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通用8篇)

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通用8篇)

ID:4534146

时间:2023-10-12 09:43:22

上传者:翰墨 2023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提纲有哪些(通用8篇)

对于知识的总结,要注重归纳概括,突出重点,并善于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考试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

1.地球是一个球体。(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度范围为0°~90°,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经度范围是0°~180°,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20°w和160°e将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断经度所在半球(小于20°的无论什么符号,与20°w比较,小于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大于160°的与160°e比较,大于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

6.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用经纬网

7、一般经纬网的判读:

(3)有180°经线的与0°经线正好相反,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

8.地球绕地轴不停旋转,叫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和时差。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9.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的变化和五带。

10.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赤道,称春分日,3、4、5三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称为夏至日,6、7、8三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称为秋分日,9、10、11三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称为冬至日,12、1、2三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11.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

12.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13.比例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实地距离。

比例尺类型:线段型、数字型、文字型

比例尺大小判断: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小围大尺详内容,大围小尺略内容”

14.通常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方向;指向标的箭头始终指向北;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

15.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于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16.山地不同部位的判读:地形图,不难读,看好走势和标注,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鞍部位于山顶间,陡崖重叠等高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二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

2.从陆地面积看,最大的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三位。

从人口来看,最多的是中国,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4.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5.国界主要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

6.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其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0.在国际上,习惯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影响民居

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

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

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2)影响服饰

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

(4)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三

(1)世界人口总数: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a、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b、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的疏密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既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区。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a)交通堵塞、b)居住条件差、c)就业困难、d)饥饿贫困。

(2)人口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

(3)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1)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

2)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多、城市的物资生活条件较乡村好、教育等条件比乡村优越。

5、不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2)人种的分布:白种人主要人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州和美国。

(3)三大人种分布特点: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4)人种政策: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四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学好地理的方法技巧

1.掌握教材内容

2.读出知识脉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都可能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变化。我们应该将理清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头脑中形成这一地域的知识网络。

3.找出异同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将差异性或相似性较明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对比梳理,对比差异性,找到相似性。用这种方法。我们不仅要明确两个地区或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而且也要思考这些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好初中地理的技巧总结

1.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

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2.抓重点概念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公式、定理那样精明,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和要点,就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就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它不是工业产品。例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才是自然资源。例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他不是自然资源。

3.学会使用地图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五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15、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

18、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19、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21、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2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3、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24、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

25、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26、世界的三大宗教:

_: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28、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特点

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

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

2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3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

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

32、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3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提高地理成绩有哪些方法

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初中生掌握答题技巧,学会解题。对初中生学业水平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试题的形式进行测试。所以,初中生的地理学习也包括学会解题。需要初中生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准确识别考查的知识点,才能取得好成绩。

如何学好初中地理

要明确学习的内容。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

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六

a、南半球:房屋坐南朝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北面

b、北半球:房屋坐北朝南,门口朝向有阳光的南面

c、低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小,中、高纬度地区楼房间距大。

(2)影响服饰

a、生活在热带的人们,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b、生活在寒带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要穿厚厚的衣服;

c、生活在温带的人们,穿衣服的多少要随季节变化。

(3)影响人民的饮食习惯

南方人喜吃甜;北方人喜吃咸;山西人喜酸;四川人喜辣;藏民喜欢吃糌粑;

(4)影响农业生产

决定农作物的种植制度:我国东北平原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淮河以南是一年两熟;海南岛是一年三熟。

决定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类:北方以旱地为主,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南方以水田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甘蔗、油菜等。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七

52.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突破60亿。

53.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更为集中,如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56.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种人。

57.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58.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9.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60.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61.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62.混血人种是三大人种通婚产生的。

6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64.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

65.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66.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

67.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已经超过4亿。

68.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

69.____、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

71.____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72.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东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全世界有教徒(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亿多人。

73.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74.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75.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6.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77.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8.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9.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80.集镇是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篇八

52.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经突破60亿。

53.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更为集中,如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56.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种人。

57.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人口数量处于负增长。

58.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59.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

60.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61.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62.混血人种是三大人种通婚产生的。

6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

64.现在使用比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等。

65.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

66.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

67.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已经超过4亿。

68.信仰宗教的人被称为教徒。

69.____、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相对集中。

71.____起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

72.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清真寺是祭祀场所,特点是星月照应,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东南部和非洲的北部,全世界有教徒(伊斯兰教徒也叫穆斯林)7亿多人。

73.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

74.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庙宇是祭祀场所,特点是金碧辉煌,分布在亚洲,佛教徒现有2亿多人。

75.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76.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77.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78.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79.村庄是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80.集镇是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