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木兰诗(实用14篇)

改写木兰诗(实用14篇)

ID:6770313

时间:2023-11-24 13:57:59

上传者:文锋 改写木兰诗(实用14篇)

作文是对自己思考和表达能力的一次检验,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优秀作文的片段,相信它们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思考。

木兰诗改写

织布机在唱着歌,木兰对门织布。渐渐地,织布机声音小了,歌声没了,取代的是一声声叹息。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谁。木兰强颜欢笑,轻描淡写:“我没在想什么,我也没有思念什么。只是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名册,×××就又要打仗了,皇帝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但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年纪大了,那么远的路一定吃不消。但是我又没有大哥哥,不去也不太好,这可怎么办呢?哎——”一段话以一声长长的叹息做了结尾。

当天晚上,木兰坐在窗前,半透明的轻纱窗帘抚摸着木兰的脸,木兰迎着月光,美丽的头发被风吹得飘呀飘,在木兰身后轻轻地舞蹈。木兰在心里默默地下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代父从军!

太阳从山上升起来,公鸡在黎明报晓,木兰已经从家出发去了集市。在集市的各处买齐的马具的木兰呆呆地看着崎岖的山路,依依不舍,但又十分坚决地离开父母,进入从军的队伍。晚上,战友在黄河边睡着了。但是女扮男装的木兰坐在黄河边,望着月亮出神,因为那是她在异国他乡最为熟悉的东西了。月亮明白木兰的心,用光辉勾勒出了木兰的父母,他们在微笑,他们在挥手,他们在说着:“孩子,路上小心!”徐徐微风调戏着树丛,发出“沙沙”的欢笑。但是醒来,哪里有父母的影子?黄河以吞吐日月般的气势,用浪涛拍碎了木兰的思绪。离开了黄河到黑山头,胡人的骏马用它的嘶叫剪断了木兰对父母刻骨铭心的思念,也在告诉木兰离战场不远了!

奔赴在战场之间的木兰英勇无比,十年的战争不知夺取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可喜可贺的是,木兰和一些幸存者凯旋回归了!

回来在明堂拜见皇帝,皇帝因为木兰记下了很大的功绩,所以赏赐给她绰绰有余的金银财宝。皇帝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要高官厚禄,只希望可以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出了外城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归来,换上了华丽的装束;小弟听说姐姐凯旋而归,杀猪宰羊准备招待。木兰打开了所有的门,坐在床前,脱下战袍换上女装。对着窗户梳理云一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美丽的发饰。到门外去见火伴,火伴们很惊讶:在一起出征这么多年,今天才知道木兰是姑娘。

木兰诗改写

我和战友们经十年的战斗生活,如今终于可以回来了。

想起了十二年前,父亲已经老了,还卧病在床。可是,可汗学要我父亲去征兵。我没有哥哥,弟弟还小,我只有离开亲人,女扮男妆,替父从军。

我不辞万里,来到了战场,各战友们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立了许多战功;我们盼望了多少年,才能到今日还张乡啊!

刚到村门口,我那已年迈的爹娘拄着拐杖,互相搀扶着,早早地站在村口等着我。

旁边有许多的乡亲,我一下子扑了过去,与爹娘痛哭着。娘擦干了泪,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大家不要顾着,进为坐吧。”

这时,我望了望周围,连忙说:“妹妹和弟弟呢?”妈妈笑着回答说“他们呀,知道你要回来了,高兴得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你妹妹又是梳妆又是打扮的,现在正在给你清理房间。你弟弟,正在磨刀猪宰羊呢!”

我点了点头,望了望战友,干紧为到了十二年前住的闺房,脱下征战时穿的军装,穿上我女儿家的衣裙,对着窗梳理像乌云一样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了花黄。

这时,我的战友在叫我,我赶紧叫了一声:“来啦——”等我穿着一身女儿装站在战友的面前,战友们都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地问:“这……这是怎么回事?”

我便把替父从军的原因一一跟战友们说了,战友们都恍然大悟,连连竖起拇指,感叹说:“想不到跟我们并肩作战我么多年,立了许功的战友,居然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佩服,佩服!你不愧是女中豪杰啊!”

木兰诗改写

在银白的雪山上,一支仅十几人的军队在夜以继日地走着。突然,不知是谁打响了大炮,他们的行踪被敌人发现了。敌人立刻躲在隐蔽的地方向他们发起攻击。军队为了消灭敌人,便发起了反攻。

可是敌人众多,军队不得已用上了大炮。最终躲在隐蔽地方的敌人被消灭了,但军队只留下了最终一个大炮。

正当他们感到高兴的时候,敌军队的主力向他们冲来。将军手脚忙乱地拿出了最终一门大炮。突然间,大炮被一位英武的小伙子抢去了;他扳开拉勾,对着雪山就是“呯呯……”打响了。

“哗——”雪山骤然间崩塌了。雪像一块块巨石落了下来,可怜那十万敌人,包括单于在内,全部被大雪活埋了。

可是,这支军队同样也处于危急之中。聪明的小伙子立刻骑上敌军的马,将剩下的战友扯上马,飞快地逃离了雪山。

敌军全部消灭了,小伙子和他的战友们辞别了可汗,向家乡出发。

小伙子快到家乡了,他远远望去,他的爹娘和乡亲们早就在村口等候他们多时了。

这小伙子是谁?他就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木兰将军!

回到家后,木兰将军急急忙忙跑到卧室,脱下了征战时的袍子,换上了一身女孩子穿的衣服。出门一看,战友们个个大吃一惊:“呀,将军,我们同战十多年了,哪晓得你原先是个女孩子呀!”

“是这样的。十二年前,点兵的名单上有我爹的名字;可当时,我爹卧病在床,我没有长兄,只好替父从军了……”

听完木兰将军的陈述,大家都竖起了拇指。

木兰将军笑着说:“谁说英雄必须是男孩。你们见过兔子吗?那雄兔总是脚扑朔,雌兔总是眼迷离,可是两只兔傍在地上一齐走,你们哪个认得他是雄兔还是雌兔?”

“哈哈,说得不错,女孩也能够当英雄啊!”人们都对赞叹着说。

改写《木兰诗》

人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木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对着门叹息)哎!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前去替爹爹了。(兴奋地)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骑马必备品。

木兰娘:(爱怜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时间:第二天。

地点:东西南北集市。

人物:木兰、各位马商和马具商。

幕启。

后台台词:听说东市的骏马最好,木兰来到东市。市集上热热闹闹,人来人往,各种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木兰不买一般生活用品,而是专门来到骏马市场。木兰来到骏马商摊前。

木兰:这匹马多大价呀?

骏马商:三十两银子。

木兰:太贵了点吧,能不能便宜一点呢?

骏马商:那就二十五两吧。

木兰:好吧,我买下这匹马。

后台台词:听说西市的马鞍最好,木兰来到西市。市集上也跟东市一样,热闹极了。木兰来到马鞍垫子商摊前。

马鞍商:(大声地)多好的马鞍嗬!价值又便宜,快来买嗬!

木兰:(挑选了一会儿)这个多少价,我想买这个。

马鞍商:姑娘,我这马鞍要买十两银子的,看你是个女的,就八两吧。

木兰:好呗,我买下。

后台台词:听说南市的驾马嚼子和缰绳是最上等的,木兰又来到南市。南市的热闹场面跟东市和西市一样。木兰来到马具商摊前。

马具商:看这位姑娘牵着这么好的骏马,一定是要买上等的马嚼子和马缰绳吧。来我挑最好的让你选。

木兰:这两样太合适了,我买下了。

后台台词:听说北市的马鞭最走俏,木兰当然就来到了北市的马鞭商摊。

马鞭商:(远远地)哦!来了一位英俊的姑娘,一定想买我的响马鞭吧!

木兰:(走近马鞭商摊,喜悦地)你的马鞭真好,我买这条。

[木兰走遍了东西南北市,买齐了骑马出征的各种必需品,骑着千里马回到了家。]。

幕落。

时间:第三天。

地点:村外路口。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

幕启。

[村外路口,木兰父母和弟妹给木兰送行]。

木兰:爹、娘,我要走了,你们多保重。我会回来的,你们不用为我担心。

木兰爹:木兰,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啊!

木兰:放心吧。爹,我会小心的。时候也不早了,我该启程了。爹娘,多多保重呀!

木兰娘:(流着眼泪,用手帕察眼睛)木兰,一路顺风哪!

幕落。

时间:木兰出征以后。

地点:出征途中。

幕启。

后台台词:木兰离开家人,跟随部队出发了,快速赶路一天后,傍晚时分。

木兰:(自言自语)我们的行军速度真快呀!早上告别了父母,傍晚就来到这黄河边。我已经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流水溅溅的鸣叫声了。

后台台词:又过了一天,木兰所属的军队已经来到边境。

木兰:(自言自语地)我们的行军真神速呀!早晨离开了黄河,傍晚就来到这黑山头。现在更听不到父母呼唤我的声音了,只能听见敌人的战马在啾啾地鸣叫了。

幕落。

时间:十年征战以后。

地点:可汗大殿。

人物:木兰、可汗、大臣等。

幕启。

后台台词:在此后的日子里,木兰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艰苦征战。他们的军队行走了近万里的路程,他们像飞一样地跨过了一道道的关,越过了一座座的山。晚上,北方的寒气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在将士们的身上。不少将士壮烈地牺牲了,木兰靠着自己的机智勇敢近过近百次战斗终于凯旋。

后台台词: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可汗要亲自接见并奖励木兰。

[大殿上,一片辉煌的气派。可汗上朝,坐在椅子上。]。

可汗:来人哪!传花木兰!

大臣:传花木兰晋见!

[木兰上前进大殿,双手相拱。]。

木兰:拜见大汗!

可汗:爱将平身,今日要好好赏你。

[可汗示意下人把赏品赏给花木兰。]。

木兰:多谢大汗!

可汗:花木兰,你劳苦功高,封你做尚书郎吧!

木兰:不,大汗,木兰不想做尚书郎,请让我骑上千里马,回到我的故乡去。

可汗:好啊!看在你为国立功的份上,就准许你回家。

幕落。

人物:木兰、木兰家人,同行伙伴。

幕启。

木兰:爹,娘。孩儿回来了。

木兰爹:回来了就好,真是个好孩子!

木兰娘:快进屋去吧!路上劳累了。

木兰弟:(快步跑回家去)姐姐回来了,我杀猪去啦!

[木兰和家人及同行伙伴来到木兰家]。

幕落(剧终)。

改编剧本的题材来源与一般戏剧创作取材的考量是相同的。相对于改编小说,改编他人戏剧的作品要算是最容易的﹙尤其是舞台剧或电影剧本的改编更是如此﹚,因为许多针对戏剧文体与演出的考虑,原作者都做得很充分,创作者只要将文字加以还原,便可以充分地加以吸收利用。小说改编成戏剧,最容易让人迷思的地方恐怕是美学或美感经验差距的问题。若是成名且拥有广大读者的小说的改编,则还要负担群众期望与满足的压力﹙这主要是因为读者在脑海里早已有了属于自己人物的诠释与画面营造之故﹚。

在决定改编一部小说成为戏剧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作品的确实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这点是不能与自己想象的内容相混淆的﹚,其次则是尝试将小说的内容用简单的故事大纲来概括,看看是否仍然同样出色,以及原来吸引人的地方,是否能以对白或情境等的方式很自然地被放进来,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则改编成戏剧的可能性就很大。若是答案是否定的,则不用再费心去思考美感经验是否能在不同媒体间转换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创作形式对题材的要求是很难妥协的。改编剧本的创作,必须剧作者事前便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做。相反地如果作者事前没有定见,而是一边写一边参考别人的剧本,做出来的东西便会缺少个人整体的考量而与抄袭难以划分。

改编后的剧本与原作的差距是越大越好。这点也是事前可以估计的,如差距太小,比如只是人物性格表现的些微差异,不至影响最后的结局,便不值得改编。改编剧本与原作间的差距,可以清楚地显示出改编者独特的创意与企图。这点是越特别越好,由于观众在看待改编剧本的时候,势必会与原作加以比较,此时改编者除了增加自己的原创成份比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回避观众的这类问题。改编剧本比较特殊的层面,还包括原创作者的授权问题。若是没有原作者的同意,剧作者是不能将别人的作品拿来任意改编的,否则便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搞不好是会吃上官司的。改编剧本之前,先与原作者商议一下,这是现实也是人情的课题。此时,改编者宜先确立坚定的立场,意即坚持自己艺术实践上的自主性及其范围,在这范围之内是不容他人参与意见或左右的,若是超出此范围之外,能妥协的地方也不妨在情面上做得圆融些。除了弄清楚什么是自己必须坚持的、什么又是可以妥协的以外,若能在协商时出于诚恳婉转的态度,不仅能帮助谈判的成功,而且往往能得到意外的赞同与鼓励。

改编剧本的方法首先是先把原作读熟,同时设法做个钜细靡遗的笔记。这个笔记同样可以采取包括故事大纲、人物说明以及分场大纲等项目的模式。在这阶段如果有任何疑问,就用附加说明的形式,加到上述的项目里面去,直到完全消化原作为止。其次就是把这个消化原作的笔记彻底丢开,尝试以自己的观点与设计,重新拟一套自己想要的分场大纲、人物说明等。之后再来仔细看看原作原本具有的、而且是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是否有保留下来;有没有因为消化不良,继承了原作的某些部份,但自己又说不出所以然的地方;以及最重要的、自己是否立于完全自主的地位﹙拟定这份大纲的时候,必须能做到不必回头再去参考原作的地步﹚,以及是否能显示出具有实现出自己原先想法与做法的`可能性。接下来再根据这份依照自己创意所拟的大纲来写戏,其方法、过程及考量则是与一般依据原创的大纲来创作的情形是相似的。

改编过去大师的剧作通常是很进补的,因为原作一旦还原到分场大纲的形式,原作者创作时的考量便会十分明显地跑出来,这些往往超出我们的经验所及,是我们现阶段的功力所设想不到的,这都是最滋补的养分。可是这方式的创作也不能多做。看到最后的作品超出个人现阶段的表现实力,虽然会十分心喜,但同时也免不了会有些心虚,因为毕竟这是二手取材的创作,许多从原题材到大纲阶段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别人为我们事先做好的。因此如果打算逐步建立起自己创作上的信心,还是要以多从事原始题材的创作,即原创而非改编他人作品的创作为最佳的途径,这方面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快捷方式的。

木兰诗改写

我随着木兰一起回到家乡,木兰邀请我们几个哥们到她家吃饭。我们一起和木兰走在回家的路上。

突然,一对老夫妇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上,只见木兰的眼泪像泉水一样从眼睛里流了出来。木兰连忙跑过走,一边走,一边含着泪说:“爸,妈,孩儿回来了。”我们几个伙伴也下马来,搀扶着两位老人;我们说着说着,就到了家门口。

木兰问:“妈妈,弟弟和妹妹还好吗?”

“你妹妹听说你回来了,在梳理打扮,弟弟正在杀锗宰羊,庆祝你回为了。”妈妈说。

正要吃饭时,木兰不知道哪去了。突然,从门中出来了一位水灵灵的大姑娘。

我们上前去问:“请问这位姑娘,木兰在里面吗?”

大姑娘嘻嘻地笑着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本姑娘是谁?”

我们想了想:“难道你是木兰!?啊呀,同行十二年,我们竟然都不知道木兰是女的,真是白活了大半辈子啊!”

后来,我们便问:“你为什么要女扮男妆,混入军队?”

木兰一边沉思在回忆中,一边对我们说:“那天,我在家里纺织,知道了可汗要点兵,这十二卷军书里,都有自己父亲应征的名字。那时父亲身体不好,家里没有长兄,我只好替父从军。于是我女扮男妆,做好了准备,离开爹娘,奔赴战场。”

我们又问木兰:“你是怎么经历这十二年的战争的?不要忘了,你是个女子。”

木兰说:“自从出征之后,我把自己当做男子。我随着出征军队一起越过了许多的关塞和山脉,一起打过许多次战役,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我们这些伙伴都称木兰是女中豪杰。

木兰诗改写

夜,格外沉静,皎洁的月光洒在中原大地上,空旷而凄寒。一阵阵织布机的声音打破的商丘小镇的沉寂,声音越来越急促,俨然古筝急促得让你绷紧神经的琴弦。戛然而止——沉默,唯一还亮灯的窗户里传来女孩哽咽,哭泣。星星还同往常那样在天空上闪烁,寒风吹起的沙尘迷漫在商丘古镇的街巷里,却迷漫不住花家窗前灯下花木兰那瘦弱而倩秀的身影。

其实,她的父亲也在辗转反侧,恨年过花甲不能报国戍边。可怜的父亲,枯颜白发,髯须飘飘。蹒跚地走近女儿跟前:“女儿啊,你在想些什么呢?大不了老夫随他们而去,只要是为国戍边,吾今生死亦足也!”木兰收住泣气,长叹了一口气,一头扑到父亲的怀抱:“爹,我恨我为什么不是八尺男儿身,不能替我花家应征,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啊!”

是的,昨日深夜一纸军队的文告打破了家中的宁静:军书连下十二道,每一道都在催促父亲重新披挂出征。木兰拭干眼泪,凝望父亲的风烛残年的白发,瞅瞅拿着羊鞭蹦跳的弟弟,最终郑重向父亲宣告:“爹,我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啊?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欺君之罪,使不得啊!”花老人贴着房门的缝隙听了听外面的动静,战战兢兢也泣不成声。

第二天清早,花木兰就出门到街头上,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南市买马笼头、北市买马鞭。忙乎了好一阵子,备齐了战装,然后在女扮男装后,辞别父母,日夜兼程,奔赴战场了。早晨辞别了父母,晚上就到达了黄河边。万丈狂澜似千军万马杀向胡骑,远方的家乡仿佛传来父母呼唤我的声音;朝起晚归告别涛涛黄河,向着战场马不停蹄。黑山、燕山依稀可见,父母呼唤声已在遥远天边,马鸣萧萧,残阳如血的场面就在眼前。

为了父母,为了国家,哪怕山高路远,木兰早已经将生命置之度外。“杀啊——”战场上炮火连天,刀光剑影。战马的嘶鸣声、战士的呐喊声、急促的号角声、以及刀、剑撞击声响彻整个大地,黄沙满天,血流成河。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漫山遍野,木兰和将士们欢呼声此起彼伏。夜深人静,花木兰与男战士一道站岗放哨,严阵以待。漫长黑夜瀚海阑干百丈冰,天寒地冻唯我木兰英武。你听,无边的旷野上传送阵阵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木兰坚硬的铠甲。多少次折戟沉沙将士身经百战,为祖国而死;英勇的花木兰过关斩将冲破敌阵幸存凯旋。

庆功宴席上,皇上举着一杯酒对花木兰说:“你伤痕累累,九死一生,捍卫了边疆,巩固了中原,应当重赏啊!”木兰叩拜天子:“战争烽火连天,壮士都战死沙场,最终换来我们的凯旋,应当奖赏那些为国捐躯的人血男儿。”“木兰不必谦让,你的功劳很大,朕愿赐予你一个尚书郎,怎样样?”皇上话音未落,花木兰笑着摇摇头:“多谢皇上的好意,为祖国付出,这是应当的。我不需要做尚书,是否能给我一匹千里马,送我回家?”皇上用赞赏地看着花木兰:“好,那么朕就不强迫你了,把朕的御马送给你,让你回家。”说着,叫手下从皇宫里牵出一匹自我最喜欢的千里马赏赐给花木兰。花木兰拜谢皇上,骑上马朝着家乡的方向驰骋而去。”“嗒—嗒—嗒,嗒—嗒—嗒”,花木兰快马加鞭,马蹄声声,尘土飞扬。此时,归心似箭的木兰心里好不兴奋,恨不得立刻飞到家。

父母得知花木兰回家的消息,欣喜若狂,他们相互搀扶着蹒跚地走到城外外,眼巴巴地看着一匹又一匹骏马飞驰而过,远处传来“爹、娘———”。循声望去,花木兰骑在立刻,飞奔而来,正在向他们招手。老人家顿时激动得两手发抖,先是一惊,后是蹒跚的迎了上去。木兰来了一个“悬崖勒马”,纵身跳下马,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爹和娘。花木兰一家以及陪同她回家的战友们,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花木兰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和完美。

“姐回来了,姐回来了!”弟弟欢呼着,紧之后年少的弟弟操起刀,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招待姐姐。回到家的花木兰推开东屋的闺门,坐在西屋的床上,脱掉作战时的战袍,穿上我原先的旧衣裳,一切都是如此熟悉。花木兰笑吟吟地走出来:“让大家久等了。”边说边坐了下来。“什么?”战士们纷纷看着花木兰,目瞪口呆:“十几年的战场生活,却不知你原是女儿身!”“哈哈哈……”花木兰家中传来了一阵阵笑声……整个中原大地,木兰花开,漫山遍野,遍野满山!

改写木兰诗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她骑着骏马像飞一样越过一座座山,淌过一汪汪水,翻过一道道关。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前方是苍山岭,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木兰率部队来到这里,发现敌人与他们是居高临下。木兰在此损兵折将,还是没办法攻上山顶。木兰只得另想办法,想到“以退为进”之计,大家都纷纷赞同。于是,白天大战时且战县退,然后,在三更时分,木兰命部队突然从后山坡向敌军军营发起猛攻。敌军措手不及,木兰大获全胜。在这次战斗中,木兰也身受重伤,手臂也被敌箭射中。因此,木兰忍着剧痛回到了军营。尽管如此,木兰依然不畏生死,为国献力,接连不断地立下赫赫战功。

改写木兰诗

花木兰回到家,直奔书房,打开电脑,面向着大门,哒哒哒地打印了一千份征婚启事,正要出去到处张贴,忽然看到父亲的电子邮箱有一封十万火急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朝廷发给父亲花弧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方边境的俄国,发动了一场电满分作文脑游戏战争,派出虚拟骑兵百万,在沙皇的带领下,直奔我国内蒙古的燕然山而来,扬言要三日内灭亡我北朝政权。皇帝下令征召全国电脑游戏高手,每家每户必须派出一人参战。如果战败,北朝政权将无脸面存在于世界政权之林,从此被沙俄吞并。钦此!

花木兰大惊失色,急忙把这封邮件打印出来,拿到后花园给花弧看。花弧跪在地上,毕恭毕敬地接过邮件,说:“草民领旨!”说完一瘸一拐地走进书房,对着视频头,颤抖着一双松树皮似的老手,握着鼠标,按着键盘,输入帐号密码,然后通过了视频验证,进入了游戏场景。

花弧强作欢笑,对女儿说:“你不用担心,我以前是286时代的电脑高手。虽然几十年没摸过电脑,但区区俄国骑兵,不在话下!”

花木兰看到年迈的父亲鼠标都拿不稳还要参战,必死无疑,于是心想:我要代替他去打仗!她偷偷地在旁边记下了花弧的帐号和密码。

夜里,全军休息,花弧回房去睡觉了。花木兰偷偷告别父亲,跑到马厩,骑上马,飞奔出去,渡河到达黄河北边的黑山网吧,用父亲的帐号密码进入黑山战场。

花木兰来到黑山战区的杀虎山前线一看,这里布满兵营,连绵数十里。她先到兵营报到。军营的最高领导人是李波,也是一员身经百战的老将,以前玩286电脑很有一手的。天亮了,李波将军集合所有将士,发表讲话:“本将马上要带领常备军出发,前往燕然山的天绝关,堵截敌军。留在兵营的义务兵由我儿子李翔带领,努力练兵,练好后迅速到天绝关支援,不容有失。好,常备军听令,出发!”原来,天绝关是攻击北朝的必经之路,在现在蒙古共和国境内。

李波带领常备军绝尘而去,移动到天绝关。花木兰属于义务兵,留下来了。

李翔上尉站到义务兵面前。花木兰一看,只见李翔身高八尺,威风凛凛,眼如明星,脸如满月(脸盆?)他舌绽春雷,开口说道:“义务兵训练,现在开始!”

于是依言训练,花木兰努力地练着,如此过了一日。

改写木兰诗

自从木兰代父从军,胜利归来后,她的光辉事迹传遍了大街小巷,全城百姓没有一个不知道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的。百姓们每每提及木兰,脸上都显得无比荣耀,就好像木兰是自家的孩子一样。

“谁家故事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女子木兰从军的事迹传到了军营中士兵们的耳朵里。有的士兵百思不得其解;而有的士兵暗自佩服;还有的士兵顿生妒意,便上报给军官。紧接着军官又上报给朝廷中的大臣,自然也就瞒不过了可汗。

有些大臣们说:“自古军中有令,女子不得参军,更没有上战场的机会,可木兰却伪装进入军营,可以说是违反了军法,应当给她惩罚。否则有失国家的尊严啊。”于是可汗便要下令对木兰施以军法处置。可是朝廷中的另外那些大臣却表示反对:“虽说木兰诗女子,但她也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她没有当逃兵,反而英勇奋战,为国家效力,而我们不应该降罪于一个有功的人。”

大臣们的话萦绕在可汗的耳边,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可汗是选择军法而是策勋,却犹豫不决。

很快,这消息也传到了木兰耳中。而她表现得极为镇静,坦然的令人吃惊。她并不惧怕,她为了保护父亲不上战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她竟然实现了很多兄弟都没有实现的愿望——为国效力;她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常人无法体验的艰辛;她的勇猛果敢深得民心。

她从容不迫地对父母说:“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我们平民百姓呢?女儿触犯了军法,理应受罚,这远比父亲从军所要承受得轻很多了。虽然我是女儿身,但我也具有铮铮铁骨……”

话还没有说完,便听院外人声嘈杂。原来是可汗带着一些大臣们来慰问木兰。身后还跟着众多的父老乡亲。

走进那个显得有些陈旧的屋子,沿街的百姓们看到可汗和大臣,眼泪夺眶而出,异口同声道:“可千万不能把木兰带走啊!”“木兰是个有情有义的英雄,万不可被处斩啊。”等到可汗从木兰家走出来时,门口早已围得水泄不通。

可汗笑了笑,令大臣宣读了圣旨,木兰被封为“巾帼英雄”,并赐予良田一亩,布匹百丈,珠宝若干。此时的百姓振臂高呼:“君王圣明!”木兰一家更是喜极而涕!

自此,木兰从军的故事便千古流传,并永垂不朽。

随着擂鼓声的嘭嘭响起,马嘶声、马蹄声、金属的碰撞声相继而来……。

风沙席卷着天空,暴雨洗刷着大地。恶战开始了。俯空下看,两个部队如同两条钢铁巨龙搅在一起。

惨烈的厮杀!一次次鸣金、擂鼓,一次次冲锋、败退;一次次凯旋而归——胜利的欢呼、一次次铩羽而归——失败的哀叹!

“一场战争下来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亡命天涯,命丧九泉?”花木兰喃喃道,眼角不禁湿润了,“如果没有战争该多好!”

嘴中嘀咕着,眼前的战争早已千变万化,花木兰不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花木兰知道,统帅之间作战,一步错满盘皆输每一步都是剑走偏锋。为了减少伤亡,让更多的人“完整的”回到家里与妻儿父母团聚,她必须提起精神。

惨叫声,哭喊声,与哀怨声不绝于耳……。

地上,胡人的骑兵肆意的奔驰着;。

天上,汉人的弓箭飘逸的飞舞着。

马刀过,人头落,拉弓引弦人惊亡。

真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营帐中,木兰飞快的正发布者一道道命令这个时候,不觉间。

暴风雨停了下来,乌云依旧压顶,只是没有了一丝风声……。

“敌袭”——一声尖啸打破了长久的沉静,但是尖啸戛然而止,大本营中乱了起来,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有的要跑,有的要战,有的要降,渐渐的,渐渐的,部队乱了起来,不再受将领们的管制了。

随着远处一抹妖艳的血红色绽开时,将士们愤怒了,打不过胡人就算了,人家都打到大本营里来了,将士们顿时沸腾了。可胡人一击即退,马又比咱么的快,想追也追不上,将士们既郁闷又心烦,恨不得冲杀一阵。

不少人向花木兰请缨出战,想攻打胡人,但直觉告诉花木兰——出兵必败。

果不出所料,周围皆是伏兵,将这些将士团团围住。

花木兰见此情景,立刻着装上马,背弓带箭,就要驰马而去,周围将士立马拉住花木兰,言道:“木兰将军您不能去呀!敌方将士十倍于我方,您去也是送死呀!”

木兰眼神呆滞的望向前方,喃喃道:“可那是我的兵,是我的兄弟呀,他们也有妻儿,他们也有父母呀!”看着那些往日一起喝酒吃饭、举杯同欢的战友们逐渐被淹没着,剩余将士们都心痛不已,木兰脸色苍白的自语道:“死去的将士们,我对不起你们呀…对不起……”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不正是人们的诉说吗?

为什么军人死不足惜?

为什么我们在战场而你们这些达官贵族却享受天伦之乐。

为什么我们流血流汗就为保护你们这些达官贵族,到了最后你们还逃之夭夭。

人性?天意?人性何在?

战争,战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难道军人不为人?

可悲,可嘲,战争还在继续……。

夜晚,静悄悄的,隐隐约约有虫子的叫声,月光照在木兰忧郁的脸上。听见织布机的声音从房间里传出来,木兰也一直在叹息着。

木兰灵机一动,穿上父亲的铠甲、头盔,带上父亲的长枪,骑上宝贝马儿,割下已到腰身的头发,来到大门口,喊道:“大胆刁民,到了期限怎么还不去集合?”只见爹娘与姊弟从门里走出,见门外,一个身着开铠甲的将士拿着长枪看着他们,四人害怕的连忙跪下。这一跪,木兰可受不起,连忙扶起爹娘,说:“爹,娘,是我呀,你们认不出我了吗?”爹娘看着眼前的将士竟是自己的女儿,都不敢相信。过了许久,木兰想起自己的目的,便说:“爹,娘,你们是我最亲的人,经过乔装打扮,你们也认不出我,何况那些与我素未谋面的人呢?你们就让我上战场吧!”爹娘知道木兰的性子,就说了一句:“走吧,路上小心,一定要回来!”,已到期限,木兰忐忑不安的替父亲交上战书,走上征战的路途,木兰就这样,万里奔赴战场,跨过一座座山,度过一道道关,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在雪地里作战,日子一天天过去,战争仍未结束,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木兰的身躯似乎更小了。

虽然建功无数,但木兰觉得家才是最重要的,辞了尚书郎的职业,回到了家。

“爹,娘!”看见父母,木兰的脸上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三个人有说有笑的招待其他战士回家休息。“妹妹!”见到妹妹回来,一直在门口等候的姐姐高兴地喊着。“姐姐,弟弟呢?”木兰欣喜地说。姐姐指了指后院,只听见一阵阵的霍霍声。

木兰的房间没有改变,一样的摆放,一尘不染。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木兰理了理云鬓,贴上花黄,脱下战袍,床上以前的衣裳。但一个美丽的女子出现大家眼前时,伙伴们都惊呆了,一起作战十二年,从未发现木兰是女郎!

改写木兰诗

火红的夕阳挂在山头,温暖地撒在绵延的山脉上。古道上空传来一阵阵战马的嘶鸣和马蹄声,前方依稀可见一抹鲜艳如血的身影。近了,近了,是一位身着铠甲,英姿飒爽的将军骑着一匹暗红的千里马而来。清秀的面容,眉目清长却带着一股英气,她,就是—————花木兰。

十年前的一个秋天,秋风习习,天朗气清。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一位姑娘正勤劳地在织布。可是织布机却未传来任何机杼声,只听见那一声声令人心疼的叹息。她不禁停下手上的动作,双眼无神地望向远方。

不,我不想失去父亲,我要替父从军!

一个念头从木兰脑海里闪现,她立马向父母亲请求让她去。得到了答复后,木兰第二天便跑到各个市集去买了一些必要的装备,她买了马,买了马鞍,买了辔头,买了长鞭。回到家,盘起自己的长发,换上男装,拿着父亲赠予她的利剑,骑上千里马,在城门外含泪与家人离别,踏上了军旅之路。

风在耳边呼啸,晚上她露宿在黄河边上。躺在帐篷里望着夜空中满天繁星,她又想起了爹娘和蔼的面容。摇摇头不去想,她闭上眼,倾听黄河流水的声音。次日清晨,她离开黄河,奔向黑山头。不去想爹娘呼唤自己的声音,只去听那燕山的胡马嘶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关塞越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在这样艰苦的军旅生活中,木兰整整生活了十年。

十年来她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她也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回想起与敌人交战的场面,回想起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的劳累,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有时晚上还会做恶梦。但是,一切都过去了,她都挺过去了。因为他们胜利了。现在的花木兰,正率领着全军,前去面见圣上。她现在可不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花将军。

明堂上,皇上问木兰要什么。木兰想起昨夜因思念家人而难已入睡的情景,摇摇头,婉言谢绝了皇上要她做尚书郎的想法。她现在只想立即骑上千里马,回到那个只有梦里才能见到的故乡,与家人欢聚一堂。于是她便提了这个要求。

现在,她正骑着一匹骏马在道路上奔驰着。她看见城门外爹娘互相扶持着站在那守候,还有姐姐也梳洗打扮的十分艳丽地在那等着。就要靠近时,木兰从马上一跃而下去,扑到了爹娘的怀抱中,喜悦的泪水不禁涌出来。从姐姐口里得知,曾经调皮的小弟为为她洗尘,特地霍霍磨刀杀猪羊。

回到家中,木兰打开了家中所有的门,坐在了少女时的闺床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摆放位置依旧和十年前一样,使木兰感到十分亲切。木兰脱掉她作战时的战袍,换上往日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出门去看一起作战的士兵们,却见同伴们吃惊地说:同行作战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接着后来,就有了流芳百世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改写木兰诗

这一天,家中来了许多官兵,看见父亲与官兵正在谈话,木兰出于好奇,悄悄地躲在屏风后面。官兵说到:“花老将军,此次敌人来侵略我们大宋的土地,皇上大规模征兵,请将军与我们一起扫平敌人吧!”“这……好吧”此时父亲脸上多了一份焦虑,木兰从屏风后出来,“爹,您真的要去战场上杀敌?”“这个,我也没办法,这都是皇上的命令,我怎能抗旨不遵?”“爹,您都一大把年纪了,这上阵杀敌”,找个人替您去吧!“这有谁会愿意去,你弟弟还年幼,我总不能把他往火坑里推吧!”木兰思考了许久,说“不如,女儿替您去吧。”父亲不假思索“绝对不行,一个女儿家怎能上阵杀敌。”

木兰没有回答父亲的话,自己一个人跑了出去。但是,她早已做好了上阵杀敌的准备,她去集市买了装备,良驹,穿着盔甲,骑着战马,回到家中。木兰说:“花老将军可在家中?”父亲从屋中出来:“何人找老夫,敢问这位将军是?”“爹,我是木兰啊!”木兰急忙取下头盔……到了晚上,木兰与父亲在园中畅谈。“木兰啊,都怪爹无能,让你一个女儿家,替爹去上战场。”木兰说“爹,您教我那么多的功夫,不真正的让人见识见识,岂不是可惜了;现在国家遇到困难,而我临阵脱逃,岂不是对可汗的不忠;让您老人家上战场,而女儿在家,岂不是对爹爹的不孝。”“这……”“好了,爹,什么都不用说了,爹您去休息吧!”

第二天早晨,木兰趁家人还未起床,早早地骑着战马去与军队回合,马不停蹄地奔赴战场。晚上到了黄河,军队决定停下来露宿一晚,赶了一天的路,其他将士早已进入梦乡,而木兰却独坐在一棵树旁,思念着亲人,不知不觉中,木兰也慢慢睡着了。一天过去了,军队在不断前行,一步步逼近战场,到了夜晚,军队到了战场,两军的厮杀就此开始了。

军队胜利回京,皇上召见了元帅,“元帅,这次你们立了大功,朕要加大封赏。”“皇上,这次有一人可是立了大功。”“是何人?”“据说是花老将军的嫡子,花木兰。”“花老将军的儿子,朕可要看看,宣上殿来。”“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卿平身。”“你就是花老将军之子,花木兰?”“是的,皇上,正是在下。”“长的俊俏,打仗也和你父亲一样英勇。既然元帅说你这次立了大功,那你要什么赏赐,朕都满足你。”“不必了,皇上,在下这点小功劳,算不上什么赏赐。如果皇上真要赏赐的话,在下多年未与家人相见了,那就请皇上赐在下回家。”“真是个孝顺的孩子,那好,朕赐你一匹大宛,两百两黄金。”

木兰马不停蹄的奔赴家中,看见远处爹娘佝偻的背影,令木兰无比激动。“爹,娘,孩儿回来了。”

夕阳西下,灶台上响起了锅碗瓢盆协奏曲,战场上的马嘶鼓鸣早已消失在记忆之后……。

改写木兰诗

夏夜,一片漆黑。在这寂静的夜里,忽听有人在微微叹息。是谁在叹息呢?过了一会儿,叹息声又响起,掺夹着浓浓的惆怅。仔细瞧,原来是木兰姑娘正对着门织布。怪!怎么听不见织布声,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呢?猜想木兰一定是有心事。问一声闺女你在想些什么?思念些什么?来,告诉为娘的。木兰静静地说:娘,儿既不是在想些什么,也没有思念些什么。昨天夜里在城门看到军队所张贴的文告,说是皇上要征兵,攻打匈奴。征兵名单上有很多卷,木兰我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卷上都有爹爹的名字。哎我爹他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长兄,爹爹毕竟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儿愿为此买鞍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好久,抬起头,久久地望着木兰,沉重地说:木兰啊!你代父从军,处处要小心啊!

第二天,刚刚拂晓,木兰就辞别爹娘出发了。木兰东奔西走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唯一不舍的,还是爹娘啊!爹,娘!多保重啊!儿未能在身边照顾二老,是儿的不孝啊!木兰面对着滚滚黄河水,一座座高山,不禁失声呐喊。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象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边疆严酷的气候,使木兰那嫩白细致的肌肤变得沧桑。生活中诸多的不便与困难,并没有让木兰倒下。她记得父亲的嘱咐:儿啊!要好好地报效祖国啊!全国的父老乡亲们都盼着你与战士们胜利归来啊!为了年迈的双亲,为了父老乡亲们,为了国家,我一定要打赢这场仗!

一阵阵凶杀,一场场战役,木兰运用智慧和勇气过关斩将。十年的战役,虽艰辛,但也值得木兰与将士们胜利归来了!

木兰胜利而归,使皇上开心不已,使全国百姓兴奋不已祖国终于可以恢复和平了!皇上当即策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笑而不接。皇上笑问木兰想要些什么奖励。木兰说:论行赏,论官职,都不及臣一颗思乡心。愿皇上恩准,送臣还故乡,与家人团聚!钦此!

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十年未见的心肝女。姐姐细心装扮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备为姐姐洗尘。木兰回到闺房,屋里的一切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装扮妥当,照照镜子:镜中的自己已不再是十年前那闭月羞花的小姑娘了,而是一个历经风霜的女人啊!十年啦!!我已老了十岁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木兰心中一阵失落。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们,他们都在饮酒作乐。见木兰一身女儿装,甚是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竟未察觉木兰是女郎?众人在惊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令人钦佩啊!

世人千古传唱:

替父从军,

英勇无敌,

女中豪杰者,

改写木兰诗

战争之前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平安;战争之中我感谢生活,它给我豪迈;战争之后我感谢生活,它给我团圆。

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一切。

来到我旧时的闺房,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再次坐在织布机前,推动着它,唧唧复唧唧。

听着这久违的声音,遥想当年,我在这里叹息。东奔西走,南来北往。付出,我不遗憾;悲伤,我不忧然;奔逐,我不辛酸。滚滚黄河,好似我的泪水,喧嚣燕山,使我的心好烦。思念我的父母,思念我的小院,思念那唧唧今日想起,何必叹息,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罢。呵!那金戈铁马,撼天动地;那雄关漫道,气贯长虹;那战天斗地,狂劲冲飞霄。而这织布机,才是我的最爱!

巾帼何必让须眉。

后记。

改写木兰诗

木兰从战场凯旋而归,回到京城。皇上立即召见木兰。木兰来到朝堂,可汗坐在高大宽敞的龙椅上,看见木兰风尘仆仆地走来,急忙起身,迎接木兰。可汗伸开双臂,紧紧的扶着木兰的双肩,爽朗地说:“木兰啊,你保家卫国,出生入死,辛苦了!你是国之栋梁啊!如今,你也回到了京城,朕已经给你记功了。不仅这样,朕还要多多赏赐与你,金银财宝,你想样多少,尽管说;你是国家的人才,因此我还要封你官职,让你担当尚书郞的责任,怎么样?”木兰毫不犹豫地说:“我不想要什么钱财,也不想在朝中官,我只希望骑着快马,回到我的故乡,和家人团聚。”可汗听了,顿时诧异,说:“不要谦虚,我还要什么赏赐,你提出来,我不会生气的!”木兰回答说:“保卫国家,乃是我应当做的,因为身为国家的人,每一个人都肩着这个责任,所以我别无它求。”可汗听了,大声称赞木兰是个大孝子,于是立即还他于快马,送他回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