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作文多少分(精选五篇)

最新高中作文多少分(精选五篇)

ID:212040

时间:2023-05-29 05:24:01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作文多少分篇一

西方人喜欢咖啡,浓烈而沉重。那泛着铁一般黑的液体充斥着金属和机械的质感,细抿一口,是满口的苦涩,霸道的味道瞬间占据所有的空间。强烈的提神效果和密匝的水汽,通透而不留间隙的扼住你的思想,激荡起你那颗炽热的心脏。于是,西方人喜欢冒险,喜欢开拓和占有,喜欢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印下他们的足迹。他们征服了他们想要征服的一切,终于,满世界都填满了他们文明的痕迹。

而在东方,有那么一种树叶:生于清泉幽谷之上,浸润着和风细雨的轻柔;汲取日月星辉的清幽,享受着若有若无的山岗野露,骨子里都透露着那份坦然。而后细采嫩叶,细细手工研制。月深人静,新月如钩,一壶紫砂,一注热水,高低缓就,慢慢冲泡。看那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沁出一股清渺。盖上壶盖,也依然挡不住那份清气,纷乱的向远处飘去。直到那茶香完全将你包裹,你还是不能察觉什么。

水雾散去,再去慢慢品味舌尖上那股细细的清幽,才终于明白那份恬淡自如,才隐隐的感觉到那一抹香气融了月色山光,汇入一片思绪的空白中去。所以好饮茶的东方人恬淡睿智,不张扬,不显露,每个人都是哲人,都是思想者。

人生在世,当如茶,用微微淡漠,游兰般幽茗,给思想以更多的空间,在人生中不着痕迹的烙下存在感。

试想屈原怀抱大石肩负大志无奈投江时,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否还在身后回荡?“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乎江鱼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是他的告白,这是他终生的感悟。泊罗江的水在静静的流着,是在诉说着什么?我默默体会。屈原,回首一瞥,当作《怀沙》之赋。他躺在江底,天地间怎还留有他的痕迹?这世界他曾来过?我思绪万千。猛然回到原点,居然发现屈原已经不可磨灭的印上我心头。他把自己传承了下去,他也被世人传承了下去……

这是东方人的智慧,这是东方人留下的精神文明艺术。恬淡的世界感,不容世事喧扰。如果说在无垠的历史上,屈原是无奈的消亡,那么,陶公呢?

溪流涓涓,菊香阵阵,我沿着陶公的缕缕墨香寻到这处隐逸的世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淡淡的几笔便将自己的心境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淡定!从容!他又怎会想到他思想的力量早已将那名利的幕墙刺的千疮百孔,他又怎能想到,多少年后,他那不羁的灵魂还在这世界缭绕,与之同在的还有那贯穿古今的菊香。

我庆幸,我生在东方这块圣地,从小便与那恬淡相伴,与古东方的智慧同行,久而久之,竟不觉已成举手投足间的习惯,不经意的表现出东方人的那份恬淡。东方文明,化为我的青鸟之翼,带我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这才是东方人带给我最大的恩赐,这才是东方人留给世界的最大财富,这才是东方人留下的最淡却是最不可磨灭的痕迹。就是那份传承千百年的文明精神。“人生实难,洒脱相对”这便是东方人的面貌,这就是立于人情之上的不可亵渎的精神;这就是超越自然法则消亡不了的智慧。这就是东方飘渺不定,捉摸不清的痕迹。

说痕迹,要怎样才算呢?是西方人那样利于空间维度上的存在,还是如东方人留于天地间的智慧,精神抑或说是留于人间的真谛?

高中作文多少分篇三

有一种东西,它来的时候十分清净,几乎是无人察觉;它走的时候,又是匆匆忙忙,但它总会留下一些珍贵的痕迹,并且这痕迹是某人一生的至爱。这东西就是平凡的爱。

与往常一样,我伴着放学的铃声,奔跑在前往奶奶家的路上。按下门铃,第一眼看到的总是奶奶那张慈善的脸庞。

奶奶年过六十,头顶上的发丝依然是黑乎乎的。顺其而下,就是奶奶那慈眉善目,显得和蔼可亲。眼角的皱纹深陷在粗糙的皮肤内,也许是因为她每天穿梭在男生寝室的六楼的缘故吧!这面部虽然不见得多么地秀气,但却散发着黯淡的光芒。

走进家门,做在餐桌前的位置上歇息,忽然感到十分地炎热,毕竟这已经是五月天了,天气难免会显得比较闷热。任性的我要求开电扇。奶奶见了,先是呆望了一会儿,然后沉默许久,说:“上面的灰尘一大把,万一掉下来,这滋味可不好受。”我听了,掘着嘴,十分不高兴。对此,奶奶似乎感到十分内疚。

晚饭过后,我走到书房,准备着考试。忽然间,我感到外面有种说不出的安静,于是,我走到书房前,透过门缝注视着。

呀!眼前的一幕令我大吃一惊。平时脚不是很好的奶奶正踏着一张陈旧的桌子,人俯在一张旧椅子上,手持一块硕大的抹布。她想干什么?原来,她要拭去电扇上的灰尘。看着这危险的动作,我心头一怔,似乎被刀子割了一刀,那桌椅呵,一直摇摆个不停,仿佛随时都会崩塌,而奶奶呢,看上去,每一秒都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可能性会摔下来。那抹布更是黑得可怜,黑得难以形容,可见,那劲是多么地大啊!除了爱,我实在无法破译这难以解释的举动。这时,我似乎看到那无情的岁月又在为奶奶添加“装饰品”了。我好像受到了摧残,尽管只有5分钟,我都感到自己倒在了爱的剑影下。终于,在守护神的帮忙下,奶奶安全地走下了那危机重重的桌子,正向我走来。我立刻坐在写字台前,假装念书。

“呀,眼睛怎么那么红啊?”奶奶用关心的口吻问。“哦,大概是进沙子了吧!”边说我边假装地去搓眼睛。“马上就要6点了,赶快去教室吧!别迟到了!”奶奶催促道。“哦……”

随着一声回答,我走出了书房,看着明亮的电扇,我感到十分地凉爽。在回校的途中,我奔跑得很快,自己都弄不清这是什么原因了,只记得我在日记里写道:“爱,是忽然间的发现,有时还会令人难解其中的谜。”

爱是含蓄的,它不经意间留过了许多地方,它让我懂得,为了爱,可以付出自己所难以付出的一切。

高中作文多少分篇四

“这下,咱们怕是回不去了。”“回去了,就得好好活着。”电影《活着》中一段简单的对白,朴实却触及人心。福贵和春生眼前横着一地冻死的伤兵,与前夜遍野的哀号形成了一种阴森的联系。空旷的荒野上有很多人,但只有两个人活着,裹着死人身上扒下的军大衣。

我感到了一种荒凉的压力。正像小说中,余华用一种苍凉的笔调以全知者的姿态默默地还原的那个寂寞的悲剧。“我”对面的这个能够看到自己过去模样的老人,用看似淡然和乐观的语调回顾自己的一生。他的讲述,精彩生动又带着农民的粗俗,却莫名显现出一种哲学气息。正如余华所言:“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的软弱之处在于,我们永远不知道死神在何处阴险地笑着。就连那些自行了断的绝望者和那些为理想牺牲的仁人志士,也都是在无路可走的困顿中,召唤来近在咫尺的死神的。人们常常思索一个宏大的哲学命题:人为什么而活着。对于伟人,譬如科学家、文学家或是政治家,答案或许是为了科技的进步、文化的栖息或是全人类的幸福;对于凡人,譬如贩夫走卒或是引车卖浆者流,答案或许是亲人、爱人或是自己。

然而我们有时会陷入思维的怪圈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当我们仰望头上深邃的灿烂星空时,我们会受到无穷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窒息,我们此刻见到的星光是在几千年前从如今可能早已灭亡的星系中发出的,而我们注视着的某颗星球曾以硕大无朋的姿态从宇宙深处凝望过我们。相形之下,人活过的一生是如此短暂,人活着的世界是如此渺小,以至于我们在浩渺的宇宙中审视的自己不过是一粒尘埃,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但我们仍有骄傲的资本。我们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能追问自己的内心,能寻求活着的意义。我们同万物最本质的区别便在于思维。活着不等于存在。

活着便是于软弱的天性中凭着一种本能的生活的动力,孤独地走完人生。我们的身边总有人陪伴,但唯一陪着我们活着的只有我们自己。

从这个角度上说,人是孤独的。当我们体会到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的快乐时,我们急于同别人分享,但我们知道幸福只能自己感知;当我们受到一种或深或浅的心灵上的伤害时,我们渴望有人能抚慰我们,但我们明白伤口只能自己愈合。因而虽然作为群居动物,人类却只能自救。而活着,便是一条救赎之路。在命运的嘲弄下,人只是手足无措的承受者,又因为孤独而更显悲凉。经受了普通人的命运悲剧后,看着至亲的人一个个离开自己,孑然一人立于世而能顽强地活着,正如周国平所说,是维护了人的尊严。

小说里,福贵的所有亲人,父母、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一个一个离他而去,最终只剩福贵一人,以及一头老牛,在空旷的世间相依为命。一人一牛,同样年老,同样孤独,同样活着。

虽然寂寞,虽然痛苦,却依旧乐观,依旧从容。他不过是千万劳苦大众的一个缩影,是从古至今无数遭受着悲剧的人们活着的共同容颜。

好好活着,是无数中国人最朴实然而最切实的愿望。而活得幸福,活得美好,活得有尊严,是自古而今常驻在所有华夏儿女心中的中国梦。

高中作文多少分篇五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厮世当以孝为先” ————题记

曾几何时,我可以挥笔如流水,开卷成文,轻而易举;现在,一篇小小的以“孝爱”为主题的作文却让我思绪滞留,心中产生了莫名的空无。

我从小就被每一个人教导,要有长幼尊卑“父父子子”,我的确在感受着催人泪下的亲情中用心感恩着。每当看到电视里感人的亲情画面一定哭得泪如雨下,脸蛋通红,当时就觉得自己长大不少,开始反省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不够懂事。我想既然我这么感情汹涌,为什么老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头昏脑胀之际,我舒展的胳膊撞上了妈妈放在一旁的热。揉进了母亲香味的水蒸气热腾腾地上扬,抚上我的脸,氤氲了我的双眼。

我直起身看窗外黄花满地堆集,似是承受不住那许多愁,焦黄继而陨落。我看到了时间的无情洗涤,看出了片片脆弱的易逝的生命,纵使死后干脆一碰就碎,也要落叶归根。我就像看到了父母对我们的至死不渝,对我们不离心的海誓山盟。我顿悟“最苦天下父母心”。

我想人就该生来报恩,更应该刮大这一股上扬风。

试问你炫耀的资本是什么?是渐次褪色的石灰墙,还是庭院里被磨得光滑的石凳?尽管它们彰显着曾经的沧桑,你依旧对它们触景生情,感慨时间流逝。奈何更多是无知,听倦了父母的唠叨碎念,感觉像大海汹涌澎湃,无边无际。而你站在海岸边毫无声响,处变不惊。奈何,人不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厮世当以孝为先”,纵使父母补其缺,便认为理所当然。

然而你只需要当他作屋内石灰屋外石头,便可轻易亲身体会这“一片冰心”。可你不。渐入青年,便觉“人生苦短,无暇伤感”,忽视你觉得分文不值的“行孝”,任凭这股上扬风在你耳边呼呼作响。且不说孝,便说古有礼义廉耻,失其一,必遭唾骂。今有三大件,游戏,手机,零花钱,失其一,必自卑进谷底。这是你炫耀的资本。

我心塞地转头,满目是四溢的湖水,经吸允了一夜的月光,看起来很是满足。

我想到父母对孩子说的“海枯石烂永不变”、“情比天高比海深”,只是如今,海未枯,石未烂,这上扬风就早已不能吹进许多人心。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唐朝杜秋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想起父母带着恍惚的眼神与世长辞离我远去的可怕场景,我不由得蜷缩。

上扬风呼呼地刮着,转眼我也写了这么多。手边的水凉了再倒,妈妈没有一句怨言。

我不枉过,只求这股上扬风。

高中作文多少分篇六

我喜欢檀香的味道,那种青烟直上,然后再慢慢荡漾开来,最后弥漫整个房间的味道,让我的居室有那么一点点佛性。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一个人年纪轻轻的毛头小子会喜欢这种有时代味道,甚至可以被称为老年香水的玩意儿。其实,我只是喜欢檀香味里的那一丝善良,因为佛性本善嘛。

我抚摸着从老家带回来的一卷又一卷檀香,这是我最珍惜的玩意儿,只有在最清净的午后,我才会如供佛般轻轻点上一卷,然后打开书本,为自己枯竭的脑海洒上一滴甘露。

人性本就是善的,我不过是追寻本心罢了。

年幼的我跟其他孩子一样皮实,砸过玻璃,打过人,糟蹋过庄稼,甚至还偷过村头老陈头的下蛋母鸡。也许是佛看到了放荡不羁的我,又或许是良心发现。在偶然的一天,因为檀香,我找回了善良。

那年是春节,鞭炮四起,到处噼里啪啦,偶尔,还有些半大小伙,点燃一个炮竹,丢到女孩儿脚下,吓得惊叫连连,而男孩们却乐此不疲。我记得那年我十五岁。

过年嘛,谁还少得了去庙里吸吸香火,拜拜神呢,我也不例外,母亲生拉硬拽把我从温暖的被窝里扯出来,又点鞭炮似得催我刷牙洗脸,为的就是能赶早去庙里拜上一拜,祈求平安祥和。

胳膊也拧不过大腿,再皮的我在母亲这还不是老老实实,听话的刷完牙洗完脸,换上新装,再揣上几盒炮仗,便出了门。一路上倒也欢天喜地,遇到同大的小孩,也会往他们脚下塞两个冒烟的炮仗,而他们也会回敬我几颗,彼此玩的不亦乐乎。

快到庙门的时候,鬼使神差的我往路中甩了一个炮仗,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吧,提着一篮贡品,似乎也是前往庙里祈福,这时炮仗响了,老妇一下跌坐在地上,一脸惊愕,似乎还伤到了身子。母亲拉着我赶紧跑过去,让我赔礼道歉。

老妇示意让我扶她起身。站起来后,我以为她会让我们赔偿,谁知老妇的几句话却让我感觉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娃子啊,幸好摔的是我啊,我还年轻,摔一下没什么大碍,你说要是路过个摩托车,摔下来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该怎么办,哎呀,你也别多想了,我没事,我还赶庙去呢。”

看着老妇扶着腰匆匆离开,我知道,老妇说没事是假的,她是担心大过年的我又得挨批挨责,我在她浑黄的眼里看到了善良和爱。

赶完庙,出庙门的时候,我又看到那个老妇,她坐在花基上揉着腿。我想那一下绝对没她说的那么轻松。我避开母亲,走了过去。

“阿姨,您没事吧,看样子您摔得并没有那么轻,为什么要跟我们说没事呢?”我带着一丝歉意问道。

“娃子,阿姨没事,你快回去吧,你妈妈该着急了。”老妇拱着我,似乎不想让我看到她的痛苦。

我掏出刚收到的红包,跟阿姨说:“我知道您受伤了,这是我刚收的红包,我也不知道多少钱,算是我对您的歉意吧。”

老妇刚开始执意不肯收,当我说如果您再不收,那这件事我可能会愧疚一辈子,老妇这才拿了一封最小的红包,放进口袋,说:“阿姨真没事,这是我上供的一卷檀香,你拿回去点了保个平安吧。”

我收下檀香,带着愧疚与歉意告别了老妇。

回到家,我凝视着这圈善良但又充满愧疚的檀香,点燃了它,一丝丝青烟飘散在房间里,那是佛性,是善良的味道。时至今日三年了,我再也没放过炮仗。

善良就像一卷檀香,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开始,便能弥漫整个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