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抒情 高中抒情散文秋的味道(优质8篇)

家的味道抒情 高中抒情散文秋的味道(优质8篇)

ID:4793621

时间:2023-10-16 21:37:36

上传者:灵魂曲 家的味道抒情 高中抒情散文秋的味道(优质8篇)

答谢词不仅仅是一种表达谢意的方式,更是一种礼貌和社交技巧的展示。答谢词的编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答谢词范文分享,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汲取写作灵感。

家的味道抒情篇一

不经意间,秋的味道染遍了大地。

树叶纷纷地变成了金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舞步轻盈而又优雅。唯独有火焰般的枫叶挂在枝头,成了整个秋天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刚刚欲想细看,却被掺和在微风中的花香给陶醉了。走进树旁仰头望去,正所谓“八月桂花遍地开”。淡黄色的桂花在细枝上簇生着,那一串串小风铃似的花苞藏在深绿的叶子下,小巧玲珑而又可爱,令人不禁怜中生爱。桂花的花香温柔、甜美,微风一过,桂花便稀稀疏疏地落了下来,香气弥漫了整个树林。

牵着秋天的影子,雨点落了下来,一团一团深灰色的云彩,些许的凉意,伴随着轻轻的婆娑,雨细细、绵绵、柔柔,似是爱抚的手。秋雨过后,随风舞动的情怀低吟于微微颤动的秋叶,那原本嫩嫩的叶子,在秋天的召唤下,渐渐褪色,落在褐色的土地上。此时,已是深秋了。

果园,当是秋天最热闹的地方了。苹果红艳艳的,就像是姑娘羞红的脸,晶莹剔透,令人垂涎三尺。石榴红里透黄,果实似珍珠般光洁绚丽。果真如“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紫莹莹的葡萄,圆溜溜的,似个个小球,像一串串紫玛瑙。

时间匆匆,秋风瑟瑟 ,对秋的话语浓浓,情怀无限,秋天的足迹渐渐模糊,和秋一起走过的记忆却永远也不会褪色。

家的味道抒情篇二

几乎人人都说秋天的味道是酸的、苦的,可我却觉得秋天的味道是甜的。

就在那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我从梦中醒来,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对了!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为她做一顿丰盛的早餐。

我快步走进厨房,换上围裙,想过一回厨师的瘾!我抓了一把米,用来煮稀饭。再分别拿了两个西红柿和鸡蛋,用来做西红柿炒鸡蛋。最后从冰箱里取出来一条鱼,用来清蒸。

突然,我听到爸爸妈妈房间里有了一点声响,赶忙跑出来看。哦,原来是爸爸起来上厕所,吓死我了!我告诉爸爸心里的计划,爸爸听了连声称赞。于是,我们父女俩开始了煮饭的疯狂模式,生怕妈妈一不留神,就站在了我们面前。

过了一会儿,我们已经煮好了,妈妈也从床上爬了起来,问我们要吃什么,我和爸爸相互交换了眼神,异口同声地说:“我想吃稀饭,因为好久都没吃了。”妈妈点了点头,说:“好好好,我这就给你们煮!”“不用煮了,我们已经全部搞定了!”妈妈听了,先是大吃一惊,渐渐地,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爸爸连忙端出饭菜,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开始幸福地享受早餐。

秋天的味道是甜的,它让我感受到了幸福,我喜欢这个秋天!

家的味道抒情篇三

九月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下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股清爽的味道,想必那就是秋的味道。

夏天走了,但那闷热的温度却还依旧拥抱着我们。我想,只有那第一阵秋雨过后,这温度才会减弱些吧!果然,在入秋没几天,秋雨便像姗姗来迟般急躁的下了好几天,终于把这夏天的尾巴所带来的闷热给彻底地驱走开来。

昨夜细雨倏降,而今天却变的阳光大好,看来秋也是善变的的,善变到你根本来不及去应对。看着那因昨的雨水而变得坑坑洼洼的道路,再抬头看一下依旧挂在东山微微升起的太阳,不禁摇头无奈一笑,还好今天要走的路不远,否则,全身都有秋的味道了。我深吸一口气,顿时那清爽还略带些雨水味道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充斥着我整个身心,好像给我带来了能量似的,只觉得整个人轻松许多。

秋还是那么温柔,那么恬静,一阵微风吹来,落叶被吹的沙沙作响,好似在陪着我行走一般,抬眸间还能看到不远处那田间的稻子,随风摇曳着那婀娜的身姿。

作诗的雅趣油然而生:

九月雁归秋菊开,细雨吹散红花败。

飒爽微风送秋来,稻谷米香凤凰采。

家的味道抒情篇四

思念,也有味道。在喧闹的街头,看着错身而过的人群,相似的身影,片刻的失神;囚禁在自己的昏暗小屋,看见每一件事物,听见每一阵声响,思念起那个人!

无法自制的呢喃着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又遥远得不能再遥远的名字;总是在心底,有个小小的声音提醒自己:

为什么还是忘不了?……总是,总是被思念紧紧缠绕。

熟悉的歌又在耳边回荡,思念,让人想起爱情离开后冰冷的疼痛。以往的此时,是怎样的风景?凛冽的风里,始终有一双温暖的手紧握温度,即使再冰冷的夜里,总是可以相互问候、相互温暖。每一次流泪,脸上都还有未凝结的笑容。

一年,周围的一切似乎还是那样,只是,那个人从我的世界里退出了。泪,记不得这个东西离开自己多久了?如果流泪是悲伤的代表,我想我希望永远这样;可是,耳边分明有个声音低语:想哭哭不出来才是真正的悲伤!

曾对爱有过玫瑰色斑斓的幻想,来了、停了、走了;笑了、哭了、痛了。或许吧,做梦的年龄过了,残酷的现实容不下过于美好的梦境,于是,每个夜里的惊醒,伴随的都是恶梦。想再见吗?当然。只是多久没见了?又多久没有消息了?再见面,要有怎样的表情才合适?我想,自己还在沉迷那场早该醒来的梦里吧?那样,见面只会加深将来的思念,也不会减轻现在的`思念。——我已经无力承担思念了。

家的味道抒情篇五

初春已至,冰皮始解,夜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伴随稍凉的温度,回了趟家。

晨五时,雄鸡声起,一户户人家都起了床,开始了忙碌的生活,隔壁的二胡悠扬响起,矫健又不失沉稳地钻入耳中,跌宕起伏的乐章,谱写着平凡的生命,微风乍起,窗帘款款飘动,将那动人心弦的乐曲,吹进心田,吹向田野,徘徊在乡间,飘荡在故土。

早晨的家,微甜。

午十一时,太阳还未升至上空,灶台上的烟囱便又升起了袅袅炊烟,房屋边,青天里,无不环绕着灰白的炊烟。锅盆前,总能见到裹着围裙,灵活敏捷的奶奶,他自命年轻,殊不知,岁月的犁耙在她的手上划过,黝黑的手掌紧握着铲子,几根青丝在照射下显得熠熠生辉,另一只手端着锅,娴熟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醋、油、生姜、辣粉,调配得均匀得当,色、香、味无一不具备,微风抚过,略有凉气,吹散了多余的闷气,品一口汤,神清气爽,尝一口菜,血脉流通。

午时的家,微醺。

晚八时,吃罢晚饭,散步在田野,皓月当空,时隐时现,照在崎岖的小路上,撒在棕黄的泥土上,微风拂袖,吹起刚种下的稻子,碧绿一片,吹来土香、草香,吹走了一天的劳累,空中星星点点,微弱而平凡的光,闪烁着,照耀着,在这一片土地上,永恒地守护着。

夜晚的家,微凉。

……

风拂过,吹来家的味道,熟悉而美妙,故土的味道——草香、饭香、稻香,混杂着,串起回忆,串出思念。

家的味道抒情篇六

有的人喜欢春意盎然的春天,有的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也有的人喜欢冰天雪地的冬天,而我却独爱那秋高气爽的秋天。

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阵阵秋风吹过,麦田那金黄黄圆鼓鼓的稻子散发着清香,沁人心脾。秋风吹过麦田形成了“麦浪”,在果园里,农场里都会传来农民伯伯们的欢笑声。

秋,是一个凄凉的季节。秋风吹过大树,好像风婆婆在挥动袖子,这阵秋风吹黄了嫩绿的小草,翠绿的大树。这时一片树叶被秋风吹落,它在风中随风飘动,好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秋,是一个开心的季节。每当十月一放假回到农村的奶奶家我都非常开心,因为每当十一放假我都会和我的几个玩伴一块儿去邻居家偷摘几个红红的大苹果,再去大伯家偷摘柿子,摘完,我们便开始玩捉迷藏,赢了的小伙伴就可以得到刚摘完的苹果和柿子。我们的欢笑声传遍了大街小巷,所以我说秋是一个开心的季节。

秋,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这个时候大人们来到早市购买过冬时候吃的秋菜。早市上到处都可以听到小贩的吆喝声,这天妈妈带我到早市,啊,早市可真是人山人海呀,我要是不抓住妈妈的裙边我都有可能走丢,好一个热闹的季节!

秋,是一个快乐的季节。每当到这个季节的时候,当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穿上新校服,背上新书包的时候,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快乐吧!

秋,一个丰收、凄凉、开心、热闹、快乐的季节,我爱秋的味道!

家的味道抒情篇七

小时候,父亲的家乡便是我的故乡,那里有爷爷奶奶,还有温暖的家。印象里,家不算太大,小小的四合院,几间平房,一个茅草屋。

院子中间有个压水井,旁边有大大的水缸。院角有个大磨盘,偶尔会看到爷爷奶奶去碾粮食。爷爷是喜欢玩的人,园子的角落里会种些花儿,火红的玫瑰比当初的我还要高。我总是仰面去看花的笑脸。几只鸡在院子里散步,有时会听到妹妹和大公鸡“喔喔”地合唱。

我喜欢坐在院子里看蓝天,那时的天空很蓝,云朵白白的流动。偶尔会站在灶房的门口,看奶奶忙碌。一直记得爷爷奶奶,会做许多好吃的,那种味道绵长在心中。

老面馍馍

奶奶是个小脚女人,从嫁给爷爷起,就没有出过家门。守着四方的天空,照顾一大家子人。奶奶有五个儿子,两个女儿,父亲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我小的时候,她已经很老了,回忆起来总想起她笑的样子。满脸的褶子,每一条纹络里都是暖。

一过小年,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蒸馍馍。家里的孩子高兴地响应。

老面馍馍是有引子的,也就是上次做面食剩下的一块面,用水泡过混匀,放入面粉和水里,将面团揉好,上面盖一块纱布,再倒扣上一个盆,提前发酵。记得奶奶当时,会放在烧得热热的炉子旁边。一般是大半天的时间。面发好后,会放入一点碱和糖,在案板上,加上干面,反复地揉合。奶奶说,面揉得硬了,蒸出来的馍馍会有韧性,有嚼劲。奶奶喜欢做大馍馍,做出来的形状,比我后来见的馍馍要大许多。

开始蒸了,老家的锅也非常的大,一锅分两层,能放十几个。放好后,最后在锅盖上放上一个较重的碗,奶奶说是防止跑气,馍馍就不好看了。

奶奶做的馍馍大,蒸出来一个个白白的诱人。小孩子一直转着圈等着,而我是最热切的一个。我张着小手,迫不及待地看着。

会烫着的,奶奶假装嗔怒地看看我。我笑着跟在她的身后,奶奶取了一个小一点的放在盘里递给我,我接过去,用鼻子去嗅,抬头美美地说,好香啊,奶奶的馍馍最好吃了。奶奶低下头看着我,笑开了花。

轻轻咬上一口,馍馍松软,那淡淡的香气满口,又直入了心怀。多少年过去了,那种味道一直深深地埋在心底。

蛾子炖鸡

当爷爷满院追赶着大公鸡的时候,我就在期待奶奶的拿手好菜,蛾子炖鸡了。

蛾子炖鸡是当地有名的特色菜之一,而奶奶做得更是正宗。后来我长大后,又回故乡,却再也寻不到那种味道。

我满心欢喜地追在爷爷后面,看着近七十多岁的他,手脚敏捷地追赶着公鸡。奶奶在旁边早已准备好了热水,她叫着我的名字,一边嘟哝着,别摔倒了,黄毛丫头。

奶奶将早已晒干的蛾子一个个地洗干净,放在了一边。等爷爷将鸡切成块,用沸水除去血水。然后把大铁锅放在炉上烧热,放上油爆炒一下,又放上大量的姜蒜片,尤其是老姜片。又加老抽上色,再加水,加上蛾子,盖上锅盖开始炖。

长大后我曾经在网上查过蛾子,叫作松蘑,味道浓烈,与鸡炖在一起,也掩不住蛾子的香味。奶奶喜欢用小火炖鸡,满屋弥漫着香气,馋得小孩子们围着炉子转。

爷爷奶奶最喜欢炖上一大锅的蛾子炖鸡,看着我们馋鬼一样地围在周围,这个一块,那个一块,不停地叫着奶奶我要,爷爷再给我一块。

自己家养的鸡的特点就是肉质嫩,味道香,比我后来在城里吃的都香。蛾子入口很滑,细腻,充满了独特的香味,带有山野的感觉。奶奶家的八仙桌上坐着的是大人们,而下面的小几围着我们几个孩子,满嘴油花花地。

大人们配上春天自家腌制的香椿,当地的特曲,一盘沙土花生,吃得不亦乐乎,而我们小孩子,捧着奶奶的大馍馍加上鸡肉,也直喊香死了。

沙土花生

每次从故乡离开,奶奶总会让我们带些东西。那个时候家里穷,可是奶奶总会想着给我们带些爱吃的柿子饼,糖瓜,还要为我们亲自炒些沙土花生带走。父亲自小爱吃奶奶炒得花生,提起来也是眉飞色舞。

记得那年,父母调动工作,我被放在了奶奶家一个月。临走的前一天正下着雨。奶奶坐在灶房的门口炒花生,我倚在门旁看外面窗帘的雨,伸手去接,又回头看着奶奶笑。

奶奶喜欢唤我的小名,又叫我黄毛丫头。妹妹乖巧,坐在奶奶旁边。

奶奶做的花生,是挑选过的饱满的果子。她提前将花生腌制好了,闷上一夜。炒花生的炉子是奶奶特有的小炉子,下面续上柴火。铁制的锅里,一次只炒两斤左右,一般可以吃上几天,爷爷用作下酒的菜肴。

铁锅里放上配置好的白色沙土,旺火烧开,倒入花生,不停地翻炒。大约过了七八分钟,花生的颜色变得略深,花生的香气飘了出来。花生是要火候的,火大了会糊的,而火小了又炒不均匀,奶奶不停地翻动。我和妹妹围在奶奶身边,等不急了,奶奶拣出一个递给我,喊着小心别烫了嘴。

花生放入口中,妹妹直喊,奶奶好香呀,奶奶做什么都好吃的。奶奶抬起头,慈爱地看着我们。

第二天,奶奶把炒好的花生装成袋,送我们到路口。奶奶这一生,没有离开过家门口的小路,她是个典型的旧式女人。缠过的小脚走起路来,会前颠后颠地不稳。她笑着摆摆手,走吧。我们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到阳光下她的白发飞扬。

大叶子茶

喜欢喝茶,是缘于冬天,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一起温暖的滋味。

一壶好茶,不在于有多么贵重,而在于某种心境。不必伴有太高雅的音乐,响起的音律只要和谐,舒适,温暖就足够了。

爷爷奶奶是地道的农民,爷爷念过几年私塾,读过几本书,奶奶却大字不识。他们喜欢当地的小调,更喜欢在闲的时候,泡上一壶酽茶来解乏。

大叶子茶,是当地制作的,非常粗糙的带有叶杆的茶叶。茶汤褐色,入口浓烈而微苦,涩大于香。

冬天的时候,爷爷奶奶会在屋子中间烧起一个大大的火炉,屋里暖意融融。炉前放着古色古香的旧式小桌,漆迹剥落,颜色陈旧。桌子总被擦得干干净净,上面放着一个旧花纹的大茶盘,茶盘正中摆着旧瓷的大茶壶,几个净白的大茶杯。

爷爷张罗着烧水,用的是院里压水井里的水。奶奶把茶壶洗净,抓了一大把的茶叶放入壶里。水烧开了,咕嘟嘟地作响。爷爷总是把壶盖拿起,让水沸一会儿后,才拿起水壶,此时满屋里的热气弥漫。

滚滚的热水倒入了壶里,茶叶在热水里打着转滚起。浓浓的茶香腾起在上空,又悄然飘散。奶奶把茶杯全部摆开了,爷爷的脸上一直在笑。爷爷将第一杯茶倒出,又复入壶中,稍微闷了一下。然后将茶壶的水一一倒在杯里。

深黄色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散发着热气,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去取,总会被老人家叫住,太烫了,等一会儿。

爷爷奶奶坐了下来,将其中两杯轻轻地摆在了我们俩的面前,而他们捧起各自的杯子,轻啜慢饮,不急不躁,微微笑着。某种平和安宁的味道,迷惑着我。那种安然的感觉,气定神闲的心境,漾出温和的笑意,让人放松。

那茶的味道,长大后再也没有遇到。尽管生活提高,茶的品种多了,茶具也变得高级起来,但是童年跟随爷爷奶奶一起喝茶的感觉,爷爷奶奶配合默契的幸福的味道,还有吃茶时柔柔的笑意,融融的宠溺的感觉再也寻不到了。我想,是少了那沏茶人,少了火炉的感觉,少了那种温馨的茶滋味。

一直怀念着褐色茶汤里微苦的味道,焦香的气息充满了胸怀。爷爷奶奶慈祥的笑意,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童年的味道,是心底一生的眷恋。长辈们的疼爱,是茶汤里回荡的真实的味道,那苦中回香的感觉,又如这人生,一路走着,一路在岁月里沉淀。

家的味道抒情篇八

有同乡从老家回来,妈妈顺便给我捎来了家乡的油炸麻花和丸子。打开包裹,扑面,那一股久违的家乡的味道袭来,心,此刻激动,感动,温暖,并着有些微微的湿润。轻轻咬一口,那脆,那香,依然是我最为熟悉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原味道呵。只是,自从到了南方,妈妈做的那些好吃的食品,也就只能是记忆中的事情了。但是眼前的麻花和丸子,却又勾起我对家乡深深的回忆。

那家乡的味道,是儿时偷摘的红红樱桃。我是个胆儿比较小的人,但是总有胆子大的伙伴,瞅准了前村伯伯不在家,便一溜烟跳进园子,眼疾手快,三下五除二就摘一兜子樱桃,然后分给大家品尝,于是我们一路上边吃樱桃边去学校,山路上便留下一串串嘻嘻哈哈的说笑,似乎连那樱桃的味道都快乐了起来。小时候,偷是个很忌讳的字眼,偷总是与坏孩子联系起来的。所以为了我们那一点薄薄的自尊,我们总说是拿了人家的,拿是拿了,还却无期。

那家乡的味道,是外婆家的一树桑葚。外婆是个和谒可亲的人,又做得一手好饭,所以我们常常喜欢去20里外的外婆家玩。每当桑树上挂了深红的桑葚,我们总不忘去外婆家尝尝桑葚的味道。那酸里带甜的味儿,尽直爽到心里去,回想起来那味儿真是太棒。桑葚吃是好吃,但不能多吃,吃多了准能倒牙。(倒牙是家乡话,桑葚吃多了牙酸酸的,软软的,连吃饭都会成了问题)吃完了桑葚,那个嘴唇,比那染色的还要浓上几分,于是我们常常又指着对方的嘴唇嘲笑彼此,这笑声便定格了我们吃桑葚的童年。外婆还是个挺细心的人。她每年都要养蚕的,摘了桑叶往水里一浸,凉干,才让蚕儿吃。据说叶子洗了干净,但带水的叶子蚕儿不能吃,蚕儿吃了会拉稀致死,所以细心的外婆早早会多准备几个筐,轮流将洗完的叶子摊开凉干,然后就喂了蚕儿。年幼的我们往往争抢着替外婆代劳,外婆于是就叮咛我们说,“叶子不能投放太多,投多了是糟蹋,可别把蚕儿吃坏了。”看来养蚕还有学问呢。记得我们几个小不点连连跟在外婆后面拿筐递叶,然后看着蚕儿愉快地进食。看着看着小蚕儿就慢慢长大了,换了一次又一次新衣,变得又白又胖,这时外婆就拿来早已架好的蚕山,所谓蚕山不过就是用竹子搭的架子罢了。外婆把大蚕儿放到蚕山上,我们就认真关注蚕儿吐丝结茧成蛹。那份耐心现在想来是值得赏的。于是,记忆牵动了嘴角的.笑,甜甜的,暧暧的。

那家乡的味道,是那一田田麦浪。当农民的忙碌换来一田麦浪,看着那麦浪,感受生命的葱茏,是心喜,是欣喜,更是希望。绿绿的麦浪是惹人的,直惹得人醉在了心里。曾经无知的我们还会拔了麦杆咂吸麦杆接头处的那丝甜汁,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糟蹋了农民的辛劳。现在,倒是为曾经的无知后悔,忏悔。曾经为了一已私欲而置农民的辛劳于不顾,这错,其实真就错在了无知。当一田绿浪变成硕黄,再看那一田田黄的麦浪,那味道,那气息,会让人心涌动着感激。闭上眼,只用那鼻子一嗅,感觉像是丰收了一样,那个美,是喜悦,更是幸福。夏末,农民收割是个大景像,我们西北农村那时的收割全是人为的。人们大清早磨好了镰刀,带上草帽与干粮,就出了家门。出门在路上,全是收割大军,人们相互说笑着,谈着丰收,也分享着喜悦的心情,直到了叉路口便分了道各奔自家的田里去了。太阳的热烈是阻挡不了收割的人们,汗水虽然湿透了衣衫,但收割的劲头却越来越足。农民,一年的辛劳下来,最盼的就是丰收了,因为丰收就代表着日子有了着落,孩子可以去读书,一家人的生活不再艰难。

如今,也会在市场上看到一包一包的爆米花,不由想起我们儿时的爆米花来。空闲时,有做爆米花生意的伯伯会来到村里,支起火炉招揽爆米花生意,往往还没等伯伯吆喝,有麻利的孩子已端来自家的一碗玉米让伯伯爆一炉尝鲜。伯伯会生了火,用个小风箱把火催旺,一边在爆炉里装了玉米和少量糖精,用铁钳拧紧盖子,就放烤架上摇动加热。小风箱催得火旺旺的,伯伯手摇着爆炉转个不停。听说爆炉受热不均会烤糊,所以要不停地摇动爆炉。差不多加热15分钟左右,伯伯吆喝着让小孩子们躲远点,他则熟练地把爆炉拿下来往胶皮袋口一横,之后熟能生巧地一拧盖子,只听“嘭”一声大响,爆米花就蹦跳着出来了,有调皮的米花早已蹦出口袋外面去了,于是孩子们呼拉一冲,争抢着捡起落地的米花,管它干净与否,就直喂嘴里去了。刚出炉的米花脆脆地,清香又甜丝丝的,别提有多好吃。如今有再多的爆米花,却无论如何总是吃不出儿时的味道,所以常常对儿时的味道就格外地怀念了。

在记忆深处,一直记得家乡的小河是清澈见底的,那清清的水,缓缓地流动,阳光的影子正好投射在水里,一闪一闪,此时仿佛连水里的石头都灵动起来,调皮的泥湫刚好穿过,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便比赛抓泥湫。别看泥湫个头不大,但矫健是排第一的,还没等你手伸到水中,它疾速一滑,早已滑出了你手可以捕捉的范围。若是未及时躲避了的,刚好被我们抓到,于是就赶快投到早已准备好的瓶子里,装上水,任它在瓶里顾自游了。夏天的小河是我们儿童的乐园,打水漂,抓泥湫,甚至有胆子大的男孩脱了衣服在深水处练习游泳。那水的清澈,以及那欢笑声,无异是记忆里最为美好的收藏。

如今,再也难以见到记忆中那清澈的河水,尤其看到现在的污水连片,就更想念家乡的小河,以及那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珍藏着的温暖。家乡的亲人并着家乡的一切,都是我梦里近了的景,醒时念着的情。游子归乡,是一直的渴望,却因为现实生活的种种无奈,回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但是,家乡的人,家乡的景,还有那家乡的味道,却是我最为难忘的眷恋。我知道,只有回到家乡的怀抱,才可解我恋乡的情思。瞬间,心开始涌起了回家的念头。于是内心默默呼喊:家乡呵,再等等,你的孩子将会踏上归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