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月饼英语(精选17篇)

介绍月饼英语(精选17篇)

ID:7117335

时间:2023-12-10 06:52:34

上传者:飞雪

掌握好英语可以更好地理解英文电影、音乐和文学作品,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范文展示了不同类型和题材的英语写作,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这里真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啊。后来经工作人员讲解,这里是一个花园式的厂房,舒适的环境是让采蝶轩的工人们有一个好心情工作,才能做出美味的蛋糕给顾客享用。来到会议厅,看完了一段采蝶轩制作蛋糕和面包的全过程,便开始品尝采蝶轩特地为小记者们准备的冰皮月饼:有蓝莓味、橙味、莲蓉味……还有xo味的,我试了橙味和莲蓉味的冰皮月饼,满口清香的,非常好吃,真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工作人员教我们怎么辨别优质的冰皮月饼,他说:优质的冰皮月饼除了选料要严格,制作过程也要求严谨,制作好的冰皮月饼必须放置在冰箱里,品尝前才拿出来解冷15分钟,才是真正上好的冰皮月饼。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克,馅40克。如果是50g的模具,大概就是饼皮约30克,馅料20克至熟透。?如果配方份量加倍的话,那么蒸的时候就要延长10分钟以上。11.蒸好的冰皮等降温到不是特别烫手的程度,用手反复揉压。12.揉压至比较光滑的程度。(戴上一次性手套不仅更卫生也更好操作,面团不会粘到手套上,很方便操作)13.揉成光滑面团。1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做法。

1.饼皮做法:糖浆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融化后与苋水混合均匀。

2.倒入50g食用油再次搅拌均匀。

3.筛入200g低粉轻轻拌匀。

4.拌匀后揉成光滑面团包入保鲜袋中,放入冰箱松弛30分钟。

5.月饼做法:根据模子大小为了方便新手捏制馅与面团比例为6:4。

6.月饼皮面团压成圆片,放一个绿豆沙馅球。

7.将月饼皮面团轻轻向上推使其紧紧包裹住绿豆沙馅球,最后将面皮封口,轻轻揉圆。

8.将手上放些干面粉用面球滚一下,沾上少许干面后用月饼模罩住月饼坯子球,轻轻将手柄压下去。

9.脱模只需要拿起月饼模,再轻轻压一下手柄,月饼就出来了。

10.烤箱预热好后,将盛有月饼坯子的烤盘放入烤箱,220烤8-10分钟左右,取出烤盘晾5分钟,刷上蛋黄液,再放入烤箱200度烤8-10分钟左右就好了。等月饼彻底晾凉后,放入密封袋中回油即可。

介绍月饼作文

今天,妈妈买了我最爱吃的月饼――豆沙月饼!

妈妈刚打开包装,我就情不自禁地扑了上去。它有我的水杯盖子这么大,像一张脸在对我微笑,好像在对我说:“快来享受我的甜美吧!”我轻轻地把它捧在手里,发现它有着金黄色的身体,它身上布满了精美的花纹,用很漂亮的字体刻着“豆沙”两个字,不时还能闻到一股股淡淡清香。

它安静地躺在我的手里,软软的,我迫不及待地把它送入我的口中,咬了一口,它立刻又变成了一个模样,像是一个弯弯的月牙。嘴巴里的月饼开始慢慢融化,细腻的豆沙从我的喉咙流入我的胃里,甜甜的、香香的,让我回味无穷!

这种滋味,我想也许就是幸福的滋味吧。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我国自古就有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月饼”一词起源于唐太宗,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加上嫦娥奔月的故事,使月饼成为更受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而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到处皆有。

冰皮月饼这些年越来越受欢迎。它外形简约大方,漂亮时尚,口感也大大有别于传统月饼。制作上,也比传统月饼简单多了,并且不用烘烤,只要原料、配方正确了,想失败都难。

用料:

冰皮:

面粉30g。

糯米粉100g。

澄粉60g。

粘米粉80g。

白糖60g。

玉米油20g。

水350g。

馅料:

红枣500g。

糕粉:糯米粉20g。

做法:

3、放冷后分成35g没份的大小待用(冰皮非常粘手,一定要用保鲜膜垫在手中);。

6、隔保鲜膜拧成球状,放入糕粉中滚一圈防粘,(注意要均匀的裹上,否则会黏住月饼模子)然后放入月饼模中压扁,脱模即可。

小贴士:

2、冰皮容易变硬,如果操作时间较长最好盖上保鲜膜防干;。

3、冰皮月饼做好后如果不马上吃,最好放入密封的保鲜盒入冰箱冷藏保存,可保持3天。

【南瓜豆沙月饼】。

用料1(月饼皮):

南瓜200g。

土豆200g。

炼乳15g。

橄榄油20ml。

澄粉(小麦淀粉)20g。

用料2(月饼馅):

袋装红豆馅低糖型。

做法:

4、可以沾少许糕粉(糯米粉放入炒锅炒熟),模子里也倒入少许糕粉晃匀后把多余的粉都敲出,粉不可太多,多了做出的饼皮不好看了。然后把球放入模子中,压出即可。

小贴士:

1、炒制南瓜时,尽量多炒一会,勤翻防粘锅,把大部分水份蒸发掉;。

2、炒好后一定要凉透,可放入冰箱冷藏;。

3、扣模时,模具上沾粉,但量一定不要太大。我的这款,因为炒的时间欠了一些,为防粘连扣模时粉多沾了些,影响了卖相。

【蛋黄莲蓉月饼】。

用料:

面粉150克。

豆沙60*5=300克。

莲蓉60*5=300克。

蛋黄10个。

转化糖浆120克。

植物油30克。

枧水3克。

表面刷蛋黄水(蛋黄一个加少许水制作而成)。

做法:

1、准备咸蛋黄;。

2、烤箱160度预热,中层烤5分钟;。

4、将莲蓉包入烤好的蛋黄;。

5、再将饼皮包入莲蓉(豆沙也是如此操作);。

6、包好后,用月饼模具压出花纹,烤箱200度预热,中层,先喷水,烤5分钟,再刷蛋黄水,烤15分钟左右。

小贴士:

1、蛋黄取咸鸭蛋的蛋黄。烤的时候会出少许油是正常现象;。

4、饼皮表面开列,烤前喷些水会有很大缓解。

【冰激凌月饼】。

用料:

冰淇淋。

各色巧克力。

做法:

1、将各色巧克力隔水融化备用;。

2、把融化的巧克力抹在模具里。然后放冰箱冷冻3-5分钟;。

3、填入8分满的冰淇淋,放入冰箱冷冻2小时左右至凝固;。

4、给每个冰激淋月饼封上底盖,记得要要用相应的颜色哦。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1.准备材料:糯米粉60g,粘米粉40g,澄面30g,糖粉40g,紫苋菜汁160g,玉米油20g。糕粉适量,做手粉用,防粘(糯米粉放锅中炒熟即成)。南瓜泥和豆沙共300g(50g模子,皮馅1:1可做12个)。

2.除糖粉外所有分类混合入炒锅中小火翻炒至微黄,可以稍捻起一点尝一下没有生粉味即可。取出入容器中,加入糖粉,倒入油,倒入热的紫苋菜汁,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搅拌均匀,晾至不烫手时彻底揉匀成团静置10分钟(紫苋菜洗净后放入容器中,浇入开水没过紫苋菜,然后搅拌一下,看水变得很红后,即可取汁。紫苋菜汁的量酌情增减,揉成软硬适中的团即可)。

1.准备材料:糯米粉30g,粘米粉20g,澄面15g,牛奶110g,糖20g,玉米油10g。糕粉适量,做手粉用,防粘(糯米粉放锅中炒熟即成)。南瓜泥和豆沙共150g(50g模子,皮馅1:1可做6个)。

2.先把牛奶糖油混合均匀,加入粉类彻底搅匀成很稀的面糊,静置10分钟。

3.馅分成25g每个球,滚圆备用。静置好后上锅大火蒸15分钟,出锅后用筷子搅拌均匀,拌不匀的话,可以待晾至不烫手时,彻底揉匀(戴一次性手套更好操作)。

4.取25g皮,按扁,放上馅料,如图收口。

烹饪技巧。

1、冰皮月饼做法一:先炒熟粉类,再用热液体物烫一下,直接包至而成。我用的紫苋菜汁做成的粉色冰皮,颜色看起来清爽怡人,很“坏神”。

2、冰皮月饼做法二:直接把粉类与液体混合均匀上锅蒸熟,凉后包至而成。此种做法口感更好,外观也更像是“冰”皮,更加晶莹剔透一些。

3、介绍三种粉:

糯米粉:糯米浸泡一夜,水磨打成浆水,用个布袋装着吊一个晚上,待水滴干了,把湿的糯米粉团掰碎晾干后就是成品的糯米粉。我们一般都在超市买现成的。它吸水力大,遇水即粘连。它可以制作汤团、元宵之类食品和家庭小吃。

粘米粉:(大米)磨成的粉,又叫大米粉或籼米粉,是多食品的原料。在各种大米中糯性最低的品种,有着糯米粉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萝卜糕。粘米粉北方地区不常见,可购于淘宝。

澄粉:又称澄面、汀粉、小麦淀粉。是一种无筋的面粉,成份为小麦。可用来制作各种点心如虾饺、粉果、肠粉等。是加工过的面粉,用水漂洗过后,把面粉里的粉筋与其他物质分离出来,粉筋成面筋,剩下的就是澄面。大型超市都有卖。

特色。

1、一众月饼独不可缺它:冰皮月饼。它制作简单,它口感清爽,它外形时尚,最重要的,它低油低糖,健康。冰皮月饼独到之处,在于一个‘冰’字,它给你爽口之感,调节被传统月饼油腻住的肠胃。

2、冰皮月饼的皮是由糯米粉等多种粉类材料加少量的糖油制成,可长时间不裂开,不老化,且无生粉味道。传统广式月饼多是用口味重的馅料,比如蛋黄,五仁等,而与冰皮月饼搭配更好的则是果味等清淡馅料。

3、它不用经过烘烤,口感更为清爽,而且做起来更加方便。然而冰皮月饼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它冷藏后更加美味的口感,于是也更加体现了‘冰皮’二字带给我们的享受。冰皮月饼的保存是非常有讲究的,常温下制作完毕后,不要急于食用,先冷藏几小时再说。若是一时吃不着,最好的储存办法则是直接冷冻。吃前半小时拿至冷藏室,才可获得最佳口感。

4、所以,其实冰皮月饼如果保存得当,是可以储存很久的,哪怕至隔年中秋都不会失掉新鲜。若要外赠亲友,则要放置保温袋中携带更好。

5、好的冰皮月饼是,外观如冰一样亮滑,冰箱冷藏过夜后仍旧柔软而不干硬(冷藏时要覆盖保鲜膜),切面皮包馅料均匀。

介绍月饼作文

今天,我们家来了一位贵客,它就是我最爱吃的红豆月饼。它是圆形的,上面刻着深深的十字花纹。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虽然是月饼,但是更像餐后小甜点,因为它不仅又香又脆,而且它最上面一层皮上还涂着好吃的蜂蜜呢!

闻一闻,就会有一阵浓浓的蛋香流进你的鼻子里,就好像许多蛋精灵在你身边翩翩起舞。

咬上一口,甜滋滋、香喷喷的红豆在你嘴里慢慢地消失。蛋硬硬的,咸里裹着甜。软软的红豆、咸咸的蛋,再加上外面又软又酥的皮一起在你的嘴里融化,那该是个什么滋味儿啊?想象一下吧!

我希望中秋节早日到来,这样我们全家就能一起坐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了。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做法。

1.饼皮的制做:低筋面粉过筛,倒入转化糖浆、枧水。

2.在分次放入25克花生油。

3.刮刀搅伴均匀。

4.和成面团。

5.搓成圆条包上保鲜膜室温静置两小时。

6.包出月饼的过程:饼皮在手中按成圆饼后,放馅,用拇指根部慢慢推动饼皮。

7.最后封口。

8.滚圆形(皮馅按1:4的比例)。

9.月饼面团光亮面朝下放入模具。

10.用手低住模具下部按压实后手抬起模具,压出月饼图案。

11.烘焙5分钟后取出刷蛋黄液,200度15分钟中上层。

自冰皮月饼一亮相,就成为月饼市场上的新宠。它晶莹剔透的冰皮、清甜的果酱馅料、冰凉的口感赢得了市民的喜爱。但冰皮月饼的存放方式很讲究,不能在常温下保存。因为冰皮月饼的馅料是新鲜的果酱,常温下容易变质;其次,冰皮月饼的饼皮主要是用糯米为原料做的,饼皮融化之后会变成粘乎乎的糯米团。因此,冰皮月饼必须在冰箱里冷藏保存,特别是切开了的月饼,最好放在速冻格,且要尽快吃完。

一般,在未开封的情况下,把冰皮月饼放置在冰箱的冷藏库里保存,要吃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食用。之后再将吃不完的冰皮月饼放在速冻格里保存。但从冰箱的速冻格中直接取出的冰皮月饼并不能马上食用,因为在速冻格里保存的月饼会变得硬梆梆的,口感欠佳。最好的方法是在吃之前的半小时,把月饼从冰箱的速冻格换到冷藏库中让月饼自然解冻,这样,便能品尝到软糯香甜的冰皮月饼了。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冰皮月饼在常温下不能保存超过两小时。因此常温下一定要采取保温措施。比如饼家准备了冰皮月饼专用的保温袋子或者装雪糕专用的保温袋子,在这种袋子保护下,冰皮可以保证两个小时不融化变质。另外,冰皮月饼在存放时,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本来的口味和特色。

文档为doc格式。

写月饼的英语作文

中国有好多的传统节日,也伴随着很多的传统美食,端午吃粽子,腊八吃腊八粥,过年吃饺子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节的月饼了!每一年的中秋节我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能吃到好吃的、各式各样的月饼。

我很喜欢吃月饼,一说到好吃的月饼,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月饼是我过中秋节不可缺少的东西。月饼它圆圆的,象征着团圆。反映的人们对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望。每年,我们家里都会收到很多不同口味的月饼。有冰皮月饼、伍仁月饼、凤梨月饼还有蛋黄白莲蓉月饼等既好吃又美味的月饼,听了都让人流口水。

我最爱吃的就是蛋黄白莲蓉月饼了!一口咬下黄亮亮、软松馨香的月饼,露出了金黄色的蛋黄。那味道,贼好吃!尤其是里面的蛋黄,口感醇正,色泽诱人。每年中秋节的时候,看着圆圆的月亮,吃着圆圆的月饼。那种感觉,这是好极了!

马上中秋节就要来临了,我又可以吃到好吃的月饼了,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月饼的英文作文

中秋节快到了,大家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的吧。一想起美味的月饼,我都快流口水了。开心的是,今天我们要去参加月饼diy罗!

老师先告诉我们月饼的分类:有苏式,广式,还有冰皮等等,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冰皮月饼,这是一种外皮光滑洁白半透明的月饼,它的表面像是覆盖了一层淡淡的薄膜,看起来就像穿了一件精美的冰雪外衣一样。

下面,我们就开始月饼的正式制作。大厨先为我们准备了一些原材料:有冰皮面团,紫薯馅,豆沙馅,南瓜馅等等。

首先,师傅先让我们每人拿一团冰皮面团,用力把这它拍开,拍到你觉得大小合适,厚薄均匀即可;第二步,就是挑选你喜欢的馅儿,把它放到展开的冰皮上,并用冰皮把馅儿包起来了。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给月饼压花了,把半成品月饼团塞到磨具里使劲按压,等它掉出来,就自然成型了。压花的形状是5片栩栩如生的旋转花瓣,中间还有一个花心呢!完成后的月饼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活动结束后,我把这4个亲手做的冰皮月饼带回了家,让全家人一起分享我的劳动成果和藏在月饼里浓浓的爱!

冰皮月饼做法说明介绍

下午,我们班到了综合室,马上就可以制作冰皮月饼了。只见六张圆桌上摆着满满的馅料,十分诱人。据钟老师介绍:潘之琳妈妈昨天晚上调制馅料忙到了凌晨一点多。

听琳妈妈讲完制作要领,我们就开始动手制作月饼了。

我第一个冲过去拿了制作冰皮月饼的材料:紫薯馅30克,冰皮20克,冰皮粉2克。我马上戴上手套,立即开工!首先,我把白色的冰皮揉压成一个手掌的宽度,成圆形,接着把圆球形的紫薯馅包裹在里面,再把厚的地方往皮薄的地方拨,揉捏均匀,之后在两个手心之间搓得圆圆的,像个小乒乓球,沉甸甸的,再在上面洒一点冰皮粉,紧接着把月饼放到模具里面,用力一压,再慢慢推出来,一个小巧玲珑,白里透紫的冰皮月饼就新鲜出炉了。

看着自己制作的月饼,禁不住口水直流,来不及炫耀,放进嘴里两口就吃完了,味道还不错。看看周围的同学,有的还在捏皮,有的在裹馅,忙得不亦乐乎。

月饼为何是圆的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介绍

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古代中秋节主要习俗。

一、拜月:妇女拜月。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还是只有妇女拜。《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二、拜月老:求爱情,求偶,爱情如月满。

三、吉祥物兔爷(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拜兔爷的习惯。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四、焚香:焚以桂花香。妇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五、团圆节:夫妻和美。祭祖祭祀。何家团圆饭,赏月。

八、赏桂:桂树下赏月,吟诗,喝酒。

九、月宫符: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十一、中秋互赠铜镜。

既然中秋节也是铜镜的节日,铜镜之上出现中秋题材的月神形象纹饰也就变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中秋赏月已是大众习俗,而秋夜赏镜,知之者不多。但凡知晓者,从见它的第一眼起,便会渐渐迷恋上渗透着亘古的气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铜镜。

相耀生辉的明月与铜镜渊源始于盛唐时期,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铸镜师的当务之急便为铸造“双秋”镜——千秋镜、中秋镜,以供佳节之用。

在中秋题材的若干个铜镜品类中,无论是双鸾瑞兽花鸟镜、双鹊月宫盘龙镜亦或是唐皇夜游月宫镜,都具有寓意深刻的人文历史意味,凝结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而这些铜镜,也将成为后代永远追慕的珍品。

惟“诗”“镜”佐证千秋之景。

唐玄宗诞辰之后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唐朝百姓迎来普天同庆的中秋节,这同样也是铜镜的节日,铸镜师将不同的中秋传说熔于铜镜的铸造,诞生了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

如图所示“双鹊月宫盘龙镜”,双鹊夹钮衔绶,展翅飞翔,月中有一株桂树,两侧有月兔捣药与蟾蜍纹,钮下一蟠龙飞于海上,间隙饰四朵祥云,葵花瓣缘与月饼形似。月宫镜,镜背纹饰主要刻画有蟾蜍、玉兔捣药、嫦娥、桂树。蟾蜍因其冬眠周期与月亮盈缺相似而被先民视作月宫代称;晋代傅玄《拟天问》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的故事流传,可见玉兔亦甚早成为古人对月宫的遐想代表;战国时期成书的《归藏》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六朝之后,嫦娥的地位逐渐升高,美丽婀娜得嫦娥超越玉兔蟾蜍,成为月宫中最吸引人的仙子,描绘嫦娥的铜镜也将其美丽的形象刻画得。

表现于铜镜之上。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乘云漫游月宫,并得听仙乐,使唐玄宗终得《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后,唐代国势转衰,盛世千秋之景不复存在,回观历史,曾经的起伏波逐淹没于时光的长流之中,如今,惟遗“诗”“镜”佐证。

中秋互赠铜镜的习俗由来。

相传中秋节的前身是“千秋节”,据《旧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开元十七年(729)八月葵亥,唐玄宗应百官表请,将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设定为“千秋节”,举国欢庆的节日,群臣百官可向皇上敬献美镜珍宝,皇上亦会在扬州定制铜镜颁发给四品以上的官员,将之命名为“千秋镜”,由此形成了每年大臣向皇帝进献铜镜和皇帝向大臣赏赐铜镜的惯例。

唐玄宗作诗《千秋节赐群臣镜》以纪之:“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亦有臣子张说的五律《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宝镜颁神节,凝规写圣情。千秋题作字,长寿带为名。月向天边下,花从日里生。不承悬象意,谁辨照心明。”

逐渐数年,千秋节便演化为互赠铜镜的节日,也被称为千秋金鉴节。这一时期的千秋镜可分为赐镜和献镜两类,其中凡带“千秋”铭的都属赐镜,装点龙或衔绶鸾鸟,华贵大气。孔祥星先生所编著的《中国铜镜图典》双鸾瑞兽花鸟镜,钮左右立一鸾,振翅翘尾起舞。钮上一奔驰的瑞兽,钮下一株葡萄枝蔓果实,一鹦鹉展翅立于葡萄串上。边缘为两两相对称的四种纹饰,一为盛开的葵花中各有一“千”“秋”字,二为如意云头纹,三为二叶一苞折枝花,四为方胜。千秋镜的铸造与流行充分反映了开元至天宝初年大唐盛世下人们祈求玄宗福寿愿望和渴望太平长久的心理。

文档为doc格式。

月饼为何是圆的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介绍

中秋节吃月饼就像西方人圣诞节吃百果馅饼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圆圆的月饼中通常包有香甜的莲子馅或是红豆馅,馅的中央还会加上一个金黄的咸鸭蛋黄来代表月亮。而月亮正是中秋节庆祝的主题。每年农历8月15日人们一起庆祝中秋,据说这一天的月亮是一年中最亮最圆的。

关于吃月饼这个传统的来历有两个传说。一个是唐朝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当时地球被10个太阳包围着。有一天10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巨大的热量几乎把地球烤焦了。多亏一位名叫后羿的神箭手射下了9个太阳,地球才被保住。为了奖励后羿,王母娘娘赐给后羿一种长生不老药,但是王母警告他必须正当使用。然而后羿没有理会王母娘娘的警告,他被名利冲昏了头脑,变成了一个暴君。后羿美丽的妻子嫦娥对他的暴行再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她偷走了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到月亮上逃避后羿的狂怒。从此就有了关于月宫仙子嫦娥,这个月亮上的美丽女人的传说。

第二个传说讲的是在元朝,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计划起义来摆脱蒙古族的统治。他们用月饼来传递密信。掰开月饼就可以找到里面的密信,起义军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发动了起义,赶走了元朝的统治者。这场起义发生在八月十五之时,于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通常月饼上都印有汉字,标明月饼的制造商和月饼的馅的种类。有些制造商还会在月饼上刻上顾客的姓,这样赠送给亲朋好友的月饼就更有人情味了。月饼通常是每盒里装四块,代表月亮的四个变化阶段。传统的月饼制作使用的是猪油,但是现在为了身体健康,已经改为使用植物油了。

由于月饼所含的热量较大,因此减肥人士不宜多吃。吃这种甜腻的食物最好是就着一杯中国茶,特别是茉莉花茶或是菊花茶,这样可以有助于消化。

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等地的传统节日。

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人)”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关于中秋节来源的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该传说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大致内容是:相传在远古时代的射日英雄后羿娶了嫦娥,并成为帝王,可是他愈来愈暴戾,多番施行恶政,成了大暴君。有一天,后羿从王母娘娘的手中求得到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长生不老。嫦娥知道后为拯救苍生免受后羿永远的统治,就把不死药全部吞下,然后变成了仙女,往月宫飞去。百姓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由此便逐渐形成了中秋节拜月的风俗。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

中秋节的传说很多,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著名。

该传说在民间也有很多版本,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给他一颗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抛夫独吞版。

嫦娥知道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了不死之药,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着后羿不注意,偷来吃下了不死药,变化为仙人,然后就飞到月宫。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仙。

拯救黎民版。

后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长生不老,他恰好又从王母娘娘那里搞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后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神。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自来红月饼的介绍自来红月饼的做法

“何倩颖!快来看我给你带什么好吃的来了!”爸爸拎着超大一箱东西,朝我挥手。

什么?!好吃的?!会是什么呢?雪糕?饼干?还是面包?

听到“好吃的”这三个字,我便兴冲冲地跑到老爸跟前,抓起箱子就跑。

哈哈,趁老哥不在,我先尝尝味道吧。

我找了一把刀,暴力地拆了箱子:“月饼?!”

什么?月饼。不是说是好吃的吗?整个中秋节我都一直在吃月饼。我已经吃腻了!

“你看看月饼是什么馅儿的。”老爸见我满脸失望,指了指箱子。

月饼不就那么几个馅吗?还能有啥馅?

我半信半疑地看了看成分表:“水果综合味儿,辣条味儿,珍珠奶茶味儿,牛奶味儿。”

这都是些什么口味儿的月饼啊?这么奇怪!

“你尝尝看,这月饼挺好吃哒。”老爸殷勤地帮我拨开了塑料纸,把月饼递给我。我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嗯~~是辣条味儿的,辣条的味道淡淡的,掺杂着一丝香气。

我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月饼:“这么小一个还不够我塞牙缝的。”

我又拆了一个珍珠奶茶味儿的,一口咬下去,珍珠就流了出来,珍珠很有嚼劲,奶茶味十足,还有一股淡淡的茶味沁人心脾。

“太好吃了!”我彷佛上了仙境,这月饼一定给好评!五星的!

爸爸见我如此陶醉的吃着月饼,自己也得意起来:“我的眼光真不错,买了这么多我女儿爱吃的月饼。”

老爸啊老爸给你666个赞,这也太好吃了。

酥皮月饼的做法介绍

酥皮月饼是苏式月饼的代表,是用水油皮和油酥两种韧性和含油量不同的面团层叠而成形成层层的酥皮,吃起来酥脆可口,很受大家欢迎。

无糖酥皮月饼的原料:面粉、牛奶

无糖酥皮月饼的配料:白豆沙

无糖酥皮月饼的调料:猪油、木糖醇

1、将水油皮的面粉和木糖醇混合均匀,倒入牛奶,加入猪油,再将面粉拌入,揉成光滑柔软的水油皮面团。

2、将低筋面粉和猪油先用筷子搅拌,再下手抓散,和匀,制成油酥面团,将两种面团覆盖松弛20分钟。

3、将两个面团分别分成20等份。

4、取一份油皮,按扁,包入一份油酥。

5、收口捏紧。

6、收口朝下,擀开成长条状。

7、翻面,由上而下卷起。

8、依次做完,覆盖松弛15分钟。

9、取一个小卷,按扁,均匀擀长擀薄。

10、翻面,由上而下卷起。依次做完其他,覆盖松弛15分钟。

11、取过一个卷坯,用擀面杖擀开接近圆形。

12、包入白豆沙。

13、收口捏紧。

14、以防露馅儿。

15、刷蛋液。

2、猪油要充分软化,和好的油酥才够柔软,且水油皮和油酥的软硬度相等,这样包酥的时候才不会破酥。

自来红月饼的介绍自来红月饼的做法

从五岁开始,我就爱上了莲蓉蛋黄月饼,它的味道我永远忘不了。

它看上去有一点点腻,是向日葵形的,中间雕刻着各种各样的花纹,再仔细看看,白里透着棕色的外皮,里面镶嵌着丝绸般柔滑的馅,让我不禁意间口水流到了下巴颏。摸一摸它的侧面,柔柔的,滑滑的,像德芙巧克力一样溜进了我的指尖,摸一摸正面,很有弹性,很有活力,我的手指像在蹦床上跳来跳去,瞬间充满了活力。

再咬一口,糯糯的,甜甜的,莲蓉和蛋黄融合在一起的味道顺着嗓子、胃子,一直流进了肚子里。哇!太好吃了!我仿佛吃到了人间最香甜的美味,我仿佛吃到了一颗神奇的仙药丸。哇!太棒了!直到吃完最后一口。我无法将这种味道忘掉,这种味道一直在心中萦绕。

啊,莲蓉蛋黄月饼,我最爱的味道!

月饼为何是圆的中秋节月饼的来历介绍

据了解,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

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可见,月饼为什么是圆的?答案就在于象征团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