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端午节小学生大全(18篇)

记忆中的端午节小学生大全(18篇)

ID:7693077

时间:2023-12-24 01:50:26

上传者:念青松

优秀的作文,应该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让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以下是一些写得很出色的优秀作文,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端午节作文:记忆中的端午节

记得去年端午节,爸爸讲了关于端午节的好多故事,端午节这天如果爬到山去趟露水。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露水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知道了这个传说的秘密,我便要着去爬山,学者传说中的方法,也认认真真的捧起猫眼睛一样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过后好像真亮了许多。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记忆中的端午节。

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将至,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在喜庆中,我不得不感慨时间的稍纵即逝。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近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似乎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可以重温往日端午的那份快乐与温馨。

转眼间,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年是我国把端午节首次例为国家法定假日,以此来发扬传承此节日,端午节一是纪念屈原,二是通过通过包粽子,插艾叶来驱毒消灾,现在商家也准备打一场“粽子战”。

端午,一开始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时因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义却遭排挤、流放,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忧,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担,所以在江边,愤然抱起大石头跳江了,江边的渔夫们看见了,立刻划着船去打捞,为了防止鱼儿吃屈原的尸体,将包着竹叶的米团抛入江中,所以演变到今天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绑成一个近三角的形状,馅有许多,如蜜枣、绿豆、红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说“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当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时,你又没有想到怎样包粽子吗,现在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几个小时,用二张青绿的叶子叠加在一起折成一个锥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胀开,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叶合拢折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有细绳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现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节也没有时间去包,还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这个节日,推出了许多品牌、品种的粽子,如现煮现买的粽,也有可以放着慢慢吃的冷冻粽,真是应有尽有,它们比味道、比品种、比价格,谁都想乘这个传统节日赚一把。好了不说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是我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的吃粽子、龙舟竟渡等风俗。

但是,现在的社会端午节不在是吃粽子这个传统风俗了,发短信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你听,妈妈的手机响了,哦,原来是有人发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冲上前去,打开手机看到的内容是:

“送你热腾腾的粽子:我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宽厚的包容当叶,调以真诚的祝福,再用祈祷煮水,吃出一年好运气,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气!端午节快乐!”

看了以后觉得这个短信不仅有趣还很温馨,让人读了心里暖融融的。随即妈妈也发了一条过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你端午节快乐!”哈哈,这短信是我帮妈妈发的,这个短信很富有诗意。

听,铃声又响了,准是又来短信了。赶紧去看哦!要说我端午之所以这么快乐,都要感谢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条短信:“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归你,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我今年7岁了,是一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让我难忘的节日,有热闹的春节,快乐的儿童节,开心的中秋节……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今年的端午节了。

我外婆家是开包子店的,端午节的时候要做许许多多的包子买,外婆请我们一家人去帮忙。

我这个爱劳动的孩子,自然就成了外婆的好帮手。外婆先和好了包子馅,再把面和好,然后就是包包子。外婆把和好的面揪成小拳头那么大的面团,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面团用手压成圆形的面皮,让爸爸妈妈包。

记忆中的端午节散文

如果说我们家乡最热闹、最好玩的节日,那就数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的家乡都会举行热闹的“赛龙舟”活动。看,一条长长的龙出场了。那一条长长的龙舟上,站着二十几个人,就好像屠龙者一样威风凛凛。看他们英俊潇洒,好像他们不是在赛龙舟一样,就像是在天上骑着一条龙和另一条龙打架一般的场面。

龙舟活动一般进行到下午,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二个重头戏——点雄黄酒要上场了。一般到点雄黄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把全家人都消了毒,这样就会觉得整一个世界焕然一新,特别的舒服。

接下来,压轴好戏出场了——包粽子。和以往的粽子不同,在这一天包的粽子里,我们会提前准备一枚洗干净的硬币,放到其中一个粽子里。谁吃到就是今年最幸运的人。在包粽子这件事情上,外婆堪担大任。只见包粽子时候的外婆就像一位工匠,熟练地摊开粽叶,放上准备好的材料,再将粽叶一折一裹,最后系上绳子,粽子就像一份艺术品一样在外婆手中诞生了。而后放入大锅蒸熟就好了。一般这个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吃粽子。去年吃到硬币的人是我弟弟,希望今年吃到硬币的人一定要是我哟。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一个热闹无比的日子,一个粽味飘香的日子,一个让我念念不完的日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记忆中的端午节五年级作文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

20xx年的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里,在我离开家乡十几年后的又一个端午节,由于姐姐的到来,我终于又尝到了家乡风味的粽子,虽然已经没有了儿时吃粽子的兴奋,但是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想起童年的端午节。

儿时的我们,对节日的期盼那是相当地渴望,不为别的,一切都源于那个“馋”字,那个时候好像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食品,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给小孩子戴五彩线。

在五月节的前几天,父母亲就会收集五彩丝线,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五月节的那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线,据说是保佑孩子们平安、为孩子祈福的。

据老人们说五月节的`艾蒿要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是最有辟邪驱瘟效应的,所以五月节的那天早晨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和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去采艾蒿。那个时候的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早起的痛苦,还一个个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而去,生怕采不到带着露水的艾蒿,回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满载而归,赶紧把艾蒿悬挂在自家的房门上方,全然顾不上湿到膝盖的裤子和带着尘土的鞋子,就一头钻进屋盯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粽子和粽子锅里煮着的、皮上透着粽子叶颜色的鸡蛋、鸭蛋和鹅蛋,嘴上不停地咽着涌上来的口水。这个时候老妈还要讲究一番,把各种蛋从锅里捞出来,还要在坑上来回骨碌几下,说是吃了这样的蛋不肚子疼。此时的我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淑女形象,什么绅士风度早已荡然无存,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还不忘在书包里装上几颗特别壮的去学校和同学进行各种蛋的比武,胜了继续撞,败了就剥皮吃了,所以五月节之后的几天的校园里撞蛋比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幸福、快乐的童年记忆里有传统节日习俗深深的烙印。如今,我们已年近不惑,岁月老人早已将童年给了我们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孩子关于童年的幸福记忆会是什么,他们的童年里已然不会有我们童年记忆的复制。希望孩子们在热衷于过洋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祝大家开心、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有关端午节的儿歌。今天我们来说说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每逢五月初五,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米饭投进江中,让鱼虾吃饱,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不光是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区的人们也过端午节,也非常敬佩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一拉家长里短。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里回想父母的恩慈,儿女应该成为父母一生辛劳的返息,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亲情的时候再后悔,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或玩物丧志颓废一生,或厉兵秣马放手一搏。在这里,我无权评价他人人生的选择,但需要记住的是,人要活出自己的激情,放射出自己的光彩,去赢取周围的尊重。

在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史上的爱国英雄,记住血浓于水的亲情,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同时把情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拼搏力量,呐喊出民族铿锵的声音。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早晨起床,我都会惊奇的发现手上、脚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线,这五色线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妈妈才会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给我戴上,那时候我还在梦乡呢!可想而知我看到手上、脚上突然多了漂亮的五色线,会有多么的高兴。

端午节这天,妈妈还会准备我喜欢吃的粽子,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粽子优秀作文专注写作作文人,我还把在幼儿园里老师讲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讲给爸爸妈妈听。我看到爸爸妈妈吃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还发现学校里无论男女,手上、脚上都会和我一样戴上五色线,有的脖子上也戴着。这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女孩就会在一起比一比谁的五色线好看。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认为妈妈给我做的最漂亮!可是,唯一让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把五色线摘下来。于是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五色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当端午过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来,寓意所有的坏运气都随着雨水冲走。”听了妈妈的介绍后,我反而期盼着快点下雨,这样我就可以让身上的坏运气快点儿远离我。

现在,不用到过端午节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但戴五色线却只有在端午当天可以戴,所以我依然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端午的随笔:记忆中的端午节

每当端午来临,童年时“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的儿歌,就会在我的心中萦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五,端阳。在民间的传说中,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小时候经常问爷爷:“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可能是因为我当时年龄太小的缘故,爷爷只说了屈原的故事。长大后才知道,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传说甚多,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是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曹娥是东汉(公元23—220年)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是端午节的第四个传说。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恶月恶日驱避说,是端午节的第五个传说。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时至现在,老一辈全椒人还有吃“五黄”、佩香囊的习惯。在端午节那天,早晨起来一定要吃粽子和缘豆糕,中午吃“五黄”——黄鳝、黄瓜、海虾、咸鸭蛋、喝雄黄酒。除了吃的外,老人们还会把蝎子、蜈蚣、毒蛇、蟾蜍、壁虎这“五毒”形象,绣在儿童的红肚兜上,以此来驱逐“五毒”,预防瘟疫。

全椒的端午节还有家家挂钟馗像、小儿佩香囊、穿虎头鞋的习俗。传说中,钟馗、香囊、虎头有避邪驱瘟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如今,与商家在端午节热火朝天做促销相对应的是,端午节的民俗味越来越淡。但是“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景象将会长盛不衰,因为端午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公众号:天府散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古时候的屈原爷爷在汨罗江岸上慷慨地抱石投江……长辈语调激昂地讲述着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总是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从小,我便听过许多遍屈原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位大气淳然。忧国忧民的形象,并为他的民族精神而感叹,赞扬。

记忆中的端午节,奶奶总是带我到万江看盛大的龙舟比赛,好奇的我踏起了脚手撑着围栏,两眼盯着河面上一支支龙舟一个个皮肤幼黝黑身强体壮的小伙子顺着撼地的锣鼓声,整齐地划桨。桨每一次打入水面,总会激起一朵接一朵的水花簇拥着龙舟,溅起的水滴与淌下的汗水在一起,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他们的齐心协力,令龙舟在水中亦能健行如飞。一旁的我愣愣地看着,可心中也充满了激动;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坐在龙舟上抓起桨,奋力向前划啊。

赛龙舟之后,最重要的总是吃粽子。“吃粽了喽!”我一看,弟弟手中正拿着一个如青螺般碧绿的粽,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回到家,奶奶正站在餐桌旁。包着粽子。龟裂而又不失灵切巧的双手握着盘成圆锥,将馅料盛入其中,又轻轻压平。再将艾叶一卷封口,再打上一个漂亮的绳结,放入锅中蒸一会儿,一个令人不禁流涎的粽子,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有粽子吃了!”奶奶端出了一大盆粽子,我和弟弟不顾烫,连忙各抓了一个。解开绳结拉开艾叶,一大股香气窜入窦中,又流入全身,腾腾的热气四散而去。咬一口各种馅料的香味在口中回绕,甜而腻,红豆、鸡肉、香菇,每一口味道都不尽相同,唇齿留香而回味无穷。

士大夫的豪情壮志慷慨凛然;龙舟比寡中的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包粽于细致入微的工匠精神……各种情感,都于端午节一日所蕴含。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小时候除了春节最期待的就是端午节了,别问我为什么主要就是喜欢吃粽子。

几年前的端午节比如今的更加热闹,全市的人们都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一大早,我就拿了一大把糖果冲向龙舟比赛点,当时,没戴手表,不知道时间。大概等了半小时来陆续来了几位比赛队员,接下来的时间就如同蜗牛一样慢,时间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终于熬到了大中午,此时场上已人大人海。裁判吹响了口哨,哨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冲去,让我想到一个词:二龙戏珠。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渐渐向西靠近我像一只在疾驰的黑马朝家奔去,一进门就闻到了粽子的香气,香气扑鼻,不知是太我饿了还是怎么,我一下子吃了6个。吃完之后,我心满意足地平躺在沙发上,想入非非…。

“哎!别发呆了!”一个声突然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一接转头,看见几个小伙伴望着我,我抱歉地笑了笑,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和他们一起踏上了路程。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了,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很快乐的。早晨起床,我都会惊奇的发现手上、脚上戴上了漂漂亮亮的五色线,这五色线只有在端午节的时候,妈妈才会在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给我戴上,那时候我还在梦乡呢!可想而知我看到手上、脚上突然多了漂亮的五色线,会有多么的高兴。

端午节这天,妈妈还会准备我喜欢吃的粽子,有蜜枣的、八宝的、板栗的、豆沙的……吃着粽子优秀作文专注写作作文人,我还把在幼儿园里老师讲的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讲给爸爸妈妈听。我看到爸爸妈妈吃的津津有味,我讲的也津津有味,心里别提有多美了!我还发现学校里无论男女,手上、脚上都会和我一样戴上五色线,有的脖子上也戴着。这时候,我们几个要好的小女孩就会在一起比一比谁的五色线好看。在我的记忆中,总是认为妈妈给我做的最漂亮!可是,唯一让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才可以把五色线摘下来。于是我就问妈妈,妈妈告诉我说:“五色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端午节最初是给女孩子过的节日,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当端午过后的第一个下雨天才可以摘下来,寓意所有的坏运气都随着雨水冲走。”听了妈妈的介绍后,我反而期盼着快点下雨,这样我就可以让身上的坏运气快点儿远离我。

现在,不用到过端午节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但戴五色线却只有在端午当天可以戴,所以我依然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如果说我们家乡最热闹、最好玩的节日,那就数端午节了。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的家乡都会举行热闹的“赛龙舟”活动。看,一条长长的龙出场了。那一条长长的龙舟上,站着二十几个人,就好像屠龙者一样威风凛凛。看他们英俊潇洒,好像他们不是在赛龙舟一样,就像是在天上骑着一条龙和另一条龙打架一般的场面。

龙舟活动一般进行到下午,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第二个重头戏——点雄黄酒要上场了。一般到点雄黄酒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我们把全家人都消了毒,这样就会觉得整一个世界焕然一新,特别的舒服。

接下来,压轴好戏出场了——包粽子。和以往的粽子不同,在这一天包的粽子里,我们会提前准备一枚洗干净的硬币,放到其中一个粽子里。谁吃到就是今年最幸运的人。在包粽子这件事情上,外婆堪担大任。只见包粽子时候的外婆就像一位工匠,熟练地摊开粽叶,放上准备好的材料,再将粽叶一折一裹,最后系上绳子,粽子就像一份艺术品一样在外婆手中诞生了。而后放入大锅蒸熟就好了。一般这个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吃粽子。去年吃到硬币的人是我弟弟,希望今年吃到硬币的人一定要是我哟。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一个热闹无比的日子,一个粽味飘香的日子,一个让我念念不完的日子。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一提到端下午节,我解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了奶奶的身影。

那位一头银灰色头发,穿着平庸,肥胖胖的奶奶正在“批量”生产着粽子,她的生产单位不是论个,也不是论斤,而是论桶!就是那种大红桶,一天生产五六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一整天,厨房的灶台始终都是热乎的。拿一个大铁锅,一笼一笼地蒸,分点儿给邻居,寄点儿给亲戚。粽子香喷喷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家,弥漫了整一个楼层,把整一栋楼都浸泡在粽子的香味中。

尽管奶奶已经分了十几二十几斤给认识的人,但咱家还是难逃吃一个多月的粽子,可能是老一辈的人以前饿多了,奶奶总是担心咱不够吃,因此,我们家的冰箱总是放着剩下的菜。

在我的记忆中,对端午节的印象不是特别的深刻,没有像大人们口中的挂艾草龙舟,而我不太喜欢吃粽子,所以别人过端午节,而我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只是偶尔帮忙包包粽子,看看龙舟比赛。

记得在三岁时,外婆带我,便会在端午节拜拜佛,挂艾草,但小时候不知什么是端午,只是觉得艾草挂在脖子上,像带着项链,好玩而已。

在我记忆深刻,端午节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日子,便并没有什么新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早晨刚醒,一阵带着水汽的清香从不远处飘散过来,淡淡的勾得人心痒痒,等不及换衣服,跳下床,穿上拖鞋,小跑着去厨房找那阵清香的源头。

打开冒着蒸汽的锅盖,那熟悉的味道灌了一鼻子。升腾的水气一下子蒙住了我的视线,用手扇了扇,才看得清锅中的东西,几只粽子便拿着筷子搓了搓,挑了一个出来晾着。

那是一个下午,不知道因为什么,我独自坐在外面,天下了稀稀拉拉的几滴毛毛雨。一下子冲散了冒气的炎热,下了好一会儿,还是毛毛的雨不见停,原本打了把伞,走着,随便地走,漫无目的走着走着,路上没人了,也没车了。

我盯着脚出神,手没抓住,伞掉了,雨更小了。茫然地抬起头,雨天孤身一人,手中的伞落在脚边,多想她呀,我如是想着,不知何时,一辆车出现在一旁的路上,开得挺快,经过我身边时,溅起路上的一大团积水,等了一会儿,没有雨水落在衣服上,无意识地回头,一个穿裙子的高挑女人站在我旁边,打着伞挡下了雨水。我愣一下,轻声道了声谢,她却突然伸手摸了摸我的头,那双柔软纤细的手,我至今还记得。

口罩遮住了她下半张脸,只有一双笑得弯弯地温柔的眼睛,和她塞在我手里的温热的粽子。我被她突然的善意和温柔弄得呆住了,他的身手又指了指前面路边上我常买东西的包子铺,就走了。这陌生的温柔和善意。此时此刻,我对端午节特殊的回忆里,静静的。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小的时候,我对端午节的记忆,是从吃粽子和黏米饭开始的。

说起粽子和黏米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约我3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端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鹏鹏”神神秘秘的对我说;我会包粽子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说;那有啥呀!下学后我也和妈妈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说给了妈妈,妈妈真就买了江米、小枣、苇叶、马莲等等包粽子的东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们倍感无助。

多亏妈妈还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苇叶.马莲.小枣煮了。我们就开始包了,心想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枣往里包吗,由于妈妈也没包过粽子,就出了洋相,妈妈不是把苇叶弄坏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枣。我就更别提了用挺大的苇叶就捆了一小点米,连小枣都没放进去。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包了半天都没弄成,妈妈说咱们这样吧!把苇叶平铺在笼屉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枣放在上面蒸。

当然粽子是没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饭,味道也不错。粽子吗还是姥姥从太姥姥家回来后,她老人家给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导下,终于包成了像样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大的学问,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看似简单的事是要认真地对待的。

因为我出生在农历五月初五,同为教师的父母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端午。

于是,从我记事起,我每年都要在端午节这一天过生日。每年端午节这一天,我都感觉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端午节到了,我的生日也就到了。

我13岁的那年,妈妈教初三,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我一整天都看不到妈妈。偶有时间,妈妈就会问起我的学习情况。我总是抱怨地说:“妈妈,你不要自己的儿子了吗?”妈妈也总是带着歉意的目光看着我说:“妈妈怎么能不要自己的儿子呢?可我在学校里还有四十几个孩子要管啊!”

这年的端午节马上要到了,我不知道多少次翻看日历,盼望着自己生日的到来。可是,就在端午节到来的前一个星期,妈妈却告诉我一个让我愤怒的消息:她不能陪我过生日了!

为什么?我大声呼喊。你真的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吗?妈妈看着我,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一会儿,她才哽咽着说:“今年的端午节,我要带领学生们去参加中考。妈妈不能扔下学生们不管啊!”

“我不管!你必须留在家里给我过生日。你必须在家过端午节!”我坚定地说。

端午节到了!爸爸一大早就把我喊起来:“祝你生日快乐!”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放学回到家,我期望着妈妈为我准备好生日蛋糕。可是,我看到的是书桌上的一封信:

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妈妈知道,你长大了,你一定会理解妈妈。你一定能比较出来,是你一个人的生日重要还是四十多个孩子的前途重要。我是你的妈妈,我还是四十几个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我是他们的主心骨啊!你一定希望妈妈的学生都能考上重点中学!

妈妈知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等妈妈回家再给你补一个生日吧!

看着妈妈的信,我忽然感到自己太自私了!我后悔自己和妈妈怄气!我拿起了电话……。

记忆中,那个端午的味道是孤独的。但我知道:我长大了!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平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栆叶和老鼠刺回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时光,总是不留情面的带走些什么,与此同时,她又带来些什么。看!又是一年端午节即将来临!尽管如此,但这个端午始终比不上那年我在家乡过的端午节!

前些日,几场雨滋润着大地,纷飞起舞的云彩还是那样的捉不住影儿!心情更是烦躁不安,因为我不喜欢雨一直连绵不断的下。清晨,被阳光惊醒后觉得轻松了了许多。往年五月的天是闷热得让人焦躁不安的。睁开朦胧的睡眼,并不十分愿意马上起床。醒后懒懒地在床上闭着眼睛躺个二十来分钟,想些与现实不怎么接近的事物几乎成了我多年的习惯。仿佛这成了我生活地一种乐趣。不觉中神思已回到我久别了的家乡地端午节!

又是一年的端午,好多年都没有在老家里过个自己怀念的端午节了!温州的端午节在我看来和平时的日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并不是这里的节日没有家乡的热闹,而是自己没有了在家里过端午节的那种特别的情愫罢了!这些年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泛起无数小时候端午节的画面。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否在家乡过个像小时候一样的端午节,所以只要到这个时候我便会不自觉地想到那些年珍贵的回忆!也许在我,睹物思情的日子会时常有之,但没有哪个时候有今天这般来得真真切切!

前些日子,家乡的外公打电话来,问我端午能不能回去。妈妈想了想老家离温州还是有些远的就算了吧。外公听到这个声音好像有点哽咽,我连忙安慰他我暑假会回去的。外公告诉我,外婆很想我。听到这话,该轮到我的声音哽咽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是被我忽略次数最多的人,但到现在我才知道她是很喜欢我的,至少她很想我......

好了,那些心酸的回忆,不谈也罢。到底是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记忆中的那些节日地气息或许到现在已经是模糊不堪的了。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在脑海里努力的去勾起一些端午节的场景来,或多或少能给我一些在温州过端午节的安慰!那些记忆每次浮起时内心总是悸动地,要知道,在哪我都不可能忘了家乡的节日,它留给我的情我无法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端午节日记:记忆中的端午节

的5月30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日子里,在我离开家乡十几年后的又一个端午节,由于姐姐的到来,我终于又尝到了家乡风味的粽子,虽然已经没有了儿时吃粽子的兴奋,但是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让我回想起童年的端午节。

儿时的我们,对节日的期盼那是相当地渴望,不为别的,一切都源于那个“馋”字,那个时候好像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平日里吃不到的食品,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煮鸡蛋、插艾蒿、给小孩子戴五彩线。

在五月节的前几天,父母亲就会收集五彩丝线,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在五月节的那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拴上五彩线,据说是保佑孩子们平安、为孩子祈福的。

据老人们说五月节的艾蒿要在太阳没出来时带着露水采是最有辟邪驱瘟效应的,所以五月节的那天早晨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和小伙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去采艾蒿。那个时候的我们丝毫感觉不到早起的痛苦,还一个个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而去,生怕采不到带着露水的艾蒿,回来的时候个个都是满载而归,赶紧把艾蒿悬挂在自家的房门上方,全然顾不上湿到膝盖的裤子和带着尘土的鞋子,就一头钻进屋盯着锅里热气腾腾的粽子和粽子锅里煮着的、皮上透着粽子叶颜色的鸡蛋、鸭蛋和鹅蛋,嘴上不停地咽着涌上来的口水。这个时候老妈还要讲究一番,把各种蛋从锅里捞出来,还要在坑上来回骨碌几下,说是吃了这样的蛋不肚子疼。此时的我们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淑女形象,什么绅士风度早已荡然无存,一阵狼吞虎咽之后,还不忘在书包里装上几颗特别壮的去学校和同学进行各种蛋的比武,胜了继续撞,败了就剥皮吃了,所以五月节之后的几天的校园里撞蛋比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的深刻,幸福、快乐的童年记忆里有传统节日习俗深深的烙印。如今,我们已年近不惑,岁月老人早已将童年给了我们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若干年后孩子关于童年的幸福记忆会是什么,他们的童年里已然不会有我们童年记忆的复制。希望孩子们在热衷于过洋节日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我们的传统节日。祝大家开心、快乐!

记忆中的端午节演讲稿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孩提时的那一份宁静美。早晨起床,揉开睡意朦胧的双眼,趁着缕缕的朝霞,邀上三五伙伴,去村旁的小河里尽情地洗浴嬉戏,一时间笑声,打闹声,搅乱了村庄的宁静。正所谓:晨起洗浴奔走忙,霞光璀璨碎河床,欢声笑语九霄外,端午洗浴人无恙。

端午节我想到了缅怀。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各地都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内容主要有:插艾草,佩香囊,绑五线绳,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时时激励着我们。此正是:“淡然如菊,浩气冲霄撼乾坤,山河破,乱世风云渡经纶,汨水拍岸泪四溅,江河叹英魂……”

端午节我想到了爱国。“爱国”之情自古有之。在我国特别是汉唐以后,爱国成了民众情感世界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就说屈原吧,“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屈原“瑾瑜比洁,日月争光”的极高评价。他的爱国情怀,个人气节,历久弥新,为国人所景仰和热爱。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勇于探索真理。

端午节我想到了感恩。儿时的端午节,母亲是最操劳的,不仅要为我们准备好吃的东西,还要给我们制作香囊,绑上五线绳祈福。她的操劳,让我逐渐明白了事理,晓得了感恩。所以,我觉得在端午节来临的时候,我们除了要纪念屈原,还有必要利用这个假期,回家看看辛苦一生的父母,陪他们吃个团圆饭,拉一拉家长里短。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端午节里回想父母的恩慈,儿女应该成为父母一生辛劳的返息,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亲情的时候再后悔,到那时则悔之晚矣。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俗话说,人生在世只能走一回。但如何走却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或玩物丧志颓废一生,或厉兵秣马放手一搏。在这里,我无权评价他人人生的选择,但需要记住的是,人要活出自己的激情,放射出自己的'光彩,去赢取周围的尊重。

在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史上的爱国英雄,记住血浓于水的亲情,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将这份情感传承下去,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同时把情感转化为积极向上的拼搏力量,呐喊出民族铿锵的声音。

我今年7岁了,是一名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我的记忆中有许许多多让我难忘的节日,有热闹的春节,快乐的儿童节,开心的中秋节……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今年的端午节了。

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妈妈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在桌子上了。我赶紧洗脸、刷牙,然后就叫爸爸一起来吃粽子。我们一家边吃边谈论粽子。我问爸爸:“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我的话,却给我讲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爸爸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许多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许多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忧愤,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让鱼儿们去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真是好样的!可是妈妈,粽子是怎么包的?”妈妈说:“粽子是用鲜嫩的苇叶包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大枣,或者豆子。煮熟以后,剥开变成墨绿色的芦苇叶,就看见洁白的米团在里面,很好吃。”

上午,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挂在门上。据说在端午节这天,门上挂艾草,不仅可以保健康,还可以去邪恶,招百福。我家门上挂有艾草了,今后我们一家人都会健康平安。

端午节不仅有趣,还有美味可口的粽子,我喜欢过端午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