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教案反思(汇总5篇)

豆豆教案反思(汇总5篇)

ID:3469499

时间:2023-09-24 06:44:58

上传者:BW笔侠 豆豆教案反思(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豆豆教案反思篇一

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挂图,让幼儿边看边想边说。本以为小朋友的想法会非常多,谁知第一张图片一贴出来,我还没提问,小朋友都讨论开了,说:“这个小朋友叫豆豆,他想玩木马,结果人太多了,他等不及就不想等了。”

这时,我才想起来了,周末那天,我让小朋友把书带回去,把学过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书。爸爸、妈妈把“着急的豆豆”讲给孩子们听了,所以出现了上面的情况。既然这样,我就临时改变了原先安排好的教学过程,把四幅图一起挂起来,让小朋友看着图片把故事讲给老师听一遍。然后,直接转向重点,让幼儿理解“等待”的必要性,并让幼儿说说做哪些事情的时候,不能太着急?还请小朋友将不能着急的事,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反思这个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如果仍旧按照原来的这个过程开展下去,小朋友肯定会不耐烦,所以我就省去了第一个讲述的环节,而是让幼儿讲述给我听,他们的兴趣可高了。

然后再引导幼儿理解“等待”的必要性,并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不能着急的事情,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整个活动中,幼儿都积极的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不过也有个别幼儿几乎没有与同伴互动,对个别孩子关注不够,在这方面需要加强。

豆豆教案反思篇二

1.小朋友,你们有生气的时候吗?哪些事情让你生气?

2.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豆豆。他可生气了,想知道是什么事情吗?好,我们一起来听豆豆生气的故事。(讲述故事第一段)

3.豆豆为什么生气?他说了什么?

4.如果是你的玩具让其他小朋友玩一会儿,你会生气吗?

5.你生气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

(二)豆豆生气是怎么样的

1.我们来看看豆豆是怎么生气的(讲述故事第1段至和第5段,并配合肢体动作和神情的表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豆豆生气了》前5页画面。)

3.豆豆生气得跺脚、喘粗气,你能看出来吗?

4.豆豆把枕头踢到了谁的身上?

5.枕头踢到小熊和小鹿身上,它们心里难过吗?

(三)豆豆怎样不生气

1.那豆豆会怎么做呢?原来豆豆是这样做的(讲述故事后三段)

2.今天,豆豆的小熊和长颈鹿来到了我们教室里,我们来学学豆豆是怎么做的好吧!(教师抚拍、安慰毛绒玩具:别生气,别难过。引导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与言语。)

3.豆豆深呼吸,“吸——呼——”又看看蓝天和白云,慢慢地就不生气了。

(四)小结

2.让我们出去和小熊、长颈鹿一起开心的玩游戏吧!

豆豆教案反思篇三

1.学习歌曲《蚂蚁搬豆》。

2.愿和老师、同伴一起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3.感受本歌曲的欢快气氛,初步学着用动作来表示歌曲中的意思。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贴绒:蚂蚁、豆背景图一幅

2.场地布置:蚂蚁的家、大球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蚂蚁,提问;“这是谁呀?”(蚂蚁)引入课题。

2.引导幼儿回忆上次课对蚂蚁的观察。

3.教师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对歌曲内容的回忆:小朋友,它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只蚂蚁一起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搬进了洞里。

4.老师亲切为幼儿表演唱歌曲《蚂蚁搬豆》,并引起幼儿表演歌曲的兴趣。

5.教师运用整体教唱教会幼儿。

6.听歌曲《蚂蚁搬豆》的音乐伴奏,幼儿边唱歌曲,并随歌声自己自由表演歌曲。

7.教师采纳幼儿的动作进行加工,教幼儿表演。

8.音乐游戏《蚂蚁搬豆》

(1).以游戏方式表演唱增进幼儿唱歌的兴趣及理解记忆歌词。请一位小朋友扮演“豆子”做在椅子上,另一位幼儿扮演找豆子的小蚂蚁,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个小朋友赶快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2).结伴歌表演。一个大球扮演大豆。一位小朋友听音乐出场,唱歌,老师启发幼儿用着急的表情唱歌。学会互相配合抬豆子,一起合唱“回洞请来好朋友抬着一起走”。

9.幼儿学蚂蚁走路出活动室结束。

豆豆教案反思篇四

1、初步学会随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炒豆豆的过程。

2、充分发挥想象,探索用肢体动作创编"豆豆翻滚、跳跃"等动作。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和同伴合作的乐趣。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1、豆豆头饰人手一份、锅铲、大盘子四个。

2、事先观察过炒豆豆的过程并品尝过豆豆的味道。

3、录音机、磁带。

一、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豆豆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高兴得跳起来吧。"(带领幼儿随音乐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第一段音乐。

1、让幼儿根据经验讲述炒豆豆的过程。

2、"炒豆豆时,这么多豆豆在一起心里怎么样?"他们会怎么打招呼呢?

3、集体听第一段音乐,并在老师引导有节奏的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三、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第二段音乐。

1、倾听音乐,提问:在这段音乐里,豆豆们在干什么呢?

2、引导幼儿运用动作表现豆豆翻滚或侧翻等动作。

3、"豆豆炒到快熟的时候,它还会说话呢,它会说什么呢?""它除了会说话还会怎么样呢,谁会用动作来表示?"

4、集体用动作表现本段音乐。

四、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第三段音乐。

1、"豆豆熟了,可以把它们放到哪里呢?"

2、"当老师的锅铲碰到你的时候,你就蹦跳着跳到锅子外面的盘子里,我们一起来做做看。"

3、幼儿尝试表演本段音乐。

五、完整用动作表现音乐。(集体、个别)

六、音乐游戏:炒豆豆

1、幼儿合作玩"炒豆豆"的游戏。

2、邀请客人老师一起玩"炒豆豆"的游戏。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创编了音乐游戏“炒豆豆”。本次音乐游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活动设计充分体现音乐游戏音乐性、情趣性的特点,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体验、想象、创造,借助已有经验尝试创编炒豆豆的过程,共同讨论制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使幼儿初步体验、感受到了民间游戏的风格及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豆豆教案反思篇五

《拾豆豆》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京剧曲调的韵味,并边唱边表演。

2、初步懂得丰收不忘爱惜劳动果实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有唱过京歌的经验。

2、配套磁带或cd。

活动组织:

1、复习京歌《龟兔赛跑》。

2、感受歌曲的京剧韵味。

(1)听歌曲伴奏音乐,听老师演唱。

(2)回忆是否听过、学过这种韵味的歌曲。(京剧念白和《龟兔赛跑》)

3、了解歌词内容。

(1)再次倾听范唱,说出歌词内容:

教师幼儿共同京剧念白《拾豆豆》感受京剧韵味。

(2)懂得不能浪费劳动果实,并能完整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听歌曲旋律。

(2)边听边默唱,注意歌曲结束时的速度变化。

重点:强调后两句的`不同。

(3)轻声随乐跟唱并练习。

5、边唱边做动作。

(1)边唱边做即兴动作,体会怎样的动作更适合京歌的特点。

(2)教师对幼儿的动作提出适当建议,集体边唱边表演。

活动反思:

歌曲《拾豆豆》是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它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活动中老师运用教师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表现出京剧曲调的韵味,老师通过幼儿已有的经验出发,逐步帮助孩子梳理难点,掌握重点,孩子们很轻松地就学会了这首歌曲,他们演唱得也很到位,这次教学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在本次歌唱活动中,教师运用已经学过的京歌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教师先让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然后再让幼儿学唱歌曲,在幼儿唱过几遍后,调动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歌曲《拾豆豆》是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它的节奏鲜明、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活动中老师运用教师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根据歌词边唱边表演,表现出京剧曲调的韵味,老师通过幼儿已有的经验出发,逐步帮助孩子梳理难点,掌握重点,孩子们很轻松地就学会了这首歌曲,他们演唱得也很到位,这次教学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在本次歌唱活动中,教师运用已经学过的京歌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教师先让幼儿有节奏的念歌词,然后再让幼儿学唱歌曲,在幼儿唱过几遍后,调动了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