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记小学生(优秀10篇)

冬至日记小学生(优秀10篇)

ID:4561165

时间:2023-10-12 20:52:12

上传者:紫薇儿 冬至日记小学生(优秀10篇)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一

该来的总会到来。该去的总会离开。

宇宙的平衡,世间的中和,人生的不偏不倚,都在冬至这天最后那一秒呈现。是的,当把这一刻凝固、延迟、显微并放慢镜头播放的时候就能看到,它处于一年最微妙的时刻,这一刻它实现了由长变短与由短变长的交换,这一刻它实现了阳生阴亡的转换,这一刻它金鸡独立于平衡中点、表现出最美的容姿达到至纯至善的和谐交集。

想什么重要吗?重要之处是如何理解世界、认识现实、和悦生活、调整态度;不重要则是因为无论如何理解、认识,抑或无论怎样的态度都改变不了客观现实,不能阻拦来的与去的、让你快乐的或者叫你沮丧的、引你辉煌的或者诱惑你贪婪败落的。

态度决定客观世界。良好的、正面的、坦然的心态可以看到更多好的、美的、善的东西因而能够更好地溶入世界;负面的、局促的、恶毒的心态决定了看到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污浊的、腐烂的因而自绝于社会进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偏离轨道,只有下轨或者停顿,不会有其他选择。

世界决定态度。每个人应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既所谓态度决定世界的那个世界;另一个是物质客观世界,既我们存在的环境。某种环境中会有某种环境中产生的意识,当这种意识作用于生活的时候,便是世界决定我们态度的.时候了。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二

很小的时候每逢冬至这一天奶奶都会告诉我冬至要吃饺子,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冻掉。为了我的'耳朵我都会大口大口吃饺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从书中得知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也不会冻掉。

其实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冬至可是一个大节气,倍受人们的重视。冬至要吃美食是人们过节的传统习惯,中国大地冬至的食俗南北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吃饺子、南方盛行吃汤圆。不论吃什么都是人们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饺子是我们家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我们全家聚在一块,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心里都美滋滋的。每到这时奶奶总会对我说:“多吃点,吃的肚子滚溜溜的,吃饱了晚上才会做个好梦哦!”虽然冬至夜三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但是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可惜今年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冬至夜不能回来。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三

冬至是中华人民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包饺子,有的.是做冬至圆。我们路桥的习俗是做冬至圆,妈妈说:“每年的农历十一月每家每户都做冬至,在这一个月内都可以做。”昨天,是农历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买了好多菜请客。伯伯一大早就联系亲戚朋友们晚上到他家吃饭。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写作业,过了一会儿,伯伯叫我们一起去挖芋头。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四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

今天的太阳起的格外的晚,但我却起的很早,据说在古代,冬至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人们都是放假的,会跟过年一样,热闹极了。

餐桌上摆满了饺子,看起来美味极了,奶奶夹起一个就往我碗里送,道:“冬至就该吃饺子,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是我们北方的习俗,我边吃边想,鼻头弥漫着缕缕饺子的香气,伴随着温馨与爱的气息,甚是令人陶醉,轻轻咬开如月牙般饺子的外皮,只觉得一股浓郁的汤汁溢满了我的口腔,心里也升腾着一丝暖意来。

冬至的饺子总是让人很难忘,因为它包含的是家长对孩子深深的.爱!

我扭头看到家人的笑颜,低头在日记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冬至,有最漫长的夜,也有最温暖的陪伴。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五

今天我妈只打了个电话,我就醒了。

看看外面的灰色。冯姐今天去哪了?母亲说:冯姐姐可以把灰吹得很远,这样天空就会变蓝,太阳就会出来变黄变暖。

爬下床,妈妈帮我换上睡衣和彩色秋衣秋裤——我很喜欢。

今天不想刷牙,就喊了一声“奶奶帮我刷牙!”奶奶说:自己刷。

我没办法,就爬到爸爸的凳子上,干脆用水哼了一声——因为我怕牙膏的辣味。

坐下吃饭的时候,我问妈妈:明天是红日?妈妈:嗯。

爸爸:今天是冬至。难怪昨天很多人买饺子。

我:爸,冬至是什么?

爸爸:冬天来了。之后会很冷。你必须穿外套,下雪,还有新年。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六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里,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相传漫长的夜晚如果不能吃饱,就会挨饿,而麻糍这种食品不易消化,所以人们在这一天都要吃麻糍。这个传统文化就从汉代一直传到现在。

今天,我就来提早体验做麻糍吧。首先,我把檽米粉倒进盆里,然后放入适量的水。我一摸,啊!细细的,滑滑的,真舒服呀。再把檽米和成团,我一看,哈哈,我的手都成白鸡爪啦!我继续做着,把面团分开,揉成一个个小面团。最后把它们放在锅里,再等几分钟,就可以出炉啦。过了一会儿,我打开锅盖,发现面团都浮上来了,好像在做运动呢!我连忙把它们盛出来,放进豆沙粉里,搅拌几下,麻糍就做好了。我一尝,软软的,甜甜的,啊,真好吃。妈妈说:“吃了麻糍就长了一岁!”“那我明天再做一次,”我呵呵一笑,“那就可以再长一岁了。”话音刚落,妈妈和姐姐就哈哈大笑起来。

去年,国务院还把冬至列为我国的'假日,把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来,让人们更深刻的记住它。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七

今天妈妈只叫一声,我就醒了。

看一眼外面灰朦朦的,今天的'风姐姐哪去了?妈妈说:风姐姐可以把灰吹的远远的,这样天就会蓝蓝的,太阳也会出来黄黄的,暖暖的。

爬出被窝妈妈帮我换下睡衣,换上花花的秋衣秋裤-我很喜欢。

今天我不想自己刷牙,于是嘟嚷着:奶奶帮我刷牙啊!奶奶说:自己刷。

没办法,我只好自己爬上爸爸做的小凳子,简单的用水咕噜咕噜了几下-因为我怕牙膏那辣辣的感觉。

坐下来吃饭时,我问妈妈:明天是红红的日子?妈妈:恩。

爸爸:今天是冬至,难怪昨天看好多人买饺子。

我:爸爸什么是冬至?

爸爸:就是冬天到了的日子,之后就会很冷很冷,要穿袄袄,要下雪,要过年了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八

倾听着2023年的脚步声,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昼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

该吃晚饭了,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笑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听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弟弟也想早点长大,一边夸饭香,一边埋头“苦干”哩。

吃完饭,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还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百鬼夜行,午夜12点鬼门开,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吓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骗你的啦!”外婆笑着说。“不过,也应该早点睡,添岁嘛!”在全家的笑声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来,是冬至节,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九

今天早晨,天还刚刚亮,冬姑娘又轻轻地拉开了我的窗帘。

“唉,这个鬼天气,冷死啦!”我醒来后大声嚷道,然后又躺下了。可是,一阵鸟叫声又吵醒了我,没办法,我只好起吃完饭后,我便和爸爸一起去上学。一出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抖了抖肩膀,戴上帽子,继续走着。不知不觉中,我想起了往年的春天:花儿竞相开放,大地穿上了绿装,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们一家儿去爬缙云山,山上,树发芽了,花开了,冬眠的小动物们醒了。可现在,什么也没了,只有风婆婆和雪妹妹在不停地“工作”。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冬至,冬至是冬天最冷的天气,还有一句话“冬至数九,冰上走!”

啊,冬至来啦!

冬至日记小学生篇十

昨天晚上,妈妈打了许多电话。因为,明天我们家要做冬至。所以,妈妈请来了爷爷、奶奶....人实在太多了,我数都数不过来。

今天晚上,所有人都来了。妈妈烧起饭菜,忙得不可开交。阿姨在一旁帮忙。小朋友们都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饭菜都烧好了,大人们坐饭桌上吃饭,而我们在茶几上吃饭。你们猜猜,后来怎么样了?告诉你,后来我们把所有东西都吃完了。吃完饭菜,大家都说:“饱死了。”小孩子们都高兴得打打闹闹,大人们也高兴地聊天。他们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去。

我感觉,这真是快乐的一天,因为我好久没跟表妹表弟他们一起玩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