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大全8篇)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大全8篇)

ID:4563438

时间:2023-10-12 21:42:26

上传者:文轩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大全8篇)

初二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欢迎大家阅读以下小学教案范文,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创新。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一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活动课《你寄过贺卡吗》。

点评:教者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贺卡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发现问题

1.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自己和家里去年收到贺卡的情况。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课件)。

2.小组汇报,填写全班统计表。(教师填写课件)(表略)。

3.观察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数据吗?(课件)

(1)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2)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点评:教者选取学生熟悉的“寄贺卡”为导线,并根据统计表数据计算出总计和平均数,在一组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分析问题

1.出示阅读资料

生产20xx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

2.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3.根据资料中的信息算出:全校学生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

4.你想说些什么?

5.我们也许觉得几棵大树不算什么,一张小小的贺卡也无足轻重,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全县、全中国、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贺卡流通起来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树木、浪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6.(课件)请同学们自读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资料略)

点评: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校园里进行一次“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你们准备怎样宣传呢?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点评:在解决问题部分,让学生发掘出确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有效措施。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结合本课学的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点评:教者留了一篇数学日记,数学日记能够折射出学生在课堂内的真实体验,课后学生带着环保意识接触生活并记录下来,有利于学生对加入环保元素的数学问题加深理解,对课堂内的知识有另一番感悟。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并能正确读亿以上的数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含“0”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告诉老师你读数的步骤(分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那你是怎么分级的呢?(从右往左,每4位分为一级)

师:为什么这里这么多零你都没读出来?(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数变一下70000060现在这个数怎么读呢?生1.......

大家同意他的读法吗?大家一起把这个数读一遍

怎么只是把其中的一个0变成6,读的时候就出现了零呢?刚刚这几个零都没有读啊?(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其他数位上的零,不管连续出现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所以那几个0读了?那几个0没读呢?

2、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

现在数能说说亿以内的数要怎么读?读的步骤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的.数学习的很扎实

二、新课教学

看来有的同学已经会读了,有些同学还有些犹豫,没关系,学完今天的课,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读这个数。大家看看,这个数跟刚才老师给大家的70000000相比,在数位上有什么变化吗?那他还是亿以内的数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板书)出示ppt,这个数还是我们20xx年全球的人口总数,看我们的地球都快背不动。大家觉得我们地球上的人多不多啊?如果不控制人口增长,将要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

刚给有同学已经吧这个数读出来了,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对照顺序表看看

1、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读出7000000000

那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数位顺序表(板书:个位、十位、亿位)这是我们学习亿以内的数的数位顺序表,现在我们要学亿以上的数,够吗?这张表不够了,那怎么办呢?10个一亿该是多少呢?(十亿)10个十亿该是多少呢?(百亿)那往后呢?(亿,十亿,百亿,千亿)接着相应的数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现在用数位顺序表大家在读看看是多少呢?大家一起吧这个数读一下有没有同学愿意来说说你读这个数的步骤是什么样的(读亿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分别请两位学生来读这两个数,在全班一起读。400305000000

3、学生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师引导补充。

请一位同学完整的把亿以上数的读法总结一下。(ppt)

4、读法练习:学生读出四条信息。

(1)做一做

请2位同学进行板演(1.读法不能写阿拉伯数字2.零的读法)

(2)今天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自己来出数,其他同学快速的读出数

三、课堂小结

请你们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用了什么学习方法。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学会了读亿以上的数,还了解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

板书设计:

亿以上数的读写法

数位顺序表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体验用教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小组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

教具:精美贺卡、全班同学及家庭收到贺卡数量统计表。

学具:板贴纸、计算器、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展示贺卡,激趣导入

1、展示几副精美的贺卡。

2、贺卡可以传递友谊和祝福,同学们,你给同学、老师、亲人、朋友寄过贺卡吗?知不知道贺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给同学们介绍贺卡是用木材加工成的,生产贺卡需要消耗大量材。

出示课题:你寄过贺卡吗?

(设计意图:展示漂亮的贺卡,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导入新课。)

(二)交流资料,合作统计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老师展示收集的相关资料。

3、小结:可以看出一张贺卡从砍伐树林、印刷纸张、精美加工、集中邮寄至废弃扔掉,其中资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十分惊人,那么我们每个小组个人及家庭去年收到贺卡数量又怎么样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你们调查的结果分别填在表格中。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四

课题:

你寄过贺卡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2、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贺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贺卡,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同学们在元旦的时候都收到过贺卡吗?你给谁寄过贺卡吗?

2、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你寄过贺卡吗?的实践课(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发现问题;

1)呈现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学生阅读。

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木材。

对废品要有效回收。

2)昨天老师布置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去年收到的贺卡数量。

学生制成统计表,填写统计表。

2、分析问题:

2)引导思考:怎样根据小组的统计结果,估计全班、全年级和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

出示阅读资料,小组合作探索。

3)引发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思考,引出结论。

4)问题:除了保护森林,少寄贺卡还有哪些好处?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解决问题。

实施解决方案——行动起来吧!

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六

在学生学完统计这一单元之后,教材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通过整个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可以说是一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数学课。怎样通过一节课让这么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以小见大呢?我在教学时主要分为三部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的过程。由于刚好是圣诞节,同学们之间早已开始互送卡片了,因此上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先分小组调查本小组成员及家庭在今年收到的贺卡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调查统计的结果分析数据的过程,贯穿了对统计结果进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通过教材提供的三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下统计的结果,估计全班、全校共收到多少张贺卡,使学生认识到总数和平均数在统计中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解决问题部分,学生通过思考,小组制定解决方案,要做到少寄贺卡,我们要怎样做。学生在这个环节提出了很多设想:开环保主题班会、出环保专题墙报、自己做环保贺卡、打电话或发邮件问候、废纸回收等。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仅不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七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活动课《你寄过贺卡吗》。

点评:教者能够通过生活中的贺卡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发现问题

1、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自己和家里去年收到贺卡的情况。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课件)。

2、小组汇报,填写全班统计表。(教师填写课件)(表略)。

3、观察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数据吗?(课件)

(1)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2)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点评:教者选取学生熟悉的“寄贺卡”为导线,并根据统计表数据计算出总计和平均数,在一组令人心情沉重的数字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感到保护环境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分析问题

1、出示阅读资料

生产20xx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

2、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3、根据资料中的信息算出:全校学生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

4、你想说些什么?

5、我们也许觉得几棵大树不算什么,一张小小的.贺卡也无足轻重,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全县、全中国、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贺卡流通起来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树木、浪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6、(课件)请同学们自读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点评:注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另一方面,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校园里进行一次“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你们准备怎样宣传呢?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点评:在解决问题部分,让学生发掘出确实可行的“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有效措施。使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也切实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结合本课学的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你寄过贺卡吗教案及反思篇八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和调查结果分析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的环保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实践活动课《你寄过贺卡吗》。

二、发现问题

1、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自己和家里去年收到贺卡的情况。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课件)。

2、小组汇报,填写全班统计表。(教师填写课件)(表略)。

3、观察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你能根据上述信息推出下列数据吗?(课件)

(1)全校学生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2)全校学生家庭共收到贺卡约多少张?

三、分析问题

1、出示阅读资料

生产2000张贺卡要消耗一棵3米高的树。

2、从资料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3、根据资料中的信息算出:全校学生家庭收到的贺卡相当于砍掉多少棵大树?

4、你想说些什么?

5、我们也许觉得几棵大树不算什么,一张小小的贺卡也无足轻重,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全县、全中国、全世界一年收到的贺卡流通起来所消耗的木材、被砍伐的树木、浪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环境污染,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6、(课件)请同学们自读资料。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资料略)

四、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校园里进行一次“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宣传活动,你们准备怎样宣传呢?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五、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请结合本课学的内容,提出更多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解决。并写一篇数学日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