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左传读后感 春秋左传读后感(优秀5篇)

最新左传读后感 春秋左传读后感(优秀5篇)

ID:4265661

时间:2023-10-06 23:37:21

上传者:文轩 最新左传读后感 春秋左传读后感(优秀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左传读后感篇一

1、《春秋》是按时间来的,只有对历史事件的大略记载。《左传》是对《春秋》里面所记载的某些事的详细描述。

2、《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左传》相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春秋》相传是由孔子所著,而《左传》是由左丘明所著作。

春秋三传是什么

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公羊传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止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其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谷梁传

《谷梁传》又称《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儒家经典。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赤(一名谷梁俶,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用这种方式来注解《春秋》,它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演变的重要文献。

左传读后感篇二

以五代十国为界,中国古代史正好可以看成对称的两个阶段,前一个更工整,后一个稍牵强。从周至唐,都是先有一个长达几百年的纷乱之世迸发出绚烂的思想,并由之引发制度思考,之后一个制度创新的朝代架构出社会发展的基本雏形,继而雄汉盛唐。而宋元明清四代,都是先一个汉族政权将自身在经济、对外领域所能达到的成就发挥至极致时陡现疲软,外族政权蛮横地破立,延续帝制国家的命数。之后的晚清、民国时期,恰似又一个春秋战国,细品下来,不知这是轮回抑或必然。

如果说,从晚清至新中国建立,定义了今天中国的制度概念,那么自周公制礼而一脉相承至春秋时代的礼乐制度则定义了中国人的概念,甚至定义了从内心价值参考到行为衡量准则的一系列标准,有些虽然随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逐渐被剥落,但仍有部分价值取向如数学定理般严苛而真实地在生活中体现。中国人对部分礼仪矫情式的执着从春秋就开始,外交场合对话都是用诗经断章取义,因此也难怪楚国君臣在最初的几次出场中,都透着一幅初进大观园的感觉。梁漱溟先生说,中国没有宗教,是因为中国人在上古时代就将对自身理性的思考发挥至极致,需要由宗教树立的超我形象由深刻的自身内省所代替。但如果这种内省太过偏执,就会产生如申生、介子推那样被自身道德追求绑架,直至自我肯定到只有死路一条。直白地说,文明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一个定义了我们思考与行为的时代,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源头。酒自古就是拿来说事的最好手段,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日常交往。春秋宴饮,其中一个环节叫做“无算爵”,顾名思义就是敞开喝,但喝酒并不是都无节制,齐桓公在招待田氏高祖陈敬仲时,二人喝得特别投缘,齐桓公主动要求晚上点上火把,接着来下半场,陈敬仲以来之前对晚上喝酒没算卦委婉推辞。

读了《左传》后发现,非但日常生活和理性思考,就连国际关系都是深植在中国人血液中,现今国际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在春秋时代都能找到表征。在此单举二例,晋文公践土之盟前后的一次君臣对话中,晋国大夫就明确提出,作为霸主就应当成为其所代表的“国际秩序”的倡导者与维护者,应当积极地推行正当的政治制度,而干涉他国内政当然是实现这种目的的必要手段,晋国讨伐齐国时,提出的议和条件就是将齐国国内的田垄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以方便日后行军。春秋时的大国可以如此霸道地宣扬自身的价值体系,而小国则由于地缘因素等方面的限制,只能成为大国割据的战场。晋国夷之蒐前后的政局大幅动荡,上卿级别的官员变动频繁,楚国利用这一时机频繁北上,晋国国内局势稍显稳定便立刻召集同盟国家开会,通过攻打双方势力交界处的陈、郑二国打压楚国崛起。最终,郑国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逐年与晋、楚两国讲和,这种外交政策的频繁转向连郑国当权者都找不到合理应对的方法。在一次面临楚国进攻时,无奈到进行占卜,神灵的指示是全体当权者到太庙去哭并将战车充塞街道,以示誓死捍卫国家的决心。

有人说春秋时代虽然产生了伟大的思想,但这种思想不足以让我们走出丝绸之路,只有汉唐那种宏伟和包容才能容纳如此的梦想。但这思想从不是那般无力,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乎”,作为“身长九尺,人称长人”的.孔子可能觉得这是个坑,老头直接就怼回去,“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所以,正是这个仿佛纷乱搅扰的时代构筑了汉唐最基础的精神世界,也正是这种看似淡薄绵软的黄老、儒法造就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左传读后感篇三

“春秋”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是记录了当时社会的一部通史。但《春秋》记事是非常简略,而且遗漏很多的,这使其史学价值大打折扣。

《春秋》的“《春秋》笔法”所造成的问题似乎很快就被人发现了,《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太史公说:“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有所刺讥褒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这就是说左丘明怕孔子的《春秋》被人歪曲误解,专门为之作传加以解释,是为《左传》。《左传》是作为《春秋》的解释性书籍出现的,这个应该没有疑问。《左传》上很多记载写明了是与《春秋》做对照的,而且对《春秋》的“微言大义”做了多处解释,还有就是在记载一些《春秋》上没有记载的史实时专门注明“为某某讳”或者说“不书,不入告也”。

流传到现在的《春秋》有三种,即《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汉代学者认为它们都是讲解《春秋》的著作。这三传的内容大体相同,最主要的差异是《左传》用秦以前的`古文写成;《公羊传》和《谷梁传》则用汉代的今文写成,《公羊传》和《谷梁传》两传记事只到鲁哀公十四年,《左传》则到鲁哀公十六年;《公羊传》和〈谷梁传〉在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记了“孔子生”,而《左传》中却没有。

在“讲解”《春秋》的三传中,《左传》被认为较重要,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全书约十八万字,按照鲁国从隐公到哀公一共十二个国君的顺序,记载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四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实,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作者在记述史实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观点。理想和情感态度,记事写人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运用了不少巧妙的文学手法,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这些成为全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因此,《左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左传读后感篇四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隐公三年,左传的记载很多,一条条读下来。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隐公三年春天,周历三月壬戌,周平王驾崩了。周平王实际是壬戌日驾崩的,但《春秋》写庚戌日驾崩,是在告诉诸侯的时候故意提前日期,以催促诸侯赶紧去奔丧。算了一下,庚戌日比壬戌日早了十二天。

周平王死前的二月己巳日,还发生了天象奇观:日食。算了一下,日食这一天,离周平王死还有五十三天。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周平王死后的二十九天,君氏也死了。君氏是谁?隐公的生母声子。声子死了,不通知诸侯,不反哭(君主在墓前哭了一次,回到办事的正殿里再哭一次,叫反哭于寝),不附祭(把死者的灵位放到其丈夫的祖母的灵位那里一起祭祀叫做祔于姑),所以《春秋》不说薨(薨的三个必要条件:赴于诸侯,反哭于寝,祔于姑)。

又因为声子不是(惠公的)正室,所以不写她什么时候葬,也不写她的姓。

但至少她的儿子姬息现在是代理国君,所以跟别的妾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叫“君氏”吧,意思是君主家的人。

隐公二年和三年,姬允和姬息的生母先后去世,对比一下两人身后的待遇,隐公时刻不敢相忘自己的代理身份呢,真是个谦逊忠厚的人。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郑武公和郑庄公父子先后都成为周平王的卿士(卿士是在周天子朝中执政的卿,相当于天子的管家)。周平王又想让虢公也来做卿士,郑庄公就心有怨恨,周平王说:“没有这样的事。”

周朝和郑国就相互交换人质。周平王的儿子王子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到周朝做人质。周平王死了以后,周人就准备把政权交给了虢公。

四月,郑国的祭足(就是那个祭仲)带领军队割取了温这个地方(周天子领地)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周天子都城)附近的麦子。周朝和郑国的关系急转直下。

乱套了,郑庄公寤生开始公开和周天子叫板了。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这从隐公元年,郑卫交兵的时候,郑国调动周天子的军队和虢国军队,后来又征调邾国军队可以看出。卿士的好处之多,权力之大,使得寤生不愿与人分享。而对于寤生的专权,平王也是不满的,于是有了分权于虢公的想法。

天子要想让谁来做自己的卿士,是天子自己的事,可是寤生居然怨王,而王也不敢得罪他,说没有这回事。这至少反映了三条信息。

这很好理解,周平王能够顺利东迁,郑武公出了很大的力。而郑庄公,顺利接过了武公的枪。郑国,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大国,郑庄公和弟弟打架,可以轻易调动二百辆战车(整整六个师的兵力啊),可见其实力之强。

周自平王东迁以后,诸侯国的实力越来越强,与之对应的是周王的境况是每况愈下。朝中大事不得不依靠郑伯,虢公等卿士来执行。这些卿士都有自己的领国,实力和欲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不大乐意乖乖听话了。

平王欲分权于虢公,应该是个机密,平王并不会把这样的想法告诉郑庄公,而庄公还是得到了消息,并跑去质问平王。平王出于心虚和无奈而回答:没有这回事。可以看出,庄公安插了能够探到机密的人物在平王左右。

庄公要报复(或警告)。庄公派祭仲带着军队,把周天子领地四周的麦子都给收割了。敢让我下岗,我饿死你们!

这里说一下,四月之麦,七月之禾(八月之前之秋),都是没成熟的麦子,庄公此举,不是说自己饿急了抢天子的粮食吃,而纯粹是报复(或警告),我要糟蹋你们的粮食,不让你们吃。

左传读后感篇五

左传经典名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译】干的坏事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译】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译】生计全在于勤劳,只要勤劳生计就不会困乏。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时,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想到危难就有所提防,有所提防就没有了祸患。

5.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译】我听说过用忠直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权威可以防止怨恨的。

6.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译】树冠大了必然折断,尾巴大了就不好再摆动。(故,“尾大不掉”长被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上级的指挥调遣。)

7.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译】当权执政者不能无故奖赏对自己有恩惠的人,不能找茬惩罚与自己有私仇的人。

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译】我不诈骗你,你不欺骗我。真诚相待,互不欺诈。

9.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左传·闵公元年》

【译】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

10.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下才好,这样的人必定胜不了对手。

11.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左传·襄公十年》

【译】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一人的欲望难于实现。(指不能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12.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左传·宣公十八年》

【译】河流大泽中也容纳污水,深山草野中也会藏瘴疠之气,美玉中也会微有瑕疵。(比喻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即有好的一面,也有缺点的一面,不可能尽善尽美。可用于说明事物不可避免缺陷,人不会没有缺点的道理。)

13.过而不悛,亡之本也。《左传·襄公七年》

【译】有过错而不改正,这是败亡的根源。

14.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五年》

【译】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华:同“花”,比喻言论和虚名。实:果实,比喻行为和实际。)

15.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左传·隐公三年》

【译】骄横、奢侈、荒淫、放荡,是邪恶发源的处所。(这两句告诉人们:骈奢淫逸是产生邪恶的'根源,人们应以此为戒。)

16.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左传·隐公六年》

【译】善念善行不能放弃,恶念和坏事不可任其发展。(《左传》中同样还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意思是学好有如攀登高山那样难,学坏就像山上的石头从高处崩塌滚落那样容易。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这是我们都要引以为戒的。)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译】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18.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雠亲。《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译】兄弟之间即使有小小的怨恨,也不妨碍他们的至亲关系。(现实中,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情很多。这两句话就是告诫大家,即使发生矛盾,互有怨愤,也不要忘了兄弟是骨肉同胞,有至亲的血缘关系。)

19.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译】灾祸或福分没有别的来路,全由人们自己感召来的。(这两句话意在告诫世人:灾祸和幸福不是上天注定的,而是由人造成的。)

20.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