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复的特点(八篇)

批复的特点(八篇)

ID:1089691

时间:2023-07-07 09:57:39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一

行政公文批复的格式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由小编来告诉大加吧。

批复是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

从上述概念可以看出,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属单位“请示”事项所用的公文。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和不能自行决定的事项,向上级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上级机关就应当通过批复对请示的事项给予明确的答复,使其明确行止。

批复只用于答复有隶属关系下级机关的请示,它属于被动行文,提出请示的下级机关就是批复的主送机关、批复的行文对象,目的在于解决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具体问题。答复同级机关和没有隶属关系机关洽商工作或询问事项的来文,就不能以批复行文。

批复是上级机关针对来文单位请示的具体问题作出的答复,态度鲜明,意见具体可行,让下级机关有所遵循,明确行止。

批复是上级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理论并经慎重研究而决定的,其意见不是提供参考,而是请示单位必须遵照执行的。

按针对内容的不同,批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具体性批复。就下级机关请示的具体事宜所作的批复。

(3)法规性批复。对下级机关拟制报批的行政法规制度给予批准使用的批复。

(4)直答性批复。只对上报请示的单位直接作出的批复。

正文是批复的主要部分,是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所作的具体答复。一船由引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引语。引语是批复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这是批复的根据。其作用在于表示已经知道下级请示的问题,从而引出应有的答复性的文字。一般情况下,引语只要说明下级机关有关请示已经“收悉”,表明批复者的态度,如“同意……”或“根据……意见,现函复如下:……”。

(2)主体。这是批复的中心内容。内容简单的,一般只有一个段落,只表明同意或不同意、应该不应该;内容复杂的,可以分段,逐条表明态度,或原则同意,或不拟批准,或需要补充、修正的地方。

(3)结尾。批复结尾可写上“此复”,或不写。

关于xx省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的批复

民行批 [] 4号

xx省人民政府:

你省x年x月x日《关于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的请示》和x年xx月xx日的补充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南通县的行政区域为通州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

xx部(盖章)

x年x月x日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二

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内容具有针对性

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因此批复的内容必须明确、简洁,以利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3)效用的权威性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4) 态度的明确性

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三

批复的特点有什么?那么,下面就随本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批复不是主动的行文,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在复函时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十分集中。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复要给以明确的指示;对于请求批准的请示,批复或者同意、批准,或者不同意、不批准。有时,由于情况的复杂性,原则同意,但对某些个别环节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充许的,不违背态度明确的原则。但如果观点不明,态度含混,令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就不合基本要求了。

对于撰写批复的上级机关而言,不管是发出指示还是批准事项,都必须有政策依据,不能随意为之。对于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而言,批复一旦到达,就是行动的依据,不得违背。在这些方面,批复和指示的特点是一致的。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具有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批复中提出的批准或指示的意见,反映了直属上级机关的行政决策,与指示的性质相同,均要求下级机关遵守与执行,具有行政约束力。

具有被动性。批复是根据下级机关报送的请示被动制发的领导指导性公文,与批复的被动性相反,决定则是主动制发的公文。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批复只主送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和有关单位;批复的内容需针对请示事项予以明确答复,不涉及与请示内容无关的其他问题;批复的开头与结尾应与请示的标题(或发文字号)与结语相互照应。

(1)标题。写明批复机关名称、内容、文种,必要时还需在标题中标明“同意”或“批准”的态度,如《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2)主送机关。一般为提出请示的机关。

(3)正文。需写明所针对的请示的日期与内容(标题)如:“你局x月x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答复如下”,然后应来文的要求写明批复的内容,最后,一般以“此复”或“特此批复”结尾。

(4)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四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四大批复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批复是用来答复下级请求事项的,下级有请示,上级才会有批复。下级有多少份请示呈报上来,上级就有多少份批复回转下去。批复不是主动的行文,是公文中惟一的纯粹被动性文种。另有两种公文也可以是被动性的,就是报告和函。不过,报告只有在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才是被动的,函只有在复函时才是被动的,所以说,纯粹的被动性公文只有批复。

批复的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或问题,上级机关的批复就指向这一事项或问题,决不能答非所问,也无需旁牵他涉。

由于下级的请示是一事一报,请示内容十分集中,相应的批复也是一文一批,答复的内容也十分集中。因此批复的篇幅一般都不长。

批复的态度和观点必须十分明确。对于请求指示的请示,批复要给以明确的指示;对于请求批准的请示,批复或者同意、批准,或者不同意、不批准。有时,由于情况的复杂性,原则同意,但对某些个别环节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要求,这是充许的,不违背态度明确的原则。但如果观点不明,态度含混,令下级机关无所适从,就不合基本要求了。

对于撰写批复的上级机关而言,不管是发出指示还是批准事项,都必须有政策依据,不能随意为之。对于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而言,批复一旦到达,就是行动的依据,不得违背。在这些方面,批复和指示的特点是一致的。

1、标题。

(1)标题的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批复事项、行文对象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第四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原件标题和文种构成。

(2)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3)主送机关。批复的主送机关是指与批复相对应的请示发文机关。授权性的批复,主送机关应当是被授权发布施行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下级机关。

(4)事由的写法:一是用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请示或批复的事项来表达;二是在“关于”和请示或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

2、正文。正文是批复的主体,其内容比较具体单一,层次构成相对固定。其中除授权性批复与一般批复的写法有所不同外,其他批复的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开头。通过引叙来文以说明批复缘由。首先点明批复的下级机关并写明来文日期、标题和文号,以交代批复的根据。

引述的方法:一,结合请示的日期引述,如“x年x月x日来文收悉”;二,结合来文日期和文号引述,如“x年x月x日x号文收悉”;三,引来文日期和来文名称,如“x年x月x日《关于……的请示》收悉”;四,引述来文日期和请示事项,如“x年x月x日关于……问题的请示收悉”。

(2)主体。主要说明批复事项。应当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实际情况,针对“请示”的内容给予明确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或具体的指示,一般不进行议论。也有的批复,在批复事项后面概括提出希望和要求,进一步强调批复的主旨。

(3)结语。写法:一是提行写“此复”“特此批复”;二是写希望和要求,给执行请求事项的答复指明方向;三是秃尾,请示事项答复完毕就告结束,此种方法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3、尾部。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署名写上批复机关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成文时间写明年、月、日。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五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那么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批复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针对性。批复的针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必须针对请示机关行文,而对非请示机关不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批复的内容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内容。

2、回复性。批复的内容属于回复性的内容。因为批复的制作和应用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条件,对上级机关来说是被动的发文,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并且,上级机关对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予以回答。

3、权威性。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它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上级机关对问题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行政约束力。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权威性。所以批复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中共xx市农业局总支部委员会:

你党总支部呈来的《关于请求批准设立xx市农业局党委的请示》已收悉,经x0年9月19日第132次市委会讨论,同意成立xx市农业局党委,其组织关系隶属市直属工委管理,设立专职党委副书记1名。同时,撤销xx市农业局党总支部,原来隶属党总支部管理的市农业局党支部、市畜牧兽医局党支部、市农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市农机服务中心党支部、市热作服务中心党支部、市扶贫公司党支部、市农科所党支部、市农机公司党支部等8个党支部隶属新成立的xx市农业局党委管理,市水务局党支部、市林业局党支部、国营猕猴岭林场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直接隶属市直属工委管理。请按有关规定办理。

此复

中共xx市委

x1年3月2日

中山社区党总支:

你总支要求设立社区党委的报告已收悉,经街道党工委研究,同意你总支成立社区党委,请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程序和要求开展选举等相关工作。

特此批复。

xx区鼓东街道党工委

二〇xx年十二月月十日

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你公司《关于申请变更公司营业场所(住所)的请示》(资产〔20xx〕162号)及相关补正材料收悉。经审核,同意你公司营业场所由“中国x市x新区银城中路68号31-32楼”变更为“中国x市x新区世纪大道100号39楼”。

请你公司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此复

中国保监会

20xx年10月8日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六

批复的特点 精选(总结5篇) 由本站会员“不加糖的摩卡”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4、行文具有被动性: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一样。

1.批复的概念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其制作和应用一般以下级的“请示”为条件。当下级机关的工作涉及到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报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时;当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新情景、新问题,无章可循,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指示时;当下级机关遇到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指导帮忙时;当下级机关对现行方针政策、法规等有疑问,报请上级机关予以解答说明时;以及当下级机关因重大问题有意见分歧,报请上级机关裁决时,上级机关都应当用“批复”予以答复。除此之外,有时“批复”还被用来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

(1)行文具有被动性

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一样。

(2)资料具有针对性

机关贯彻执行。

(3)效用的权威性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4)态度的明确性

批复的资料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明白如何处理。

3批复的分类

根据资料、性质的不一样,批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审批性批复;一类是指示性批复。审批性批复主要是针对下级机关请示的公务事宜,经审核后所作的指示性答复。比如关于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项目设立、资金划拨等事项的审批。指示性批复主要是针对方针、政策性问题进行答复。这一类批复,不只是对请示机关提出请示事项的答复,并且批复的指示性资料,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另外,授权政府职能部门发布或修改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批复,也属于指示性批复。

1、针对性。批复的针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批复必须针对请示机关行文,而对非请示机关不产生直接影响;二是批复的资料必须针对请示事项,不涉及请示事项以外的资料。

2、回复性。批复的资料属于回复性的资料。因为批复的制作和应用是以下级机关的请示为条件,对上级机关来说是被动的`发文,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事项,上级机关就批复什么事项。并且,上级机关对请求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有针对性地明确予以回答。

3、权威性。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求事项的回复性公文,它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上级机关对问题的决策意见,对下级机关具有行政约束力。异常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权威性。所以批复一经下发,下级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国务院关于决定加入《专利合作条约》的批复

国函[xxx3]113号

中国专利局、外交部:

国务院(盖章)

xxxx年x月x日

国务院关于《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的批复

国函[xxx7]209号

国家旅游局、公安部:

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由你们发布施行。

附:《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略)

国务院(盖章)

xxxx年x月xx日

精选批复范文

批复的格式是什么

批复公文格式

公文批复格式

项目批复范文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七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批复的特点及写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行文具有被动性

批复的写作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内容具有针对性

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而不能另找与请示内容不相关的话题。因此批复的内容必须明确、简洁,以利下级机关贯彻执行。

(3)效用的权威性

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批复的效用在这方面类似命令、决定,带有很强的权威性。

(4)态度的明确性

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使得请示单位不知道如何处理。

关于对××分行开办保理业务的批复

××分行:

一、同意你行办理o/a项下出口保理融资业务。

二、办理出口保理项下的融资业务,必须严格按照总行贸易融资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客户授信额度内办理。

三、要严格按照《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和《 ××银行出口保理业务操作规程(试行)》办理保理业务,加强对所办业务的管理,如出口保理融资后发生争议或风险,你行应立即采取适当的资产保全措施,并将有关情况报总行。

四、在办理具体业务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国际业务部反映。

××银行(盖章)

×年×月×日

县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一、项目名称:201x年农村公路通畅建设项目

二、项目业主:潼南县公路开发有限公司

三、建设性质:改建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对8个镇(街)16个村公路进行改造,建设总里程53.55公里。建设标准为路面宽3.5-4米,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15cm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cm厚碎石高平层。每公里设3处错车道(详见附表)。

五、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40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上级补助资金2142万元,地方配套1858万元。

六、建设工期:3个月。

请按规定报批工程概算。

县联创办:

一、项目名称

201x年度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强化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着力解决好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巩固我县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实现长效管理。因此,实施该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主要实施老住宅小区改造,老住宅小区管网疏通、抢修,县城零星配套绿化建设,市容综合整治,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10项工程。

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估算总投资1000万元,建设资金由县财政安排解决。

五、项目业主

具体项目由相关建设单位负责实施。

请各建设单位据此抓紧做好项目相关前期工作,并及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我局审批。

此复

xx县发展和改革局

201x年3月7日

批复的特点(八篇)篇八

批复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 正文落款构成。

(1)标题

还有一种完全式的标题是 发文机关 + 表态词 + 请示事项 +文种,这种较为简明、全面和常用。也有的批复只写事和文种。

(2)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是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其位置同一般行政公文,写于标题之下,正文之前,左起顶格。

批复不能越级行文, 当所请示的机关不能答复下级机关的问题而需要向更上一级机关转报"请示"时, 更上一级机关所作批复的主机关不应是原请示机关, 而是"转报机关"。

如果批复的内容同时涉及其它的机关和单位,则要采用抄送的形式送达。

(3)正文

正文包括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批复要求三部分。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一般称收到某文,或某文收悉。要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可省略。

批复意见是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所作的答复和指示,意思要明确,语气要适当,什么同意,什么不同意,为什么某些条款不同意,注意事项等都要写清楚。

批复要求(其实可以单独算做结尾),是从上级机关的角度提出的一些补充性意见,或是表明希望、提出号召。

如果同意,可写要求;不同意,亦可提供其他解决办法。

(4)落款

这部分写在批复正文右下方, 署成文日期并加盖公章, 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批复既是上级机关指示性、政策性较强的公文,又是对下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的答复性公文,因此,撰写批复要慎重及时,根据现行政策法令及办事准则,及时给予答复。

撰写时,不管同意与否,批复意见必须十分清楚明白,态度明朗。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以免下级无所适从。同时批复必须有针对性的一文一批复,请示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批复就答复什么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今天,“批复”这种带有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人治”色彩的公文种类,各级行政机关应当慎用。从既有的批复定义和使用实际看,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依法行政讲究职权法定,每个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独立的法定职责,需要经过“请示”而为的事项越来越少,上级行政机关面对请示,要看是否有必要“批复”。

对于应当由下级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事项,虽有请示也不应批复(即使需要指导也应采用其他方式)。这一是便于明晰职权,分清责任,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避免文牍主义,提高行政效率的需要,三是便于管理相对人寻求救济需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