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模板10篇)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模板10篇)

ID:4737398

时间:2023-10-15 23:10:41

上传者:曼珠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模板10篇)

农村农业工作计划是为了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规划。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人的年度总结风格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本学期担任高一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1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还能够;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我,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必须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情意目标

(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供给生活背景,经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本事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本事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本事。

(1)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经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本事。

2、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1)经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本事。

(3)经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本事。

(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本事,促使知识间的`?b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本事。

3、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

(1)经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经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本事。

(3)经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本事。

(5)经过典型例题不一样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确定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团体备课,经过团体讨论,抓住教学资料的实质,构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所以,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经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构成知识体系;经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本事。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1、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和德育渗透,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原则,着重培养七年级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及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于九年级学生侧重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社会的了解及适应能力。

2、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增进学生对其生活背景下的文化、社会、自然、科技的理解,促进学生全方面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3、促进地方课程与其它课程的相互补充、协调关系,增强地方课的地方适应性,体现地方课的地方特点。

二、教材分析

地方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校本课程》、《传统文化》和《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四个方面。

1、《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主要是杞柳,让学生了解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塑造人格均衡的成熟个体,谋求由“体验式的学习”的各种活动,强调“做中有学”的学习模式,将成功学的原理转化成游戏或其他活动,落实素质教育,推动全面教育,让学生在特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思考。

2、《安全教育》:其内容全面,形式新颖,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体现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转变对未成年人的人文关怀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不断的提高处理成长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3、《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4、《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习俗,了解古老的文化历史。

三、教学方法和措施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安全意识,获得一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乐于合群,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去。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3、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4、学会礼貌用语,学做一个文明观众。

5、拓展知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文化学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6、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乐于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懂得关心和养护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7、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军习武、献身国防的思想感情,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学期我将结合我校各项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各个方面的教育。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活动,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

5、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完成教研课题结题工作、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切实作好“培优补差”工作,促进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发展、

4、通过基地学校研训、城乡手拉手和学校教研等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1、单元检测、抓好单元知识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2、数学竞赛、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3、期末检测、组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结合各级教研活动,3月,人人一节优质公开课、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作好反馈工作、

3、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

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该有的是一份执着。他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面对新高考我们也是边摸索边改变,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奥竞选拔和数学基础辅导。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 全班成绩:

四年(1)班:平均分:86.12 优分率:69% 合格率:92.86%

四年(2)班:平均分:87.42 优分率:75% 合格率:97.73%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x(55.5) 曾x(36) 梁x(45)

四年(2)班:贺x(15)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表内乘法(一);

三、角的初步认识;

四、表内乘法(二);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六、方向与位置;

七、表内除法;

八、统计与可能性;

九、混合运算;

十、总复习。

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七

在春节结束之际,新的学期也已经来临,在新的学期里,作为七年级数学教师的我对下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如下: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6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7章:三角形;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周5.1相交线;

第二周5.2平行线;

第三周5.3平行线性质5.4平移;

第四周数学活动,小结与单元检测活动;

第五周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六周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多边形及其内角;

第七周7.4镶嵌活动小结期中考试;

第八周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五;

第九周8.3再探实际问题和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一周9.1不等式9.2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十二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4课题学习;

第十三周小结与检测;

第十四周10.1统计调查;

第十五周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

第十六周进行复习。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八

对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的计划,为了搞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初二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4、加强常规管理制度

每月25日左右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教师的备课、反思、学生的作业。)主要由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负责。每个学期举行期中、期末的质量检测,对考后情况进行质量分析,以便能更好地指导下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材内容的变化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基础达标体系,每个年级每学期确定一项单项小型竞赛。

5、改革考核评价制度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考核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综合运用笔试与面试等方式,口算、笔算、操作等考核方式,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渗透,以减轻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压力。

(一)研讨活动“专题化”

研究过程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活动的设计与推进考虑可行性与实效性。研讨活动以“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五还”为研究为抓手,以全体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准则,实实在在地在课堂实践中感悟“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

(二)教师发展“自主化”

1、自主选择――小课题的研究

老师们可以选择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感兴趣地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自主选择,确定小课题,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具体操作如下:个人自主申报,自由组合,认真作好过程记录,学期末进行课题展示与交流。各小课题的研究做到“四重”要求: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自主发展――业务素养的提升

(1)积极参加常州市组织的青年教师素质比赛活动

(2)在反思中成长

3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有一篇至少有质量的教学反思;3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月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4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至少有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3)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同伴互动,取长补短

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九

学生情况:本年级学生家长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辅导学生,或者没有能力辅导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需要继续培养与加强。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能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考。

知识分析:已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认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已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掌握了统计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口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4、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比较熟练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复杂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重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全班成绩:

四年(1)班:平均分:86.12优分率:69%合格率:92.86%

四年(2)班:平均分:87.42优分率:75%合格率:97.73%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_(55.5)曾_(36)梁_(45)

四年(2)班:贺_(15)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工作计划篇十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教材、教师用书、教辅资料等为指导思想,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原则,确实把本班教育教学工作搞好。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x)数学和本班《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一(x)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