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大全5篇)

最新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大全5篇)

ID:3600177

时间:2023-09-25 18:10:10

上传者:HT书生 最新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大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篇一

xx镇有36个行政村,其中xx村庄56个,人口69000人。这次省贫困村共有18个,扶贫村新建活动场所5个。

自项目实施以来,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充分利用省拨付资金,合理规划,科学施工,截至目前,5个村基本完成新建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这次省扶贫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启动以来,镇党委成立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胡国华任组长,组织、财政、建设、国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设综合协调组和工程质检组,负责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协调指导与督导,并明确组织委员为直接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建立了“责任在镇、落实在村”的责任体系,形成了镇党委总抓、各部门配合的镇、村两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为抓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镇党委与责任村党支部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要求相关部门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尽可能地提供无偿服务。

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省扶贫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通知》,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场所选址上,坚持“方便群众、有利工作”的原则,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尽可能把活动场所建在村的中心、学校的附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在场所图纸设计上,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参照上两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案,聘请县城建设计院专家进一步完善,要求新建村级活动场所占地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主房建筑面积不少于105平方米。除主房外,配套建设包括围墙、厕所、大门。

二、加强资金筹措和管理,确保工程按期开工

资金筹措是解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资金筹措上,我们严守“两个底线”,既不让乡村举债、也不增加农民负担。除了省政策性扶贫补助资金及县财政补贴,其余全部由乡镇解决,筹集建设资金10万元。在资金管理使用上,设立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专户,专款专用,并严格按照“一事一议”资金拨付程序及时足额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动员村干部和党员义务投工投劳,降低工程造价。

三、坚持抓工程管理,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上,严把工程质量关,建立了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理及检查验收等规章制度,对场所建设进行全程质量监管,重点把好“三关”。一是严把施工单位关。要求相关村必须选择建筑水平较高、信誉较好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与建设施工单位签订了建设施工合同。二是严把建设标准关。要求新建活动场所应按照图纸施工,大门、厕所等齐全,通水、通电,院内地面进行硬化、绿化。三是严把质量监理关。在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进行了严格监理。邀请县活动场所办公室人员在场所的基础、圈梁、封顶、主体完工、配套设施完成等关键环节现场指导,对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推倒重来,确保建设质量。

为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度,采取三种方式进行调度,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一是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办公室坚持每周一次现场调度,逐村查看建设进度,每周一排名,每周一通报。二是每两周召开一次由村支部书记参加的调度会,及时了解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度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三是党委书记亲自调度进展缓慢的村庄,了解原因,现场化解困难,并要求倒排工期,限期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5个场所全部完工,面积都在105平米以上,有3个村完成了活动场所设施配套,2个村正在加紧施工建设。

四、注重设施配套,确保及早投入使用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主体建成后,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省委组织部有明显的牌匾、有规范的党旗、有健全的制度、有完整的远程教育设备、有充足的学习资料的“五有”标准,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对完成建设任务的活动场所,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搞好设施配套,由镇政府统一招投标、统一采购,室内有关制度牌匾统一制作,做到制度齐全、规范,全部上墙,并统一配备了4号墙面党旗。对原来的远程教育设备进行统一检修安装。设置了村务、党务公开栏及宣传栏,大门两旁按要求悬挂了村“两委”的标志牌,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也都悬挂了标志牌。还配备了部分学习资料,丰富了党员和群众的学习内容。

下一步,加大工作督导力度,确保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和配套任务。指导各村合理使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发挥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功能,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村级政务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篇二

根据《关于开展20pc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督查的通知》(宁扶贫督〔20pc〕1号)、《关于要求做好20pc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自查的函》(宁扶贫督〔20pc〕2号)等文件要求,现将我局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水利实际,把扶贫工作作为当前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摆上水利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局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一起研究、统筹部署,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坚持精准扶贫、科学扶贫,全力推动扶贫工作任务落实。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在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有关精准扶贫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方面,我局通过局务会议、精准扶贫专题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多层面进行传达学习贯彻,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全局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全局上下扎实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一是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于今年4月印发《宁德市水利局关于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宁水综〔20pc〕24号),成立了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局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推动我局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落实。

二是指定精准扶贫工作分管领导,于4月印发《宁德市水利局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分组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宁水综〔20pc〕26号),指定专门的科室负责协调精准扶贫工作,明确具体责任科室、责任人。确定雷成忠副局长为精准扶贫工作分管领导,局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局办公室,负责协调精准扶贫工作,并成立督导室,依托驻局监察室开展工作。同时,在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中明确相关责任科室及具体责任人。

三是出台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性文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工,提出阶段性工作目标。于4月分别印发《宁德市水利局关于印发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宁水综〔20pc〕23号)、《宁德市水利局关于印发挂钩民族村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水综〔20pc〕17号),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完成时间节点。

四是出台本部门精准扶贫工作规划。今年4月份我局已印发《宁德市水利局关于印发20pc年精准扶贫工作规划的通知》(宁水综〔20pc〕25号),并完善工作机制。

五是召开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的专题会议。今年以来,我局已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精准扶贫工作,听取局办公室关于水利局精准扶贫工作的汇报,研究部署市水利局精准扶贫工作,议定相关事项。

三、深入实际,制定措施

我局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注重把握“三个结合”,即将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与机关党建工作结合,与我局“常态化服务”机制结合,与项目管理和项目调度工作结合。

一是经常深入挂点村指导精准扶贫工作。1月下旬和5月上旬我局分别组织党员干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对寿宁县山坑村、甲坑村的24户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慰问,给予每户1000元帮扶资金,总计2.4万元。5月下旬我局组织党员干部对柴坑村的5户贫困户进行了入户走访慰问,了解村情民情,给予每户1000元帮扶资金,总计5000元,并针对每户不同情况与村民一道制定了脱贫计划。

二是落实“干部包户”有关具体措施。今年以来,我局已先后通过专程安排或与水利业务工作结合,多次开展入户走访摸底,掌握结对脱贫户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帮扶计划,每年为每户脱贫户落实1000元以上帮扶资金,为贫困户落实20xx元以上帮扶资金,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20pc年共安排我局包户对象24户,分别是寿宁县甲坑村11户,山坑村13户。经过一年时间的帮扶,目前,24户贫困户已清退3户,脱贫11户,未脱贫还剩10户。

三是落实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涵,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走前头、作表率的作用。5月24日,宁德市水利局党总支与柴坑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座谈走访慰问活动。局党总支和柴坑村党支部党员们紧紧围绕当地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我局将给予5万元作为项目帮扶资金。

四是联系相关单位共同帮扶。上半年,南京水科院领导在深入我市开展项目调研之际,结合业务工作,深入我局挂钩的少数民族村柴坑村,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并开展助学帮扶,目前已帮扶6户群众。

四、发挥优势,项目帮扶

我局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等11类项目进行帮扶。今年以来,我市柘荣、霞浦、福安、古田、福鼎5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年度建设任务总投资1.2亿元,已完成投资9574万元;冬春水毁修复总投资4.53亿元,已完成投资5.05亿元;小型病险水利常态化除险加固工程21座,总投资2980万元,已完成投资975万元;海堤强化加固工程12条,总投资7342万元,已完成投资7423万元;实施村级农村水电增效扩容工程,总投资20xx万元,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实施寿宁、福安2个重点县及全市13个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治理面积4841公顷,总投资3651万元,已完成投资846万元; 推进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工程、水库工程、引调水工程等年度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总投资 18.87亿元, 已完成投资9.54亿元。对常住人口5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升级工程,现已开展摸底调查,下一阶段将继续向上争取资金予以支持。我市有序推进周宁、寿宁、霞浦等九个县、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全面推进屏南甘棠乡金造溪等5条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拟计划于20pc年底完成。柘荣溪门里水库水源地保护项目总投资260万元,工程形象进度完成80%,争取7月底完工。

五、争取经费,资金扶贫

今年以来,我市水利项目共争取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2.95亿元。市级下达村级扶贫经费598万元,具体帮扶资金安排如下:蕉城区安排160万元、福安市安排160万元、霞浦县安排90万元、福鼎市安排90万元、寿宁县安排33万元、周宁县安排96万元、屏南县安排10万元、古田县安排21万元。

六、督导督查,强化落实

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精准扶贫督查方案并于7月中旬开展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督导督查,建立健全督促经常长效运行机制,确保完成年度精准扶贫目标任务。从目前督查情况来看,各职能科室和相关责任人都能按照精准扶贫方案要求,抓好目标任务分解和工作落实。

下阶段工作安排。我局将在开展自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强督查督导,并加强调研,掌握工作动态,适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务使精准扶贫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我局将对柴坑村、甲坑村和山坑村的贫困户脱贫计划的实施情况、存在困难再逐一走访,并结合节日慰问,对包户困难户再分别给予帮扶资金,与县、乡、村共同努力,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稳定脱贫。二是我局将进一步与柴坑村深入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级党建工作,强化村级组织班子,发挥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我局将继续发挥部门优势,加大水利项目帮扶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帮扶资金;并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等项目进行帮扶。四是对计生困难户、农村伤残困难家庭开展慰问。五是加强对干部帮扶工作的督查督导,确保我局今年各项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特此报告

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篇三

按照县扶贫移民局的要求,对我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pc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720人(其中:新基姑村建档立卡户25户109人;特吉村建档立卡户39户165人;磨房村建档立卡户48户202人;作可洛村建档立卡户62户244人);20pc年脱贫43户189人;死亡1人;20pc年预脱贫12户45人. 子系统20pc年共还有119户486人.都是按照“两公示一公开”的标准严格审核进入系统的。

二、深入自查

按照凉扶移发〔20pc〕1号文件要求,根据入户核查后的纸质档及时在国家业务子系统、省脱贫攻坚“六有”信息管理平台中进行纠错,确保数据录入真实、准确、完整,保证数据零差错的工作思路,自查结果如下:

(一) 对原子系统 “回头看”数据自查:

20pc年12月底通过精准扶贫“回头看”,我乡对贫

困户进行一次大摸底,清退了户主与家庭成员不属于同一个户口簿1户2人。查退购买汽车的3户17人、清退了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个体商户1户5人;清退了在城镇自建住房的2户8人进行了清退,共计清退7户32人。对新进子系统7户32人的贫困户我乡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的标准、程序进行并和县级有关部门进行了数据比对。

(二)对特殊群体情况自查:

按照县扶贫移民局的要求,对我乡精准贫困户特殊群体做统计,经向各村委会与贫困户了解情况,共统计特殊群众未纳入子系统38户54人。其中因超生未纳入的6户6人;婚迁未纳入的15户16人;其他的28户32人。(注:一户有两种情况)

(三)“六有”系统与子系统对接工作自查:

经过反复对比、核查,我乡“六有”系统数据为131户584人,与子系统数据加上特殊群体数据相同。

三、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乡透彻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找出了三点主要问题:1、初始确立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存在个别贫困户识别不精,不该纳入而纳入;2、在精准识别时对贫困户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没有时间进行逐户核对,手写稿字迹不清楚时未能一一与村三职干部核实,存在个别贫困户信息存在错误;3、贫困户对特殊群体上报有所忌惮,生怕因违反政策丢掉贫困户名额而选择隐瞒不报。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要痛定思痛、即刻整改,从问题中找经验,在挫折中谋思路。

自查是为了更好的开始,精准扶贫说白了就是为了精准脱贫。接下来要制定符合本乡的脱贫计划,未雨绸缪,实现有据退出,切勿左倾又防右倾,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致富到户,不仅要群众学会算账,还要确定群众会认账。我们广大扶贫专干的愿望都是:争取早一天子系统中再没有一个贫困户,全体群众都漫步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

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篇四

乡镇精准扶贫自查报告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了乡镇精准扶贫自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今年地区民宗委为认真贯彻落实哈地党办发 ﹝ 20xx ﹞ 2 号关于加强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主动贯彻地区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单位包村定点扶贫和村企共建工作,为全面推进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切实贯彻落实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民生工程,促进贫困乡村协调发展,加快哈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按照地区的安排帮,我委帮扶天山乡二崖头村。现将2015 年的本委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机构,强化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组织保证。

为全面推进新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切实贯彻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本委按照地区的工作部署,及时成立了由地区民宗委牵头,地区邮政局、博伦矿业有限公司参加的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具体工作由本委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工作办公室负责,民宗委一名分管领导、民宗委民族科负责组织实施。领导小组成立后认真学习中央、自治区、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发展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实现“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民生工程的必要性,为部门包村扶贫开发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动员,扶贫帮困开展工作创造优良的社会氛围 。

一是强化自身学习。本委领导小组牢固树立大局认识和服务认识,结合创建服务性党组织建设,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地委关于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惠民政策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识认识。二是是通过联系、召开干群座谈会、党员活动,宣传自治区党委、地委重要会议精神和惠农、惠民政策,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动性、主动性,使农户主动参与到各项工作实施中,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形成了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共参与的优良局面。三是是主动转变农牧民观念。“帮人要帮心扶贫先扶志”。本委主动帮助农民树立致富理念,激发致富欲望,坚定致富信心,消除“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和“勤劳致富”的新观念,增强了农牧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深入摸底调查,了解村基层组织建设,详细掌握群众意愿,确立扶贫目标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强抓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方法,主动联系乡村领导,驻村干部,熟悉掌握二崖头村基层组织建设、两委班子建设、村干部精神面貌、村基本情况,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劳力情况、技能情况、德行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掌握了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及产业发展意愿,为产业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致贫原因主要是无劳动能力、年老体弱、因残因病致贫;农牧民产业发展倾向于发展牛羊养殖育肥、野山菌种植、晚熟杏、民族刺绣、农家休闲旅游,劳动力转移倾向于就地就近务工,一部分人城市化安置;培训需求主要为汽车驾驶、电焊工、砖瓦工、维修工以及企业定向、定岗培训等。 经深入实际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富民产业、加强农牧业技术知识培训、完善乡村基本公共工程、强化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等当地群众关心的事情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年度扶贫帮困工作指标任务、工作思路、扶贫帮困措施。

四、抓民生建设,突出重点,包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 、天山乡二崖头村位于天山乡政府以南12 公里处,辖有3 个村民小组,全是维吾尔族组成。全村共有农牧民162 户、505 人,其中人贫困户14 户、43 人,劳动力283 人,低保户38 户,78 人,外出务工人员196 人,其中长期务工67 人, 短期务工129 人,四老人员5 人。该村地处高寒山区逆温带,耕地坡度大、耕层浅、无霜期短,人均耕地少,种植作物杂而多,没有形成产业延伸发展链,只能出售基本的原材料,形不成价格优势,草场退化和沙漠化严重,范围化育肥养殖没有形成。此外水、电、路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设、农牧民住房条件、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今年为了改善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村文化室、警务室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拆除危房,准备开始重新修建村委会办公室,明年年初普遍开工,养殖小区路灯亮化等工程全部完工。

2 、今年 2 月初本委领导到天山乡二崖头村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产业方法,收入来源,在今后的工作思路,发展模式,如何脱贫致富等方面进行调研。与乡领导探讨今年扶贫帮困工作的重点,如何帮扶,哪些方面帮扶,贫困村迫切需要解决什么困难和问题等方面全面深入的交流意见,确定扶贫帮困目标,任务和采取措施。“一点五户”慰问贫困户13 户。7 月初与村干部举行座谈会,并开展党员活动日,7 月中期进行项目调研,10 月了解今年防渗渠项目的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等方面跟踪帮扶。

3 、主动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确定“一点五户”贫困户10 户,在春节、库尔邦节和适时开展慰问活动。今年年初以来三次开展慰问,慰问10 户,发放各类慰问品3500 元,送去大米清油等生活物品,制定长期慰问的计划,使贫困群众过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

4 、本委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优势,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帮扶企业协调会议,调动企业帮扶主动性,和市民宗委举办帮扶企业捐赠仪式。帮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部门包村和村企共建工作,捐赠资金,支持贫困进工作,为广大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作出应有的贡献。从2013 年以来博伦矿业有限公司、地区邮政局等驻哈企业先后该村捐赠45 万元,用于二崖头村整村推进民生改善续建建设项目。

5 、扶贫帮困工作任务重、实施项目多、资金投入大、工作要求高、责任性强、推进难度大,是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协调各方力量的一个为民办实事、为民造福的系统工程。我们到村调研时,发现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完毕,但是该村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个别续建的项目资金缺口大。我们发挥本委主管“兴边富民行动”项目的优势,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情况,2014 年申报安排了生产母羊购置项目,处理了100 万元的项目资金,购买了1000 只生产母羊,为该村改善贫困户脱贫,解决困难户的困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15 年结合“访惠聚”工作,安排了防渗渠项目,处理了50 万元的项目资金,开始修建2 公里防渗渠。该项目的实施对该村的发展育肥养殖业,实现畜牧业范围化经营,形成产业化发展,经营合作社方法管理,改善农田灌水条件,大幅度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6 、本委主动联系天山乡和有关部门进行农牧民技能培训,全年在林果业、畜牧养殖业、烹饪、 维修汽车、 裁缝刺绣等培训一共160 人参加培训,增加家庭收入。今年人均收入达到8800 多元。农牧民技能培训中学会很多应用知识,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虽然地、市两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在二崖头村实施整村推进,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整体改变了村容村貌,修建了富民安居房、养殖棚圈,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二崖头村耕地少,发展产业空间有限,广大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没有解放 , 农牧民到企业就业外出外公遇到困难。

2 、常抓不懈的促进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单一,农牧民收入渠道很窄,发展空间不广。所以应进一步加大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寻找适应本地的产业发展,规范管理的新的发展路子。

3 、今后的扶贫工作中要加强针对性的定点培训,定岗培训,语言培训,全面提高到企业就业的农牧民的素质。特别是 加强 对农牧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手工艺品制作,民族刺绣,育肥养殖,科学种植,机械维修,电焊电工,烹饪,蘑菇种植等各类培训。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农牧民技术学校、科技下乡、科技之冬等培训机构和活动的作用,为广大农牧民解放思想、掌握新技术新技能创造优良的条件。

4 、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地、市各有关部门互相配合,把扶贫帮困工作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防止子女上学致贫、因残因病致贫、无劳力致贫、受灾致贫、家庭管理不善和铺张浪费现象致贫的发生。

5 、提高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大部分农牧民子女进入大中专学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享受现代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农牧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为今后的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创造坚实的地文化教育基础。

虽然我们在部门包村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为民办事的事还是多,与地区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再接再厉,为二崖头村的脱贫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市扶贫办的要求,我镇对201x年的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镇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镇长为副组长,农业办、财政所、民政科、经管站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督导检查。抽调人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组织机关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在每个村成立3-5人的工作班子,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2、组织培训。我镇按贫困发生率4.5%的比例进行识别,我镇的贫困人口数为3377人,将贫困人口范围分解到行政村。召开了扶贫开发精准识别专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把贫困户识别的指标任务、工作要求、具体方法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把培训重点放在镇包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两级,确保有一支工作队伍、每个村都有明白人,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3、农户申请。把精准识别的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行政村和每个农户,确保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广泛组织发动农户自愿申请,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识别范围。各行政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人民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4、入户调查。农户提出申请后,由镇机关包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开展入户调查,核实相关信息,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剔除,筛选出贫困户初选名单。

5、民主评议。对贫困户初选名单,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民主评议留有详细的会议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发言记录、评选过程等内容。最后,根据评议结果,经村两委集体研究,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驻村“第一书记”(或包村干部)核实签字后,确定贫困户入选名单。

6、公示公告。先将入选名单在贫困户所在的行政村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确定出全镇贫困户名单,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期为7天);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汇总后报市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办公室复审,复审后进行公告(公告期为5天)。

7、建档立卡。由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贫困户登记表,并录入贫困户信息库。

二、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过程中,我们虽然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镇有83个行政村,在贫困户登记表的收取过程中,存在部分户主只填写了户主信息,没有填写家庭成员信息,最后统计的贫困户人口数为3278人,导致与市扶贫办下达的贫困户人口数3377人少99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2、上报的采集信息存在身份证号码不准确、银行卡号漏填或不准确、填报信息不完整等问题。仔细核对上报信息,列出信息填报存在错误的户,以备下步改正。

精准扶贫个人自查报告篇五

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雨委办发〔20xx〕87号)和《关于印发在科学重建中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区帮扶办《关于深入开展联镇包村帮户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的通知》(雨帮扶办〔20xx〕1号)文件要求,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雨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20xx年至20xx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一、xx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xx镇西南端,与xx区xx镇接壤,距离政府所在地八公里,县道1.6公里,机场高速2.5公里,共12个村民组,1105户、5140人,耕地面积3248亩(田2756亩、土492亩)、森林面积4500亩,享受低保户86户188人,精准扶贫户105户248人,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完成率达百分之九十五,在家劳动力1870人,外出务工1050人,有正式党员76人,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150元,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完善了五星、华丰、明光三个村民组的硬化公路,解决了远丰、新场、华丰、明光、联合、云丰几个组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对云丰、明光山塘水库进行了整治,修筑防渗渠5000余米。20xx年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86万元,对100余亩土地进行了平整,修筑平远大坝防洪渠道1240余米、配套硬化公路1260米,人行便道硬化1800米,防渗渠2500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天灾、****、生病、残疾、子女入学、智障、资金、技术、劳动力缺乏等。

三、帮扶计划

xx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贫困户建档立卡,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1、救济粮款向贫困户倾斜,

2、镇、村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人,

3、农业技术培训,让贫困户掌握1-2门农业种植技术,

4、向用人单位推荐劳动力输出,

5、争取贴息贷款,

6、招商引资、土地流转、开发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帮扶措施,达到扶持一户、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目的。

四、工作要求

1、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村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

2、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帮助种植户协调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3、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镇扶贫办报告工作实施进度,对在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本村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