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ID:4209509

时间:2023-10-05 19:05:36

上传者:JQ文豪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篇一

与疫情相伴的日子里,我们不仅承受了诸多的不便,也收获了太多温暖与感动。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用自己的身体,为我们与病毒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而最近,抗疫女英雄白晓卉的感人事迹,便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3月20日,山东省支援威海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作为一位资深的医学专家,白晓卉的离世,让网友们感到无比悲痛与惋惜。

3月22日,白晓卉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举行。在礼堂的正中央,黑色的条幅上,写着沉痛悼念白晓卉同志几个大字。白晓卉的亲属,举着她的遗像缓缓入场。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伤与难过。

仪式现场,除了山东省的各级领导莅临悼念外,还有白晓卉生前的同事赶来送别。面对着白晓卉的突然离世,同事都流下了泪水。她们哽咽得说着,“来跟白姐说再见,送她最后一程”。

庄严肃穆的告别仪式现场外,也有着诸多热心的群众。他们佩戴着白花,为这位女英雄,献上一份敬意。

白晓卉虽然已经离世,但她的精神却仍会感染着广大医务工作者们,在抗疫之战中,继续拼搏努力。正如白晓卉的一位同事所说,“我们不会忘了你,还是会继续按你对我们的要求去做”。

最后,让我们为这位女英雄致敬,愿她一路走好。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篇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__同志始终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主动与谣言及虚假消息作斗争,始终走在防控最前线。__同志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高音喇叭、小广播、张贴宣传标语以及每家每户入户宣传派发宣传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自觉防控,营造良好防控氛围。

2、狠抓工作落实,自年初二上午区委布置防控任务后,雷动风行,当天下午召开田螺冲办事处干部职工大会,传达会议精神,马上布置落实排查工作。田螺冲管辖范围分两个片区,一个是曲仁园片区,一个是韶大片区。针对曲仁园片区,我们采取网格化管理进行地毯式排查。韶大片区有韶关学院、中职、一中、中粮、中石化油库及三个驻区部队,人员复杂,特别是韶关学院单从湖北回来就有上百人。我们采取分片包干形式进行排查,结合田螺冲实际,实行网格化管理,进行全方位全覆盖,不留死角排查,做到不漏一处、不漏一人。在组织上严密周到,在网络上划分上做到无缝对接,在工作责任上科学分工,在落实责任上分工明确。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3、深入一线排查,我们辖区目前从武汉回来有33人(还没有包括一些目前还没回来的人员),__主任身先士卒,自从去年3月份主持田螺冲工作以来,从没有休息过一天,一人做两人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这段时间,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带头入户调查,各居委干部克服畏缩情绪,克服谈疫色变的现象,纷纷投入到一线入户排查工作中。在__同志的带领下,我们长山居委支部书记,她母亲在珠海住院进了icu,在亲情和工作方面,她选择留下来进行入户摸排,她这种舍小家的精神,激励全体干部职工工作热情。对于武汉回来的,我们都叫他们居家隔离,并会同医务人员一天两次上门量体温,并安排人员每天给他们送菜送生活必需品。目前累计排查13个小区、183栋居民楼、共计1733户,7221人次,累计排查湖北来韶人员33人,已落实隔离9人,其中1人集中隔离,居家隔离8人,并进行有效跟踪和监管,目前已全部解除警报。

4、每日实行工作例会制。每天召集班子成员会同公安、医院就排查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以求做到最好,不留死角,以便更好地全方位监管。

5、发挥党员先锋岗作用进行网格化排查,一是对进出岗亭进行严格管理;二是对容易遗漏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三是对辖区16家企业进行走访,指导复工复产,同时对复工人员进行摸排、宣传、跟踪、防控。四是对重点人群管理,一共隔离9人,其中集中隔离1人,居家隔离8人,收到良好防控效果;五是对辖区出租屋排查,共排查出租房16间,67人,通过全办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在防控任务很重情况下,没有出现1例异常情况。

6、我办辖区居民吴递平一家4口于1月26日从湖北回浈江曲仁园探亲,在我们入户摸排中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联合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进行防控跟踪,其父认为一搬入新屋,公安医院就频频上门检查不吉利,于是在女婿面前大发啰嗦,她女婿一气之下,不辞而别自行开车去了中山。__主任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在2月3日晚上22:15向新韶派出所报警及向上级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并于22:30报中山市防控中心报备。目前该住户情况稳定,并过了防控期,体现田螺冲办事处干部职工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务实工作作风。

通过一系列防控措施,使田螺冲防控工作紧张、有序、细致、周密、科学有效开展,达到科学防控,收到很好效果。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篇三

脱贫攻坚路上,他们是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圆梦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先行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形势日趋严峻,__镇驻村工作队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关键时刻挺在前面,战斗在防御疫情一线,全力以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有召必回提前返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贫困村第一书记、县派、镇派驻村工作队员多名同志老家在外地,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冲锋在前,主动放弃春节假期,联合村“两委”、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员干部深入村民家中,对各村、屯进行逐村逐户逐人统计摸排,排摸重点人群,登记回桂人员,坚持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做到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在摸排过程中,重点排查来自武汉市等疫区的、到达过武汉市等疫区的、与确诊、疑似患者密切接触的和在武汉出差、休假、旅游、探亲等短时停留,且计划返回的4类人员,针对上述重点人群,建立“一对一联系”工作机制,每日做好信息收集、登记造册、跟踪随访、健康监测、心理疏导等排查服务工作。据统计,共排查出重点人群52人,其中大学生14人,疫情防控工作摸底、排查累计总计460余次。

回则能战?驻村助力

__镇驻村工作队采取互相抱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第一时间分享防疫经验做法,重点人群排摸、道路设卡、口罩登记发放等,相互学习借鉴。针对当前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防护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协调后盾单位为村委会捐赠物资,帮助村委会解决燃眉之急,一定程度缓解了疫情防控用品的短缺局面,有效保护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驻村工作队员坚守农村疫情防控第一线,坚持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与村“两委”合理分工、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落实网格化管理,包村到户,村、屯、组三级联动,扎实开展疫情排摸、防控宣传、联防联控等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清、持续控,有力、有序、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工作。

恪尽职守联防联控

__镇驻村工作队员创新疫情防控宣传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村民提高防疫认识,掌握防疫方法,不传谣、不信谣。采取在村各主要道路上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在宣传栏张贴防疫信息,用大喇叭宣讲防疫常识,走门串户发放宣传单,教育大家用积极的思想面对疫情,用正确的方法防控疫情。同时,积极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带头,制定防控疫情值班表,在入村口设立劝返点,坚决堵住外来人员入村走亲访友。加强日常巡逻走访,禁止街头巷尾聚集聊天,取缔聚众娱乐场所,严管村内红白事宜,发现人员聚集立即劝散。跟踪节前回乡人员尤其是湖北回乡人员,查看每日体温检测记录,严格做好居家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篇四

3月20日6时45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白晓卉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去世,她用生命搭建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最强防线,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3月22日下午,记者来到她的家乡:聊城市高唐县,在高唐大顺花园小区门口见到了白晓卉的高中化学老师王一跃,王一跃告诉记者:“太突然啦,她的刻苦、她的热心、她的侠义,所有的这一切好像还在大家的眼前。”

1980年出生在高唐县梁村镇韩寨村的白晓卉,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高唐求学,20多年过去了,老师和同学仍能回忆起关于她的点点滴滴。

帮助同学的“热心助教”

总是倾囊相授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在高中期间和白晓卉前后位的同学肖金芳,肖金芳告诉记者,多亏了白晓卉的帮助,要不她考不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一次,肖金芳遇到一个词语比较的难题,怎么也答不上来。白晓卉主动给她讲解,将其很快攻克。“你怎么知识这么丰富啊?”肖金芳不解地问。“我在家里经常看报纸、读各类书籍,语文就是靠积累。”白晓卉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秘诀”。

“我感觉背单词有些难,风趣幽默的她教我编顺口溜背单词法,果然见效。”肖金芳说。

1998年高考,肖金芳由于没有发挥好,她选择了复读。此时已考入山东医科大学的白晓卉写信鼓励肖金芳,“肖金芳:听到你又回到学校的消息,我亦喜亦忧。喜的是你鼓起勇气,重新树起了信心,忧的是怕你身体吃不消。但我对你是充满信心的,如果正常发挥的话,今年你就应该如愿。再来一年,明年会更出色。晓卉”。肖金芳至今还保留着自己复读时,白晓卉写给她的这封满载友情和鼓励的信。

肖金芳还告诉记者,在1998年的国庆节,白晓卉还专门到学校看过她,并且鼓励她要充满信心。这一年,肖金芳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苏州大学,现在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富有创意的“全能班长”

敢于保护同学

王一跃告诉记者,白晓卉性格开朗,爱好广泛,书法、画画、写作、演讲等样样都行,曾任学习委员、班长、团支书等多个职务的她,组织能力、创新意识都很强,是全班公认的“全能班长”。

王一跃曾督导过一段时间的学校卫生工作,学校组织各班开展卫生大扫除,各班比拼。白晓卉所在在34级1班因在一楼,窗户上非常易脏且难处理。接到学校大扫除任务后,作为班长的白晓卉立即安排分组打扫,男生擦高处玻璃,扫地,女生擦矮层玻璃,全班井然有序。针对窗户卫生难处理的问题,她灵机一动,将废弃的油墨试卷蘸水,擦玻璃污迹。“这样一擦,窗户亮的几乎看不出玻璃来。”王一跃说。他给其他班主任介绍了白晓卉的创意,很快在全校推广。

从小立志要成为医生

带病坚持学习

“我将来要学医,学了医后帮着把奶奶的病治好了。”白晓卉的初中同学王萌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多年前白晓卉的给她说的一句话。

王萌家和白晓卉家是邻居,她们两人从小学五年级就在一个班,经常一起上下学。王萌的奶奶有糖尿病,看王萌担心奶奶的身体,在一次交谈中,白晓卉谈起了自己想当医生的梦想。梦想也是动力,肯吃苦的白晓卉全心扑在学习上,在高唐求学期间,是班里公认的学霸。

对于她的刻苦,作为仅有一墙之隔的“邻居同学”,王萌至今记忆犹新。“初中三年,没有早自习,每天早晨都能听到她背英语、念课文的声音。每每这时,我的奶奶总是唠叨,看看人家晓卉,这么早就开始学习了。”

肖金芳回忆,升入高中,白晓卉是34级1班的班长,还当过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三时,由于学习压力大,导致她的肝不太好。有一段时间,白晓卉早晚自习不能上,上课还需要父亲接送。但即使这样,也带病坚持做作业、学功课。

后来白晓卉又请了几个月的假。治病期间,她在家一刻也不放松学习,要知道这可是要靠自律,而且是高考前的冲刺。最后高考,她以700多分的高分顺利考上了山东医科大学,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从医梦。

致敬抗疫英雄先进事迹感想篇五

李燕 临池中心小学 2月21日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感受到了病毒的危害与可怕,但我们更看到了直面疫情的中国人的勇敢和可敬。在一位位抗疫英雄身上,我们懂得了责任与担当。这些人、这些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几名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让我们一起为逆行者致敬!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主持了广东省的非典防治工作,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

湖北武汉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他临危受命,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不仅在病理学、流行病学等知识领域学识渊博,贯通中西,甚至亲自示范、普及如何洗手、戴口罩等生活细节。当他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看到他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时,人们对这个80多岁的耄耋老人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敬意;当看到他四处奔波,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人心疼地直呼要他保重身体。正是这样一个可爱、可敬,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构成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脊梁”。

危难之中显身手。钟南山院士带领他的团队不辞辛苦、殚精竭虑为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一幕幕,为全国医疗界战胜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同样也让全国人民再次记住了“钟南山”这个名字。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

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

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

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

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

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

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6日),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生前为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因最早于2019年12月30日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

2020年1月8日,他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人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大意了。不过,第二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高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示,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而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用于检测确诊病人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月8号住院,我1月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一线。”

李强,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政工室副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滨城公安分局的一名老同志,李强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分局领导担心防疫工作强度大,怕他身体吃不消。而李强坚定地表示:“疫情面前,没有年龄大小,我也是一名战士,必须冲在前线。”他被安排到市东派出所参与疫情排查随访工作。大年初一早8点,李强第一个赶到市东派出所,落实“四包一”措施,主动配合办事处、卫生防疫部门深入辖区住户,对涉疫区返滨人员进行走访,发放告知书。一开始,考虑到他年龄偏大,所里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相对较少。面对“照顾”,李强对市东派出所所长张涛说:“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全局上下都盯靠在防控一线,我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连续8天每天开展随访工作11个小时上门为居家隔离对象测量体温,落实居家隔离措施5个小时跑了11个小区、22个居家隔离对象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失去意识2月4日抗“疫”钢铁战士李强被省公安厅记一等功。

朱海秀生于1997年,是河南省洛阳嵩县纸房镇朱王岭村人。

2019年7月毕业后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三医院内科icu病房护理工作。

22岁时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她坚韧、顽强、有责任、有担当。

2020年1月24日,报名参加该院驰援医疗队,投身武汉抗疫工作中。

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去之前未和父母打招呼,她说:“救人嘛,本来我们医护人员就有这样的使命和责任。”

在武汉工作期间,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和长期间的熬夜加班,使她的眼圈周围显得乌青。由于长时间佩戴防护用品和接触消毒用品,她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湿疹,并且往外渗血。从这些画面不难看出在武汉的20多天里,她的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的挑战。

疫情汹涌而来,每天都有一批疑似病例患者被确诊,每天都有一批人死亡或治愈出院。这些数字变换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悲喜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