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简报标题清廉 端午节过端午节(大全7篇)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 端午节过端午节(大全7篇)

ID:3790367

时间:2023-09-28 17:25:52

上传者:XY字客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 端午节过端午节(大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一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二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

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三

郑愁予

飘泊得很久,我想归去了

彷佛,我不再属於这里的一切

我要摘下久悬的桅灯

摘下航程里最後的信号

我要归去了……

每一片帆都会驶向

斯培西阿海湾(注)

像疲倦的太阳

在那儿降落,我知道

每一朵云都会俯吻

汩罗江渚,像清浅的水涡一样

在那儿旋没……

我要归去了

天隅有幽蓝的空席

有星座们洗尘的酒宴

在隐去云朵和帆的地方

我的灯将在那儿升起…

(注)斯培西阿海湾:雪莱失踪处

怀屈原

麦穗

龙舟划过

在水纹的回荡里

总会怀想你

顺着长江

沿着夏水

在放逐的路途上

跋涉着行吟着

将奕奕秀朗的神采

吟唱成一身枯槁

冬冬的鼓声

沉重

一如你踏向汨罗的履声

抱起坚石

是抱着坚定不移的意志

诗人啊

在举世仍然混浊

在众人仍然沉醉的时刻

终于你有了最后的选择

选择了洁净清澄的江水

将离骚留向千秋

把坎坷的一生埋于清流

五月的晴空里

从汨罗江中溅起的水珠

闪亮着诗人

瞬间也是永远不朽的志节

三闾大夫

从此

五月属于你的

也属于诗的

夜啊,你再黑一点

黄葵

夜啊,你再黑一点

送给端午节的黎明

黄葵

夜啊,你再黑一点

让我看清汶州的眼睛

夜啊,你再闹一阵

让我辨出北川的心跳

夜啊,你再慢一步

让我追上棉竹的双腿

夜啊,你再矮一截

让我摸到茂县的额头

夜啊,你再浓一抹

让我钻进理县的乳名

夜啊,你再长一节

让我数完青川的神灵

夜啊,你再汨罗些

让我包完喂饱都江堰的粽子

昨夜,我的肉体

在你的乳液中颤抖

今夜,我的灵魂在黎明前的

四姑娘山下,显得如此单薄

明夜,我的歌喉是否

依旧响彻,用整条岷江的浪波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四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来庆祝。而在今年的端午节前夕,我参加了公司的一次培训,来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在培训结束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且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第二段:感受与体验

此次培训有很多课程,覆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开幕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要参加培训?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成长。在随后的课程中,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客户沟通、管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是在群体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中,我不仅收获了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也发挥了自己的能力,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第三段:实际应用

在课程结束后,我感觉自己对于职业的认识更加清晰了,对于产品和市场也更加了解了。在日后的工作中,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客户需求、更加有针对性地建立方案。同时,也能够更加清晰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成就感,也能让自己更加有信心和尊重。

第四段:反思与总结

参加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自己任何时候都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和态度,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工作上的挑战,也是为了自己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培训结束后,我并没有因为学到了新知识而感到自得,而是通过集中反思总结,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来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展望和规划,也想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上,提升自己和公司的业绩。同时,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给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推动大家共同成长和进步。因此我希望,在此次培训结束后,自己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回到工作中,奋勇向前,为公司发展和个人成长贡献更大的力量。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五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为了加深员工对端午节的了解和感受,公司举办了一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培训。在培训中,我不仅对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学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下面我将就自己的端午培训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分享。

第二段:学习到的历史文化知识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历史上看,端午节源于古代祭祀龙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纪念屈原的文化。端午节也被称为“重阳节”,因为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还有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端午节是中国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在此期间人们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例如赛龙舟、吃粽子等等,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仪式和习俗。

第三段:习俗和传统文化

除了历史文化知识之外,我们还学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系五色绳等习俗。其中,吃粽子是大家最熟悉的了,粽子有咸有甜,也有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包裹材料。赛龙舟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赛龙舟时,人们要划桨、齐力合作,以迎接来年的好运和丰收。而系五色绳则是地方习俗,人们会将五彩缤纷的绳子系在手腕上,以寓意祈求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未来。

第四段:感受和启示

这次的端午文化培训,对我来说意义非凡。通过这次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和历史。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积极探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同时,我也明白到,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外来文化成果也是必要的,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与时俱进。

第五段: 总结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不仅更加了解了端午节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习俗传统,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我更加深刻理解和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据说,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楚国时期。在我国有着丰富的庆祝活动,人们会举行龙舟赛、包粽子、挂艾草等一系列传统的习俗。而我在今年的端午节中,亲身体会到了传统习俗背后的深意,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龙舟赛是我最喜欢的端午节活动之一。这项活动起源于古代百姓为挽救屈原的遗体而划船寻找的传说。每年端午节,人们会在江河湖海之间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这一传说。参赛的龙舟都是精心制作的,外形巨大,彩绘精美。当龙舟在水中划动时,船上的人们呼喊声、鼓声以及欢呼声让人激动不已。这个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屈原的纪念和崇敬,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的勇敢和团队精神。

其次,包粽子是端午节里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之一。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里蒸煮而成的食物。从前,人们用粽子来祭拜祖先和神明,以求平安和祝福。在我家,每到端午节,我们全家会聚在一起包粽子。这是一种家庭团聚的时刻,大家会一边聊天一边包粽子,互相传授包粽子的技巧和经验。这个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此外,挂艾草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艾草是具有驱邪、祛病和消毒的作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门口和房间里挂上艾草。这是因为传说中,屈原逝后,人们为了防止恶鬼侵扰,就在端午节这一天用艾草祛除邪气。我记得小时候,我家里的门口都会挂上一束枯黄的艾草,除了为屈原默哀,也是祈福健康平安。这个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古老的迷信和宗教信仰,也让人们在视觉上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

最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端午节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节日里,我看到了人们对屈原的崇敬,对团队精神的追求,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对健康平安的祈愿等等。这些传统习俗告诉了我,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中发展演变,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又融入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扬下去,不断吸引着年轻一代的参与和关注。

总之,通过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龙舟赛、包粽子、挂艾草等活动不仅让我了解了这些习俗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我相信,只有传承和弘扬好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塑造自己,让文化的力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智慧和力量。

端午简报标题清廉篇七

端午节来到了。

大城市的超市里早已摆满了花色各异、香气扑面的粽子。就连我们小小的县城超市,绿豆馅的、枣泥馅的、沙馅的――五颜六色的粽子也是琳琅满目,占据了超市的醒目位置,成了人们一时的抢手货。

端午节,儿子儿媳非常关心我和老伴。几天前,他们就从千里之外打来电话说,端午节我们给你们二老寄去些粽子吧,北京的粽子质量好,好吃。我对他们说,不用了,咱家里现在什么样的粽子都有。再说了,千里迢迢这么远的路,买粽子的钱还不够路费的呢!

就这样,儿子儿媳的`一片孝心被我们谢绝了。

散发了一天狂热的太阳刚刚藏进了西山后,我和老伴已吃过了晚饭,也许是多年来养成的一种生活规律吧,“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每天晚饭之后,我和老伴是一定要出去散步的,大都去溜溜超市居多,因为这样既能散步健身,又能顺便买回些吃的蔬菜瓜果来。

我和老伴漫步来到了超市粽子摊位,我指着粽子问老伴说:“端午节快到了,你想吃粽子吗?想吃我给你买几斤。”

“不爱吃!不爱吃!我咋看粽子吃着不放心,不卫生!”老伴脱口而出说。稍时,老伴反问我说:“你要是想吃粽子的话,还不如我在家里给你用江米、绿豆、莲子、枣干、葡萄干做呢,保证比这超市里卖的好吃!最起码要干净!”

“端午节不吃粽子能算过节吗?”我又问。

“依你说端午节非要吃粽子不中!”老伴说:“那好,端午节那天,我亲自给你做粽子,还给你炸油泡、糖糕和菜角吃!”

老伴的一句话,勾起了我儿时过端午节,老娘给我炸油泡、糖糕和菜角的往事回忆。

那个时候,我的老家人们过端午节,大都是不吃粽子的。时至今日也是这样,起码说吃粽子的人很少很少。再说,那时也没有卖粽子的,即使有,穷人也吃不起。端午节吃什么?从我记事儿时起,每年到了端午节那天,几乎家家户户是炸油泡、糖糕和菜角。这种过端午节的传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端午节清晨一早,老娘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先从集市上买回来韭菜和粉条,到家后赶紧调菜角馅儿,烧开水烫好糖糕面,搅上油泡面醒着。待到油泡面醒好了,老娘就开始点火炸起油泡、糖糕和菜角来。老娘一个人又是包菜角,又是捏糖糕,又是炸油泡,还得烧锅,还得往锅里下,还得往外面叨,忙得不可开交。可是,老娘能干,能吃苦,一人做就行了。用不了多长时间,老娘就炸好了一馍筐子黄腾腾的油泡、糖糕和菜角。这时,老娘就对我说:“趁热吃吧,油炸的东西凉了不好吃!”

我吃着老娘炸的油泡、糖糕和菜角,那味道真香真美真好吃,至今仍念念不忘,铭记在心!

如今,老娘走了,离开了我们,端午节再也品尝不到老娘亲手炸的油泡、糖糕和菜角了!

时过境迁。如今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别说县城里的人端午节吃粽子,就连农村老百姓吃粽子也不足为奇了!但是,端午节炸油泡、糖糕和菜角,仍是老家的一种风俗习惯。

端午节那天,你看,家家户户青烟袅袅;你闻,村庄里到处飘溢出沁人心扉的香气!

端午节,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由衷地祝愿祖国人民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啊,端午节,我快乐的端午节,难忘的端午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