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 森林音乐家教案(实用8篇)

2023年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 森林音乐家教案(实用8篇)

ID:4770821

时间:2023-10-16 11:39:34

上传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 森林音乐家教案(实用8篇)

编写小学教案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些精心策划和编写的三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一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快乐、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课件、节奏卡及操作材料。

一、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出话题:森林里要开音乐会。

二、捕捉歌词的结构,学唱歌曲。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拉一拉小提琴!

2、图谱演示,完整说唱第一段歌词师:原来小松鼠在拉小提琴,它是怎么拉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展示图谱边念第一段)3、完整的理解歌词,并感受歌曲附点的节奏段落师:小松鼠是在什么地方拉小提琴的?它说什么?它说自己是谁?这个笑脸是什么意思呢?)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说起来有困难吗?(里面、提琴)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在图谱上出示附点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松鼠说一说!(变换各种形式:指名幼儿;请指名幼儿点2名幼儿;接龙)4、完整感受第一段音乐,尝试演唱。

听伴奏,幼儿跟着老师说唱。

师:这首歌除了说,还可以唱呢,小朋友们听听看。(跟着琴声、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5、挖掘情感,表现快乐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第二段歌词。

1、师:音乐会真热闹呀,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也在演奏呢?(ppt)2、师:小白兔在演奏什么乐器?(音效)小喇叭是怎样演奏的?(吹)3、师:小白兔要来表演了,这张图谱什么地方要换一换呢?把小白兔说的话变成好听的歌唱出来!(谁来试试看)4、介绍歌曲名称《森林音乐家》。

师:这么好听的歌,谁想帮它取取名字的?(师幼讨论,揭示歌名)5、幼儿分组表演(不看图谱)。(分男女,分角色,集体演唱两段)四、幼儿创编图谱,表演唱。

1、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这场音乐会,我们小朋友想邀请谁来呢?它会演奏什么乐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图谱,(ppt出示介绍)还有一些小动物和乐器,如果你想邀请谁就把它贴在图谱上,再唱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唱给老师听。(提示每个桌子4名小朋友;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来的时候要迅速的`回到位置上哦)2、幼儿互相将自己填充内容唱给同伴听。

3、谁来说说你邀请了什么小动物,它要演奏什么乐器?有没有谁碰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帮忙?(乐器不认识、节奏改变等)4、大家一起来唱一唱。(2-3遍)五、结束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回去后,我们再把更多小动物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二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快乐、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课件、节奏卡及操作材料。

一、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出话题:森林里要开音乐会。

二、捕捉歌词的结构,学唱歌曲。

1、倾听小提琴演奏片段,初步了解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提琴音效)

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呀?(幼儿讨论后出示图片)

师:你知道小提琴是怎么演奏的吗?(拉)谁来学一学?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拉一拉小提琴!

2、图谱演示,完整说唱第一段歌词师:原来小松鼠在拉小提琴,它是怎么拉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展示图谱边念第一段)

3、完整的理解歌词,并感受歌曲附点的节奏段落

师:小松鼠是在什么地方拉小提琴的?它说什么?它说自己是谁?这个笑脸是什么意思呢?)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说起来有困难吗?(里面、提琴)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在图谱上出示附点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松鼠说一说!(变换各种形式:指名幼儿;请指名幼儿点2名幼儿;接龙)

4、完整感受第一段音乐,尝试演唱。

听伴奏,幼儿跟着老师说唱。

师:这首歌除了说,还可以唱呢,小朋友们听听看。(跟着琴声、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5、挖掘情感,表现快乐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第二段歌词。

1、师:音乐会真热闹呀,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也在演奏呢?(ppt)

2、师:小白兔在演奏什么乐器?(音效)小喇叭是怎样演奏的?(吹)

3、师:小白兔要来表演了,这张图谱什么地方要换一换呢?把小白兔说的话变成好听的歌唱出来!(谁来试试看)

4、介绍歌曲名称《森林音乐家》。

师:这么好听的歌,谁想帮它取取名字的?(师幼讨论,揭示歌名)

5、幼儿分组表演(不看图谱)。(分男女,分角色,集体演唱两段)

四、幼儿创编图谱,表演唱。

1、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这场音乐会,我们小朋友想邀请谁来呢?它会演奏什么乐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图谱,(ppt出示介绍)还有一些小动物和乐器,如果你想邀请谁就把它贴在图谱上,再唱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唱给老师听。(提示每个桌子4名小朋友;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来的时候要迅速的回到位置上哦)

2、幼儿互相将自己填充内容唱给同伴听。

3、谁来说说你邀请了什么小动物,它要演奏什么乐器?有没有谁碰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帮忙?(乐器不认识、节奏改变等)

4、大家一起来唱一唱。(2-3遍)

五、结束

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回去后,我们再把更多小动物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三

1、继续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愉快的演唱歌曲,准确的唱出弱起拍。

2、通过欣赏,能随乐较完整地演唱并能看图仿编歌词。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在与快乐。

幼儿用书,小提琴、喇叭、大鼓、小松鼠、小白兔、熊猫等图片

一、引起幼儿兴趣谈话:森林的小动物开音乐会,有那些音乐家参加,他们带着什么乐器?(幼儿说一说)。

二、再次学唱歌曲并仿编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词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再次听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在会唱的基础上,提醒幼儿唱准唱出弱起拍。

4、分段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演小动物演奏乐器。

三、仿编歌曲。

2、幼儿讨论仿编歌曲,教师引导

3、采纳好的仿编歌曲让幼儿学唱,(例:小猴子演奏钢琴)

4、想一想该怎样来表演唱《森林音乐家》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四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五

1、感知理解歌曲内容,能愉快的演唱歌曲,准确的唱出弱起拍。

2、通过欣赏,能随乐曲较完整地演唱歌曲。

3、体验森林动物生活的自由自在与快乐。

能准确地唱出弱起拍。理解歌曲完整地演唱。

(小松鼠拉提琴、小兔吹喇叭、小熊猫敲小鼓)的图片;图谱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出示乐器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乐器。

2、你们知道这些乐器是怎么演奏的吗?让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演一演。

二、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词内容。师:你听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3、引导幼儿看图片,教师放慢弹奏,幼儿听音乐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4、学唱歌曲《森林音乐会》第一段

师:热闹的森林里有那些音乐家,他们有什么乐器,是怎样演奏的?

5、分段唱歌曲,尝试用动作表演小动物演奏乐器。

教师演唱歌曲,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跟唱。

6、在热闹的森林里,第二、三位音乐家又是谁?,他在演奏什么乐器?是怎么演奏这个乐器的?同上学习第二、三段。

7、教师提醒并引导幼儿唱准弱起拍(练一练),完整的看图演唱歌曲。

自由练习用动作表演小动物演奏乐器,表扬认真学习的幼儿。

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六

1.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2.通过用乐器和舞蹈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初步培养幼儿的音乐创作能力。

1.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

2.打击乐器若干(沙球铃鼓双响筒单响筒串铃锣鼓三角铁等)

3.动物头饰若干(乌龟小兔大象猴子小鸟等);纸笔

4.环境创设:将工作室布置成森林音乐厅。

(1)在日光灯上挂上一串串的幼儿用纸制的绿叶和果实。

(2)在墙上贴上幼儿画的一棵棵的.大树,以及“森林音乐会”的字样。

1.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2.幼儿自主探索表演。

(1)分组。幼儿自选角色,把所选动物的头饰带上,相同的角色为一组。

(2)小组内自主分配工作。根据所扮演动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乐器自由创造音乐,并用自己看的懂的方式把自己的音乐记录下来。与此同时,每个组内选一至两名幼儿用动作或舞蹈的形式表现所选动物的特征。(此环节教师的指导重点:注意倾听各组幼儿对所表现动物的特点的分析,以及选择乐器的理由)

(3)自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观察幼儿对自己音乐主体风格的把握使用乐器的情况和记录音乐的情况,启发幼儿用多样化的动作来表现动物的特征。)

3.表演交流。老师作主持人,每个组的小朋友轮流表演他们自创的打击乐和舞蹈。

4.评价:说说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节目,为什么。(幼儿对同伴和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老师应注意聆听他们的分析,并做出总结和评价)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七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快乐、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课件、节奏卡及操作材料。

一、直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出话题:森林里要开音乐会。

二、捕捉歌词的结构,学唱歌曲。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拉一拉小提琴!

2.图谱演示,完整说唱第一段歌词师:原来小松鼠在拉小提琴,它是怎么拉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展示图谱边念第一段)3.完整的理解歌词,并感受歌曲附点的节奏段落师:小松鼠是在什么地方拉小提琴的?它说什么?它说自己是谁?这个笑脸是什么意思呢?)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说起来有困难吗?(里面、提琴)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在图谱上出示附点节奏)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松鼠说一说!(变换各种形式:指名幼儿;请指名幼儿点2名幼儿;接龙)4.完整感受第一段音乐,尝试演唱。

听伴奏,幼儿跟着老师说唱。

师:这首歌除了说,还可以唱呢,小朋友们听听看。(跟着琴声、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5.挖掘情感,表现快乐的情绪。

三、引导幼儿尝试仿编第二段歌词。

1.师:音乐会真热闹呀,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也在演奏呢?(ppt)2.师:小白兔在演奏什么乐器?(音效)小喇叭是怎样演奏的?(吹)3.师:小白兔要来表演了,这张图谱什么地方要换一换呢?把小白兔说的话变成好听的歌唱出来!(谁来试试看)4.介绍歌曲名称《森林音乐家》。

师:这么好听的歌,谁想帮它取取名字的?(师幼讨论,揭示歌名)5.幼儿分组表演(不看图谱)。(分男女,分角色,集体演唱两段)四、幼儿创编图谱,表演唱。

1.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这场音乐会,我们小朋友想邀请谁来呢?它会演奏什么乐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图谱,(ppt出示介绍)还有一些小动物和乐器,如果你想邀请谁就把它贴在图谱上,再唱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唱给老师听。(提示每个桌子4名小朋友;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来的时候要迅速的回到位置上哦)2.幼儿互相将自己填充内容唱给同伴听。

3.谁来说说你邀请了什么小动物,它要演奏什么乐器?有没有谁碰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帮忙?(乐器不认识、节奏改变等)4.大家一起来唱一唱。(2-3遍)五、结束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回去后,我们再把更多小动物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森林音乐家》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在听我范唱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都表现得很积极兴奋,特别是歌曲后半段“这边拉一拉那边拉一拉”愉快的节奏使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肢体动作来表示,包括后面两段吹一吹,敲一敲,孩子们都乐在其中,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这首歌曲虽然旋律简单轻快,但是有三段歌词,幼儿要很快记住歌词还是有些难度的,首先我让孩子们注意听我一遍一遍地范唱,讨论听到了什么,然后出示图片,降低记忆难度,这首歌曲中有好几个量词,比如一把提琴,一只喇叭,一个小鼓,一个音乐家,孩子们有时会混淆,含糊不清的唱,我还是用反复听地手段让孩子们刺激记忆,能完整的学习歌曲。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在这个活动中,我遵循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游戏,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森林音乐家教案中班篇八

1、熟悉歌词,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

2、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感受歌曲快乐、活泼的旋律和意境。

1、知识准备:了解小提琴,及多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及美妙声音。

2、课件、节奏卡及操作材料。

引出话题:森林里要开音乐会。

1、倾听小提琴演奏片段,初步了解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提琴音效)

师:到底是什么乐器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呀?(幼儿讨论后出示图片)

师:你知道小提琴是怎么演奏的吗?(拉)谁来学一学?

师:一起跟着音乐来拉一拉小提琴!

2、图谱演示,完整说唱第一段歌词师:原来小松鼠在拉小提琴,它是怎么拉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边展示图谱边念第一段)

3、完整的理解歌词,并感受歌曲附点的节奏段落

师:小松鼠是在什么地方拉小提琴的?它说什么?它说自己是谁?这个笑脸是什么意思呢?)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说起来有困难吗?(里面、提琴)这样的节奏就叫附点节奏。(在图谱上出示附点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松鼠说一说!(变换各种形式:指名幼儿;请指名幼儿点2名幼儿;接龙)

4、完整感受第一段音乐,尝试演唱。

听伴奏,幼儿跟着老师说唱。

师:这首歌除了说,还可以唱呢,小朋友们听听看。(跟着琴声、带领幼儿看图谱演唱歌曲。)

5、挖掘情感,表现快乐的情绪。

1、师:音乐会真热闹呀,除了音乐家小松鼠,还会有谁也在演奏呢?(ppt)

2、师:小白兔在演奏什么乐器?(音效)小喇叭是怎样演奏的?(吹)

3、师:小白兔要来表演了,这张图谱什么地方要换一换呢?把小白兔说的话变成好听的歌唱出来!(谁来试试看)

4、介绍歌曲名称《森林音乐家》。

师:这么好听的歌,谁想帮它取取名字的?(师幼讨论,揭示歌名)

5、幼儿分组表演(不看图谱)。(分男女,分角色,集体演唱两段)

1、师:还有好多小动物也想来参加这场音乐会,我们小朋友想邀请谁来呢?它会演奏什么乐器?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图谱,(ppt出示介绍)还有一些小动物和乐器,如果你想邀请谁就把它贴在图谱上,再唱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唱给老师听。(提示每个桌子4名小朋友;当老师让小朋友们回来的时候要迅速的回到位置上哦)

2、幼儿互相将自己填充内容唱给同伴听。

3、谁来说说你邀请了什么小动物,它要演奏什么乐器?有没有谁碰到了困难,需要大家帮帮忙?(乐器不认识、节奏改变等)

4、大家一起来唱一唱。(2-3遍)

今天的音乐会真热闹,回去后,我们再把更多小动物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