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大全5篇)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大全5篇)

ID:4478270

时间:2023-10-09 21:09:04

上传者:曼珠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一

一、备课也要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对这句话我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例1中4/5升果汁,教材里已经呈现了4/5升果汁,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而在黑板上呈现的时候,我只呈现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5份,然后问学生怎样在图上标注4/5升。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板演的学生标的却是图1。我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正确标注图2(瓶子正放,少的应是上部)。

在把4/5升平均分成2份,分一分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状况。板演的学生又分出了图3。从图形上来说,学生的分法是合理的,但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应按图4(即上、下分)比较合理。随后用量杯演示了这个过程。

二、备课的过程也是师生一路行进,一起并肩看风景的过程,有曲折,有峰回路转,有迷惘,有欢愉……当下课铃响的时候,我还是不顾一切的拖了堂,将教材里4/5÷3=4÷3/5无法计算的局限性打破了,引导学生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此路打通”了(4/5÷3=4×3÷3/5×3=4/15)。这种算法学生在以后的计算里也许大会去用,但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可以换个思路解决问题。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二

这是一节普通的计算课,为的是以平常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研究怎样体现“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我认为,一节课,无论它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华丽也好,朴实也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学习的技能必须得传授下去。这节课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内和课后的学生反馈可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获得?就是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这需要老师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活动。我把例题的数据改成,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切入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从旧知迁移、转化到新知的可能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最优化。这节课学生在一系巩固练习中充分体会到分数除以整数的最优计算方法是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一目标并不是单独存在,它其实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它代表着德育教育。本节课,学生有困惑、有惊喜、有自豪、他们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喜悦,这才是数学课的魅力所在。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三

计算教学的课注重的是讲明算理,掌握算法,一般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教者创设了学生做绸花的实际情境,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观察涂色的方格图,列出算式,从而有利于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这样处理,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把整数乘法的意义推广到分数中来,即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的结果。但在教学中,教者对一米绸带的这幅图没有充分地利用好,教者只是在导入时让学生说了说,怎样在图中表示3个米,其实在这里,应该依据图形结合,借助图形来说明算理,最后教师再归纳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角度,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就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

2.连续追问,深入理解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只关注教会学生如何算,对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由于算理不清而导致的只会机械算,不会灵活运用的状况。因此,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教者通过连续追问,让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整数为什么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的道理。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关注细节,注重数学的严谨

在教学先约分再计算的算法时,教者改编了教材,设计了一道比较大的整数与分数相乘的题目,对比之下简单与复杂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展示的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了约分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有些同学在约分时,把约好的数写在原来数的右边,教者忘了提醒学生要把约好的数写在原来数的上方,这个细节的不经意导致了学生在后面的计算过程中,总会忘了将这个约好的数与前面一个分子相乘。这个细节处理得有所缺憾。

4.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从乘法的意义上来说,也就是因为++=,所以×3=或者说是3个,所以3个是9个,结果是。

(2)从观察这幅图中,也可以知道象三个这样的涂色部分的和是3个,结果是。

(3)学生可以根据米到分米的进率,把米化成分米,也就是把米化成3分米,用整数乘法来解决,再把结果9分米化为分数米。

(4)学生学过了分数与小数的互换,所以也可以直接把米化为0.3米,0.3×3=0.9米=米。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出算法的多样性和学生学法的多样性,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算法。所以用书本上的米,可以说给学生的思考留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说算理时也不仅仅用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来解释。

如果用加法来理解分数乘法的含义,思考乘法算理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想到,也是比较易于理解的方法。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基础上继续探索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例2结合整数除法的问题,“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人?”激活学生对除法数量关系的回忆,并用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求吃每人吃1/2个、1/3个、1/4个,可以分给几人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出一个数除以几分之一就等于这个数乘以几分之一的`倒数。例3是对一个数除以几分之一方法的拓展。通过在条形图上分一分,让学生直接得到4÷的结果,再利用例2得到的方法算一算,发现结果是相同的。最后,通过对两个例题的比较,归纳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方法。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5——8主要是让学生巩固新学的计算方法,并与分数乘法和前一节课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作对比,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学习整数除以分数后,部分中下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1)把被除数的整数写成的倒数;

(2)把被除数的整数和除数的分数都写成了倒数。严重受到负迁移影响。在教学中如何克服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算理: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实质上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其次,要加强比较训练: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进行分组练习,以强化加深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分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五

《分数与整数相乘》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分数乘法。分数与整相乘在运算意义上与整数乘法一致,因而算法是教学的重点。

《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课重视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新知,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认为教者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1、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课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为了避免单纯的机械计算,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创设了班里同学为教师节做装饰花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又可以启发学生用加法算出3/10×3的结果。

2、借助同分母分数加法,自主探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由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转化成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因此,例1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考过程。因为很多学生可能凭借经验只知道怎么算,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尤其是对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时,为什么直接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而分母不变,学生不一定明确。因此,这节课不能仅仅满足学生会算,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关注学生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这样做能够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教材的例题侧重体现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转化,板书对照清楚明晰,学生很容易发现乘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多样性,激励性,生活性。在本环节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特别是两个常见的改错题引发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计算方法,已达到算法的自主优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