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小学(优质17篇)

粽叶飘香小学(优质17篇)

ID:7071683

时间:2023-12-07 07:46:16

上传者:HT书生

优秀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阅读优秀的作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优秀作文的要点。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今天是端节午节,蔡宇辰送了袋美味的粽子给老师。老师便和我们一起分享这些粽子。

粽子是用一根细长的绳子吊住的,老师拎着粽子走过来的时候,那粽子在空中左右摇晃,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空中不停地荡着秋千。外面的粽叶是深绿色的,我闻了闻粽叶,粽叶发出淡淡的清香,一闻,就让人神清气爽。把外面的粽叶剥开,一粒粒淡黄色的'糯米紧紧的黏在一起,它们紧紧的抱在一起,就像团结一心的兄弟。我又闻闻它的味道:这味道真香。我想:这粽子一定很好吃。

老师把粽子分成好几块,只见张瑀祥一个箭步冲过来,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最大块的粽子。我心想:张瑀祥可真贪吃,老师都没动口,他却抢着吃。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张瑀祥竟然把那块最大块的粽子放进了老师嘴里。看来我误解了张瑀祥,他是把最大最好的留给老师。轮到我们吃了,张瑀祥又拿起勺子,舀了一块很大块的粽子。我又想:这回张瑀祥要给自己吃了吧。可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张瑀祥又把那块粽子放进黄老师的嘴里。边放边说:“妈妈,您爱吃,我的这份给您点!”

此时此刻,我对张瑀祥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粽子很小,但却包含着张瑀祥对妈妈浓浓的孝顺之情,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

小学作文粽叶飘香

走在街上,又闻到了悠悠的粽叶香,终于又到端午节啦!

我喜欢端午节,也喜欢端午节的粽子,而在我的心里,对端午节也有一个特别的记忆。

其实以前每次过端午节我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那天可以吃到我喜欢的粽子,可以吃到绿豆糕。几年前的一天,也是快过端午节的时候,我看见妈妈买了很多大的叶子,洗干净后用清水泡着,另有一盆装了很多泡胀的糯米,妈妈在桌边剪了一堆很长的绳子系在椅背上,我好奇地走了过去,问妈妈在干吗?妈妈说她要为我包粽子吃。

只见妈妈拿了两片叶子把它们一折,形成漏斗状握在手里,开始往里面装糯米;填满漏斗后将剩下的叶子把装了糯米的部分包起来,来来回回折了一次后,妈妈很麻利地把椅背上的绳子将粽子捆扎起来,紧紧地系上结,一个漂亮的三角形粽子就展现出来。

妈妈看到了我的沮丧,她说:“饼子这么圆,油条那么长,看事容易做事难啊,但你只要多包几个一定能行的。”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成型了;慢慢地,我的粽子包得结实了;慢慢地,我的绳子能系在最合适的地方了!我开心了,觉得包粽子一点都不难了。这时候我无意中看了看妈妈,我看见妈妈脸上有一种幸福的神情,妈妈淡淡地笑着,我知道妈妈在为我高兴,但我更觉得妈妈是因为我和她一起在包粽子而高兴。这时我闻到了粽叶淡淡的香味,我的心里也涌起一种无法言语的幸福。

现在我们已经不包粽子了,可每到端午节,我都特别喜欢吃粽子。因为对我而言,端午节总有一个我特别的记忆:我喜欢的是粽叶那淡淡的香味,那种香味让我想到那个和妈妈包粽子的午后,让我想到和妈妈一起什么都不说慢慢包着粽子的幸福!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日,我才包起了粽子。

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貌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排着队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妈妈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终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明白,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妈妈她们包的样貌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细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终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能够。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景。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叶飘香迎端午小学作文

依稀在睡梦中,我仿佛闻到了一股清香,好像是粽子的味道。我原本想在这早晨赖一会儿床,可这诱人的清香让我睡意全无。

奶奶迈着细碎的步子在厨房里走来走去。大叠大叠的粽叶散乱地放在盆里,浇上一壶滚烫的开水,袅袅清香升起,叫人心旷神怡。再去看那糯米,在水中泡了一晚上,浑身圆滚滚的,闪耀着透亮的光泽,慵懒地躺在水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奶奶包粽子的时候。我乖乖地坐在奶奶身旁,奶奶手里总是拿着三片粽叶,错落着放好。就这样轻轻地展开,弯曲一下,粽子的雏形就出来了。小时候我第一次看见奶奶包粽子,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魔术,现在想想都觉得天真。

粽子放进锅里,咕噜咕噜地响着,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我都会来到厨房里看一下粽子熟了没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奶奶总是说:“不急,煮的时间越长,味道就会越好。”这时心中不免失落,可一想到一会儿后,我就能吃到美味的粽子,心中不免小激动。等着等着,盼着盼着,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拿着一个粽子,那跟线被我轻轻一扯,那粽叶便展开,如同秀丽的花瓣向四周舒展,略微弯曲,我急不可耐地尝了一口。就是那样简单的粽子,不甜不腻、纯粹、干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有着独特的甘醇,幸福之味便在心中悄然诞生。

之后,我尝过各种各样的粽子,味道都不及奶奶包的粽子。不仅是滋味的不同,更因那其中包裹着奶奶浓浓的疼爱之情,那就是爱的味道,奶奶的味道……每年端午节,我都会思念着那股清香。

小学作文粽叶飘香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家开始包粽子了,包粽子的这一天,我看着奶奶用娴熟的动作包着粽子,奶奶包粽子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我看着奶奶在那儿包粽子,我的手也痒痒的,很想学包粽子。

奶奶说:“你真想学包粽子?”

我点了点头,奶奶说包粽子是要有耐心的,我说:“奶奶我会有耐心的,你就教我吧。”奶奶说好的,就开始教我包粽子了。

奶奶告诉我,包粽子前要先做好准备工作,先把米淘好,再把棕叶放进开水里泡一下,那样棕叶才好包。包的时候,先把棕叶卷成一个角,然后往里面放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进咸肉,然后再放米进去把里面填满。我照着奶奶说的开始包了,先把棕叶卷成一个角,然后往里面放米,可是因为卷得不好,米放进去就漏掉,只好又重新卷。几回一来,我就不想再包下去了,心想这么麻烦,还是让奶奶包吧。奶奶看见我丢下了棕叶,就说:“看到了吧,我说包粽子要有耐心的。”我说粽子太难包了,总是包不好。奶奶说:“万事开头难,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能坚持,就会越做越熟练的。”然后奶奶拿起棕叶,慢慢的示范给我看怎么样卷,手怎么样拿着卷好的角不让它散掉,一步一步直到把一个粽子包好。这样连续几遍以后,我又开始包了,尽管包的很慢,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就一定能包好的。

终于把所有的米都包成了粽子,我站起来伸了伸弯酸了的腰,说原来包粽子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啊。奶奶说:“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那样才能做好。我才开始包粽子的时候,也跟你一样,也是慢慢学的,才包得这么快。”

奶奶开始煮粽子了,过了一会,我就闻到阵阵棕叶的清香,闻到这些香味,包粽子时的劳累全都跑光了。等到煮好了,我津津有味的吃着自已包的粽子,哈哈,真香啊!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放假了,我、妈妈、舅妈和妹妹相约来到了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去摘粽叶,因为外婆要亲自做粽子我们吃。一路上,我好奇地问舅妈:“粽叶长在什么地方?粽叶长什么样子?”舅妈告诉我,粽叶长在有水的地方,它的叶片长长的,宽宽的。说着说着,我们便来到了生长粽叶的地方,果然,我们摘粽叶的下面就有一条水沟。听见水声,我心痒痒。我一会儿玩水,一会儿摘叶。不一会儿就摘了很多,于是我们飞奔回家。

等我们回家一看,外婆早把糯米准备好了。于是我们把花生米、红豆、绿豆等配料一一加了进去。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粽子了。先是舅妈包给我们看,只看了一遍,妈妈就跟舅妈学包了起来,可在一旁的我拿着粽叶不知怎么才好,舅妈看着我那傻样耐心地指导我。说真的,粽子太不好包了,糯米不是粘在这里,就是粘在那里。舅妈告诉我,手粘着了糯米就蘸点水,还真管用。在舅妈一遍又一遍地指导下,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舅妈一边包粽子一边对我们说,小时候她在娘家过端午时,她们家乡的`人会包各式各样的粽子,每逢端午节,就像比赛似的看看谁家粽子最丰盛。听着听着,我又嚷嚷,要舅妈教我包,在舅妈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方的、圆的、扁的粽子脱颖而出,我真为舅妈有这样一双巧手而感到幸福啊!

看来,包粽子还大有学问呢!同学们,下一个端午节请来我家尝尝我亲手包的粽子哦!

小学作文粽叶飘香

端午节又匆匆忙忙地赶来了,街头小巷到处都卖着粽子、五彩绳、配着桃枝的艾蒿。人们全部陶醉在这弥漫香喷喷的粽子里和浓浓的节日气氛之中,这样的节日,既有喜悦,也有怀念。

清晨,妈妈就在大门上挂上了艾蒿,为我系上了艳丽的五彩绳,而我也将帮妈妈包粽子了。

包粽子我可以算上是“老手”了,但我包的粽子保证是老练中的人里包得最独一无二的了,因为我包的粽子不是漏米,就是不成形,总之,没有一次成功的,所以,我今天还要跟这粽子切磋切磋。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不往粽叶里塞很满的糯米,然后再放进去几个蜜枣,检查一下,没有残漏的地方,而后捆上绳子,大功告成!这次太完美了,真是独一无二,盖世无双!我捧着这个还没熟的粽子夸来夸去:“你真是太厉害了!那么十全十美,我要给你起个名字,叫‘完美’吧!”我还在那里跟粽子自言自语,妈妈可等不及了,“好了,你再弄一会儿,它就好坏了。”

我急忙放下了粽子,说:“快把它们煮了吧,还有我的‘完美’,一定要把它煮得跟它的名字一样好呦!”“要想煮好粽子这里可有不少学问,先在锅底放一层粽子叶,防止最下面一层的粽子糊掉,然后摆放好粽子,再把开水倒进锅里,水热可以先把米凝固住,不至于散米,而且水要浸过粽面,最后把盖帘放在粽子上,用一小盆水压住,盖上锅盖,开火煮一段时间就能吃了!”妈妈滔滔不绝的讲解都把我弄糊涂了,但我知道想吃到粽子真挺麻烦的。

粽子出锅了,我吃着自己包的‘完美’心中的喜悦比那蜜枣还要甜,粽子中塞满了幸福与甜蜜,粽叶飘香里的幸福,当我再咬一口“完美”时,尝到的满是爱意。

粽叶飘香迎端午小学作文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要到了。

农历5月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喝雄黄洒等等。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是为了捞救投入江中而死的屈原;把粽子投入泊罗江中,是为了不让鱼虾蟹吃屈原的遗体。每当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我们家也一样。

去年的端午节是在我爸爸的老家过的。那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起了床。走出房间,我就闻到一阵阵粽叶的香味。只见餐桌上,放了一把艾草、一捆细线、一大捆粽叶、一碗糯米、一碗豆沙、一盘蜜枣和一坨肉泥。我搬着凳子帮着妈妈把艾草挂在大门上和窗上,这样就可以防止蚊虫从外面飞进来了,然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们用两张大大的粽叶交叉叠在一起折成锥形,再往里面加一半糯米。我把肉放进去,妈妈放蜜枣,爸爸放豆沙,然后再用糯米填满,把上面的口子用粽叶合拢包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细绳绑紧,一个豆沙蜜枣肉粽就好了!我们接着把所有剩下的粽子都包好了。厨房的蒸锅水开了,我们把粽子放到里面煮,不一会儿香味就飘出来了,好香的粽子味,我迫不及待地剥了一个吃起来,真香啊!

吃完粽子,我和老家的堂弟堂妹跟着大人们一起去村口的小溪边看赛龙舟。爸爸老家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办龙舟比赛。我们来得比较早,选了一个比较好的观赏位置静静等待着龙舟比赛开始。不一会儿,人越来越多,小溪的两边岸上挤满了人,5支龙舟队伍也早已准备好了。只听鞭炮声落,5支龙舟像离了弦的箭似的你追我赶奔向终点。我们大家在岸上欢呼雀跃地为每支队伍喊:“加油!加油!”今年的龙舟队伍势均力敌,都差不多时间到了终点。龙舟比赛结束了,但是我和堂弟堂妹们还意犹未尽。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给我们每个人都买了很好看的香包,上面绣着两只鸳鸯还有平安两个字,真好看!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今天是农历初五,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是要吃粽子的,四处布满了欢声笑语。

今天我早早起了床,我把红豆。绿豆。瘦肉都预备好了!就差包粽子啦!今天我和姐姐还有奶奶一起包粽子。我看着他们纯熟的动作,手痒了。我也拿起粽叶模拟。先把粽叶放相反方向,弄一个像圆锥外形,把用水泡过的米放在粽叶上,再放红豆。绿豆瘦肉,最后再放米盖住肉馅,就把粽子折起来,用草绳结扎起来,就完成了。说得轻易做起来就有难度了!我看的糊涂了。姐姐说我不会包粽子,别捣乱。啊!我不服,想打发我走,才不让你得成呢!我会包一只美丽有好看的粽子给你们看。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一只,姐姐却相反,我的粽子又小有偏,有的太松了,又有的不像圆锥形,却像四边形,奶奶嘲笑我说我包的.粽子自己吃。啍,自己吃就自己吃。我反驳说:小小粽子不用花多久时间就熟了!弄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可算完成了把我弄得腰直不起来了!看着我不断把柴扔进去,又看着外面的雨,心里美滋滋的。我坐在椅子上闻到了粽子的味道。我相信不用多少时间,我就可以立刻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咯。我现在就等着香甜又美味的粽子出锅呢!我第一个冲上去看我的粽子――有的散了!我拿着热烫烫的小粽子吃了起来。两三口我就把粽子吃完了。哈哈!其实我粽子也不赖。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我吃过不少粽子,也常看大人们包粽子,可就是没有亲手包过一次。今天我终于可以大展伸手、如愿以偿了。

姥姥从冰箱里拿出几匝粽叶、芦苇叶、糯米、一盆用酱油浸着的鲜肉和一盆梅干菜,馅料一切都摆好了。

我先把芦苇一折,做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小圆锥里放一点糯米,再挑一点鲜肉,接着再盖上一些糯米。我小心翼翼地用芦苇叶按在糯米上,三角粽的形状出现了。我把芦苇叶沿着三角粽的轮廓绕呀绕,可是芦苇叶却不听我使唤:叶子碎了,米也倒了出来。姥姥过来帮我的忙,她一绕一扎就把我的第一个迷你粽扎好了,样子看上去真是“丑陋”呀,我想第二个包得好看些。我第二个准备包一个似大人包的那样的大粽子,可是两三张棕叶叠在一起后,棕叶会动来动去,米会漏出来,我只能改包一张棕叶的小粽子,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第二次包果然不再那么“丑陋”了。我把长长的棕叶绕在粽子外,棕叶不但没碎掉,轮廓还挺好看的,连线都是我独自扎成的,似是那个不大美观的'粽子的“后代”做了“整容手术”,姥姥见了我的第二个粽子都赞不绝口,我心里乐开了花。

包完粽子后,姥姥把粽子烧了进去,不一会儿,就盛了出来。我挑出了我包的粽子,解开线,尝上一口。啊,粽子格外鲜美。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

粽叶飘香小学作文

今日,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了昨日在奶奶家打得粽叶,说要包粽子给我吃。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说:妈妈,我也和你学包粽子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先把粽叶放到锅里煮上,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大枣、还有花生米。妈妈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泡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叶就煮好了,妈妈又用清水把粽叶洗了一遍,也放到清水里泡了起来,看着煮好的粽叶,我不禁好奇的问:妈妈,粽叶为什么要煮一下呢?妈妈说:煮了粽叶会软一点,包起来不容易破,要好包一些。原先是为了包粽子的时候好包,我还以为是要用熟的`粽叶呢。我又帮妈妈拿来了绑粽叶的勒草,就开始包粽子了。

妈妈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然后再把它拿在手里,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然后,还要用勒草把粽子紧紧地绑住,如果绑不紧,放在锅里煮的时候米就会溢出来的。

我看妈妈包得挺简单的,就迫不及待地自己动起手来。谁知,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粽叶没有叠好,就是装的米多了包不上口。这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我连忙虚心地向妈妈请教起来。经过了妈妈的悉心指导,我最终学会了包粽子。

看着我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我和妈妈都大笑起来。可是我的心里挺高兴的,因为这是我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它的味道必须是很鲜美的。

粽叶飘香作文

多么富有诗意的语言!不用读一看就仿佛感觉到清香的粽叶、爽滑的糯米,食欲立刻上来了。大街小巷到处飘着浓浓的节日味道,作为教育者,更不能失掉这次教育契机,引导孩子了解民俗,了解历史。

“同学们,想吃吗?”

“想!”

“想让粽子更好吃吗?”

“想!”

“谁来介绍端午节的来历?”立刻举起许多小手,(我的学生探究心还是很大的)。

“听后你就会感到更香!”在我的“鼓动”下,一唱一和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孩子们暂时停住手,听介绍,或强者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内容。

知道的还真不少,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历史、诗句、真是五花八门。有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的:如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端午节也称作“儿童节”、“小孩节”,看来我们的祖先也是很重视小孩子的。李勇跃同学是我们班的“博士”,他朗诵的对联我也很喜欢“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我一激动随笔把它写在了黑板上。孩子喜欢我在黑板上信手写字的样子,不过我把下句改为“屈原赋《离骚》气吞八方”,因为龙舟离我们这些北方的旱鸭子实在是太遥远了。学生在《笠翁对韵》中听过屈原的典故,还是有一点读懂的。所以还送给我一阵掌声。也有的孩子介绍以往在家里过节的情形。时间稍一长,又有人蠢蠢欲动,我一看,有粽子的孩子眉飞色舞,没带的同学一脸的不自在,我又赶紧插入一小段:“老师也说说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故事吧,想不想听?”孩子们给我面子,又停下来了。我趁机又插入“在我小的时候,过节日时饭菜丰富,这是要先让长辈和客人”当我话音刚落,这群机灵鬼立刻明白了,抢着说“吃我的!”我也不再卖关子,让班长发下牙签,拿起准备好的水果刀分粽子,分谁的粽子时,这群“变得”懂事的孩子抢着说:“老师先吃”,我也放下平日的矜持,尝了一小块。温温的,滑滑的,软软的,真香!(其实我平日不吃这些的),但今天不同,这种气氛,让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好亲切,一张张充满欢欣的笑脸,你一口,我一口,亲如兄弟,这不就是“百家宴吗!”

粽叶飘香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同时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都会插艾草、赛龙舟、包粽子等,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节,因为在这天,奶奶会包很多粽子。当奶奶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时,我在旁边跃跃欲试,希望能像奶奶一样,用粽叶包出三角形的粽子。奶奶先将两片长长的、青青的粽叶卷成漏斗形,接着,往漏斗口放进一颗花生,再放入白花花的糯米,糯米里还加了两颗甜丝丝的蜜枣,填满漏斗后,将余下的粽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并裹紧,一点缝隙也不留,最后用细线紧紧地绑起来。奶奶的动作真熟练,不一会,粽子就堆满了篮子。

看奶奶的操作,我以为自己也行,一本正经地学起来。可是,粽叶总是很“调皮”,总是让糯米跑出来,我急的直冒汗。怎么看起来这么简单,自己动手却那么难?我在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奶奶看我一脸无奈的样子,说:“来,奶奶教你!”只见奶奶左手捏紧粽叶中间的一角,右手将粽叶往里卷,再倒入糯米。呀,糯米不漏出来了!它们全都乖乖地呆在粽叶里。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不简单啊!不知道奶奶是包了多少个粽子,才练出来的巧劲,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粽子全都包完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了出来,我贪婪的闻着粽子的味道,狠狠地吞了吞口水,真想马上可以吃到粽子。奶奶却说,要等粽子煮好放凉一些,才可以吃。

在等待吃粽子的时候,妈妈问我:“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只知道他是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的。”妈妈告诉我:“屈原是个爱国的大臣,但他进谏忠言,皇帝不听,朝廷也很腐败,导致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所占。于是,就心灰意冷地投身汨罗江。楚国百姓知道屈原是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好大臣,在得知他身亡后,特别难过。为了不让江里的鱼龙虾蟹咬他的身体,百姓们把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吸引鱼龙虾蟹的注意,百姓们好争取时间,划着船四处寻找并打捞投江的屈原。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面缠彩线再投进江里。原来,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粽叶飘香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粽叶飘香

走,一直走,走进小巷,土黄色的路泛起了小泡泡,偶尔有一两只蛤蟆跳过,也是唯一有生气的东西,而那像发霉的.红布似的墙壁,发出了更难闻的味道。看了看十几年如故的景象,林雪苦涩地笑了笑。

也是在去年冬天,母亲在这里倒下……。

在林雪的记忆里,母亲瘦瘦的,矮矮的,还有那粽子,其它,也只是模糊的概念。

去年的六月,端午节,那时,林雪正在准备中考,入夜,母亲端着粽子给她,望着女儿慢慢地咽下粽子,欣慰地笑了,说:“林林,再读一会书。”原来就十分苦恼的林雪一下子激怒了,冲着母亲大喊:“读书,读书,你还知道啥!”说完还打碎了盘子。母亲被这突如而来的愤怒愣住了,许久,许久,才蹲下来拾碎片……林雪很想说对不起,但咽在了嘴边又放下去了。

第二天,林雪心里十分不安,但她还是没有说出口。

但是,下午,老师突然跑到教室,气呼呼地对林雪说:“你,你,妈妈出车祸了。”

顿时,天塌地陷……。

是因为,因为自己,母亲才出车祸的……。

林雪流泪了,尝了尝,是苦涩的……。

今天,……。

粽叶飘香作文

五月初五过端午,粽叶香过千家户。为人又逢端午节,香风进入万门户。

可不是吗?今天我们又迎来了端午节。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吃粽子、赛龙舟。

在端午节吃粽子听起来挺平常,请问你们知道粽子有哪些形状呢?答案是:三角形、长方形、圆锥形、枕头形……三角形的粽子包法很简单:先将三分之二的粽叶卷成漏斗形状,但是根部没有漏嘴,这样装糯米的时候,才能保证不漏。好了,再将糯米放入斗中,此时你可以在米中加一些腊肉、蜜枣等。最后将顶部的小口由剩下的三分之一的叶子盖住。将线缠在三角形的三个角上再打紧结,放入蒸锅中蒸煮,粽子便完成了!

吃着香香的粽子,使我了古代爱国者屈原,屈原是位诗人,写过许多爱国诗。还为国君出了许多利国政策,可是国君不曾倾听。后来国家灭亡了,屈原悲痛万分,纵身跳入江中人们为了江中鱼虾不伤害屈原的肉体,将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样是一种浪费,于是将包好的粽子自己吃掉。就这样,端午节吃粽子成了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

闻着这香喷喷的粽叶,我无法忘怀!

粽叶飘香作文

我盼望过端午节,因为端午节能吃到奶奶包的粽子,特别香。去年端午节前一天,我还向奶奶学包粽子呢!

那天一大早,我和奶奶一起去菜场,买包粽子的食材。我们买了粽叶、糯米、肉、红枣等。在回家的路上,我试着问奶奶:“我能学包粽子吗?”没想到奶奶一口答应了。

一回到家,奶奶又要煮粽叶,又要配馅料,忙得不亦乐乎。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首先拿出两三片粽叶,把它们并排铺开,一部分重叠在一起,粽叶立刻变得宽了许多。再捏住它们,没入水中,出水,几片粽叶立刻紧紧地粘在一起。奶奶用左手夹住粽叶的中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粽叶的`根部,一卷,卷成漏斗状。奶奶告诉我,漏斗的尖端千万不能留有口,要无缝隙。然后再把已经配好的馅料填充到“漏斗”里。之后摁好裹紧,最后用线把粽子缠绕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来,包粽子也不难啊!我暗想。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两三片粽叶铺开,浸水,卷起,但是我的“漏斗”不是太小,就是尖端留着小口子,“修改”后,米放进去,封口时,“漏斗”松散开来,桌上、桶里都是糯米。重来,我就不信包不起来?我为自己鼓劲。奶奶一步一步地示范,我一步一步地学,没想到第二个虽然包起来了,但是是个“四不像”!后来,在关键处,奶奶手把手地教,结果比之前包的要好多了。最后,奶奶还教我包了个小“猪头”呢!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