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通用5篇)

2023年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通用5篇)

ID:4354864

时间:2023-10-08 12:08:44

上传者:笔砚 2023年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通用5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篇一

为了确保活动圆满顺利,达到预期目的,特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全校教师

20xx年x月x日下午两节课后

1、教师足球操比赛:分x个组(以开学时的分组为主)

比赛地点;教学楼前的篮球场。

2、体育游戏比赛:(每组选派8名教师上场)

要求:每个组一个纸杯,每人一个吸管,不许动手,只能用吸管运纸杯,哪个组运的快就获胜。

3、室内操比赛

4、知识必答题:答对计9分,答错不给分。(题目的内容是下发的宣传资料)

5、广播体操比赛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篇二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游戏为主题的活动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节日的'气氛,将开展以“欢庆元旦”为主题的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我们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欢欢喜喜地享受节日的快乐。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

2、让幼儿通过合唱、游戏等活动来表现自己,体验到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快乐。

3、通过庆祝活动,感受到实小附幼大家庭的温暖,加深师生情、生生情。

实小附幼全体教职员工

暂定于20xx年12月31日下午2:20开始活动。

1.各班排练一首迎新年合唱歌曲。

2.布置教室和园内场地,营造新年气氛。

3.划分各班的活动区域。

4.请两位老师做主持,写好主持稿。

5.下载迎新年的进场音乐。

6.请一两位老师扮演新年老人。

7.礼炮8个并安排人员负责燃放。

8.准备一些小包装的糖果和两件新年老人的服装。

9.每班一份化妆品,教师事先为孩子化好妆。

幼儿园内大操场

全体幼儿

(各班组织幼儿讨论制定)

1、参加活动不拥挤、要排队搬小椅子进场。

2、活动时,不高声喧哗,不乱丢垃圾。

3、活动中三位老师分工负责,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1、扮演新年老人的人员在门口发放新年糖果迎接幼儿入园,同时播放迎新年歌曲,营造节日气氛。

2、下午2:20播放迎新年歌曲,各班听音乐有序地入场。

3、下午2:30主持人主持开场,活动开始。

4、钟声敲响时,所有的老师和小朋友来到操场中间,一起跳江南style,然后共唱《新年好》的歌两遍。(唱第二遍《新年好》时幼儿入座)

5、下午2:40各班歌表演展示。

6、周园长送上新年祝福。

7、主持人致结束词,大家来到操场中间共同许愿,燃放新年礼花,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迎新年活动结束。

8、各班回教室组织小型联欢会活动。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篇三

五(1)班教室

农历五月初三

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好活动用的布、针线、材料以及粽子和五彩线。

一、开场白

班主任:又到一年粽飘香,你们是否对华夏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今天,老师和大家在这里共度佳节。

二、了解民族文化

班主任:(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于是用竹叶包成肉粽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

生:吃粽子、撮五彩线戴。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来过今年的端午节。

……

三、游戏开始

(一)吃粽子比赛

班主任:我们先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班主任:下面我们就来个吃粽子比赛,怎么样?(班主任讲规则)

参赛者以四人为一组,蒙好双眼,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开包装吃完粽子,当完全咽下后举手示意,由小组长检查无误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为完成游戏时间最短的获胜选手鼓掌。

班主任:从大家刚才的表现,可以看到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过节的快乐。

(二)缝香包

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帮助。时间为15分钟。比赛结束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作的精美的香包,制作人各自配戴自己的作品一块合影留念。

(三)撮五彩线

还是同桌两人合作,各自把自己准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自己动手开始撮,限时3分钟。完了之后,把自己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

四、反思与拓展

这次活动,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游戏活动、展示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与价值,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习俗。可是,就在去年,韩国已经提前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习俗,让它们代代相传!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4、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端午节最快乐”主题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篇四

1、通过端午节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

2、通过活动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健身心的意识,促进快乐成长。

二、活动口号

“红红火火过节,快快乐乐生活。”

“知端午民俗,过健康生活。”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16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充分学习我们的队本教材《节日大观园》中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晨会课上所组织的相关学习内容及活动要及时记载在班队手册上;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五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预赛活动(每个中队由5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6日下午第一节课开始

注:1、预赛采用现场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内容请相关负责老师提早准备好,同时及早考虑知识竞赛主持队员以及竞赛过程安排和比赛场地布置、答题板等相关准备工作。

2、预赛场地黑板美化:

3、预赛结束后将根据总分获得情况选出各年级中前2支队伍参加决赛

活动二:“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5月8日――5月17日)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校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学校大队部会设计出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予以全校性公布,全体队员可以凭借你的亮眼来选出心目中认为最完美的也是最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当然你也可以发动你的家长共同参与,同时如果你对所提供的候选标志物有改进意见也可以提出。此项活动我们将根据各中队参与活动的人数和标志物寓意解说情况进行评分。参赛评分以在5月17日前收到的有奖征集表为准。大队部将在5月18日前汇总有关活动情况,同时会评出优秀解说语,并从中选出最佳解说语予以采用。

评比时间:5月18日下午2:00地点:三楼会议室

活动三:“包粽秀一回”端午节包粽比赛(5月8日――5月23日)

包粽品粽是最具代表性的端午节习俗活动之一。凭借我们灵巧的小手,学习包各种形状的粽子,并煮上后一边品尝自己包出的香喷喷的粽子,一边了解关于包裹粽子的各种传说故事,一定是最有滋味的事!

具体安排:

1、参与对象:五年级以上中队队员

2、各中队认真组织队员练习包粽活动,要求包出的粽子不散掉,练习时以学包小巧的迷你粽为主,在人人至少学会包一种粽子的基础上,鼓励部分队员学习各种款式的包法,比赛时请各中队选出5名队员参与,比赛前的粽叶预先泡好但不剪好,比赛规则为在10分钟内看所包的不散的粽子个数并且至少有两种款式的粽子。比赛时各项准备物品自备。

比赛时间:展示日当天地点:活动室

活动四:“巧手学制作”端午信物制作比赛(5月15日――5月25日)

1、端午香囊制作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锦”,即色彩鲜明的丝织品,那么就让片片的锦在我们灵巧的手中变成一个个玲珑可爱的香囊吧!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具体安排:

第一步:利用第十四周综合实践活动课,按以上制作方法,由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教授并进行全班制作活动。

第二步:利用第十五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后期美化,可贴、画、绣上一些美丽的图案点缀,还可以上做丝扣,下挂中国结以配饰。

第三步:各中队于5月25日前上交大队部10个进行端午香囊制作评选,各普通小学以校为单位上交10件作品。(上交作品时,各中队可统一放在一塑料袋内,里面注明学校、中队、参赛选手名单。)

[端午节活动主题设计]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案例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了解粽子的基本制作方法。

3.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ppt(屈原投江的故事、各种端午习俗),艾草、香囊、粽子、彩鸭蛋实物,赛龙舟图片。

2.幼儿完成端午节调查表;联系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若干名。

3.二楼多功能室布置成体验区,做好环境布置,提供粽叶若干、米、绳子、各种馅料等包粽子的材料。

活动过程:

活动一:端午节到了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讨论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在什么节日里包粽子、吃粽子?(农历五月初五)。

教师小结: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并列为中国四大节日,6月2日就是今年的端午节。

2.讨论并欣赏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1)请幼儿说说自己了解的端午节由来。

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收集的资料?

(2)个别幼儿讲述有关端午节由来的故事。

(3)师幼共同欣赏ppt。

师:关于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屈原)

师:为什么有包粽子和赛龙舟的传说?

教师总结:人们为了不让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吃掉,专门在端午节这天用粽叶包裹食物给鱼虾吃,赛龙舟也是人们为了驱赶鱼虾而专门举行的活动仪式。

3.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1)师:除了包粽子、赛龙舟外,你还知道关于端午节的哪些习俗?(选择个别主要的习俗,共同了解。如插艾草菖蒲、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囊。)

(2)师幼共同欣赏ppt,结合实物,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师:这是什么?(艾草。)闻闻什么味道?人们插艾草菖蒲有什么作用?

师:这是什么?(香囊。)闻闻什么味道?看看它的样子,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囊?师:还有什么习俗?(吃鸭蛋,喝雄黄酒,挂钟馗像等。)

师:古代人为什么在端午做这些事?(驱蚊、辟邪、祈福。)

师: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习俗?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谈谈现在人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

师: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比以前有了一些改变,但是许多活动人们仍在进行,如包粽子、吃鸭蛋等。

活动二:包粽子

1.谈话导入,引出关于粽子的话题。

师:马上要过端午节了,在端午节里有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展示各种形状的粽子(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引导幼儿观察。

请个别幼儿家长为小朋友介绍几种不同的粽子。

2.介绍包粽子所需要的基本材料。

3.请家长示范粽子的基本包法和步骤。

教师请个别家长在一旁说明每一个步骤的基本要领。重点示范、介绍:如何将粽叶把糯米包裹得紧一些,不漏米——一只手的手指紧紧按住粽叶,另一只手将粽叶翻过来,盖住糯米,包裹好就完成了。

请家长示范加馅料的方法:先将粽叶握拢成圆锥状,尖角向下,不能有漏孔,防止漏米。然后将一小半糯米灌入开口,再放入馅料,最后灌满糯米,包裹好粽叶。

4.幼儿实践:学习包粽子

幼儿分组到体验区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重点指导幼儿包裹粽叶。

5.幼儿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请幼儿代表将包好的粽子送到厨房去煮。

活动三:赛龙舟(体育游戏)

1.幼儿自由结伴五人一组,后面的幼儿依次抱住前面幼儿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着向前走。(老师只交待“开龙舟”游戏的基本玩法,让幼儿自己在玩中体验怎样使“龙舟”前进的技巧)老师观察:幼儿自由结伴的情况。开龙舟游戏时,幼儿能否步调一致,有节奏地蹲着向前走。

2.组织交流

师:小朋友,“开龙舟”的游戏好玩吗?你们玩得怎样?

师:那么怎样让“龙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样快慢,让“龙舟”顺利地开起来呢?师:如果速度一致,有节奏地走,“龙舟”是不是就能开得快呢?小朋友们再试一试。

3.幼儿再玩“开龙舟”游戏,老师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4.竞赛游戏:赛龙舟

师:小朋友们的龙舟开得很好,(出示红旗),下面我们来进行龙舟赛,看哪条龙舟最先到达红旗处,就算胜利。

幼儿五人组龙舟,并排从起点出发,开展龙舟赛。

加大难度,六人一组,十二人一组组成龙舟,再次比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