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教学反思摘果子(大全5篇)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教学反思摘果子(大全5篇)

ID:3554686

时间:2023-09-25 05:03:56

上传者:LZ文人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教学反思摘果子(大全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篇一

1.能在高度为16~20厘米的斜坡上走上走下或者跑上跑下,提高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

2.能积极勇敢地参与有挑战性的活动,体验游戏的趣味性。

废纸箱、平衡木、木桩架、梯子、韵律操音乐等。

1.随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1)故事导入情景,“一群小猴子住在山脚下,他们决定把对面山坡上的桃子都摘下来,运回家里来......”

(2)幼儿进入游戏情景:播放韵律操音乐,全体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2.自由探索,体验小猴子快速上下山坡的方法。

创设“斜坡”形成斜坡场地。将平衡木架在16~20厘米高的地方,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自由探索体验爬上爬下、跑上跑下或走上走下的方法,寻找最快、最好的方法,教师注意保护幼儿安全。

3.讲解动作要领,学习多种上坡、下坡的技能。

(1)个别幼儿示范上、下山坡的方法。

(2)教师讲解多种技能。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共同体验爬上爬下、跑上跑下或走上走下的不同方法,并提醒幼儿注意自我保护。

4.游戏“小猴摘桃”,幼儿巩固练习在高16~20厘米高的斜坡上走上走下、跑上跑下。

(1)幼儿运东西上下山坡,可将平衡木换成梯子,激发幼儿挑战自我。

(2)提醒幼儿注意避免桃子掉落,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5.竞赛游戏“分组运桃子”。

(1)请幼儿用最好、最快的方法把桃子运到家里激发幼儿敢于挑战的上下山坡。

(2)介绍运桃子的路线,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度合适的路线。

6.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今天小猴子们顺利完成了运桃子的任务,家都表现的很勇敢,现在我们相互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篇二

1、练习纵跳触物,具有一定的弹跳能力。

2、喜爱参加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1、小猴去摘桃的时候必须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绕过一片小树林。

2、小猴来到桃树下摘桃的时候必须屈膝蹬地跳起才能摘到桃子。

1、提示幼儿摘桃子的时候必须两脚一齐跳,屈膝蹬地跳高,落地的时候用前脚掌轻轻落地。

2、小猴去摘桃钻过山洞时侧身钻过,不要碰倒钻圈;跳过小土坑的时候两脚并跳。

钻圈4个,胶圈16个,线圈16个,挂起来的桃子若干。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篇三

一、活动目的:

1、会听音乐信号,胆地运用身体(躯体、四肢等)表现各种各样的门。

2、喜欢和同伴一起玩音乐游戏,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1、创设古城情境;积木、门帘、门童图片等;

2录音机、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室

以“带家到古城里玩”的口吻组织幼儿随《坐火车》的音乐愉快地律动入室。

(二)练声《古城在哪里》

提醒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学会和教师进行对唱。

(三)学习歌曲《城门打开》

1、教师以“进不了城门”的口吻引出歌曲,并有表情的范唱。

2、以“过第一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跟唱歌曲。

3、以“过第二道门”的形式引导幼儿练习难句“我要我要走进来”。

4、以“过第三道门”的形式鼓励全体幼儿结合动作有表情地演唱。

(四)音游《城门打开》

1、教师介绍游消称及玩法,并扮成城门宝宝示范游戏。

2、全体幼儿扮成城门宝宝游戏,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变门方法。

3、男女幼儿分角色游戏,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五)律动出室

以“天黑了,该回家了”的口吻组织幼儿搭火车出室。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篇四

1、感受丰收的果园景象,跟着旋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踵趾小跑步”,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音乐、丰收的果园(ppt)踵趾小跑步图示

一、复习歌曲:

1、看ppt,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这么多的水果都丰收了,真开心。(幼儿听音乐唱歌)

二、欣赏感受:

1、这么好听的歌,你们知道我想干什么吗?(跳舞)

2、老师舞蹈,幼儿欣赏。

3、看到老师是怎样摘苹果的?(手拿篮子、跑着去的)

4、出示踵趾小跑步的步骤图,助幼儿理解。

师与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摘到又多又的苹果

(抱一个的篮子,摘苹果时眼睛看着手,还要跑着去找一找……)

5、师再次示范、幼儿模仿动作。

6、做做踵趾小跑步的动作(复舞蹈)。

三、活动延伸:

音乐、图示投放到区域中幼儿继续练习。

音乐游戏传帽子教案篇五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地长大了。前段时间,我带领幼儿们去观察了水池里的小蝌蚪,同时让幼儿在家里也来饲养小蝌蚪,让他们仔细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整个过程。通过饲养和观察,孩子们对小蝌蚪变小青蛙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它们也更感兴趣了。特别是变成了小青蛙后,小青蛙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很想知道。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游戏活动《小青蛙》。通过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青蛙有很多本领。它们会跳、会呱呱地唱歌、会捉害虫、会游泳等。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小青蛙》这首歌曲活泼、轻快,歌词朗朗上口。但在设计中我发现歌曲和游戏活动不是很吻合。原来的歌词是:小青蛙呀,小青蛙呀,在池塘里玩耍,而我设计的游戏是小青蛙捉害虫。为了使整个活动情节贯通,层层递进,我就适当地修改了歌词,把在池塘里玩耍改成了在田野里捉虫。

1、我以小蝌蚪慢慢长大变成青蛙这个情境引出活动内容。我来做青蛙妈妈,幼儿做小青蛙,孩子们在妈妈的带领下模仿青蛙跳。以此让孩子很快地融入角色。在学青蛙跳的时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并有节奏地念歌词。这样,幼儿就在跳的过程中接触到歌词,也感受到了歌曲活泼、轻快的旋律,为接下来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2、在学唱歌曲的时候,我扮演妈妈引导幼儿自然学唱、掌握歌曲中的重点句,引导幼儿用开心、愉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我用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

3、通过提问引出青蛙除了会唱、会跳还会什么本领?幼儿都大声地回答:“青蛙还会游泳,还会捉虫”。指导幼儿学习青蛙捉虫的正确动作,并带领幼儿进行《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

1、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2、教师和幼儿之间有很好的互动。

3、整个活动以情境贯穿,幼儿融入角色。

4、活动设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

1、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在切分音符上没有进行强调,导致幼儿在学唱时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强弱。

2、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教具害虫使用率不是很高,只用了一次。幼儿扮演的小青蛙只顾着捉害虫,却忘记了应该跳着去捉,捉到了后要跳着回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在音乐的课堂中,每个孩子们都是快乐的小天使,只有老师们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才能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殿堂里更加快乐的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