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封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优质15篇)

武汉解封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优质15篇)

ID:8091420

时间:2023-12-28 16:36:36

上传者:笔砚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

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伴着4月8日0时江汉关的钟声、长江两岸五彩灯光秀,经过76天的封城管控,武汉离汉离鄂通道正式解封,75个离汉通道管控卡点统一撤除,武汉保卫战战局彻底扭转,疫情防控形势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这座屹立不倒的英雄城市正式“重启”、强势“回归”.历经风霜严寒,在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江城的繁“花”盛开的格外绚丽多姿.

武汉重启也为全球战疫展现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中国模式”,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的恢弘力量.“山川异域”火速驰援、“风月同天”分享防治经验,秉持公开、透明、负责态度加强在联防联控下的信息公布和科研攻关合作.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智慧和经验予以肯定,并且多次感谢“中国经验正在帮助其他国家抗疫”.据悉,中国已向120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了物资援助,并应邀派出中国专家组协助抗疫,紧急调配物资为海外学子运送“健康包”……这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的应有作用,是集众力、汇众智,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的巨大贡献,这种大国精神、大国温度不断在抗疫斗争中升华.你们,是无私无畏的英雄!

敬白衣执甲冲在前,迎今朝荣归显担当.过往,我们共同走过,未来,我们携手向前,在此,向所有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岗位上的医护工作者致敬!

武汉解封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2021年4月7日,春雨绵绵,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内,数千人正忙着布置展台。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此开幕,西门子、联影、九州通等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共同见证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人们戴着口罩,小心翼翼走出家门,扫码、测温、登记,回到工厂,回到办公室,间隔一米成为社交第一准则;一年后的今天,“间隔一米”的标语在一些地方依然可见,但人们的生活早已恢复常态,大家排着队买奶茶,围坐着聊最新的八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年前的今天,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公司内部发出公开信,鼓励员工们走到客户中间去,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年后,华工科技在2020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我们赢得了疫情阻击战、复工复产战“疫”的双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经济“满血复活”的路上,留下了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的身影,彰显了武汉人民众志成城的信念。一方面,他们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他们加强研发,加快转型,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经历了疫情考验之后,更坚定了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信念。”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表示。

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对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都措手不及。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各方人民的心。

当然,政府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他们为了防止病菌传播,特下达了指令,形成了一些些隔离区。那些“白衣天使”也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助那些患有病毒的人们,这些并不只仅仅靠政府和他们来完成。

我们也可以为_情做一些贡献,随着武汉疫情在逐步蔓延,网络上面也出现了许多的谣言,比如,“饮用高度酒精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寻找一些根本没有科学原理的偏方。这些都是一些不可取的行为,也有的省市,一些人嘴里喊着“武汉加油!”但是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还出现“悬赏”,驱逐武汉人的闹剧。这些行为虽然是为自己的安全着想的,但是却是非常自私的行为,我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也不去伤害别人。更不能用恶语来嘲讽他人。

如果你要奉献出一些自己的力量的话,我们可以做到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脚等等。做好出门的防护工作,注意个人卫生,出门要记得戴口罩,这些合理的做法都可以为减少疫情的严重性,为_情出一份自己的力。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对那些患有疫情的人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嘲讽,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份爱心,少一份鄙视……在科学技术的研发下,总会找到治疗疫情的方法,而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全国人民加油,给武汉加油,在领导人的带领下,疫情终究会被打败的。

武汉解封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今天是2021年4月8号,武汉重启整整一周年,这是值得骄傲的一天。2020年1月23号凌晨发布消息:“将于23号上午10时进行封城!”本人那个时间正好是在武汉,看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蒙了,在那之前每天也都会看到一些关于当时疫情的新闻,但是根本没有当回事,直到封城消息下来,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是东北人,常年在长沙工作,2020年一月多(具体时间记不清了)的时候前往武汉玩,原本打算的是坐除夕那天(也就是24号)上午的飞机回东北老家过年的,不曾想23号就封城了,没办法,只能停留在那里了。

说实话,那段时间心里非常害怕,当时也后悔去武汉玩,但是在经历了后面的一些事之后,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很庆幸我经历了大部分人没有经历的事,也见证了大部分人没有感受过的感动!

去武汉玩的时候我就一直住在朋友家里,封城过后也只能住在那里,不能随意走动。整整待了一个月没有出门,每天躺在床上的时间在22个小时以上,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或者玩手机。那段时间,街上无比的安静,没有一点嘈杂声音,每天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救护车的声音和音爆声。同时非常害怕,因为看到的网上关于新冠病毒的那些症状,感觉自己都有,其实那都是心里作用。

在那一个月里,每天都会关注及时疫情信息,有一天无意间看到了一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和朋友两个人就报名参加了。2月22号起,就开始了我为期35天的志愿者生活。

那时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收新进的密切接触人员,给他们分配房间,分发隔离期间必备的生活用品,同时为已有的人员送餐、生活区消毒,打扫卫生等等。每天12个小时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手套和口罩,工作内容不难,但是真的很辛苦。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没有一个人抱怨,每个人每天都会尽心尽力按要求去完成工作。在我的工作生涯中,这是我见过最最完美团结的一个团队。

在那段时间里,每天都会上演着密切接触人员与自己已经确诊的亲人的离别,那种心酸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懂,因为那很有可能是最后一面!同时,也时刻上演着白衣天使的感动瞬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是最坚强的战士!

时间一晃而过,2020年3月27号是我志愿者生活的最后一天。先前的那种后悔完全消失不见了。这段时间,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幸运,见证了太多的离别与感动,也看到了与平时不一样的樱花绽放。!这将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决定!

因为27号还没有解封,但是疫情风险降低了很多,市内的交通也已经逐渐恢复一些,我就找了一个临时的工作做了一段时间。

2020年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在经历76天的“战疫”后,武汉正式重启。至此,2021年4月8日武汉重启一周年,这是值得庆祝的一天,也是国人最骄傲的一天!

经历了那么多,我只想说一句:“我很庆幸我生在了中国!”

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今天是武汉重启一周年。2020年4月8日,武汉终于“重启”归来,涅槃新生。76个日夜,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感动,数以万计平凡而伟大的人,是他们用点点微光萤火,汇聚成璀璨星空,他们的言行激荡着我们,成为我们身边仰之弥高的榜样。

工期就是生命。

冬日的武汉,寒风料峭,疫情就是命令,数万名建设者火速集结,千余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日夜鏖战。施工工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臃肿的棉衣外套着反光背心,与平日不同的是他们都戴着口罩,还带着争分夺秒,竭尽所能缩短工期的焦虑,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一位工人的话说出了他们质朴的心声:“不干不行啊,要抢工期要救人”。在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下,不到半月,火神山、雷神山两座集中救治医院拔地而起,再一次彰显了“中国速度”。

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做微小的“螺丝钉”

疫情暴发后,无数志愿者勇敢“逆行”,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华雨辰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一顶小红帽,一副口罩,一件绿马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志愿者的工作非常繁杂,华雨辰当过方舱医院的广播员,当过运送救援物资的搬运工,当过值守路口的体温检测员,无论做什么,她都无怨无悔,她说:“我不是医生,不能冲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但作为一名年轻人,只想站出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微小的如同螺丝钉”。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确实微不足道,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澎湃的力量需要点滴汇聚,“螺丝钉”精神拥有着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平静从容的“清流哥”

“清流哥”躺在方舱医院病床上,白色被子盖至胸前,漏出宽松的蓝色秋衣,一头短发,清秀的他戴着口罩,倚靠在床头,平静从容地看着手中的书,仿佛在家中,仿佛他从未感染病毒,周围的一切都无法影响他丝毫。“清流哥”出舱时,还对病友许下承诺,帮忙照顾他们家15岁的小病友。他平静地说:“我和你儿子一起出院,你放心,出院后,我照顾他。”随即又怕病友不放心,又安慰说:“出院后隔离,我每天会控制你儿子看手机的时间,我会让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就在前方,但76个日夜的故事永远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退,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尽管天公不作美,武汉各大商圈、景点,依旧人流如织。踏青、购物、外出就餐,人们尽情享受难得的春日时光。

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这才是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武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方雅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2天,今年春天,她专门带着新婚丈夫来汉赶赴“樱花之约”。眼前的变化让她感叹不已:这里根本不像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

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到“健康安全的城市”,一年来,湖北武汉始终铭记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殷殷嘱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累计检测989.9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这场全员检测,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也让历经70多天禁足的武汉人放心走出家门,整座城市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迎来活力奔涌。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

一套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武汉全面整合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汉有活动轨迹。获悉消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便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如今的武汉,疫情防控已成为市民的自觉之举。昔日的“江夏方舱医院”变身“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人们排队走进接种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疫做贡献。

为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一年间,湖北全省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42个,规划总投资1381亿元。在武汉,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疫后完成标准化建设,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正如火如荼,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感悟

一年前,武汉正遭受疫情的严峻考验,这座城市迎来危难时刻,经济断崖式下跌。一年后,九省通衢复产复兴,一家家新经济企业鱼贯而入,一栋栋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这座“英雄城市”浴火重生,成为中国经济疫后发展风向标。

“解封”一周年,武汉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从去年新冠疫情的风暴中心,变成今天中国经济疫后发展的风向标。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拔地而起的地标性建筑。

站在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你无法忽略高耸的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

它出自武汉新港,围绕“水”“船”“帆”等与武汉这座城市相关的文化元素修建,设计建筑高度330米,预计修建楼层为63层——映射寓意了6300公里的长江河道——将是汉口滨江的第一高楼往北看,武汉北部的长江新区,实现了湖北一个“零的突破”,未来,这片区域将对标浦东、雄安,融创中国联手武汉城建集团将在这里打造一座甘露山文旅城。

武汉本就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这座文旅城的目标设定,是造出一座世界级的一站式文旅“巨无霸”。

同样在北边,绿地集团投资的天河国际会展中心,是武汉有史以来单次供地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全球已披露室内净展面积最大的会展项目,几乎等于3个武汉国际博览中心。

而往东南看,新兴科技势力龙腾虎跃的武汉光谷,这个被视作互联网企业“第二总部”聚集地的地方,一个重大项目已悄然展开。

互联网创新教育企业猿辅导投资40亿元,正在这里建造一座集科技研发、创新、运营于一体的教育科研中心,打造国际领先的高科技办公建筑标杆,它的设计师,是国际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先生。

当代艺术史家杰克逊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一座城市的标签,也一样。

长江航运中心大厦的“超级钢屋顶”,寓意武汉的刚强;甘露山文旅城是去年“解封”首日全市第一批正式签约的重大项目,足见融创对武汉的信心。

天河国际会展中心从摘牌拿地到开工建设,仅仅用了22天就按下启动键,可以看见武汉与时间赛跑的速度;猿辅导科研运营中心设计时,隈研吾提出将绿色引入建筑,与建筑融为一体,而绿色,代表着生机。

刚强、信心、加速度以及生机,这些带有鲜明标签的地标性建筑,参与并见证了武汉的重振。

去年以来,武汉坚持新发展理念,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70个,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而武汉经济随之逆风翻盘,从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断崖式下跌40.5%,逆袭到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56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前十。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感悟

今天——20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江城人民终于熬到头了!

其实,这场灾难本来有可能避免的。

武汉官方今年1月22日发布的一条消息表明:去年12月8日,武汉已经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国家卫健委分别于去年12月31日、今年1月8日向武汉派出两批专家组。由于种.种原因,专家组不仅无功而返,还留下了“人不传人,可防可控”的谬言。

病例与日俱增,情势十分严峻。1月18日,钟南山奉命率6人专家组赶赴武汉。1月20日下午,专家组在国家卫健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武汉疫情。钟南山在当晚的央视连线上,明确指出病毒“人传人”。一言九鼎的权威定性,成为整个疫情防控的转折点。

专家组成员袁国勇后来在接受财新网采访时提到:在武汉,我们到访的地方可能都是“示范单位”。我们问什么他们就答什么,似乎已经准备好了。专家组成员曾光在接受人民日报“人民名医”栏目采访时表示:第三批专家组1月18日到武汉,没见到省市主要领导,这是遗憾。

人们作出如下的解读:高级别专家组去什么地方调查,也要接受当地的安排;见什么领导也非随意,专家组的意见无法及时反馈。由此可见,头两批专家组对实情的了解也就可想而知了。从武汉方面的“配合”可知,隐瞒疫情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从去年12月8日登记报告的病例,到12月30日湖北省和武汉市两级卫健委发布的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中间已过去了22天。再到1月18日第三批专家组到来,时间已过去了不40天。

就这40天中,病毒以超常的速度传播着。而武汉在这40天里贻误了强有力阻击的战机,终致酿成大祸。

病毒横冲直撞,人们闲庭信步。1月18日,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举行万家宴共度农历小年;1月21日,湖北省春节团拜会文艺演出在洪山礼堂“圆满举办”。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大规模人员聚集,加剧了病毒的人传人。

麻痹轻敌导致了疫情的爆发,导致了感染人数的飙升,导致了众多生命的逝去,导致了百姓饱尝封城之苦,导致了全社会为疫情灾害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血淋淋的教训啊!

2月13日,湖北省委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双双“下课”。虽然官方没有指出因由,但坊间猜测是问责。还有人说该两官员授意隐瞒疫情,此言虚实不得而知。不过,肯定是有人授意隐瞒疫情。要不然,国家派出的三拨“钦差大臣”不会不受待见,当地不敢不积极配合。疫情上报通道不会“不断被关闭”,武汉市中心医院不会拚命捂盖子。个中内情,以监察部门的调查为准。

或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新冠病毒再怎么厉害,只要不刻意隐瞒而是引起高度重视,组织强有力的阻击,是能把疫情控制在有限范围内的,后来波及全国的糟糕局面是能避免的。

新冠疫情引发了严重的灾害链,给国人带来的伤害痛彻心扉。疫情存在人祸因素,是毋庸置疑的。有网友说,错位的政绩观比病毒更可怕,官僚主义是疫情的帮凶。此话说得颇有水平。国人心声:应当追责祸国殃民者!

为疫情阻击战付出巨大代价、作出重大贡献的武汉人民,你们受苦了!向你们表示最亲切的慰问!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敬礼!

让我们共同祈祷:天灾人祸远离华夏!

武汉重启一周年活动有感

2020年4月8日,经过76天的坚守,武汉宣布解封,江城迎来“重启”,恢复昔日的繁华时光。

时隔一年,当我们再踏上武汉这座城市时,会发现这座城市现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仿佛在告诉我们,一年后的武汉依旧是那个中部繁华的城市。全国各地曾支援过武汉的各界人士纷纷为武汉送祝福,致敬这座属于英雄的城市!

2021年4月8日,武汉解封一周年,并且宣告我们在这场艰难的抗疫斗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回顾这个长达一年的斗争史,这无疑是载入史册的一年,回望这个中国抗疫的“历史性”节点,不禁让人感慨万千,无数情感淹没于泪水中。

解封一年的武汉,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在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相结合上的表现,实际也是中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经济社会复苏的一个缩影。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武汉经济发展走出了一个坚挺的v字形轨迹。

2021年春天,武汉樱花盛开,一年前在此战斗过的英雄们重新聚在一起,相约赏花,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绽放。

武汉重启一周年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今天是2021年4月8日,距离武汉“重启”,已经过去整整一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1月23日,这座享有“九省通衢”美誉的城市关闭了所有离汉通道。76天的全力抗疫,武汉挺过来了,2020年4月8日0时,离汉通道管控措施正式解除。

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座“英雄之城”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而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一起回望,武汉这一年的复苏之路。

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2020年1月23日,为控制新型冠肺炎疫情蔓延,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封城!离汉通道关闭。

仅一夜之间,偌大的城市突然成空城,900万被关在武汉的人就此被拖入一场残酷的“战争”。表面的静止和内在的冲突聚集于一处,武汉就像风暴眼。病毒无情人有情,一幕幕暖心的瞬间,连缀而成众志成城的长卷,融化了冬寒,成为我们心中“走过冬天便是春”的那份笃定。所幸,2021春天还是来了。久寒必暖,否极泰来。春到人间,疫毒尚未散去。

武汉重启一周年心得体会

2021年4月8日是武汉重启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如今我们共同见证了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向全国爆发,让我们成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宅女”,云旅游、云学习、云聊天、云拜年等线上活动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这场疫情,若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会化为一粒尘埃,但山河今有恙,现实生活中这粒“尘埃”不管落在哪个家庭中都如一座大山。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休过的最长的春节假期,曾经习以为常的一切突然变成了奢望,每天都有大量的疫情信息扑面而来,2020年的开头,异常艰难。可“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五湖四海手足同胞爱心的汇聚,才让这个庚子年的冬天显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曾经车水马龙的武汉,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被病毒藏了起来,很多画面看起来如同电影场景,寂寥无人的街道,临时封闭的城市,可对一千多万的武汉人来说,这里是他们一生也无法割舍的家。无论是令人谗涎欲滴的热干面,还是作育英才的武汉大学,都是这些武汉伢从小到大,无论走多远都惦记的根。江城生病了,可我相信它很快就会虹消云散,一群描伤口如花朵、抬泪仰望远方的人们,不会轻言放弃。多难兴邦,共克时艰,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受磨难的民族,我们从未被困难所吓,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在一起,即使山高路远,我们总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寻那属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中国梦”。

前段时间,一条“你希望重启2020吗?”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点赞投票里远超过一半的人希望这个2020年只是一场梦,醒来发现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没有令人后怕的野味市场,也没有新型肺炎爆发,春运如期而至,所有人都平安归家,柴米油盐齐全,锅碗瓢盆具备,一切看起来简简单单,却是我们最最幸福的时刻;没有让人寒心的医闹,陶勇医生没有被砍伤,李文亮医生也没有离开,忙完一整年的工作,他们满怀幸福的回家吃团圆饭;科比没有离开,男孩们的梦依旧还在,我们会经常想起当年,忍不住向孩子展示那些经典的视频,难忘的单场81分,双绝杀……;赵忠祥老师也没有离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依旧会有他的身影;爱的人永远都在身边,争吵过后依然爱你的父母,生怕你饿着的爷爷奶奶,打游戏吃火锅的朋友闺蜜,还有那拐角处的猫咪……也许这就是生活最初、最美好的样子。人生无常,不单是2020年,那些已流逝的年月,无一不充满着意外和遗憾。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只愿经历山河,仍觉得人生值得。

中华民族之所以自强不息,就在于总有人在危难发生时勇往直前,总有人愿意舍小家顾大家。多次被“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担当而骄傲;被“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的无私而感动;被“90后餐饮店老板邱贝文坚持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的爱举而泪目。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常说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挡在疫情前面,“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向英雄们致敬!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铮铮誓言,令人钦敬。请愿书叠成了厚厚的一摞生死状,即便有去无回也初心不改,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你为我风雪抱薪,我愿你平安顺遂,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疲惫入睡的照片感动无数国人,李兰娟教授为研发抗疫药剂每天只睡三小时,张定宇院长用渐冻的生命与时间赛跑,雷神山的建造者不舍昼夜工作,十余天建起一座医院……不由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薪火相承、巍然屹立,就在于总有人愿意在千钧一发之际勇赴国难!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今日的盛世荣光。他们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温度。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所以我相信:这场仗,一定赢!一个民族的伟大,常体现在它遇到灾难时,我们依然戮力同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始终在一条战线上,我们终将会战胜一切。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天都有无数默默付出的一线抗“疫”战士,可能你宅得无聊的家却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我们看到黑暗吞噬火光,更看到有人执炬而行,他们虽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但同时也是各自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的身影逆光出现,星星点点摇曳,却如同火光,把这片阴霾的天空照得滚烫发亮。鲁迅先生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万物之中,希望最美,让我们等待云开雾散樱花开,等待春天如期归来。

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而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我对“勇敢”一词有了新的定义----我怕但我还要做。每当面对天灾人祸时,他们虽怕但依然毫不犹豫去做,依然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军人、是志愿者、是手足同胞,有的人称他们为“最美逆行者”,也有人说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但也请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年迈父母的子女;是年幼孩子的父母;甚至是刚踏入社会的00后……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灾难面前,人总是显得那么渺小,但总在灾难来袭的时候,总有人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为我们撑起这片蓝天,让我们能够看见希望。

遏制疫情,万众一心。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共进的主体,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众志成城”四字比仍何时候都显得铿锵有力,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必会肩负,同心协力为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作贡献,努力做好抗击疫情的“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

若是你问我,面对这场疫情,我能做些什么?在家中的我们虽然我无法冲到战“疫”一线,但至少可以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明医理,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更要做到知者言其所知,不知者不信谣、不传谣,用自己的力量为时代发声,用文字记录身边的战“疫”故事,书写下中华儿女在复兴之路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些,就是平凡的我们为祖国做的最大贡献。

17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也同样能赢!就像湖南湖北电台主持人为疫情而写的《守望汉江》里所唱的:再长的夜会看得到,黎明的曙光。

希望你在风雪抱薪中,也能平安顺遂,有着英雄历史的武汉城市,你会好起来的。喜欢的很多,但想要的很少,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健康的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让我们等待云开雾散樱花开,等待春天如期归来。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感悟

一年前,新冠肺炎疫情如飞来噩梦般突袭武汉,人心浮动时刻,企业和企业家群体没有把武汉视作危险地带弃之而去,科教、文卫、制造、生活服务等各行各业逆行坚守,协同并肩作战,集中力量对这座城市伸出援手,并在疫情后积极复产扩建,依然将这里视作一片热土,发挥专业领域的能力与优势,支持、重振武汉。

去年,结束封城状态的前一天,融创就来武汉签下了甘露山文旅城项目的投资建设合作协议。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武汉这个英雄城市。”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说。

武汉,也是猿辅导的第二个家乡。早在,猿辅导就在这里成立了分公司,三年间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达9000多个。

疫情突袭时,这家在线教育企业捐款捐物,向湖北运送了7万份纸质课程资料,并上线免费直播课程。疯狂涌入的人数增加了那几个月猿辅导在宽带和服务器上的费用,为了应对巨大的流量压力,猿辅导技术团队甚至搬空了阿里云存量资源,并投入1万台服务器。

与此同时,猿辅导专门针对武汉展开了春季招聘,扩招岗位多达5000个,以拉动武汉地区就业。早在去年11月,武汉的就业规模就已恢复至上一年同期的85%。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将其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

还有泰康,武汉是其除北京总部外投资最多的城市。疫情之后在这里深耕大健康产业的泰康,左手加速推动和武汉市政府合作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和大健康产业园落地,右手联合楚商联合会举办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与同领域企业一起维持武汉在大健康领域的领先优势。

计划未来三年在湖北投入200亿元的新希望集团,为保障武汉1000多万居民的肉食供应,计划要在这里养400万头猪,并且要参与到冷链物流、中央厨房的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中去,让武汉老乡“吃肉自由”。

捐钱捐物、投资建设、解决就业,企业的担当与社会责任,变成了武汉经济重振的第三支重要力量,成为新时代商业文明的企业社会价值观。

不会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只会赚钱的企业不会是优秀企业。新时代下,企业与城市是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已然觉醒3月16日,武汉“解封”一周年前夕,央视《新闻联播》在关于武汉的报道中说,“如今的武汉,光谷里充满生机,长江上航船繁忙,这座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新路两侧,是中国企业家对武汉的信任,洒满了他们对武汉的热情。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带头呼吁:“有钱的出钱,有项目的出项目,有岗位的出岗位。”

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对武汉以及湖北很有信心:“湖北农业资源突出,市场前景广阔。”

在孙宏斌眼里,投资武汉就是投资未来。

所有的相信与热情汇聚成河,点燃了武汉经济重振的火把。

同时被照亮的,是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广泛拥有、却一直含蓄存在,而今因疫情考验集中迸射的优秀特质,即家文化、国情怀水乳交融,将企业经营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汇聚一处,让企业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以猿辅导为例,虽是20才落户武汉的鄂企“后浪”,但其在疫情期间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小觑。过去一年在线教育迎来大爆发,在全球其他国家学生因疫情不得不停课时,中国的中小学生却可以在家有序开展学习。在“教育需要”“学生需要”的浪潮之中,猿辅导高速成长为国内创新教育行业的领头羊以及全国网课用户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服务学习人群超过4亿人。

稳定的经营回报,让猿辅导有更多力量投入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科技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武汉科研运营中心的建设就是以产促学、以研促学的科技大本营,是企业与自身产业升级和所在城市创新经济发展的实体载体而在过去一年除了城市经济,“人”也被放在了首位。

武汉将图书馆与广播站建进了方舱医院,招聘心理医生加入“长江问诊”,设置心理咨询热线栏目与节目,从心理疏导到人文关怀,缓解武汉人群的焦虑情绪,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也在将“以人为本”的公司文化融进武汉。

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在疫情期间打好疫情防控和通信攻坚战的同时,毫不犹豫地将工作重心从“开门红”经营转移到保障员工健康的基本工作中。

服务于人、专业育人的猿辅导,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为滞留武汉的员工每人发元特别补贴,其在武汉新建的教育科研运营中心,也因考虑到女性员工多的实际情况,特意在每一层都预留出10间母婴室,整栋大楼有约80间母婴室。

纵然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没有武汉的身影,但武汉人在网络上,都说自己处在最幸福的城市。

年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2

2020年初,武汉成为全球最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城市,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在全国支援下,这座英雄城市挺了过来。2020年4月8日零时,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封后,从上到下积极复工复产,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用优异的答卷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站在武汉重启一周年的时间节点,记者采访多家上市公司,看他们是如何从逐步复苏到全面开花,了解他们浴火重生、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春天的故事”。

2021年4月7日,春雨绵绵,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内,数千人正忙着布置展台。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此开幕,西门子、联影、九州通等超过1200家企业参展,共同见证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人们戴着口罩,小心翼翼走出家门,扫码、测温、登记,回到工厂,回到办公室,间隔一米成为社交第一准则;一年后的今天,“间隔一米”的标语在一些地方依然可见,但人们的生活早已恢复常态,大家排着队买奶茶,围坐着聊最新的八卦。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一年前的今天,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在公司内部发出公开信,鼓励员工们走到客户中间去,发现新的商业机会,结识更多的合作伙伴。一年后,华工科技在2020年度工作总结中写道:我们赢得了疫情阻击战、复工复产战“疫”的双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经济“满血复活”的路上,留下了政府与企业一起爬坡过坎的身影,彰显了武汉人民众志成城的信念。一方面,他们顶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另一方面,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他们加强研发,加快转型,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武汉解封一周年心得感悟

20庚子鼠年伊始,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就来势汹汹,已有多国出现确诊病例。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2日18时,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483例,累计死亡304例。

1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表示,中方欢迎世界卫生组织参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谭德塞则透露,世界卫生组织将尽快派国际专家赴中国,与中方同行合作,以增进对疫情的了解,并指导全球应对工作。

1月29日,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并指出,疫情仍处于扩散阶段,局部地区有迅速上升趋势,形势复杂严峻。

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牵动着驻外中资企业的心。截至1月29日9时,已有49家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发出倡议书,筹集到各类医用物资204多万个(套、双),其中包括口罩160多万个、防护服222901件、防护镜7500个,并且正陆续运往湖北省。危难面前,内外一条心!

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牵动着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心。新加坡华人新移民社团“华源会”迅速筹集了3580个口罩、2.59万双手套、144副护目镜和50套防护服。菲律宾华侨华人社团捐赠了共计约4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以及总价值约合13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物资。俄罗斯、美国、日本、泰国等国的各界华侨华人同样在积极地捐款、捐物,为支援祖(籍)国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危难面前,中华一家亲!

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牵动着世界各国友人的心。日本派包机携带大批支援物资飞抵武汉,包括约1.5万个口罩、5万双手套、8000副防护镜、2000个医用口罩以及50套个人防护服。白俄罗斯更是派军机向中国运送医疗物资,并表示必要时将增派医疗专家。俄罗斯一家航空公司捐赠的30万个口罩已经运达。韩国则无偿捐赠228万套医疗防护物资。危难面前,大爱无国界!

近来,有个别国家网上涌现出禁止中国旅客入境的排外言论。对此,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表示:“新加坡是国际枢纽,发生这类疫情时很可能受到严重打击,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客观应对这个问题。”1月29日,新加坡外长维文表示,新加坡对中国有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表示钦佩,坚定支持中方各项努力,对中方最终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充满信心。新加坡著名歌手林俊杰与孙燕姿则联手创作歌曲,向身处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这些都体现出了新加坡的格局气度和专业素养,令人肃然起敬。

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和复兴的伟业。我们坚信:有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有世界各方的守望相助,大家一定能共克时艰,战胜此次危机!

武汉重启一周年观后感心得体会

2020年的春节和往常不大一样,我们不能和小伙们相约植物园嬉戏,不能去欣赏白塔寺的灯会,更不能随爸爸妈妈去走亲访友……而现在,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小区封闭,出入登记,人人小心翼翼戴上了口罩,不能自由地呼吸。欢笑声没有了,烟花声也没有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一个叫新冠疫情的魔鬼正在肆虐,然而,就在这时,一群人挺身而出,迎上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群人就是——白衣天使。

她们还没有来得及跟2019做个告别,就逆向而行,匆匆踏上去武汉的列车,用她们的大爱救死扶伤。她们像黑夜中耀眼的星星,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而这闪耀的群星中有一颗格外耀眼,令人注目,他就是84岁的钟南山院士。如今84岁的老爷子又投身到了肺炎疫情的攻坚战中,钟老说:没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月18日傍晚,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而我又从网络上得知:2003年,67岁的钟南山就带领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非典的一线。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它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战胜病毒的信心。

人们念叨着:今年过年初一不出门,初二不出门,初三不出门,钟南山说出门,我们才能出门。可见钟老先生在我们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当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在他身上留下印痕时,当他双手磨出泡时,当他汗如雨下时,脸上却仍带着微笑。这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要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多读书,勤锻炼,向钟南山爷爷那样,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