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

ID:9469706

时间:2024-05-06 19:00:06

上传者:BW笔侠

教学工作计划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

本次活动先让幼儿跟着钢琴有节奏的做拍手律动,目的是稳定幼儿的注意力,然后以一只孤独的小鸭导入,了解孤独的原因是没有朋友,激发幼儿找朋友。找朋友的.游戏时幼儿跟着老师一边唱一边进行有节奏地打节拍,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锻炼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通过平时幼儿快快乐乐在一起的一些课件,勾起幼儿回忆与朋友在一起开心的片段,发起幼儿再次对找朋友的欲望。最后,延伸活动,带领孩子到宝宝班去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其实这个时候的孩子都是很放松的,走出课堂、没有压抑,既巩固了歌曲又让幼儿形成一种自主游戏的方式。

(一)运用令同伴愉快、接纳的动作有节奏地向朋友打招呼。

(二)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进行互助友爱的教育,使幼儿懂得友情,珍惜友情。

重点:愿意参加音乐活动,并逐渐对节奏有所认识。

请一个中大班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熊、音乐磁带《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与小熊做朋友

2、和小熊打招呼,告诉小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3、小熊和幼儿根据歌词对话,小熊念上句,幼儿答下句,并用点头,挥手、拍肩、敬礼、鞠躬等动作回应小熊。

4、有这么多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小熊的心理觉得怎么样?

5、小熊高兴地告诉大家:我找到了许多朋友。

(二)学学找朋友的歌

1、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倾听全曲。

2、鼓励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齐唱两遍。

3、小熊和幼儿一起唱,边唱边做打招呼的动作。

4、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表现“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要求有节奏,每两拍做一下动作。

(三)邀请朋友跳个舞

1、播放音乐磁带。小熊乐呵呵地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请幼儿说一说小熊是怎样邀请朋友跳舞的。

2、请一个幼儿做邀请者,有礼貌地请小熊跳舞,然后再去邀请其他幼儿一起跳舞,直至全体幼儿都成为邀请者为止。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

1.在初步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表现邀请舞的简单动作。

2.体验与同伴共同唱歌跳舞、共同游戏的`快乐。

2.学唱歌曲。

3.学习“小步跑”、跳点步等基本步伐。

体会同伴共同唱歌跳舞的快乐。

探索学习邀请舞的简单动作。

2、拍节奏:你有几个好朋友?

/xxxx/xxx//xxxx/xxx/。

师:你有几个好朋友?幼:我有x个好朋友。

3、律动准备:找到一个好朋友?

(幼儿跟着音乐寻找自己喜欢的朋友,两个朋友共同舞蹈)。

二、朋友来歌唱:

1、听听歌曲(要求:听清歌词,分辨乐句)。

第一句歌词在找朋友,第二句歌词找到朋友,第三第四句歌词与朋友一起舞蹈)。

2、唱唱歌曲(要求:唱的欢快跳跃,咬字吐字清晰)。

三、朋友跳个舞:

1、示范表演(看视频,“她们是怎么跳舞的?”“跳了哪些动作?”)。

2、分解模仿动作(出示动作示范图示,排列顺序,初步模仿)。

3、尝试舞蹈(幼儿和同伴一起边唱边一起跳舞)。

四、交换朋友来跳舞。

1、再次欣赏(介绍什么叫邀请舞,关注“她们是怎么交换朋友的?)。

2、说一说学一学(什么时候换朋友?用什么动作交换朋友?)。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

1、引导幼儿知道相邻数,掌握5以内的相邻数。

2、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课件、游戏操作材料等。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找朋友”。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有好朋友吗?”幼:“有。”

师:“那我们去找找好朋友,好不好?”。

幼儿自由的跟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做动作。可唱两遍。(引导每位幼儿都找到好朋友,两个人面对面互相做动作)

2、师:“孩子们,都找到好朋友了吗?那拉着你的好朋友的手我们轻轻的坐到小椅子上去吧”。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你的两边都坐着谁,你现在和谁成为邻居了。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你刚刚找到的好朋友呀,那你想不想再认识一个好朋友呀,那和你另一边的小朋友也打个招呼吧,啊,现在有了两个好朋友了,现在翁老师教小朋友一个新词叫邻居,现在你的两个好朋友都变成你的邻居了。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你的邻居都是谁呀?”(请个别小朋友介绍一下,学说完整话,我的邻居是某某和某某)

(二)通过课件初步理解5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课件一,讲述故事《小羊们去秋游》

师:“孩子们,今天有一群小羊们要去秋游,你们想不想去呀?”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小羊,点数一共有几只小羊。

2、出示课件二,继续讲述故事。师:“小羊们玩得很高兴呀,天越来越黑了,小星星出来了,月亮宝宝也睡觉了,小羊们也困了,他们决定找一个地方住下来。

3、出示课件三,师:“,他们来到了森林旅店,要在这休息一下。明天再回家。我们来看看它们都住在几号房。”

4、提问:

(1)沸羊羊的邻居是?引导幼儿说完整话。

(2)美羊羊的邻居是?

(3)懒洋洋的邻居是?

5、用数字转换,让幼儿知道5以内的相邻数。

师:“孩子们,小羊们和村长已经回到房间休息了,房门上的数字宝宝开始说悄悄话了,它们说,小动物都有自己的邻居,那我们的邻居呢?。”

师:“数字宝宝2说,我的邻居是谁呀?小朋友们快帮我找一找。(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师:“那5的相邻数是几呀?(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师:“那3和4有没有相邻数呀?”

得出结论:每个数都有相邻数,1只有一个相邻数。

6、出示课件四,操作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课件找出数字的相邻数。

(三)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给不同物体的数字宝宝找出相应的相邻数。

(四)游戏“大灰狼来了”

2、跟着音乐一起去羊村,做动作,找到朋友圈,进去玩一玩。引导每个幼儿都找到朋友圈。

3、灰太狼来了,小朋友们自己找到相邻数躲到朋友圈里。

4、孩子们,有三只小羊被灰太狼抓住了,我们一起去把她们就出来好不好?

自然结束。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在开始上课之初,我提出一个问题:我再什么位置?这个学生都是非常积极的进行描述。当然学生描述的时候,有的学生描述的好,能够让人比较容易知道我的位置,有的不能。这个时候,我就再问一下,这个同学的描述,你能准确知道我的位置吗?这样学生,就是知道自己的描述出现在哪里?我变换了三个位置,学生分别描述了三个位置,通过这个三个位置的描述,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之中,因此我提出问题:你是怎样通过别人的描述知道我的位置的?这个时候,一些反应比较快的同学,已经发现并且总结出来。通过总结,学生能够知道位置的确定需要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参照。这个活动非常的好,不需要多媒体,就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知识,而且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学生的参与还是比较的高。

然后我我让学生描述一个同学的位置,其他的同学进行猜,这个同学的位置。这个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学生的掌握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给学生除了一个题目:在纸上画一画自己家的平面图。通过学习画图,学生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然后根据参照进行画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锻炼自己的学习的知识。

《我的朋友在哪里》教案及反思

1、试着与同伴交往并体验与同伴交往的乐趣。

2、学习向同伴表达:我想和你做朋友。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音乐找朋友,手偶老虎、小松鼠等。

1、与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播放找朋友的音乐,在音乐停止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告诉大家你的朋友是谁。

教师示范找朋友,然后引导幼儿游戏。

2、以故事的方式,引出手偶。

教师讲故事,把我想和你做朋友这句话体现到故事中去。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故事里都有谁?

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

他们说了什么?是怎么回答的?

3、引导幼儿学说“我想和你做朋友”这句话。

如果你希望和他成为朋友你能怎么说啊?还可以怎么说?

4、再次听故事并在找朋友的时候引导幼儿来说“我想和你做朋友,我也想和你做朋友”

本次活动我在设计前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进行了一些分析,而且刚入园的幼儿注意力也是需要我们的活动丰富多彩才能抓住。根据让幼儿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来达到目标。

最先开始的找朋友活动可以说幼儿的主动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个幼儿都会高兴的找自己的朋友并且大声的说出朋友的名字,但在语言发面并没有太大的发展。

《我的朋友在哪里》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

2.练习说完整话。

3.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积木。

活动过程:

一.认识朋友。

教师伸出手指,“这是几”。幼:“1”。教师伸出手指,“这是几”。

交个朋友好不好,幼:好。师:来,说红红的朋友好,红苹果也向小朋友们打招呼。绿苹果和黄苹果也是一样。

二.交朋友。

到这来,我要和孙老师做游戏。游戏《找朋友》边游戏边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相互介绍一下自己是红红的朋友。绿绿的朋友。黄黄的朋友。)。

三.找朋友。

玩具城里红红的朋友,绿绿的朋友和黄黄的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不想玩玩具。幼:想。师:那我要把你们分成三组。当我喊红红的朋友在哪里的时候,你要看看自己的卡片,如果你是红红的朋友,你就喊红红的朋友在这里,一边喊一边跑到老师这来。那你是黄黄的朋友能来吗?幼:不能。师喊幼答)。

四.玩积木。

教师巡回指导,(积木里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师:你这是由什么朋友组成的?(根据幼儿拼出的图形)。

《我的朋友在哪里》中班教案

1、感受歌曲中优美的旋律、了解春天的美丽。

2、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二、环境创设。

事先远足活动、有过春天谈话。

三、活动过程。

(一)、回忆远足。

1、上次我们找春天了、说说春天在哪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2、小结:我们找到了绿绿的小草、树发芽了、长叶了、各种美丽的花儿都开了、蝴蝶在花丛中飞、小虫子也出来了、鸽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原来春天在这里。

(二)、学习歌曲。

三、边唱边表演《春天》。

春天很美、我们用动作来表示、比比谁表演得春天最美。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我的朋友在哪里》小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面部五官,能准确指出五官的位置,并了解五官的功能。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五官不完整的布娃娃头五个。

三、活动准备:

1、通过和幼儿谈话,引出布娃娃。

2、让幼儿观察布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说一说娃娃脸上都长着什么?让幼儿自己观察后说出:

眼睛(两只眼睛,可以看东西、看电视……在鼻子的上面)。

眉毛(两条眉毛,有了眉毛好看,美观……在眼睛的上面)。

鼻子(一个鼻子、可以喘气、闻香味、……在眼睛的下面)。

嘴巴(一个嘴巴,可以吃饭、说话、唱歌……在鼻子的下面)。

耳朵(两个耳朵,可以听声音、听老师说话……在脸的两边)。

让幼儿一边说一边指,加深幼儿对五官位置的印象。

3、让幼儿了解五官后,知道这些五官都有自己的本领,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保护耳朵:(教育幼儿不能自己用硬东西抠耳朵,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不能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保护鼻子:(不要往鼻子里塞东西,不要用手抠鼻子,流鼻涕时要用干净的手绢擦)。保护嘴巴:(平时不要用舌头舔,很冷时带口罩)。保护眼睛:(不用脏手擦眼睛,眼睛里有东西时用干净的手绢去擦)。保护眉毛:不要用手去拔,不要顺便用刀子去动它,我们还要经常给它洗洗澡)。

5、游戏:“什么不见了”

依次出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他们的脸上都缺了什么?让幼儿给他们找一找并给贴上,让幼儿依次给他们贴上:眼睛、鼻子、眉毛、嘴巴、耳朵。

6、游戏。

两个幼儿面对面,根据老师的问题指对面幼儿的五官。

《我的朋友在哪里》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前、后方位。

2.能正确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3.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律动音乐。

2.毛绒玩具7-8件,分别放于室内不同物品的上下、前后位置上。

3.将幼儿按纵排位置坐。

活动过程:

1.幼儿做律动拍手。

2.幼儿听指令复习对自身上下的认识。

如上面拍一拍,下面拍一拍等。

3.提问让幼儿感知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

如: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4.游戏让幼儿感知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关系。

三个幼儿到前面排成一纵队,请大家看看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中间是谁。

再请同一纵队幼儿全体向后转身,大家再看看现在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中间是谁。

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玩游戏。

让幼儿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请幼儿说一说毛绒玩具在哪里。

分组寻找,并说出在哪里找到的,依次轮流进行。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幼儿自由组合,继续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的朋友在哪里》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抱一抱、握握手等方式表达与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2、学习大胆介绍自己及同伴。

3、体验与同们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请一名幼儿上前,教师用毛巾蒙住其眼睛,请他的好朋友说:“猜猜我是谁?”

2、提问:在我们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3、请全班的小朋友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自己为什么喜欢他?

4、请个别幼儿说给大家听。

1、请小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找到后想想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他的友好。

(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教师可提醒幼儿多找几个好朋友。)。

2、请幼儿说说是怎样表示与好朋友之间的友好的。

教师:你叫什么名字?刚才你找到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你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相互间的友好的。

3、请全班的小朋友再次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找自己的好朋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友好。

三、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

《在哪里》小班教案及教学反思

1、熟悉歌曲旋律,能跟着音乐的节奏唱歌并尝试进行对唱问答。

2、掌握几种常见小动物的叫声,并尝试把叫声仿编在歌曲中。

多媒体课件小鸡、小鸭、小猫等几种小动物的头饰若干。

1、教师通过“xx在哪里?我在这里!”这样的问答形式进行点名。

2、演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3、教师通过清唱,让孩子感知歌曲,并尝试跟着老师学唱。

4、教师继续提问:老师点名其他小动物,他们该怎样回答呢?引导孩子进行歌曲仿编。

根据孩子的意愿,教师点击多媒体中的各个小动物,根据出现的叫声进行仿编歌曲。

5、根据仿编的歌曲完整进行练习。

6、游戏:小动物在哪里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头饰扮演小动物,与教师进行对唱问答,唱到的小动物可以跑到老师的身边来。进行游戏若干次。

游戏中唱儿歌

“小鸡小鸡在哪里?”

“叽叽叽叽在这里!”

“小狗小狗在哪里?”

“汪汪汪汪在这里!”

“小猫小猫在哪里?”

“喵喵喵喵在这里!”

“小鸭小鸭在哪里?”

“呷呷呷呷在这里!”......

还可以这样,老师点学生的名字:

“王珊王珊在哪里?”

王珊蹦出来唱道:“王珊王珊在这里!”

“李培李培在哪里?”

“李培李培在这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哪里?”

“叶明珠叶明珠在这里!”

7、小动物们跟着老师快活地走出活动室。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我的朋友在哪里》小班教案

目标:让幼儿在游戏过程学说方位词,激发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表达。

准备:小猫胸若干,小鱼若干,房子、大树各一,手帕老鼠若干,音乐录音。

流程:音乐游戏—集体谈话—抓老鼠。

过程:

一.音乐游戏:找小猫。

1.是妈妈,你们是谁?

2.和妈妈一起做做迷藏的游戏好吗?躲起来可要轻轻的哦。

二.集体谈话。

2.教师帮助犹如说出前、后、旁边的.方位词。

3.第二遍游戏。

4.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躲在哪里,注意幼儿的方位词。

5.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并给小鱼奖励。

三.抓老鼠。

1.我们老鼠喜欢吃鱼,最喜欢抓什么?

2.现在我们去看一看老鼠躲在哪里,每只小猫抓一只老鼠,记住在哪里抓住老鼠,来告诉妈妈。

3.幼儿抓老鼠。

4.幼儿自由讲述在哪里抓到老鼠。

5.儿歌:小花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在哪里教案及反思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又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孩子们已经在内外多次听过这个故事,因此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对故事内容进行梳理。在做《小猴子下》教学设计时,我将重难点放在字词的学习和对小猴子形象的分析上。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我将读故事、理解故事放在生字学习前面。本班学生拼音基础较好,有自学生字的能力,大部分孩子阅读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这样的安排也是可行的,学生在阅读中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在堂教学中,我将读故事的任务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自由地朗读,然后告诉我小猴子下的路线。小朋友很快帮我完成了路线图"摘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空手回家"孩子们在完成这个任务时思路是清晰的,孩子们对这些事发生的逻辑关系是理解的,这些事情的发展顺序,明白不能颠倒顺序。这些事正是说明小猴子见一物,爱一物,喜新厌旧,做事不专一的证据。在孩子们的带领下,我灵机一动,给孩子们做了个小小的心理测试。

我在黑板上标记了五个位置,让孩子们选,他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说:"我要在1号摘,我要在2号摘……"最多的还是号。我告诉孩子们,每个地方所表示的意思:"选择1号的小朋友特别容易满足,他一开始就选好了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花,做决定非常果断,但是呢,有时候会比较冲动,片面;选择2、、号的小朋友呢做决定比较谨慎,会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比较以后再下决定,选择号的小朋友呢有些强迫,因为那是正中间的位置;选择4号的小朋友呢,做决定非常的犹豫,有些追求完美,总是要到最后才能下定决心,但是这样的话你可能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但是呢也有可能得到最好的,要懂得满足。当然,答案没有好坏,没有对错。"。

小百科:猴子是一个总称。灵长类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它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