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 我在雨中等你读后感(通用5篇)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 我在雨中等你读后感(通用5篇)

ID:4254677

时间:2023-10-06 16:13:31

上传者:雨中梧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 我在雨中等你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篇一

恩佐,一生爱着主人,守护主人的狗。你可以说他普通,但绝不可以说他平凡。普通,只是他和别的狗一样普通的外表;而不平凡的他,是他普通外表里那与众不同的灵魂。

这本书我翻看过不下三遍,每一次我都会小心地又折上一页,因为这一页上又有了一个恩佐不一样的灵魂。

——你的心决定你看见的,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人生就像一场赌局,只要筹码在自己手上,就有希望。也许我们有时会随着父母一起去寺庙里烧香拜佛,我们在佛面前拜得再虔诚,我们谁都知道,离开寺庙以后,人生的路还是要靠自己去闯,自己的心有多坚定,人生的路就有多幸福。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分机会,开创属于自己的命运。坚信:你的心,决定你看见的。

赛车手绝不会让已经发生的事情,影响正在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一个人不可能去改变历史。我们不应该总是回头望着自己的错误,而应该把注意力转到现在,或是把目光望向那更长远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已经发生的错误里,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然后再下一次的事情里尽力的改正,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不要让一次的失败成为影响未来失败的原因。记住:过去的就让他随着记忆的忘却流逝吧,不要让它影响一生。

你要相信你不仅仅是你——你是一切,而一切就是你:地球是个圆,你朝着一个方向走,一直走下去,会回到原点,走的那个人,就是你。这句话本来是在赛道上用的,放到生活中,就有些少年狂妄的色彩。有时生活中,真的需要放开一下自己,把自己变为一切。自信的心态,在赛上是一样胜利的法宝。只要把自卑抹去,让自信的心态升起,把笑容放大,把眼泪收起,把自己转化为一切,那么一切就真的是你。切记:笑容乃自信之母,自信乃成功之母。

梦还依旧,情还缠绵,乐还莫及,诚还等待……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篇二

擅于写励志随笔的畅销书作家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系列后出了首部长篇作品《我在未来等你》。以“我”为素材创造的穿越题材小说,36岁的郝回归遇到了17岁的刘大志,来自未来的我与过去的我展开了一场谈话,重走了一遍青春,帮助17岁的自己获得成长与进步。

说到刘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定是《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让很多人年轻人感同身受;一直很诧异,为何70后的作者可以写出90后的心声,甚至有些句子太过触动心弦,让人看了想哭。

到这部小说,有很多期待,但其实也是有所怀疑的,会拿新书和之前的作品对比,但看过之后发现是超出预期的,这些平淡的文字读起来很温暖,有被治愈的感觉。总体来说,相比同类型题材,这本书要更加真实,也会感觉书中描述的场景很熟悉,不由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当初那群好朋友。

那时候的朋友,才吵完架,过几天就忘了,像什么事没发生一样;那时候有用不完的激情和活力,嘴巴上说着放弃,心里还在较劲;那时候越是被别人瞧不起,越是想要证明自己;那时候喜欢一个人不敢明说,只是默默的关注,不愿让ta受任何伤害。

只是我们的青春没有多值得纪念的时刻,可以共同去完成一件事。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参加5000米长跑证明自己、五个好朋友对要跳楼的人大喊“我们爱你”、一起卖完了100斤黄豆、半夜在天台看流星雨、参加文艺汇演、完成食堂安全问题采访的调查、去松城看雪,都是青春里最丰富而宝贵的经历。结下了几个小伙伴的深厚的友谊,直到陈小武退学接手了家里的豆芽摊,微笑去国外留学,大家的人生方向有了不同的轨迹,发生了偏差。

有一瞬间,从刘大志身上我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自尊心强,胆怯而敏感,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行,身边的人都比自己优秀,有过迷茫和困惑,想过放弃,但依然在坚持。只是那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你未来会成为一个很棒的人,只有自己和朋友相互鼓劲。

书中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爸爸不善表达的爱,到多年后我们才意识到;对妈妈乱发脾气,索取新衣服新鞋子;看着退学的少年,一夜之间接受家庭的变故,挑起家里顶梁柱的责任;离婚的父母,还是会有感情,在关键时刻给予对方关怀;年轻的少年少女,放下对父母的误解,学会接受亲人的离去和父母的分开;逃离家人的束缚,为自己做决定;看到最后以“谨以此书,献给我们坚韧不拔的青春”结尾,心里就扑通一下,感慨逝去的青春。

郝回归说:当你日复出一日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满足于别人羡慕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我们也会在很多时刻,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却又无力改变的时候,想回到从前,重新活一次,但其实改变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晚。郝回归从过去回到20xx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鼓起勇气向自己心仪多年的女孩表白,人生总会有很多的遗憾,重要的是现在做的决定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36岁的郝回归小心翼翼错过了很多,他决心在刘大志每个怯懦的时刻都推他一把。而对我们来说,没有人会告诉你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该如何选择,我们唯有活得更加勇敢洒脱,坚持自己的主见,做想做的事,不受他人影响。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篇三

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开始接触作者刘同,他的前几部作品都是散文样式,《我在未来等你》这一部转变为以长篇小说为题材。最具有新意且吸引人的是让36岁的自己和17岁的自己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看完后还有些感慨。

故事讲述了36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对自己的生活很不满,之所以很差劲觉得是因为17岁的大志不够努力,梦想回到17岁,结果真的穿越回到了过去,还阴差阳错成为了17岁自己的高中班主任。那时郝回归的父母还未离婚,郝回归尚未改名还叫刘大志,因为生活中有太多遗憾,郝回归决心改变刘大志和好朋友们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郝回归发现已经发生的历史没法改变,自己却慢慢地被一群17岁的年轻人所影响。

当他真的回到了17岁,便着急地想要去改变大志,可在与他相处的过程中,他看到了大志身边所有人关于年轻时青春的模样,他知道了那个17岁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爱。想做什么就做,想说什么就说,那么简单而纯粹。在这个过程中36岁的自己和17岁的自己虽然产生过摩擦,但是更多的还是17岁的刘大志在郝老师的影响下在不断的成长。有时候会让36岁的郝老师觉得在面对或处理一件事情上还没有17岁的自己做得好,或许这也是一种不一样的成长吧。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人生中总会存在迷茫的时期,小时候想着快点长大,长大后又渴望回到无忧无虑的小时候。甚至在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时还会埋怨小时候,如果再努力一点,是不是就会有不一样的未来。如果能够让你回到17岁,你又想做出怎样的改变呢?变得更优秀,还是变得更勇敢?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其实更多是源于遗憾吧。生活就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没有回头路可走只能一路向前。17岁的雨季,如果能够回去,也许会更加努力,也许会更加勇敢的说出一直不敢说出的话,也许会更加珍惜校园时光。然而,一切都回不到过去,所有逝去的、想得到而未得到的都一一成为遗憾。可正是遗憾让我们学会珍惜。

就像20xx年的开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封城,其他地方也相继受到隔离管制。强制在家的第56天,和家人们聚在一起的时间变得异常的长,仿佛觉得这种日子无比的幸福也格外的珍惜。面对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加珍惜了生命,也更懂得珍惜眼前人,享受当下的时光。

但愿人生少一分遗憾,多一分珍惜多一分幸福吧。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篇四

读完此书,仿佛自己也重走了一遍青春,突然就想到那段话。

“也许,我所怀念的,

不只是时光,

还有那时的我们。”

回忆总是美好的,因为过去的都是我们最年青的时光,所以,走过的路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那都是我们专属的人生,酸甜苦辣都尝遍,也许其中会有不如意,也许也曾彷徨迷茫不知路在何方,但,走过的路便都是成长。

更感谢那些一直默默陪伴着我的人,不管曾经多糟糕,表现多不好,你们都不曾放弃过我,给我包容,给我力量,给我始终如一的信任和支持,是你们,让我懂得了活好当下,珍惜眼前。

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害怕,不要犹豫,敢于面对,未来才有可能遇到最好的你。

感谢作者,读完这本书,释然了许多……

加油,亲爱的自己!

我在未来等你,你准备好了吗?

余秋雨我在等你读后感篇五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幻想了一下36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应该会和大多数人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应该会是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吧,(想想还有点可怕)会想回到现在的时光吗?其实是不确定的吧,害怕未来的自己已经满足现状,不想回到过去了,反正也是一样的轨迹,反正也不会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改变,还回去做什么呢?不过是麻木的重来一遍而已。最重要的其实是把握现在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想做的就去做吧,趁现在还有冲劲,不要等到而立之年才追悔莫及。有些小说之所以受欢迎并不是因为题材多么新颖,情节多么跌宕起伏,而是在于与读者的共鸣,让读者在文字中看到了他们自己,感同身受,如此而已。

一直以为,有些人见不到只是一时,还有下次;

可慢慢才发现,有些人一分开就是一辈子。

最可惜的是,

人们也常常不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

鲜衣怒马正当时,便胜却人间无数。正如心中所想,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的屋檐。

“最美不过少年时,不是少年美,而是回忆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