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800精选

2023年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800精选

ID:101552

时间:2023-04-22 05:02:18

上传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颁奖词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01年8月,刚刚师范专业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而当下最困难的是,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守着一份淳朴与清贫,用无私的爱浇灌山村的教育之花。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张玉滚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这根扁担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也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从2001年到2006年,张玉滚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风里来雨里去,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点钟,张玉滚和学校里的教师陆喜安扛着扁担,拿了几个凉馍往镇里书店赶,一直走到正午才到达。没顾上休息,挑选好几十公斤重的课本、练习本、粉笔后,用扁担挑着走路往学校赶。一路紧赶慢赶,晚上10点多钟,两人才走到尖顶山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一年新学期,眼看就要开学了,书本还没到齐,情急之下,张玉滚让爱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个机动三轮车到高丘镇拉书本。回来途中,因山高路险,迎面过来一车辆,三轮车躲闪不及,不幸翻倒,张玉滚的女儿瞬间从妻子怀抱中狂“飞”出去,当场殒命。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牺牲在为学生运书本的路途中,张玉滚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这个伤心的往事。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至今,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颁奖辞:

扁担窄窄 挑起山乡的未来

板凳宽宽 稳住孩子们的心

前一秒 劈柴生火

下一秒 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

风霜刻深了皱纹

有人看到你的沧桑

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张玉滚:风雪担书梦

【颁奖词】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主要事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他的贤内助: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失去了4根手指

每天天刚麻麻亮,张玉滚就轻手轻脚下床,妻子张会云也一骨碌爬起来。夫妻俩打着手电,出了门。朝隔壁学生宿舍里望望,孩子们睡得正香。

走进厨房,张玉滚从橱柜里舀出米,淘洗干净,放进大锅,倒入清水。张会云将灶里的柴火点燃,慢慢熬煮。等到一锅粥咕嘟咕嘟冒出了香喷喷的热气,张玉滚轻轻撇起小半勺,送到妻子唇边。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张玉滚夫妇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养家糊口的窘困,张玉滚也曾犹豫过,想到过离开。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思来想去,都走了,孩子们咋办?”这句话常常在深夜徘徊在夫妻俩的心间。

张玉滚有一儿一女,因为没时间照顾,他把两个孩子全部送到县城寄宿学校,两周接一次。张玉滚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把全部的热爱都给了学生,对自己的亲人,却满怀歉疚。他最感亏欠的,就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给的工资少,没人愿意来做饭,还是开不了张。万般无奈,张玉滚想到了妻子张会云,就把在外地打工的她喊了回来。

“当时她在外打工,一个月一两千块钱,收入比我高得多。”张玉滚说,架不住自己的甜言蜜语加上软磨硬泡,妻子终于同意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饭。

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为学生们做饭轧面条时出了意外,右手四个手指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残疾。

春去冬来,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就这样,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17年。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2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8月31日,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张玉滚的个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5月21日下午,八年级组全体教师在一楼多功能厅共同学习了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体会颇深。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张玉滚老师凭着内心的那份执着,扎根伏牛山深处黑虎庙村小学17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绽放在深山的教育事业上,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17年来,张老师犹如大山深处的一弯明月守望着这片希望之花。

他对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关怀有加,对每一位学生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记得学前班的一位学生,在放学后没有按时回家,他接到家长的电话后,立即带上家人连夜寻找,最终在大山的一块石头旁找到了这位孩子,将他安全地送回了家。综合以上这些事例,我觉得我们老师应该向他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也会更加虚心地向他请教,全心全意教给学生们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xx年6月,编外11年的张玉滚正式成为在编的人民教师,实现了他从事教育的梦想,而张玉滚觉得,这正是他教育之路的开始,在这条教育道路上,他能够做的、要付出的还很多很多。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张玉滚坚守着内心的这份淳朴执着,用无私的爱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所教学生的成绩在全镇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全科型教师;大山里薄弱的师资条件,并没有阻挡学生们求知的渴望——美术课,张玉滚带领学生们到校外,拿起画笔,就地取材,教同学们画山、画水、画出眼前的大自然,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放飞自己的梦想。三尺讲台,给了张玉滚诠释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也给了他传授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懂得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让他清贫的人生感知到了温暖。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说:“我在这个学校任教十六年了,(当时)毕业后,朋友们都劝我去南方大城市工作,我看到山区缺教师,就下定决心到这个学校任教。十六年来,我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但要为学生们传授文化课知识,还义务担当起了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对学生们的生活起居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由于条件很苦,每年学生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是我骑摩托车到四五十里外的镇上把书本和作业本运回来,然后发到学生手中,等等这些虽然我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是我看到一个个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在学校成长,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玉滚同志扎根深山区,为了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山区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岗位标兵的楷模,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山外的世界很大,山外的.精彩很多,但山区教师张玉滚难以挪开他的脚步——他割舍不了这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最难割舍孩子们纯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乡民希冀的目光,似缕缕阳光,一腔至爱至诚的火焰在心中燃烧如山花烂漫;扎根深山十六载,张玉滚正是凭着内心的那份执着,犹如大山深处的一弯明月守望着这片希望之花!张玉滚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先后获得了“全国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师德标兵”、20xx“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玉滚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教育岗位上,我们要学习张老师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教育的坚定信念;学习张老师潜心教学,无愧教师称号的职业情操;学习张老师精心育人,始终心怀大爱的高尚师德;学习张老师艰苦奋斗,不畏创业艰辛的优秀品质。工作中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立足自身、干好本职、自省自励、创新奋进,争做新时期教师楷模。

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榜样7》张玉滚事迹精神(一览)

《榜样7》张玉滚事迹精神具体是什么呢?山村小学何以成为精神高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榜样7》张玉滚事迹精神,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盛夏将至,伏牛山腹地依然舒爽。

“新时代楷模,黑虎庙张玉滚,前方27公里”……汽车旋行于山道上,不时能看到路边醒目的指示牌。

从县城出发,历经两个多小时,记者终于来到了张玉滚所在的黑虎庙小学。

黑虎庙小学隶属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地处伏牛山深处,位于三县交界处,距离县城70多公里。以前,黑虎庙人外出办事,必须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山越岭才能走出大山。那时从黑虎庙到高丘镇,来回通常需要10多个小时。

黑虎庙村1300多人,下辖13个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圆近20公里的带状山坳里。学校虽说在村里的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步行要3个小时才能到。

20年前的黑虎庙小学,全部家当就是13间土坯房;如今的黑虎庙小学已经是美丽的寄宿制学校。黑虎庙小学的蝶变离不开张玉滚——一位共产党员对山乡教育的无私奉献。

有一种收获叫极致付出

2001年从南阳师专毕业后,张玉滚选择了一条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选择的道路,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代课教师。“玉滚回来了,咱们娃有希望了”。背负乡亲的期望,21岁的张玉滚成了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

彼时,13间土坯房就是黑虎庙小学的全部家当。

从此,接过老校长手中的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往返于高丘镇与学校之间的崎岖山路,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无数次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来回10多个小时的奔波对张玉滚来说是家常便饭。

多年来,黑虎庙小学的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张玉滚却一直在。

第二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张玉滚省吃俭用买了一辆摩托车。为学生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每年的书本、作业本都是张玉滚用摩托车带回来的,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这么多年,他先后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次数更是数不清。

即使爱女离去,也没能动摇张玉滚扎根山村做教育的信念。直到工作的第12个年头,张玉滚才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正式在编教师。

山村小学何以成为精神高地

数学课上,张玉滚与学生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语文教学中,他认真钻研课标、设计教学环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力争把授课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体育课上,他把乡土游戏融入课堂,教学生推铁环、丢手绢;音乐课上,他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学唱歌;美术课上,他领着学生到校外写生,画山、画水、画树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20年来,张玉滚没有耽误一节课。他有一儿一女,因为没时间照顾,孩子小学毕业后全部送到县城寄宿学校,两周接一次。

虽然做教师收入微薄,张玉滚却资助过300多名学生。那些年,靠种植香菇、山茱萸、杜仲,家里的资金有些节余。这基本是张玉滚资助学生的经济来源。

黑虎庙小学旁边住着一位70多岁的王奶奶,儿子在福建打工,儿媳离婚另嫁,留下3岁的孙女。张玉滚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拾柴提水、买粮买菜,组织高年级学生轮流到老人家收拾卫生、照看孩子。有一年闹干旱,自来水干枯,王奶奶无力挑水。张玉滚就主动为老人挑水,一干就是3个月,王奶奶感动得热泪盈眶。受张玉滚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帮助王奶奶的队伍。自此,“玉滚是个大孝子,是老年人的‘官’儿子(当地方言,意为公共的儿子)”在十里八乡传播开来。

如今的黑虎庙小学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还是新时代的精神高地,前来学习考察或研学者络绎不绝。

团队是一种精神共振

黑虎庙小学现有教师13人,这是一个拥有较高“精神颜值”的教师团队。

其中,教师张磊是张玉滚的侄子,是“被三爹感召来的”。2007年大学毕业后,张磊赴深圳创业,在一家公司做管理工作,并与来自广西贵港的姑娘余超凤相识相恋。2008年春节,张磊带余超凤回老家过年。张玉滚借机领他们“到学校看看”,并鼓励他们回乡做教师。

一次不行两次,在张玉滚的真诚感召下,张磊、余超凤决定留下来试一试。春节过后,张磊到镇平县玉器市场创业,余超凤在学校尝试代课。

“这里的孩子朴实、善良,他们给我的感动让我不忍心走出大山。”令余超凤没想到的是,这次尝试完全改变了她和张磊的人生轨迹。余超凤、张磊结婚后不久,张磊也回到学校成了一名教师。

教师马杏是军属,丈夫是一名士官,在大连服役。马杏原本在高丘镇中心小学工作,那里生活、交通更便利。张玉滚的事迹深深感染着马杏,“每每忍不住落泪”。去年,马杏主动申请到黑虎庙小学工作,“想为乡村教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前不久,马杏母亲因脑梗住院。“如果请假,领导肯定会批准,但我放心不下学生。”马杏索性请堂姐照顾住院的母亲。

与马杏相似,赵刚原本是镇平县城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因为感动于张玉滚的精神,主动报名参与教育局考核选拔,来到黑虎庙小学协助张玉滚工作。

去年,黑虎庙小学又迎来了刘欢、黄健菲、张仁杰三位年轻的特岗教师。因为家乡远在几百公里外,他们只有放假才回家,其他时间都在学校。所以,许多学生常常周末来学校找他们玩。

在黑虎庙小学,相当一部分学生要么是家庭不健全,要么是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内心脆弱。几年前,学生小梦的父亲过世,不久母亲失踪,她和两个弟弟相依为命。一次,小梦因叔叔给自己的零花钱少而大发脾气。黄健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并没有批评小梦,而是在她腿摔伤时、心情低落时表达关心。在黄健菲、刘欢等教师的关爱下,小梦发生了显著改变,不仅懂得感恩叔叔,而且经常帮助家里干农活。

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走出一名大学生,在教师团队的协同努力下,目前已有25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走向了更高的人生舞台。

如今,在张玉滚的带领下,这个教师团队正在憧憬并谋划着以山村教育振兴拉动山村振兴的新行动。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不忘初心,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扎根深山18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第一线。他爱岗敬业,学校师资紧缺,他潜心钻研每一门课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他无私奉献,寄宿学生多他学缝衣做饭,学生家庭困难他慷慨解囊,山区不通车,他用扁担把学生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照亮山区孩子求学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新时代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就像一轮明月静静地守望着大山深处的孩子!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把理想信念作为不懈追求,执着坚守、无怨无悔

黑虎庙小学所在的村距县城70多公里,位于伏牛山深处,四周环山。该村共有村民1300多人,下辖13个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圆十多公里的带状山凹里。黑虎庙小学虽位于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步行仍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从地域分布情况看,该小学属于最偏远,交通条件最差的,以致于没有年轻人愿意来这里任教,造成常年师资力量紧缺。

2001年师范毕业后,张玉滚原计划与同学一起去南方打工、闯世界,在老校长恳切的劝说下,他来到了黑虎庙小学。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他想,难道就因为没有老师,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学吗?他鼻子一酸,“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就这样,张玉滚在山沟里一干就是18个年头,从最初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直到2012年6月才转为正式在编教师。

张玉滚说,“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是他最大的梦想”。18年来,黑虎庙小学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一直坚持在这偏远的山区,固守一份淳朴与清贫,无怨无悔,用无限的师爱陪伴乡村孩子们成长。

爱岗敬业,潜心耕耘,把教书育人当作第一追求,殚精竭虑、担当有为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小学五门课程,他样样“精通”,从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上,张玉滚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学校缺少体育设施,大课间时,他就和孩子们围成一圈玩抵羊斗鸡,活动课还经常领孩子们去爬山。

在张玉滚心中,孩子们上课是天大的事,无论如何都耽误不得。2013年10月,张玉滚骑摩托车到镇上,由于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张玉滚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憨厚朴实的山里娃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

由于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执着坚守,黑虎庙小学不仅顽强地“生存”着,而且孩子们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先后有21名学生考上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

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把自己常年“铆”在学校,辛勤操持、甘洒热血

2001年至2006年,学校到山外不通车,要想走出大山,得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山越岭,走到最近的镇需要10多个小时。学习教材、生活用品,样样都得从镇上用扁担挑回来。张玉滚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5年间,张玉滚就是这样把自己“铆”在大山深处,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山路更加湿滑难行。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晚上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张玉滚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上。2006年,学校要盖新校舍,运材料格外难。又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身上。他驾驶一辆摩托车,镇上学校两头跑。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劳作,等到新校舍盖好时,他已瘦得脱了相。

黑虎庙小学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从家里带米面馒头,自己生火做饭。每天烟熏火燎,年龄小的孩子做的饭总是半生不熟。2003年,食堂虽然建好了,可是给的工资少,没人愿意来做饭。万般无奈,张玉滚劝说妻子张会云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饭。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轧面条时,右手四个手指不幸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残疾。望着丈夫那张因自责而满是痛苦的脸,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没过几天就重新出现在学校。只不过,她炒菜、做饭都换成了左手;见到生人,也悄悄地把右手藏在身后。就这样,张玉滚和相濡以沫的妻子用无私坚守和奉献精神,守护着山村里的孩子们。

大爱无垠,春风化雨,把莘莘学子视作亲生孩子,呵护珍视、精心培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玉滚爱教育、爱学校,更爱孩子。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为了孩子,张玉滚练就一身过硬的好本领,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18年来,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负责接送学生,从来没有让一个学生发生过安全事故。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办公室的药箱里常备着感冒发烧药;有的学生一时交不上餐费,他就悄悄掏腰包垫上。学生因贫困而面临失学时,他主动拿出工资垫付学生学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儿童,没有让一个学生因家穷而辍学。

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等称号,2018年9月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2019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