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识字教案大全(20篇)

语文识字教案大全(20篇)

ID:8217432

时间:2024-01-02 18:38:24

上传者:紫衣梦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工作计划的完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语文识字》教案

1、继续巩固生字,并学习剩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儿歌。

生字卡片、课件。

1、说说“情、洁”的笔顺。

2、指名认读词语。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课文是怎样写这幅图的?师范读。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4、检查读音。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读,做到边读边想象池塘环境的优美和小蜻蜓忙着捉蚊虫的景象。相机进行保护益虫的教育。

3、边背边进行表演。

1、看笔顺描红“坐、事、捉”。

2、反馈检查:“事、坐”的笔顺。

3、给“事、坐”找朋友。

4、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5、生描红。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竖心旁。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通过创设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能够有感情诵读儿歌。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生字卡片。

1、开火车读生字。

2、一字开花。

3、指名读词。

1、自由读。

2、思考: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3、你能读出喜爱之情吗?

4、自由练读。

5、同桌对读。

6、指名读、评议。

7、男女分读。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会背的同学关上课本,不会的可以看看书,一起试一试。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菊”。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1、回答把诗歌背给父母听。

2、给生字找朋友。

3、预习18课。

《语文识字》教案

1、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1、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1、学会“清、气、晴、睛、充、少、情、请”8个生字,会认“保、护、害、做、庄、稼”6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通过学习本课,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一课时。

1、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好朋友,大家猜猜他是谁:阔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学生猜谜语。

3、小青蛙可能在说些什么呢?咱们走进识字(三)去听一听吧。

2、出示“青、清、晴、情、请”。你们发现了什么?

3、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发现。

4、教师小结:这些字读音很像,有的还相同,长得也很像,容易弄混,我们如果知道他们的意思就不会弄错了。

5、出示课后“读一读,比一比”的内容,让学生读过之后自己选择其中的字进行组词或者说话,相机简单介绍形声字的有关知识。

6、小游戏:“送迷路的朋友回家”。

青、清、晴、情、请。

天气()朗心()愉快河水()清。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

()让我来帮助你。

1、观察今天要写的字,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青、清、晴、情、请这几个字很相象。)。

2、自主观察,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呢?(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3、在学生的提示下示范写一个字“清”。

4、学生描红,练写一个。

5、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议。

6、学生自己学着写其它几个字。

识字(三)。

清(河里的水真清啊!)。

睛(“目”不就是我们的大眼睛吗?)。

晴(太阳出来,送你一个大晴天。)。

语文教案-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学生现在接触到的事物可能没有那么多,就对课文介绍的美景无法有深刻的体会。可通过观察课文中的配图进行联想,也可以找一些优美的图片,通过朗读来了解词语,从而感受水乡的美丽富饶和风土人情,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引发对金秋水乡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情景中识字、朗读、联想,了解词语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7个词语,认识“火”、“欠”偏旁。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金秋水乡的图片或者照片。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二.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1.    说到水乡就当然要说到水了啊!小朋友,我们来看这幅画。你都看到了什么呢?(板书:芦苇 菱藕 荷塘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他们是怎样的芦苇,怎样的荷塘呢?相机补充板书。(注意“芦”的读音)。

2.    仔细观察,引发联想:水乡的荷塘里还会有什么呢?(板书:荷叶、荷花等)谁能具体说说它们呢?(板书:挨挨挤挤的荷叶、千姿百态的荷花等)。

4.    谁能把这些词语的美读出来呢?自由读,点名读。

5.    假设我们现在就坐这小船在这美丽富饶的江南荷塘中,你想说点什么呢?(可以用以前学过的古诗《江南》、课文《小池塘》)。

三.引导发现,学习生字,指导写字。

2.    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高右低,如烟;写草字头的字要注意横要长一些。

3.    学生临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一.    复习温故。

1.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词语。

2.    水乡的景色那么美,想把这介绍给你最好的朋友吗?你会怎么介绍呢?

二.    观察联想,读中感悟。

2.    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互说互读。(提示:你现在上在哪里?看到了什么了呢?听到了什么呢?你认为哪里最美?为什么呢?和你的小朋友说说呢!)(注意“归”“等”的读音)。

3.    全班交流。指名读,说自己的感受。在配上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再读。(驾归船、唱渔歌、点点灯光、皎洁的月光,红红的枫叶,有条件可以到学校的花圃看)。

4.    指导朗读。比赛读。

5.    整体感悟。

(1)在水乡荷塘玩了一天,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江南水乡的吗?(白天、傍晚、黑夜)。

(2)练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

三拓展丰富,练习说话。

(1)刚才啊我们用自己的话把水乡的美景介绍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大家说的都很好!老师就想成立个“水乡一日游”的旅游公司,谁愿意做我们旅游公司的小导游呢?注意“先”“然后”“最后”以及时间上的变化。学生试说,点名说,大家点评。

语文教案-

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3.朗读儿歌,理解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

一、导入  。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做动作,请小朋友们猜猜看它是什么字。(人,大,天)小朋友们真聪明,刚才你们猜出的这些字都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二、    看图,学习字词。

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文字。(板书课题)。

2、             跟老师读课题《识字7》。

3、             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图,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字。

贴图——人。

贴图——从,看到这个字你觉得是什么意思?(一人后面跟出来一个人)。

下面请你们猜一猜老师要贴什么图?——众(三个人)。

指导读,哪个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             这三个字都很喜欢交朋友,它想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请大家打开课本76页,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读的时候要求读的时候读准字音,声音大声。

5、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好吗?(指名读词语,范读,全班读)。

6、提问:那么什么叫工人呢?什么叫跟从?什么叫群众?

三、    理解儿歌。

1、过渡:有一位会写诗的叔叔把这三个字合在一起写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习。(相机出示儿歌:二人从,三人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小朋友们自己借助拼音把这首儿歌读一读。

3、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儿歌里的生字。(读生字、组词)。

4、指名读儿歌,随机正音。

齐读儿歌。

5、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懂了的可以告诉你的小伙伴,不懂的可以在旁边打个“?”,问问你的小伙伴。

6、说一说。

7、读一读。

一个人读好了还不够,全班读好了才算好。请小朋友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起把课文读一遍。

8、背一背。

小朋友能不能把儿歌背下来?能背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背。

齐背儿歌。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78页,请小朋友们把前面的四个生字进行书空,想想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众群条黄。

3、分别讲: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范写,讲解。

5、《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书写。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能熟练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你认识哪些花,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再读课文,这次要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

5、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6、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7、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8、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1、分句指名读儿歌。

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质疑。

3、分组讨论。

4、指名回答。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霜”。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朗读课文。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略)。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课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然后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那么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了。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识字4。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语文教案-

一、           兴趣导入  。

我们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现在我们可以靠拼音来识字了。

二、           指导看图说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是个离我们不远的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就可以到达,再看看有几户人家。

3、这里住的人家不多,只要四五家。再数数看,图上有几座亭台楼阁?

4、花多吗?数得清吗?

三、           初读课文。

1、学生照拼音自读古诗。

2、指名分句朗读,齐读课文。

四、           学习生字。

1、出示投影:(书后生字)。

2、齐读生字。

3、教师带领学生在文中把生字一一画出来,再读一读。

五、           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提示写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填空题。学生在田字格本上按顺序默写。

( )去( )( )里,

烟村( )( )家,

亭台( )七座,

八九十枝花。

二、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1、齐读课文。

2、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           启发想象,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

2、学生练习背诵,一边背诵一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四、           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借助范写指导写法。

2、说说笔画数。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      。

识字教案语文教案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字,学会本课生词。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背诵课文。

2、了解一年中不同月份开什么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课时。

《语文识字》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已学的复韵母及其个别整体认读音节,练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

2.通过游戏让学生学着运用常用的动词。

3.通过游戏让学生能把听到的短句正确地说出来。

4.读儿歌,了解各类花卉的开放季节。

重点和难点:

1.复习巩固已学的复韵母及其个别整体认读音节,练习声母和复韵母的拼读。

2.通过游戏让学生能把听到的短句正确地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小白兔又要带我们去进行识字游戏了。

2.出示小白兔画面和课题,识字游戏6。

二、游戏过程。

1.大家来参加救援行动。

(1)小白兔被水围困在孤岛上了,让我们快去救救他吧!

(2)出示画面:水面上分散着几块小石块,小石块上有复韵母,自由读,指名读。

(3)画面出现复韵母变为音节。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荐小猴子吗?同桌自由练拼读。

(4)指名拼读。一号小猴遇见第一个音节为什么不拼读呢?(强调这是整体认读音节)。

(5)小组赛读。

2.娃娃买菜。

(1)出示图片。

(2)拼读音节。

(3)对号入座。

(4)集体讲评。

3.你能爬到竹竿顶上吗?

(1)被救出的小白兔可高兴了,可是他又遇到了什么难题呢?出示题目及要求。

(2)读题目要求。

(3)学生读例词;捉虫:“捉”左边是――提手旁。是一个用来表示动作的词。

(4)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用来表示动作的词?指名交流。

(5)你会用吗?试着用一用,你认为用对了,就让自己爬上一节竹竿。(用彩笔画一画)。

(6)指名交流。教师作出及时评价。

3.看哪一个小组拷贝不走样。

(1)小白兔从竹竿顶上下来。带回了几句悄悄话想让我们全班小朋友知道。可是他有一个要求,小白兔的悄悄话只能让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知道,其他小朋友必须让前面的小朋友传话给你。

(2)请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上台听小白兔的悄悄话。

(3)每组在教室里排好队,讲清游戏规则:必须把话传下去,假如违规就要退出游戏。

(4)开始传话。

(5)传话结束,请最后一个小朋友汇报自己听到的话。师进行小结。

4.你能为这些花找到花瓶吗?

(1)小白兔见到了哪些鲜花呢?

(2)出示儿歌,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绿、红、黄、白”四个花瓶,读一读瓶上的四个字。

(4)你能为这些花找到花瓶吗?交流。

三、小结,游戏结束。接受了个白兔的礼物,我们该和他说再见了。

《语文识字》教案

(1)我先自己读韵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用拼读音节的方式来认识生字。

(2)我能拼读课后的生字条。

(3)我来把“春、雨、芽、布、谷、梨、花、杏、桃”写在下边的田字格内。(梨、花、杏、桃不用写,第一教时只写5个字)。

(4).按顺序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5).再次大声朗读词语,读正确,读熟练。

语文识字二教案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4、在日常生活中有主动识字的兴趣。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难点在于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多媒体课件、数量词小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9个生字,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认生字。

2、学习数量词的使用,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

3、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拓展识字的途径。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想不想现在就去?(生答)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开起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吧。

二、第一部分生字识记:

1、师:到站啰!同学们,谁能说说第一站我们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展示第一幅图,背景是大海边,有沙滩、海鸥、军舰、帆船)

(学生自由说话,练习口语表达)

(学生说到一处,将对应的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小朋友想说。那就请你当当小导游,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

2、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景物,海边才会那么美。你能美美地把这几个词语读一读吗?(请学生个别读)

师:刚才几个小朋友读得非常好,我们也像他们一样读一读吧。(齐读,开小火车读)

师:读得真美。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就像站在了大海边一样。

3、师:看这些词语当中,有几位新朋友穿着红衣服要跟我们小朋友来交朋友。你来当当小老师,带我们认识它们一下。

(学生当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尽快记住这些新朋友呢?(学生自由讲述认字方法,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真能干,有这么多的识字方法。

师:接下去老师考考你们,指着一字,请你为它组个词。(师指着某字,请小朋友组词读。)

三、学习数量词搭配。

1、师:远方来了几位小朋友,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忙找好朋友。

(将四组数量词贴到黑板上。)

师: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齐读)

(请四位小朋友们上台将数量词与事物搭配)(齐读)

2、师: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这还有几幅图片想让小朋友们看看。

(出示有关海鸥、军舰、帆船的图片)

师:你能不能用上数量词来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学生讲述:一排军舰、一队军舰、几条帆船、一群海鸥……)

师:同一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数量词来形容。

3、(出示鱼这个词语)

师:请小朋友用上不同的数量词形容它。

(鱼:一条鱼 一群鱼 一缸鱼 一盘鱼 一种鱼……)

(出示书、粉笔、水三个词语)

师:先请同桌小朋友互相用不同数量词来说说。

(先同桌说,再全班交流)

4、师: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老朋友。(出示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小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反复朗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里面有数量词)

师:如果把这个数量词去掉,可以吗?(不可以,学生说理由)

5、练习数量词搭配。

(四人小组发一个小纸包,内装数量词若干)

师:请你们帮个忙,帮数量词找到好朋友。找到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读这些词。

(教师巡视,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答案,用电脑播放。学生齐读,积累词汇)

语文识字二教案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3个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认识4个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1、使学生学会“沙、捉、迷、珠、皮、铁、环、房”8个字。

2、认识4个偏旁,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课时

第一课时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王”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1、使学生学会“沙、捉、珠、环”4个字,认识“王”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进入识字氛围

1、老师邀请大家一起玩比手劲的游戏。同桌两个小朋友两人一队就可以进行。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创设了十分轻松的识字氛围。教师相机将“比手劲”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读一读。

2、在生活中,你平时还会和小伙伴们玩些什么游戏呢?(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卡片)

3、还有一些游戏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很好玩,想知道是什么吗?

二、我会识字

1、仔细地看看图,图中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把你知道的游戏名称大声告诉同学们。教师相机将游戏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

2、自己读读诗中的词串,哪些游戏你玩得特别棒,就把它的名称大声念出来,在小组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出示相应的游戏名,并记住相关的生字。

3、再读词串,哪些游戏你还不会玩?念给全班小朋友听一听。在念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说说游戏的规则,或者演示一下游戏的玩法,然后再读读游戏的名称,在玩玩读读的过程中自然识字。

4、小组竞赛,检查识字效果。

三、我会写字

1、选择最感兴趣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3、练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第二课时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会认“猜、影、丢、劲、弹、跳、抓、棋”8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学会“迷、皮、铁、房”4个字,认识“车”和“户”偏旁。

2、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游戏巩固

出示各种游戏小卡片,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找朋友,卡片与黑板上相应的词卡贴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学会的字的结构,通过交流记住生字。

2、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然后再观察关键笔画的写法,力求把字写得正确又美观。

三、练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

四、将生字拓展到生活中

1、你还会玩什么游戏?请把它的名称写在小卡片上,明天带来贴在教室里,互相认一认,说一说。

语文识字二教案

1、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出李丹的矛盾心理。

2、通过学习交流,让学生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话。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讲信用。

挂图

教学程序

一、 问——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我必须去》,请学生读题,并说说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

二、 读——把课文读通

1、指名朗读,互相评价。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师:我们一起到李丹家里去看一看。

三、 悟——把课文读懂

1、激发感情。师出示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这就李丹的家,谁能根据图说一说李丹现在的样子。

2、借助词语,理解课文,训练朗读。

师:默读2——7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师巡视)

3、全班交流时,当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内容后,教师相机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抓住重点词句,以了解学生自渎自悟的情况,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犹豫”、“急促”)

4、启发探讨,抒发感情。

师: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去看马戏吗?(生畅所欲言)

5、分角色朗读。

四、交流讨论,拓展升华。

1、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或理解。(教育学生做讲信用的孩子。)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3、这节课,你过得快乐吗?

语文教案《识字1》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识字写字。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1、同学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同学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想画面。

2、分组试读,互相协助,力求读正确。

3、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身的感受。

4、同学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

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分组说说自身喜欢的记字方法。

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师范写,同学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同学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收立秋中秋节。

识字语文教案

1.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天气情况的谚语。

2.出示挂图,教师读课文。

3.告诉学生这课的谚语都是反映天气情况的。

4.讲解什么是谚语,谚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的规律,有一定道理,编成押韵的顺口溜,便于人们记住。

1.让先自学会的同学读课文,激励自主学习的乐趣。

2.出示生字卡,看看哪些学生已经学会了,及时表扬。

3.让学生拼读生字卡片上的.音节。

4.老师去掉音节领着学生识字。

5.自由认字,同桌互考。

6.开火车认字。

7.指导写字。

读一、二句,体会课文含义,通过月亮形状,测算日期。读三、四句谚语,知道太阳辨方向。读五、六句谚语,通过动物的活动,辨天气。读最后四句,通过动物活动,预测气温变化。

通过学习、体会谚语的美,你能把生活中一些现象编成顺口溜吗:试着写一写吧。

识字语文教案

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学会“北、南”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5个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谚语和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试着读课文,初步认识“谚语”这种文体。

2.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过程中,学生解决遇到的字词,能够读准字音。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读课文,说说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边读,边用笔画上本课的生字,不理解的可以小组讨论。然后说说自己想知道哪些问题。)。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达成共识。

(1)什么时候是圆月,什么时候是娥眉月?

(2)怎样看北斗辨方向?

(3)什么是江湖畔?

(4)大雁排着队南飞,说明天气怎样?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共商学习策略:可以通过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来学习,再不懂的问题问一问老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指导朗读第一句,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圆月和娥眉月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生字“初、眉”。

(2)结合实际生活了解:早晨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

北斗星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利用北斗辨方向?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北斗星,告诉学生:北斗星在北边,相反的方向是南边。最后指导朗读。认识生字:辨、斗。

(3)学生汇报第三句谚语时,让学生广泛展开讨论,理解“江湖畔”一词的意思。(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明白在自然界中处处都有科学。”指导朗读,读出韵文的韵味)。认识生字:湖、即。

(4)在理解第四句谚语时,让学生把搜集到的大雁的相关资料读给大家听,开阔视野,有图片的'可以展示。懂得大雁南飞说明天气转寒。(这里,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大雁和燕子这两种候鸟,说明它们的共同点)。认识生字:雁、归、转、寒。

四、巩固新知、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2.游戏“我是小老师,我要考考你”,巩固生字。

3.指导书写。(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

4.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五、学会积累,拓展升华。

1.向大家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谚语。

2.课后作业:把这些谚语读给家长听,讲给小朋友听。

小学《识字》语文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知道一些有关旅行的知识和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出示第一幅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哪几种交通途径?[相机出示词卡:公路、铁路、水路]

2.指名读生词。

3.公路、铁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别是什么?(汽车、火车、轮船)

4.你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小结:图上的老师不仅向同学们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这三种交通途径,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与旅行有关的事物。

5.同学们出去旅游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称为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旅馆]

6.为了游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叫做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旅行]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么呢?门目机出示词卡:旅途]

8.比较“旅途”、“旅行”这两个词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铁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要求:读准音节,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1.认读生字,正音。

2.用“旅”、“馆”扩词。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种交通途径?(公路、铁路、水路)第二组向我们介绍的与旅游有关的词语是哪些?(旅馆、旅途、旅行)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铁、旅、馆”的笔顺;认识“金字旁”。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铁、旅、馆”的.笔顺书空。

3.用“旅行”说一句话。

出示第二幅图。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相机出示词卡:西湖、漓江、三峡]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5.教师介绍故宫、运河、长城。

6.同学们从图上看到这些伟大的工程,想说些什么?

7.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以上生字词。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按“峡”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语文识字》教案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

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

2.教师范写生字。

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