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友谊桥的教学反思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模板5篇)

2023年友谊桥的教学反思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模板5篇)

ID:3563170

时间:2023-09-25 08:31:40

上传者:雁落霞 2023年友谊桥的教学反思 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模板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友谊桥的教学反思篇一

这部作品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同学们对友谊的赞美、珍惜与追求。歌曲整首学唱时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动画片的形式导入课题。本学期关注班级合唱,我利用回声的效果,适当的开展了学生的合唱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倾听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发声状态,在合唱里唱歌的位置以及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合唱简单的指挥图式。在这部作品学唱时,我把它分成两个部分进行。牢牢把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教学在“学习重点乐句”-整体欣赏-分解学唱-表演练习-情感升华-音乐创编这六个环节中逐一落实,让学生体验音乐课的轻松愉快的情境。

音乐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音乐,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音乐中提炼出音乐的本质,将对音乐的认识提升到另一高度,这是我们音乐课堂上所要追求的。小学生不像成年人那个去创造或发明什么东西,但他们的对事物很好奇,好问,善于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种当中。

在导入本课时,我运用故事导入引出视频片断《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视频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班级合唱的形式感受回声音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更发的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当中的难点。

在引出“f”“p”的强弱记号中,我利用课件老虎与猫,大象走路的声音与小猫走路的声音引出声音的强与弱。学生比较感兴趣。并把“f”“p”“ff”“pp”这四个力度记号用分组合唱的形式表现班级合唱的特色,提醒学生注意老师的指挥拍点。

1=be 2/4 f pp f pp

1 6 0 | 1 6 0 | 7 5 0 | 7 5 0 |

噢 噢 噢 噢

开展班级特色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合唱教学也是一种高层次的歌唱,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在这常课中,我从学生声音练习入手,让他们辨别不同的回声音演唱效果,面带笑容,抬眉毛。尽量让自己的声音“轻,脆,甜”。渐渐地,声音统一起来了。第二步便是音准问题,要解决它可不是一早一夕的,而且在这么短短的一堂课中是无法解决的,不急!我晓之以理,并用了十二分的耐心,让他们一句一句地听琴演唱,碰到难点,则是我一句句地范唱,跟唱。每进一步,我便让大家鼓掌激励自己。而这时,就是我们班师生最愉快的时候。当然,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每堂音乐课中都对合唱的认识有进步与表现。在这堂课中,更多的是在玩中渗透合唱意识。

在整堂的课堂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很多老师都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与要求。我也改了很多次,尝试了很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比如在开展班级合唱当中,鲁老师强调要让学生关注音乐,要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要强调学生一进音乐教室就要有合唱的境界。这些都需要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在授课当中,当教案的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时候,我的反应还不够迅速果断,以致于在表述上有点语无伦次,在歌曲演唱中还要注意对每一次的演唱提出更细致的要求,让学生每一次的演唱都有目标,难点的部分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还得重点提示,让学生更为巩固,还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等等,不足之处,我将虚心听取,并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改进。

友谊桥的教学反思篇二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道具和花样繁多的环节设计。我本着“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始终贯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希望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其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对于这节课,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游戏渗透小知识——巧

在课堂开始的情景游戏中,用模仿回声来感受声音力度的对比,巧妙的把音乐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寓教于乐。同时也为后面歌曲教学时演唱回声的难点扫清了障碍。

二、歌曲教学不马虎——细

学唱歌曲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节课教学歌曲时,教师对学生的声音,表情,力度各方面都有具体而细致的要求,循序渐进,扎实到位。力图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体验、表现音乐的美。

三、现学现用再创造——活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音乐创造”。在这节课中,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在游戏中生生合作的打击乐器模仿回声,体现了学生即兴创编节奏的能力。在学会歌曲后学生再创作歌曲的回声,乃至创作《小杜鹃的回声》,都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学生自由即兴的创编,不仅活跃了课堂,更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比如在创作旋律过程中,如果学生能用简单的乐器(如竖笛、口琴等)来帮助其创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友谊桥的教学反思篇三

《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较长,如果采用整体听唱法显得有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头通过童话故事《回声》对重点乐句进行突破练习,学唱时把歌曲进行分解,牢牢把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和“给学生学习自主权”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教学在“学习重点乐句——整体听赏——分解学唱——整体练习、情感升华”五步环节中逐一落实,让学生学得轻松,唱得愉快。

小学生虽然不像成年人那样去创造、发明,但是,他们对事物或问题好奇、好问、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被这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感染和激励,并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导入本课教学时,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引出《回声》,通过让学生欣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回声”,从而使学生在接下去的“回声游戏”中能更好地表现“回声”,并在课堂中制造“回声”,轻松解决歌曲难点。

现代教育观认为,素质教育其实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在“自信地做”中进行,引导学生自信尝试,自信表达,自信探究,自信创造,并在良好的自我观念和积极探索心态下,表现潜能,体会到“学唱歌我能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无一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友谊桥的教学反思篇四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在现,突出了“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学习这一课让学生掌握体会力度记号,是一个有自然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四年级学生在音乐发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在欣赏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了认识,并能准确的回答出来,课外知识面也宽一些。本课歌曲优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美好的向往。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共同感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一、知识与技能

1、在音乐情景及游戏中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2、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并能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

二、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探究回声的特点,掌握力度记号,通过合作进行模仿,将所获得的经验在歌曲中得以体现,并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

三、情感态度

1、通过探究与实践,感受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通过歌曲的演唱,在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对真挚的友谊充满了向往。

掌握力度记号;学会歌曲《友谊的回声》,歌曲的旋律及力度记号的体现。

一、呼唤友谊

1、故事导入:在大山深处,有一只小兔叫淘淘。一天,它和小伙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小伙伴们都不理它,于是,它来到了湖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是谁在和淘淘说话呢?(回声)

进行游戏:引导学生体验回声。

小结,力度记号:用f表示强,用p表示弱;用ff表示很强,用pp表示很弱。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知道力度记号fp ,从自然的声音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二、寻找友谊

导入:哪里有回声?让我们一起来找找。

1、初听歌曲,随音乐划拍。

提问:你看到歌谱中有那些认识的音乐记号?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为后面情感的引导做铺垫。

2、再听歌曲,用母音随音乐哼唱旋律。

3、教唱第一段歌曲。

注意唱准八分休止符、及切分节奏。

4、听琴跟唱第二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视唱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掌握带休止符的切分音的节奏型,并且完成歌曲的表演。

三、赞美友谊

设疑:后来小兔淘淘又怎么样了?(播放课件)

小结:心相映,心相通,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让我们带着对友谊的赞美来歌唱人间最美好的回声吧!

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并用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珍惜友谊

聆听:音乐家拉索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回声》。总结全课。

友谊桥的教学反思篇五

1本堂课的设计理念与意图

1.1理念

1.1.1“用教材教”

1.1.1.1一堂课学生收获了什么?

1.1.1.2我给予了学生怎样的引导?

1.1.2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

1.1.2.1如此好的范文,我运用了吗?

1.2意图

1.2.1学生有所获

1.2.2通过思维导图来梳理收获

2本堂课目标达成度

2.1重点词语掌握

2.2结构与写作方法的引导

2.3感悟两人伟大的友谊及敬业精神

3本堂课存在的问题

3.1概括地讲了两人伟大的友谊,学生并不理解

3.2厌恶、宁愿缺少注音,应再强调。

4来自同事的评价

4.1学生朗读上的巨大进步

4.2将重点词语提前写好,并适时强调

4.3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4.4评价语言很有针对性

4.5非常有耐心地在引导学生

4.6“敬业”――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7对“概括”的提问要更具体化

4.8宁愿、厌恶的读音要标注

5继续努力的方向

5.11.继续加强朗读训练

5.1.1方法

5.1.1.1自身加强普通话训练

5.1.1.1.1听范读录音

5.1.1.1.2听广播

5.1.1.2教师范读与学生范读相结合

5.1.1.3及时指出学生朗读时的`不足并引导

5.1.2行动

5.1.2.1持之以恒

5.22.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33.继续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5.44.平时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

我的更多文章: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10-1721:37:53)[听课感想]多给学生一些表达的机会(2016-10-1122:26:51)学生写出的优美开头(2016-09-2822:03:20)语文学习,也要得法2――缩句的训练(2016-09-2122:15:57)语文学习,也要得法――《瑞恩的井》教学所思(2016-09-0521:52:11)我的开学第一课(2016-09-0206:18:14)“注意力集中!”(2016-05-1906:45:18)学生作文写作现存问题小析(-12-0206:45:33)抓动词,做动作,学方法(2015-11-3020:43:14)我班钢笔字书写现存问题及建议(2015-11-1021:59:4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