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汇总7篇)

2023年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汇总7篇)

ID:3688046

时间:2023-09-26 15:31:03

上传者:紫薇儿 2023年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汇总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一

位置与方向,在三年级学生掌握八个方位后进行学习的,能根据方向与距离能准确的确定位置,教学之后,方向感的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并不能单单四课时就可以培养成功,可这样的事在平时生活中也很少运用,一说迷路了,现在的学生立即反应就是“打的”,根据不需要去看地图,对于教材中提供的定向运动情境,离四年级的学生偏远没有实践体验,也是在空中谈方向的。教学中我们需要的是细化,再细化的指导。对于距离,可以说还是容易理解的,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而最易犯错的是在于方向的描述,对于一个角度是东偏北30度,还是北偏东30度,学生时而模糊,让他们改又会改对的.,那是他知道自己这个错了就会去改另一个,但当他独立重新面对这样判断还是无法确定的。我当时让学生标出这个角度,自认为他们会说出正确的方向,可部分学生还是那样的陌生,所以在起初教学中我觉得需要让学生标出度数,更需要写上详细的方向描述,并不是单单角的度数,如东偏北30度。这样只要标出了方向,那他们在描述时就有相当高的正确性。还可以让学生给十字方向标分别写上四个方向,然后根据角度来描术方向。在学习了位置相对性与路线图之后,教学中要突出观测点的不同,在描述位置的不同,这样之后出现的错误会更多,我们同样需要细化的指导,单突出观测点还不够,需要为每个观测点添上十字方向标,才有利于学生确定方向。这些的指导就分别在第一课时学习中加以细化,在以后强化练习中去细化,得到的效果是一半的。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二

三年级数学《位置与方向》这一章看起来很简单,让学生认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并且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能够判断出其他七个方向。

由于小学生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上课伊始,我尽可能的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亲身感受,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告诉学生学校的四个方向后,让学生说说学校的八个方向都有什么?学生说得很好。可是,到了课堂上,我告诉学生一般方位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知道其中的一个方向,让学生判断其他几个方向时,同学们往往把图上的方向与实际的方向混淆,这是我倍感困惑,本来认为很简单的问题,没想到会出现如此效果。

三年级人数偏多,学生认知能力、知识层次差异很大,学习兴趣本来就不浓,如果课堂教学思路模糊、知识点含混,必然会使学生学习兴趣索然,出现学风不振的局面。

经过反思,我把判断方向的方法归纳为三种:

一是:截取小学课文里的“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段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其他几个方向就显而易见了。

二是: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把已知的方向与截取的话吻合,从而判断其他方向。

三是:制作一个简易的方向标,标明八个方向,把已知的方向与方向标的方向吻合来判断其他方向。

通过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易记、易掌握,还不会出错。

在教学“谁在谁的什么方向?”时,学生往往把参照物选错,出现相反方向。如:小明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学校是观测点,而一些学生往往把小明家当观测点,从而出现相反方向。

上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问题出现后我才认识到观测点的认定是很必要的,所以我开辟了一节课的时间讲解“观测点”,学生很快的能够分辨“观测点”和“被观测点”,在回过头来让学生判断“谁在谁的什么方向”,学生迎刃而解。

通过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使我深深的领悟到:学生学不会,必然有阻挡其认知的羁绊,所以我们要在恰当的位置,为他们铺设台阶。

在教学认识路线时(一般是上北下南方向),学生对方向掌握的不够熟练,有时还会出错,所以我干脆教给学生“从左向右是东*方向,从右向左是西*方向”。具体说“右上东北,右下东南,左上西北,左下西南”。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再出现错误了。

这是我想到: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对已有知识的验证过程,体验越深,感悟越多,训练越多,掌握越牢固。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教学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实际生活中的辨别东南西北,第二部分在教室内进行学校示意图的绘制。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持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师大胆地将上课的地点定在学校的操场,教学时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操场上通过大量的活动、游戏,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积累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有一定的方向感,并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在学生获得具体感知后,到教室里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将具体的景物抽象成平面图,在展示交流中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四

这个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任意方向,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难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因为学生此方面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空间想象力比较薄弱。但学生已经具有了从防伪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防卫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我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在由于两个班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具体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图上方位与实际方位的联系区别

在引导学生认识实际方位的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以教室中的实物为中心,画一幅教室的平面图,这样既巩固了实际方位,又引申出了图上方位,同时学生由于所定方位不同,实物也就不同,所以图的画法多种多样。这样便可以引出图上方位,并且编成口诀告诉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西南、西北、东南、东北的区别认识

由动物园图认识全部八个方向后,为了帮助学生区别和认识其他4个方位,可以将八个方位写成米字型,以米字型中间的一竖区分左边为西,所以分别是西南、西北。右边是东南、东北。并且告诉学生由于西和东,北和南相对,所以西北对东南,西南对东北,再以米字一横划分,上方是北,即西北、东北;下方是南,即西南、东南。

3、图上方位要确定标准

其实,在教学中,教材的把握还是关键的,要求教师每一节课都能领悟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但在处理上,教师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少说,多听。

赵英

2011.3

《位置与方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五

这节课主要是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并在已知其中一个方向的时候,能辨别出另外三个方向。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冬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并让同学们站起来面向东方。然后让同学们说教室内的东西南北都有什么,接下来是老师指着物体让同学们说这个物体在教师的那个方向。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可是教室的主黑板在西面,当让同学们面向西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迷糊了,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让学生走出教室真真切切的了解东西南北,而是我一直在告诉学生东西南北,所以当面向的方向发生改变是有些方向感不强的学生就迷糊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适当的改变一下教学的方式,数学课不一定就必须在教室里面上。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六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教学设计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以定向运动视频导入。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定向运动。

这节课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在室外辨认方向,二是在室内辨认方向。第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层次(感知,辨别,判断)。并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此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时,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手,着重对知识进行应用和实践。开始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分别指一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在学生初步辨认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小型淘汰赛的活动,把形式带入激烈的竞赛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关于方向的测试题目中辨认方向和位置。掌握根据参照物定方向,并根据学生的表现,把带有课题的苹果贴图作为奖品发给学生,自然地引出课题。

小学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篇七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成功之处:

1、学生通过课前了解有关定向运动方面的知识,知道定向运动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路线,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具备借助地图的指示和识别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项智力和体力并存的一项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了解数学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

2、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知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还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所要具备的四个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这对于后面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1、习题的处理上,个别学生出现不会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现象,不知道0刻度线与哪条坐标轴对齐。

再教设计:

1、要侧重于对量角器放置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学生明白东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东对齐,从东向北数30°,也就是从0刻度线向北数出30°。

2、不仅要注重对路线的描述,还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描述简单路线图应具备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