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凤凰树的作文600字大全(5篇)

2023年凤凰树的作文600字大全(5篇)

ID:108975

时间:2023-06-04 12:56:32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凤凰树篇一

现在沿着石板小路,来到中营街10号,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7年,沈先生15岁时,因家道中落,参加湘西土军,离开了家乡,辗转于沅、澧、酉水流域,亲历了如火如荼的战争,从而激发了创作欲望。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欣赏和研究沈先生的作品,在欣赏他故事清新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在欣赏他文字朴实的同时,不要忽略那背后隐伏的悲痛。现在大家一起去寻觅沈先生作品中的温馨甜美,去体会喧哗后面的那片宁静,去游览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边城。

陈氏宗祠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朝阳宫,又叫陈家祠堂,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它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湘西王陈渠珍又率族人扩建整修,那时,每年的祭祖族议均在此聚会。

熊希龄故居

顺着小巷的砂石板小道,从大成殿——即孔子庙的挑檐下经过,然后来到文星街10号,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

熊希龄,号秉三,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就有湖南神童之称,15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时,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传为佳话。中举后,新科举人熊先生作画以言志,他画了一幅不起眼的棉花,并题词“此君一出天下暖”令四座皆惊。

熊先生成名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我国的一些著名革命家如向警予、林伯渠、腾代远、国民党左派宋教仁、武昌起义总指挥蒋翊武等都是熊先生的学生。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才子内阁”。后来,因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从此,熊先生转而献身实业和慈善事业,并开办香山慈幼院,收养了一大批孤儿。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凤凰县遭大旱,绝大部分田土无收,熊先生知道消息之后,送来赈灾款大洋10万元(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捐大洋4万元),救助了很多灾民。晚年,熊先生就任中华民国红十字会会长,积极投身抗日战场战地救护,其功德可昭日月。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凤凰树篇二

今天,我和妈妈还有金阿姨一家一起去宁波凤凰山海港乐园玩。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经过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凤凰山海港乐园”。

进入大门,一件件游乐设施映入眼帘,一阵阵音乐声传入耳朵,我好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

我玩了许多项目,有“空中脚踏车”、“活蹦乱跳”、“空中小飞机”、“疯狂巴士”… …最有趣的要数“碰碰车”,我和妈妈坐进车里,妈妈踩油门,我飞快在打着方向盘,车子在场地里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到处乱窜,不时还会撞上其他的碰碰车,引来大家的一阵阵惊呼。

还有,“醉酒桶”也很有趣,场地在转,桶架在转,酒桶也在转,转得我头晕目眩,东倒西歪,就像喝醉了酒。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下午了,因为我太矮了,还有些惊险刺激的项目不能玩,等我长大一些后再来。

今天过得真精彩!

凤凰树篇三

前几天携女朋友之手游凤凰,心中的喜悦之情是无以言表的,虽无以言表,但还是想说几句来表达我心中的兴奋和激动,那种发自内心的跳动着的快乐!

无论在哪里,和她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凤凰古城那独具魅力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是增添了不少浪漫的元素。那一对对情侣携手漫步于古城的青砖石瓦之间,脚踏生风般的吻着小巷一路前行,或拾级而上,领略大自然的风光。

从吉首出发,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两岸两山之间的风景轻快的往后移去,我只是瞅了瞅,并不做细看,那是一种美,但是我更期待的还是闻名已久的凤凰。路途的颠簸劳累无法掩去我快乐的心情,纵然是在晕车的情况下亦有所乐,外界的干扰因素很厉害,但是发自内心的力量更甚,那是不可战胜的。

汽车缓慢的驶入我们的目的地——凤凰,这个象征着浪漫和憧憬的地方,别的不看,光听名字就够美的了,再添一笔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更是编制了一个美妙的光环戴在古城的头上,让人心驰神往,成就了一个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其实古城已然不古,那一块块的崭新的青砖石阶诉说不出岁月的痕迹,也讲不出美丽的爱情故事,但是,我们把古城的古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幻化成梦。我们来到这样一个梦境一般的地方,再以梦的眼光去看待它,那就不会回到现实了,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进古城不久就来到了沱江的江边,江水流量较大,激流处雄浑的流水似男人的誓言,发誓用一生来守护深爱的女人,静谧平静处如女人纤细的步履,轻盈而柔美,令游人驻足,让渔夫歌唱。流水易逝而终将复返,我们走过小桥远离江边,但是流水的声音还在充斥着耳膜,以后还将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

都说女人喜欢逛街,这话可一点不假,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她就完全被吸引住了。这里有的大多数东西外面都有,但是环境气氛不同,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挑选路边的小饰品,我也很高兴。她很少穿裙子,这次非的要去买一条,我也就随了她的意,所以我们就投身于选购裙子的大军中去了,在茫茫群海中选一条合适的裙子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转过了很多店铺就是没看到称心如意的,这时我体会到了什么是痛并快乐着了,痛的是四肢,快乐的是心!

凤凰树篇四

我的家乡古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凤凰树,有了七米多高,是几十年前村民们栽的。虽然有几十年的树龄,但它还是像年轻人一样默默地生长着。

春天,嫩芽从树枝里钻了出来,在阳光露水的帮助下,慢慢地长成了细细的嫩绿的叶子,如同山水画一般,在我们的村子里高高地耸立着,如同一个巨人。

夏天,叶子从嫩绿色变成了青绿,树叶长得越来越茂盛了。一丛丛树叶将太阳光遮挡住,洒下浓浓的树阴,方便人们乘凉。大家都说这棵树是一个天然凉亭,我也是这么想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快看,凤凰树的枝头开满了鲜花,像火一样,远远望去,你们可能觉得树上着了火呢!

秋天,凤凰树的枝叶都变得金黄金黄的,叶子都掉落了下来,地上就像铺满了金子一样,金黄金黄的。我就在金色的“海”里玩游戏,玩累了再回家。

你们说我们家乡的凤凰村是不是很美呢?

凤凰树篇五

正月初六,为避开元九登高的拥挤,我随家人提前到凤凰山登高,被凤凰山秀丽的景色深深陶醉。

晌午过后,我们便开始向凤凰山上攀登。一路上,也有不少的人和我们一样提前登向来了。其中,不泛白发苍苍的老人,天真无邪的小朋友。他们或家人同行,或结伴而进,或三五成群,更多的是独往独行,但一个个都洋溢着悠闲和幸福,看不见为生计忙碌的疲惫。

沿途中,我们沐浴阳光而上。我哼着小曲,任凭山风拂面,聆听着山间的交响乐,欣赏着草木的婀娜多姿,感受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经过一户炊烟缭绕的农家乐,闻见一两声犬吠,看见一对白发夫妻一边聊着什么,一边打扫着院落。我不禁想到《清平乐村居》中的词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被洗去了尘世间的繁华,洗去了人与人的隔阂,洗去了脑中所有的烦恼。所有人都返璞归真了。

快到山顶时,我已是气喘吁吁,可看到父母那鼓励的目光,我不禁想起了老师常常鼓励我们的话:“困难就像个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我一咬牙,便坚持了下来,努力地向山顶攀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到了山顶。我难以抑制心中激动之情,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站在山巅,鸟瞰山下,只见公路弯弯曲曲,公路上的汽车和人仿佛一只只甲虫和小蚂蚁在爬动。往远处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纱一般的薄雾笼罩着山下的一切,虽体会不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但也能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感。

我回头一望,看见了一座红色的建筑露出冰山一角。原来是新建成的凤凰楼啊!我暗暗惊喜,恨不得立马一睹凤凰楼的风采。我一路小跑,到了凤凰楼前的广场。虽然凤凰楼还没正式开放,但仍有许多市民慕名前来参观。只见凤凰楼昂首挺立在山巅,整个建筑大部分使用红色,显得热烈、宏伟、大气。广场四周有着白石围栏,台阶下面还有一座小亭,一条回廊和一只大鼎,真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站着这儿,能清楚地看见远处壮观的红军亭和长长的石梯。

当山中传来几声犬吠,天空中掠过一群归鸟时,我们才打道回府,并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