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节日为话题(汇总17篇)

以节日为话题(汇总17篇)

ID:6773389

时间:2023-11-24 14:45:28

上传者:文锋 以节日为话题(汇总17篇)

优秀作文从细节入手,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而饱满的世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之处,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七夕节。伴着牛郎织女美丽传说,七夕节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去年暑假,我在姥姥家第一次度过了一个难忘七夕节。

记得那天,夜幕降临,姥姥笑着对我姐姐说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姐姐一起说七夕节!我忽然想起林杰诗《乞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姐姐马上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姥姥笑着说你们姐俩真有学问啊!那我考考你们,七夕节还叫什么节?我想了想,女儿节!姐姐接着说乞巧节!姥姥点点头,对了,还叫七巧节七姐节呢!我好奇地问姥姥,七夕节有什么习俗吗?当然是穿红线了。女孩子这一天都要乞巧,也就是学做手工,长大才能心灵手巧呢!今天,我教你们绣花吧!太好了!我姐姐高兴极了。

说干就干。姥姥给我们找来两块白绸子,先让我们在布上用铅笔画出图案。我画了一只平鸽,姐姐画了一朵牡丹花。接着,姥姥又找来了各种颜色丝线,教我们穿针引线,然后按照图案,一针一针地刺绣。我可是第一次学刺绣,刚绣了几针,就把手指扎出血了,幸好针眼不大,我趁着姥姥没发现,继续刺绣。姐姐手艺比我强,速度也比我快。在姥姥指导下,我忙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绣完了。我仔细看一看,虽然有点儿皱皱巴巴,平鸽翅膀还有点儿绣歪了,但那毕竟是我第一件刺绣作品呀!后来,姥姥还教我们做了一个小布包一个小抱枕。姥姥笑着夸奖我们做得真好!你们姐俩长大一定是个心灵手巧女孩子!我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望着漆黑夜空,星光闪闪,我认真地问姥姥今晚牛郎织女真会在鹊桥相会吗?姥姥神秘地说会,但是要等半夜12点以后呀!我姐姐央求,姥姥,讲讲牛郎织女故事呗!好吧,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叫牛郎,放牛时候,遇到了从天上来到人间七仙女听着,听着,我依在姥姥身旁睡着了。夜里,我真梦见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了,还有他们两个孩子呢!

这是一个难忘乞巧之夜,一个浪漫七夕之夜。

节日

姥爷、姥姥住在邵武,我和父亲、母亲住在福清,大家分居南北两地,往来十分不便,偶尔通过视频聊天来排解思念之情。我一直记得,每次回去姥爷、姥姥见到大家时那种溢于言表的喜悦,而大家要离开时,他们依依不舍的忧伤,不停地往大家的行李箱里塞进很多美味的家乡特产。

去年姥爷八十岁,在他过生日前两天,我和父亲、母亲就回去给他祝寿。过生日那天一大早,我起床后,看见姥爷穿着一套崭新的唐装,围着一条红围巾,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地站在房间的全身镜前,我惊喜地对姥爷说:“姥爷,你今天穿着这身衣裳真精神呀,仿佛年青了二十岁!”姥爷听了呵呵笑。

此时从厨房传来了“叮叮当当”、“乒乒乓乓”美妙的交响乐的声音,我跑过去一看,母亲和姥姥已忙得热火朝天。我悄悄地问母亲:“妈,你今天筹备了什么美味的?”“暂时保密。”母亲冲我眨了眨眼,笑呵呵地说。

中午十二点,寿宴按时开席。满满的一大桌菜,看得我口水直流。冷菜有醋泡花生米、凉拌海蜇、炝黄瓜、卤猪舌,热菜有油煎带鱼、糖醋排骨、狮子头、土鸡汤、什锦太平燕。其中狮子头是母亲拿手菜的一绝。材料必是新鲜的五花肉,先要用刀在砧板上将肉剁成肉糜,再配以鸡蛋清、剁碎的马蹄,与生姜料酒等佐料,然后放进油锅煎炸,最后用酱油红糖等烩制。姥爷牙不好,最爱吃这道菜了。只见他像个三岁的小孩,眯起双眼,冲着狮子头深吸了一口气,认可地咂咂嘴,笑着对我说:“看着就美味。”我用力地址点头,“那当然了,想当初母亲为了学这道菜,在厨房里折腾了好久呢!”

“爸,快尝尝,这是你最爱吃的。”母亲夹了一个狮子头放在姥爷的碗里,姥爷顾不能烫嘴就总是嘴里塞,脸上乐开了花。“爸,小口点吃。”舅舅在旁边提醒着,“年龄大了,消化不好,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姥爷欣慰地说道:“好好好,知晓了知晓了。”大家一家人围坐在一块,唠着家常,吃着美食,仿佛全世界只剩下欢声笑语。我多么期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一家人永远在一块,永远不离别。

“心安之处是吾家,欢聚之时便是节。”这,就是我家的节日。原来,每个团圆的日子都是我家的节日。

节日

期未考试就要来了,说到这期未考试,我竟突然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这短短的一天考试竟包含了四个节日!

节日一:美食节

因为老妈为了让我考出好成绩,所以考试的那一天早餐总是少不了几盘肉,嘻嘻,我也总是将盘里的肉一扫而光。然后抹抹嘴,挺着肚子信心百倍地去参加考试啦!

节日二:破费节

节日三:挨k节

这个节日虽然只是偶尔的,可是这一两次我挨的打也不轻:“你……你你你你这个个个败家子!你给我滚!”老妈拿着一份85分的卷子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明天就给他送到老家去焊个架子车,让他自己去谋生吧!”老爸还没有气到那个程度。说着说着,老爸老妈就打到我身上了,我疼的哭爹喊娘(虽然这会儿打我的就是老爹老娘):“哇呜,妈妈快来救我呀!呜……”

节日四:油水节

看,这就是期未考试等于的四个节日,嗯,不知这次的期未考试得到的是一顿k呢还是一张钞票呀,这可得看我的努力喽。

节日

九月的金秋如诗歌;九月的金秋如壁画;九月的桃李满天下。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最神圣,最值得尊敬的教师节!

教师的职业平凡而又伟大,平凡的是:她的工作默默无闻。伟大的是:她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才子和祖国的栋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教育下一代呕心沥血点燃自己启发我们,正因为有了教师,人类的文明与智慧才得以延续与发展。

当我从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入学起,到现在三年级,我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和学年状元、班长以及中队长。是您三年来用心血和汗水培养的结果,是您将渊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您就像七彩的阳光,甘甜的雨露普照和滋润着我茁壮成长。

最让我感动的'是,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您牺牲自己中午宝贵的休息时间,为全班辅导功课。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更是加倍关爱和指导,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大有进步。老师,就让我代表全体同学用最真诚的话向您说一句:谢谢您,您辛苦了。

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要用心灵里最美丽的花朵为您编织一个漂亮的花环给您戴上,我要把最动听的歌献给您。我要以您为荣,好好学习,努力拼搏。记住您的教诲,传承您的精神。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您的似海之恩。最后让我为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黄老师,节日快乐!同时,祝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节日

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坐在椅子上开心地对我说,老家的房屋装修好了,并急忙给我看房屋内部的视频,连连问道怎么样看。

房屋是在三年前买的,一直到年前才开始装修,爸爸妈妈十分重视这房屋,每一次有哪些消息,就会迫不及待的说出,每每脸上都会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终于临近新年,爸爸妈妈领着我回了老家。相信算命先生的二姨让大家除夕那天入住,说是如此能带来好运,大家也只能听从她的话了。

盼来盼去,终于盼到除夕。早上六点我就被叫起,筹备搬到新房。当爸爸用钥匙打开房门的时候,白色大理石的地板,厨房旁边的红木酒柜映入眼帘,两种颜色在我的头脑中形成激烈的碰撞。房间里用的都是木质家具,被褥全是长绒棉制成,躺下去也没其他被子那样冰凉的感觉。厨房装着巨大的吸油烟草机械,再也不会由于辣子炒熟而呛到双眼了。

爸爸妈妈忙着操办宴席,四处探寻餐厅,当我听到价格就瞠目结舌了,九百九十八一桌,可爸爸妈妈办下来手都没软一下。那天,家里的很多亲人都来参加了宴席,大伙欢聚一堂,火红的灯笼悬挂在天花板上,照耀着每一个人的笑脸。角落里栽种着节节高的竹子,仿佛要穿破这一层楼通常,墙上贴着春色满园的拱门贴纸,恭喜发财的歌声响彻餐厅大厅。晚辈轮番给长辈敬酒递烟,一杯又一杯的酒下肚,肠胃里却满是情怀。妇女们坐在一块,每个人手上要么是橘子,要么是花生,要么是瓜子,你一言我一句的畅谈着多年来种.种的趣事,时不时发出一阵大笑。小孩们聚成一团,从包厢里跑到楼上,又从楼上跑到大厅,最后索性跑到外面去放炮。每丢一个爆竹小团下去,就会引发砰的一声,小孩们四处逃窜,却又继续放炮,仿佛年兽又回来了一样。

晚上大伙簇拥在一块买了一大箱烟花,胆子大的人忙着点燃烟花,花火一轮又一轮的爆炸在空中,一抹抹绿色直入云霄。小孩们在欢呼,点燃仙女棒,小孩们人手一个,拿着仙女棒,转起了圈圈。最后一个巨大的烟花发射上空,展示出了一个黄色的笑脸,随着着其他颜色,飞速消失在了空中。夜空是这样美好,生命是这样安静。

节日

“生诞4月春暖季,日逢千亲友献寿礼。”放暑假,生日,好像成了我童年时期一段珍贵的回忆。

伴随一声鸡鸣,大家家寿星的过生日宴也就开始了,全家人开始忙活起来,做家务,大扫除,去赶集,筹备菜,大家家还有位大厨——父亲。每到这天,父亲总会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地走进厨房,撸起袖子,开始他的厨艺秀。我特别佩服父亲,平时那些不起眼的食材一下全都降服于他,都在他的指令下,在他的手中跳着华尔兹,最后成为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佳肴。

每每这个时候,大家的寿星都会悠闲地躺在长椅上,两个手指间夹着烟悠悠地吸着。原本想祝福他的我,竟条件反射般的转身冲进客厅,对正在扫地的奶奶告了状:“奶奶!爷爷他又吸烟!”

奶奶二话不说,气冲冲地跑过去,好像筹备大干一架,爷爷见这情景,急匆匆地把烟扔在地上,尴尬地冲着奶奶笑,奶奶也就不计较了,转身离开,原本忙碌的一家又充满了欢笑。

到了正午,过生日宴开始了,村里的人一窝蜂地冲了进去,好像要把门槛踏平。一个劲的和寿星问好,瞧瞧寿星的脸上,褶子都挤在一块了。

开始上菜,大虾,鸡肉……简直让我眼花缭乱,但这部分都不足以让我垂涎三尺,真的吸引我的还是过生日的“必须具备佳肴”蛋糕。

我已有多年未能再领会那时的场景了,由于:寿星生病了。爷爷他再也不可以躺在那把长椅上,再也不会被奶奶训着把烟扔掉。

每逢这天,我都会提着蛋糕到爷爷的病床前,将蛋糕送到爷爷的嘴边,爷爷此时的脸上又浮现出那熟知的笑容,褶子又挤在了一块。

节日

新年里我们家来了二位十分特殊的客人——我爸爸的叔叔、阿姨。我叫他们爷爷、奶奶。我和爷爷之间发生了很多有意义的事,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说到爷爷,他在新年里给了我很大的收获,我很感激他。他有一张古铜色的脸,银灰色的头发里还有一点黑发,而且总是梳的得十分整齐;他还有一双不算大但很炯炯有神的眼睛,时而透着亲切,时而又闪者严厉;身材比较矮小,还有点胖,最有趣的还是他的'肚,在他的肚子里面藏着许多知识。他可是个大学教授,而且兴趣也不少,比如:钓鱼、下棋、长跑-------而我这个收获,可以说是玩,又可以说在动脑,要想知道,就看完。

大年初一,我做完每天要求的作业,打开电视,没什么好看的,连娱乐新闻也没有,看书吧,也没什么好看的书。这时爷爷走过来说:“我们来下盘棋吧?”我答应了。一开始我占了上风,他只剩一车一马一炮,而我只被吃掉一些小兵,我沾沾自喜。过了一会,我因为只看他的棋而不专注我的棋,这时才回过神来一看,我惊呆了,只剩下一个车了,我手忙脚乱,看着爷爷面带微笑,我手心里出了一把汗,总不知走哪一个棋好。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爷爷觉得不耐烦了,拿起一根香烟抽了起来,嘴里还说着:“怎么不下了?”我狠下心,一挺兵,没想到,一下子被“炮将”了,我十分伤心。爷爷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急噪,想清楚再做,就算错了,也要想办法挽回,其他事也一样,所以下棋也能看出人的性格。”

这就是我的收获,这一句话不仅使我棋艺提高,而且让我一生受用。

节日

今天是中秋节。所有的父母、爷爷奶奶和爷爷奶奶都在桌子上吃团圆饭。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这是中秋节,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分为三个部分:孟、钟和纪,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也被称为“月夜”和“八月节”。那一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的明月,自然期待着家人团聚。远离家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把心思寄托在家乡和亲人身上。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晚上,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拿出他们送的月饼,我骄傲地拿出我买的准备给他们看的月饼。我拿出来一看,马上跑上来说:“爸妈,要不我们对比一下谁家的月饼好吃,叫好吃奖?谁家的月饼最漂亮,叫漂亮奖。”爷爷奶奶点点头说:“那我们就当裁判。”然后,我们先尝了尝爸爸的月饼。当我们打开包装时,我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美丽的月饼里有一个包裹。打开第二包后,我们终于看到了美味的广东月饼。爸爸大声说:“吃我的广东月饼,他要400多盒。”爷爷奶奶很惊讶,赶紧拿了一个日本抹茶。我们看着他们老人的表情,想这是什么味道。等我回过神来,奶奶说:“外面好看,里面太甜了。”爸爸总是很幸运。然后就轮到我妈了。我妈妈的月饼是广式的。我爷爷奶奶分别拿了奶油椰子和玫瑰豆沙。看到细细品尝的爷爷奶奶,觉得一定很好吃。我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说:“好吃,好吃。”妈妈高兴得笑不出来。终于到了品尝我月饼的时候了。我的.月饼是苏式月饼,和爸爸妈妈的不一样。我爷爷奶奶拿了一个毛绒绒的,咬了下来。又软又好吃,赶紧竖起大拇指。我很高兴我不知所措,所以我跳起来说‘是啊,是啊,是啊’。当我们宣布美味奖和美丽奖时,我们的心跳加快了。他们说漂亮的奖是爸爸,好吃的奖是我和妈妈。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中秋节是快乐的,象征着团圆和充满喜悦。让我们一起庆祝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节日

“唱山歌了,这边唱来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不怕浪险湾又多,湾又多……”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在涧边流连。这就是家乡的“三月三”,一年一度的山歌节。

家乡的“三月三”是“歌的海洋”。听,林中、涧边,山中、道旁,屋前、门后,圩市、荒郊,到处是嘹亮的山歌声,到处是唱歌的人们。憨厚的男人、水灵的女人,沧桑的老人、激情的年青人、朝气的少年人,大家都希望亮一嗓子。唱得好的,自然就展开了浑身解数,想技压群雄;只要能唱的,也不甘示弱,欲放手一搏。那唱的唱得带劲,那听的听得过瘾。到了这里的人,唱歌的、听歌的都自得其所,都毫不例外地沉入了山歌的海洋。

家乡的“三月三”是“爱情的港湾”。花前树下,江畔岭旁,屋前院后,青年男女,男的潇洒,女的漂亮,成群结队,互对情歌。用歌表情,用情唱歌;在一唱一和中,爱情萌芽了,发展了,成熟了。一对对的年青情侣在山歌中走向了幸福,走入了爱情的天堂。

家乡的“三月三”是山里人的“三月三”,是唱歌者的“三月三”,是听歌者的“三月三”,是智慧者的“三月三”,是寻求爱情男女的“三月三”,更是每一个到这里的人的“三月三”。朋友,我家乡的节日“三月三”欢迎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节日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爸爸妈妈买了月饼去看望爷爷奶奶,其中最喜欢的是老式的五仁馅月饼。但是我想知道这个月饼有什么好吃的。不是还有馅吗?不如草莓和哈密瓜好吃。反正我不懂。然后查了一些五仁月饼的资料:。

五仁月饼是各种月饼中最有名的,以杏仁、桃仁、花生仁、火麻仁、瓜子仁的馅料命名。它具有配料精致、皮薄、馅料多、味道鲜美、不易破碎、便于携带的特点。这种月饼呈鼓形,边缘略鼓,图案字迹清晰,形状端正,无破皮、无馅,边角清晰;表面为金黄色,无白斑,颜色均匀,油脂光泽,边缘乳白色,底部棕红色。口感香甜,软脆,有多种坚果风味。

这是一个大家都吃的五仁月饼,我看了还是不明白,就去问爷爷奶奶了。

到了外婆家,我迫不及待的说:“外婆,我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月饼!”外婆坐下后,我问:“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五仁月饼?”于是我奶奶给我讲了我的童年。

她说:“那时候我们没有你现在这么幸福。那时候过节吃个五仁月饼是最大的幸福。吃的时候还是一点一点搓着牙。一个月饼可以吃几天。现在老了,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爱吃别的。”说着,奶奶的眼里浮起一层薄薄的泪水。奶奶擦了擦眼角,咬了一口月饼,这才恍然大悟。奶奶站起来拿着月饼回屋。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在深蓝色的天空,皎洁的月光如一股秋水泛滥,显出它的光辉,整个世界沉浸在银色的光的海洋里。看着一天一天升起的明月,心里想:五仁五种果,其实酸甜苦辣,世间万物,向世人展示中秋的沉重思念。低头看着这些五仁月饼,忍不住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纠结味道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节日的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涛神说。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六,纪念女娲说。在甘肃庆阳地区过一直保留着浓厚的端午节习俗。这一天是女人耍线,打扮娃娃的节日,所以被说成是娃娃节或女娃节。娃娃背上一个刺绣的大青哇,或背上一盘蛇。再配上五毒,头戴虎头帽,足登虎头鞋,肓上点缀双虎,胸前戴着装草药的香包,样式五花八门(这些后面统称为庆阳香包)。手腕、脚腕拴上五色彩线搓成的花花绳,都是从女人手里做出来的。这种节俗传承起源于何时何代,无法也无资料考证,只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传(庆阳香包在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将这些民间口头语言及娃娃的佩戴与历史上的一些东鳞西爪的记载相印证,就不难发现它与华夏人文一脉相承的脉络关系。“娃”与“娲”同音,“女娃”也与“女娲”同音,民间俗话说的端午节是娃娃节,女娃节即为女娲节。由此推测,发生在华夏发祥地庆阳地区的端午习俗,应是当地人对人类孩提岁月的追思和纪念,是纪念女娲的,属母爱的一种传递方式。母爱与童稚关系的潜在性,对一代对一代人产生着神秘召唤,积淀成一种民俗意识。它的起源年氏已经很久远了,远到比目前考证的时代更要古远。这就是端午的源头,它为后来“五字打头”的中国大文化系统的形成奠定了根基,成为华夏后人对自然起源的思维框架。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研究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概念。

袁学骏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节日的

在农历正月初一,我最喜欢的事情是庆祝春节,也庆祝新年。新年到了,处处喜气洋洋,家家户户都贴了春联和“福”字。新年是最快乐的时光。你可以放鞭炮,逛花市,穿新衣服,得到很多红包,象征着巨大的利润。新年快乐在彼此的脸上,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新年快乐”,每个人的心都是甜的,像喝蜂蜜。当新年钟声响起时,我又大了一岁。为了取得好成绩,我必须更加努力学习。我也必须更明智地为母亲分担家务。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是的。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赏灯,猜灯谜,放烟花。我最喜欢的是放烟花,烟花冲向夜空,照亮了整个天空,随后七彩的星光慢慢落下,像争奇斗艳的花朵,让人开心,使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到了。除了吃饺子,在一些地方还举行龙舟赛。现场挤满了人,鼓声震天。一条龙船像箭一样飞起来,场面非常壮观。

农历八月十五,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中秋节,中秋节是我们团圆的节日,月饼也做圆了,象征着家庭团圆。最愉快的事是“赏月”。晚上,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像一个金制的大盘子,发出耀眼的光。一朵云绕着月亮,仿佛看到嫦娥和嫦娥兔,让我想起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嫦娥奔月。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丰富多彩的。这是一种中国文化。我们必须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它们。

节日的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我那时寄宿在不远的中学里。中学立在凤林溪畔一个平坦的山顶上,原先是一个庵堂,人们习惯称它作“南楠庵”。每逢中秋,总是要盼到晚自修下课,趁着皎洁的月色,一路沿着山道狂奔。或者抄近路,沿着水边石径,一路听着瀑布惊心动魄的喧腾、小溪的丁冬,越过田野,来到那欢乐的灯光下面,分一口最新鲜的香糯“麻糍”。

更有趣的是捕鱼。那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那时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月光,白沙似的皑皑一片。雾气还没有上来。青蛙在秧田和池塘里“呱呱”欢唱。我们背上渔网,提上竹篓,就出发了。田野下面就是凤林溪畔的沙地,竹筏一条条横卧着。我们选中一条又宽又大的,一起推下溪去。堂哥堂姐撑篙,表弟负责撒网。我是生手,就坐稳了看。竹篙支动,水里的月亮就破了,碎了,象一潭玉屑沉浸在清波里。两边是黑郁郁的田野、静穆的村庄、凝滞的绵延而高耸的山峰。清风习习,迎着脸颊温柔地滑过。

我们横穿溪流张网。然后,避到一处水流缓慢的地方,躺在筏上听姐姐唱歌。姐姐小的时候热衷于演戏,招了几个差不多大的玩伴,在自家堂前搭了台子,居然有许多人来看!我至今记得,她唱的那一曲“好山好水好风光”。那甜润清亮的嗓音划破水面的寂静、月下的宁谧,象清风一样,吹拂在我们的心田上。接着,是哥哥开始的鬼把戏。皓月映波,雾气渺茫,恍非人境。哥哥的“鬼怪”登场了。有一个滩里淹死了许多人,鬼怪一个接一个出现哪!专门捉小孩!——这个滩就在这里!堂弟吓得先哭开了,我们毛骨悚然地叫嚷着赶快离开。哥哥突然得意忘形,“哈哈哈哈”笑开了,捧着肚子前仰后偃。

节日

今天是重阳节,我一大早就起了床,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了进来,多么美丽啊!爸爸妈妈已经去上班了,我叠好了被子,看了看闹钟,还有些时间;觉得地板太脏,我决定拖地板。我先把拖把浸湿,然后打算拧干。可是,拖把真是太重了,我怎么拧也拧不干,想到妈妈经常拖地板一定很辛苦,我就使出全身的力气,终于拧干了。哎呀!7点了,我抓起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

中午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邻居石爷爷提着菜篮,篮子里装满了新鲜的蔬菜,天气炎热,石爷爷特别累。我赶紧跑过去对石爷爷说:“石爷爷,我帮您吧!”石爷爷微笑着说:“谢谢你,好孩子!”我帮石爷爷把菜送到了他家里说:“爷爷再见!”就回家了。

妈妈还没回来,我拿起话筒刚想给妈妈打电话。转念一想:我不应该打扰妈妈的工作,今天是重阳节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开始行动,先煮饭,再炒菜,我炒了妈妈最爱吃的西红柿炒蛋,噢,味道不错。妈妈回来了,我做了一个优美的手势“请坐。”给妈妈倒了一杯茶说,“您辛苦了,先用茶,再用餐。”笑容在妈妈的脸上绽开了:“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妈妈告诉我,晚上要到外婆家吃饭,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放晚学后我来到了外婆家,表弟正在睡觉,舅父、舅母正在做饭,外婆还没有回来,父母在上班,表妹在写作业。我给表妹做辅导,然后帮舅父、舅母摆碗筷,快摆完时,表弟突然醒了,可舅父、舅母忙得实在脱不开身,我赶紧跑过去哄表弟说:“不准哭啊!再哭以后就不带你出去玩,不给你糖吃了啊!”表弟不哭了,我给了他一颗糖,让他自己玩着,我摆完碗筷后,爸爸、妈妈、外婆都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大家一起吃饭,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我举起杯子对大家说:“庆祝重阳节,干杯!”

“干杯!……”

“不对。”表妹说,“应该是庆祝全天下老人们重阳节快乐啊!”

大家一块说:“对!干杯!”

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而难忘的节日。重阳节,一个让长辈绽开笑脸的节日,一个让我们孝敬父母的节日。我希望所有的老人、父母都能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节日的

不由想起家乡来了。

我那时寄宿在不远的中学里。中学立在凤林溪畔一个平坦的山顶上,原先是一个庵堂,人们习惯称它作“南楠庵”。每逢中秋,总是要盼到晚自修下课,趁着皎洁的'月色,一路沿着山道狂奔。或者抄近路,沿着水边石径,一路听着瀑布惊心动魄的喧腾、小溪的丁冬,越过田野,来到那欢乐的灯光下面,分一口最新鲜的香糯“麻糍”。

更有趣的是捕鱼。那是孩子们的游戏。我们那时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月光,白沙似的皑皑一片。雾气还没有上来。青蛙在秧田和池塘里“呱呱”欢唱。我们背上渔网,提上竹篓,就出发了。田野下面就是凤林溪畔的沙地,竹筏一条条横卧着。我们选中一条又宽又大的,一起推下溪去。堂哥堂姐撑篙,表弟负责撒网。我是生手,就坐稳了看。竹篙支动,水里的月亮就破了,碎了,象一潭玉屑沉浸在清波里。两边是黑郁郁的田野、静穆的村庄、凝滞的绵延而高耸的山峰。清风习习,迎着脸颊温柔地滑过。

我们横穿溪流张网。然后,避到一处水流缓慢的地方,躺在筏上听姐姐唱歌。姐姐小的时候热衷于演戏,招了几个差不多大的玩伴,在自家堂前搭了台子,居然有许多人来看!我至今记得,她唱的那一曲“好山好水好风光”。那甜润清亮的嗓音划破水面的寂静、月下的宁谧,象清风一样,吹拂在我们的心田上。接着,是哥哥开始的鬼把戏。皓月映波,雾气渺茫,恍非人境。哥哥的“鬼怪”登场了。有一个滩里淹死了许多人,鬼怪一个接一个出现哪!专门捉小孩!――这个滩就在这里!堂弟吓得先哭开了,我们毛骨悚然地叫嚷着赶快离开。哥哥突然得意忘形,“哈哈哈哈”笑开了,捧着肚子前仰后偃。

夜深了,我们收网回去。网拉起来,沉沉的。大大小小的鱼,象宝物似的一个接着一个被收拾到鱼篓里,总不少于半篓。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饭桌上便有几碗鲜色。阿姨用辣椒、大蒜红烧了,不放酱油,放的是钵里现晒着的六月酱,特香特甜。我们四个少年娃,见了这“劳动成果”,都跟猫似的,不消两顿,就给解决了,哥哥更是吃鱼不吐骨头。

念完大学,教起学生,每念及《赤壁赋》“月出东山之上,徘徊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便怀念起那些岁月来。离开家乡已经十五年了,不曾再有那样的山水、月光之娱。望着眼前城里长大的学生,虽试图尽力去描绘那空灵神妙、物我两望的妙境,总觉枉然。

于是更庆幸自己有那样一个美妙的少年。手头有一本老师的词集,其中一则记录了82年“南楠庵”下月夜捕鱼的情景:

渔歌子*观音渔。

明月盈滩水闪光,匆匆渔火两人张。溪鹭闯,篓鱼慌,渔归问酒举炊忙。

词末做了详细的注释,云筑石围堰以摸洞抓鱼时,双手合掌做观音状,遂称为“观音渔”。这填词的老师是家乡一代名医之后,县志上都作了详载。我半途转学回老家有幸做了他的关门弟子。我记得一次写了一篇捕鱼的作文,他将我叫唤了去,轻轻地笑着,问我是真的吗?我响着喉咙很肯定地回答:是真的。他便笑得更灿烂了。他说,月光皎洁的夜晚,鱼是不多的,更不会自己跳出水面。后来才知道,他不仅自己捕鱼、种地、摘茶还能亲手设计房子、搭模型、砌房子、治病,作诗、作词、作文、作画、剪纸,竟是无一不精。甚至退休了,为了解决春汛夏旱,还为村里筹谋,兴修了水利。能受教于这样的老师,不是三生有幸吗?尤其他的品德为人,更如这满月的清光,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凤林溪水不再浩浩汤汤,上游架起了几座电站,水浅了,流缓了,河细了。我和哥哥姐姐也早已拖儿挈女。表弟早逝也快十五年了。老师也遇了车祸,头颅受损,万幸捡得一条性命,但还时时记挂着我。白天,打个电话回去,询问哥哥姐姐阿姨伯父可都好。姐姐说,瘦了,人都精瘦了,忙着加工场的生产管理。又听舅舅说,哥哥琢磨着要把工场开到县城去,劳力都外出打工了,招不到人。

于是,我知道,我只能坐在阳台上,徒然空想了。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们都老了,都安闲了,都可以停歇下来了,都完成了自己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也许,某一个夜晚,我们还会一齐推下一条又大又阔的竹筏,一路唱着轻歌,荡漾在凤林溪上吧!

夜凉了,月已中天了。我还是进屋吧!明月有知,该为我圆了此梦吧!

以节日为

要说我最喜欢什么节日,那既不是春节,也不是六一儿童节,而是元旦节。小学的元旦联欢会,虽时隔多久,但仍历历在目。

前一天,在同学们的自发组织下,我们开始装扮教室。节日的气息洋溢在教室内外:有的同学全神贯注地写春联,手中毛笔一上一下之际,一个个端庄的字便活灵活现地上了朱红的对联纸,字里行间充满着快乐和幸福;有的同学耐心地在黑板上写着一些精美的节日祝福,一笔一幅之间,透露出童时的快乐与纯真;还有的,三五成群在操场上排练着明天的节目,一举一动,不得有丝毫偏移,台上的喝彩,背后是台下辛勤的练习。

终于,期望着,期望着,联欢会的脚步近了。昔日合不来的同学自发坐在了一起,教室中间被改造成了舞台,一串气球,一幅贴画,象征着同学对新一年的渴望。平时同学又爱又怕的老师,撤去了平日严肃的面孔,和大家打成一片。

表演节目开始了,小品、舞蹈,独唱,样样都有。相机、零食、话筒,也样样都有。

搞笑的相声,给往日严肃的教室带来一点快乐,同学们都笑了起来,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豪放。台上眉飞色舞,出口成章,台下是目不转睛,兴奋不已。

有意思的小品,在重庆话的带领下,我们又看见班上的男生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一面。一个关于“打劫”的小品,被演得头头是道,动作娴熟,滴水不漏,好似专业的演员;台词滚瓜烂熟,张口便来,妙语连珠,犹如太白转世。

联欢会要结束了,大家在音乐中又蹦又跳,谁都不拘谨,都是笑着、唱着,喉咙哑了也不消停。相机“咔喀”一声,永久留下这温暖的一幕。

时光飞逝,过去的欢乐一去不复返,但元旦的快乐,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希望有一天,我又可以和同学们团聚一堂,重温昔时的快乐!

节日

你要走了。原谅我不亲昵地叫你,因为名字太多,我实在无法抉择。还记得么,当我把你所有的名字写下来时,你撒娇般的感动伴着一个泪水涟涟的表情。可我知道你不会哭的。你曾许下诺言,初中三年你决不会让我们看到你哭的样子。可你最终还是违反了,因为一个男孩的欺负。你边擦干眼泪边说,这不算。后面的解释我早已记不清了,可我记得你倔强的表情,那个高傲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那等到农历三月三日,我们分别的那一天,你会哭么?我们都不许哭,好不好?

你要走了。到另一个我们不熟悉的大城市去。你会不习惯么?你身边没了我们的芭比,没了我们的秘密花园,没了我们的疯笑。这里你不吃早饭时会有人提醒,那里呢?这样迟早会落下胃病的。你听了这话,只是笑笑,不服气地昂头甩辫子。我们有时明明都知道是对的,却用这样的方式装成不同意。我们这俩个奇怪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那等到农历三月三日,我们分别的那一天,我该挽留你么?

那永远长不大,不也是一个笑话吗?长大了,就必须接受一次次这样残酷的洗礼?

我不知道。也许也不会有人知道。彼得?;潘只是想象中永无岛的精灵,《不想长大》也只是童心未泯者编织的美丽谎言。同样不想长大的我们,也在自欺欺人地欺骗着自己。

等到农历三月三日,我只能说声再见了。

再见。你要好好的。

再见。我们都要好好的。

再见。我们不许哭。

再见。请不要忘记,那些日子,那些地方,那时花开。

农历三月三日,离歌奏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