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莫言(精选19篇)

我心中的莫言(精选19篇)

ID:9468094

时间:2024-05-05 02:35:08

上传者:温柔雨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借鉴这些范文可以提供我们写作的思路和素材。

我心中的星

妈妈星。

我拨开妈妈的长发,看到几根耀眼的银丝。“妈妈,你怎么长了白头发?”“因为我的婷婷长大了啊。”妈妈微笑着说,我才想到妈妈已经为我操劳了了。也许那些黑发都是爱吧。当妈妈将她的爱透支给了我,那乌黑的秀发就变成银丝了吧。那耀眼的银丝分明在闪着星光。哦,妈妈的爱是我心中的星。

爸爸星。

我给爸爸整理书桌,一个黑色的小本子出现在我面前。是爸爸的日记!居然还是1990年的日记。“今天我做爸爸了,我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刚出生时闭着眼睛,非常可爱”“我翻遍了汉语大词典,叫什么名字呢?有了,就叫婷婷吧,愿我的女儿长得漂漂亮亮的。”天哪,几乎全是关于我的日记,我的成长爸爸都默默地用笔记了下来,这份感情我此时此刻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我看到小本子的封面是一个金灿灿的星星。哦,爸爸的爱是我心中的星。

姥姥星。

“快过来试试,合穿不合穿”。姥姥拿着一件棉袄喊我。这个棉袄怎么这么眼熟呢?好像见姥姥穿过?我穿上,正合身。“入冬了,你要上学没棉袄穿会冻病的.。”“那你呢”“我将就一下就行了”原来姥姥这些天坐在缝纫机前是为了给我改棉袄啊!为了我能穿暖,姥姥将自己的棉袄给了我。我看到棉袄上有许多小星星。哦,姥姥的爱是我心中的星。

外公星。

“像我这样拿笔,要用巧力,不能用蛮力,明白吗?”外公正在教我写毛笔字呢!“我不写了,没意思!”我扔下了笔。“把笔拿起来,继续写”外公厉声喝到。看到外公的样子,我“哇”的一声哭了。外公放下笔,抱起我,替我擦干眼泪。“连这一点毅力都没有,怎么能成大事。”外公爱怜地教导我。他又手把手地开始教我。外公的大手好温暖。“外公,你这是写了个什么字?”“是星星的‘星’字”。哦,外公的爱是我心中的星。

弟弟星。

弟弟捧起我的手问“姐姐,打针的时候疼吗,你有没有咬住牙,咬住牙就不疼了”我摸摸他的头说“不疼了”。弟弟傻傻地笑了,真可爱。他拉着我的手说“姐姐,你看我画了什么?”“是一颗小星星”。哦,弟弟的爱是我心中的星。

结尾。

我的家充满了温馨与幸福,更充盈着爱。在这个美好的家中,我感受到了人间最真的情――亲情。我抬起头,看着窗外的繁星满天。爱,是我心中的星。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文学,如同天上的雪花,洁白纯净;如同山里的小溪,清澈透明;如同温和的阳光,直达心底。文学是你不可亵渎,不可污染的,它的价值在于高贵,若一旦成为名利场的玩物,便会一文不值。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作为获奖者,莫言本人如何看待这个颁奖词?他表示,这应该表述出了自己小说的某些特征。不过他也说,颁奖词翻译成“魔幻现实主义”好像也不太准确。用虚幻和民间故事、社会问题和历史相结合,这种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他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整理、归纳那些发生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的故事,并以他那敦厚、朴实、诡异的写作风格,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以他不息的毅力,将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展现在中国,以及世界读者的面前。从而受到国内国外诸多热爱文学的读者的欢迎。

起名莫言,是希望自己不要说,在写作时却一切都抛于脑后,该说的不该说的一同进发。正是对良知的坚守,让他如此“胆大”,不顾所发表的言论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影响,坚定地揭露社会问题,人性的劣根,履行作家的职责;他不为浮名,不图利益,不会为了迎合某些读者,而改变自己的写作方向,他说:“就算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他的读者越来越多。

莫言不为获奖而写作,在莫言看来,作家是写人的,也是写人心的,只能通过写作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文学作品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种作用是非常微弱的,不是用来争名夺利的。但毫无疑问,读读严肃文学,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社会、对人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使自己树立人生的价值标准,明白到底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这令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为中国人民奉献,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来自摒弃,摒弃功名的羁绊。文学家,或者说文人,都应当有这种胆量。我又想起了另一位与莫言一样默默坚守的作家,史铁生。生命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失去了双腿,起初他也哭过闹过甚至想过自杀。他一天天坐在地坛里,听着园神对他讲:“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既是你的罪过,也是你的福祉。”终于他在日日的冥想中寻觅到生命的真谛,于是他拿起笔,将自己的感悟一一记下,将对人生深刻的思考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到走向生命的尽头,他依旧坚持本心,努力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他坚守着生命的意义,让世人为之感动。

莫言,鲁迅从不为名利心动,保持自己本色,在现代社会做到这一点是很难得的。然而古往今来,很多人为名利失其本心,如贪官和珅,如炫富的郭美美……,他们都在名利的漩涡中丧失了自我,成了名利的奴仆。现在文学青年们,热衷于政,热衷于商,哪有心思埋头写作呢?即便选择文字工作,为了获奖而写作,怕也难成大器。莫言是心外无物的,不在乎,自然不惧怕;不惧怕,自然专心致志;专心致志,自咸大家。相信莫言在惊喜而惶恐后,能沉静下来,回归自我;希望有更多青年人能参透其中道理,投身文学。

提起莫言,我感动于他的坚守。莫言,一个令中国人民震撼的名字,他的高洁情操,不与名利,希望在祖国大地上会出现更多“莫言”。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00,莫言的名字振奋了全中国,响彻了世界。前一秒,也许人们还在评判让国人有点酸的诺贝尔奖问题,认为中国还未到出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但是,月11日晚,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藉山东高密,中国当代作家,是中国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史。莫言是自学成才的土作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优越的读书条件。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一盏灯挂在中间客堂间里,晚上全家就靠这盏照明,莫言一到晚上就会站在门槛上看书,把门槛都磨得光滑了。莫言十一岁缀学,当半劳力别人赚10分钱,他只能赚6分,全家上下就忙着糊口,生活不堪回首。每天劳作完后,他还会为别人推磨以借书看。

我的鼻尖蓦得酸了。生活已那样艰苦,可他从未放弃,从不放弃自己的信念,也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那是种怎样的信念啊!即使生活贫困地无法支付学费,即使为了养活家人疲惫不堪,可他想读书,他用尽一切办法读书,他为人推磨,他进部队当班长、当图书管理员,我肃然起敬。

莫言的作品刚刚面世时,遭到不少人唾弃,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细细品读,才会品到苦涩中的清香,这才是有价值作品的真谛。直到今天,仍有一部分人不喜欢莫言的作品,认为它太乱,太血腥,可莫言从未改变风格,一如既往,把真实的、最触动人心的写出来。他说:这虽血腥,可也最真实。他的信念一如既往的坚定,无人可以动摇,他叙说着自己的内心的色彩,他讲叙着封建社会的黑暗的最真实的一面,他是那样的坦率且真实性——他成功了!

我从未试图改变什么,我只是每天都重复做着一件事,并且会不停地把它做下去。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阅读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阳光雨露;阅读能滋养我们的心灵;阅读能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我有幸阅读了莫言的作品,受益匪浅!中华民族的正直善良、坚毅不屈,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日本侵略者惨绝人寰的恶行,在他的笔下毕露无遗;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在他的笔下描绘得淋漓尽致!我打心眼里敬佩莫言,听了他的获奖感言,我更被他的荣辱不惊所震撼!

面对流言蜚语,莫言淡然一笑,他如此平静的态度更让我感受到他的谦虚、沉稳、不骄不躁!这个举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凝聚了他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凭借良知与现实,坚信真理与正义共存,为之不懈奋斗,这个奖项他当之无愧!

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纵观当今的文艺创作,有的成为摆设,有的成为政绩的点缀,这些作品缺乏生命力,而莫言的作品真实、正义、有创造力、有生命力,朴实中趋于真理。中国文学已经叩开世界的大门,我们要学习莫言谦卑的写作态度,欣赏朴实的文学内涵,不断充实自己,为自己点亮一盏前进的明灯。让中国文学走得更远!

我心中的莫言,你已踏上斯德哥尔摩的国土,点燃希望之光!你是中国人的骄傲!为你喝彩!

我心中的莫言,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用平常心去对待一切,顺其自然,我心安然!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诺贝尔文学奖。得知获奖后,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不为获奖而写作。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他说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从这可以看出莫言爷爷是十分谦虚的,即使获得了这么大的荣誉也不骄傲,谨慎行事。

现在已是了,离莫言爷爷获奖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仍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籍中国人,是我们的中国人的骄傲!

莫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获得诺贝尔奖!

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现代的生活太过安逸,诱惑无处不在,也许我们会在这大潮中沉沦,迷失了自我,而莫言爷爷就是那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因而,我们要跟紧莫言爷爷。

相信这样,中国将会有更多人获得诺贝尔奖,会有更多的人为国争光。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北京时间10月11日19:00,莫言的名字振奋了全中国,响彻了世界,我最喜欢的名人莫言800字。前一秒,也许人们还在评判让国人有点酸的诺贝尔奖问题,认为中国还未到出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但是,月11日晚,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得主。

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2月17日,祖藉山东高密,中国当代作家,是中国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史。莫言是自学成才的'土作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优越的读书条件,800字作文《我最喜欢的名人莫言800字》。小时候他家境贫寒,家里只有一盏灯挂在中间客堂间里,晚上全家就靠这盏照明,莫言一到晚上就会站在门槛上看书,把门槛都磨得光滑了。莫言十一岁缀学,当“半劳力”别人赚10分钱,他只能赚6分,全家上下就忙着糊口,生活不堪回首。每天劳作完后,他还会为别人推磨以借书看。

我肃然起敬。

莫言的作品刚刚面世时,遭到不少人唾弃,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细细品读,才会品到苦涩中的清香,这才是有价值作品的真谛。直到今天,仍有一部分人不喜欢莫言的作品,认为它太乱,太血腥,可莫言从未改变风格,一如既往,把真实的、最触动人心的写出来。他说:“这虽血腥,可也最真实。”他的信念一如既往的坚定,无人可以动摇,他叙说着自己的内心的色彩,他讲叙着封建社会的黑暗的最真实的一面,他是那样的坦率且真实性——他成功了!

“我从未试图改变什么,我只是每天都重复做着一件事,并且会不停地把它做下去。”

高中中的我心莫言作文

小草说:“参天大树固然顶天立地,而我心飞翔,也可以让大地春意盎然。”

绿叶说:“花儿可以艳丽多姿,而我心飞翔,也可以成为清新的点缀。”

或许,你是一只蜗牛;或许,你是一株小草;或许,你是一片绿叶。不要等待,张开心灵的翅膀飞起来吧,生命会因你们而多姿多彩!

张开翅膀飞起来,生命需要自信。

小泽征尔是世界上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决赛时,他照规定按照评委发下的乐谱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刚开始时,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问题,又重新开始演奏,但还是不对劲。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但评委们却坚决否定,说他错了。面对权威人士,他思索再三,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一阵热烈的鼓掌声,祝贺他夺冠。

因为他充满自信,才能在权威认识“否定”乐谱错误是,坚持自己的主张,最终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张开翅膀飞起来,生命需要坚持。

在美国,有一名穷酸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在最贫苦时,仍然全心全意地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想成为演员,一个万众瞩目的明星。

当时,好莱坞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排列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写的.量身订做的剧本去拜访。第一次下去,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

在第一次的失败后,他没有灰心,继续到各家开始第二轮拜访,500家公司仍然拒绝他。第三轮的结果与第二次的相同。他又继续了第四轮拜访,第350家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他先看看剧本。

几天后,公司邀请他进行详谈。在这次商谈中,该公司决定投资次电影拍摄,并且邀请年轻人担任主角。这部电影叫《洛奇》,这位年轻人就是席维斯.史泰龙。

在他不断地坚持拜访后,终于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并且名声大噪。

张开翅膀飞起来,生命需要拼搏。

关颖珊是我国的滑冰选手。在xx年世界花样滑冰赛时,她一心想得第一名。但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排名却只位于第三,离第一名还有距离。在决定“生死”的最后一场自选曲项目中,她毅然选择了拼搏——突破,而不是少出错。

在4分钟的长曲中,她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十分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她终因拼搏成为了冠军。事后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是的,她在失败面前勇敢地选择了拼搏,从而走向了成功。

自信、坚持、拼搏,美得像翱翔在天空中的鹰,矫健敏捷;像驰骋在原野上的马,潇洒奔放;像盛开在荆棘里的花,妩媚动人。让我们张开心灵的翅膀,带着自信,坚持不懈地顽强拼搏,去拥抱那份鱼翔浅底的空灵,拥抱那份雁游碧天的豪迈!

4年后,由于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和人,我决定回去(家乡是永远的思念)在火车上,虽然我睡也睡不好,看也看不了书很真难受但当我看到窗外的美景时,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非常兴奋于是,我的心在飞翔真想赶快到家,用四爷爷的一句话说,这叫做归心似箭。

到了,到了,终于到了宿松站.我们租了辆车出王岭.之后,我见到了多年不见的表妹,表弟,外婆,表哥,舅舅,舅妈.

文档为doc格式。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三个故事

10月11日,北京时间19时,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夜晚,属于中国作家,属于中国文学,属于中国。

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时候,莫言正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这似乎完成了一个隐喻:这个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中国作家,在不断完成对“东北乡”叙事的言说后,终于在这片沃土上迎来了自己收获的秋天。

人们追捧莫言,同时思考莫言获诺奖的原因和意义。

【评委会: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作品的评语是: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瑞典文学院在当天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悦然曾评点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白嘉琳说,因为他的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是非常有彩色的语言。所以我喜欢不断地研究,试试看,把他的作品翻译成漂亮的德文。

更多专家认为,莫言作品扎根“中国乡土文化”,强烈的人文思考和关怀更为出彩。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莫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说:“莫言的文学创作立足于他的故乡高密,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乡土,以他交织着‘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现实’的众多文学作品,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悠久历史、经历过波折磨难,但始终向往美好生活、肩负重轭前行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毋庸置疑,当下大量文学作品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也缺乏对人类灵魂的触碰和抚慰。同时也无法满足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而令世界日益增长的了解中国的愿望。

媒体评论称,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文学大国,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杜、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迎来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不会是最后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相信未来中国会有更多文学作品成为承载这个社会痛与乐、悲与欢、苦与喜的良心,以文字向人性致敬,并由此走向世界”。

【莫言:我的文学和故乡密切相关,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获奖当晚,莫言在故乡——山东高密举行记者会,发表获奖感言。这块长着火焰热血般红高粱的土地,是莫言生长的地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根基。

莫言对获奖非常低调:“拿到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觉得自己资历非常浅。现在有很多优秀作家,我排得相对靠后。”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是什么打动评委”时,莫言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对于此前的各种说法和质疑,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外媒:他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拥有广泛的.读者】。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国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认为这是引发世界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契机。

据bbc报道,伦敦大学中文教授米歇尔·霍克斯(michelhockx)说:“他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拥有广泛的读者,他描述人权状况的方式是诺贝尔委员会非常愿意看到的。”bbc认为,莫言更关注中国的过去,而不是当下的问题,有大量作品涉及辛亥革命和日本侵华战争。他在中国被推崇为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

据cnn报道,美国笔会的拉里·赛姆斯(larrysiems)说:“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我觉得莫言的获奖发生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中国是一个特别有文学素养、充满活力的社会。而法新社评价称,莫言的作品巧妙避开了时下的各种问题,通过一个个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故事,让人们去反思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法新社援引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的评价称,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粗俗而淫荡的。“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英格伦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法新社报道称,莫言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时代背景,比如19清王朝覆灭等。莫言的作品通常都是避开时代问题,转而以故事的形式反思20世纪的中国,在故事中莫言还融入了政治因素以及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感。

【国内同行:要走向世界就要坚持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

莫言作品获得国际社会赞誉给更多中国作家的创作,以及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作品推广应注重翻译等国际化细节,但最重要的是应摒弃浮躁,以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基石”创作出更多好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认为,莫言此次获奖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他的作品从题材到语言都非常有特色;二是莫言的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随着莫言的获奖,世界将把目光更多地投到中国当代作家身上。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一步。”他说。“翻越”翻译的“围墙”也被不少专家认为是中国作品走向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环。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在某种意义上,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原作间的pk,而是译著比拼。二、毫无疑问,诺贝尔文学奖是最权威的奖项,但也是圈子化的奖项。莫言如果有一个国际化的经纪人团队会更占优。

更多专家认为,好的作品应“扑下身子”创作真正的好作品,特别是要避免严重的娱乐化倾向。巴金故居纪念馆副馆长、文学评论家周立民认为,莫言始终没有从当代中国的现实中退场。

莫言对微博的一席话曾引起纷扰。“我经常在睡不着觉时,闭上眼想象:上亿人在写微博,将来有谁的微博能够留下来?绝大多数微博都是写作者自娱自乐、自我膨胀的产物。”

湖北省文联主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国文学要想走向世界,就应该保持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综合媒体报道)。

与百年奥运一样,百年诺奖也是全球范围的盛事,从上世纪开始,中国的文人就不止一次无限接近过诺奖,但最终都遗憾地擦肩而过。

胡适:第一位进入诺奖初选名单的中国作家。

在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上世纪前50年的提名数据库中可以查到,中国作家胡适经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提名,进入了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角逐的初选名单,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进入诺贝尔文学奖核心竞逐圈的中国作家。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认为,胡适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文化名人,他的文学成就却并不足以支持他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鲁迅:自觉不配,拒绝提名。

作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鲁迅成为诺奖得主似乎在情理之中,然而诺奖的名单上终究还是没有出现鲁迅的大名,着实让人感到遗憾。其实诺奖曾经属意过鲁迅,早在1927年,瑞典考古探险家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研究时,就和鲁迅的北大老同事刘半农商量,想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并通过鲁迅的老朋友台静农写信征询鲁迅本人的意见,孰料鲁迅认为“诺贝尔赏金,我不配”。

老舍:过世后被提名。

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向外界披露1968年时老舍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但是当时瑞典派驻华大使寻访老舍下落遍寻不着于是断定老舍已经去世将奖颁给了另一位亚洲作者川端康成。而实际上老舍早在被提名的两年前就已经离世。

林语堂:用英文小说竞奖失败。

1975年夏,国际笔会在维也纳召开,林语堂被选为副会长。会上,全体通过以国际笔会名义推荐林语堂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而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也力荐林语堂。然而当年的诺奖却颁给了意大利诗人蒙塔莱,林语堂与诺奖擦肩而过。究其原因,竟是林语堂母语为中文,却用英文作品竞争诺奖。

沈从文:获奖前离世。

1988年还有一位中国作家非常接近获奖,那就是沈从文。沈从文的作品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在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翻译成瑞典文字推广到海外后,引起了瑞典文学院院士们的关注。据说在1988年时,瑞典文学院院士们已初步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沈从文,但遗憾的是,沈从文在这一年的5月去世了,按照文学奖章程的规定,死者不能获奖,沈从文遗憾地与诺奖错过。

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作家。高行建,1940年1月出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早期在国内,高行建以创作先锋戏剧著称。1988年定居巴黎,曾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加入法国籍。年,因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等著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院对高行建作如下评价:“具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我心中的“星”

有这样一首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能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师放飞的希望,守巢的总是你……”这是一首歌颂老师的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正因为张老师呕心沥血地教导,才成就了今天的我。

时光如流水一般飞快流逝,转眼间五年过去了,既将小学毕业,回顾张老师教我的那段时间,我永远都忘不了。

我刚进入这所小学时,是张老师把我接进了这个班,当时她说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刚进入这个班的时,我还很小。有一次,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回答,可是又不敢。只好在心里念着:“张老师,您可千万别点中我呀!”正在这时,张老师偏偏点中了我。我只好站起来,支支吾吾,语无伦次地回答,顿时全班哄堂大笑。“不准笑!”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全班顿时鸦雀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十分清楚。这时,老师走到我身边,对我说:“不要紧张,回答错了不要紧,小孩子就是要大胆些嘛!”正在这是,我感觉到一股暖流涌入心头,我流利地回答了老师所提出的所有问题,老师满意地笑了。从此以后,每当我回答问题时,这一幕总回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增添了几分勇气。

还有一次,张老师正在上课,同学们正津津有味地听着,拼命地吮吸着知识的乳汁,生怕听错哪一句话,看错哪一个字。正在这时,不知怎么的,王琰俊把一粒扣子吞进了口里,当她的同桌告诉张老师的时候,老师赶紧放下手中的课本,抱起王琰俊就向医务室奔去……不知过了多久,当您知道王琰俊的扣子从口中取出时,才放心了。

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张老师,我心中的星!

我心中的风

——题记。

我是一个风中追逐的少年,我希望追逐到至死方休。风给予我无尽的动力,燃烧斗志,战个痛快。

而那无尽的风,便是我心中的母爱,它时而轻柔拂面,但也却狂风呼啸,也如同那黄昏般凄凉。这阵风一直陪伴在我身旁,无时无刻,每分每秒;我却很少会感受它的拂面,即便它会冰封万里,透寒人心。

春晓,它与鲜花飞鸟相伴,带来无穷生机,无限希望。但它却同样的暴躁,在春日也会如同野兽般的狂啸,震动人心。春风细雨,有花常伴;尘土狂风,仍有坚石相随。

烈夏,它却与骤雨雷霆闪电交织,我无处躲藏,他要破灭我内心的肮脏,它要毁灭我内心的那一片小小世界,建筑它理想的国度,可这并非我想要。我或许向往自由,或许渴望宁静;但绝非由你来缔造。

风雨交加,夏日幻夜,毁灭即为重建;你我不过渴望洗礼,而非改造。

秋月,冷风涌起,吹来少年的蒲公英,因为它即将离去……。

它的背后是春风细雨;是雨夜的战神;是秋月最后的陌路……。

北风的背后是什么。北风又是什么。

我也无从知晓,可我坚定地相信风即是母爱。我是风中追寻蒲公英的少年。在不断追寻,不断地跌倒。

当我追到蒲公英是,那阵风有会怎样。飘向何处,亦或回归何处。

最终,我可会明白;

“风欲静而树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心中的梦

在每个人的心里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不论多大,不论多小,不论在未来还是现在,每个人都在为这个美丽而憧憬的梦一直在拼搏。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当一位人类的工程师、教师。

我喜欢老师站在高高讲台上的威严;喜欢老师手拿粉笔教我们做题的过程;羡慕老师的一手好字;向往老师现在并憧憬着未来。

现在的我和老师们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老师可以研究从古到今的学问发展,而我却只能捧着教科书冥思苦想。

所以说我要努力,不论未来怎么样,必须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汲取老师的知识,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人的一声无非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目标,那个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才能实现的梦想。

老师经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实现梦想不仅靠老师,更重要的是自己,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我要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也要像老师们一样教书育人,我心中的梦想,我一定可以实现。

我心中的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每个人经历过的.事情更是截然不同,内心的感觉也不同。将这些事物谱写成一首歌,旋律固然也大不同。我的旋律是欢快、喜悦的。

我要写一曲赞歌,赞扬那些疼我、爱我的人,我是快乐的,因为——我有“爱”。

且不说其他的人,就从身边最亲近的爸爸妈妈说起。妈妈辛辛苦苦生下我们,每天为我们洗衣做饭。面对调皮、不懂事的我们,从不说一句指责、厌烦的话语,总是有耐心地教导我们。爸爸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地工作,只为了养活我们,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没有甜言蜜语,没有任何的表达,却感受到了满满的爱。爸爸妈妈把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小不点抚养成顶天立地的小大人,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泪水,他们把满满的爱一点不剩地填满我们的心灵。我们是多么富有啊!

还有老师,像父母一样照顾着我们,毫不保留地将她所有的知识传授于我们,对我们关怀备至。老师就像园丁,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照管、培育者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

浅析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莫言的小说塑造了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作品勾勒的时代背景里成为了典型。莫言以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觉角度,将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在莫言小说中不难看出莫言对追求爱情女性的赞扬,对叛逆女性的欣赏,对欲望化女性的解读,对不向苦难低头的女性的歌颂。在对这些女性形象刻画的同时,也体现了莫言对乡土情怀深厚的感情。

作为一名男性作家,莫言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以独特的笔触描写女性世界,刻画了许多典型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莫言作品的时代背景里,对生活抱有理想,拥有自己的追求,虽然社会环境艰难,她们还是进行了不屈的抗争,让读者感觉特别真实,引起了女性群体的共鸣。通过对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女性形象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内涵。

莫言作品刻画的女性主要以勇于追求爱情的女性为主,这样的女性是真挚的,也是真实的。看似平凡的女性,却有着对爱情的无限向往,为了追求爱情奋不顾身,执着、勇敢的为爱情做出牺牲。

《春雨夜菲菲》中,春雨缠绵的夜晚,年轻美丽的女子坐在窗前,思念外出打工的丈夫,曾经幸福的往事历历在目。丈夫驻守在边防,无法经常回家探望,妻子满腔思念,默默的守望丈夫的归来。细腻的刻画手法将妻子殷切的盼望表达得淋漓尽致,所表现出的情感也是真挚而热烈的。虽然在情节结构上存在不足之处,但对女性心理的刻画以及细腻的情感描写,将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对爱情的憧憬彰显无疑。

《售棉大路》讲述的是售棉路上青年男女互生情感的故事。农村姑娘杜秋妹心仪一个赶车的年轻男子,年轻男子为人热情,玉树临风,一场偶遇让两人产生了爱的火花。两天两夜的售棉之路,曲折而又圆满,仿佛经历了一场人生的嬗变,虽然在情节结构上相对简单,但作者对人物和场景的刻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杜秋妹这位主动争取爱情的女性也得到了作者的赞美与颂扬。

《民间音乐》里,酒店女老板花茉莉出现在读者视野。作品描写了花茉莉与民间瞎子艺人相互心仪,世俗的观念并未约束两人美好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将年轻的生命力充分地展现出来,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恋爱观。除此之外,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乡土情结,充分展现了艺术美感。莫言早期作品多以纯洁的爱情贯穿始末,大部分女性形象也多是美好的,这也与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形象相吻合。

叛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习俗都是相违背的,最典型的代表应属《红高粱家族》里的“我奶奶”。《红高粱家族》将莫言的文学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作品主要以第一人称“我”讲述奶奶和爷爷的传奇故事。作品重点描绘的是“我奶奶”戴凤莲的形象,这一女性形象彻底颠覆了以往小说中对传统女性的描述。她敢爱敢恨且豪放豁达,自身又带有野性,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戴凤莲的外貌有阴柔妩媚的农村女子特征,而在内心里,她丝毫不输于男子,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她敢于和世俗的观念相抗争,这正是传统农村女子所不敢做的;她毫无顾忌的追求她的爱情,这样叛逆的个性也不符合当时社会对女性“贤妻良母”的要求。莫言对于戴凤莲的行为是极为赞扬的,对其人物的刻画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在戴凤莲出嫁回门的路上,余占鳌将其劫持进高粱地,戴凤莲不加顾忌的与有好感的男子发生关系,俩人激情悱恻,却并未有一丝羞愧。小说这样描述“当我奶奶与爷爷初次野合,火苗腾腾蹿跳,一团黄色的浓香火苗在她面前哗哗剥剥地燃烧”。莫言对这种不合伦理的苟合行为,以特殊的艺术语言加以刻画,将女性内在的激情充分表现出来。戴凤莲不但在爱情上叛逆张扬,生活中也是如此,她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我奶奶跟我爷爷一样……敢爱敢恨,绝不虚伪做作。”戴凤莲显然不是一个理想型女性,也有内在的缺点,但她敢和命运、生活挑战,敢于对世俗的观念说“不”,她的这种行为莫言是极为欣赏及颂扬的。莫言小说里民间伦理的叙述模式,与这个时期的生活背景和创作紧密相连,他早已认识到不能一味的模仿早期的女性形象,创作需要打破常规,所以塑造出了个性极为强烈的鲜明的女性形象。

在《红高粱家族》之后,莫言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做了很大的改变,他的作品塑造了一些欲望化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在女性生理描述上,运用了大量细腻的文字对其生理性隐私进行描写。在作品《欢乐》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一只老鼠在母亲的肚子上爬来爬去,在“紫色肚皮上爬”、“母亲生殖器中爬”。《丰乳肥臀》中,欲望化女性形象表现就较为明显,女性的臀和乳成为写作的重点,整部作品主题都是以女性生理隐私进行刻画,以女性自然本能的生理特征贯穿小说的中心思想。在描绘过程中,不但采用放大镜式手法表现女性乳、臀特性,还将母亲的乳、主妇的乳、照片中的乳等不同人群的乳进行了细致的刻画。除了对乳的描述还有臀的刻画,夸张细腻的手法让读者感觉毫无节制,多数都认为这种表现手法不能称作为艺术。

事实上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女性生理特征的窥探表现形式,在实际意义上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生理隐私窥探的欲望。长篇小说《丰乳肥臀》中讲述一个女性上官鲁式,她之所以和男子耦合,目的是为了给丈夫留下后一代。她的一生遭遇坎坷,因其丈夫不能生育,但为了丈夫的后代,与多个男子留下几个女儿,一个可爱的儿子,小说以这个儿子为视角讲述了鲁式一生的经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家庭和孩子,养育了众多儿女。小说中上官鲁式是一位对生命充满关怀的女性,表现出的女性形象既卑微又高雅,充分体现了莫言的人文主义关怀。

不向苦难低头这一类型女性形象,在莫言的作品中也有很多的体现。如《白狗秋千架》,这部作品以一个回乡路上遇上初恋女子的青年男子的心理变化为主线,以忧愁的口吻讲述遇到的农村妇女的故事。男主人公在回乡路上偶遇儿时两小无猜的玩伴,通过两个不同阶层的情侣对事物的心理变化进行叙述,反映了女主角不愿屈服的个性。秋千架作为贯穿的主线,成为女主人公悲惨遭遇的开始。在莫言的刻画下,女主人公并没有向困难的生活低头,当男主人公离开故乡的时候,白狗将他带进女主角身边,想在他走之前为自己生个孩子。在这部作品中的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思想道德观念显然已经违背了当时的习俗观念。

另一个顽强女性则是《四十一炮》中被丈夫抛弃的杨玉珍。虽然杨玉珍被丈夫抛弃,但她并未因此放弃生活,而是选择独立抚养孩子,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想要的生活。她以收破烂为生,养活了儿子,盖起了让人羡慕的豪华房子。莫言并不是直接刻画杨玉珍难以想象的坚强,而是逐渐成长的。在最初被抛弃时,杨玉珍茫然过伤心过,这属于每个平凡女性的正常心理特征,而作品中她表现出的坚强、不屈服的性格也使得丈夫最终回到她的身边。

莫言将这样的女性刻画得真实而形象,十分切合实际生活中的女性。他的作品通过主人公生活细节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主人公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莫言的小说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中,我们不难看出角色体现出的历史背景及作者对人文主义的热切情怀和对生命的热情。正是这一个个鲜明女性形象的出色塑造,使得莫言成为文学史上成功的典范。

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为莫言的创作生涯增添了光辉的一笔。虽然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改变了创作手法,人们对他的评价也颇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出于商业经济利益进行商业性的创作,内容也缺乏文学价值。但无论外界对他的作品持何种态度,莫言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创作中的典范,从始至终他都未创造出受人摒弃的女性形象,即使是带有缺点的女性形象,也会引起女性的广泛同情。而无论是他早期或是后期的肉欲性的形象,也都以敏锐的洞察力表现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心中的桥

俗话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赞美时间的,时间的确很重要,但没有生命,时间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爸爸妈妈,多谢你们赐予我生命!

知识之桥。

如果人的一生仅有生命,没有知识,那人不就是一个睁眼瞎吗此刻,我已经上六年级了,是教师牵着我的小手,把我从一个无知的人带到了一个文质彬彬的有知识少年。教师教给了我们多少知识啊!教师就像园丁,天天为我们修枝剪叶,是我们变成一个高大、漂亮的绿叶葱茏的大树,所以,我感激教师,感激您把我们领进了知识的殿堂,走进了书香的海洋!

友谊之桥。

古人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中,拥有爸爸妈妈、教师的爱,还要拥有朋友。当我有些难题不会做时,朋友总会向我伸出一双援助的手,使我走出困境;当我有什么心事憋在心里,朋友便会给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让我心里豁然开朗,有朋友真好!

记得五年级的.一次语文单元测试,我考了史无前例的最低分,而试卷发下来仔细一看,竟然因为粗心就错了快十分,下课后,我一肚子气,坐在凳子上不说一句话,这时,好朋友走过来,安慰我,轻轻地说着没事,生气也不是办法,只要下次努力,就必须会考出好成绩。再说生气可就不漂亮了,走,我们下楼玩游戏去!我一听,顿时感到了无限的温暖,感到了朋友之间珍贵的友谊。多谢你们,我的好朋友!

这三座桥在我心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们能帮我从此岸到达彼岸,我相信有个这三座桥,我的人生航程会更见一帆风顺!

我心中的梦

人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或大或小,但却都不得那样神圣和虔诚。但也正因为这份高贵的梦,使人们在挫折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不堪重负,甚至放弃了它。

那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于是有了苦心人天不负的壮气豪语。因为他心中有个梦,于是有了奋斗的目标,他没有放弃他的梦,是他的梦让他“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的。

那时居里夫人身患绝症,她并没有自暴自弃之举。一开口便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于是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造福人类。这也是因为她心中有梦,促使她如去做。

在寻梦的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也会有一点暴风雨,那就需要我们学会把痛苦缩小。

大家都明白影视明星潘长江吧——一个身材矮小的确人。当大家笑话他身材的时候,他却自我安慰道:“小又怎样了?浓缩的就是精华,小有小的用处,大有大的用处呗。”这就是心中有梦,为了心中的梦。

其实,我们不必把打碎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我们需要把痛苦缩小。在此时,我想高声呐喊:我有一个梦,那就是人人都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人人都拥有那迎难而上的智慧。当然,要做到这样首先就得自我做到有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仅有缩小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痛苦,敞开心扉去应对世界,那梦就会与你不遥远,简直触手可及。

梦,需要用心应对,用实际行动去实现,梦就不会像地平线永远看得见而摸不着,梦只会给永远追求它的人成真。

我心中的梦

我靠在沙发上发呆,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我似乎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那天,我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草丛中,任由蝴蝶在我裙旁飞舞。

刚走入夏天,蝴蝶便漫天。一开始,一直到立秋,我眼前似乎只有一般的白色蝴蝶在缭绕整个方圆。它们并不出众,仅仅是花瓣的颜色,但其翅膀似乎更加薄而透明一点。它们在空中飞扬,仿佛穿着唐盛装的少女特地瘦腰如舞,袖摆迎风招展。

它们默默的,默默的,点缀整个夏天,自娱自乐。

不巧,夏天是大雨连绵的。窗外雨越下越大。我蜷缩在被窝里,听着门外的雷声,默默为蝶儿祈祷。

我发现我竟成为了一只蝴蝶,淡白色的,躲在树洞里。没有月亮的晚上格外阴森,周围的一切都在铁青着脸,阻挡我的视野。闪电将整个世界劈成了许多小碎块。我好恐惧,心也随之而碎。风刮进树洞,带来的是哭泣的哀号,不觉让人心颤、心酸。由不住,我也逐渐变得泪潸潸了。

第二天,雨停了,可我却错过了彩虹——或者说根本没有。潮气太大,无法使我更好地滑翔。但我依然探出头,贪婪地呼吸新鲜的空气。等太阳再升高一点,我要继续为世间锦上添花了。

我睡醒了。窗外的雨仍然在下,可这已经是第二天了。

不论是任何人,都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是的,只不过是幼小时候的洗礼而已。我们只是平凡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向困难低头。我们必须尽其所能,为美好世界不懈努力!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中的三个故事

莫言:今年是2013年,到2050年还有37年。37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那是1976年,那时候谁能想象中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中国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大。那么,37年后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如今中国发展更快,变化更快,所以不要按照现在的情况去设想未来,我们可能无法想象那时会发展成什么样。不过,这些年中国的发展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有条件发展地更理性一些、更沉稳一些。

故事二:差异定价。

莫言说,他经常在家乡的集市上转悠,看到有一个卖麦子面粉等的小贩,他的价格常常比其他的小摊卖得稍稍贵一些,别人卖1块1,这位小贩卖1块1毛五,仔细一看,在他的'麦子和面粉旁边,放着一小勺的石子沙子,大概的意思,就是我没有把这些石子沙子放在面粉麦子中间,价格当然就要高一些。

故事三:敢于信任、值得信任是商业文明的基础。

关于如何理解商业文明,莫言说,我还是再讲一个故事吧。我的一位前辈做生意,借了济南一家商号的钱。后来到年关他就坐车到济南还钱,那是一大口袋钱呀,可以说是巨款。在车上,他遇到一个人,大家聊天,问:你是干什么去?那位我家前辈就告诉他:我去济南某某商号还人家一口袋钱。结果那人说:巧了,我家就在那个商号边上,我们一起去吧。我的那个前辈说:我这次还有许多事情,干脆你带着这一口袋钱和字据,替我把钱还给那家商号吧。后来前辈就提前下车,办其他事情了。那个陌生人也真的把钱交给了那个商号。这就是一种商业文明,相互信任是商业文明的基础。当前值得忧虑的是,相互没有诚信和信任,每个人都可能相互是加害者,农民生产的牛肉羊肉自己不吃,但是他买的别人的商品也可能受到伤害,没有诚信,每个人可能都成为受害者。

故事四:信任的力量。

莫言说,在他的小说中,写过一个情节:一位父亲为了显示自己的枪法高超,拿出一个苹果放在孩子的头上,然后拔枪把这个苹果打碎。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与孩子之间是相互信任的,首先是父亲的枪法要好,不能是怂包;其次孩子对父亲要有信任和信心,信任在外人看来,也可能包含着巨大的冒险。

我心中的她_

她跟我一个幼儿园一个班,在小学我们也分到一个班。

她长得很美,留着一个马尾辫,有着一双柳叶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透着活泼。无论走到哪里,她都好像是世界的宠儿。任何事物都是她的陪衬品。

本来,她在教室安安静静地像一个公主该多好,可无奈这家伙篮球、足球、羽毛球……凡是球的她样样也不差,这人田径还和我分在一组,连我都差点输给她了。

有一次班级举行篮球,她竟然让我和她一队,我俩一起打八个男生。我抢过一个球,正准备三步投篮,结果这家伙非要让我把球传给她,我不肯。在投篮的时候,结果一个人把我一撞,我投偏。她气得从地上拿起一块石头追着我打。“啊!啊!啊!”我一路惨叫,旁边的同学们用可怜的目光看着。一个人对我说一句话,自作孽,不可活。”“你们太不够意思了。”操场上充满了我的惨叫声。等我们离开后声音还在持续。我答应她以后都听她的,她才不追我。

这家伙理科成绩能进全班前五,而语文却经常考得一塌糊涂,简直一看到她试卷就瞎了我的双眼,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的意思都不知道。她脸色铁青地看着我,我打了一个寒颤,一股寒意从我的脚跟一直到我的头皮。她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我一看大事不妙,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跑出一百多米,只见她拿着一个水杯,以百米跨栏的速度往前冲,我大吃一惊赶快找到一个男卫生间就往里钻,哈哈哈,捉不到我吧,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强大,看你能奈我如何。“哼,你别得意。”说完她做了一个令我八辈子都想不到的动作,直接往卫生间里一钻,要知道卫生间里还有人在解手。我大吃一惊,那个正在解手的摔了一跤,可她不管三七二十一拽着我的耳朵往教室里走。

现在她要去湖北上学,我笑着对她说:“现在你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了吧。”

她就是令胡静怡,我最喜欢的那个人。

莫言小说中的色彩喻意

莫言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对色彩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定位。作家作为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存在,他对色彩的感知有民族的成分,也有其个人独特自觉调整的成分。莫言作为一个对色彩有着奇特而近乎完美感觉的作家,自然更不例外。更为复杂的是,莫言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色彩感知特征,早期与晚期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莫言早期的作品中,最初的如《民间音乐》,偏重于文人文化色彩知觉形式。自《秋水》、《透明的红萝卜》至《红高粱家族》,莫言则明显地向民间艺术色彩感知形式转移。鲜艳明朗的色彩与物像随意搭配,产生了明显的自我指涉语义,主要的隐喻效果就是由色彩的铺染产生的,莫言喜欢用色彩鬼精灵般的跳动去触动读者的每一根神经。

莫言对红色似乎有着特殊的敏感,或者说偏好甚至敬畏。红色仿佛赋予了莫言的才情以一个集中的宣泄口,当红色意象从他的脑际浮起时,它对莫言便有一种神秘的召唤力。在《透明的红萝卜》中,黑孩从萝卜地里拔来了红萝卜,“泛着青蓝幽幽光的铁锄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这个象征着人生美好憧憬的红萝卜映象,就是以幽蓝的底色红托出金色的基调。而这个美好的映象的出现依赖于两个外在条件:其一,是小石匠与菊子姑娘两情相属,走进桥洞的时候,在火炉的映照下,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黄色,而红色与黄色的协调,正是赤足的金色。因此,红萝卜映象中的'金色基调就意味着性,是一种野性的圣洁;红色则意味着健康与激情。其二,一向沉默的老铁匠,突然唱起悲怆凄婉的一段戏文。因此,红萝卜映象中那幽默底蕴所指的意义,就是对现实倾向的两性情爱之中人生苦难底蕴的感悟。《红高粱》中,那浓重的红色底蕴达到了一种极致,红色是红高粱中最重要的角色,那是充满了战斗性的血腥味的红高粱。莫言的《红高粱》能够震撼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红色本身。

另外,莫言早期的作品,象征着民族血性钢骨与自由灵魂的先人们所活动的场景,都是色调明朗单纯的。譬如浩茫无涯的秋水(见《秋水》),洁白如雪的梨花(见《老枪》)。白色意味着纯洁、刚正;黑色代表神秘、残忍与死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红绿两色是对比明快、鲜明而协调的。红高粱作为高密东北乡的图腾,一律挺拔叶子油绿,且有通红的穗子,一派流金溢彩的风貌;坚韧的老茅草“不知是红还是绿”(见《大风》);在辛勤劳作的农民背后,最浓重的是绿色背景。绿色代表了朴野顽强的生存耐力、希望与生命力。

我们无法否认莫言运用“视觉”在色彩的表现上高人一筹、精确入微的分辨力,但我们同时也惊诧于莫言的变化。早期那种明朗多姿的色彩象喻系统在莫言晚近的作品中(1987年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异。

红色、绿色等最为主要的色调都呈现了背逆。描写红萝卜时那种野性的圣洁,描写红高粱时那种野性的悲亢,在《红蝗》里却如此混浊,近于野性的发泄。红色开始和蝗虫这样的自然灾害相关联(见《红蝗》)。曾经玲珑剔透的红色,曾经火一般摇曳的红色,变得腥臊污浊,涂满秽垢。在《透明的红萝卜》和《红高粱》里可以感觉到一种冷冷的情绪性偏激,在《红蝗》里变得更为冲动而且又夹杂着作者止不住的嘲讽。在《罪过》中,那夺走弟弟生命的逆水上行的奇花也是红色的。在这里,红色已经不再能引起我们美好的感觉了。很显然,在这个阶段的作品中,红与绿都已发生了变异,失去了先前作品中那种鲜明与协调的关系。这时,红与绿的隐喻意义,都关联到人类原欲的罪衍,暗示着人性自身的邪恶。有着一种生命的力量――反叛精神――罪恶原欲的转变。

很明显,早期《红高粱》中的“红色”与“绿色”意象和晚期《红蝗》、《欢乐》中的“红色”与“绿色”意象已形成了一个对立的体系。莫言对他家乡的“黑土”深沉的爱与恨,对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爱与恨就完整地体现在“红”与“绿”这对立的意象系统之中。

色彩变异的文化心理。

莫言以其浪漫主义情感夸张的极致,完成了人类永恒道德理想的情绪表达。然而莫言终究是一个中国人,他未能超越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伦理情感的价值取向。民族民间(特别是地域)历史文化母体,给予作者巨大的心灵负荷,使他极敏感于民族伦理生存现状的混乱,并由此在对人类本体悲剧境遇的感悟中,陷入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也在他正面另一种文明时,哲学意念在经历着由尼采到叔本华的转变,以至于在《红蝗》的结尾处,他特别注明作品的叙述者“我”不是莫言。

色彩象喻系统的变异最直接地体现了这种题旨的转变。在莫言晚期作品中,绿色的使用分量加大,并且总是和卑贱蒙昧的生存相关联。《三匹马》中,围绕着被性压抑着的蒙昧的人,基本场景是盛夏密如屏障、密不透风的绿色玉米地;《弃婴》中的故事也开始于绿无边际的玉米地;作者深恶痛绝的杂交高粱也有着暗绿色的毒液(见《奇死》后的信笔涂鸦);《狗道》中,疯狂的狗群是由绿、红、蓝三条疯狗率领着对人的攻击;《欢乐》中,所有绿色的物像都是丑陋肮脏的,主人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由衷憎恶,干脆抽象为对绿色的疯狂诅咒。绿色的象喻指涉语义是丑陋、污秽、蒙昧的生存、盲目的生殖力。那结尾黄色的麻花蝴蝶,更区别于黄色的一般含义,更多地与死亡、邪恶联系在一起。

莫言晚期作品中的色彩,尤其是红色与绿色,就如希腊神话中打开了的潘多拉的盒子、阿拉伯神话中去封了的所罗门的瓶子一样,喻示原欲的罪衍。作者由此表达出对人类本体欲望的道德怀疑。莫言在道路的选择面前露出了犹疑困惑的神色,但对虚伪、丑陋的憎恶又常常使他无力去谴责直露的野蛮。而且,他实在更愿意对粗犷、质朴的野性发出赞美。当那种野性的冲动跃上纸面时,莫言自己也会沉浸到对它的欣赏中去。当他由对野性的欣赏转而表露出对另一种文明的鄙夷时,他所钟爱的色彩便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异。

在莫言精心营造的感觉世界中,色彩如同跳跃着的精灵无处不在,它不仅给作品增添了诗意,而且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作品的思想性,凝聚着作家的主体意识,爱憎毁誉,各不相同。总之,色彩之于莫言小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