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案设计(热门16篇)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案设计(热门16篇)

ID:6752394

时间:2023-11-24 09:11:46

上传者:琉璃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案设计(热门16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指导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改进的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做一片美的叶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乳、整、葱”3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形状的叶子。

2、一棵绿色植物。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

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做现态各异汁奉体输。

作观太格导什春休偷。

教学后记有效阅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越浓,投入的程度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在现象一中教师以“通过话筒把读书声传给大家”的新鲜策略激发学生读好课文的兴趣,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投入到潜心朗读课文的热潮中。同时教师给予充分的读书与思考时间,花了10多分钟的时间在刀口上,为个性化的阅读铺垫了良好的阅读基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教学后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理解“每个人都是一片叶子,为自己生活的大树输送着养料,让它茁壮、葱翠”。文中大树和叶子的美,是学生用眼睛发现的,用心感悟到的。文本价值取向的揭示也摒弃了繁琐的讲解分析,而是重视让学生自读--直面文本,反复诵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与文本、老师对话,探究课文的人文内涵。

三年级《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设计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两课时。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

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做一个-----的---吧!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初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重点指导生字“异、输、奉、置”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重点分析生字“异、输、奉、置”。

4、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5、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6、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7、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8、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9、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听写生字、词语。

2、形近字比较组词。

奉汁()输()异()。

奏()计()愉()导()。

3、用“形态各异”说话。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做一片美的叶子,谁来把课题读好?我听出来了,你们读美这个字时特别用情,加点。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读书。

2.生字词语读准了,课文也能读准么?推荐别人来读。(这篇课文段落很多,请一组同学开火车读,一人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读准读通了么?)。

三.细读课文。

1.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么?别急,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好好想想,这次读书要求不出声,边读边想。

2.组织交流:

(1)课文哪一段直接写叶子很美呢?出示段落,就请你来读一读。你们觉得叶子美在哪里呢?板书:形态各异,谁知道什么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联系课文内容)一起读读。我带来了一些形态各异的叶子请大家看看。出示图片,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假如你就是这树上的叶子你想长成什么样?你们的想法各异,各有各的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一片美丽的叶子,现在谁能读好这段话了?点名读,齐读。

(2)虽然这些叶子形态各异,但它们却做着相同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呢?出示段落,读一读,你有什么疑问?(什么是生命的乳汁?阳光怎么会变成乳汁的?在这里生命的乳汁指什么?)谁知道?你们读读后面的段落就知道了。有了这珍贵的营养,大树才会茁壮、葱翠。出示图片,你们觉得这大树怎样?用朗读把你们心中的感受表达出来吧!点名读,齐读。大树的美丽和叶子有什么关系?对这就叫奉献,这就是一种美。(板书)齐读。

(3)多好的叶子啊,我忍不住想把另一段介绍给大家,想听么?师配乐背诵。你们想读么?一起来,闭上眼睛想想,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相机理解“肥美、飘零”(肥美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先说再看图片)(冬天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先说再看动画,树叶落到哪里去了?叶落归根,这对大树有什么好处?)听了你发言,我不由的想去一句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树。叶子即使离开了大树,也要把自己的身体奉献给大树,学到这儿,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板书)齐读。

四.朗读升华。

1.那就让我们做一片美的叶子吧,心中装着大树,心中装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

2.配乐朗读1-6段。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案设计

安安静静的做一片叶子吧----题记我是一片平凡无奇的叶。

一天,当我还在沉睡时,一个甜美圆润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小叶芽,春天来了,睁开眼睛看看吧!”可我却又进入了我那可爱的梦乡。不知过了不久,一阵轻柔的风儿将我唤醒了。只见一个若隐若现的绿影,微笑的看着我,说:“小芽儿,小芽儿,快成长吧,阳光温暖着你,雨滴滋润着你,你要快乐的`成长,绽放你的绿色啊。”我望了望四周,棕褐色的树条上满是绿色点点,如闪耀在阳光下的钻石般美丽,像眨眼在夜幕中的星星般繁密。于是,我接受着甜甜的雨露,身体慢慢的舒展开来。我想,很快的我就会像其他的芽一般。好不容易的,我冲破了,裹着我的咖啡色的网,那些芽却已经长成了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在微风中诉说着他们的喜悦。而我,还只是一个绿色的钮芽。于是,他们都很友善的对我,没有一个人懂我,我渴望超越他们,保护他们,而不是他们来为我挡风遮雨。我开始拼命地吸取养料,想要拼命地成长,但最终我还是没有超越他们。我开始低沉了,叶们以为我生病了,便帮我把毒辣辣的阳光挡住了。这时,原先一直沉默的大树说话了:“孩子们,如果你们帮小叶子遮挡阳光,那她哪来磨炼,又哪来长成与坚强。

任何的事物,都能磨炼我们的意志,现在是小叶子磨炼的最好机会。”他顿了顿,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资质会随着环境和时间而改变。”其他的叶似乎都很心疼我,都缓缓的,让暴虐的阳光一点一点的照在我身上。我忍耐着,因为,我渴望成长。秋天来了,我终于和他们再没有什么区别了。全身墨绿色的,闪着光亮,像是一个穿着铠甲的战士。此时,我发现我的身体在慢慢变黄,于是,我又猛猛地吸取着养料,其他的叶儿也一样。别的树上的叶子,都掉了,唯独我们,大树还郁郁葱葱。正当我想永远生机盎然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听到两个路过的老人的谈话:“这棵树怎么了,为什么不掉叶子呢?”“我也正纳闷呢,如果这的叶子再不凋零,这棵树一定熬不过冬天啊!”我猛然间明白了:“生命只要绽放了光彩,就有了价值,就如昙花一现,生命虽短,但香艳却已全部展现”

于是,我决定了,成为第一片枯叶。一阵风吹过,有一片叶子无声无息的飘落了……。

《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案设计

要想大树美,叶子就要美。

如果把班级比作一棵大树,我们就是一片片的叶子,要想大树美丽,就要做好我自己,努力学习,做个好学生。

如果你给你那棵大树争得了荣誉,那别人就会称赞你们,大树就更美了;如果你做了坏事,那别人就要批评你们,大树也就不美了。

我们现在要为班级这棵大树争光,让它成为一棵美的大树!

等我们长大以后,也还要做一片叶子,为祖国这棵大树做出贡献,让她茁壮、美丽!

河南省实验学校郑东小学三年级:鹏瑞。

《做一片美的叶子》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

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各种植物的叶子。

2、有关课文插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入题。

二、精读课文[初步感知叶子的外表美]。

2.现课文第四、六小节,让学生说说美在哪里?

a提问:我们大家都很聪明,一定有人知道“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吧?谁愿意给大家讲讲。(根据课文语句或联系实际“无字词典”)。

引导:大家举起我们采集的叶子,瞧!它们形态各异。有的成椭圆形,有的成五角形……没有哪两片是相同的。

b第六小节中的叶子更美,老师都有一种想朗读的冲动,大家想听吗?(配乐朗诵)。

引导:这么美的句子如果能边读边想,那就更好了。让学生交流,你喜欢哪个季节的树叶?为什么?理解“肥美”、“飘零”

三、读课文[感知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

1、过渡:是啊,多美的叶子啊!怪不得我们刚才有许多小朋友都愿意成为一片美叶子,老师也想做一片美的叶子,但老师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老师发现叶子还有更美的地方。

2、出示挂图。

a引导:看,多美的大树,远远望去,就更美了。大树这么美是谁的功劳?对,没有叶子的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

b指导朗读:美美的朗读“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开起。”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理解“生命的乳汁”)。

c设问:为大树而奉献自己,你觉得叶子怎么样?

小结:对,无私奉献就是一种美!(板书)。

四、读文明理[引导学生学习叶子的无私奉献]。

1.指导朗读:“我们每个人都像叶子……让它茁壮、葱翠”

3.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4、小结:假如你是树上一片美的叶子,你会对大树说什么?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朗读则是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表象、联想和情感等全方位地参与,多角度地感悟课文语言的内蕴,品味文字的情趣。本课教学以朗读为主线,注意渲染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品味感悟课文的语言。

课始,老师用媒体出示一片片叶子,然后问:“在你的小眼睛里里看到了怎样的叶子?”“你看到这姿态各异的叶子,有什么感受?”由此,很自然地过渡到课题上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与叶子有关。”。

接着通过播放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为学生领悟大树和叶子的外形美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启课导入具备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韵致。

学生在交流了认为美的句子,“远远望去,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老师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情景,接着让学生看了画面,使人感受到了,树一片绿色,多么富有生机。学生朗读有声有色。再如,老师运用媒体再现了春夏秋冬叶子的美,同时播放音乐,音乐与画面恰到好处。学生敞开心扉、倾注热情,与文本进行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和情感的碰撞。学生真正享受到由语文所带给他们的快意!

本课教学中,教师始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语文离我们很近很近。学生融入了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在教学时,教师运用媒体让学生看实实在在的每一片叶子。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教学资源就无处不在了。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二、初读课文。

1、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  。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

五、作业   。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告诉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当时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作者也去采树叶,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他看到什么样的树和树叶?为什么他没有摘树叶?

(2)小组讨论 。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

(4)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

4.学生描红练习。

四、拓展练习:

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会想些什么?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

板书设计。

树美。

树叶美。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生2:我补充,我觉得这就是每个人就像叶子一样,以不同的方式生活着。

师:能联系课文的语句谈认识,很好。谁接着说?

生5: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使我们人类生活在光明之中。

生6:袁隆平研究了杂交水稻,使我们的粮食丰足。

生8:无数的先烈不屈不挠地和敌人做斗争,才使我们过上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生:……。

生:愿意!

总结全文,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案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乳、整、葱”3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看?请看——(播放课件:生长在旷野中的大树。先展示广阔天地中的大树:茁壮、葱翠;后展示大树的特写镜头:粗壮、挺拔的树干,翠绿、茂盛的叶子。课件配以《好大一棵树》的背景音乐)。

[设计意图: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欣赏画面,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

2、同学们,看了以后,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

1、看到了这样的景色,有一位姓金的老先生还写了一篇文章呢,大家想不想读?

2、自由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效果。教师相机评价与指导。

4、让学生齐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先认读生字,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字形,重点分析“异”字。描红,反馈。

[教例]。

1、(出示: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朗读。

(2)同学们想听老师读吗?好,那就请大家边欣赏画面(课件播放与这一段相匹配的画面)边用心去听,去感受。

(3)你觉得作者写得怎么样?哪里写得好?为什么说这里写得好?

生:我觉得作者“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这个句子写得特别好。它不仅写出了树的颜色(绿色),还写出了树的形状(像一朵云)。

师:真不简单,你和作者一样,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眼睛。

生:老师,我也觉得这句写得好。“从大地上升起”我觉得它把树写活了,非常生动、形象。

师:是啊,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写出了树的色彩美,形态美和动态的美。这么美的一棵大树,谁能把它读出来呢?(指导朗读)。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形态各异”?

师:有时候,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宝贵。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想“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就是说叶子都长得各不相同。

师:你真爱动脑筋。大家来看一看——(课件截取几幅叶子的画面),瞧,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姿态,这就叫做(生:形态各异啊)。

捧起书,让我们轻轻地读,把这份美留在心里,好吗?(再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抓住关键词句诵读感悟,语像形成同构]。

2、过渡:无数片叶子虽然形态各异,但却做着相同的(引读)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绿叶为大树而生。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叶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出示这段话)。

(1)其实,读书就像喝茶一样,要细细地品,才有味道。自己再读一读,看看谁能品出自己的味道。

[设计意图:重视学习的过程,渗透学习的方法、策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2)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我读懂了绿叶为了大树,贡献自己的乳汁。

师:我们小时侯都是喝着乳汁长大的。那这里的“乳汁”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大树要长大需要的养料。

师:对。这里包含着一个小科学知识呢。叶子利用自己体内的叶绿素把水和从空气中吸进的二氧化碳加工成可供大树生长的养料。(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师:同学们,此时你想对叶子说些什么呢?

生:叶子你真伟大!你为了大树,奉献了自己。

生:叶子你真了不起!

生:……。

师:是呀,没有叶子的无私奉献,就没有大树的美。叶子能无私地奉献自己,我们应该怎样去读呢?(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无私奉献)。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绿叶就是为大树而生”的呢?

生:春天和夏天,叶子都是绿色的,特别是夏天,叶子长得很饱满,可以更好的制造养料。

师:你读懂了“肥美”这个词。真不简单!

生:秋天叶子虽然变黄了,但它不后悔。因为到了冬天,叶子就落到了树根底下,作为大树的肥料,供大树生长。

师:大树如此的茁壮、葱翠,如此的美,就是因为有这些不悔的叶子呀!。

(1)谁能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告诉我们?

(2)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试着在头脑中将这些文字转化为画面。

3、过渡: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生:我觉得我的家就是一棵大树,爸爸、妈妈和我都是这棵树上的叶子。

生: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解放了中国。我觉得毛主席就是一片美的叶子。

生:我觉得自己也是一片美的叶子,因为我现在认真学习,将来可以为祖国做贡献。

生:……。

师:同学们刚才谈到的,有的是伟大的人,也还有许多平凡的人。是呀,只要为我们的大树奉献自己,他就是一片美的叶子。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大树,做(引读)一片美的叶子吧!(板书课题)。

4、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课文开始的那组画面(生长在旷野中的大树),相信你会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最后,老师还有一件礼物要送给大家——。

绿叶无悔,

扑向那大地,

是报答泥土芬芳的轻盈;

鲜花无悔,

凋落于风雨,

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

江河无悔,

奔向那海洋,

因为它投身到母亲的怀里;

万物无悔,

追寻那太阳,

因为没有阳光就失去生机;

人生无悔,

在泥泞中跋涉,

无悔终生都在苦苦地寻觅。

……。

忧也无悔,

怨也无悔,只有无悔的人生才能奉献自己;

苦也无悔,

累也无悔,只有奉献自己才是无悔的人生。

总结: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树一定美;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一定有希望!(下课)。

板书设计:

形态各异。

无私奉献。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主持人:……下面,就让我们擦亮眼睛,竖起耳朵,一起来感受孙建锋老师的风采!

生:孙——建——锋。

师: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喊一位老师的名字,你们心里没有体会吗?

生:非常激动。

生:非常高兴。

师:因为什么?

生:因为您是全国青年名师,您能为我们上课,我们很荣幸。

生:我喜欢英语。

生:我爱书法、画画和舞蹈。

(许多同学上台并挑到中意的粉笔)。

师:现在你们开始用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就画一片你心目的叶子!

(上面学生兴致盎然地作画,余下学生个个惊奇地欣赏)。

(学生陆续画毕,回座)。

……。

【点评】。

【感想】。

成功的语文课堂既有内在的有序美,又有外在的形式美;既有课前导入的铺垫美,又有课程进展的构架美……所有这些要素的整合,贵在一个和谐,如不和谐,会水火相克、冰炭不容;如配置和谐,则可收相得益彰,交互辉映之美。优质课堂的课前“预热”艺术,追求的正是“和谐产生美”。前苏联文豪高尔基所说:“最难的是开始,如同在音乐上一样,全曲的声调都是它赋予的。”从这个角度讲,与文本“和谐相融”,无疑应是课前“预热”的“第一选项”!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教学过程: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那么让我们都来做一片美的叶子)。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出示词语。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注意“乳”字的读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理解“奉献”、“整体”、“茁壮”。可以让学生用造句的方法运用词语理解词语)。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教师范读,同伴互读。)。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特别要注意“奉”、“置”“异”的字形)。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情感目标: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教学重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1.读题,师质疑。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你会想些什么?你会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学生交流。)。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1.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做一片美的叶子外在美:形态各异内在美:无私奉献。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浮桥中心小学 黄静。

师:同学们,读了“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这句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冬天到了,树叶就会慢慢地落在地面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冬天的叶子为什么会落到地面上吗?

生: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树叶被北风吹了下来。

生:天气变冷了,树叶就会从大树上落下来,我想树叶可能怕冷。

生:到了冬天,下雪了。小朋友们在地上堆起了雪人,树叶想落在地上看看这些可爱的雪人。

生:天冷了,小动物们都钻到地里冬眠了,树叶落下来想看看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生:树叶落在地上,想躺在软绵绵的雪床上好好地睡一觉。

生:叶子肯定会想念大树妈妈,因为大树是叶子的妈妈。

师:大树是叶子的妈妈,叶子会用什么来报答大树妈妈呢?

生:我知道,叶子落在地上后,会化成肥料,让大树的根来吸收营养。

生:我觉得叶子是个有孝心的好孩子。

生:我觉得叶子心灵美,是个爱妈妈的好孩子。

评析:

生成问题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课堂。面对叶落归根的思考,孩子们的发言极富有童真和个性。面对让如此精彩的生成,教者愿让孩子相信,叶的飘落,是因为对树的眷恋;愿意让孩子相信,“绿叶为大树而生”,它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酿造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使大树茁壮、葱翠地成长;更愿意让孩子明白,叶落归根,直到生命的终结,它还要化为护树肥料,融进肥沃的土壤,使大树来年萌发出更加繁茂的枝叶,挺立于大地之上。于是,教者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让文本所蕴涵的智慧光芒与学生生命的灵性碰撞,由此丰富了学生对叶子内在美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刻,更为独特。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本文转载。

《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

2.通过初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磁带;一片树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激趣揭题:

1.简单介绍自己所带的这片叶子。

2.观察手中的树叶,小组讨论:叶子有长得完全相同的吗?

3.教师:你们喜欢叶子吗?觉得叶子美吗?愿意做一片叶子吗?

4.板书激趣:

二、初读课文。

1.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形态各异乳汁奉献整体位置输送茁壮。

中间肥美飘零回归葱翠嫩绿。

2、自由读,说说哪些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5、读句子,指导长句有破折号的句子的读法。

(1)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2)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3)春天的时候,叶子嫩绿;夏天的时候,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日飘零——回归大树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四、感知全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师相机强调“美,奉献,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叶子”等词句。

3、学生质疑,教师归纳。

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欣赏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感悟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学习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叶子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自然知识。

2、有关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异奉置输。

2、读句、读文。

二、细读课文。

(一)欣赏叶子和大树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叶子的风景录像片。

2、谈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语句也写出了叶子的“美”?

(1)找出有关词语。

(2)读句子。

(3)再次欣赏录像片或一些优美的图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词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叶子和大树的美。

4、指导朗读。

(二) 感悟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体会叶子的内在之美。

1、读题,师质疑。

大树和叶子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2、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3、“叶子的工作”: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这句话。

(三)由物及人,体会叶子精神。

4.人和叶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读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们的工作不同,但都是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献,为他人服务。普通,平凡)。

古往今来,哪些人使生活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葱绿?

(爱迪生、李时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业的人们)。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华,总结全文。

1、齐读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树叶都为大树默默地奉献,为大树而生,而每个人,也都在为人类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无论伟大,还是平凡,都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让我们都来做“做一片美的叶子”,让生命之树常绿!

3、齐读9—11自然段。

作业设计:

1、练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写一写。

外在美:形态各异。

内在美:无私奉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