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春的身影作文800字实用

最新春的身影作文800字实用

ID:108206

时间:2023-04-24 05:16:23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的身影篇一

记得那个天寒地冻、寒风凛冽的冬日,一阵寒风吹来,仿佛刺骨一般。早晨,当我还在被睡意束缚的时候,您却已经起床忙碌起来了。

您系上了围裙,开始洗衣服了。您先在盆中倒上水,把脏衣服放进去,倒入洗衣液。接着又是搓又是揉,不放过每一处污渍。尽管水有多么冰凉,您时不时还打了几个喷嚏,又不停地搓着。那寒风“呼呼”地吹着,掠过您那黑白相间的头发。

洗完了衣服,您又将它们晾在了阳台上。随后,您又急忙为我们准备早餐。那娴熟的动作,忙碌的身影,一会儿切着菜,一会儿炒着菜,一会儿又往锅中洒了点调味料……不一会儿,那芳香四溢的味儿跳着优美的舞蹈,从厨房中飘出来,令人垂涎欲滴。做完早餐后,您又去忙别的事了。

感谢您,奶奶!

春的身影篇二

;

闲下后,一想到户籍还在渠江边的老家,就有了把那房子整修一下,一边种点青菜萝卜,一边看书写作的念头。和老伴一商量,她竟比我还迫切,那房子盖起都三十年了,还是请谢木匠吧,连楼板、桷子、檩子一起换!

谢木匠爱看书。我的笔记还记着他当年的一段雅论:木材,就像一只天真的牛犊,木匠则是驯化它耕田耙地的农民。农民爱牛懂牛、驯化得法,耕牛才会长得油光水滑,浑身是劲。做一架床、一把椅子、一面梳妆台,哪怕是一担水桶,都要懂、爱、研究,做出来的活儿才有灵性。

谢师傅带着徒弟,进门看见备的料是一色的柏木,眼里漾起了笑意。两师徒一会儿弯尺,一会儿墨斗,一会儿墨签,比来划去,紧紧张张一天下来,房檐下便分类码满了大门、卧室门、餐厨门六七堆不同长度弹上线的木料。

谢师傅把一块方木,用两把铁爪子往树上一抓,对徒弟说:“电锯锯口大,这块抬三层,就要废掉一匹板子,来,咱俩人工锯。”说着,衣服一脱,两师徒面对面,弓步以待。师推徒拉、徒推师拉,徒弟推得猛、师父拉得柔,那肘拐一去一回,极具节奏,明晃晃的锯皮在来回噬啃木头,两边的锯口一点一点源源不断地吐着锯木面。

最长见识的是镇(铺)楼板。这天清早,谢师傅一到就说,紧紧张张搞了四五天,这几间屋的楼板、楼栿终于准备好了。狠狠喝了半盅茶水,谢师傅提上斧头、锯子,拿上备好的槌板来到二楼。师徒俩一左一右,同步把楼板向南墙一推,各自一块槌板紧靠上去,赶紧一人一根錾子浅浅打入楼栿,向前撬着,师父喊:“一、二、三!”师徒俩同步举起斧背向槌板上“嘭”一击,连喊三遍、向前敲打三下,那楼板因槌板隔着不卷不损,竟向前移动两颗米粒的距离。师徒俩只“嘭嘭”几下,两颗长铁钉就将楼板固定在楼栿上,楼板无丝毫回退迹象。錾子撬、斧头撞、铁钉固……楼板才嵌三块,两人的背上已湿一大片。

谢师傅才像完成一件大事,又说:“真正难的是做那铺架子床呢!”

三天后,把房上的活做完,该做床了,谢师傅犹豫了:“做床不如买,现在的架子床才一两千元。如果要做得体面,不浪费材料又实用,和你这木楼配称,就要借鉴明清风格,三面带围栏,上配承尘、挂檐、床楣。你这是楼房,可以不要前榻,但女人要放个头绳、耳环、戒指,男人要放手表,孩子要放两本娃娃书,就要做块一头带个小抽屉的后台,床庭、束腰、四柱、八椠都要造点型……”老伴听得两眼放光,我就点了点头,做!

我忙着订琉璃瓦、配洗漱间设备,只对谢师傅交代了要精心设计,做到一流,便没顾得管这事了。过了八九天,谢师傅把我喊过去,指着一堆长短不一、粗细有别的小木方和弧形、圆形、椭圆半成品说,估计还有十来天,这些该打眼的、做榫的、凿槽的、留卯的,才会陆续成型。说着,把我带到放成品的房间,只见他徒弟将床后边一面已装一半,手上只有一把木槌,旁边一把刨子,却不见斧子、锯子、胶水、钉子,更无射枪。这床不仅要睡两个大人,孙娃们回来还得在上面蹦跳呢!

正为它的结实担忧,谢师傅指指正在安装的正围介绍:这架床,没有一颗铁钉,没用一滴胶水。这接头的造型,外表看不出什么,其实加的是楔钉,就是木锁;这个转角木料小,表面看衔口密实只一条细线,实际里面是暗单榫;这个转角木材粗,受力大,几乎看不到衔口,实际是暗双榫……这个直直的,你看我这么使劲,它为啥纹丝不动?行家从这里一瞧,就知道是抄手榫。打个比方说,它们现在就像人的关节,表面肤色一样,左弯右拐,无断无裂,实际内部已有筋骨、血络相连。就像一棵大树,下面的根须已是盘根错节,一般几十几百年,都不会断、折、散的。再换句话说,即便学会了这些手艺,不熟悉这些木料的树龄、个性,不懂扬长避短、随性随形,做出来的活儿,也难有精气神。

真是行行有高人,让我眼界大开,一件木器,竟有这么多学问。八天后,一架不上漆不上油的架子床做成,老伴看完高兴得合不拢嘴。

摘自《人民日报》

相关热词搜索:;

春的身影篇三

不远处,车辆来来往往,路人匆匆而过,谁都没有看见那小女孩孤独的身影,或者看见了,却只当看不见。那血泊如同罂粟,美丽而含有剧毒,小女孩就在这华中,显得愈发恐怖,她的双眸越来越暗,越来越绝望。

肇事者在造成这一惨剧后,无情地逃逸了。经过的车辆、行人视若无睹,只剩下小女孩的奄奄一息。小女孩的容颜在淡黄色的路灯下显得可怖。在这繁华的城市生活背后,小女孩被遗忘了,显露出的只是黑暗的人心。

终于,像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那个拯救小女孩的人出现了。他皱着眉头从血泊中抱起了小女孩,厌恶地看那些人一眼,飞速的跑向最近的医院。那皱着的眉,厌恶的眼神是对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地批判。那救助者的小小身影愈发显得突兀,像是对那些见死不救的人的讥讽一般。

小女孩最终得救了,当面对记者的镜头是,她小得如向日葵般耀眼。这笑容,照亮了社会的每个晦暗的角落,使得那些冷酷的人心虚,刺伤了那肇事者的眼睛。那小小身影,定格在人们脑海中,没有让社会各界人士寒心,更使得一些人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