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精选8篇)

2023年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精选8篇)

ID:4574995

时间:2023-10-13 02:37:53

上传者:BW笔侠 2023年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精选8篇)

齐心协力,为目标不懈努力。在选择团队标语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为您呈现一些充满激励和凝聚力的团队标语,供您选择。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一

杏熟麦黄,柳枝婆娑,坐着车子,透过玻璃,又看到了家乡的小河,水波荡漾,河水涨满,一直往西,奔流不息。

小河,是家的风向标,沿着河走,就能找到故乡,就能找到家。

提着行李,走在村庄,问候着婶子大娘爷爷奶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家乡的小河,在村庄的西边,从南往北,拐个弯,东西畅通,往东通往清凉江,往西通往衡水湖,不远处有一个泄洪闸,桥很小,但桥下水很深,芦苇在岸边疯长,水里有鱼,经常有人在岸边撒网。去年夏天,有人在河里捞鱼,哥哥闲着没事,就去看热闹,人家给了大半盆,于是,我们姐弟几个围在一起,用剪刀把鱼的肚肠清理干净,做成了美味,饱餐了一顿。那种情景,好像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童年一样,一家人无拘无束地在一起,做饭吃饭,上学放学,无忧无虑。

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大家各自忙碌,成家立业,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工作而打拼劳作。如今老人年岁大了,身体又不是很结实,一直住在家乡的大宅院里。父母在哪里,根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于是,飞到外面的兄弟姐妹,谁有空谁就往家乡跑。人言落日是天涯,天涯那头便是家。无论你走多远,哪怕去了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无论你在哪里开枝散叶,哪怕八方不稳四海漂泊,家乡,永远是你走到哪里都不可能不眷恋的回忆;家,永远是你魂牵梦萦无法走出的堤岸。

小时候,河里的水非常清澈,妈妈经常和邻居婶子们到河边洗衣服,哥哥们趁大人不备,偷偷下水,经常捞回来鸭蛋鹅蛋,最重要的是,也是最让我羡慕的是,他们都学会了游泳!我这个小女生,是听大人话的乖孩子,不让下水,绝不敢湿鞋,于是连最基本的狗刨都没学会,至今都觉得此乃小女子革命历史中的一大憾事。带孩子到一些地方的游乐场去游泳,都害怕得要命,不套游泳圈根本不敢下水。到了海边更是露怯,看到浪头打过来,吓得扭头就跑,甭说下海了,连踩水都不敢去深点的地方。

童年时,每到夏季暴雨,河里的水便涨上岸,流到街里来,鱼虾自然也会跟过来,总能捡到鲜货。但这样的时候不是很多。印象中,水里的小虾,总爱躲进水草里面去,小伙伴们用长木棍捅一捅,小虾慌忙跑出来,然后悠然地在水里踱步。

小河也经历过污染,东面镇上的暖气片厂子,排污的水都流到河里,河水变黑,小鱼小虾灭迹,甚至有人还见到了两个头的青蛙。农人们习惯地从河里抽水灌溉庄稼,后来见水污染了,他们便自己在地里打井浇地。厂子辉煌了几年,倒闭后,河水经过治理,近几年,水质开始变好,终于在河里又见到了活蹦乱跳的蝌蚪和鱼儿。

小河,是滏阳河的支流,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都认为北方干旱缺水,可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河道南北纵横,况且还有近些年来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毗邻村庄直线距离十里地。由于水域充足,对于调节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河两岸,绿树成荫,菜园葱绿,庄稼茂盛,天蓝水清,风调雨顺。

“清清的滏阳水,两岸柳枝翠,绿树成荫庄稼茂,蜜桃鸭梨多甜美,这就是我的`呀,家乡啊,我的家乡衡水美,衡呀衡水美。”小时候,父亲教我学会了这首歌,一直念念不忘,每每河边散步,禁不住哼唱出来。每次回到家乡,总要抽空去衡水湖逛一逛,哪怕就在岸边坐上半个小时,欣赏欣赏湖里的睡莲,看看自由游动的小鱼,心里都觉得特别安宁恬淡,从而淡却了忙碌的生活,滤掉了生存的压力,还原了纯真的自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在村庄的小巷里穿行,许多空心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留守的老爷爷老奶奶,三五成群地坐在大门底下,审视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的目光中,有对远方亲人捎去的殷殷嘱托,有对乡邻不辞而别的惜惜眷顾,有对少小离家之人的无限关切。

小河潺潺,经年流淌,滋养万物,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这里是大儒董仲舒的故乡。作为董子故里的后人,小女子掩卷沉思,越发觉得,岁月不可辜负,切不可怠慢了自己嗬!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二

家乡的小河没有名字,村里人提到她就叫“河套”,我总反感大家这样叫她,似乎这个粗俗的称呼玷污了她的秀美清灵,象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字却叫“大丫头、二丫头”一样地少了几分贴切和意境。直到我离开家,跌进无休止的流浪奔波,也没听到别致一点的叫法,其实我总想给她起一个女性一点的名字,因为她太清、太纯、太温婉、太缠绵、太容易让我想起和思念。

小时候夏天的傍晚,就喜欢坐在小河边的大石头上,听劳碌了一天的乡亲们唠家常,讲故事,那小河的水悠悠的,叮叮咚咚的,偶尔有月光跳跃,有星光闪烁,我便以为她也在听,也在欢喜或忧伤,我把大人们故事里所有的情节都安排在小河边,她们就是小河里小鱼的故事,小虾的故事,是小河面上小蜻蜓的故事,是小河边草丛里蟋蟀和小蚂蚱的故事,或者也有鼓噪的青蛙,那个爱吵的家伙我常把它想象成坏人。困了,依在大人的怀里,仰头望着大大的圆月亮,看小河边的柳丝荡呀荡地在月亮里摇,然后枕着小河叮咚流淌的声音酣然入睡,有清凉的河风抚摸着,有欢愉的梦伴随着。

小时候的玩伴并不多,大人们出去劳动的时候,就喜欢到小河边玩耍,那小河水清凌凌地流淌在五彩的鹅卵石上,流淌在顽皮的沙粒上,斜着身子从石隙间挤过去,从高点的地方跳下去,欢快地吐着一串串的水泡泡。我挽起小裤脚,坐在石头上,把脚丫放在水里,她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小腿,我看见有小鱼小虾游到我的脚边,那些游动的小影子被阳光映在河底的沙子上,映在我的小腿上,痒痒地让我好开心。

有洗衣服的姑娘唧唧喳喳说笑着,把红红绿绿的衣服投进水里,她们挽着衣袖把嫩白的胳膊伸进水中,把衣物在青石板上来回地揉搓,有青年后生从小河的石阶上迈过去,不知是哪个姑娘开了哪个姑娘的玩笑,她们便相互撩起水来,唧唧喳喳笑作一团,我也跟着呵呵地笑,便有个红着脸的姑娘抬头望我,向我撩起一捧水“小屁孩,你笑啥?再笑给你找个大媳妇,天天管着你,让你笑。”我不懂她说啥,但快乐在整条小河上荡漾,我也就跟着快乐。

夕阳把整条小河染成一条橘黄色闪闪发光的丝带,在山里一点点飘远,几个从田间归来的姑娘、媳妇走进柳隙边的那片水塘“你是谁家的小孩,先别走,给我们看着人儿。”她们便脱了衣服,穿着红布的肚兜跳下河,互相挫摸着嬉闹着,夕阳流到她们身上,把她们和溅起的水花都染成淡淡的金色。“别偷看,小屁孩!”我觉得她们象一群玩水的小鸭子。“哎,小孩,把那些衣服拿过来。”有路过的男人们喊我,我不敢,一溜烟地跑回家里去。

渐渐地长大了,每天从小河的石阶上迈过去上学,总止不住来回地望呀望,有了诗的情怀,有了审美的享受,感觉这河是有灵性的,那一波一折都曼妙,那一声一语都诗情,喜欢听这哗哗啦啦,叮叮咚咚的歌唱,总感觉那小河青春靓丽,热情奔放。喜欢坐在小河边的青石板上看书,喜欢把脚丫泡在水里沿着水流的方向想象远方。这古朴的小村落,这悠扬又绵长的小河,如诗如画地印在脑海里,成为日后化不开的乡愁。

不知从何时起也喜欢到小河里洗衣服,有事没事地到小河边静坐,心底那莫名的愁怨象这小河水一样地缠绵起来了,那小河水竟也如泣如诉、愁肠百结、千回百转。“小河啊小河,请把我的心事转给对岸木门里的姑娘。”千百次地祈祷,只盼一次河边的偶遇。那个留着短发大眼睛的女孩映在心里,映在河里,让我柔肠寸断。

终于她走出木门,来到小河边,我们隔河相望,小河哗哗的流淌遮掩了我不安的心跳,遮掩了我喃喃的呼唤,也遮掩了我那声轻轻的叹息。那女孩的眼睛啊,就像这小河水一样清澈明亮。她娇小的身影荡漾在河水里,我多想自己是河里的小虾小鱼,可以拥有那个影儿的美丽。

多少个月夜,我坐在河边的青石上痴痴地凝望那扇木门,把相思诉说给小河,多少个黄昏我徘徊在小河边,期许一次偶然的擦肩。我的心儿啊,流浪了那么远,我浮在河面的情诗你可曾看见,我如小河的低吟浅唱你可曾听见。

缘起于小河,我请小河见证一段天荒地老的恋情。当我握着姑娘如叶的小手依偎在小河边,能拥有这小河该有多么浪漫,我们的心儿就像这小河一样地清纯,我们的情感就像这小河一样欢愉地歌唱,小河成了我们的大媒,成了我们约会的老地方。直到我牵着姑娘的手把她领过河,让她做了我美丽的'新娘。

岁月无情地流逝,那跳跃在小河上的时光啊,都去了哪里了?我亲亲的乡亲,我恋恋的亲人。老辈的乡亲和爷爷奶奶相继地去世了,送殡的队伍慢慢地走过小河,小河啊,难道你也是无情的吗?你日夜的流淌带走了我的童年,带走了我的青春,也带走了我深爱的老辈人吗?小河呜咽,是也在留恋那曾经映在河面熟悉的身影,是也在思念那依着小河而生存的乡亲。

没想过会离开家,没想过会离开我的小河,那清凌凌的小河一直温着我漂泊的心,在我的梦里呢喃,积叠着我的思念。在不相顾的岁月里我的小河枯萎了,像我失去的先人一样,河床一片荒芜,有如一座荒冢,我竟不知怎样去祭奠,除了流泪和怀念,我怎样才能还原你当年的容颜。

老天是同情我,还是不忍视那一片荒芜,才有了雨露的眷顾,下雨的时候我就会告诉妻和儿女,“我们回老家去。”我知道那条依然没有名字的小河又在哗哗地流淌。她呼唤着我,等待着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三

无论我走到哪里,

还是居住在何方,

小河像那远方的友人,

我始终不能忘怀,

小河像我热爱的姑娘,

对她充满牵挂和思念,

小河的两岸有广袤田野,

每一年都是丰收景象,

小河似我的母亲河,

哺养着我的父老乡亲,

小河中传来的欢声笑语,

诉说着幸褔的生活.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四

无论我漂泊何方,

还是迁徙在哪里,

小河像那远方的友人,

我始终不敢忘记,

小河像我热恋的姑娘.

对她满怀期盼和想念,

小河的两旁有高高山峦,

每一季都是茂密景象,

小河似我的母亲河,

哺育着我的父老乡亲,

小河里日夜奔流不息,

歌唱着欢乐的时光.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五

前不久回家,又看到了家乡的那湾小河,慢悠悠地流淌着。准确地说,也许应该称她为——小溪。

未到自家的村庄,就已经看到了流经村落的小河,甚是欣喜,好似看到了母亲的微笑,在召唤儿子的归来,心头掠过一阵狂喜;小河,你又还原了你应有的摸样,缓缓地,转几道弯;温柔地,扭着身躯,嘻嘻哈哈地奔向远方。

你的影子,把我的目光带到了远处,回到了记忆的.深沟里。

在很小很小的时候,门前就有一湾小溪。这湾小溪,就如一道鸿沟,把我们的村庄从中间分为东西两坡,所以大人们通常会说去西坡谁家干啥去,我家就座落在东坡的脚下。如果想去对面西坡,感觉西坡很是遥远,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再就是去西坡要经过小溪。这样,在小时候,都是同村同龄的伙伴,却很少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就有些淡薄。

小时候,一年四季,小河都在流淌,不知疲倦,她有她的方向。我们约三五个小伙伴,去小河里玩耍,捉鱼,捏泥巴,学着游泳……可惜,河水太浅,游泳时,漂浮不起来;这时,稍微大一些伙伴,就拿上铁锹,在河沟里挖一些大坑,然后把河水用沙土围堵起来,等水聚多了,一起跳下去,来个“狗刨式”,打个水仗,随着家里人的“叫喊声”,匆忙拿上战袍,飞奔回家,然后,赶着自家的毛牛或者小毛驴,背起沉重的粪篓,开始工作。

童年里,有苦也有乐,其中的苦恼大多都被乐趣冲散,所以,一直酷爱着夏天,爱着家乡的那湾小河。

几年后,我背负着父母的期望,也背着父母的汗水,还有那沉甸甸的书包,去县城读书。每次离家,都是母亲在门前的大树下目送我上车,远去——还有那湾小河。

由于交通工具的落后,村庄的偏远,每次乘车都是凌晨四五点钟,如梦游一般,在黑暗中,我看不清母亲的面容,只会听到她的叮咛,还有小河的呢喃嘱托,我猜想着母亲的笑容,慢慢地离开,慢慢地长大。

随着我的长大,去了比较远的地方去求学,看望母亲的周期变长,探望小河的日子变长。在梦里,在现实里,再回家时,小河干涸了,只有那道道的崎岖,弯弯的影子,岁月的皱纹,刻在了小河旁,划在了我的额头上。

小河干涸了,真的干涸了!

今天,我看到了久违的小河,看到了母亲笑盈盈的脸庞,又一次听到了母亲的叮咛,小河的嘱托,还有那渐行渐远的流水声。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六

寻找过去的旧梦在我心里越发的浓烈了,只是那些曾经都带着一些泛黄和些许的沮丧懊恼。家乡变化的让人无法找回曾经的影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小河却依然存在,依旧如故。也许,正是因为小河的执著让我情牵,或者正是这条小河的执著让我感动。因为,时代在变,一切都在变,已经没有什么是一层不变了的。而只有那小河仍和过去一样。

那是一条小河,很狭窄的'小河,柔柔的碧波在记忆深处无数次划过,清清的河水永恒不变的流动。至今那河水依然潺潺流淌。不知道它的源头在那里,也不知道它终将流向何方,只知道它永远不知道疲倦向前奔跑,有一阵子让我它感动。

我总是在累了的时候和它对视无语,倦了时候和它相象思绪,忧伤的时候和它倾诉我的委屈,而它总是默默地不语任凭我数落。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七

有那么一条小河,不仅名不见经传,而且连一个正规的名字也没有,河东的人叫它西沟,河西的人管它叫东沟,我当然就无法知道它的名字。更不要说去地图上去寻找它的踪迹了,不过它确确实实存在,它源于一条入海的叫做车轴河的排洪河,经过一个青石垒砌的、只有10宽米的小小闸门后,蜿蜒进我曾经居住的村庄后,似一条灵动而神韵的小白龙,摇头摆尾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游去。

它的河面并不宽,只有十几米,水也不深,大约有3米左右。是人工挖掘的、还是天然形成的?虽然小时候与它天天谋面,我却不知道的来龙去脉。别看它其貌不扬,河水刚跳过闸口后就便成为一个隶书的“个”字形状。可它对于我居住的那个村庄来说,却十分重要,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和滋润着将近百户人家的老老少少。

我家的老宅就坐落在这条母亲河的东岸,在那个时代曾经深得其恩泽和荫护。由于它来自村前那滚滚东去的排洪大河,而大河每天总是随着海水的潮起潮落而升降,从而使得河水一年四季清澈无比。

原来的小河在村庄中龙游蛇行,就像树的根须一样,在村庄里扎下许多粗细不均的根须,而那些人家前后的小小的池塘,又宛如水杉的根结一般。那甘甜的河水既可以用来淘米,洗菜,还可以直接用来煮饭和饮用。因此也有着丰富的营养供给鱼虾蟹们食用,涨潮时它们随着潮水而来后,就留恋村庄的食物,再也不想回到大河里去了,所以小河里生长着好多鱼虾蟹。

老宅地处沿海滩涂地区,那里是芦苇的天下。无法例外,那条小河的河边也生长着密密匝匝地芦苇,岸边还生长着大量的杂七杂八的树木。春姑娘裙裾翩跹而来的时分,芦苇率先生长出细竹笋般的芦笋,这种芦笋是可以食用的。当它们绿叶飘舞时,岸边的杨柳也垂下了绿帘,接着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树也飘起绿色的云朵,河水就不知不觉地被渲染成为绿色。

村庄上那些桃李杏的花香脉动时,不仅招惹来蜂飞蝶舞,也迎来往年的燕儿回归,燕剪春光应该说是一幅曼妙的画卷。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知道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候鸟回归。鸟语、花香、叶绿、水碧,一起唱起春天进行曲。

提到春日的归鸟,不能不去说一下那种叫做呱呱唧的鸟儿,它的名字是有它的叫声来的,它的叫声很空灵,在长满芦苇的河水上回荡,似来自遥远的地方。这种鸟来自何方不得而知,每年的芦苇长到一人高时,如约而至,它们成双成对比翼而来,喜欢在芦苇荡里做窝,然后开始繁殖后代。布谷鸟看起来是让人喜欢的鸟儿,节气一到,它就不停地叫嚷“布谷,布谷……”提醒着人们早日春耕春播,可它们很霸道,往往将自己的蛋下在呱呱唧的巢穴里,一走了之。喜欢歌唱的呱呱唧虽然愁眉不展,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做起义父义母,一直把布谷鸟的幼雏抚养到展翅高飞。

人们多知道画眉鸟的歌声很曼妙,婉转而悠扬,可比它更让我无法忘怀是一种至今还叫不上名字的那种鸟儿,它没有什么十分让人惊艳的羽毛,黑背白腹,体型小巧玲珑,可它的歌喉要比那黄鹂还动听。它们往往成群结队地停歇在小河边的树梢上,开始它们的歌唱,它们叫声充满水意,似乎嘴里含着一滴滴晨露,一点一点地滴下来,一滴一滴地撒下来,让人有置身空谷有林之感,是一曲勿用编排的天籁之音。

至于水鸟就不用提了,由于密密麻麻的芦苇形成为天然的围墙,河里又有丰富的鱼虾蟹,以及大大小小的河蚌河蚬,是它们勿用举手之劳的美味佳肴,于是好多水鸟乐此不彼地出没在小河里。水鸡、水鸭多的数不胜数,它们甚至和家养的鹅、鸭去争夺领地。有一种鹭鸟十分漂亮,它们不仅拥有白天鹅般的丽羽,还具有丹顶鹤般的高脚,静浮碧波时宛如淑女,展翅翔飞时轻盈曼舞。

由于当时的小河是鸟的天堂,无论是它们的曼妙歌喉,还是它们的美丽的羽毛,往往会一起我们孩童的好奇。不是爬上树梢去掏鸟蛋,就是到芦苇丛里去抓幼鸟,甚至用网做成为拍子去捕捉鸟儿。聪明一点的孩童还会用细线在鸟窝上系上一个活结,只要鸟儿进入鸟窝,就会被束手就擒。野外生活惯了鸟儿一般是养不活的,它们往往拒绝人们给它们喂食,不要数日,它们就会被活活饿死。有时候大人们会好心地在我们孩童睡梦时,将鸟儿放走,并小心地再将扣鸟儿的线打上结,说鸟儿有缩骨法,是鸟儿自己逃跑了。

芦苇的生长速度极快,在杨柳还未盛装登台时,芦苇就长出了二米多高,密密匝匝地拥挤着,再要看看河水就得要到家家户户搭建的码头上,才能够去亲水。那些码头清一色地用青石板铺就,架在打进河底的杨柳树的枝干上,一般大约有2米长左右,在婉约的河水里显得小巧玲珑。柳树是一种喜水的树木,往往在河水里不但不枯死,还能够继续扎下新须、长出新枝。而时间一长,青石板靠水的地方又会生长出鲜绿色的苔藓、水藻等,仿佛被包了一层绿色的天鹅绒。从春而夏,又秋再冬,这些码头不仅是洗衣、淘米、担水的地方,也成为孩童戏水玩耍的场所。

当春水荡漾时,孩童们就会找来一米见方的纱布,四角固定上弯成为弓形的竹片上,然后在纱布上固定一些诱饵,去捕捉那些长着长长胡须的大潮虾,当然也会捕捉到一些贪吃的小鱼儿。这是一个要求动作灵敏的活,慢了鱼虾全部跑光,快了则欲速不达,提不动这种特制的网。

一声春雷唤醒了所有冬眠蛰伏的动物。黄鳝是一种冬眠的鱼儿,它往往在人家的码头边上筑洞。在春雨飘舞时,它们用尽最后的积蓄将自己的洞口打开,卷缩在洞里守株待兔。孩童们就会找来废旧的自行车的钢条,弯一个钩子,在钩子上插上一条蚯蚓,慢慢地伸到黄鳝的洞里,引诱黄鳝上钩。钓黄鳝是一个胆大心细的活儿,因为有时候水蛇也会钻进黄鳝的洞穴,不过水蛇一般没有毒,不必怕,只要你掌握捉蛇的技巧,就是一场虚惊。一旦你钓上了蛇,只要你用手指捏住尾巴,轻轻地摇动尾巴,水蛇就会乖乖地成为一根棍子,听任你摆布。说道心细,就是当你钓到黄鳝时,你不要死拉硬拽,否则,往往被它逃脱,要和它斗智斗勇,待它疲劳时,你轻轻地一拉,它就会滑出洞来。黄鳝的表面有一层粘液,你越用力越抓不住它,其实,你只要用杂草的叶子包一下,轻轻一捏就任意你所为了。

而到夏季来临时,儿童们又会站在码头上去打浴,或者跳进河水里去游泳。因为河水上空有树木的浓荫笼罩,下面有芦苇的遮掩,使得河水十分清凉,是炎炎盛夏祛暑的最佳场所。在当时,老家如同烟雨江南一样,是一个多雨的季节,而且夏天的雨在电闪雷鸣的陪同下,往往下的又大又急,往往不要多久就会是小河的水位暴涨,超过了大河的水位,就会形成湍急的'水流冲向大河。每逢这个时候,我会将横亘小河上的那个涵洞堵住,让河水从路上漫过,在水位低的一面下了网,坐等鱼群的进入,届时只要将网儿提起,活蹦乱跳的鱼儿就会束手就擒,成为瓮中捉鳖。

每年的秋季是河水的枯水期,在风剪树叶似蝶舞的时光里,霜在染枫红、浸杏(白果)黄的同时,也使得芦苇的叶子有青绿走向黄绿,再从黄绿变成为枯黄,就在这时荻花开放,似絮舞,如雪飞,说明芦苇也走完了自己的一次轮回,到了收割期。砍去芦苇后的小河敞开了胸怀,落入小河的芦苇的叶子,成为了鱼虾蟹的隐身的地方,无论河水是多么清澈,也看不到鱼儿的踪迹。星期天的时候,小伙伴们会相约到一起,将小河筑起临时堤坝,合力用工具将水排干,水干拿鱼,要不了半天的功夫,左邻右舍的炊烟里就会飘来鱼虾的特有香味。

提起筑坝捕鱼,有一件让我无法忘记的事,那就是在这条小河与公路的交汇处,有一座同样没有名字的小桥,只有五米宽左右。在它的北边不知什么原因,形成一个大约十几米半径的圆形。每次只要把小桥的闸门放下,排干水后,每次都会抓住一对大约三到四斤重的、让人喜欢的鲤鱼。那怕是每个星期日都去排干水,都一样,只要想吃鱼,就去排干水,屡试不爽。起初无法理解,后来听大人们说,那个闸塘是鲤鱼地,是一个风水地。这种说法虽然迷信,但又不得不信。

那时候的冬天来得早,而且冷得快。交冬数九后,西北风一刮,不要数日,不宽的河面就会被冰封,于是河面上就成为孩童的乐园了。平日里在陆地上的游戏大多搬来了冰面上,无法忘怀的就是抽陀螺,平素在地面上玩它要不停地抽打,可到冰面上只一鞭就会转得让人心焦。而且它上端面那规则的图案,奇妙地幻化为一朵朦胧的花。在冰面上玩,难免会摔跤,有时候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还是阻挡不了争强好胜的心里,跌倒再爬起,继续自己的心曲。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经常会到那条幽静的小河的冰上,先是玩耍一会,再寻找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用带来的工具把河面上的冰,巧妙地凿开一个碗口大的洞,洞口的水面就自然富氧。待到下午放学后,再去把结上的薄冰凿去,这一次很容易,因原来冰的结构被破坏了,一时间不会恢复原来的冰层厚度,而且,这个洞口的冰,韵藏着独特的丝丝淡淡的绿意,宛如一块来自缅甸的温韵的翡翠,镶嵌在玲珑剔透的一河产于新疆的和田玉中,远望又像一枚盛夏的荷叶,漂浮在一河晶莹之中。在酷冷的严冬里,诗情画意尽显风流。

第二天早上,我又早早地再去把新凝的薄冰,凿去晶莹剔透,驱走片片润玉,留下白里发青的清澈的水面;来自破冰的余韵在阳光下粼光闪烁,宛如朵朵烟花在盛开,又若我的希望在懵懂地绽放!

万事俱备后,不妨以逸待劳地看冰流延伸的曲径,望雪凝天下的银装素裹、玉树琼花。如果是霞光万丈,你欣赏到的必定是花繁景簇、五彩缤纷;倘若是雪压冬云,你领略到往往是暮色苍茫、影像单反。

此时,你不能急,当然你也不会急,因为阅览着冬天曼妙的花事,流连在充满晶莹的世界,你的怡情绝无它意,会尽情的奔放茫茫雪原中,想收回都是件不容易的事。稍等片刻,我挽起厚厚的棉衣袖子,伸手热乎乎的双手,伸入水中去捉冰下的鱼儿。

冬天的鱼,在冰下很好捉,一是这里水中的氧气由于我的折腾含量相对特别高,它们愿意来在这儿,呆在这里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心中积怨,深信这里是冬天里的春天,愚笨的鱼怎么能够知道,这里是实实在在的陷阱,请君入瓮的圈与套。二则人的手在冰下显得特别热,当你伸手去捉它时,它不但不跑反而感觉很舒服,好像这里的热,就是他们的梦寐以求、日夜思念的春天,所以他们乐此不彼地在这个从天而降仙境里畅游。因而在这个小小的洞天里,往往一次就可以捉上七八条活泼乱跳的、鲜鲜美美的鱼儿。

然后在欣赏岸上风光的同时,使劲的搓揉自己被冻得通红的手,保证血脉通畅同时又使手重新温暖。很多时候会在背风的河岸,点燃早已被秋风风干,又被溯风驱逐到一起的杂草,把刚刚捉到小鱼,用树枝挑在火上烧,天然的鱼香,至今都无法忘怀,一边烤着篝火,一边享受着美味,好像在谁的笔下出现过这种场景,但我总认为还有不尽的意味。大约过半个小时左右,再欢欢喜喜地、守株待兔般地去捉傻瓜的鱼儿。

其实,我写那条小河倒不是为了写什么关于它的景色,因为它也没有独特的景致,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也不是为了去捕那些鱼虾解馋,而是因为它的河岸长满了芦苇。那些看似普通不过的芦苇,却解了两岸人家都是燃眉之急和生活之困。

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生活在当地的人们白天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拼死拼活地去生产队挣工分,即便这样也难得温饱。为了解决一些灯油火耗的零花钱,人们在芦苇成熟时节把那条小河中收割回家,冬季时就会对芦苇进行深加工,经过数道工序后,将芦苇编织成为芦席和囤积粮食的结子。然后拿到当时的供销社去出售,再将所得的钱去购买芦苇,不断循环,从而解决家庭必需的一些零花钱。

后来,由于盐场改用了塑料薄膜顶替的芦席,使得芦席失去了原有的用途。人们就只好想方设法将那天小河的芦苇除了,种上了荷藕与菱角等,虽然吃起来口感好,但外貌难看没有卖相,致使人们所得甚微。后来人们又开始养起珍珠,而当地是属于盐碱滩涂,养出的珍珠泛黄,又宣告了失败。于是人们又只好将空间还给了鱼虾,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了原来的芦苇的防护和呵护,春秋水质变混,夏季闷热缺氧,在加上车轴河上游的工业发展,污染了水源,本来是鱼虾的王国却成为了他们磨难之地。即使不死,鱼虾也生长很慢。再后来人们只好将小河的闸门堵了,小河变成为死水沟,几次村庄“规划”后,路又将小河拦腰截断为数节,成为一个个死水无澜的水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谁都懂,一塘死水其结局是可以想象的。

原本水美景秀的小村庄,也因为龙脉截断而时常遭受雨水的内闹,在短短的里居然发生了6次,一旦雨下大一些,来不及渗透的雨水在地面上汇聚,不要多久就会泛滥成灾,于是在场院里捕鱼的事时常发生。而有时遇到干旱的季节,村庄的庄稼、蔬菜、果树只能够听天由命,有时候,无可奈何的人们只好用自来水去解救一下,可,杯水车薪怎么去维持绿色植物的生命呀。

昨夜清梦,我又回到了那条小河的神韵里,在老宅旁的码头上聆听春日蛙鼓、夏日蝉鸣……也许飘逝的那条小河也只能够在梦里相见了。

我家乡的那弯小河散文篇八

(一)题记

1970年春,刚m18岁的我,告别家乡镇海万嘉桥,应征入伍。

光阴流逝,当乡音演变成“镇普”,当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渐渐淡去之时,家乡的那条小河,地图上那条蓝色的曲线,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清清的'河水,始终在我心中缓缓流淌着,永不停息,永不断流。

(二)清清的小河水

家乡的那条小河,不起眼、不出名,它既无长江之开阔,更无黄河之汹涌,它宽不足十余丈,深但是一竹杆,它静卧在绿色的大地,蜿蜒曲折,妩媚动人,以博大胸怀,包容~虾舟楫,润泽阡陌桑田。

六十年代,万嘉桥一带不通汽车,出门是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小河成了重要的交通枢纽,供销社的生产资料,日用百货,生产队交公粮,都依靠水运。到宁波、镇海还有定期“航船”。不大的小木船,搭有遮风挡雨的船篷,舱内铺有草席,一人把舵,两人在岸上拉纤,过桥时如无纤道,就得“打桥门”。纤夫走到桥上,摘下纤担,荡几下用力甩出去,那纤担带着纤绳,贴着水面,s着纤夫手中纤绳的收放,从桥的另一侧“呼”地跃上桥头,纤夫眼疾手快,一把接住纤担,套在胸前就走。遇到笨拙的纤夫,往往几次才能成功,“打桥门”是纤夫的基本功。

小河水很清,近岸有一簇簇水花生、还有野菱、野茭白、野鸡斗,水中有鲤鱼、鲫鱼、河鳗、乌鲤鱼(黑鱼)、翘觜、带刺的黄颡鱼。你在河埠头淘米,当白色的淘米浆水漂出筲箕,成群的小鱼欢快地围上来抢食,胆大的冲进筲箕中抢米吃,你只要快速拎起筲箕,筲箕中就有几条蹦q的小鱼。那时在小河钓鱼是件很简单的事:取一枚缝衣针,煤油灯上烤烤,用镊子钳弯成鱼钩,拴上丝线,穿上几粒鹅毛作漂,挖几条蚯蚓当饵,在河埠头或桥洞边垂钓,往往有不错鱼获。生产队社员罱河泥时常也能夹上鱼来,小时候还听说这样一件趣事:有年大旱,河水干了,几位老人在河滩上抽烟闲聊,一老汉抽完旱烟,见脚边有柱河桩,就将烟锅对着河桩磕烟灰,没几下,那河桩竟渗出血来,继而“河桩裂开一条缝,一张一合露出尖尖细牙,众老汉大惊,遂将“河桩”挖出来一看,原先是一条硕大的黑鱼。宁波人常说的“乌鲤鱼扮河桩”的典故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小河与两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河里淘米洗菜,洗衣刷鞋,捕鱼捉虾,游泳戏水,几乎没有一天能离开小河。那时没有自来水,村民饮水分三等:一等“天水”,就是天上落下来的水,家家备有数只水缸,将屋顶雨水收集起,为煮饭烧茶之用;二等“漕水”生产队将一两口漕作为饮用水,不准抽水放水和牲畜靠近;三等就是河水,遇旱季,“天水”没了,“漕水”燥了,村民就从河里挑水,倒入缸中,用明矾消毒后饮用。小河水灌溉两岸万顷良田,牛拉水车,脚踩水车,将河水源源不断地注入良田,大队还有一台大功率“打水机”,装在一条船上,那里需要,阿康师傅就把机船摇到那里,拴好船绳、架好管子,发动后往管子内灌上几桶“引水”,不一会儿,河水就哗哗地喷涌而出。干旱时,上游水库定期放水,汛期河水上涨,闸门打开,河水流入甬江,复归大海。有了小河,家乡旱涝保收,秋收后分好口粮,留好种子粮,交足公粮,余粮卖给国家,社员还有分红,虽谈不上富庶,却也温饱无忧。

夏夜,人们卷一草席,拿把蒲扇,三三两两聚集在万嘉桥头乘凉,听大人讲“白无常”、“黑无常”和河水鬼、吊死鬼找人投胎的故事,天空中繁星点点,银河清晰可见,不时有流星划过,四周是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儿跃出水面拍打声和着稻田里阵阵蛙鸣声,好一首江南夏夜交响曲。

(三)沉默的小河

当时的万嘉桥,在周围一带算是“繁华”的,有六年制小学,有公办万嘉中学。沿河街上有供销社、合作商店、信用社、生产资料部、大饼店、理发店、裁缝店、小吃店,还有各种水果摊、康乐棋、小人书摊;大队还有修配厂,轧米厂、仪表厂、打铁店。街上生产队占着地理优势,有三四条小船搞运输,还在河边一个亭子间办了家年糕加工点,家乡人头脑活络,老早就有了“村办企业”。

收回思绪。我的目光再次凝视那条蓝色的河流标志,追寻着它的历史源头,方知家乡的小河叫中大河,它成形于唐宋之前,发展于清代,已有一千多年历。据《嘉靖志》记载:中大河起于慈溪丈亭江,从化子闸至镇海,全长25公里。历代先辈、名人贤士为保护和疏浚中大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保护好母亲河,后辈义不容辞。

1985年,军队整编,中央军委命令:以1军为主,1军和60军合并组建为第1集团军。我调浙江第1集团军工作。离家乡近了,思念之情未减。一天,四姐来电,老母在河埠头洗东西,不慎滑入河中,河水没过头顶,老母命悬一线,恰有一路人,无意中见河中一束晃动的花白头发,跳入河中救了老母一命。闻讯悲从心起,请了假急急驱车回乡,安慰过老母,站在河埠头,久久凝望着熟悉的小河,水面上漂浮着一层油a,不时有机船“突突突”驶过,激起层层水浪扑打着河岸,岸边青青的水草也不见了。那时家乡已经有了自来水,但许多村民还是习惯去河里洗洗刷刷,一向节俭的老母也不例外,于是给老母规定,再不许去河埠头,那点自来水钱儿子全包。

翌年春,我请了一周假,回家陪陪老母。忽然勾起儿时钓鱼瘾,于是在桥西一侧,选好钓位,打好“窝子”,下竿垂钓。一个多小时过去,浮漂纹丝不动,提竿q饵时钩上来的不是塑料袋,就是破鞋烂布之类垃圾。临近中午,桥上早市散了,有人把垃圾“哗哗”地扫入河中,欲发作,想想自我难得回来一趟,算了。悻悻收竿回家,老母说:此刻那里还有~啊,就是钓上来,也是一股柴油味,省省劲还是歇着吧!

小河在挣扎、小河在喘息、小河在哭泣,它似一个沉疴缠身老人,喃喃诉说着当年的壮和繁荣,痛斥着糟蹋它的人们。然而这一切,人们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小河是有生命的,人们感觉到的是种出来的稻米、蔬菜、瓜果没有了往昔的清香鲜美,感觉到的是去河埠头的人几乎绝迹,感觉到的是得病的村民越来越多。每盎叵缣侥福望着眼前的小河,内心充满了对小河的愧疚,心也降到了??点,姐弟几个合计,决定把老母接到镇海去生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