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通用9篇)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通用9篇)

ID:4147320

时间:2023-10-03 21:53:32

上传者:FS文字使者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通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一

摘要:面对新课程改革,以及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数学课堂,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体会;教学手段;能力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整体把握教材,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便于因材施教;再次要把教和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完美统一。课堂是实施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通过课堂教学,不但能发展学生智力,还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围绕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最佳的教学设备,把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做到灵活运用。在课堂上,应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教学重点要突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重点一一展开。在上课开始,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在想方设法突破重难点的时候,就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板书、动作的变化或者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不断接受新鲜事物,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一是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二是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师讲解效率;三是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呈现板演量大的内容时,教师都可以利用投影仪来完成,比如,几何图形、文字较多的数学应用题、对章节内容的总结、一些选择题等都可以用电脑或者投影仪来呈现。

四、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变化教学方式。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讲解新内容的时候,一般都采用讲授法。而在教学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适当运用演示法,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谈话法、辩论会、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不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多关注,及时总结和评价,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提高课堂调控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如指掌,比如在学习完一个数学概念后,让学生进行复述;学习例题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板演。教师要关注基础差的学生,对他们放低要求,根据他们的实际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

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这就需要教师少讲,留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然而,有的教师问题刚提出,就希望学生马上能回答准确,然后就忍不住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导致学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学生的思维是一个资源库,只要给学生时间和机会,他们就能想出更好地办法,进而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七、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试题越来越灵活、新颖,很多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都用在难题、怪题上,认为只要加强难题训练就能提高能力,而那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数学公式和定理,或者简单地讲解一道例题就开始搞题海战术。实际上,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证过程,包含了很多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但是教师不去挖掘内在的规律,而是希望学生通过练习自己去悟出这些道理。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很多学生“悟”不出方法,不会灵活运用,只会照葫芦画瓢,甚至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肤浅,在考试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有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试题量太大,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些任务,而解题的速度和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学生双基的训练和培养。

八、化解作业,反馈信息,指导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给学生留大量的数学作业,这一方面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压力,并且也不能更好地获取真实的'信息反馈。因此,教师要改革布置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这样,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然后给予指导和帮助,避免学生机械重复已经掌握的内容,还可以纠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练习题的设计应体现目的性、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特点,教师应从知识点入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丰富的题型,构建一个愉快的练习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实现学习的高效性,达到做题的目的。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就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做到用好教材、备好课、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挖掘潜在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愉快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尚志,张思明.关于新课程必修模块不同顺序教学按排的思考讨论[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3).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3.

[3]陈培亮.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9).

[4]袁春娟.在反思评价中展现自我风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中旬,(7).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二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种手段可以较好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兴趣;动态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普及,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成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动态变化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并迅速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可极大地优化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或是再加些实物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既不能像某些学科那要形象、生动、具体,也不可能像一些学科那样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难怪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也不得不思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值得数学教师仔细研究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效果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而在cai教学环境中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利用cai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必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扫数学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又比如,《立体几何》中,讲授圆柱和圆锥、球的定义时,学生不易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通过计算计模拟矩形围绕一边、直角三角形围绕一条直角边,半圆围绕直径旋转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即可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平面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例如,在研究幂函数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幂函数的相关性质,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例如:三角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含参数问题时,学生往往觉得此类问题特别棘手,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对参数的真正作用,也能够在具体的模拟演示下,逐步领悟到对于参数的分类讨论原则和分类讨论标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回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知识体系的演系与知识点的揭示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讲解集合时,利用课件可以轻而易地将交集、并集、子集、真子集等概念表示清楚。而在立体几何中,对柱体、锥体的简单性质和有关知识则可以轻轻松松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如在解立体几何中有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可利用立体几何知识直接解决,也可利用向量来解决。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三、生活信息的汲取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管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如何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中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而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功能,设置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媒体或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设置房产、台风、跳伞、撞车等热门话题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四、课堂反馈练习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激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得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五、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误区

(一)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椭圆的定义的时候,引入的时候,像放电影似的列举了很多椭圆型的东西,图形是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很容易被那些椭圆型的建筑图形吸引,从而背离教者的本意。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内容华而不实,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放大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忽视或轻视板书。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着高级投影仪来使用,一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个课题。学生也一直在看投影仪,由于时间关系也来不及记笔记,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违背教学规律。我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努力研究、认真探索,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完善,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必将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三

高中数学知识难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并且很多知识点是比较抽象的,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学生在知识点的理解上出现问题,这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受到阻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进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是各学科教学中都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数学知识其实和自身的实际生活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老师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数学知识。例如,现有一个大型的电子报时钟,在钟表的界面上需要进行装饰,每一分钟的刻度上都要装上一只小彩灯,当到达晚上9:35:20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度内一共有多少只小彩灯?这是一个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情境,学生能够想象到这样的画面,走进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纸上画出钟表的样子,还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知道,分针转动一个刻度的角度应该是6°,时针一分钟转动的`角度是0。5°,钟表上一共是有60个小彩灯,当晚上9点30分的时候,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夹角为105°,那么中间的小彩灯就是17个,再过5分20秒的时间,分针转过5个刻度,经过5个小彩灯,但是时针并没有跨过一个,所以最终的彩灯数量应该是12个。

二、分组合作,实现高中数学同步性

分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了能够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合理地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有效促进互动交流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遇到比较困难的题目时,学生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互动交流,每个组员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小组学习和交流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更加愿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这期间,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会认真地进行思考和交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布置的数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数学知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四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多种手段可以较好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兴趣;动态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中普及,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成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色彩等动态变化的、活泼生动的课堂教学,真正向创新型教育教学发展。多媒体技术,它以其强大的功能,向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并迅速成为发展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可极大地优化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cai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优势,做到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地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大大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或是再加些实物模型。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既不能像某些学科那要形象、生动、具体,也不可能像一些学科那样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难怪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也不得不思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值得数学教师仔细研究学习。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画效果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数学教学最大的缺陷是缺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传统的数学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一个个死板的过程再配上一堆堆抽象、深奥的公式、定理,使人望而生畏。而在cai教学环境中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利用cai的图形、文字和数据处理能力,在教学中提供各种图像、表格、动画、声音等。用形象、准确、精美的图像取代以往提着的小黑板上画就的框框和图形,用生动的动画取代口沫横飞的对变化过程的解释,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形象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必然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扫数学课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现状,取得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解析几何》中椭圆性质的应用涉及到人造卫星的问题,用计算机以动画方式演示人造卫星的运行过程与地球间的位置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又比如,《立体几何》中,讲授圆柱和圆锥、球的定义时,学生不易想象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成的,通过计算计模拟矩形围绕一边、直角三角形围绕一条直角边,半圆围绕直径旋转形成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即可很快在大脑中形成平面图形在空间变化的印象,学生学习有了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例如,在研究幂函数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画过程,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幂函数的相关性质,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交互性特点,可编写出较强带有控制性的`模拟演示,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

例如:三角函数与其图像的关系,圆与椭圆关系,方程、不等式与有关函数图像关系,锥体与柱体的关系等等。通过带控制性的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含参数问题时,学生往往觉得此类问题特别棘手,利用几何画板通过对参数的真正作用,也能够在具体的模拟演示下,逐步领悟到对于参数的分类讨论原则和分类讨论标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得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材料而产生理解困难,导致教学参与的弱化、教学活动的不平衡,形成教师课堂讲授的一言堂。

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注意学生的回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知识体系的演系与知识点的揭示

(一)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讲解集合时,利用课件可以轻而易地将交集、并集、子集、真子集等概念表示清楚。而在立体几何中,对柱体、锥体的简单性质和有关知识则可以轻轻松松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将例题编制成一题多解的形式,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

如在解立体几何中有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可利用立体几何知识直接解决,也可利用向量来解决。又如,求过两点直线的解析式时,也有一般式、顶点式、两点式等多种解题方法。

三、生活信息的汲取

利用多媒体的摄像、声像结合功能,可以采集有关宣传材料,加强学生学科学、管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如何对每章的有关阅读材料中进行切实宣传,特别是有关数学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研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

而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视频功能,设置情境,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媒体或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信息,设置房产、台风、跳伞、撞车等热门话题的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四、课堂反馈练习的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激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写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得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五、多媒体教学的几点误区

(一)盲目追求媒体直观效应,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有位老师在讲椭圆的定义的时候,引入的时候,像放电影似的列举了很多椭圆型的东西,图形是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很容易被那些椭圆型的建筑图形吸引,从而背离教者的本意。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课件内容华而不实,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二)放大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忽视或轻视板书。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当着高级投影仪来使用,一节课上下来,黑板上只有个课题。学生也一直在看投影仪,由于时间关系也来不及记笔记,从而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违背教学规律。我坚信,只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努力研究、认真探索,在实践与研究中不断完善,数学的多媒体教学必将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五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展的,所以要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数学基础前提下,进行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确定,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老师要通过几次测验,才能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明晰他们之间的差异情况。然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教学的策略。设计提问的梯度,设计习题的梯度,以及怎样实施等,既要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又要实现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要接触学生,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学习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是教学活动依据。老师只有正确使用教材才能实现高效课堂。掌握和深刻理解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老师吃透教材,才可以进行分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数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理解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要有一个高屋建瓴式的总体把握,要站在全册内容的角度、一个单元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特别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有区别。在充分认识学生的层次差异后,设计教学,让出色的学生“吃得好”,让一般学生“吃得饱”。对学生的学习和巩固练习都进行分层,提问有梯度,习题也要分为提高组和巩固组两种。这样学生的潜能被挖掘出来。

三、分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分层教学对老师来说,工作量增加,备课任务、批改任务都增加了许多,而这种负担的增加也是分层教学落不到实处的关键。其次,分层教学要注意实效性,不要为了分层而分层,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分层教学不要孤立进行,要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弥补,更不要一味地把所有教学都分层,要注意实效性和实用性,根据课程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分层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潜能开发,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六

要想有效地将这三者之间的数学教学进行衔接,就必须让学生充分明白数学课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而有效地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并且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点对于职业院校其他专业的学习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不管是高职院校、中职院校还是高中,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应当充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使学生明白数学的学习也能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

2.2充分注重教学成果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所考虑的不应当是如何让学生们的成绩得到提高,而应该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迅速地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并且去接受这些知识。而教师们也应当将学生放在整个数学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位置,来帮助学生们更加迅速地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学会如何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而各个院校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们的特性,来对自身的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并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删减,从而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高中院校、中职院校这三者的数学教学之间的衔接。

2.3进行教学手段的调整

高职对于数学的应用性要求更高,而教学的内容也相对较高,因此在进行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时,虽然要充分注重所学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但也不能放弃对相关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应降低整个教学速度,并增加数学课堂的课时。这样就能够使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而高中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们逻辑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地去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考试成绩,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讨论课或者是答疑课,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在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将学生作为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主体部分,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充分提升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而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的调整,也能够有效地使这三者的数学教学衔接起来。

3结语

随着职业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高中院校、中职院校这三者的数学教学必然会出现相互衔接的趋势。该文就这三者之间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能够有效地使这三者的数学教学相衔接的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七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来说,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其显著的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四十五分钟的内容在四十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3、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

3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

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前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强烈的学习动机的驱使下,才会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愉悦的教学氛围的创设,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以激发,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创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上课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充沛的情感和形象的语言,真正进入授课情境;其次应注意利用“设疑激趣”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如讲矩形时,自制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有一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通过演示观察,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争议、探索:在四边边长不变的情况下,平行四边形在变动中成为一个怎样的图形?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角),什么没有变化?(边)。矩形的定义是什么?它是什么四边形的特殊的一种?除具有什么图形性质外,还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其三,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到“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活动中,去探求数学知识的奥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沉闷局面,形成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生动而愉快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

架设认知的桥梁,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条件

知识的正迁移指的是学习活动中,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积极的影响。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数学学习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同化”和“顺应”。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更新的过程中,往往要检索自己认知结构中与新信息(知识)有关的信息(知识),使新知识在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固着点”,进而达到“同化”新知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可以利用的相关信息(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对新信息(知识)的吸附、摄取和包容功能的有关信息(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从而“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固着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后,我让学生判断一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观察后,对“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了不同意见,形成了争论。我没有马上把正确的观点告诉学生,而是及时组织了学生交流,学生交流后认为: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用商量的语气说:“那我们不妨剪一个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看看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随即剪了一个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对折验证了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成了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受此启发,还主动深入探讨发现“一般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交流,促进了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营造数学课堂气氛

营造宽松氛围,平等民主,快快乐乐学数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学数学,我认为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也是极其重要的。所谓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就是民主的、外向的和开放的,应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甚至敢于批评争论,让周围环境成为激发学生灵感的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三个挑战:一是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

实践证明,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关键就在于教师要能真正放下架子,抛开条条框框,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只有有了这样一个宽松的创造空间,学生才能敢说、敢做、敢标新立异,创造潜能才能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例如:在组织一次班会之前,请同学们预算一下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学生现有经费多少,再要求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比如布置教室的彩带、气球需要多少钱等。

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人数去购买各种小吃、水果需要购买多少?有多少种购买方案?哪一种方案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这样学生们三五成群,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们将各自的探究结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将较有代表性的方案选出让学生进行比较探究,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加以表扬奖励。这样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的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八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不同于普通的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特征,旨在培养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一直以来,高职教育高度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数学教育的特殊性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1]。由于高职数学教育改革已迈向深水区,如果不加快改革步伐,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接下来,笔者谈谈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的简单,在能力方面缺少具体要求。现阶段,很多高校数学教学目标很简单,大部分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拓宽知识面,很少有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二)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校数学课堂以“满堂灌”“填鸭式”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课程,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其次,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ppt展示理论知识为主,这种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用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三)对于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综合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得出最终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面对这种考核方式,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考前突击去应付考试,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四)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现阶段,很多大学数学课堂仍是教师的舞台,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非常少。如此一来,根本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高等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不科学、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足;教师没有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等。都影响着高职数学教学的开展,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素质的提升。

二、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立足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别,导致教学理念也应具有针对性。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都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所以,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去证明那些公式、定理,而是让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教师应明确高职数学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从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最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传统的高职数学采用“灌输式”理论教学,课堂上,教师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从而大大降低教学有效性。所以,在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二,开展分层教学,提高课堂师生互动性。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数学基础等方面都不如普通本科生,且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存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要求,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开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前,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讲课时,大部分时间应针对中等生讲解,最后几分钟针对优等生进行拔高,在课后安排一定时间来帮助困难生,如此一来,能有效提高全体学生学习质量,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4]。同时,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讲解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时,应采取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一直以来,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都涉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图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讲解、学习的难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如在讲解“极限”“定积分”“导数”等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向学生进行动画演示,让知识点更加直观,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主角,因为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如学生过分关注屏幕而忽视自我思考、忽视做笔记等;并且有些数学解题方法的训练只能通过板书才更加有效、更加突出、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必须把握好这个度,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规避其中的弊端。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考核多侧重中理论知识的记忆,以期末笔试为主,且题目大多以书本原题为主,导致学生平时不努力,在临近考试时突击背诵,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毫无帮助,甚至有些学生对于书中的题目换个数字就不会了。所以,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形势下,随着高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数学教师可尝试开卷考试,出一些书本之外的、学生必须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解答的题目,从而全面考核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另一方面,可通过布置一些作业、试验等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证明,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态、变化。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应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创新评价方式。

三、结语

实践证明,加快高职数学教育改革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对于实现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等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让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更彻底、更成功。

参考文献:

[3]龚雅玲.数学建模思想在高等数学教材中的渗透[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3):4-8.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篇九

高中数学、高职数学与中职数学这三者之间的教学目标有着很明显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相关的解题方法,并注重对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成绩的上升,并为日后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们对于解题方式的把握以及对题型的归纳。而中职数学与高职数学的教学目的则是充分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所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职业院校中的数学教学则主要侧重于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教学的内容相对脱节

高职数学的教学一般比较侧重于研究变量的数学内容,比如说函数或者微积分等;其难度相对较大;高中的数学教学则将重点放在了定量运算上面;而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则注重一些数学基础计算知识的教学。就教学内容来讲,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所涉及的方面很多,而且数学的理论性也相对较强,其实用性强。高中的数学教学相对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其掌握程度也较为简单。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内容最为简单,且只是一些比较常見的数学基础,其教学目的也是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能够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

1.3教学手段严重脱节

高职数学、高中数学与中职数学这三者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其所需要的教学手段也不尽相同。高职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突出的是其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但是高职院校的数学内容相对较多,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学课时有限,因此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大大降低整个高职教学环节中数学教学的效率。而中职数学的教学手段与高职数学大体相当,但由于其需要掌握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使中职院校在数学课时的安排上面甚至还要低于高职院校。高中的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其课时也多。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注重的也都是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相关解题方式的掌握,而教师们也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与解题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就可以充分掌握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

1.4学习方式的脱节

高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且因为课时的限制,导致高职的数学教学进度较快,这就需要高职学生们能够在上课之前就进行充分的预习,并能够带着问题去听讲,使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能够迅速掌握所讲数学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也应当利用时间去进行复习。而在高职院校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中,不需要做过多的习题,但是需要能够对学习到的知识点有着充分的了解,因此具有强大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意识的学生才能够很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方式。而中职院校因为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教师通常采用机械化讲述方式,且在整个中职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体,对于学生也只是单纯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并且不重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这样就会使得中职院校的学生无法有效地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欠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使得学生能够在日后的高考中取得更好的分数。而教师与学生为了这一目的,往往会使得学生们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述来,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够强。而在高中数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负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借助于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解题方法,但这样势必会使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不够,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只是生硬地照搬相关知识点,也就缺乏了面对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的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