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

ID:267559

时间:2023-06-22 20:30:08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一

方老太一直都在

我们可能会忘记同学的名字,会忘记老师的样子,却永远也忘记不了方老太臭豆腐的味道。

——题记

方老太去世了。

这是某人在小学qq群里发的一句话,引起了所有成员的关注,群里面如同炸了锅一般沸腾起来。

方老太是小学东边交叉口的一个卖臭豆腐的老太太,至于方老太的臭豆腐有多么受欢迎,一些朝西边走的学生也会隔几天就来买一次臭豆腐,由此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方老太满脸皱纹,全白的头发披在身后。她总是将臭豆腐炸得黑黑的。她用刀子将豆腐切开,加一勺酱料,立刻香气四溢。学校里的学生没有一个不认识她,她也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哪个学生家长没接到孩子,问她肯定知道有没有从这里经过。

记得小时候家里管得严,一天只给我一块钱零花钱。那时方老太臭豆腐八毛钱一大块,我每次要存四天才能买五块过过嘴瘾。有时忍不住,就一天只买一块。方老太总是把那一块切成小小的九块,把酱料下面的萝卜、榨菜都盛给我。我拿着牙签,好像真的吃了九块一样,这是我与方老太之间的秘密。

一段时间过后,又有人在群里发了一张哭脸,说方老太没有去世,并晒出了与方老太的合影,说方老太前段时间得了重感冒才没有出摊。由于学业繁忙,我和几个同学相约过几天放假再去看她。

等到了摊位,方老太果真还在那里。还是那个老位置,我们赶快围坐在小桌子旁。方老太看到我们,竟然叫出了我们的名字,这让我们震惊不已。谈到我们这里面谁谁谁在哪个学校了,学习怎么怎么样了,方老太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奶奶,还记得我吗?”我说。“怎么不记得呀?你常在我这里买一块臭豆腐。”“是呀是呀,您常把下面好吃的菜盛给我呢,那我也还只要一块臭豆腐。”“好,切成九块是吧?一会儿把菜也盛给你!”“嗯,谢谢您还记得……”

方老太一直都在,我们从未忘记。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二

温暖一直都在

人生路上匆匆忙忙,总有些东西会消逝,但那一抹冬日的温暖,久久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题记

早晨是被呼啸的寒风唤起的。我蜷缩在被窝里,丝毫不担心迟到的事,因为每日的清晨,母亲都会按时呼唤我。于是,我静静地看着被冰雪覆盖的窗外。

等了几分钟,听见屋外的时钟在“滴答”“滴答”响个不停,我有一点焦虑了,但抬头看了看,窗外依旧漆黑的幕布,我在心中暗自安慰自己,一定还早。

又过了十几分钟,我躺在温暖的被窝中,不安分地扭动着。我想,妈妈的呼唤怎么还没有响起?每天不都是这个时间吗?听着时钟转动的声音,我不禁有些紧张,窗外呼啸的寒风更是让我泛起了一阵烦躁。

忽然,我听见了那由远及近的脚步声,是那样的熟悉,我连忙紧闭上双眼继续装睡。果然,我听到了妈妈那一声声熟悉的温柔的呼唤,我贪婪地想再听几声,继续装着睡,我感受到了她的手在抚摸着我额上的碎发。

我睁开了眼睛,发现她的脸没有她的声音温柔,是那样的憔悴,她的手仿佛还有丝冰凉。

我连忙坐起身穿好衣服,随她走入客厅。这时,我看见一切似乎都已准备好了,淡淡的饭香钻入了鼻尖,让有点冷的身体重新回暖。在沙发上的书包旁还放好了我的校服,我的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走进厨房,看着妈妈忙碌的背影,我仿佛看见了她这十几年来每日早晨的辛劳,心里弥漫着一阵感动。妈妈嘴边噙着的淡笑,也在不经意间温暖了我的心房。

打开房门后,我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泪水猝不及防地喷涌而出——门口旁的那堆雪究竟是谁扫出来的?还有那条通往学校的小路究竟是谁清理的?这一切在妈妈丝丝冰凉的手中似乎不言而喻。

凛冽的寒风扑在我的脸上,身上,我却似乎不觉冰冷。走在这条小路上,心中的那股暖流蔓延着全身,仿佛有束阳光直照心底,让我不再惧怕严寒。

直至现在,我还记得那束温暖,慰藉着我的生活,照亮了我的生命。原来,温暖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三

那份厚爱一直在

你给我的目光,是天空对大地的目光 ,是大树对小鸟的目光,是长河对小鱼的目光。那是一份厚爱,一份好重的爱 。

真情不及久伴

从我出生那天起,你就仿佛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换尿布,冲奶粉,你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就这样一天天看着我长大。从我会走路的那天起,我就成了你的“跟屁虫”,你也总带着我走南闯北。还记得上幼儿园的那天,我坐在你自行车的后座上,和你一起去学校。路边的每一株花草,都能让我兴奋不已,我不停地叫你回头看,你非常耐心地一次次回头,解答我每一个无知可笑的问题。最终,由于没有控制好方向,我们摔在了路边的花坛中,正当我准备洋洋得意自己没有被摔疼的时候,却发现是你为我挡住了坛中的石子。阳光下,拉长的影子有你有我……

燃灯不必通明

上小学了,你教会了我骑自行车,让我每天在放学的人潮中得意洋洋,飞驰而过。记得那个雨天,骑车飞快的我将一位老人撞倒在地,慌忙之下,我扶起车子就跑,躲在墙角既害怕又内疚。这时,是你在路过时将老人扶起,询问他的伤势,看了看我落在地上的那把花伞,捡起带回家后,却什么都没有说。你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改变着我,让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担当、有爱心的少年。那烟雨,长存……

厚爱无需多言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叛逆愈演愈烈。你的声色俱厉,面红耳赤,我的歇斯底里,泪如雨下。倔强的我选择用沉默来对抗压迫,晚自习后你还照常出现在校门口,接我回家,默默地跟在我身后,一路无语。在漫长而幽深的小巷里,你踢踢踏踏的足音,陪我走过那灰色的时光。

亲爱的爸爸,十六年来,你无私地予了我这样一份厚爱。然而时间过得太快,让我与你渐行渐远。我愿倾其所有,换我的大英雄岁月长留。

那份厚爱,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四

【温暖,一直都在】

温暖如袅袅炊烟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题记

度过硕果累累的金秋,迎来了冬天。那年的冬天很冷,雪花时常在空中飞舞。记得有一天早上,窗外银装素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像一条大银被结结实实的盖在大地上。我望着窗外的景象发愁,爸爸有事不能开车送我,我只能自己走,上学路途中有一处下坡不好走,很容易滑倒。

我背起书包,裹着大袄,走出家门,一阵寒风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脚踝感到刺骨的寒冷,我往棉袄里缩了缩,继续走着,身后留下一串脚印和忐忑不安。终于到“危险地带”了,我小心翼翼的正准备扶墙过去时,忽然发现地上的雪不见了,有明显铲过的痕迹。原来旁边堆着个大雪人。头上顶着小蓝桶,眼珠像黑宝石样镶嵌在它脸上,最重要的是--它在微笑,嘴角上扬,露出最动人的微笑。这笑如冬日里的阳光照亮我黑暗的心房,又像一股甘泉流入我干涸的心田。我冻僵的脸在缓和,我也朝它笑了笑,心里不禁想这会是谁堆的呢?是对面小区看门的爷爷吗?还是住在附近的小朋友?因为雪人的出现,我不再滑到,多了一份打动人心的温暖。该上学了,我只好继续向前走,回头看,雪人依旧迎着寒风,微笑着。应该在等待下一位艰难前行的路人。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温暖不仅在暖洋洋的春天,也不只在有暖气的室内,温暖也在冰天雪地之间,在每一个善良人的心里。

直到现在,我回忆起来,心中还充满温暖。在学校,我会团结同学,帮助同学;在社会,我也会帮助其他人,将温暖传递下去,让温暖一直都在。

如袅袅炊烟的温暖,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五

你一直都在

生命是一辆单行列车,踏着轨道倏忽而过。人生短短几十载,不断有人上车,与你畅谈几站路后挥手作别,一如来时般粲然,不带走一片云彩,却留下无数光阴碎片――它们被称之为陪伴。

时间如流水滚滚东去不复还,回溯往昔,我看见幼时胖乎乎如白面馒头的自己,乖巧地躺在你的臂弯里。你眉眼灿若星辰,映着乡间黛瓦砖墙的影子。你坐在青石板上弯着眼睛,叫我喊“爸爸”,我只是胡乱扑腾着伸手够天上的云彩,嘴里叽里咕噜乱吐一气。

约莫四五岁上学堂,老师整日里教些晦涩的“子曰”“曾子曰”,那时年纪小,自然不通晓其意,却总是在放学后蹬蹬蹬跑回家炫耀似的背给你听,摇头晃脑颇有一番夫子模样。你耐心听完笑着指正错误,再嘲笑一下我漏风的牙齿和幼稚的发音。我恼羞成怒,别过包子脸不再瞧你,转头又被你小心翼翼递过的棒棒糖逗得喜笑颜开,不快情绪烟消云散。

时光的脚步不停向前走着,掷地有声。韶光流转,眨眼我已是豆蔻年华,随着年龄增长,反而与你不复往日亲密。但我知道,你一直在,你还是会在我写错题时轻敲我的脑袋,在我考试失利时耐心安慰,在我熬夜读书时默默端上一杯热茶。你的身影无处不在,你的陪伴亦无处不在。风在吹绿江南岸,鸟儿在枝头高歌,花在嫩叶间争艳,而你我只站着不说话,这样便很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血脉的羁绊使你始终在我身旁,站成一棵树,阴时遮雨,晴时蔽阳,为我抵挡所有的风与寒。时光如此长久,陪伴变成了习惯。

“谢你陪伴始终,来做我平凡的英雄。”庆幸这一生,你一直都在,使我的生活充满童话与歌声。

一直都在半命题 一直都在半命题提纲优秀篇六

乡村胡同一直都在

指尖凝香的岁月,静听流年;倾吐内心的时光,阑歌犹唱。在心底柔软处如梦缠绕的,是我记忆深处的乡村胡同,沥满青葱岁月。那乡村胡同,一直都在我内心深处。

――题记

胡同给予了我太多的美好,带给了我生活的启迪,是我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不要发挥想象,认为我所说的像戴望舒笔下的雨巷,走着,会遇见一个撑着油纸伞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雨水滴答,沿纸伞流下,滴在青石板上。这里没有丁香姑娘,没有青石板,只有水泥地,这个地方我永生难忘。

每至暑假,胡同就热闹起来,不是赶集,而是孩子的欢闹。一大早,我正在酣睡时,邻居小磊和小柯就捏着我的鼻子,让我喘不过气来,我醒来一看到他们就兴奋起来。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把整个胡同的小伙伴都召集起来。

记得胡同口前是村大队办公楼,有一块空地,我们经常在那里玩。那时我们做的游戏丰富多彩,有打卡的,有蹦玻璃珠的,也有玩捉人游戏的,什么“叮当猫”啊,“三个字”啊,都是我们嬉戏的项目。虽然这些游戏十分老套,比不上21世纪高科技,但对于我们却十分有益,孩子们乐此不疲。

玩累了,去胡同里的小卖部买根冰棍,即使是五角钱的小布丁也能含上十分钟。回到家,午饭也快做好了。看看少儿频道,那是我最爱看的《一休哥》“休息休息一下”,带给我许多童年回忆。端着刚出锅的卤面,嚼着奶奶专门为我留下的肉,拿着小椅子来到大门口,与小伙伴一起竞赛。门口老人聊得热火朝天,聊天聊地,聊国家大事,张三李四。小时候感觉这些老人懂得好多,我努力学习,希望也可以懂很多。长大后逐渐学习,发现他们聊的有些是无稽之谈,但我着实喜欢他们聊天的氛围。

如今,胡同拆迁,美好的记忆已成过往。村子里的人几乎都搬走了,我们家也买了套楼房,搬进了城里。夕阳西下,黄昏的阳光洒进曾经神采奕奕的乡村胡同,它已不再发出耀眼的光芒,代替它的是灰秃秃的废墟。而那些在乡村胡同里经历的美好回忆:与伙伴嬉戏,与伙伴竞赛,听老人聊天,这些会一直存在我心底。因为这些画面,都充满我的青葱岁月。

乡村胡同,会一直都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