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年为题(通用17篇)

以过年为题(通用17篇)

ID:6732129

时间:2023-11-23 10:24:41

上传者:字海 以过年为题(通用17篇)

优秀作文付出了作者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不是轻易能够创作出来的。在这些作文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感和有力的语言表达。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春节终于到了,我一整天都在欢乐和愉快中度过,但令我最难忘的是在春节那天,我学会了包饺子。

清晨,我睁开眼,迷迷糊糊的看见爸妈正在包饺子。我赶紧起床,穿好衣服,看母亲包饺子。可是,不一会儿,我心里便产生一个念头。我想:每次我都是看母亲包饺子,我为何不自己亲手来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呢?我刚要张口,我的耳朵里似乎飞出两个小精灵,一个说:“喂,贝蒂,你也太天真了,包饺子这种事情,一般人是包不好的,再说,就凭你那双笨手,能包好才怪呢!”另一个说:“贝蒂,什么事只有亲自体验才能知道,不亲手体验一下,你怎么能知道你能不能包好呢?”

于是,我鼓起勇气,把想法告诉了母亲。

母亲让我先坐下来,她给我作完示范后,我开始亲自包了。

我先拿起一张饺子皮,往里面放肉馅,然后我把饺子口包好,一个饺子就包好了。可是,我发现我包的饺子,跟一个个士兵一样耷拉着头,无精打采的。可我并没有灰心。我又拿起一张饺子皮,往里面放肉馅,然后我又把饺子口包好。这次,我包的饺子并没有向上次那样无精打采,反而意气风发。

今年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个年,因为今年过年我吃到了用自己劳动换来的果实。

初二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小孩子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象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象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象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象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象“仙女散花”,有的象“大红花”,有的象“满天繁星”,有的象“龙飞凤舞”……多么象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外公外婆拜年,祝外公外婆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外公外婆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悄悄地来临了,在这个象征着新气象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买年货,拜年……当然,也少不了年夜饭了。

在今年的年夜饭上,爸妈可是化了不少心思哦!以前我们都是在奶奶家过年的,而今年因为刚搬了新房,必须在自己家里吃年夜饭了。

实在太丰盛了!一样样美味的菜让我都不知道该吃哪样了。

吃完饭后,我们全家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耳边是周围一阵又一阵的鞭炮声。这感觉真是美好,我真希望每天都是春节啊!瞧,我这记性,当然还希望都有爸妈,亲朋好友的红包哦!

在父亲和奶奶都去睡了以后,我和母亲便到楼下去放鞭炮,当时外面下着蒙蒙细雨,但我仍然风雨无阻,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根香点燃,在母亲雨伞的庇护下,我点燃了引线后便跑到了楼上,可过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如愿听到鞭炮的响声。下去一看,引线竟然没点到。唉,我真是太马虎了!但是浓浓的年味让我兴奋无比。

过年的滋味真是非同寻常,真希望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小朋友们,你的感觉一定跟我一样吧!

初二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小时候,过年是最令人神往的。一到腊月,就进入盼年的倒计时阶段。我和妹妹每天早晨醒来时必然发出同一声欢呼:“离过年还有××天啦”。接着,妹妹就开始每天一次的课文朗诵:“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煮猪肘;三十,大米干饭燉小鱼……”。

关于过年的期待的童谣还不止这些,再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等等。一般而言,过了小年,大人开始忙碌起来,扫房、擦门窗、糊棚、刷墙、淘黄米,压年糕面,发面,煮豆馅,刨猪肉,等等。一到二十九,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爸爸劳累了一年,终于放几天假,他拿出心爱的毛笔,开始写对联、福字什么的。一到这时,冷清一年的我家,就开始热闹了。别看平时很多人都和我家划清界限,但由于全村没几个人识字的,只好都厚着脸皮拿几张红纸乐哈哈地来了。爸爸的草书写得非常潇洒飘逸,这也是他一年中最受全村人尊重的时刻。爸爸好象也是平衡一年所受的屈辱,总是热情接待,有求必应。一阵刷刷点点,笔走龙蛇,一幅自编的对联就写好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时局变化的期盼。爸爸是个学识广博的人,虽然他是学土木工程建筑的,但国学功底很厚,几乎没有对联是重复的。后来实在忙不开,就叫上学不久的大哥参与这种神圣的工作。一到这时,我们也欢起来了,都穿上新拆洗过的衣服,拿着爆竹,屋里屋外来回地跑着、喊着、放着。这时候大人也格外兴奋和宽容,只要不作大祸,一般是不会挨骂的。妈妈说,过年啦,连小鬼都放三天假,不骂你们啦,叫你们在下一年捞个好运气。

除夕晚上,点上平时因费油而舍不得用的有玻璃罩的煤油灯,刚贴上的大红对联,福字,五颜六色的挂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红火,热闹。刷过油的窗纸,妈妈贴上刚剪完的窗花,有小牛、小羊、小马、小鸡、小人什么的,可好看啦。墙上贴上年画,天棚粘上用红纸剪的大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全家人团团围坐在烧得很热的炕上,一边闲话,一边包饺子。然后,爸爸盘腿坐在炕头,喝着糊米水(因没茶,所以把米炒糊代茶煮,多少有点像咖啡的味道),这是他唯一保留下来的文人嗜好。我们有的坐在他身上,有的依在他腿上,围着他,听他开始一年一度的谈古论今。爸爸阅历丰富,知识广博,记忆准确,语言风趣,而且有很强的想象力,所以这是我们一年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往往,他从荆柯刺秦王,讲到西安事变,从鲁迅的《阿q正传》,又讲到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无论是正史典籍、文坛掌故,还是名人趣事、野老轶事,他都随意拈来,纵谈开去。直到我上大学,才真正认识到爸爸信口谈论这一切是多么珍贵。有的甚至至今都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八九点钟,爸爸率领我们去接神,当地人都有过年供祖先的风俗。作为知识分子的爸爸所以把这事儿做得很庄严、真诚,似乎出于这两个原因,一是入乡随俗,二是身处逆境的人往往容易把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某种神秘的力量。但接神的过程十分简单,无非是提着灯笼,来到村外无人的十字路口,对着祖坟的方向,先烧点儿冥钞,然后仰头向天对一个个已故的先人发出真挚的邀请,然后提着灯笼回家。到家后从长到幼的男丁依次给已摆上供品的叠成碑形的祖先灵位叩头。午夜时分,开始“发纸”,也就是在院子中间点一堆火,然后放爆竹,接着就吃饺子。一年没见油腥了,所以这顿饺子肉放的特别多,几乎每次我都“伤食”。睡觉时,为尊重祖先,大家都不脱衣服,把灯燃到最小,但并不吹灭。我对祖先的灵位一直感到很新奇、神秘,总是不时向那看,当然,什么也没看见。

天亮起来一看,个个的鼻孔被油烟熏黑了。吃过早饭,和别的同伴,到一些亲戚家拜年,给长辈叩头,当然也能收到诸如瓜子、甚至糖块之类的好东西。

随着初三的送神,家里的伙食开始下降,我感到很失望,盼了一年的年就这样结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过年的兴趣越来越淡漠,有时,甚至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息。因为吃,穿,用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讲,随时都可以获得满足的,所以,过年不过年就再也不是件令人神往的事情了。

过年为题目的日记作文

20xx年被送走了,20xx年来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我们来到了姥姥家,刚一进院子,过年的气氛就团团包围着我们,还没进屋,我们就老远看见一排红灯笼,随后又看见一个金光灿灿的福字倒贴着,再看看旁边一副对联火红火红的,真喜庆!我小跑进了屋,一个大大的牛字映入我的眼帘,一进屋就看见姥姥在那里忙的'东跑西跑都没时间照顾我们了,刚停下脚,为我们倒了一杯茶接着又忙去。

我刚喝几口茶,突然发现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一看都在厨房挤着呢。只见姥爷熟练地擀着面皮;舅舅有力地搅着馅;而舅妈、大姨快速地包着饺子,该煮了扑通扑通一个个饺子入锅了,饺子一会儿就熟了,终于可以吃上又大又香的饺子了,我真高兴。我们几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这时姥姥穿出了她的大红唐装,上面绣着大大小小的寿字,漂亮极了,我早已安奈不住心情,便说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祝福词,同时大家们也互相祝福,姥姥听了可高兴了,掏出了我们期待已久的红包。我们边吃边聊天,真是其乐融融啊!

吃完饭,我们全家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操场,那里人可多了,看着那五彩缤纷的礼花我心里高兴极了,“你也放一个?”哥哥一边问我一边递来一个花炮,我接过花炮,心想:我从来没放过花炮,这是第一次放,真紧张,心怦怦地跳,但我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尝试了一把。

我先把花炮放在地上,然后拿着舅舅抽了半截的烟头,蹑手蹑脚地点着了花炮,随后转身就跑,看着火花慢慢燃烧我真激动,不一会儿好几种颜色的礼花瞬间喷发,刚上去的时候没什么特别,突然那礼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礼花,最后小礼花又转换为金光闪闪的火星,真像天上的星星在向我眨着眼睛。五彩缤纷的礼花点缀着天空,真漂亮。

大年初一,我又约了几个小伴儿去逛庙会,那里人山人海,吆喝声、叫卖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极了!我们还了解了北京的民俗。

回到家里,我依旧沉浸在喜悦中。我觉得过年真好啊!

群英小学六年级石子末指导教师:李建明。

以过年为题目的小作文

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

晚上,我和姐姐放鞭炮。我们放了冲天炮、火炮、烟花炮和各种各样的鞭炮。五颜六色的烟火把夜空打扮的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红色的烟火图象征着热情快乐;红色与黄色组成的画面象征着幸福和吉祥;黄色和橙色组成的画面象征着一年来丰硕的成果;绿色的烟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我们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想到了过去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改掉坏毛病,把马虎精一定抽掉,好好学习,做事认真仔细,成绩进入班里的前三名。

过年趣事为题的作文

正文内容简介:铁锤锤蛋锤不碎你听说过“铁锤锤蛋锤不碎吗”?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与它的故事。20xx年过年,我回姥姥家看姥姥。刚好二..

铁锤锤蛋锤不碎。

你听说过“铁锤锤蛋锤不碎吗”?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与它的故事。

20xx年过年,我回姥姥家看姥姥。刚好二姨和表哥也在。表哥神秘地告诉我:“我发现呀,铁锤锤蛋锤不碎.”

“哥,开什么国际玩笑呀?铁锤锤蛋锤不碎,怎么可能?"我不相信。

“好,这次我让你看看”哥哥真的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铁锤,还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立在桌子上。

“砰”,鸡蛋碎了。蛋清蛋黄流了一地。

我得意得说:“你输了,鸡蛋还是碎了。”

哥哥笑了笑,晃了晃手里的铁锤,说“你好好看清楚,我输了吗?”

“怎么,你还没输?”

哥哥说:“铁锤锤蛋锤不碎,你看锤子碎了么?”这下我才恍然大悟。

祖国的语言真是神奇,一句话,换一种理解方式,意思就完全不同。看来我得好好学习才行啊。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过年啦!睁开双眼,耳边响着鞭炮声,盖上被子,心烦意乱,不得不爬下床来,收拾东西,准备去外婆家过年。舅舅开车过来了,放置好东西后开着车去外婆家!路过一条石子路,我们在车上晃晃悠悠的,真刺激!

我们到了外婆家我先和弟弟一起玩,爸爸妈妈去做饭。我反反复复跑向厨房问妈妈:“妈妈,饭做好了吗?”妈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对我说:“好没呢,贪吃鬼!”我等待中……饭终于做好了。我们开始吃饭了,今天的才有西瓜、牛肉、饮料……真丰盛啊!外面没有声响,今天过年,不该热闹热闹吗?我买来烟花和爆竹,放了起来。舅舅和弟弟一起去放烟花,放了很多很多呢!舅舅说:“我们再玩!”弟弟说:“好!”舅舅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点燃烟花,烟花在空中绚烂多彩,有的像开在天上的花儿,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还有的像一张可爱的`笑脸,各种各样的形状,美极啦……外婆给了我红包,我很高兴。我们要回家了,外婆再见!

过年真开心!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啪啪!”几声鞭炮声,便叩响了春节的大门。

虽然还有半个月才过年,但是家家户户早已开始大扫除了。整个城市成了一座不夜城,大街上两旁的树木都挂上了不同风格的彩灯,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就连每家的院子里都挂满了红灯笼,整个城市到处都是火树银花。

大年三十终于来到了。早晨,我很晚才起了床,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懒觉。爸爸妈妈早已去奶奶家准备丰盛的大餐了。我穿好新衣服,也去了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看到大家正在干得热火朝天。爸爸正挥舞着锅铲,不一会儿,一盘番茄大虾就出锅了。妈妈也在一旁手舞足蹈,不一会儿一盘爆炒羊腰也做好了。奶奶也不甘落后,手指轻轻一拨,一盘饺子便争着向锅里跳去。不大一会儿,桌子上便摆满了各种好吃的。一盘盘山珍海味,一道道美味佳肴让我眼花缭乱,垂涎欲滴。春晚开始了,大家都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只有我还在不停地吃。看到电视里的精彩节目,我们全家人都会哈哈大笑起来。

吃完饭,爸爸就带我去放炮了,噼噼啪啪的响声,震耳欲聋,让年味更浓了。

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没有作业,可以吃大餐,还可以放炮。

我爱过年!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小时候,最喜欢的便是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可以吃许多美味的食物。那时候总会问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怎能还不过年?”随着年岁的渐渐增长,对过年的热情却没消减。过年就意味着放寒假,不用上学。后来,也不知从哪年起,对过年的热情渐渐消散,觉得过年和平时差不多,不过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而如今,对过年似乎又有了兴趣。看着一家人为着过年忙前忙后,好不热闹!

但有时是不喜欢过年的,过年就意味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那些至亲也会随着我的长大慢慢变老。更不喜欢的,就是各种拜年。由于不经常见,那些亲戚根本就不熟。明明两个差不多大的人,一个要叫哥哥,一个要叫叔叔。还有什么姑奶奶姨奶奶舅奶奶,一团乱麻。当然,每逢过年,就有吃不完的宴席。今天他家请客,明天你家,后天我家。一连几天没在家里吃过一餐饭。宴席吃多了也无味,虽说每次都是满满一大桌子菜,可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还不如吃些清粥小菜来得舒坦。

不知不觉间,年快过完了。想起自己那一堆未动的作业,心中暗暗感慨:还不如不放假,不过年。每天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作业根本写不完。虽说不太想过年,可渐渐地发现,过年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仪式。年年腊月二十四是过小年,这些年,不管多远,也会在二十四这天晚上赶回老家吃晚饭。再过几天,到腊月二十九,就是辞年。这天中午会祭祖,烧奶奶亲手折的元宝。到了大年三十,就要贴对联,准备年夜饭。接着大年初几就是各种拜年,各种聚会。这顿吃撑了下顿还得继续。到了大年初五,这天早上起床要放鞭炮,就意味着年过完了。接着初六初七初八就忙着各奔东西。

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是如此,又有些不同。比如这几年崇尚健康,也为了节约,年夜饭上的大鱼大肉少了许多。在过年这几天中也不仅仅局限于走亲访友,有时也会一家人外出游玩,体会不同地方的文化风俗。聚会时长辈们也不再执着于闹酒了,更多的.是闲谈。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会冲淡年味,但我认为这些变化都是可喜的,过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要弃其糟粕。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春节期间,人们除了享受物质生活外,还不忘补充精神食粮。今年春节,尽管天气有些许寒意,但是在各大书店和图书馆,却洋溢着暖暖的购书和读书的气氛,品书香过文化年成为春节期间市民过年新时尚。

人们除了享受物质生活外,还不忘补充精神食粮。今年春节,尽管天气有些许寒意,但是在各大书店和图书馆,却洋溢着暖暖的购书和读书的气氛,品书香过文化年成为挤满了前来选购图书的顾客,人气丝毫不比附近的大商场逊色。在不断涌入书店的人流中,有情侣同来的,也有父(母)子女同来的`,还有祖孙三代一同前来逛书店的,更多的还是中青年市民。他们在琳琅满目的书架前浏览、挑选,有的干脆在书架前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过年,往往是一个人精神品位、情趣爱好的展现,也折射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内在品格。笔者看过一段记载鲁迅过年的文字,颇耐人寻味。过年时,鲁迅最喜欢上书市进货:1913年春节,他曾四去书市购书60册;1915年正月初二补春节休息,买《说文系统第一图》拓本;1925年除夕往琉璃厂买石印《王荆公百家唐诗选》一部六本;1933年春节到内山书店买书八本;1934年春节买《日本廿六圣人殉教记》和《东方学报》各一本。鲁迅买书不为装潢门面,显示高雅,而是为了追求真知真理。在鲁迅的日记中还记载着,每到年终岁末,总有一篇书账,详细地记载着他当年所买的书,这也算得上是他别开生面的一种过年方式。

节假日既是休闲日,也是读书学习的大好时光。利用春节放假的机会,或躲进小楼成一统,挑选几本可意的书沉醉其中,细细品味;或到书市浏览一下一年来的畅销书目,真切地感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或上网看些时事新闻,同样别有情趣。平日里大家工作都很忙,利用春节放假机会到书中汲取知识的营养,不亦快哉!

诚然,过节总要玩一玩、乐一乐,打球、下棋、集邮、旅游、上网、甩老k等等,亲戚朋友一起感受人间真情,享受天伦之乐,品尝人生,享受生活,是过节的应有之义,但娱乐之余也不应忘了充电。市场经济也是知识经济。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作支撑,他就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为,成功从来都青睐有准备的人!读书可以使人明事理,也可增长才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过节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也应注重精神食粮的进货,这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会。

春节联欢会开始了,我就津津有味有味的看了起来,只见大屏幕上一会儿是幸福美满的歌声,一会儿是激情飞扬的舞蹈,一会儿是令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和小品,还有惊险刺激的杂技和魔术。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这时就听见窗外响起噼里啪啦的火炮声,我们也急急忙忙的抱着火炮跑到了楼顶。爸爸把火炮放好,拿起打火机点燃导火线。我全神贯注的盯着天空,不一会儿,天空中闪耀着五彩缤纷的大红花,有粉红色的鲜花,有绿色的小草,还有大红色的玫瑰花,真是美丽极了。

啊,这真是一个高兴又快乐的春节啊!

初二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他看着儿子的微信,尽管有些疑惑,嘴角还是不禁微微向上扬起,露出一个微笑。

“撤回了,撤回了!”他把发给儿子的信息也秒撤了回来。他激动地拉着老伴的手高兴的像个孩子。“儿子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这次我们去儿子家过年,给他一个惊喜!”虽是欢快的语气,但却微微透出一丝落寞。老伴在房间里收拾着东西,眼看着他手舞足蹈的样子,泪水不觉在眼眶中打转。这虽是惊喜,但天下父母哪有不盼着孩子回家过年呢?多次独自过年的苦楚与寂寞只能闷声咽下。她伸手拭去眼角的泪水,轻声道:“行了,赶紧来帮忙。”他听了又孩子似的回了一句:“我高兴高兴还不行嘛!”他嘴上这么说着,人早就来到了屋里,收拾着东西。“这个拿着。嗯,这个也拿着……”他一边收拾着,一边嘴上嘟囔着。老伴没有提出行李重量的问题,只是安静地看着。对他们来说,行李再重,也重不过他们期盼见到儿子的心。

第二天天边才刚刚露出一丝鱼肚白,他便早早起了床,不住地催促着老伴快些。迈出大门,两张大大的“福”刺痛了他的双眼。这是他写的,红底黑字的福这么鲜艳明亮,他伸手摸了摸,随后毅然决然的关上了大门,向火车站匆匆走去。

紧赶慢赶,当他们来到火车站时,时间还绰绰有余。老伴不禁埋怨了他两句,他却恍如未闻,只是盯着他的那块手表。手表是儿子买的,已经跟了他好几年。表链早就变了颜色,就连时间也不是很准了,但他还是舍不得换,这可是他儿子留给他的新年礼物。想着儿子,他又突然想到了那条信息,儿子撤回的究竟是什么呢?正当他出神之际,老伴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火车已经到站了。他赶忙拎其行李,佝偻着背拉着老伴,踉踉跄跄挤上了火车。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定下来,静静地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他就这么呆呆地望着窗外,时而笑将起来,他定是想起儿子见到他时惊讶的样子;时而又有一丝不安,他就这么突兀地来访,儿子会不会感到不满。不知不觉间火车已经到站了。

他双手拎起行李,身体不自觉的向后倾了倾,左腿顶在行李的内侧努力的将行李拖下火车。正当他们走出站口,左右张望寻找公交车的时候,被一个孩子撞了一下。小孩子约莫有三四岁的样子,总给他一种熟悉感,让他不禁想到自己的孙子。他只是在孙子满月时见过一面,也有三四年未见了,孙子也应该这么大了吧?他慈爱的抚了抚孩子的头,正准备起身离开,却对上了准备抱起孩子的父亲的目光。一瞬间,他愣住了,那男人也愣住了。几秒后,那男人眼中似有泪光,哽咽的喊出一个字“爸”。泪水也从他的眼眶中涌出,他有些颤抖地张开了双臂紧紧地抱住了那男人,“儿子!”

原来,儿子撤回的,只是短短的一句话——爸,今年我回家来看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过年的趣事可多着呢!走亲戚,放鞭炮,得压岁钱,看春晚,看烟花……可好玩了!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

我和爸爸,妈妈去看烟花,一路上我看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烟花,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紫色的……漂亮极了!前方有一朵烟花带着哨声冲上天空,只听“轰隆”的一声烟花炸开,像星星一样的洒满了天空,照亮了整个大地!右边的天空上又放出一个烟花,好像一个红红的大苹果,我真想上去一口把它吃掉!

过年好开心呀!我想天天过年该有多好呀!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中国是一个多节日的国家,传统的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了,而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春节。

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是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开心的一天。因为今天是长辈们给我们压岁钱的一天。这次我们是在老家过年,爷爷、大伯、姑姑、姐姐们都非常疼爱我,几乎每个人都给我压岁钱,而且都是一百、两百的,我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拥有巨额财产的“大富翁”了。

更好玩的是我有一个小侄子,名叫马冲,他才三周多。那天,爷爷逗他说;“如果你向我磕一个头,我就给你一块钱,怎么样?”谁知他信以为真,真的“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给太爷爷磕了一个头,结果惹得我们这些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爷爷没办法,只好给他一块钱。

这时,堂嫂对马冲说到:“你再给太爷爷磕一个头,你还会得到一块钱。”马冲一听,立刻跪下来,又给太爷爷磕了一个头,爷爷无奈,便又给太一块钱。

谁知,马冲起来之后,还没等我们说,他自己就又跪下来给太爷爷磕了几个头,结果更是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时光飞逝,一下子就过去了两个星期,想起当时的情景,我还忍不住笑。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特殊标志,啊,我爱中国。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大年三十,是辞旧迎新的日子,到处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晚上,全家人一起在奶奶家吃年夜饭,吃完了饭,我们便要放鞭炮、放烟花了。这时,爸爸拿出了一盆烟花,小心地点燃了引线。一会儿,从里面向上开出了一朵红红的花。这花有好多颜色,一会儿是黄的,一会儿是红的,一会儿又是绿的,真像一个大花坛。

接着,爸爸又拿出了一串鞭炮,点燃引线,只听“啪啪”几声,一个个鞭炮像一个个小娃娃一样,好像想快点拥抱大自然一样,一个接一个的落到了地上,不一会儿就放完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鞭炮、放烟花了。整个村子里响起了烟花、炮竹的声音。这声音好像在告别x年,迎接xx年。

x年,我们有悲,有喜,有让我们伤心的汶川大地震,有令我们激动的北京奥运会;x年,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度过了重重难关,终于,新的一年到了。我相信,在xx年,更多的是欢声笑语,更多人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当当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此时此刻,烟花仍在开放,这花是幸福之花,它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民的心中!

以过年为题的作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对它的告别方式也同样非凡。

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先于个人”的口号在抗击疫情的过程里贯穿始终。疫情肆虐时,我们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成为了唯一的经济正增长体;疫情缓和后,面临春节这一人口大流动的挑战性时刻,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政策,顺利渡过难关。

从去年春节到今年春节,无疑是全国人民最具“社会参与感”的一个时间段。当病毒汹涌来袭,全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时,能够通过媒体、网络了解抗疫实情并发出自己的声音,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力量”是具象化的。你或许能在医护人员晒出的手写祝福中找到自己的字迹,或许能在加油视频中听到自己的声音,众多捐赠的医疗物资中,或许就有你贡献的或多或少的财力……当年底疫情余波未平,“打工人”的新梗在网络爆火,激发了个体原子化社会中个人对群体归属的呼唤与共鸣,其中蕴含的更是亿万人民在后疫情时代为经济复苏的奋斗精神。当你也随大众喊出一声“打工人,人上人”,其根本也是一种社会氛围向好下的乐观主义。当新年伊始,“就地过年”的政策发布,人们依然能够通过互联网找到归属和共鸣。听到“拼单式”过年、“云激励”学习、“扫码式”逛商场、“云端式”聚会等一系列后疫情时代下催生出的新颖词汇,想必每个人都能在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独特体验的一番画面。

因为互联网,中国人民关于春节的共同记忆由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每年必被问到的话题、从流量“制造者”变为流量“收割机”的春晚增添了不少新鲜内容。虽然现实距离相隔甚远,但心的距离始终相近。

虽然互联网这一新兴且发展迅猛的产物常常受人诟病,但我们能发现,在过去这一年间,无论是学习、救援、与外界联系,所有的活动都必须依靠互联网。在社会分工化原子化的趋势下,互联网为每个人提供社会参与感和群体归属感,是我们必须接受并加以利用的.方面。

互联网与传统的结合是今年就地过年的基本特征,这一次成功结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的温情。这次的经验也始终值得后世借鉴,正如曲道奎所言,“我们一手拿着科技的利剑开辟未来,一手拿着传统的药箱给前进的人类疗伤。”

科技化社会并不无情,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学会利用,同样能够温情脉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