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案范文(20篇)

张衡传教案范文(20篇)

ID:8202551

时间:2023-12-30 00:17:20

上传者:字海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阅读这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教师如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张衡传》教案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多媒体投影

一课时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 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 勤勉谦虚细心严谨 不慕名利 果敢机智 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 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 横批 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张衡传》的教案

教学设想:

《张衡传》为传统名篇,是一篇十分有特色的作品。文章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介绍了张衡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但很注意详略剪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出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和效果。此外,还应该多让学生诵读,品味课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等。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学习作品的特点,并知识迁移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凝炼简洁的语言。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相关情况导入。

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是测量地震的仪器。张衡开创地震学之先河。1956年10月,郭沫若:“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

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

注意注音、断句等。

2、学生集体朗读。

3、提示读音。

属文(zhu)璇机(xuan)算罔论(wang)蟾蜍(chanchu)。

4、疏通字句。

要求:依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

“从容淡静”“举孝谦不行”(淡泊名利)。

善机巧,作浑天仪、地动仪。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

2、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有《归田赋》《四愁诗》等。地动仪比西方要早1700多年。《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见其对天文的兴趣。

3、全文共六段,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文学成就(第一段)。

科技成就(第二、三、四段)。

治国才能(第五、六段)。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4、明确: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

第二部分(2~3)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

五、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1、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重点看第一段)。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2、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

1)集体朗读。

2)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的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

3)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

不计名利,为民造福。

3、引导学生学习5、6段。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儿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六、知识提升——归纳字词。

1)通假字。

员径八尺通“圆”

形似酒尊通“樽”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方向”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

衡下车“初到任”现为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奇其才(意动用法)。

4)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果地震陇西(状语后置)。

讽议(于)左右(状语后置、省略句)。

视事三年(省略主语)。

七、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二、总结要领,引导思维:

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

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

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

3、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

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一生。

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4、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请同学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重点看第四段,主要由学生完成)。

5、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如:

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3)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巧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特点,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今后在传记的写作中借鉴。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部分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张衡传。

1、善属文。

2、善机巧。

3、善政事。

第二课时。

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2、剪裁得当。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教学后记:

1)本文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促进、辅助、参与的作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师生配合十分默契,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这方面值得继续尝试、探讨。

2)仍要更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提高。

3)要督促学生多朗读,及时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

《张衡传》的教案

(二)张衡的生平和成就。

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张衡碑题词)。

(摘自沈祺文)。

(三)关于浑天仪。

汉时,天文学已经形成体系,分有盖天、浑天和宣夜三家。盖天说以周髀算经为代表,认为天圆地方,天在上,像伞盖,地在下,像棋盘,是一种旧的传统说法。宣夜派认为天体为元气构成。浑天说比较进步些,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像鸡蛋壳,地在内,像鸡蛋黄;这种说法虽然也不完全正确,但比较接近实际。浑天派最大的代表者和卓越的发明家张衡指出,日有光,月没有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来的。所以向日则光盈,背日则光尽。他还推测月食是地球遮蔽的结果。他还绘制了一部星图,叫《灵宪图》,创制了许多重要的天文仪器。

浑天仪是铜铸的,内外有几层圆圈,都可转动。各层圆圈分别刻有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凡张衡所知道的天文现象都刻在上面。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己转动,张衡又设计了一个“滴漏”,作为浑天仪的动力。浑天仪被滴漏带动,它转动时恰好与天空中日月星辰的起落时间完全吻合。可惜这座精巧的浑天仪在西晋战乱中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浑天仪图注》和《漏水转浑天仪注》两份说明书的部分说明。

(摘自《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

(四)译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了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没有骄矜的情绪。(他)常常(显出)稳重、淡泊、宁静的情态,不喜欢与庸俗的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也没有去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直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分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驾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屡次召聘(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方面的巧思,尤其用心于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令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调动官职后,担任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天文、气象、历法诸科学问,精妙而透辟地研究出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成浑天仪,著有《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明了。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调动官职,又任太史令之职。张衡不羡慕当代(的达官显贵),所以,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从他离开太史令这一官职,五年之后又恢复原职。

(汉顺帝)阳嘉元年,(他)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种候风地动仪)是用纯铜铸成的,直径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间隆起,形状像酒尊,(外面)用篆书文字以及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起来。里面有一根总的铜柱,铜柱的旁边延伸出八条槽道,并装置枢纽,用来发动机件,(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上都衔着一个铜球,龙头下面又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正可接住铜球。(那些)互相咬合制作精巧的部件,都隐藏在“酒尊”中,覆盖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了地震,“酒尊”就震动着铜龙,机件拨动,(龙头)吐出铜球,蛤蟆衔住它。振动的声音清脆响亮,看守的人因此知道(发生了地震),虽然一条铜龙拨动机件,而另外七个龙头不动,循着龙头的方向,就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地震的)实际情况来验证它,完全附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种仪器)。曾有一次,一个龙头机件拨动了,而(人们)没有感觉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怪它不灵验。过了几天,驿使来到,果然在陇西一带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都叹服它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门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一上任就树立(自己的)威信与尊严,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国政治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退职回家,朝廷却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62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张衡传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1、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文学张衡传教案

知识与能力了解范晔及其《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等)。

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初始一组数字:6922737464317923。

同学们能说说这组数字有什么含义吗?(电话号码?密电码?)。

我沉痛的告诉大家,这是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受伤、失踪的人数统计。面对这组怵目惊心的数字,我想,要是有一种仪器能够提前预知地震该多好啊?其实早在1900多年前,有一个人不仅这样想,而且制造了一台用来测知地震方位的仪器。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地震研究一直推进到现代,汶川大地震的悲剧也许不会重演。今天,就让我们追思伟人的成就,聆听伟人的脉动,一起走进南朝范晔的人物传记《张衡传》。

2、张衡简介。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时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算罔论》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3、走近作者。

范晔(3—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始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4、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

东汉班固的《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

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

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纪传体,断代史,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全国。

《张衡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1.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张衡传》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增强民族自豪感。

4、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5、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张衡设计制造的地动仪。

1、理解地动仪设计上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写作方法。

插图、生字卡片。

两课时。

一、激情引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测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家地震局都能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预报;将地震灭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可是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进行地震预报的呢?通过学习课文,你就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说图意,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

2、记忆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

(2)重点分析生字。

3、借助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

四、学习感悟,精读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汇报。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2)学习汇报读懂的内容。

2、学习课文第5~10自然段。

(2)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a、因为在张衡生活的年代,地震频繁,有好几次就发生在洛阳附近,引起了张衡的注意。

b、张衡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制成了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所以最先知道陕西发生的地震。

c、地震仪是用铜做的,直径八尺,样子像个大酒坛,在外壁上倒挂着八条龙。八条龙的龙头,分别朝着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都含有一个铜球。每个龙头下面,蹲着一只铜蛤蟆,哈蟆仰着头,张大嘴巴,哪个方向发生地震,对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张开,龙嘴里的铜球就会掉在铜哈蟆嘴里。

d、陕西地震那天,地动仪朝西面的龙嘴里的铜球落下来了,所以张衡知道京都西面发生了地震。

3、图文对照,加深理解。

(1)先看图,想想图上所画的内容。

(2)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看看与图上内容是否相符。

(3)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4、激情朗读。

5、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老师引导,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你想不想介绍给别人呢?

三、讲解地动仪。

1、自由写、说(围绕课文8、9自然段)。

2、上台讲解。

3、评比、指导,(注意条理性、语言通顺,内容充实)。

四、延伸小结。

张衡通过多年的摸索,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17。

张衡和他的地震仪。

伟大的科学家。

精通天文历法。

地动仪:测定地震、精巧、灵敏、准确、造型美观。

张衡传教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张衡传》教案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1、逐段阅读,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2、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张衡传教案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结合语境分析语句,从而积累文言知识,培养学生语境意识。

(3)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张衡传》教案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多媒体投影。

一课时。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00年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

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苏武传》教案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方法。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反劝降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1)欲自杀(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语文教案:张衡传

《张衡传》为传统名篇,是一篇十分有特色的作品。文章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介绍了张衡三个方面的突出成就,但很注意详略剪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出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安排材料的作用和效果。此外,还应该多让学生诵读,品味课文凝练简洁的语言。

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等。第二课时,精读课文,学习作品的特点,并知识迁移等。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的情况;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使学生对张衡有深入全面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2、在学生对课文获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展思维活动,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了解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凝炼简洁的语言。

录音机、磁带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相关情况导入。

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是测量地震的仪器。张衡开创地震学之先河。1956年10月,郭沫若:“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二、作者与作品简介。

(可先让学生介绍,后教师补充)。

1、范晔,南朝宋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人。少勤奋好学,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做过宣城太守。

2、《后汉书》,以《东观汉记》为基础编写而成的历史名著。“前四史”之一。

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朗读。

注意注音、断句等。

2、学生集体朗读。

3、提示读音。

属文(zhu)璇机(xuan)算罔论(wang)蟾蜍(chanchu)。

4、疏通字句。

要求:依据下文注解,学生同伴互译,教师给予提示。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

“从容淡静”“举孝谦不行”(淡泊名利)。

善机巧,作浑天仪、地动仪。

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

2、除此之外,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

有《归田赋》《四愁诗》等。地动仪比西方要早1700多年。《数星星的孩子》一文可见其对天文的兴趣。

3、全文共六段,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

文学成就(第一段)。

科技成就(第二、三、四段)。

治国才能(第五、六段)。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

4、明确:

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

第二部分(2~3)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

五、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1、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重点看第一段)。

天资聪明,勤奋好学。

谦逊持重,鄙视名利。

执著专一,治学严谨。

2、引导学生自读第四段。

要求学生逐字逐句翻译。

1)集体朗读。

2)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简明而具体的介绍候风地动仪的制造和使用:制造时间和仪器名称,材料、尺寸、形状、装饰,机件、内部构造,功能和作用,精确程度和效果,实践证明灵敏度和准确性,交代仪器的正式使用。

3)张衡为什么要造地动仪?

不计名利,为民造福。

3、引导学生学习5、6段。

1)学生自读,疏通字句。

2)这两段写了哪儿几件事情?突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一件是交代《思玄赋》的来历,突出张衡的心思细密,小心谨慎。一件为出任河间相时和奸党的斗争,表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六、知识提升——归纳字词。

1)通假字。

员径八尺通“圆”

形似酒尊通“樽”

2)古今异义。

寻其方面“方向”现指相近的几个人物事情之一。

衡下车“初到任”现为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大将军奇其才(意动用法)。

4)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果地震陇西(状语后置)。

讽议(于)左右(状语后置、省略句)。

视事三年(省略主语)。

七、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

二、总结要领,引导思维:

1、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几位皇帝?

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

2、对于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突出科技成就,详写候风地动仪,文学成就较略。

3、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

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一生。

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

4、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请同学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然后与大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重点看第四段,主要由学生完成)。

5、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讨论后发言)。

如:

1)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2)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3)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4)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拓展延伸:

为了巩固大家对人物传记写作技巧的认识,并且帮助大家将课内的文言知识有效迁移,我们一起完成一道文言阅读题。

《曹植失宠》(参见发的资料)。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结合课文的特点,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今后在传记的写作中借鉴。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练习。

部分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张衡传。

1、善属文。

2、善机巧。

3、善政事。

第二课时。

写作特点:

1、按时间顺序介绍人物。

2、剪裁得当。

3、语言凝练平实而又不乏情致。

教学后记:

1)本文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促进、辅助、参与的作用,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师生配合十分默契,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这方面值得继续尝试、探讨。

2)仍要更多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复习、巩固、提高。

3)要督促学生多朗读,及时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

张衡传语文教案设计

(1)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2)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准确朗读,从而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教学策略】。

1.设计艺术:以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全面发展”的人为切入点。

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内容】。

熟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认识张衡的品格及文学才能。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说起。

二、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圈画诵读疑难点。

准确句读。

2.合作学习,解决导学案中自学部分的题目。展示并质疑。

四、合作探究。

张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词句知识;

2.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张衡各方面成就;

3.学习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等优秀品质,并形成一定深度的思考与判断。

教学方法:

1.通过课前预习及课堂提问、点拨法,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语法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性格;

3.通过延伸拓展,联系自身实际,获得有益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人,是我国东汉的学者张衡。19前,当人们都还在茫然中打量这个世界时,张衡,就已经将自己的足迹踏遍了他所能触及的所有的文明巅峰。

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

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

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

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

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

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

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南朝历史学家范晔,走进《后汉书张衡传》,解读他的精彩人生。

二、整体感知,掌握重点字词。

1.请三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和断句。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2.检查重点字词的解释。课件出示。

三、文本分析,自主感悟。

1.在读这篇文章之前,你听说过张衡吗?那你所了解的,是关于张衡的什么?

2.这篇文章,除了向我们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还介绍了张衡哪些方面的成就?

3.在这三方面,张衡分别取得了哪些主要的成就呢?结合课文思考,概括回答。

学生概括回答。

4.教师小结:我们读名人的传记,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他们的生平事迹,更重要的是在了解这些伟人的过程中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汲取智慧和力量。张衡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也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资聪颖。苏轼曾说:“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一个人成就的取得一定离不开性格和精神的引领。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张衡的生平事迹、成就中,你能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5.同学结合文章内容谈对张衡性格的理解。

6.总结:

张衡从容淡静勤勉谦虚细心严谨不慕名利果敢机智正式因为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所以他才能在各方面都取得杰出的成就。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在那个时代,张衡绝对是达人级的人物,有四句话可以概括:

浑天地动两仪争辉,科学文学一代巨人。从容淡静勤勉终生,万代景仰名曰科圣。

如果说他的成就是金字塔尖发出的耀眼光芒,那么他的这些优秀品质,便是支撑塔身的坚固基石。古今中外有很多像张衡这样的伟人,如今,他们已经化成了历史线轴上的永恒坐标。我们不可能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但是他们身上所蕴含的那些做人做事的品质,却是我们应当汲取并坚守的。

张衡成功的性格因素有很多,你有哪些感悟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或自身,就其中一点谈谈想法。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从不同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看出,大家都在用心品味着张衡带给我们的触动。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张衡身上有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优秀品质,不过在我认为,他的从容淡静是值得仰视的。但这种淡静就不是要无所作为,而是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地向理想前进,有了这份淡静,才有了张衡孜孜不倦的追求,硕果累累的成就。也许是受了张衡的影响吧,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轻灵,苏东坡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潇洒,沈从文有洗尽浮华的优雅淡定,钱钟书有荣辱悲欢前的坦然寂静。他们也因了这份从容淡静,成为大成就者。

也许,喧嚣中我们总是浮躁难安,纷杂里我们往往迷失本性,那就尽力让心变得恬淡一些,将一切的得失,一切的诱惑视作过眼烟云,用那颗最纯真的心去聆听梦想的声音,诗意前行。

最后,把这幅不算特别工整的对联送给张衡,也送给同学们!

“天才、全才、奇才,才高八斗人品、文品、官品,品正行端横批品才双馨”愿同学们学业有成,品才双馨!

焦作十二中程轶。

我本次讲课所抽题目为《张衡传》,抽到这课时心头便是一紧。这篇课文是传记性的文言文,而且要在一课时内完成,到底是要侧重“文”,还是要侧重“言”,这的确是个问题。说实话,这令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后来感觉课文文言难度不大,字词较好理解,加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觉,如果不深入探讨文本的话,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自己,对张衡这个人,自然并不陌生,但绝对不熟悉,除了知道那个基本上就是个词语概念的“地动仪”外,其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去了解并学习他身上的那些优秀的品质了。所以我就决定将字词含义及文意疏通等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完成对大部分字词的理解和梳理。然后在课堂之初将文章涉及的几个最为重要的字词句,以检测的方式做一简单回顾,课堂的重点放到研讨张衡的成就和性格。

然而,在经过紧张的准备之后,在经历四易讲稿,五次试讲之后,5月19日在公开课上还是有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为此,我做了认真的反思,和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布置预习任务一定要尽可能地详尽、具体。

如果文言文想要将思想意义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就一定得确保学生们在文意疏通上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布置预习任务就应该尽可能地详尽、具体。不能只笼统地告知学生要预习,要会翻译,一定要具体到字词句上。这次公开课上学生在梳理字词时表现出的生疏、迷茫,应该说,和我对他们的预习指导不够到位有很大关系。

二、语文课一定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就如党老师评课时所说,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要越俎代庖。

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有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华丽,过于延伸,架空教材。教师飘飘然,津津乐道,学生却是昏昏然,一无所获。

语文课,老师要踏踏实实地上,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

三、文言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抛下翻译书,自主完成。

总之,这次参加优质课比赛,从其他选手的,以及自己的课堂表现中,我看到了日常教学中自己忽略的诸多问题,也从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学无止境,我会继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

张衡转教案

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水浒传》教案

1.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水浒传》的喜爱。

4.学习作者通过具体情节、事例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的方法。

1.查阅工具书,理解字词。

2.通过朗读、默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通过默读、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4.通过品读具体情节、事例、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童年时对《水浒传》的喜爱之情。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录音、灯片。

引导学生朗读、默读,适当点拨,在读中体会、领悟、理解。

一、揭题导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检查。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画出足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

3.自己读一读所画的句子。

4.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熟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交流读书感受。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体会到作者喜欢读《水浒传》?

(1)学生交流。

(2)出示重点语段。

“九岁时,我读四年级了,……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尽管有些字还不认识,……看下去。”

“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尽管…仍然…”这两个分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早上在晨曦中……看个没完。”

从中得到的体会。

(3)自由读这些重点语段。

二、质疑探究。

1.质疑:文中的第1、2、3、6自然段,与文章中心有什么关系?

2.学生交流。

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围绕一个中心选材,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叙事结构完整,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三、指名口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四、小结。

张衡转教案

1、了解范晔的生平和《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对张衡有深入的认识。

3、通过探究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的`原因,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张衡教案教学设计

授课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传记文章的特点,学习本文记人叙事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2.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3.了解张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学、文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学习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运用。

3.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词句知识和文史、文化常识。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一、导入。

从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和郭沫若在张衡基碑上的题词说起。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

二、解题。

“传”:传记.记述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传记要突出传主的特点。

比较“传”的不同含义:

《张衡传》《左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诗集传》。

(传记)(传记)。

张衡,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突出的。他在政治、文学与自然学诸方面都有重大的贡献。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成就。他尤其注重实验科学的研究和发明创造,其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人第一次制出地震仪要早1700多年。他的这一伟大成就,至今为世界所公认。课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累迁太子左卫将军,意志不满,与鲁国孔熙选谋逆,伏诛。初中课文《乐羊子妻》变节选自《后汉书》。

三、导读全篇,掌握内容、结构、写法。

1.逐段阅读。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张衡转教案

作者范晔以质朴通俗的语言,粗线条地勾勒了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着重强调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重要载体,还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感。

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