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哪里幼儿园大班教案(专业15篇)

风在哪里幼儿园大班教案(专业15篇)

ID:9427663

时间:2024-03-23 04:21:06

上传者:JQ文豪

幼儿园大班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期,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以下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你会发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鲜活而独特的,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呵护。

幼儿园大班活动夏天在哪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运用比较的方法,感知空间,数量的变化。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变化。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教具:新增加玩具若干种,活动室桌椅,玩具柜等摆设有所变化。

学具: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哪里变了”,笔。

教学过程:

一,教室变了。

1,开学了,我们的活动室变了,换了一个新的教室,你们有什么感觉?

能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自由回答)喜欢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发现活动室里黑板,座位排放方向,位置的改变。

3,请你说说,怎样放更好?

二,活动室里的玩具变了。

1,活动室里的玩具也有新变化,请你们把新玩具找出来,数一数多了几种。

2,教师呈现其中一种新玩具(数量为10个),请幼儿用自己的方法目测玩具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3,你是用什么方法快速数玩具的?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

4,如果改变玩具的摆放方式,是不是能更快地数出总数?

5,幼儿将数量为10个的玩具按某种方法摆放,并学习快速数出总数。如2个2个放在一起数,或5个一堆数。

6,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改变新玩具的排列顺序,请幼儿说说与原来相比哪里变了。

7,再次变换新玩具的排列顺序,引导幼儿说出哪里变了,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和判断方法。

三,哪里变了。

1,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哪里变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说上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你是怎么找到这些不同的?引导幼儿上下对应看。

3,一共有几个地方变了?请幼儿将第二幅图中有变化的地方圈出来。

4,说说这些不同点。

活动反思:

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

1.物质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字卡若干,树、花、草头饰若干。小风车及能产生风的工具如小扇、纸、手电筒、电风扇、小气筒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知道什么是空气;已做过空气能流通、空气有重量、空气有压力等实验。

活动一:风从哪里来?

1.请幼儿用纸(或扇)在脸旁扇动,从而产生风,知道空气流动能产生风。

2.让幼儿玩小风车转动游戏,了解风的大小与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3.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怎样才能产生风?”鼓励幼儿尽量用不同的方法让身边的空气流动起来,产生风。

1.请幼儿观赏多媒体教具,引出主题。

2.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具配以音乐,富有感染力地朗诵一遍诗歌。

3.用讨论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语言。

(1)风在哪里?诗歌中有谁回答了这个问题。

(2)风在树上,它的枝叶是怎样的?(让幼儿说出“翩翩起舞”“摇来摇去”……)。

(3)风吹过花朵,花会怎样?(频频点头)。

(4)风吹过小草,小草又会怎么样?(晃动、点头、弯腰、鞠躬……)。

(5)风来了,它给春夏秋冬带来了什么?

4.请幼儿讨论:风还会和谁做朋友?(帆船、风筝、风车、花裙、云……)。

5.请幼儿操作图片,朗诵诗歌。教师指导幼儿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高水平:在朗诵诗歌的基础上创编诗歌。

中水平:幼儿能自己翻阅小图书,学习朗诵诗歌。

低水平:翻阅、操作图片,说出散文诗中的几个主要词语。

2.儿歌仿编。带幼儿外出观察风来时天空、陆地上各种物体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联想这些变化的形态像什么,引导幼儿学习用诗歌的语言表达。

艺术:教幼儿学习舞蹈“风车转转”,帮助幼儿用身体语言来感。

受空气的流动;想像画“风吹来的时候”。

科学:做有关空气流动的小实验。

多带幼儿外出观察吹风时我们周围事物的变化。

张贴风吹动物体有所变化的对比图片。

让家长引导幼儿观察有风时,家里事物所发生的变化,并和父母。

一起做“风”流动的实验。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

1.通过朗诵、表演等方式使幼儿感受诗歌的美。

2.能和同伴合作创编诗歌并乐意当众朗诵。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图片《风在哪里》、钢琴曲磁带、大操作图、树、花、草的标记、操作纸,记号笔若干。

一、激趣:“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谁呢?”(教师打开门)。

“谁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和一起寻找教室里的风,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风。

二、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来讲述自己看到过的风。

“你还在哪里看到过风?”

三、请幼儿欣赏诗歌:《风在哪里》。教师在钢琴曲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在诗歌里,风吹到了哪儿?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朗诵诗歌的时候和我们平时说话与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声音、动作,表情,配乐四方面谈。)。

四、请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边朗诵诗歌边表演,教师扮成风,鼓励幼儿边朗诵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五、出示诗歌图谱:

――猜猜看,图上是什么意思?

师生一起读图,鼓励幼儿说出图谱中相同的地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结构。

出示操作图:图中少了什么?请幼儿将自己感受到的风填入图中空白的地方。

六、幼儿进行操作。

1、先完成的幼儿老师鼓励他们互相朗诵。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己创编的操作图按小组粘在一起,变成一首比较完整的诗歌,感受合作创作的快乐。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

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新词: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摇晃并能用动作表示。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诗歌的结构进行仿编活动。

1、事先丰富幼儿有关风的知识,带幼儿观察风来时物体的变化。

2、根据诗歌内容制作的课件。录有“风”的声音磁带。画有国旗、风车、麦穗、头发、裙子等物体的小图片若干。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以听“风”的声音引出课题: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

2、哦,原来是风的声音,你们有没有看见过风呢?那你们是怎么发现风的呢?

3、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题目就叫《风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二、理解、欣赏诗歌。

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诗歌,提问:诗歌的题目叫什么?诗歌里有谁回答了“风在哪里”这个问题?树叶、花儿、小草是怎么说的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吧!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

3、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诗歌内容,理解诗歌语言。

(1)、树叶、花儿、小草是怎么说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画面)。

(2)、如:幼儿说:“树叶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教师就点击出现树叶翩翩起舞的画面。

(3)、你们知道什么样是翩翩起舞吗?你们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一下?(请个别幼儿表演动作)。

(4)、那我来做风(教师作吹风状),你们来做树叶,大家一起来做树叶翩翩起舞的动作吧!

(5)、我们一起也来学学树叶说的话,树叶怎么说的?(集体边做动作边学说“树叶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6)、那花儿、小草又是怎么说的呢?(方法同上)。

(8)、这四句话我都非常喜欢,你们能不能再朗诵一遍给我听呢?(幼儿朗诵诗歌后半部分)。

三、学习朗诵诗歌。

1、这首诗歌可真好听,让我们一起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来朗诵一遍吧!

2、这么好听的诗歌,如果我们能用更好听的声音来朗诵,再加上一些好看的动作,肯定会更棒,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3、我们一起朗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好吗?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最棒的!

四、学习仿编诗歌。

1、风还会吹到哪里呢?还有哪里也会动呢?(幼儿自由回答)。

2、那国旗、头发、风车、裙子会怎么说呢?我想国旗会这样说:“当我随风飘荡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3、幼儿仿编其它物体说的话。

4、教师选择其中三位幼儿仿编的诗句,编成一首新的诗歌。

5、哇,你们可真了不起,会当小诗人编诗歌了,还有谁愿意编的吗?

6、有这么多的人都想说呀!那好,我在你们的椅子下放了小图片,请你们3个人一组,一边看着小图片一边编一首新的诗歌。

7、请2—3组幼儿上台表演朗诵。

8、我们一起去朗诵给弟弟妹妹听吧!结束。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风在哪里》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丰富词语: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3.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1.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的图片。

3.图片:枝叶、花朵、树儿、花儿、草儿。

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理解风与四季的关系。

1.观察讨论,理解诗句。

提问:你看见风吗?风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风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赏诗歌一遍。(教师范读)。

(1)出示图片,理解词汇:翩翩起舞、频频点头、轻轻晃动。

(2)出示风在一年四季里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图片。让幼儿理解诗歌。

3.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幼儿自主朗读。

4.教师小结。

这首诗歌非常优美,它用拟人的手法以树儿,花儿,草儿的口吻告诉幼儿“风在哪里”,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赋予了有形的生命。既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又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带领他们到大自然感受风的存在,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个铺垫。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幼儿园大班活动夏天在哪里教案

1、感受门牌号与单元、房间位置的对应关系,学习用数字表示。

2、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课前引导幼儿观察过自己家、姥姥、奶奶等亲属家的门牌号码;在黑板上按《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3页图样画好小区的楼房。

3、设计门牌号码用的长条形的纸,笔。

活动过程。

1、了解门牌号码的作用。

通过读信封上相关的信息,知道“2幢1单元101室”所代表的'意思,并在图中准确地找到。明确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关系。(如,501室,数字5表示5层楼,数字1表示这层楼中的第1间房。

说说门牌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为小区的楼房设计门牌号。

出示黑板上楼房大图,讨论应该怎么样设计门牌号。

3、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为《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3页“去做客”上的楼房标上门牌号,并和同伴互相交流,检验是否正确。

按照书中提供的地址信息,幼儿找到好朋友的家。

幼儿园大班风藏在哪里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各不相同,生长在各自的果实之中。

2.通过观察了解几种常见植物种子生长的部位。

3.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收集各类有种子的植物果实,如菜椒、苹果、玉米、葫芦、向日葵、花生、丝瓜及各种豆荚。

2.有籽西瓜1个。

3.每组小筐1个,塑料刀1把,小碟子若干,抹布1块,水果刀1把(教师用)。

4.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

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各自带来的植物果实,引起幼儿寻找种子的兴趣。

鼓励幼儿说出植物或果实的名称及特征。

2.教师出示西瓜,引发幼儿对西瓜种子的关注。

3.教师:今年的西瓜成熟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明年,我们还想吃西瓜时,怎么办?

4.引发幼儿对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知道可用用种子种植。

5.教师:西瓜有种子吗?你见过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吗?

6.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描述西瓜种子的特征。

8.根据幼儿提议切开西瓜,找出西瓜籽并观察。

(二)探索其他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

1.教师:你们带来的果实有种子吗?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什么地方?

2.幼儿自由探索寻找种子,将找到的种子放在小蝶子里。教师帮助幼儿切开部分果实或敲开部分坚果的硬壳。

3.教师:你带来果实的种子藏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它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4.引导幼儿谈论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用什么方法找到种子,以及种子藏在哪里。

(三)观察各种果实中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我们找到了种了,再来看看植物和果实内的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2.幼儿讲述,教师示范切开部分果实,引导幼儿观察果实中的种子的排列方式。

3.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种子的排列》中几种果实种子是怎么排列的。

4.教师:在种子不同的排列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四)观察发现种子的异同。

1.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对比观察不同的种子。

2.幼儿对自己与同伴的各种种子做进一步的观察,自由说说对种子的新发现。

3.教师:这些种子长得不一样,可为什么都叫种子吗?种子有什么用呢?回家可以去查一查资料也可以去找一找还能找到哪些种子。

活动延伸:

将幼儿带来的植物的果实放在科学区中,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发现种子生长的不同部位或观察种子的排列形式。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为了让幼儿感知自然界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美,我设计了这节课《风在哪了》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和创编能力,增进幼儿对自然界风的认识,能够从身边微妙的.自然现象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大班幼儿

索玛

《风在哪里》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风在哪里》,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朗读。

2、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的暗示,仿编诗歌,探索用动作、体态、表情来表现诗歌。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朗诵时努力与身体保持一致和协调。

课件《风在哪里》,树、花、草胸饰若干,电脑、磁带。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为什么风车转了?风在哪里风车说当我的车轮轻轻转动那是风在吹过。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提问

1、第一遍欣赏散文诗并提问

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很优美,谁来说说它的名字。刚才在散文诗里都有谁在说话?

2、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完整说出树、花、草的话。

1、第一遍幼儿学习散文诗

幼儿齐声跟读散文诗。

2、第二遍幼儿巩固学习散文诗

幼儿集体听录音表演朗诵散文诗

1、利用课件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包括创编诗歌),教师进行录音并幼儿欣赏。

我们去外面找找风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1、激发幼儿探索的期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激发幼儿探索的期望。

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图书角:投放一些动物、植物的图卡,幼儿仿编散文诗。

手工区:塑料袋、硬纸板、报纸等制作风筝、扇子、风筝等示范作品。科学区:幼儿利用手工区制作的作品去找寻风。

1、小朋友还记得我们学过一首诗歌吗?诗歌的名字叫什么?那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吧!

2、风在哪里呢?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3、你觉得风在哪里呢?你能把它们编进诗歌里吗?请一些幼儿仿编诗歌。老师指导。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区域活动《风在哪里》,首先小朋友们可以到阅读区看着图片仿编诗歌。然后可以把诗歌里的物体制作成手偶。比如诗歌里有“风、花儿、草儿”,制作好了还可以和好朋友去表演诗歌。

1、说材料。

图书角:投放一些动物、植物的图卡,幼儿仿编散文诗。

手工区:塑料袋、硬纸板、报纸等制作风筝、扇子、风筝等示范作品。科学区:幼儿利用手工区制作的作品去找寻风。

2、幼儿自选区角活动。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也带给我们许多欢乐,为了让幼儿感知自然界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美,我设计了这节课《风在哪了》训练幼儿发散思维和创编能力,增进幼儿对自然界风的认识,能够从身边微妙的自然现象体验到大自然的美,激发幼儿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大班幼儿。

索玛。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风在哪里》,学习用优美的声音朗读。

2、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的暗示,仿编诗歌,探索用动作、体态、表情来表现诗歌。

3、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朗诵时努力与身体保持一致和协调。

课件《风在哪里》,树、花、草胸饰若干,电脑、磁带。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为什么风车转了?风在哪里风车说当我的车轮轻轻转动那是风在吹过。

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提问。

1、第一遍欣赏散文诗并提问。

教师提问:这首散文诗很优美,谁来说说它的名字。刚才在散文诗里都有谁在说话?

2、第二遍欣赏散文诗。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完整说出树、花、草的话。

三、师幼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第一遍幼儿学习散文诗。

幼儿齐声跟读散文诗。

2、第二遍幼儿巩固学习散文诗。

四、教师创设情境分角色对话朗诵。

幼儿集体听录音表演朗诵散文诗。

五、看图创编诗歌。

1、利用课件图片,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2、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包括创编诗歌),教师进行录音并幼儿欣赏。

六、简单介绍风的灾害。

七、活动延伸:我们去外面找找风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1.感受两段不同速度的音乐。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风吹过时出现的情景。

音乐cd《风在哪里》,课件《风在哪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师:"咦,树叶怎么会落下来?"(幼儿:风来了)

师:"你们见过风吗?见过什么样的风?"

师:"你们看见风来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小结:"轻轻的风来了,树枝摆呀摆,花儿摇呀摇,蒲公英飘呀飘,风帆鼓呀鼓。急急的风来了,彩旗甩呀甩,树叶转呀转,红旗抖呀抖,衣服飞呀飞。

师:"风有时是轻轻地来,有时却急急地来,闭上眼睛请仔细听听,风什么时候在轻轻地走,什么时候在急急地跑?"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感受慢节奏的旋律。

师:"你觉得刚才听到的音乐里风什么时候轻轻地来了?

师:"你听到了吗?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也来轻轻地摆动你的身体吧。"

师:"这部分音乐中,风的脚步声和刚才的感觉不一样了吧?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幼儿讲述)"我们再来听听,看看,感受一下大风的到来吧。"5。教师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表现快节奏的旋律。

师:"大风的到来是什么样的?我们随着风中的音乐表现一下大风的到来吧。"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风到来时的景物。

师:"风来了,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也来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每个人想想从现在开始你变成了什么?等风来了,你就随着风动起来,听着音乐开始好吗?"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舞动。

3、教师再次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与同伴合作完成动作情节。

教师小结:"原来可以一个人表现风来了,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来表示,想不想再和风一起捉迷藏?我们听着音乐和风一起玩玩。注意听辨不同的脚步声。"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和风玩了好长时间的游戏也累了,我们回家吧。"在《去郊游》的音乐中结束。

《风在哪里》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听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速度,并用"优美、舒缓、柔和"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一段音乐的感受,从而得出第一段音乐是"风轻轻地来",而用"急、快、猛"等词语来形容听第二段音乐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乐是"风急急地来",说明了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的听赏能力。在用肢体动作表现风时,幼儿能用手摆动,身体扭动、转圈等各种动作来表现,并且也能通过动作的轻柔与有力来表现两种不同的风。在把自己变成风中的一样东西时,幼儿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变出各种不同的东西,如:小花、小草、大树等等。在与同伴合作表现风中的东西时,幼儿兴致极高,通过与同伴商量摆出各种造型,与两种不同的风做游戏。整个活动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幼儿的主体作用,幼儿在活动中,大胆勇敢地表现自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幼儿园《春天在哪里》教案

1、欣赏、理解散文,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并乐意用语言进行表述。

2、有兴趣地寻找春天自然界现象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3、学说诗歌的语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理解散文,乐意用语言表述春天的季节特征。

有兴趣地寻找春天自然界现象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好。

1、幼儿寻找过春天,积累了一些春天的季节特征。

2、多媒体课件《春天》。

一、导入活动,经验回顾。

孩子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呢?

小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花蝴蝶飞来了,春天真美丽。

一天,鹿妈妈对孩子说:“春天来了,快去欢迎春天吧!”“春天是谁呀,他在哪里呢?”孩子出门去寻找。

二、听听说说,理解散文。

1、完整欣赏散文《春天》。

我们一起跟孩子去找找,看,孩子找到了谁?

到底孩子是怎么来问的呢?我们来听听看。

2、分段欣赏。

孩子问花朵什么?花朵是怎么说的`?花朵除了这样说还会怎么样说?为什么?

孩子又问了谁?除了蝴蝶还有谁会说我是会飞的春天?

小草说了什么?为什么小草说自己是嫩嫩的春天?

风儿是怎么说的?为什么风儿说自己是轻轻吹的春天?

小结:春天有五颜六色的花朵,有会飞舞小动物,还有嫩嫩的新芽,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

3、再次完整欣赏,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三、经验迁移,延伸活动。

1、提问。

孩子找到了几位春天的朋友?它们是谁呢?那么孩子还会继续去寻找吗?

孩子还会找到哪些春天的朋友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幼儿尝试用诗歌中的对话)。

2、幼儿看图片讲讲议议。

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找春天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教案:春天在哪里

1、随音乐有节奏整齐地做压腕、手挽花动作,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大胆表演。

2、感知律动动作韵味,训练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进行季节教育,知道春天的美丽特征。

1、准备《春天在哪里》歌曲录音,绿色彩带。

2、课前带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丰富幼儿对春天的印象。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请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说一说歌曲内容与小朋友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象是否一样。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律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先跟随歌曲节奏进行拍手、压手腕及手臂上下起伏和压手腕动作相结合的练习,教师示范动作,让幼儿注意模仿。

4、幼儿手系上绿色彩带,在教师的带领下逐个反复练习,并随音乐按动作顺序进行表演。

幼儿园《春天在哪里》教案

引导幼儿理解童话故事,弄清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感受黑熊和其它小动物的美好心灵和欢乐情绪。

要求幼儿能简单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语言,记住电话号码。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录音机、磁带、投影机、有关教学内容的投影片、幼儿操作的学具78套。

弄清楚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及电话号码。

学习讲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1、引入课题。

(1)拍手入座,看投影片复习古诗《咏鹅》。

(2)用电话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课题。

2、围绕重点、难点开展活动。

(1)通过声形结合的电化教学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名称、内容、人物。

(2)层层深入地引导幼儿弄清楚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及号码,并通过提问学习对话语言。

(3)利用圆形的循环电话投影片,使幼儿体会作品的有趣之处,进一步理解各动物之间的顺序及电话号码。

(4)让幼儿直接操作学具,摆放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和学习复述当中的对话语言。

3、形式:

(1)五个幼儿为一组,合作操作故事的桌面学具。要求幼儿弄清小动物之间打电话的顺序,复述故事中的对话语言。

(2)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操作情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学讲当中的对话,亦可参与到幼儿当中一起活动。

4、游戏《小动物进城》,教师扮演故事中的某一小动物,通过表现其形态特征及相应的电话号码,让幼儿在游戏《小动物进城》中复习巩固所学的童话中小动物的电话号码。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1.指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

3.引导幼儿运用掌握的词汇和以有的经验,进行仿编活动。

通过游戏识字,进一步培养幼儿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读一些汉字。

1.范文:风在哪里配乐(朗诵时用)。

2.隐藏文字的范文。隐掉“翩翩起舞”“频频点头”“地”“凉爽”“果香”“银装”幼儿讲对了,字能显出来,并有一句赞扬的话。

3.风的声音风的图象资料:风吹彩旗,风吹风筝,风吹风车,风吹水面,风吹白云,风吹烟囱|等等。

那是风在吹过。

5.句式能填入幼儿创编的诗句开汽车的音乐。

字卡:风车,风铃,风筝,红旗,白云,小河,帆船,纸。

1.前些天,我们学了一首诗歌,看,它叫什么?(点课1)。

2.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点评:小朋友读的……)。

3.怎样朗诵这首诗歌,诗歌就更美了?引导幼儿从声音动作,表情,配乐四方面谈(点评:小朋友想的办法……)。

诗歌里的字宝宝听了家的朗诵很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有的字宝宝躲起来了,仔细看一看,哪些字宝宝不见了?(点课3)。

比一比谁找的快又对。

个别幼儿找到了字,集体检察一下:他找对了吗?我们读一读。

游戏结束时点评;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字宝宝都找到了,字宝宝都爱跟你们交朋友。

1.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个地方?

4.幼儿点到春风,问;为什么说春天风吹绿了地?

5.幼儿点到其他季节的风,教师一句话小节带过:夏天很热,风一吹就凉快了。冬天,北风吹来了雪花,雪花落在地上就像给地披上一件白衣服。秋天,果子成熟了,风一吹,人们就闻到了果香。

6.小结:风的本领真,他像一个魔术师,把我们的自然变的更加活泼可爱。

1.听一听,谁来了?(点课4)。

2.风在哪里呢?让我找一找。哎,我找到了。我照着诗歌的`样子说一说(点课6)“风在哪里,草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风再吹过。”

3.让我们都去找一找风,并且照着样子说一说“风在哪里”及时提醒幼儿:你找到了风就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点课5)。

4.谁愿意找着诗歌的样子说说你找到的风(鼓励幼儿胆地发言)。

5.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说自己遍的诗,现在你去找后面的老师,把你遍编的诗句说给他们听。

6.我们小朋友编的新诗歌真棒,请家把自己遍的诗歌送给后面的老师去吧。

风还在哪里呢/家做上我的汽车,一起到美丽的自然里找一找,说一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