天王殿,就进入了第二进院落。正面为全寺的中心建筑物大友宝殿,左右两侧北为大悲殿,南为x严藏。

先看大悲殿。殿高16米,为16柱重檐歇山式建筑,总面积369平方米。殿顶为黑色琉璃瓦盖面,绿色琉璃瓦剪边。东西两侧山花各拼装“群狮戏绣球”图案,嬉戏的小狮俯仰转侧,姿态各异,生动活泼,天真可爱。檐下斗拱每层装饰各不相同,门窗装修古朴典雅,天花藻井制作考究全部绘制龙凤花草图案,构图生动,色彩淡雅,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丰富多彩的斗拱,也是报恩寺一大物色之一。斗拱是古大型木结构建筑物的重要构件之一,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功用。报恩寺除山门之外,其他木建筑均大量施用了斗拱,总数达2200余朵,种类达48种,变化无穷,装饰各异,被建筑专家誉为“斗拱博物馆”。

殿中置须弥座式石砌佛台,台上供奉千手观音菩萨像一尊。观音像连台通高9米,全身贴金,赤双足,稳立于仰覆莲花宝座上,头戴花冠,身披菁纱,璎珞垂地,体态柔媚,造型优美,高大匀称。观音正身躯干为一根巨大的楠木精雕细刻而成,一头四面,头顶重塑宝塔式的三面小头像,肩上的两只大手高举无量光佛,背后呈扇形密布着1004只手,每只手掌分别刻有一只圆睁的慧眼,分别拿着不同的佛门法器。这些手前后参差,左右环绕,上下重迭,与不遮掩,悬空排列成15层圆孤,宛如一株怒放的金色菊花,千姿百态,美丽壮观。此千手观音雕像国内罕见,为报恩寺一绝。

殿内壁上,塑有反映观音生平事迹的《香山壁记》。壁塑生动地记叙了观音由人到神的`生平事迹。布局严谨,主题突出,造型生动,情节感人。是不可多见的壁塑艺术精品。

我们再看与大悲殿相对的x严藏,其面积和建筑结构与大悲殿相同,殿内正中设置轮轮经藏一座(道教称“星辰车”)。转轮经藏是用于藏经和供佛的佛门法器,它还象征佛教因果轮回。信徒将它转动一圈,犹如念诵“六字”真言一遍,可消灾除祸。转轮经藏自地面起通高9.5米,系楠木制作。其结构复杂,制作奇特,工艺精巧,雕饰繁杂。既是精致的建筑模型,也是出色的工艺品。藏体上各种神像、木雕彩绘、佛像经典,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此转轮经藏为国内保存最好的一座,也被称为报恩寺一绝。

转轮经藏周围的四根大柱各悬泥塑蟠龙一条,龙身长约7米,遍体金甲耀目,筋骨突露,造型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怒目而视;有的引颈长吟,气势逼人;有的呲牙咧嘴,奋击长空。宛如活龙再现,大有离柱腾飞之势。报恩寺乃是群龙聚会之所。寺内柱额梁枋、天花澡井、脊饰瓦当,乃至香炉、匾额、钟纽等处,或雕或塑,或刻或画,到处都是龙的形象。传说有9999条之多,因而又被称为“深山龙宫”。此亦为报恩寺一绝。

现在我们来参观寺院的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报恩寺的主体建筑及精x所在,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高19.6米,总面积571.2平方米。殿的左右两侧斜坡通道上,各有如意斜廊一重(俗名四不挨)。斜廊为四方柱支承大式卷棚顶建筑,建立在倾斜10度的斜坡上,不用钉栓,四周不挨任何建筑,还经历了多次强*地震,仍安然独立。这在建筑史上堪称一大奇迹,为报恩寺所独有。

大殿装修颇为繁富。殿内地面墁以黑色琉璃方砖,砖面浮雕浅刻,画面以云纹、灵兽为主,构图生动,技法高超。殿内后槽,筑有面阔3间的高大佛坛,坛上端塑三尊主佛。佛像连台通高7.5米,中间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左为过去佛(迦叶诸佛),右为未来佛(弥勒诸佛)。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头戴宝冠,阔面方颐,鼻高耳垂,身披袈裟,前胸袒露,肩宽腰细。三尊塑像全身著金,双目俯视,微笑欲言,显得肃穆而又慈祥,各自结跏跌坐于仰覆莲花宝座上。佛像背后,各有泥塑贴金莲瓣背屏式背光一道,高约8米。上面以瑞云、灵兽、大鹏、蛟龙排成图案。边缘为火焰纹,制作复杂精巧,富有强烈的神秘色彩。殿内供桌、香炉、木鱼等制作无不精巧,工艺绝伦。释迦牟尼佛前,供有“当今皇帝万万岁”的九龙牌位一道。这是王玺及龙州汉番官民,向皇帝“祝延圣寿,报答皇恩”的标志。左右墙壁上是珍贵的明壁画——“十二圆觉”像。

转到三世佛塑像背面,屏壁上还有一堂面积125.3平方米的壁塑。壁面采取泥塑、悬塑、壁画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了“三大士”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情景,造型极其生动。壁面共分3铺(组):中间一铺为南海观音菩萨,她头戴花冠,肩披轻纱,袒胸露怀,面相清秀,眉目传神,左手抚膝,右手屈指于胸,下乘独角麒麟,身后饰以波涛滚滚的海水,周围并有善财童子和韦驮侍奉;左边一铺是文殊菩萨,她面相文静秀丽,体态娇柔、窈窕,乘坐青狮,前后并配以供养陪侍和驯狮人;右边一铺是普贤菩萨,他面目端庄,肘悬衣带,下乘六牙白象,周围也配以信士、供养人和驯象奴。整个“三大士”周围都衬以林立的假山、浩淼的云水。山中又缀以花草竹木、龙狮虎象、善男信女。身躯硕大的“三大士”凌空高悬于“梵天佛地”之中。古艺术家们突破了一般寺院塑像的常规,赋予了塑像以鲜活的生命力。连“三大士”皮肤的弹性、眼睛的顾盼、肌肉的纹路,都表现得形象逼真,真可谓“夸张适度,益真其美”。给人以呼之欲出、百看不厌的感觉。外国友人称之为“中国的维纳斯”。

步出大雄宝殿后门,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座宽敞幽静的庭院,这是寺内第三进院落。庭院西端是高大雄伟的万佛阁,院中的南北两侧,有两座造型奇特的碑亭。

两碑亭均为16柱重檐八角攒尖顶式建筑,亭高15米。南北对称,结构一体。两亭之间,有古柏两株,枝繁叶茂,夹道耸立。亭树相映,蔚为壮观。亭内各有石碑一通,分别矗立于巨大的??背上。传说它是龙之九子中的龙大,力大无穷,被派来驮碑。碑身用云雾墨石制作,通高665厘米,宽113百米,厚42厘米。碑首浮雕云龙,高120厘米。北亭碑正面刻“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的御笔圣旨,背面刻“敕修大报恩寺碑铭”。南亭碑正面刻皇上准修报恩寺下属14处小寺院名称,背面刻“敕修大报恩寺记”。这两通碑是研究报恩寺历史的重要资料。

处于寺院中轴线末端的万佛阁,是报恩寺最高、面积最大的一座建筑。阁高24米,总面积572.5平方米。平面呈回字形,为30柱5开间三檐四滴水楼阁式建筑。装饰x丽,雄伟壮观,在建筑学、力学、工艺学及抗震等方面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是集建筑、雕刻、泥塑、壁画艺术为一体的艺术之宫。

进入阁内底层,迎面是一座长长的佛坛。正中彩塑如来佛讲经说法佛像一尊,佛像、莲台通高5.5米,左右两侧又塑“十大高僧”立像,像高3米。他们凝神静听,若思若虑,表情多端,容貌各异殿中佛坛前面尊官人塑像,为修建报恩寺的主人王玺、王鉴父子之像。他们左右侍立,恭听讲经说法,神情十分虔诚。

殿内佛坛前这座石雕圆香炉,是报恩寺各殿石雕香炉的表,是精品中的精品。香炉通高1.8米,共分6层,上面刻有手持各种乐器的乐伎,千层百瓣的奇花异草,活蹦乱跳的群狮,还有张牙舞爪的云龙,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整个香炉造型新颖,玲珑剔透,精巧别致。

阁内楼上楼下的壁画,满绘壁画,面积达328平方米。画面内容为“护法图”,人物高达3米。有神情温肃的“帝君”,也有凝目欲语的“玉女”,还有张口怒目,威武雄壮的“金刚力士”。各种人物高低错落,左顾右盼,周围再衬以云天缥缈的背景。颜料以朱红色为主,服饰间描以金线,色ze鲜艳,内容丰富,为明壁画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各位朋友,今天的报恩寺游览即将结束了,欢迎您及您的朋友再来平武游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