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设计(优质8篇)

最新小学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设计(优质8篇)

ID:3820152

时间:2023-09-29 00:35:53

上传者:QJ墨客 最新小学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教学教案设计(优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一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4、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蹦、施、肥、除、运、饿、挑、担、疑、惑”;并认识“足字旁”。

2、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运、送、挑、担”四个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指导朗读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话。

2、启发学生根据提示展开想像,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知道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有收获。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邀请了一对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媒体:小白兔和小灰兔手拉手走过来的动画情景)

2、揭示课题:22小白兔和小灰兔(读课题)

3、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它们的故事。

说明:“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课开始出示动画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设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出示多媒体整个故事的动画)边看动画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听懂故事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说说大意,教师可以提示。

3、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标上小节号。

4、指名分节读,纠错并正音。

5、提问:读了课文后,你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说明: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的习惯,能说出故事的大概意思,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读课文,学习生字,感受内容。

(以下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教学)

(一)如第三节

1、小组学习:(1)四人合作分句读第三节

(2)学习生字“蹦、施肥、除”

(3)找一找描写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用“——”划出,并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1)抽四人小组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找出小白兔种菜的句子,看看动画(小白兔种菜的过程),做做动作读一读。

(3)看着动画试着背一背。

说明: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小组中学习既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又能培养团体意识,合作能力。小组学习时要有组长负责,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临时指定或轮流做;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3—4分钟;组内学习生字注重字音准确,识记字形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可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先说或学着说一说;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找句子,看动画,做动作背一背,就是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的过程中熟悉种菜的过程,体验种菜的辛苦,感悟到小白兔的勤劳。

3、提问:小白兔在辛勤地种菜,小灰兔在干什么呢?出示多媒体(小灰兔躺在床上吃菜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师生配合读第四节,学习生字“运、饿”。

(二)如第二节

1、提问:小白兔为什么不要白菜,要菜子?

2、齐读第一、二节。

(三)如第五节

1、自由读第五节,用“——”划出小白兔的话,用“~~~~”划出小灰兔的话,同桌对读。

2、出示句子:小灰兔疑惑地问:“小白兔,你的菜是从哪儿来的?”

小白兔自豪地说:“自己种的。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1)学习生字“挑、担、疑、惑”。

(2)用“疑惑”“自豪”来说一句话体会含义,指导读出语气。

(3)各种形式练读。

4、分角色朗读。

5、拓展练习:听了小白兔的话,小灰兔会怎么想,怎么做?

说明: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对比的方法来讲读,紧紧抓住“三个不同”来教学:1、小白兔和小灰兔从老山羊那儿要的东西不同。2、它们回家后的'表现不同。3、它们的结果不同。在对比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词。如:小白兔的种菜的动作“翻土、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小灰兔的“天天不干活,饿了就吃”。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含义。

四、复习巩固

1、小灰兔种白菜游戏。(读生字)

2、小灰兔收白菜游戏。(读词语)

3、指导写字“运、送、挑、担”。

说明:以上两个游戏是顺着拓展说话练习安排的,为了给小灰兔一次“改错的机会”,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第一个游戏是把各个生字写在每棵菜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长高一截;第二个游戏是把各个词语写在菜叶上,学生读对了,菜就会跳进箩筐里。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会认读“秋、气、了”等10个生字。认识“木、口、人”3个部首;会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认识“乛”1种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4.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陶冶情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秋天景象的美丽。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看音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二)自由读圈画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标序号)按自然段再来读一读,把课后我们要认识的、要会写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

(三)读带拼音词语。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都认识他们了吧?现在它们来到屏幕上了。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那么……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一会儿……一会儿……”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不同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语速要快点。(指导读)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全文

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浓浓的秋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一)学生开火车分句朗读课文。

1.出示图片,要求学生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二、指导书写

(一)认识笔画“乛”,指导书写“了”。

1.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乛”,学生书空。

2.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观察了“了”的书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写顺序,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强调“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3.学生描红,临写。

三、编写童话,升华情感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了、子、人每个一行。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三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体会小白兔的情感变化,读好对话语气,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识记生字,读好对话语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一、引入

“12345,竖起小耳朵!”出示课件,让学生听刮风和打雷的声音。“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听到刮风和打雷的声音,你们会想到什么?”(表扬学生会听会想)

“对呀,要下雨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看老师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表扬学生会读)

三、看课件,听故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请小朋友一边欣赏一边仔细观察和思考,看看故事里写了哪些动物,他们知道要下雨了会怎样做?好吗?”

四、提问刚才的问题,老师适时把各种动物的图贴到黑板上(表扬同学们会观察会动脑筋)

五、自己读课文

“小朋友,喜欢这些动物吗?”“想读读它们的故事吗?”“请大家打开书本68页,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但要把生字读准,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表扬小朋友读得真认真)

六、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课本71页有好多的生字宝宝等着跟大家交朋友呢!”

1、“下面请小朋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注意互相帮助学习,争当小老师。”(表扬小朋友会合作学习)

2、“合上书本,请小老师带我们认字吧。”(表扬小老师真会教,注意正音,表扬翘舌音读得准确)(老师逐个把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

3、“你最会认哪个字?”

(指名说自己的认字方法)

4、“脱掉拼音帽子,你还会认吗?”(课件显示)

(同位互相读、开火车读)

5、“生字宝宝跳到词语里面了,你能读吗?”(课件显示词语)

(自己读、小组轮流读)

课间小息:歌舞《茶壶》

七、学习两个“我会写”的生字

“还有两个生字宝宝在这里等着跟大家交朋友呢!”

1、出示小黑板,指名小老师教读

2、“你会记吗?”

3、“请你说吧!”

4、“谁能发现这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秘密?”

5、在书本71页各写两个

(表扬小朋友写字姿势端正)

“小朋友学习了生字后,读故事一定更棒”

八、打开书本,动笔找找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提问

九、学习第一自然段

1、“谁想读第一自然段?”(课件)“能把机会让给老师吗?”“请一位同学跟老师合作。”(师范读,生做动作)

“同学们,刚才这位小朋友做了两个相反的动作,你发现了吗?”

2、发现“弯”和“直”(课件显示成红色)

3、自己读读这段。质疑“天气很闷”(师介绍:下雨前,有时会像刚才那样刮风、打雷,有时会很闷,一点风也没有。大家以后注意观察就知道了。)

十、学习第一幅图的内容

1、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课文里哪些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

2、指名找两个同学分段读“谁能读?”

3、评一评“能读得准确吗?”

4、课件显示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指导读好(范读、指明读、挑战读、开火车读)

5、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

6、评一评

7、从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中,你知道,要下雨了小燕子会怎么做?(表扬小朋友真会思考,又会回答问题)

8、“这里还有个练习,你敢挑战吗?”

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正忙着()呢。

指名读句子,说句子。

十一、布置课外任务

“大自然可神奇了!请同学们课后跟家长一起去找找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动物知道要下雨了,会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好吗?”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7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7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4)运用生字、词

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二、巩固与检测

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掰”“抱”“扔”“摘”“扛”“捧”;

学生表演这六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三、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 ”13个生字,学会“过、各、种、样、伙、伴、这”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啊?

生:做游戏、看电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

(踩影子、做梦、跳房子、上课)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课前准备:

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前三段开始“正”字说明了什么?(孩子正高兴着)

4、前三段的“唉”说明了什么?(孩子还不进行,却要终止现在的行为,心理不高兴)

5、从“不过”两个字,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孩子非常积极、乐观)

6、阅读最后一段,你从中可以看出孩子还具有什么样的心性?(好奇心强)

三、总结全文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六

1.按笔顺写字。

2.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制作课程表;给句子加标点,再分角色朗读。

3.读读背背:读背成语,读背古诗。

4.写铅笔字,认识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

5.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四课时。

20xx年2月26日第二周星期三第一节

1.审题。

(1)引导学生看题目要求,听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2)组织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去完成?

(3)老师小结,明确要求:读准每一个字音自学笔顺表,熟记生字笔顺,按笔顺写字。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1)各自轻读,书空笔顺。

(2)同桌交流说笔顺。

3.指导。

(1)指名认读生字,并书空笔顺,相机纠正。

(2)质疑:哪几个字的笔顺你觉得很难记,需要多练。相机出示生字(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3)强化记忆板书下来的生字的笔顺。

(4)同桌互相抽查笔顺容易错的字。

(5)教师小结。

4.练习。

(1)强调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2)学生按笔顺写字一遍,教师个别辅导。

5.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

1.审题。

(1)练读题目。

(2)引导与上题比较,明确写字要求。

2.弄清笔顺,练习描红。

(1)认读生字。

(2)提名说笔顺,教师同步师范描红。

(3)强调描红要求与写字姿势。

(4)学生完成描红练习,师个别辅导。

3.点拨笔顺规则,仿影体会。

(1)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发现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学生仿影体会。

4.指导临写。

(1)出示”干“,提醒学生注意”干“的第二笔横较长。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干“。

(3)学生练习写一个”干“。

(4)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羊“和”草“。

(5)反馈。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七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晾、最、爸、鞋、彼、此、怪、汗” 。

2、学习部首:父字头;理解“彼此、好奇”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小节。

4、能正确描写“爸、晾、彼、此、怪”5个生字。

5、了解“风”像调皮的孩子这一特点。

6、运用动词,发挥想象,说说“风”的其他特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一背。

在反复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体会风的调皮捣蛋,进一步体会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边想边记忆。

教学课件

1、比一比,再组词。

开双轨火车:同桌一人完成一个组词。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语,读通了课文,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认识和了解调皮的风吧。

1、学习课文第一节。

自由读课文第一节,完成说话练习。

(蜻蜓)、(蝴蝶)和(白云)看到(洗好的衣服)就走了。

填后再读句子。

2、学习第二节。

(1)师:他们都走了,可风却来了,他对妈妈洗的衣服可好奇了!读读第二小节。

(2)指导朗读,读出风的好奇。

a、“悄悄”,“怪模样”,“喘不过气”加重语气

b、理解“彼此”的意思:那个和这个,双方。文中指穿着爸爸的西装和裤子的风,穿着妈妈的上衣和裙子的风以及穿着弟弟的校服和鞋子的风。

引导学生联系第二节内容想象:风是个怎样的怪模样?

预设答案:风就是穿着西装和裤子的样子;穿着上衣和裙子的样子;穿着校服和鞋子的样子。

3、学习第三节。

(2)自由读,圈出表现风调皮的动词。

(3)交流讨论。

师板书:拿 擦 扔 滚

(4)指导朗读。

本来毫无生气的画面,由于风的到来,一下子欢快起来了,小作者是多么的乐在其中啊!

(5)指名读,小组赛读,表演读。

在读中再次体会风的调皮。

1、布置作业。

2、拓展练习。

模仿课文的第3节,说说风还会做什么调皮的事?

小学级语文教案篇八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4、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要目标明确,要一心一意。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难点

知道故事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齐读课题。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

3、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动词的特点

(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

(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7、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三、研读重点段

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四、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桃树底下

(扔

摘 捧)西瓜地

扔(摘 抱)回家路上

扔(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