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境界(优质18篇)

理想的境界(优质18篇)

ID:6713419

时间:2023-11-23 05:55:42

上传者:书香墨 理想的境界(优质18篇)

理想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让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首先,写一篇较为完美的理想总结需要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理想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收获一:框架主体由五部分组成:教材及教材解读;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方向的预习;严谨的教学板块;对课堂上的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教学反思。其中,教材及教材解读,确定教学目标,严谨的教学板块重点在于教材和教师,主要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大问题。有明确方向的预习,对课堂上学生个体学习的预设与规定是对学生独立学习的关注,预习是确保学生拥有真正的独立学习机会,有方向的预习是确保学生的学习是朝向高处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清楚每个环节中每个学生应该如何做,只有这样,才是进入了真正的学习状态,而不只是旁观者。

收获二:有效教学框架,可以视为一个理想课堂的工具。它是地图,可以引导我们穿越最初的教学途径;它是支架,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它是工具,可以努力改善我们的教学。它提醒着教师关注重要的课堂元素,确保有效教学,也可以提供给参与课堂观察的教师一个观察课堂的框架。

收获三:小贴士。有效教学框架是一个基础模型。它将教学过程细化为六个部分,精细到每一分钟。它针对每一堂课,而非某一堂课。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教课者与评课者都有统一体系可以参照。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思维导图

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这可以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干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知识――真理”,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即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这和目前很多有识的教育专家、学者呼吁的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实施生命化教育应该是相通的。

二、三重境界的阐释给我的启示。

1.课堂不需要虚假的主体。

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口头语。可实际上呢,反思我们身边的一些课堂,仍然是强势的牵引远远大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教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转圈,难以给学生以真正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有时,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预设,于是有了“小眼发光,小手如林”的虚热闹,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成了虚假的'主体。

我发现很多学生真的是教师在逼着学,逼着掌握那些知识,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可是为什么我们教材中的知识就很难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呢?是编者的不够精心吗?显然不是,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学生没有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唯有让知识的求得成为一个探索奥秘的神奇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课堂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群”.

干老师在书中说: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文本”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我以为他心中有学生,课堂中的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一切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我很欣赏干老师们的新教育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很感动的是,一个“共”正是体现了班级授课的理念,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课堂应该把目光放在“一群”上,而不是某一个特殊的“一个”,当“这一个”在呈现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其他的学生和他共同面对问题来学习探讨,使得“这一群”都动起来。

3.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一段旅程。

这段旅程是怎样的?我们来听听干老师的表述:“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心的理解时的豁然。”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理想课堂之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们将永远走在探索的路上。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与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无关系。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本书,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让我们一起走进有效课堂,攀登理想境界。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这可以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干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知识——真理”,紧张的脑力劳动,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

第三重境界: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即从存在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课堂,要求课堂。这和目前很多有识的教育专家、学者呼吁的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实施生命化教育应该是相通的。

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已经成了我们很多人的口头语。可实际上呢,反思我们身边的一些课堂,仍然是强势的牵引远远大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时候,教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转圈,难以给学生以真正学习思考的时间空间。有时,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预设,于是有了“小眼发光,小手如林”的虚热闹,学生在课堂上也就成了虚假的主体。

我发现很多学生真的是教师在逼着学,逼着掌握那些知识,再死记硬背那些知识。其实,知识都是有它的魅力的,都会勾起学生的兴趣。孩子们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可是为什么我们教材中的知识就很难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呢?是编者的不够精心吗?显然不是,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学生没有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唯有让知识的求得成为一个探索奥秘的神奇过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干老师在书中说:第二重境界的主体是全体学生,优质的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围绕在“问题——知识——文本”的周围,来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我以为他心中有学生,课堂中的他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一切的引导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我很欣赏干老师们的新教育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过共读共写,师生、亲子间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很感动的是,一个“共”正是体现了班级授课的理念,全体师生共同学习,课堂应该把目光放在“一群”上,而不是某一个特殊的“一个”,当“这一个”在呈现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让其他的学生和他共同面对问题来学习探讨,使得“这一群”都动起来。

这段旅程是怎样的?我们来听听干老师的表述:“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是,它的核心永远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奇与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心的理解时的豁然。”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读后感理想课堂三重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不期待我们的教学如行云流水,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干国祥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理想课堂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即第一章所指之有效教学的基本框架,它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内在魅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思”。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它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诗”。干老师他证实了这样一个真理:只要用心体察,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词语,任何一篇普通平凡的课文,因为系前人匠心所运,所以,都并非是平淡无奇的一堆文字,而是心灵的一次次运筹,是思维的一次次锤炼,是漫长字词史的又一次独特运用。

怎样构建我们的理想课堂?

一、理想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只是教师展示的表演场所。

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而不只是教师呼风唤雨的场地;理想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而不必一切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理想课堂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理想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种,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总而言之,理想课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对学生而言不见得是统一的、相互印证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和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与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相割裂不无关系。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应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课本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哪些实践活动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不可忽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和活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各种要求,精心设计各种活动,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以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的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要点燃学生激情,让学生成为过程的体验者、问题的解决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致力于创设情境、巧妙设计,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境,将静态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充满灵性的感悟、乐此不疲的探索、充满激情的创造。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读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后,感受颇多,结合平时的教学也进行了很多反思,通过反复越多新教育理想课堂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课前明确清晰的目标,即课后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于能力,哪怕掌握的部分知识是感受性质的,教师的心中也要能够获得清晰的描述。

2、依据掌握的其他信息制定出课堂药方,尽可能在课堂上及课下进行检测,用检测的结果,来检测我们的目标、策略是否合理及有效。

干老师所提出的课后反思他的出发点是学生学习的效果,他的方法可以是自我的,也可以是同行之间进行的,更为直接的方法是在教学设计上做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等各个教学板块进行条思缕析的反思。

另外,干老师所提倡的这种录像回放法,或者说课堂的文本细读及批注法很有效,但也很耗时,目前我还难以真正的做到。

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真正走近了新教育实验,了解了干老师们的一些教学策略,但它是否对我的课堂有效,我想还是边学边实践,取其有用的学之,力争让自己的课堂也能成为有效的课堂。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

阅读《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最喜欢前言中的那一句:放弃漫步,练习舞步——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以期达到教育的自由之境,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听生命开花的声音,听生命欢唱的声音,仿佛这不是课堂,而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在孩子们的心灵慢慢舒展,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润物无声,水到渠成。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我们老师听课时往往会看到这样的课堂:课上老师激情饱满,学生小手如林,兴趣盎然,一节课的教学就在这样的氛围下落下帷幕。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才艺展示会,那么像这样的课堂是不是理想的课堂呢?这种课堂只能称之为流于形式的表演课。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教学框架体现了教什么和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两大教学元素,是一个既能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描述课堂,又能帮助我们反思课堂、讨论课堂的基本结构模型,它的作用是让所有参与课堂的人——教学双方都有一个统一体系可参照,所要实现的,是一个极为远大的理想:让教学扎实、有效、有生命活动。它将课堂教学清晰地划定为若干板块,并在每一大板块及核心部分的不同小板块叙述后,注上本板块的要解决的目标序号及可能所需时间。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都不被老师随意的、漫不经心的讲解所取代。最影响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学”的教学板块,真正体现了课堂大容量、小步子、快节奏的特点,使我们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计划、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拦的学生学习清单,改变了以往教案只写教师教的部分,让每个教师在思考教学的时候,去思考明确学生的`学习,确保在教学中每个学生拥有足够的、完整的、有序的训练,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的教学思想。

拿到一篇课文,大多数老师已经习惯于一开始就想“怎么教”,而忘了这个问题是服务于“教什么”,而“教什么”又是服务于“这个文本有什么可教?”要了解这个文本有什么值得教,需要教师首先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去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度创造,自觉地把它转化成有清晰教学内容的语文教材,最终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文本解读的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如果说教学目标本该是一切课堂教学的统率性概念,那么对预习的重视,以及采取的特殊处理,则是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的一大特色。如果说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是针对教师自身的预习,那么定向预习则是针对学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唯一机会。只有两者的扎实有效的落实,才能实现第二、第三重境界。新教育预习的设计有别于我们传统的读文识字的简单操作,是在确定三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直指教学重难点而设计的全面、立体的预习单。它的目标是通过预习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进入课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直接地接触问题与知识,因此,这样的课堂就不再是从零开始,而是成了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课堂是学生能力展示及提高的地方,能有效地对学生独立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新教育所倡导的“训练有素”,既指学习行为上的训练有素,包括上课的某些程序,学习的一般流程一节对话规则等,也指学生思维上的训练有素,就是养成一种比较专业的敏感,能够迅速对问题进行归类,搜索出最接近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方案,尝试解决。从定向预习的布置、运用、检测、评估,到课堂小组研讨的分工、主持、效度评估,课堂对话的聆听与应对以及做笔记,课堂练习的时间、准确度、评估,尤其是课堂上思维渐进过程、到课外独立完成某些延伸作业,新教育无不在强调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专门训练。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以及解决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一个“问题——知识——文本”(由教材、考试所提出,与背后深广的学科,以及更为深广的人类生活相联系),展开一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旅程。这段旅程将充满着怀疑、困惑、挑战,也不能完全没有机械记忆、挫败感、羞辱感。但它的核心是智力的挑战、思维训练,是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而涌现时的惊喜和喜悦,是对复杂问题形成新的理解时的豁然。

在干老师看来,理想课堂的终极追求,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一种教学中的顿悟,这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甚至深刻的修炼。干老师所理解的课堂终极目标需要实现的最后一个维度是:课堂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用高超的应对在组织课堂教学,他还要能够认识到知识内在的魅力,并以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的形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到的理想境地,他理解的高度也就是课堂以及课程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产生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文本间了共鸣,实现真正的对话。我肤浅地理解为教育应该有一种人文关怀,教育应该更过地关注人精神生命的成长。

课堂上,他能让词语复活,让文本复活,让课堂是一池生命泛活的春水。他与学生的对话是那么天然去雕琢,又处处牵引学生走向更高。这种牵引,没有丝毫痕迹,似乎学生的领悟本来就在那里,毫不费工夫,自然天成。始终关注学生是他课堂最大的特色,他的智力挑战,他的现场性与对话能力,均与始终关注学生密切相关。他能够审视整个课堂,迅速地判断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随时做出反应与调整。他是将课堂从关注“教”转移到关注“学”的观点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而且这种关注始终紧密结合着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得学生在他的课堂上很不容易分神,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悦。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说明哪些“道理”(语文知识)?课文不仅仅是某个道理的举例,它还是一个语文全息图,它包容了几乎全部层面的语文问题。我们真正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我们行走的这段旅程中的全部:意愿、计划、资源、行动、反思、建构下的经验。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课程,就是通过这条道路,走到道路终端的那个人。反思自己所走过的教育之路,对照《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我渴望在教育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积淀,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去练习属于自己的教育舞步。即便过程艰苦,但我愿意付出努力,不为别的只为向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在那朵花里或许有笨拙的模仿、或许有不成熟的实践,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努力去经历、去实践我终归会收获那朵属于自己的花。

理想的境界作文

不是因为我没有理想,不是因为这个词我不懂,而是我不确定。

我有很多喜欢的事情,我很想试试每一样刺激有挑战性的事情。可是古话说的好,“人生苦短”。我真的不知道,我喜欢的是否来得及做。我想确定一个我真的很喜欢的事情。一个,我愿意为这个而埋头于书中,我愿意为这个而复出汗水和坚强。

其实仔细想想,可能我的理想还在迷雾之中吧!现在我走不进去,不代表我明年、下个月、明天或者下一秒进不去。我相信,我一定会有一天可以进去握住我的理想,向前冲的!

理想的境界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原来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愈香,愈久愈让人不满足于回味。小时侯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

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的确,每个人都有理想,但要让这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关键还要看自己。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要的精神。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塌实的学习,一定会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用不气馁。

让我们为理想插上翅膀,让我们一起放飞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航行者眼中不灭的航标灯;理想在追求者心中是不倒的旗帜;理想更是失败者前方乘风破浪的支杆。

作文:理想的境界

新课程理念为传统的化学教学注人了生机与活力,化学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但是,我们在为许多教师的教学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而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尤其是对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中“目标拟定的多维翔实、环节预设的精雕细琢、媒体运用的新颖奇特、课堂评价的激情澎湃”而津津乐道。正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包容万象、滴水不漏和完美无瑕,使得如今的化学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但繁华喧闹的外表却掩饰不住困惑虚弱的内心。笔者认为,简约朴实应是化学课堂不懈的追求,也是化学课堂的至高境界。

一、目标拟定应简明而透彻。

化学教学目标,通常是指与学生智力发展有关的认知目标、与学生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情感目标以及与学生实验技能发展有关的技能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搬到自己的教案中,或者用三维目标的一些套话,把目标当成可以跳过的摆设。在实施层面上,出现目标虚化的现象:知识技能目标不实,使过程方法的目标价值丧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空洞、无力。如一位教师教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时,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意义及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结合对物质从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对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乍一看,这些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三维要求”。但是深究下去,这些飘渺、游离和贴标签式的虚幻目标,就是用一年、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未必能够达成,更何况是在短短的40分钟里呢?再说,这些说不清、道不明、拿不准的模糊表述,对课堂教学又如何起到调控作用呢?因此,这种虚幻的目标描述必然使教学活动失去指引、失去支柱。其实,一节课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双基目标,而三维目标是和谐统一、不可割裂的,它们是贯穿于整个化学教学体系中的,而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定要平均面面俱到。就三维目标而言,在每一节化学课中,我们应当有所侧重,这样一学年下来,也会得到均衡实施。所以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只要准确把握双基目标,就可纲举目张;灵动把握生成目标,积极精心演绎,就可以了。其余的目标是附皮之毛,渗透于其中的。目标的多维化、定位的虚幻化,必然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我们不要盲目求全责备,不必强求“五脏俱全”,不能把“全面落实”异化为“表面文章”,而应让教学目标剔除“雕饰”,还以“清澈”,简明透彻,恰如其分。

二、环节设计应简洁而厚实。

课堂教学要追求这样的境界: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简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收成,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至简的化学课堂教学首先是课堂设计简约。课堂中各个环节简洁明快、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既看不到面面俱到的雕琢,又寻不见细微之处的刻意粉饰。有的化学教师过于追求时髦与新颖,搞了不少花样,环节多了,形式多了,而使学生忙于追赶、疲于应付,变得茫然不知所措、忙碌而无所作为。如教学“燃烧与灭火”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先让学生观看几段dv视屏:古代钻木取火、奥运圣火采集、祥云火炬传递、北京奥运圣火点燃、神舟7号飞船点火升天等,然后请学生欣赏魔术表演“烧不坏的手帕”,再用木材、酒精、棉花、煤炭等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看似热闹,但经这么一折腾,教学时间浪费了,教学主题偏离了,学生对“燃烧”现象原来还是“似曾相识”,现在倒“迷迷糊糊”了。其实,环节预设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简,在于厚实和实在。所以,对于环节预设,教师应追求简洁厚实的、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的流程。要谨防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警惕进人“种了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家的园”的误区。唯有如此,教学才能更精练,更精彩。

三、多媒体运用应简单而清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针对一些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较慢的化学变化、瞬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化工生产流程及一些有危险的实验描述、模拟,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标新立异”的模拟,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直观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例如,教授“一氧化碳的性质”时,由于一氧化碳有剧毒,而多数中学化学实验室没有制取有毒气体的通风橱,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来完成一氧化碳可燃性、还原性实验,这些形象逼真的`实验时而停止、时而展现、时而分散、时而组合,让学生身临其境、一目了然,这无疑会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一些教师却认为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是“声、光、电,一样都不能少”的,认为没有现代教学手段就无法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于是他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去制造个“色彩艳丽、画面迷人、声音动听”的新式“武器”,使化学课堂呈现出“五彩斑斓、绚丽多姿”的壮观场面,而这也就使人有“媒体渐欲迷人眼”、“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如教学“物质的溶解性”时,教材上169页的溶解度表非常清楚,让学生看书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这样学生在完成练习时既可以看到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的习题,又可以翻出书进行对照。但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非要在投影上展示,结果投影上根本就看不清楚,而且练习时学生也无法对照,显然是多此一举。现阶段滥用多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让一晃而过的课件代替了能够长时间保留的必要的板书。教师在一堂课中甚至不板书一个字,这样做,无法使重点知识长时间处于学生的视线范围内而难以突出“重点”,既看不到教师三笔字的基本功底,也看不到教师设计精美板书的水平,同时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情况。一些教师不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单纯地为了使用而使用。其实,有的实验在课上做效果就很好,有的物质直接观察实物就可以了,有的物质是学生较熟悉的经过回忆描述即可解决问题,教师却一定要将其制作成课件,显然,这就是画蛇添足了。有的教师直接利用下载的课件,但有的下载课件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而教师也不加以修改,只熊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多媒体运用不能盲目过热追捧,而应理性慎重面对:它是一种手段、一个助手,并不是万能的。多媒体运用只能是服从、服务于课堂教学,应该是追求简洁、实用,“该使用时才使用”。

四、课堂评价应简练而恰当。

在一些化学公开课中,我们总能听到教师这样表扬学生:“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或是一阵“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置若周闻,不评价,不纠正,唯恐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殊不知,此类现象延续下去,只会导致表扬、赞赏日益廉价,就像街头的打折商品一样唾手可得;学生思维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脑海中没有准确、可取的答案与价值评判标准,评价无为、无效。因此,教师评价应追求“一语中的、恰到好处”的简练,应追求“恰如其分、由感而发”的真实。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不仅要能扮演好“教练”和“导演”的角色,还要从保障学生健康发展这个角度出发,成为一名“保健医生”和“心理医生”,善于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文靛先生在一次报告中曾经指出:“评价有包容,不是一味地严,也不是一味地宽,不是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而是多把尺子量不同的人。”笔者认为,作为教师要真诚地去赞扬学生。表扬学生的语言要丰富,如一个“好”字就有不同的说法:“想得真好!”“多好的设想,还有吗?’川多好的问题,想的真细,谁能帮他解决?”“同学们真了不起!”忌讳一节课总是一味地“很好!特别好!真好!不错!”这显得教师语言非常贫乏。同时,赞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深入地夸赞学生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过程以及学生通过努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对于一个化学探究课题,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实验的数量多,有的学生实验的数量不是很多,但他的实验能恰当地说明他的探究课题,此时教师的评价就要抓住实验与课题的关系,而不能只停留在实验数量上。其次,还要变重复强化语言为评价语言。通常情况下,在学生作答之后,教师为了强化要点,往往重复学生的回答。在重复的过程中,重视了答案却忽视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评价语言的作用是: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导向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知识落实。在评价时,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回答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所用的方法。当然,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给予指出,对学习结果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学会自我赞赏。大量教育实践表明,表扬是评价,批评同样也是评价,只有综合运用表扬与批评的方法,才有可能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赞赏自我。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简练而恰当的评价,激发的是学生非智力因素,激活的是内因,对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意义深远。

老子曰:“真水无香”,即真正的水是没有香味的,它无色透明,自然生成,这是一种原生态的美。如果化学课堂能返璞归真,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达到“真水无香”的境界,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化学课堂。

理想的境界作文

每集体都有理想,我也不例外。我有很多理想,且听我逐一讲来。

我的第一个理想,即是当一名消防员。果为我以为当消防员是一件十分光彩的事,会蒙到别人的尊敬。后来才知说,救火员不是那么美当的,必需得身材倍棒,吃嘛嘛臭。而就我这废柴体量,仍是省费吧。

应射击运发动是我第二个理想。替什么会有这个理想呢?由于我第一次完“激光击气球”就未经到了“弹无虚领”的水平!于是我就将此树为了本人的目的。可有个弊病使我终极废弃了这个理想——怯场。

起初,我的理想又变成了当漫画野。我对此可是下了一番甜过的,望我的丹青标就能晓得。然而至今为起,我还只会画一般站破的己,像那些拉小提琴、吹笛之种的“特别动息”,基本绘不没去。所以,这个幻想也随之幻灭了。

所以每该我听到共学们在谈理想的时候,尔都躲而遥之。有些同窗连最少的文化皆干不到,却在这面大聊昔后的幻想,实是好笑而又可哀啊!取其如斯,还不如作赖学生的天职,恶佳学习每天向上呢!

于是乎,每当同学识伏我的理想时,我都会答复路:“别跟我谈理想,早戒了!”

作文:理想的境界

烦恼就像病毒无时无刻围绕身边,每个人都有烦恼。我的烦恼就是全球暖化——北极的冰山已经慢慢的融化了,北极熊也渐渐的死了。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不能只关心自己,还要关心地球的变化,现在,我要节能减碳,好好保护地球。

如果不做好节能减碳的话,北极的冰山融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地势比较平坦的国家会沉下去,以后我们可能看不到北极了,而天气也会变得很奇怪,有些动物也因此死了,例如:北极熊等。台风来的时候,会造成土石流、道路坍方、农业损失等。

我也烦恼我以后看不到北极熊。现在物价上涨,什么东西都变得更贵了,让人们苦不堪言,为了保护地球不让地球暖化加剧暖化,所以我们要节能减碳。节能减碳可以减少空气汙染、水污染等。

节能减碳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如果只有一个人做,根本就没有用,所以不能觉得我没有做,也没有关系,反正不差我一个人。要每个人都做才有用,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好好爱护地球?这正是我烦恼的地方。

作文:理想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博大精深。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教益。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思想。

1924年,叶老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于诚字正相反对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页。)这里所说的“诚恳”、“严肃”的“态度”,其实质是做人的品德问题;所说的“原料”的“真实”、“深厚”也就是文章内容上的“求诚”。显然,叶老按照“求诚”的要求,把做人与作文联系在一起。1962年,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明确提出“为文”“立诚最为贵”。1962年12月28日,叶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对早期“求诚”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完善,对“立诚最为贵”作如下解释:“承询‘立诚最为贵’一语。此语自‘修辞立其诚’来,无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养,实际锻炼,亦复包蕴在内。苟德之不修,实之不讲,虽自以为‘有物’,自以为‘由衷’,犹未‘诚’也。”这个解释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给文章的“立诚”下定义;第二是说文章的“立诚”应包括品德的“立诚”在内;第三是说品德的“立诚”决定着文章的“立诚”。不难看出,叶老把“立诚”作为人格修养和文章的完善统一的理想境界,阐明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叶老的这个观点,在1981年8月26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阐述:“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只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或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一首诗也如此。”(《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页。)综观叶老从早期到晚年的“立诚”主张,其内容、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可以说“立诚”贯穿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始终,是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诚”是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教育学生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

叶老强调,作文要“立诚”先要做人“立诚”。他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页。)这里所说的“源头”即生活的充实、精神的纯粹和人格的高尚。他用司马迁和杜甫的例子说明这一点:“我们欢喜读司马迁的文,认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业、游历以及伟大的志操。我们欢喜咏杜甫的诗,称他是大诗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热烈的同情与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个生活空虚的真的文家,我们只好说无能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页。)这两个例子精辟地说明了在写作活动中人格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叶老曾建议,各种论写作的书都应该写一段“做人论”,非此不足以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叶老认为,指导中学生写作也必须从“立诚”出发,把“做人”与“作文”很好地统一起来。叶老谆谆告诫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必须时时顾及学生“其人”这个整体,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重视对学生志操的陶冶,训练思想,培养感情,锻炼观察。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应该着重在这些方面。倘若他们养成了“诚实”的品德,思想方法是正确的,思维日渐缜密完善,情感日渐丰富纯真,观察也日益敏锐周到,他们的作文就不难做到理真、情切、意达,自然会写出“立诚”的佳作。如果教师指导作文专务形式技巧,让学生在各种优秀作文选和应考练习册中寻找秘方诀窍;在作文评讲修改上只把眼光盯在字句雕琢、表达方式上,这就本末倒置了。其结果是终其身而不能达到理真、情切、意达的目的,与作文“立诚”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引导学生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就写作而言,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出言之无物、言不由衷文章的病根,除了人格修养不够以外,主要是缺乏“有所为而作”的写作意识。

1964年1月4日叶老在《答宋育瞳信》中指出:“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页。)叶老的“有所为而发”“言各有的,辞不徒作”的写作目的是与作文的“立诚”紧密关联的。试想,作者在动笔之前,想着读者的需要,想着文章所要发挥的社会效用,就不会写出那些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的文字去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样,写总结,一定要指出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今后的改进方向;写通讯则努力使广大群众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群众的觉悟;写广告就为着给消费者介绍某种商品的性能和优点,以扩大销路。当然,学生练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与实际写作不同的地方。但仅仅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出发,这种练习也应该是“有所为而作”。朱自清说过,这种练习也是一种应用,不过是应用于假想的读者。

考察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忽视“有所为而作”的问题。相反,“为应考而作”倒是非常流行的。教师为应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练,把作文训练的目标盯在应考上,过多地注重文章的形式和表达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精神训练和对生活认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作文内容是否有感而发,是否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样必然把作文教学引向应考模式的训练,引向形式主义的死胡同。叶老告诫我们:“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第103页。)。

说到“有所为而作”,自然要涉及作文命题。好的命题,可以诱发学生产生“有所为”的意识,反之,学生会觉得“无所为”。叶老强调语文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实际写作是先有材料,后定题目;学生作文是先有题目,后找材料。这是学生作文与实际写作“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为了便于教学,命题作文又是需要采用的一种形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作文命题是无法进行改革的。叶老认为,作文命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命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情,同时又是他们想言而未曾言的事情,能诱发表达的欲望;二是命题本身要显示写作意图,学生通过审题能充分认识到写作的目的性。叶老的这些观点启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重视作文命题科学性的探索,以便使作文训练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离不开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三、启发学生走向“生活充实的路”

叶老指出,“求诚”的文章来自生活的充实,“所以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向着求充实的路上?”“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呢?叶老认为,训练思想的途径和方法是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广泛地接触外物,运用观察力,在观察中认识、思索,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使思想日益成熟,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评价生活的思辨能力。说到培养感情,叶老指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他还告诫我们,不应当用“淡漠”、“消极”的情感去对待生活,否则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叶老的这些见解十分深刻。第一,他把指导学生作文的着眼点放在做人上,强调不断引导学生向着生活充实的路走去,除此没有别的可靠方法。第二,他把指导写作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上,强调重视对学生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第三,他告诫我们不要用消极、冷漠的`情感对待生活,而要在充实的生活中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这样,才会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的文字。

然而,目前不少教师的作文指导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不惜花时间训练这种做法那种做法,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培养,结果使我们的学生在许多社会现象面前缺乏独立的认识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指导的一大误区。把学生引向生活充实的路,不仅是作文指导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学会做人的终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是责无旁贷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立得正,从生理学看来,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到了要坐要立的时候再来想坐立的姿势应该怎样。必须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连生理学什么的也绝不想起,这才可以终生受用。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养成习惯要从平时抓起,训练有素,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方能终生受益。叶老还多次强调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重要性。1973年他在《答李业文的信》中指出:“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不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看书读书的好习惯。写东西也一样,不论写个纸条,写封信,写一篇墙报的文章,都要正确、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不乱说,不糊里糊涂地说。看书读书写东西都是要干一辈子的事儿,养成了好习惯,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21页。)从叶老的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文章要写得像个样子,还在于平时养成“立诚”表达的好习惯。平时没有“正确、老实、实事求是”的写作习惯,是决然写不出好文章的。

对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叶老总结的规律是要靠环境的习染,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己要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教师的作业批语、操行鉴定、教学板书都要字迹工整,教学语言要规范,在说和写方面为学生作出示范。其次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读书作文都要有一些常规,从阅读写作的态度到方法、格式的要求都要使学生心中明确,严格去做,合乎规范。再次是要注意大的语文环境的熏陶。学校班级环境布置要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学校所有付诸文字的东西,都应力求合乎规范。还可以引导学生评论街头巷尾的广告、启事、招牌,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学习其正确的方面。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反复感受,自然有助于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

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重印夏d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叶至善先生在“重印后记”中写道:“我的岳父和我的父亲都主张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他们笔下的语文老师(指《文心》一书中的语文老师)不光是教语文,还随时注意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他做事认真,为人诚恳,对学生平等相待,有问题共同研讨,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所以学生都亲近他,敬佩他,把他看做榜样,毫不勉强地乐意学他。如果学校里的老师都能这样以身作则,就会蔚成浓厚的精神文明的气氛,使学生随时随处受到熏陶。”这一评述实际上是叶老崇高人格的写照,是对叶老教作文与教做人思想的概括。借此,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激励我们按照叶老的作文教学观去不断实践,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新人。

理想的境界作文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引路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理想是遇到挫折时的战士,带领我们披荆斩棘;理想是想放弃时的打气筒,为我们加油打气,鼓励我们向前去。

说到理想就要想到未来,虽然未来离我们还很遥远,但这不代表现在我们不用努力。想想五年后,当别人问起你考了什么大学啊?这个学校好不好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没有考到你期望的成绩,你就会想我当时怎么没有努力好好学习。五年,只要努力拼搏,就会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成为别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在今天的班会上,来了三个大哥哥来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学习成长历程。他们都考了一个好成绩,分别考上了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都是中国非常厉害的大学。他们的话让我充满了信心,每天都要像打了鸡血似的学习。

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最心仪的大学是什么呢?我最心仪的大学是浙江大学,那里是中国前十名的重点大学,不仅环境优美,还特色鲜明,人才辈出。

不管你的理想大学是什么,都要好好学习,向理想一点点靠近,脚踏实地谋发展,努力努力再努力。

今天你努力了吗?

理想的境界作文

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理想,花儿的理想是开出多姿的花朵;鸟儿的理想是建造坚固的巢穴;农民的理想是获得丰收;医生的理想是使病人恢复健康;军人的理想是保卫和平……。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当然,我也有,那就是长大后能当一名画家,创作属于自己的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画室,成为一名中国美院的学生,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的画。

还记得我第一次拿起画笔时,还只是个两三岁的黄毛丫头,那时的我还什么都不懂,只会在纸上乱涂乱画,把一大堆纸都给“浪费”了。妈妈看我那么喜欢画画,但这些纸却要一张张从我手中“牺牲”了,她决定让我去上画画培训班,让我在美术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转眼5年过去了,我依然还在学画画,在这5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参加了不少比赛。第一次比赛时,我没获奖,因此我难过了整整一个月,我以为我再也没希望了,但妈妈却不停鼓励我,她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让我不要放弃,这次失败没关系,还有下一次下一次努力就行了。妈妈的话给予我了力量,让我再次鼓起勇气去比赛。经过这一次失败,我懂得了许多方法,老师讲课时,我就会很专心地听,绝不分心;在画一样东西时,哪怕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蚂蚁我也会把它画得没有一点儿瑕疵。每天当大家都回家以后,我都会留到最后,把今天画得画再次修改一遍,直到老师要回家的时候,我才停笔。比赛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当我拿着金奖杯回家对妈妈报喜时妈妈对我说:“你进步了,妈妈很替你高兴,但是你要记住,可千万不能骄傲,骄傲会使人退步。”“我记住了!”我响亮地回答。

今后我每天都会在家练画画,画不好了就重新画,直到画得满意为止。

这就是我的理想,我从小的梦想。

作文:理想的境界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博大精深。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叶老的语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教益。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

1924年,叶老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于诚字正相反对的。”(《叶圣陶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页。)这里所说的“诚恳”、“严肃”的“态度”,其实质是做人的品德问题;所说的“原料”的“真实”、“深厚”也就是文章内容上的“求诚”。显然,叶老按照“求诚”的'要求,把做人与作文联系在一起。1962年,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明确提出“为文”“立诚最为贵”。1962年12月28日,叶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对早期“求诚”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完善,对“立诚最为贵”作如下解释:“承询‘立诚最为贵’一语。此语自‘修辞立其诚’来,无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养,实际锻炼,亦复包蕴在内。苟德之不修,实之不讲,虽自以为‘有物’,自以为‘由衷’,犹未‘诚’也。”这个解释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给文章的“立诚”下定义;第二是说文章的“立诚”应包括品德的“立诚”在内;第三是说品德的“立诚”决定着文章的“立诚”。不难看出,叶老把“立诚”作为人格修养和文章的完善统一的理想境界,阐明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叶老的这个观点,在1981年8月26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阐述:“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只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或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一首诗也如此。”(《叶圣陶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文集》第3卷,第551、300页。)综观叶老从早期到晚年的“立诚”主张,其内容、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可以说“立诚”贯穿叶老作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的始终,是叶老作文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诚”是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生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

叶老强调,

[1][2][3][4]。

理想的境界作文

人的一生总是有那么多的悲伤喜悦,喜怒哀乐,这其中也与自己的理想有着分不开的关联。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总会羡慕那些富豪,明星。这也不见怪,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想和智商方面也有了改变,不会在盲目的追星了,虽然有很多的不舍。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所为的人,不要把大把的时间给荒废了。开始我还很迷惑,怎么做才算不浪费时间呢,是听家长的话,好好学习吗,还是朝着自己内心的目标走下去。

初中时,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让我们把自己理想写在纸上,然后点评。我打开作业本,思考了不到几秒钟就坚定的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我长大了,知道了理想的意义,理想对于每个人都有些异同,不仅要与自己兴趣爱好结合,还要考虑与自身的能力意志是否相适应。

现在的我不再迷茫了,因为做过了很多事后,我也在不断的成长,不会因为诺大的小事就皱眉头,而且我是男子汉,是父母的骄傲,怎么能懂不懂就唉声叹气的,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就更不能辜负他们的良苦用心。

我没有什么奢求,只有自己的理想,并且会朝着目标走下去。

作文:理想的境界

论文摘要:“孔颜之乐”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提出以来,在各朝代的儒家学者中一直备受重视并逐渐成为儒家理想境界的一个代表层面。其思想内核是上古贤人精神追求的理想境界,不仅对古代文化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影响,对我们现代人,更有其不凡的意义与价值。

孔子弟子三千,而其中通晓六艺者七十二人。其中有一名弟子,颇受孔子赏识,这名弟子就是颜回。

在《论语》中,孔子曾对颜回大加赞赏。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而孔子在《述而》篇也曾自我表白:“饭疏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论是对弟子行为的称赏还是对自我内心的剖白,这些都直接表达了孔子安贫乐道,超脱于世俗功利的人生理想道德境界。这就是后来备受宋明理学家称道的“孔颜之乐”。周敦颐曾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道德受儒家影响甚深,其中以道德来约束欲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道德理念始终在历朝历代的儒家学者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周敦颐和二程所倡导的“孔颜之乐”我们也能体会出,儒家精神的内核并不如道家所讽刺的“汲汲于功名”,而是“天下清平”之后心有所归,不为外物所累的超脱(如“曾点之乐”)。那么“孔颜之乐”是否与宋代理学的内核相一致呢,为什么到了明代,这一理论甚至其所宣扬的儒家内涵都受到了王守仁的质疑呢?“孔颜之乐”在后世的文学发展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对当代文学又有什么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地方呢?这些都值得我们仔细思索。

一、从“孔颜之乐”看先秦儒家的理想境界。

不论是授业还是为学为官,孔子的言行里始终保持着温柔敦厚、和悦相乐的态度。为学,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友,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闻《韶》,沉醉其中乐而不知肉味,读《诗》,亦因其“乐而不淫”而赞叹称赏。在我看来,孔子这种和乐的态度是源自于内心的安详与神圣,是内心道德修养深厚而伟大的流露。孔子曾经与其弟子子贡有过一段对话,这段对话充分阐述了与行为上的规矩法度相比,孔子更注重内心的表达与修为。

(一)“以道为乐”的价值感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第一》)。

可见,孔子虽然提倡“君子固穷”,但是并不仅限于注重外在的表现形式,他更希望人是从内在,发自本性的举动,真正达到那种安贫乐道的道德境界,而不是仅仅受礼仪法度的约束来匡正自己的行为,内心却与之背道而驰。不仅在贫富问题上孔子的态度是如此,就是在他最重视的孝悌纲伦中,孔子亦是看中内心而不拘泥于外在形式。

(二)从“孝悌”视角看儒家心灵境界。

孔子曾在分别回答弟子子游、子夏、宰我三个人问孝的时候表露出他对内心重视的程度,这种程度直接区分了孝与不孝这种原则上和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不妨将这几段体现孔子对孝道看法的对话摘录如下: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扶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即没,新谷即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十七》)。

以上三段对话,均表达了孔子对孝道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尤其是第三段,这段文字的核心,表达的正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最终的焦点是直指人心,最终的落脚点是人心是否安顿的问题。通过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和评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孔子所倡导的孝悌礼仪的前提和基础是人内心道德的修为,是发自本性、源于内心而做的',而非反之,用外在的法度去约束人的内心,虽然表面看上去达到了同样的行为效果,但是却与夫子的本意相去甚远。

(三)儒家理想境界与释老至乐的同异。

在中国古代,儒道释三者的思想互相融合,其中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佛家讲的“要眠则眠,要坐则坐,热则取凉,寒则向火。”讲求的就是顺应本心的修为,与儒家理学的“心学”有相通之处。明朝王襞曾经说:“舜之事亲,孔之曲当,一皆出于自心之妙用耳。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同一妙用也。”

他认为“孔颜之乐”是心不执着于任何一物的自由自在的精神,“既无所倚,则乐者如何物乎?道乎?心乎?”曰:“无物故乐,有物则否矣。且乐即道,乐即心也,而曰所乐者道,所乐者心,是床上加床也。”而对于道家“超然物外”的至乐境界,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曾记载过颜回坐忘而令孔子感喟的事,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儒家“孔颜之乐”的理想境界,其实与佛家的修心静性、与道家的“超然物外”均有殊途同归之理,儒家理想境界是内心的修为而非对外在礼法的严苛强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