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

ID:1091759

时间:2023-07-07 10:22:04

上传者: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一

根据上级行政部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学校20xx学年工作计划,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开展集美活动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和“整合德育课程关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为两大抓手,大力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员德育,构建立体德育的新模式。

一、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舟山市教育局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精神要求,我校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学校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中,指导学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拓展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本学期做好迎接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立德树人三年行动的中期评估工作,对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德育课程、集美活动、细节教育等亮点及实效性德育工作、德育导师制工作、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建设工作进行梳理与提炼,在立德树人实施阶段性工作督查中受到检查组肯定与好评。

二、 巩固“集美活动”成果,深化推进集美活动,构建立体德育新模式。

争做最美南海人”集美活动在上阶段基础上,本学期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成果,结合新时期小学生品性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守则及我校实际,梳理形成我校小学生品性培育目标,在集美活动、日常的细节教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引导,初步形成了我校新型德育评价模式。通过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培育学生的文明教养;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引导学生养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寻求有效的教育手段,采取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形式,以活动促进、用评价导向,切实推进集美活动。

1.进一步落实“美丽护照”的日常评价,班级评价栏目根据集美活动开展内容进行评价项目的调整。每月评选班级 “美丽海之星”,在“海之星风采秀”栏进行展示。期末评选“集美之星”,集美之星事迹通过视频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以先进引领、深化全体师生努力争做最美南海人。

2.充分利用视频宣传片、红领巾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班级“海之星风采栏”等开展直观有效的教育引导及评价。本学期对问候礼仪、弯腰捡拾、文明路队、美丽点滴、就餐礼仪、课桌整理、卫生打扫等宣传片进行梳理融合,通过校红领巾电视台进行展播引导学生巩固已养成的良好文明习惯。各中队的班报、海之星宣传栏以及红领巾橱窗都进行了以“文明之花 美丽绽放”为主题的板报布置,通过直观的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继续用好“美丽吧”点赞台,发挥点赞的力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班级之外同学的美丽行为,积极参与点赞,引导全体教师参与点赞活动。本学期新增了即时的点赞和纠错机制“小喜鹊”和“啄木鸟”。通过小喜鹊的形式,激励学生养成一系列的文明行为,如进校门时能主动和值周生及值周老师打招呼、能主动弯腰捡拾垃圾、能用餐文明安静等等。啄木鸟及时提醒学生需改进之处。此举不但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使学校的点赞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反馈更加及时,更加扎实地推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

4.发挥红领巾志愿者的引领、示范、监督作用,设立红领巾示范岗、红领巾先锋岗。

5.集美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美丽行为的培养,从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着手,更好地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责任、和规则意识,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与大力支持。

6.继续组织美丽海之星评选,用海之星(阳阳、彬彬、美美、奇奇、睿睿及海之星)形象引领集美活动“美丽海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1.根据近阶段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及细节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内容,本学期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让文明用语成为沟通交流的自觉行为。如得到别人帮助说谢谢,看到客人、老师主动问好,用好“请”、“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本学期根据学生在校的一日流程拍摄了“问候礼仪”宣传片,在红领巾电视时间进行播放宣传,班主任利用午会课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文明礼仪细节教育,让文明之花扎根于学生心间。

(2)进行活动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礼仪修养。本学期学校特别邀请了舟山唯一的注册儿童礼仪培训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儿童活动礼仪,深受学生的喜爱。

(3)继续抓好不乱丢垃圾,做到自觉弯腰捡拾,培养环保意识。作为有社会公德、责任意识的社会公民要有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的最基本的意识和习惯;在家能主动向父母灌输这个文明意识;在校园等公共场能提醒别人不乱扔垃圾,能做到主动弯腰捡拾。以学校带动家庭、用小手拉起大手共促文明之花的开放。

(4)文明课间。要求师生做到轻声交流、文明言行,保持课午间校园充满活力而又不喧哗嘈杂的氛围。本学期特别增设了图书角,让学生能更加文明、有意义地进行课间闲暇。每个图书角都有专人进行保洁与维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规则和责任意识。

2.开展志愿者岗位服务工作,本学期大队部推出门岗礼仪、卫生保洁、食堂餐具整理、礼仪督查等志愿者岗位,三——六年级各班积极参与,共有16个班级认领了23个岗位。志愿者服务工作在细节教育养成教育过程中作出好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校文明礼仪、卫生等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继续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巩固接送管理、文明就餐、文明如厕、文明取水、升旗出操、大课间活动、班级小岗位、个人1平米卫生保洁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本学期每个年级段自行选取以上一个行为习惯,树立榜样,拍摄文明细节教育宣传短片,在红领巾电视台进行播放,用于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促进文明细节的养成。本学期制订教室、走廊区域、户外包干区、卫生间日常保洁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要求,提升卫生保洁达成度。同时对食堂用餐班级区域重新划分,加强教室区域分餐、用餐及餐具回收的管理,落实值周教师管理。

四、继续完善国家地方德育教材整合、细节教育校本教材、德育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1.上好品综课程,本学期各年级教师根据制订的“学科教学进度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小竞赛小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进行品综课程整合内容汇编及教学情调研。

2.在品综课、班会课中落实了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做好细节教育指导教案资料汇编。

3.根据梳理形成的德育课程,结合上级部门要求及学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学生实践、劳动教育、健康教育、海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活动。进一步梳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二大块德育活动板块,以少先队活动、庄重典礼、传统节日、校园系列文化周文化节等实践活动、班队课等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少先队活动,建设少先队活动阵地,通过细化课程内容,落实活动有效开展,逐步形成了品牌。以“智慧门前点年朱砂, 父母孩子共成长”新生入学仪式、学校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欢迎仪式等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完善开学课程。组织“十一三”建队节活动举行了庆祝长征八十周年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在活动中学生们体验了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岁月也体验了红军战士顺利大会师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一年级的学生还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元旦游艺活动结合英语周活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校园英语氛围,提高了学生学好用好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通过组织全校秋游活动、四年级和六年级实训活动、 “慈善一元捐”活动, “知识因不断传递而美丽—图书漂流活动”、“群星中我最闪耀”大队干部电视竞选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活动。及防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拓展德育活动内涵。

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管理,做好班主任队伍专业建设

1.本学期,德育部门结合“班主任例会”,继续做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制度化落实,认真参加班主任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通过组织参与主题班会、德育研讨会及得一论坛,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由马阿娜、江南青、桂平圆执教主题为“规则与自由”主题班会课观摩课,全体班主任参与听课并撰写反思。陈娜、陈燕芬老师在学校德育研讨会上分别作了《我们班的点赞进行曲》、《各一点粘全剂,让沙成泥》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在舟山市少先队活动说课比赛中,陈娜获市二等奖,盛波兰获市属二等奖。陈娜、顾佩衍、陈燕芬、江南青、王芳和孙琼艳、陆宇芬、陈益源、王娜、陶航艳、贺要波参加了“得一论坛”分别做了“美丽班级”创建之路和集美活动组织经验或案例分享主题演讲。

2.继续深入开展“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制订教育岗位德育职责,要求每一个“天使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并做好“三个一“工作,使天使班主任的工作更趋于规范化。目前,天使班主任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了班主任老师不可或缺的工作保障。天使班主任为激活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好积极的准备。

3.建立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推进全员德育。在 “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制订《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职责》。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每个班级建立学生德育导师安排表,每位学生都有对应的德育导师。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每位教师落实5位重点指导对象。在导师指导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常态工作管理,并建立档案制度,家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议制等工作制度。

4.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规范班集体建设,加强班主任班集体日常管理、小干部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注重班报、中队宣传栏、海之星风采秀等宣传阵地的更换,并及时上传班级主页。学期初根据规范班集体及优秀(示范)班集体要求制订创建目标,提高班集体管理与建设的目标性,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及特色中队创建。

5.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工作室由资深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和天使班主任几个层面教师组成。20xx年11月组织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到安徽晋城第十一小学进行德育工作考察,收获彼丰。

六、继续发挥家校合力,有序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1.继续规范家委会建设,加强学校家委会与学校的沟通,提升家委会热心参与学校工作的意识与工作能力。学期初召开家校工作会议,学校就本学期校舍扩建、课程建设、细节教育等学校重点工作与家委会进行沟通交流,家委会根据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汇总,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会议纪要。本学期要求家委会在学校章程框架下参与学校管理,贯彻落实《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建设新型家校合作关系的指导意见》,严格做到六个“不准。一学期来,各级家委会充分发挥支持学校、班级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在班级qq群等平台上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家长理解、支持、参与学校工作。家委会在学生校服征订、家长义工门岗管理、参与班级活动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实施“千万家长进学校”行动,构建学校德育立体框架,进一步促进德育合力,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活动,及时宣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继续办好一年级家长学校,本学期组织了3次一年级家长学堂活动,分别为一年级家长始业教育、钱金铎的《让孩子愉快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以及沈建红的《从心开始》。本学期举行了一二三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安排了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观摩及课任教师交流、班级家长会等内容。从活动反馈表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教学管理及常态课堂教学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很多家长都希望多举行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以密切家校联系,更加有益于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为家长开放日活动及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3.本年度组织首届南海实验小学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其中2名家长获舟山市首届优秀家长。组织“最优家教”案例评选活动,共收到案例近百篇,评选最优案例32篇,其中1篇获舟山市“最优家教”案例。11月通过省示范家长学校复评,获得专家组好评。

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继续开设心理辅导“绿色心情坊”,聘请校内持有心理健康b、c证的老师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实行重点学生“导师制”,帮助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与自己、他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质。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b、c证考试,学校有32名教师获得c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38%,本学年又有部分教师报名参加c证培训,预计学年末c证持有率可达到45%以上。学校有5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健康b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6%,本学期又有3名教师通过b证测试。本学期我们学校教师持证率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数。本学期初,对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次排查,建立了心理健康高危学生个体档案。

做好依法治校和校园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依法治校年度工作推进表及学期工作行事历,保证法制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利用重大时间节点、主题活动等契机,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守则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学习活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法制主题班会课及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安全,通过抓实安全制度建设、校舍扩建时期校园安全重点关注、日常接送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教育与疏散演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等措施,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消灭各类安全隐患,在学校创建省中小学校平安校园检查中,学部的安全工作及台帐管理受到好评。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二

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下面是本站带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欢迎欣赏。

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都积极创新,谋求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在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研,思想品德评价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步。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的变迁,旧有的、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和德育范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经验的、落后的德育举措和方法步骤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猛烈地冲击着学校德育。青少年学生接受新事物迅捷,对新的价值观念敏感的特点,使得其常常在外界诱惑或内部不正当的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少与德育工作者教育初衷相违背的行为,如自觉性差,自制力弱,行为失范,心理缺失,道德伦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给目前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还能暴露出德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缺少情感上的激励与引导,缺少活力与魅力。也难怪德育很难真正打动与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德育厌倦,主观能动性丧失,师生关系失调,这样以来,德育低效或实效性不佳就成为一种必然。

德育实效性差,不仅意味着投入的德育资源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必须清楚看到,不讲求实效,是德育形式主义的表现,这样的德育不会有生命力,而且会使人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因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

一、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

目前,中小学德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实施的,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操作过程中,认为导致德育实效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是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笔者曾在本校及周边一些兄弟学校进行调研,也发现了不少德育的所谓亮点。如一所初中制订了详实具体的德育制度,《学生在校一日规范》、《班级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等一应俱全,涉及德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是细枝末节,实令人汗颜,但与校长的交谈中才得知,学校规模不大,不可能安排几名专职人员进行常规性检查考核,德育主任又坚持代课,故而检查考核只能落空,象征性地填上这样或那样的符号,再加之德育工作不可能全部被量化,如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对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等,这种考核也就失去了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可能给出班级及至班主任的准确评价,导致班主任工作上、人格上的尴尬,究其制订制度的目的而言,校长只苦笑一句:“上边(领导机构)检查时,有‘制度是否健全’一项”,也就是说,这些方案的确定,目标是应付上边的,只考虑到上面下达的德育任务,而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无独有偶,本学校也曾经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文艺表演活动,当羁押的少年犯动情地向母亲忏悔,向师生谢罪之时,大部分同学爆之以热烈的掌声。听着这刺耳的掌声,笔者深刻地意识到,我校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对学生及其品德形成与发展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切合学生实际,只求有色有声,轰轰烈烈,而忽视了学生有可能将其作为文艺作品而称赞的可能性,道德内化的功能已全然丧失了,还不能不说是德育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是德育定位不准或者偏移。长期以来,受形而上学和认知主义思维的影响,我国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误区,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和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单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仅仅在专门的时间里,由专人去搞德育,而没有形成全部门、全员和全时空抓德育的意识,这又怎样保证德育的实效,表面上看来是对德育的重视和强调,实际上已演变成一种地位和价值的偏移和变相缺失。同时,因为德育被抽离而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落实,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干扰。目前,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的模式,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三是德育脱离生活实际。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存在着过于强调道德的知识体系化和逻辑化的倾向,而只是依靠学校教师,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里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提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与现实道德实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出空疏的特征。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道德情境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帮助不大,学生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因而表现出对德育的厌倦,很难产生兴趣。不单如此,道德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它如果离开了生活实践,就必然丧失生命力。而笔者所接触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里校长或德育处开会讲德育,做几次报告,开几次主题团会,或者搞几次德育活动,就认为可以使学生思想道德实现质的飞越,真是天方夜谭。不注意把德育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社会分析评价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师生交流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综合做功,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养成至善的学生人格,因而便不可能取得德育实效。

四是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长期以来,我们在德育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简单的基本定式,其主要表现有:注重单向灌输,弱化主体作用。在德育中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在信息传达上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认同特征,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防范学生的行为,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独立的情感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了青少年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不会产生内在需求,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多的控制、惩罚,会导致学生的恐惧和逆反心态,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和人在德育中而心在德育外的“精神游离现象”,更有甚者,教育者将遭受质问和反判,权威被挑战和怀疑,由此,教育者主宰的约束防范式德育会步入低效的迷谷。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就会被教育者所封杀,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相分离,丧失独立个性的创新精神。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管理对策

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真正做到理念上的更新,从实际出发。

一是要加强德育的科研工作。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德育工作者务必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德育实际中去,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改进,增进德育工作实效性。首先,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规律,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实际,看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文化,道德和价值多元化的现状,把引导和澄清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文化、道德和价值混乱作为总体目标,面对全球生态化、网络化和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大趋势,引导学生慎重思考主体生命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能动作用,创造价值,从而在纷纭繁杂的价值领域选择牢固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命质量意识,并且用宽容的精神,将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沉重的应试压力下解脱来出,摆正德育的功能取向和目标取向,勇于反思,敢于质疑,大胆实践。还要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做出相应调整,遵循学生品德发现规律和年龄特征,使其深度和广度上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耦合,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在当代独生子女日益普遍,学生中个人主义日益抬头的状况下,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应该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其次,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积极调研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学要素,作为一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熟悉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并将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要适时激活学生的道德动机,提供良好的榜样,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有意识模仿的心理准备下,形成道德信念,丰富道德情感,自觉抵制诱惑,培养毅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德育实践。学校德育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经验而产生作用的,因为德性表现在日常行动中,它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具体生活所包含的,也是指向具体生活的。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否则,将无任何效果可言,因此,有魅力的德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是必然地与生活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笔者以为,在这里提出的德育实践的强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层面的特征,一方面,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自我发展,它是从学生的道德体验起始的,相信人的德性发展的资源在人的道德体验,唯有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权利放在第一位,才意味着以人为本,才意味着德育是以关怀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取向的,才是以尊重、关心、宽容、理解、爱心、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或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才是克服了定位不准的错位和克服了方法论上的固执的,此时的德育才能有效促发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道德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自我道德约束力,产生应有的教育效益。

另一方面,强化师生双向互动,现在的青少年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在价值观选择上已不再受以往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左右,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他们的一些道德观念本身就包含着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的萌芽,诚如孙云晓说的: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这实质就是互动的过程,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和尊重意识的增长,促进想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与包容,而双向互动的要旨,就是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能够真正调动学生主体性活动。在活动中,让师生双方都动起来,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组织活动,却不能过分追求形式的热烈与场面的火爆,不能过分强调我校做了哪些活动,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活动,必须是让学生和德育工作者一起,在双向互动中践履道德,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学生自主选择,发展品德,内化道德内涵,这才是有效的德育活动。还有一方面,是德育的实践不能以纪律为形式,强制的训诫、评价和奖惩,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如果学校仅仅利用各种手段奖惩,约束学生的生活行为,那就成了一种监督,道德主体就必然生活在处罚的恐惧和焦虑中,那么它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判断力,反而把学生训练成唯唯诺诺的服从者,而这种重负,对学生来说,不亚于目前的学业负担,总想寻找机会来释放,一旦走出学校,那些清规戒律便不再发挥作用了,不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反而表现得更加顽劣和难以控制。所以笔者说,德育是持久的复杂的教育工程,缺乏了生活的实践性,便会失去应有的实效。

三是努力完善德育网络。要克服学校教育中德育不到位,游移不定和偏移现象,就要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克服分割性思维的惯性影响,用复杂性思维重新作系统思考。其实,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首先就是要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在学校内建立必要的德育机构,形成完善的组织系统,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国家有文件规定,校长尤其是德育主任要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德育工作计划、时间、人员、经费的落实,健全德育工作指导小组,理顺德育处、班级、班主任和团队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相互关系,确保德育合力的形成。校长和德育主任必须通盘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注意各部门、人员活动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认清德育必须依托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以诸育为载体,渗透德育的理论,要在学校中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德育机构是主力军,但其他科任教师、职工、甚至其他各处,各教研组都是德育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课程特点,想方设法完成好德育渗透任务。

再次,近些年来,许多私立学校,甚至公立学校都大张旗鼓搞所谓封闭式教学,准军事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对应试教育体制下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反过来想,这又是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他把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任完全交给学校,是不符合社会规律的,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改革浪潮中,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它断却了与外界的联系,丧失了让学生认识社会,与时俱进的精力和锐气,是一种最大意义的犯罪,因为学校教育不可能代替其他教育的配合与补充。笔者认为,要在坚持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前提出,注意发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届的作用。目前的现状是家长参与德育方式过分单一,只是一种形式上参与,诸如开个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学生作业展览时有部分家长参与等,这种参与方式仅限于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处理,德育工作者也与家长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联络性质单向,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懂得也不敢和工作者提出个人需要。

我们应积极倡导心理层面的人际参与和制度层面的管理参与,让家长与德育工作者在较为亲切融洽的气氛中交流意见建议,甚至可让家长参与校务委员会,直接参与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形成完善的行政机制,形成相互信任的协作机制。社会各届的参与则更是凤毛麟角了。其实,学生来源于社会,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中,他同样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家庭的、亲属的、非新属的,沾亲带故的,素昧平生的,都出现在学校周围,都会与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一名出色的德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者,就应将学生的成长空间有效把握,合理利用。实践也证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学生将耳目一新,并可激发出更大创造热情,在此方面,笔者建议,可先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挖掘社会资源,请师入门,直接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如请老干部、司法人员入校,携手共建,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开设文化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提供社会性劳动实践场所等,利用大众媒体,丰富德育内容等。

四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值得予以充分肯定,一般来说,我们主张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建一所学校理想的校园文化。而在这三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倡师生共建共维护,这样学生才会珍惜学校的绿美化净化成果,激发荣誉感和责任感。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彰显的是规范和约束作用,告诫师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便赘述。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则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推动文化建设,校长必须根据学校发展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对学校作出长远的、全局的考虑,然后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发挥模范作用,推动目标实现,还必须激励全校师生,朝着所预定的形象发展,形成独特文化,成为一种象征,当然,离开了师生的活动,校园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失去创造性、继承性,而且原来的精神文化传统也不再存在生命与活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变被动的接受传播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而一旦这种人人努力为校园作奉献的氛围形成,学生的德育目标就业已实现了,学生的情操、品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

1、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校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的农村中小学校更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甚至了出现了学生杀老师的极端行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青少年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4、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按照“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来约束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这样学校的安全工作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开展家校定期会议、家长座讲会、定期家访等,都应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德育教育千头万绪,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纵然我们的工作很繁琐,开展起来很困难,不过只要我们找到了方法和对策,不管多大的困难,多繁琐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并且能够把它完成好。所以对我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及时的培训,它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很重要的帮助和影响。

一、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各项计划及活动的制定与落实。依据上级德育工作精神,结合我区工作重点,从整体出发,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出台各项具体活动方案。我们坚持执行德育校长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德育校长工作会议,及时布置德育工作,使我区德育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各中小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守则》、《规范》等教育内容具体化、细目化,分年级制定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标准。改变以往单一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教学、德育活动课等途径,以及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各种方式评比、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使之最终内化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3、以“我们美丽的校园”评比为契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各学校开展以“文化班级、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不断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化建设引向深入。参加市校外办“和谐校园”评比活动。

4、做好一年一度的评比表彰工作。5月份我们评选了区优秀班主任、三好班级、市、区级三好学生,表彰先进,树立典型,通过评比表彰,激发了教师工作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竞争意识。

(二)丰富德育活动,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1、今年三月开始,我们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广泛开展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各中小学分别通过班、队会、板报、体验、实践及调查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习和牢记文明礼仪常识,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

3、五月份组织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故事演讲大赛,我区共派出5名选手,取得了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的好成绩。

4、为使少年儿童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道德情感,今年4月,德育办组织全区七百多名学生远赴沈阳雷锋纪念馆、千山等地进行道德实践体验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5、六月份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共有10600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通过活动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美好祝福,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6、今年五月举办了龙潭区中小学生第四届中国象棋“棋王争霸赛”。全区78名学生参与了本次大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27人。使象棋这一传统益智活动在我区进一步普及,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7、建国六十周年之际,我区召开了“光辉历程,灿烂的明天” 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旨在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乌拉街满族中学等学校高度重视,统一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区实验学校、乌拉街中心校等学校与本校学生教育紧密结合,上交学生作品分别为671份、440份。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号召所有学校以此为契机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如板报展览、主题班团会、故事演讲、书画展览等。

(三)深化德育科研,打造特色化管理机制。

1、本年度继续加强了“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工作,各中小学校科学运用“十五”科研成果付诸于德育实践工作,深入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多数实验校均能编写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丰富了德育资源。

2、开展了龙潭区中小学德育特色活动征集,努力打造一校一特色。共收到特色活动24个,我们于十月份进行了实地考察,年底将评选出特色鲜明的学校在全区开展观摩、交流活动。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育德水平。十一月份将对全区德育工作者进行理论培训,并组织德育工作者到德育工作先进校进行参观与交流,促进德育队伍整体素质的普遍提高。

5、加强对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10月份德育办对全区中小学德育科研课题工作及德育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

( 本站 )

6、年底将召开“全国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和谐谐研究与实验’龙潭实验区20xx年年会”。对“”课题开题以来我区的德育常规、德育科研、家庭教育等诸项工作做以全面展示、总结及表彰;同时,对今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四)加强与家庭、社会的交流与互动,构建和谐德育体系。

1、今年我们加强了家长学校工作的管理。协助学校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

2、组织部分学校德育副校长参加省德育办和省妇联联合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将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培训。

3、继续在新安街道“少儿成长乐园”开展活动。校外教育部积极搭建平台,与我区关工委、龙潭二实验小学共同策划、组织新安街道与吉安社区的学生校外活动。

4、协助关工委开展了“祖国颂”诗歌朗诵比赛活动。我区双语学校两名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五)开通龙潭德育工作博客,建设德育工作交流的平台。

9月份,我们利用新浪网站,开通了龙潭德育工作的博客。博客依据全区德育工作的需要,划分了计划总计、经验论文、活动通知、案例分析等多个栏目。及时上传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的宝贵资料。为德育工作的宣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

(六)进行全区德育工作调研与督导。

10月9日至10月22日,德育办领导一行四人深入全区城乡19所中小学校,对各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从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德育机构的建设;德育活动的开展;德育师资的培训;德育课程的实施;德育科研的提升;校园环境的建设;校外基地的拓展等全方位进行了指导与量化。为基层学校的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可持续性与规范性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取得的成绩:

1、本年度科研课题工作成绩斐然:在中央教科所“”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评价体系的研究”20xx年年会中,德育办连续第六次被中央教科所评为科研课题先进实验区,40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2人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所申报的课题成果中14个被评为一等奖,38个被评为二等奖,42个被评为三等奖。

2、在第xx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3、在全省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读书教育活动中德育办荣获组织优秀奖。

4、今年德育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参与范围比较广,活动效果比较好,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5、各校对德育科研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区各中小学校已形成浓郁的科研氛围。用科研带动德育工作,使基层学校德育工作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各基层学校更注重理念的确立,特色的打造。部分学校已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正逐步树立德育品牌。

三、存在的不足:

1、各校家长学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校外实践基地还需进一步拓展。

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缺少工作的连续性。

4、学校德育工作的宣传力度需要加强。各校利用媒体、德育网站和博客宣传的意识淡薄。

20xx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全体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自感还存在许多不足,德育队伍的建设及校外德育环境的拓展与利用将是我们明年的工作重点。相信在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德育办领导班子的通力协作及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定会不断求索,开拓创新,创造龙潭德育新辉煌。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三

根据上级行政部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学校20xx学年工作计划,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开展集美活动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和“整合德育课程关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为两大抓手,大力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员德育,构建立体德育的新模式。

一、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舟山市教育局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精神要求,我校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学校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中,指导学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拓展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本学期做好迎接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立德树人三年行动的中期评估工作,对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德育课程、集美活动、细节教育等亮点及实效性德育工作、德育导师制工作、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建设工作进行梳理与提炼,在立德树人实施阶段性工作督查中受到检查组肯定与好评。

二、 巩固“集美活动”成果,深化推进集美活动,构建立体德育新模式。

争做最美南海人”集美活动在上阶段基础上,本学期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成果,结合新时期小学生品性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守则及我校实际,梳理形成我校小学生品性培育目标,在集美活动、日常的细节教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引导,初步形成了我校新型德育评价模式。通过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培育学生的文明教养;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引导学生养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寻求有效的教育手段,采取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形式,以活动促进、用评价导向,切实推进集美活动。

1.进一步落实“美丽护照”的日常评价,班级评价栏目根据集美活动开展内容进行评价项目的调整。每月评选班级 “美丽海之星”,在“海之星风采秀”栏进行展示。期末评选“集美之星”,集美之星事迹通过视频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以先进引领、深化全体师生努力争做最美南海人。

2.充分利用视频宣传片、红领巾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班级“海之星风采栏”等开展直观有效的教育引导及评价。本学期对问候礼仪、弯腰捡拾、文明路队、美丽点滴、就餐礼仪、课桌整理、卫生打扫等宣传片进行梳理融合,通过校红领巾电视台进行展播引导学生巩固已养成的良好文明习惯。各中队的班报、海之星宣传栏以及红领巾橱窗都进行了以“文明之花 美丽绽放”为主题的板报布置,通过直观的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继续用好“美丽吧”点赞台,发挥点赞的力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班级之外同学的美丽行为,积极参与点赞,引导全体教师参与点赞活动。本学期新增了即时的点赞和纠错机制“小喜鹊”和“啄木鸟”。通过小喜鹊的形式,激励学生养成一系列的文明行为,如进校门时能主动和值周生及值周老师打招呼、能主动弯腰捡拾垃圾、能用餐文明安静等等。啄木鸟及时提醒学生需改进之处。此举不但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使学校的点赞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反馈更加及时,更加扎实地推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

4.发挥红领巾志愿者的引领、示范、监督作用,设立红领巾示范岗、红领巾先锋岗。

5.集美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美丽行为的培养,从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着手,更好地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责任、和规则意识,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与大力支持。

6.继续组织美丽海之星评选,用海之星(阳阳、彬彬、美美、奇奇、睿睿及海之星)形象引领集美活动“美丽海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1.根据近阶段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及细节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内容,本学期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让文明用语成为沟通交流的自觉行为。如得到别人帮助说谢谢,看到客人、老师主动问好,用好“请”、“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本学期根据学生在校的一日流程拍摄了“问候礼仪”宣传片,在红领巾电视时间进行播放宣传,班主任利用午会课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文明礼仪细节教育,让文明之花扎根于学生心间。

(2)进行活动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礼仪修养。本学期学校特别邀请了舟山唯一的注册儿童礼仪培训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儿童活动礼仪,深受学生的喜爱。

(3)继续抓好不乱丢垃圾,做到自觉弯腰捡拾,培养环保意识。作为有社会公德、责任意识的社会公民要有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的最基本的意识和习惯;在家能主动向父母灌输这个文明意识;在校园等公共场能提醒别人不乱扔垃圾,能做到主动弯腰捡拾。以学校带动家庭、用小手拉起大手共促文明之花的开放。

(4)文明课间。要求师生做到轻声交流、文明言行,保持课午间校园充满活力而又不喧哗嘈杂的氛围。本学期特别增设了图书角,让学生能更加文明、有意义地进行课间闲暇。每个图书角都有专人进行保洁与维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规则和责任意识。

2.开展志愿者岗位服务工作,本学期大队部推出门岗礼仪、卫生保洁、食堂餐具整理、礼仪督查等志愿者岗位,三——六年级各班积极参与,共有16个班级认领了23个岗位。志愿者服务工作在细节教育养成教育过程中作出好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校文明礼仪、卫生等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继续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巩固接送管理、文明就餐、文明如厕、文明取水、升旗出操、大课间活动、班级小岗位、个人1平米卫生保洁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本学期每个年级段自行选取以上一个行为习惯,树立榜样,拍摄文明细节教育宣传短片,在红领巾电视台进行播放,用于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促进文明细节的养成。本学期制订教室、走廊区域、户外包干区、卫生间日常保洁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要求,提升卫生保洁达成度。同时对食堂用餐班级区域重新划分,加强教室区域分餐、用餐及餐具回收的管理,落实值周教师管理。

四、继续完善国家地方德育教材整合、细节教育校本教材、德育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1.上好品综课程,本学期各年级教师根据制订的“学科教学进度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小竞赛小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进行品综课程整合内容汇编及教学情调研。

2.在品综课、班会课中落实了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做好细节教育指导教案资料汇编。

3.根据梳理形成的德育课程,结合上级部门要求及学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学生实践、劳动教育、健康教育、海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活动。进一步梳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二大块德育活动板块,以少先队活动、庄重典礼、传统节日、校园系列文化周文化节等实践活动、班队课等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少先队活动,建设少先队活动阵地,通过细化课程内容,落实活动有效开展,逐步形成了品牌。以“智慧门前点年朱砂, 父母孩子共成长”新生入学仪式、学校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欢迎仪式等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完善开学课程。组织“十一三”建队节活动举行了庆祝长征八十周年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在活动中学生们体验了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岁月也体验了红军战士顺利大会师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一年级的学生还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元旦游艺活动结合英语周活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校园英语氛围,提高了学生学好用好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通过组织全校秋游活动、四年级和六年级实训活动、 “慈善一元捐”活动, “知识因不断传递而美丽—图书漂流活动”、“群星中我最闪耀”大队干部电视竞选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活动。及防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拓展德育活动内涵。

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管理,做好班主任队伍专业建设

1.本学期,德育部门结合“班主任例会”,继续做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制度化落实,认真参加班主任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通过组织参与主题班会、德育研讨会及得一论坛,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由马阿娜、江南青、桂平圆执教主题为“规则与自由”主题班会课观摩课,全体班主任参与听课并撰写反思。陈娜、陈燕芬老师在学校德育研讨会上分别作了《我们班的点赞进行曲》、《各一点粘全剂,让沙成泥》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在舟山市少先队活动说课比赛中,陈娜获市二等奖,盛波兰获市属二等奖。陈娜、顾佩衍、陈燕芬、江南青、王芳和孙琼艳、陆宇芬、陈益源、王娜、陶航艳、贺要波参加了“得一论坛”分别做了“美丽班级”创建之路和集美活动组织经验或案例分享主题演讲。

2.继续深入开展“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制订教育岗位德育职责,要求每一个“天使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并做好“三个一“工作,使天使班主任的工作更趋于规范化。目前,天使班主任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了班主任老师不可或缺的工作保障。天使班主任为激活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好积极的准备。

3.建立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推进全员德育。在 “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制订《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职责》。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每个班级建立学生德育导师安排表,每位学生都有对应的德育导师。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每位教师落实5位重点指导对象。在导师指导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常态工作管理,并建立档案制度,家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议制等工作制度。

4.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规范班集体建设,加强班主任班集体日常管理、小干部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注重班报、中队宣传栏、海之星风采秀等宣传阵地的更换,并及时上传班级主页。学期初根据规范班集体及优秀(示范)班集体要求制订创建目标,提高班集体管理与建设的目标性,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及特色中队创建。

5.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工作室由资深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和天使班主任几个层面教师组成。20xx年11月组织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到安徽晋城第十一小学进行德育工作考察,收获彼丰。

六、继续发挥家校合力,有序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1.继续规范家委会建设,加强学校家委会与学校的沟通,提升家委会热心参与学校工作的意识与工作能力。学期初召开家校工作会议,学校就本学期校舍扩建、课程建设、细节教育等学校重点工作与家委会进行沟通交流,家委会根据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汇总,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会议纪要。本学期要求家委会在学校章程框架下参与学校管理,贯彻落实《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建设新型家校合作关系的指导意见》,严格做到六个“不准。一学期来,各级家委会充分发挥支持学校、班级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在班级qq群等平台上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家长理解、支持、参与学校工作。家委会在学生校服征订、家长义工门岗管理、参与班级活动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实施“千万家长进学校”行动,构建学校德育立体框架,进一步促进德育合力,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活动,及时宣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继续办好一年级家长学校,本学期组织了3次一年级家长学堂活动,分别为一年级家长始业教育、钱金铎的《让孩子愉快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以及沈建红的《从心开始》。本学期举行了一二三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安排了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观摩及课任教师交流、班级家长会等内容。从活动反馈表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教学管理及常态课堂教学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很多家长都希望多举行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以密切家校联系,更加有益于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为家长开放日活动及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3.本年度组织首届南海实验小学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其中2名家长获舟山市首届优秀家长。组织“最优家教”案例评选活动,共收到案例近百篇,评选最优案例32篇,其中1篇获舟山市“最优家教”案例。11月通过省示范家长学校复评,获得专家组好评。

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继续开设心理辅导“绿色心情坊”,聘请校内持有心理健康b、c证的老师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实行重点学生“导师制”,帮助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与自己、他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质。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b、c证考试,学校有32名教师获得c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38%,本学年又有部分教师报名参加c证培训,预计学年末c证持有率可达到45%以上。学校有5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健康b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6%,本学期又有3名教师通过b证测试。本学期我们学校教师持证率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数。本学期初,对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次排查,建立了心理健康高危学生个体档案。

做好依法治校和校园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依法治校年度工作推进表及学期工作行事历,保证法制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利用重大时间节点、主题活动等契机,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守则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学习活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法制主题班会课及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安全,通过抓实安全制度建设、校舍扩建时期校园安全重点关注、日常接送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教育与疏散演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等措施,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消灭各类安全隐患,在学校创建省中小学校平安校园检查中,学部的安全工作及台帐管理受到好评。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四

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都积极创新,谋求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在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研,思想品德评价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步。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的变迁,旧有的、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和德育范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经验的、落后的德育举措和方法步骤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猛烈地冲击着学校德育。青少年学生接受新事物迅捷,对新的价值观念敏感的特点,使得其常常在外界诱惑或内部不正当的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少与德育工作者教育初衷相违背的行为,如自觉性差,自制力弱,行为失范,心理缺失,道德伦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给目前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还能暴露出德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缺少情感上的激励与引导,缺少活力与魅力。也难怪德育很难真正打动与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德育厌倦,主观能动性丧失,师生关系失调,这样以来,德育低效或实效性不佳就成为一种必然。

德育实效性差,不仅意味着投入的德育资源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必须清楚看到,不讲求实效,是德育形式主义的表现,这样的德育不会有生命力,而且会使人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因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

一、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

目前,中小学德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实施的,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操作过程中,认为导致德育实效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是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笔者曾在本校及周边一些兄弟学校进行调研,也发现了不少德育的所谓亮点。如一所初中制订了详实具体的德育制度,《学生在校一日规范》、《班级量化考核实施办法》、《德育学科渗透实施方案》等一应俱全,涉及德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是细枝末节,实令人汗颜,但与校长的交谈中才得知,学校规模不大,不可能安排几名专职人员进行常规性检查考核,德育主任又坚持代课,故而检查考核只能落空,象征性地填上这样或那样的符号,再加之德育工作不可能全部被量化,如对学生的了解与研究,对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等,这种考核也就失去了很强的可操作性,不可能给出班级及至班主任的准确评价,导致班主任工作上、人格上的尴尬,究其制订制度的目的而言,校长只苦笑一句:“上边(领导机构)检查时,有‘制度是否健全’一项”,也就是说,这些方案的确定,目标是应付上边的,只考虑到上面下达的德育任务,而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品德基础和品德需要。无独有偶,本学校也曾经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文艺表演活动,当羁押的少年犯动情地向母亲忏悔,向师生谢罪之时,大部分同学爆之以热烈的掌声。听着这刺耳的掌声,笔者深刻地意识到,我校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对学生及其品德形成与发展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切合学生实际,只求有色有声,轰轰烈烈,而忽视了学生有可能将其作为文艺作品而称赞的可能性,道德内化的功能已全然丧失了,还不能不说是德育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是德育定位不准或者偏移。长期以来,受形而上学和认知主义思维的影响,我国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着误区,把学校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中割裂和抽离出来,使之成为学校中一个单独的实体,试图单靠单独的德育课程,单独的德育机构来实施德育,仅仅在专门的时间里,由专人去搞德育,而没有形成全部门、全员和全时空抓德育的意识,这又怎样保证德育的实效,表面上看来是对德育的重视和强调,实际上已演变成一种地位和价值的偏移和变相缺失。同时,因为德育被抽离而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落实,就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干扰。目前,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和升学教育的模式,德育“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十分严重。

三是德育脱离生活实际。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在内容上存在着过于强调道德的知识体系化和逻辑化的倾向,而只是依靠学校教师,在封闭的“思想无菌室”里传输理想化的道德信息,提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与现实道德实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表现出空疏的特征。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具体道德情境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帮助不大,学生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因而表现出对德育的厌倦,很难产生兴趣。不单如此,道德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它如果离开了生活实践,就必然丧失生命力。而笔者所接触到的现实情况是,学校里校长或德育处开会讲德育,做几次报告,开几次主题团会,或者搞几次德育活动,就认为可以使学生思想道德实现质的飞越,真是天方夜谭。不注意把德育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社会分析评价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注意把德育同师生交流结合起来,就不可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综合做功,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养成至善的学生人格,因而便不可能取得德育实效。

四是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长期以来,我们在德育方法上形成了一套简单的基本定式,其主要表现有:注重单向灌输,弱化主体作用。在德育中较多地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在信息传达上带有明显的强制性认同特征,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防范学生的行为,其动力系统是外在的,学生不会产生独立的情感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了青少年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不会产生内在需求,实践证明,对学生过多的控制、惩罚,会导致学生的恐惧和逆反心态,形成表里不一的言行方式和人在德育中而心在德育外的“精神游离现象”,更有甚者,教育者将遭受质问和反判,权威被挑战和怀疑,由此,教育者主宰的约束防范式德育会步入低效的迷谷。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敏感性,就会被教育者所封杀,只知道背诵道德条文,把口头的道德言说与自己的生活行为相分离,丧失独立个性的创新精神。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管理对策

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构建有魅力的德育,就必须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真正做到理念上的更新,从实际出发。

一是要加强德育的科研工作。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德育工作者务必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德育实际中去,以德育科研推动德育工作的改进,增进德育工作实效性。首先,德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德育规律,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社会生活实际,看到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文化,道德和价值多元化的现状,把引导和澄清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文化、道德和价值混乱作为总体目标,面对全球生态化、网络化和多元文化碰撞与交流的大趋势,引导学生慎重思考主体生命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能动作用,创造价值,从而在纷纭繁杂的价值领域选择牢固树立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尽到责任与义务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生命质量意识,并且用宽容的精神,将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沉重的应试压力下解脱来出,摆正德育的功能取向和目标取向,勇于反思,敢于质疑,大胆实践。还要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做出相应调整,遵循学生品德发现规律和年龄特征,使其深度和广度上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耦合,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在当代独生子女日益普遍,学生中个人主义日益抬头的状况下,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应该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其次,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积极调研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学要素,作为一名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熟悉和掌握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并将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要适时激活学生的道德动机,提供良好的榜样,创设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有意识模仿的心理准备下,形成道德信念,丰富道德情感,自觉抵制诱惑,培养毅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是强化德育实践。学校德育从根本上说是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经验而产生作用的,因为德性表现在日常行动中,它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的具体生活所包含的,也是指向具体生活的。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必须依赖于生活实践,否则,将无任何效果可言,因此,有魅力的德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是必然地与生活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笔者以为,在这里提出的德育实践的强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层面的特征,一方面,关注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自我发展,它是从学生的道德体验起始的,相信人的德性发展的资源在人的道德体验,唯有把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的权利放在第一位,才意味着以人为本,才意味着德育是以关怀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取向的,才是以尊重、关心、宽容、理解、爱心、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发展或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才是克服了定位不准的错位和克服了方法论上的固执的,此时的德育才能有效促发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道德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自我道德约束力,产生应有的教育效益。

另一方面,强化师生双向互动,现在的青少年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主体意识和平等意识明显增强,在价值观选择上已不再受以往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左右,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时常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他们的一些道德观念本身就包含着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的萌芽,诚如孙云晓说的: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这实质就是互动的过程,也只有在互动中,才可能促进情感意识和尊重意识的增长,促进想互的理解与价值观的认同与包容,而双向互动的要旨,就是不断创造丰富多彩的,能够真正调动学生主体性活动。在活动中,让师生双方都动起来,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组织活动,却不能过分追求形式的热烈与场面的火爆,不能过分强调我校做了哪些活动,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活动,必须是让学生和德育工作者一起,在双向互动中践履道德,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学生自主选择,发展品德,内化道德内涵,这才是有效的德育活动。还有一方面,是德育的实践不能以纪律为形式,强制的训诫、评价和奖惩,体现为一种道德的管制,如果学校仅仅利用各种手段奖惩,约束学生的生活行为,那就成了一种监督,道德主体就必然生活在处罚的恐惧和焦虑中,那么它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和道德判断力,反而把学生训练成唯唯诺诺的服从者,而这种重负,对学生来说,不亚于目前的学业负担,总想寻找机会来释放,一旦走出学校,那些清规戒律便不再发挥作用了,不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反而表现得更加顽劣和难以控制。所以笔者说,德育是持久的复杂的教育工程,缺乏了生活的实践性,便会失去应有的实效。

三是努力完善德育网络。要克服学校教育中德育不到位,游移不定和偏移现象,就要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克服分割性思维的惯性影响,用复杂性思维重新作系统思考。其实,德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灵魂。首先就是要形成人人齐抓共管的德育格局,在学校内建立必要的德育机构,形成完善的组织系统,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国家有文件规定,校长尤其是德育主任要全面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德育工作计划、时间、人员、经费的落实,健全德育工作指导小组,理顺德育处、班级、班主任和团队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相互关系,确保德育合力的形成。校长和德育主任必须通盘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注意各部门、人员活动之间的衔接与联系,发挥整体效应。其次,要认清德育必须依托智育、体育、美育等其他各育,以诸育为载体,渗透德育的理论,要在学校中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德育机构是主力军,但其他科任教师、职工、甚至其他各处,各教研组都是德育的生力军,要充分利用课程特点,想方设法完成好德育渗透任务。

再次,近些年来,许多私立学校,甚至公立学校都大张旗鼓搞所谓封闭式教学,准军事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对应试教育体制下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反过来想,这又是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他把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任完全交给学校,是不符合社会规律的,是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改革浪潮中,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孤岛,它断却了与外界的联系,丧失了让学生认识社会,与时俱进的精力和锐气,是一种最大意义的犯罪,因为学校教育不可能代替其他教育的配合与补充。笔者认为,要在坚持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前提出,注意发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届的作用。目前的现状是家长参与德育方式过分单一,只是一种形式上参与,诸如开个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学生作业展览时有部分家长参与等,这种参与方式仅限于个别学生的教育问题处理,德育工作者也与家长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联络性质单向,家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懂得也不敢和工作者提出个人需要。

我们应积极倡导心理层面的人际参与和制度层面的管理参与,让家长与德育工作者在较为亲切融洽的气氛中交流意见建议,甚至可让家长参与校务委员会,直接参与德育管理和教学管理,形成完善的行政机制,形成相互信任的协作机制。社会各届的参与则更是凤毛麟角了。其实,学生来源于社会,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中,他同样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家庭的、亲属的、非新属的,沾亲带故的,素昧平生的,都出现在学校周围,都会与学生产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作为一名出色的德育工作者,特别是领导者,就应将学生的成长空间有效把握,合理利用。实践也证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学生将耳目一新,并可激发出更大创造热情,在此方面,笔者建议,可先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挖掘社会资源,请师入门,直接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如请老干部、司法人员入校,携手共建,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开设文化教育基地,德育基地,提供社会性劳动实践场所等,利用大众媒体,丰富德育内容等。

四是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通过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值得予以充分肯定,一般来说,我们主张通过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工作来建一所学校理想的校园文化。而在这三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倡师生共建共维护,这样学生才会珍惜学校的绿美化净化成果,激发荣誉感和责任感。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彰显的是规范和约束作用,告诫师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便赘述。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则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实际上就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为了有效推动文化建设,校长必须根据学校发展规律,综合社会各方面对教育的要求,对学校作出长远的、全局的考虑,然后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发挥模范作用,推动目标实现,还必须激励全校师生,朝着所预定的形象发展,形成独特文化,成为一种象征,当然,离开了师生的活动,校园的精神文化产品不仅失去创造性、继承性,而且原来的精神文化传统也不再存在生命与活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师生的创造潜能,变被动的接受传播知识为主动的运用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而一旦这种人人努力为校园作奉献的氛围形成,学生的德育目标就业已实现了,学生的情操、品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起来。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五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的前提和基础。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颜校长的领导下,本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宗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德育精神,把以德治校、以德育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在各班主任、辅导员积极配合、辛勤工作下,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德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起来分享20xx教委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xx教委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在班级各个老师、同学的努力团结之下,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德育工作方面非常优秀,也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赞扬,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还能更加努力。

一、班干部的示范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需有一个好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班主任领导下的班委会。本学期自开学来,我有意识地通过开展各科活动观察和分析,发展并挑选了一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作风正派,有一定组织能力,开创精神和例文精神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我加强培养、教育、既要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又要根据实际加强指导。特别是对班干部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如团结同学、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老师的得力助手。经过不时的培养和努力,终于提高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让他们分工协作,使学生自身管理自身,逐渐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

二、在集体中教育学生学好功课,加强思想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育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一贡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既要引导学生学好功课,以要同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平时,我积极地和科任教师互相交换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统一对学生的要求,调整学生的作业负担,防止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另外,要从学生的实际动身,通过学生的学习、劳动、游戏、生活等各方面,系统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其中,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最佳的德育方式。我们知道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与人之间就会有一定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就应对他们进行各种感人至深的熏陶、教育。

三、积极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维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五年级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不只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每天大课间我都和学生在一起玩,这样不只可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而且也可以加深与学生的感情。

四、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身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用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置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置师生矛盾时,尽量防止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在我班,后进生在班中为数不多,但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身对差生的一处真诚的爱心,叩响他们心灵的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方:在课堂上给他们发明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和时给予肯定、奖励。课外积极辅导、跟踪,多与家长联系,有利于为他们创设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也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有许多方法、技巧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也需要坚持自己的教育方针,找出工作的最佳方法,争取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师德素养。9月份以“敬业爱岗,严谨治学”为主题开展师德活动:9月5日举行庆祝第28个教师节师德师能演讲比赛,选送朱阿娜、蔡乌伴老师参加养正教学区师德演讲比赛均荣获二等奖;9月17日下午,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观看《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纪录片,并举行 “师德承诺书”签订仪式;9月24日下午,学校再次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后感交流,会后全体教师撰写观后感上传到安海教育信息网。11月份以“做文明教师”为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关于出台教师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的通知》、《文明礼仪学习材料之三我知礼我文明》、《教师文明礼仪学习材料》、《安海镇教委办关于开展师生文明礼仪建设的工作意见》。12月份以 “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1月下旬,召开行政领导会议,制定西隅小学“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的教师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镇教委办《关于举办第五届学校德育论坛活动的通知》和西隅小学“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的教师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方案;12月上旬,利用全体教师会议、校园网等形式,向师生员工广泛宣传开展这次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使师生员工更多地了解全校开展的大讨论活动,确保做到宣传到位;12月10日和12月24日,学校开展教师价值观大家谈座谈会,畅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12月26日,收到全体教职工25篇论文,上交率100%。经领导小组认真评选推荐四篇论文送交镇教委办参加第五届德育论坛征文评选。其中蔡乌伴、张美芳老师均荣获二等奖。一学期来的师德活动促使全体教师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教书育人理念有了新内涵,全体教师对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自觉认同,教师的师德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培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育人实效。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的重要保障。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精神,又懂得科学管理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本学年学校充实了一批年轻班主任,他们富有工作热情,但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9月17日学校举行了“新教师拜师会”, 5对师徒签订 “拜师协议书”,校长颜秀贵为结对师徒颁发聘书,并对新老教师提出期望。希望老教师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做好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外,新教师的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快,老教师也要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10月8日下午,学校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身边榜样人物的经验交流会”,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中年教师代表将自己管理班级的经验进行座谈式的交流,实现了工作方法的互通有无、工作经验的共享共赢,使我校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3.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学校以“滋养学生的儒雅气,教师的学者风,学校的书香气。”为目标开展读书活动,认真制定教师读书方案,以读书沙龙、读书论坛、主题辩论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激励教师积极阅读,充实自我。主要活动有:革新教师例会形式,把每周工作安排通过校园网进行布置,腾出每周一教师例会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解读〈弟子规〉》;10、11月份持续开展《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交流会,做到每师撰写一篇心得并上传至安海在线投稿;12月3日下午学校又举行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现场撰写活动,并根据字迹及内容开展校内评选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阅读写作水平。10月份,颜秀贵校长荣获安海镇教委办20xx年阅读教育名著现场写作一等奖,蔡乌伴、黄小阳老师均荣获三等奖。蔡乌伴、张丽华、陈端华老师分别荣获《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二、三、三等奖。

4.加大学科的教研力度,促进专业成长。学校非常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分设语文、数学、技能科三大教研组,确保每组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委办举行的各种学科技能竞赛。

根据上级行政部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学校20xx学年工作计划,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开展集美活动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和“整合德育课程关注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为两大抓手,大力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全员德育,构建立体德育的新模式。

一、实施立德树人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学校德育工作。

根据《舟山市教育局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精神要求,我校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到学校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中,指导学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拓展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主要抓手,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本学期做好迎接市人民政府督导室立德树人三年行动的中期评估工作,对学校近几年开展的德育课程、集美活动、细节教育等亮点及实效性德育工作、德育导师制工作、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构建新型家校合作建设工作进行梳理与提炼,在立德树人实施阶段性工作督查中受到检查组肯定与好评。

二、 巩固“集美活动”成果,深化推进集美活动,构建立体德育新模式。

争做最美南海人”集美活动在上阶段基础上,本学期深化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成果,结合新时期小学生品性发展要求、中小学生守则及我校实际,梳理形成我校小学生品性培育目标,在集美活动、日常的细节教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引导,初步形成了我校新型德育评价模式。通过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培育学生的文明教养;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追求;引导学生养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寻求有效的教育手段,采取触动学生心灵的教育形式,以活动促进、用评价导向,切实推进集美活动。

1.进一步落实“美丽护照”的日常评价,班级评价栏目根据集美活动开展内容进行评价项目的调整。每月评选班级 “美丽海之星”,在“海之星风采秀”栏进行展示。期末评选“集美之星”,集美之星事迹通过视频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以先进引领、深化全体师生努力争做最美南海人。

2.充分利用视频宣传片、红领巾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班级“海之星风采栏”等开展直观有效的教育引导及评价。本学期对问候礼仪、弯腰捡拾、文明路队、美丽点滴、就餐礼仪、课桌整理、卫生打扫等宣传片进行梳理融合,通过校红领巾电视台进行展播引导学生巩固已养成的良好文明习惯。各中队的班报、海之星宣传栏以及红领巾橱窗都进行了以“文明之花 美丽绽放”为主题的板报布置,通过直观的宣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

3.继续用好“美丽吧”点赞台,发挥点赞的力量。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班级之外同学的美丽行为,积极参与点赞,引导全体教师参与点赞活动。本学期新增了即时的点赞和纠错机制“小喜鹊”和“啄木鸟”。通过小喜鹊的形式,激励学生养成一系列的文明行为,如进校门时能主动和值周生及值周老师打招呼、能主动弯腰捡拾垃圾、能用餐文明安静等等。啄木鸟及时提醒学生需改进之处。此举不但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也得到了他们的喜爱。使学校的点赞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反馈更加及时,更加扎实地推进了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

4.发挥红领巾志愿者的引领、示范、监督作用,设立红领巾示范岗、红领巾先锋岗。

5.集美活动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参与自己孩子美丽行为的培养,从学校与家庭两方面着手,更好地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责任、和规则意识,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与大力支持。

6.继续组织美丽海之星评选,用海之星(阳阳、彬彬、美美、奇奇、睿睿及海之星)形象引领集美活动“美丽海之星”,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1.根据近阶段学生在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问题及细节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巩固的内容,本学期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让文明用语成为沟通交流的自觉行为。如得到别人帮助说谢谢,看到客人、老师主动问好,用好“请”、“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本学期根据学生在校的一日流程拍摄了“问候礼仪”宣传片,在红领巾电视时间进行播放宣传,班主任利用午会课再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文明礼仪细节教育,让文明之花扎根于学生心间。

(2)进行活动礼仪教育,提升学生礼仪修养。本学期学校特别邀请了舟山唯一的注册儿童礼仪培训师向学生教授正确的儿童活动礼仪,深受学生的喜爱。

(3)继续抓好不乱丢垃圾,做到自觉弯腰捡拾,培养环保意识。作为有社会公德、责任意识的社会公民要有不随地乱丢纸屑果壳的最基本的意识和习惯;在家能主动向父母灌输这个文明意识;在校园等公共场能提醒别人不乱扔垃圾,能做到主动弯腰捡拾。以学校带动家庭、用小手拉起大手共促文明之花的开放。

(4)文明课间。要求师生做到轻声交流、文明言行,保持课午间校园充满活力而又不喧哗嘈杂的氛围。本学期特别增设了图书角,让学生能更加文明、有意义地进行课间闲暇。每个图书角都有专人进行保洁与维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规则和责任意识。

2.开展志愿者岗位服务工作,本学期大队部推出门岗礼仪、卫生保洁、食堂餐具整理、礼仪督查等志愿者岗位,三——六年级各班积极参与,共有16个班级认领了23个岗位。志愿者服务工作在细节教育养成教育过程中作出好良好的示范作用,为学校文明礼仪、卫生等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继续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巩固接送管理、文明就餐、文明如厕、文明取水、升旗出操、大课间活动、班级小岗位、个人1平米卫生保洁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果。本学期每个年级段自行选取以上一个行为习惯,树立榜样,拍摄文明细节教育宣传短片,在红领巾电视台进行播放,用于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促进文明细节的养成。本学期制订教室、走廊区域、户外包干区、卫生间日常保洁规范要求,进一步明确要求,提升卫生保洁达成度。同时对食堂用餐班级区域重新划分,加强教室区域分餐、用餐及餐具回收的管理,落实值周教师管理。

四、继续完善国家地方德育教材整合、细节教育校本教材、德育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

1.上好品综课程,本学期各年级教师根据制订的“学科教学进度表”,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小竞赛小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进行品综课程整合内容汇编及教学情调研。

2.在品综课、班会课中落实了文明生活细节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做好细节教育指导教案资料汇编。

3.根据梳理形成的德育课程,结合上级部门要求及学校开展了以爱国主义、学生实践、劳动教育、健康教育、海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活动。进一步梳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二大块德育活动板块,以少先队活动、庄重典礼、传统节日、校园系列文化周文化节等实践活动、班队课等为基础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少先队活动,建设少先队活动阵地,通过细化课程内容,落实活动有效开展,逐步形成了品牌。以“智慧门前点年朱砂, 父母孩子共成长”新生入学仪式、学校开学第一课、新学期欢迎仪式等为主要形式,进一步完善开学课程。组织“十一三”建队节活动举行了庆祝长征八十周年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在活动中学生们体验了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岁月也体验了红军战士顺利大会师的喜悦,在这个活动中一年级的学生还成为了光荣的少先队员。元旦游艺活动结合英语周活动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校园英语氛围,提高了学生学好用好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通过通过组织全校秋游活动、四年级和六年级实训活动、 “慈善一元捐”活动, “知识因不断传递而美丽—图书漂流活动”、“群星中我最闪耀”大队干部电视竞选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南京大屠杀”主题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活动。及防火紧急疏散演练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拓展德育活动内涵。

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规范化管理,做好班主任队伍专业建设

1.本学期,德育部门结合“班主任例会”,继续做好“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制度化落实,认真参加班主任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通过组织参与主题班会、德育研讨会及得一论坛,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由马阿娜、江南青、桂平圆执教主题为“规则与自由”主题班会课观摩课,全体班主任参与听课并撰写反思。陈娜、陈燕芬老师在学校德育研讨会上分别作了《我们班的点赞进行曲》、《各一点粘全剂,让沙成泥》的主题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在舟山市少先队活动说课比赛中,陈娜获市二等奖,盛波兰获市属二等奖。陈娜、顾佩衍、陈燕芬、江南青、王芳和孙琼艳、陆宇芬、陈益源、王娜、陶航艳、贺要波参加了“得一论坛”分别做了“美丽班级”创建之路和集美活动组织经验或案例分享主题演讲。

2.继续深入开展“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制订教育岗位德育职责,要求每一个“天使班主任”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并做好“三个一“工作,使天使班主任的工作更趋于规范化。目前,天使班主任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班级管理中去,成了班主任老师不可或缺的工作保障。天使班主任为激活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梯队建设做好积极的准备。

3.建立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推进全员德育。在 “天使联盟、比翼双飞”班主任与天使教师结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工作。制订《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南海实验小学德育导师职责》。成立“德育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每个班级建立学生德育导师安排表,每位学生都有对应的德育导师。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每位教师落实5位重点指导对象。在导师指导工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常态工作管理,并建立档案制度,家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议制等工作制度。

4.加强班集体建设,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规范班集体建设,加强班主任班集体日常管理、小干部培养,形成良好的班风。注重班报、中队宣传栏、海之星风采秀等宣传阵地的更换,并及时上传班级主页。学期初根据规范班集体及优秀(示范)班集体要求制订创建目标,提高班集体管理与建设的目标性,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及特色中队创建。

5.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充分发挥我校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青年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育人工作的艺术性和实效性,切实推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班主任队伍。工作室由资深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和天使班主任几个层面教师组成。20xx年11月组织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到安徽晋城第十一小学进行德育工作考察,收获彼丰。

六、继续发挥家校合力,有序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1.继续规范家委会建设,加强学校家委会与学校的沟通,提升家委会热心参与学校工作的意识与工作能力。学期初召开家校工作会议,学校就本学期校舍扩建、课程建设、细节教育等学校重点工作与家委会进行沟通交流,家委会根据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汇总,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建议,并形成会议纪要。本学期要求家委会在学校章程框架下参与学校管理,贯彻落实《舟山市教育局关于建设新型家校合作关系的指导意见》,严格做到六个“不准。一学期来,各级家委会充分发挥支持学校、班级工作的正面导向作用,在班级qq群等平台上以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家长理解、支持、参与学校工作。家委会在学生校服征订、家长义工门岗管理、参与班级活动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实施“千万家长进学校”行动,构建学校德育立体框架,进一步促进德育合力,通过各种层面的交流活动,及时宣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经验,有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继续办好一年级家长学校,本学期组织了3次一年级家长学堂活动,分别为一年级家长始业教育、钱金铎的《让孩子愉快有意义地学习数学》以及沈建红的《从心开始》。本学期举行了一二三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安排了与孩子一起参与课堂教学、学生作业观摩及课任教师交流、班级家长会等内容。从活动反馈表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教学管理及常态课堂教学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很多家长都希望多举行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以密切家校联系,更加有益于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为家长开放日活动及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3.本年度组织首届南海实验小学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其中2名家长获舟山市首届优秀家长。组织“最优家教”案例评选活动,共收到案例近百篇,评选最优案例32篇,其中1篇获舟山市“最优家教”案例。11月通过省示范家长学校复评,获得专家组好评。

七、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

继续开设心理辅导“绿色心情坊”,聘请校内持有心理健康b、c证的老师为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实行重点学生“导师制”,帮助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学会处理与自己、他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有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质。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b、c证考试,学校有32名教师获得c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38%,本学年又有部分教师报名参加c证培训,预计学年末c证持有率可达到45%以上。学校有5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健康b级证书”占教师比例的6%,本学期又有3名教师通过b证测试。本学期我们学校教师持证率已经高于全市平均数。本学期初,对各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一次排查,建立了心理健康高危学生个体档案。

做好依法治校和校园安全工作,创建平安校园。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制订依法治校年度工作推进表及学期工作行事历,保证法制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利用重大时间节点、主题活动等契机,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守则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学习活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法制主题班会课及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加强校园安全,通过抓实安全制度建设、校舍扩建时期校园安全重点关注、日常接送安全管理、校园安全教育与疏散演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安全设施设备等措施,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消灭各类安全隐患,在学校创建省中小学校平安校园检查中,学部的安全工作及台帐管理受到好评。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六

20xx-20xx年通过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学习,增强了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师表风范,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在此谈谈心得体会。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xx-20xx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

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发津贴的重要依据。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

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二小周报》,每两周出版一期,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强后进生管理

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 一对一 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

本学期的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加强。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重新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班报评比、标志佩戴情况、食堂取饭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食堂用餐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墙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充分发挥值周生、班级干部、校内110的值日监督作用。一学期来,各部门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周工作到位。

4、继续对各班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流动红旗及每月评出行为规范示范班,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

5、学校新出台了校学生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常规,并把两个礼仪常规的评价细化:家庭礼仪由学生的家长负责;学校礼仪由班主任老师负责。并将两项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综合,最终得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学校把10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并聘请我市看守所的刘中举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在10月中旬学校还组织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去参观市看守所,并观看了在押犯人的演出,接受法制教育。10月30日学校还请到了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为二址的全体学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报告会。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其他工作

1、家庭教育工作

本学期,成功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家长出席率达90%。在家长会上,校领导以具体事例讲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布置教室,主题鲜明突出。家长会的召开,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20xx最新小学德育工作总结20xx最新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2、健康、环境教育

在本学期,二址校园环境美化,学生们更加喜爱我们的学校,学生们很少有人践踏草坪,更没有折花枝、树枝的现象出现。学生们更加爱惜校园里的花鸟鱼树,能够给垃圾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点。同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校园里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把拾到的、家中的废旧电池收集到回收箱里。总体来说,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一分子,同学们都知道自己应该为此殊荣做些什么。

3、交通安全教育

同学们在本学期能够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能够自然成排走进校园,放学后各班能够由小组长负责有组织的离校。同学们能够按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过人行横道,不横穿马路。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我校再次被评为 辽宁省交通安全学校 光荣称号。

总之,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焦点问题有待解决。

1.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不尽人意。如课间上下楼梯、走廊行走不按要求去做、一些学生卫生习惯较差,随意丢弃脏物,还有少数学生有在校园内吃零食的不良习惯,这也是造成学校卫生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2.个别问题学生在校内兹事生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学校声誉造成直接损害。

3.班级之间存在不平衡,班风、学风参差不齐,某些班级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以 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市教育重点和学校工作计划,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工作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德育实效。现就本学期德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健全德育管理体系,提升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校建立健全了校、室、班三级管理网络,同时,明确规定各级的德育管理职责。成立了由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和法制副校长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校长到基层的班级,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我校注重加强师德师能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以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深入开展铸师魂、养师德、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活动。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使教师具备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好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实施常规育人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收获习惯,可以养成性格;养成性格可以成就未来。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行为规范训练工作包容方方面面,关键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二)、形式多样,强化训练

行为规范训练工作启动后,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努力提高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效果。

1、加强宣传,潜移默化。在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中,我校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板报、校刊等载体向学生展现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性及意义,利用国旗下讲话、早会课、班队课等机会向学生讲解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耳闻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我校还要求班主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学习《守则》《规范》等,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视材料。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义感,激励了了上进心。

2、常规教育,明确是非。 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 活动启动之后,我校经常性地利用集队时间,对学生进行 道德规范 、 文明礼貌 、 言行规范、 禁毒、法制 、 交通安全 、 社会公德 等教育,让学生明辨是非。同时,我校要求各班主任每星期组织一次主题班队活动,寓教于乐,并积极与科任老师配合,把行为规范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及落实。

3、细处着手,养成习惯。我校在活动中,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学生体验到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及意义,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训练活动。如:开展 美化校园、净化心灵 、 感谢劳动者,珍惜劳动果实 、 做好学习主人 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4、自我教育,形成自制。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关键在于自省,在各种环境中进行自我约束。自训练活动开展以来,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致力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

5、加强监督,巩固成效。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我校在开展训练活动中推选出一批行为习惯较好、较有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监督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随时随地督促其他同学的行为。通过加强监督,巩固了训练成效,学校里违规犯纪现象逐渐减少,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慢慢地养成了。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

教 ,既指社会道德教育,又指德育文化开发,德育工作的 教 的功效应是崇尚美德、简朴、正义、秩序和法律,应促使人接受文明,养成规范。教是目的,教必须通过乐的手段才能实现,教化功能不能脱离使人获得愉悦的具体形象,受教者总是在体验乐趣和感受审美中得到陶冶。本学期,我校重视活动的开展,使德育在活动中得到落实。

(一)、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和时事报道。每周一坚持举行正规的升(20xx年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总结)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感受祖国的腾飞,在教师的国旗下讲话中聆听教诲,在时事报告中感受时代变迁,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德育醺陶。

(二)、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1、三月份,举行 弘扬雷锋精神 主题教育活动。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发出 向雷锋同志学习 伟大号召纪念日。为纪念开展学习雷锋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引导青少年儿童做社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我校开展了 向雷锋同志学习,弘扬雷锋精神 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积累学习阶段,第二阶段,实践巩固阶段,第三阶段,提高发扬阶段至学期末,开展 学雷锋,我最棒 活动。 向雷锋同志学习 ,在我校已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把这句口号已变成具体的行动,落实到每一个细微之处,变成永久的一种动力。2、四月份,开展了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 系列活动。我校通过开展追忆革命烈士先辈活动,以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达到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一是开展宣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 网上祭先烈 活动,四是积极倡导文明祭祀、家庭追思、集体公祭等现代文明祭扫方式,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敬仰。通过此次活动,广大师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了师生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3、开展 献爱心,助同胞 活动。,我校积极开展 献爱心,助同胞 捐献活动。此次捐献我校师生共捐出爱心款人民币388元。活动再一次发扬中华民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传统美德,再一次让师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再一次升华了情感,涤清了心灵。4、举行 庆祝六一 系列庆祝活动。今年的 六一 节, 经过少先队精心策划和全体教师的用心准备,我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全体少先队员过了一个有意义、愉快的国际儿童节。分别举行了小学生运动会,学生书法比赛,乒乓球比赛、游园活动。通过开展庆祝 六一 系列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快乐,感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六一儿童节。5、开展 敬老、爱老、助老系列活动。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我校开展了系列敬老、爱老活动。本次活动引导了青少年认识长辈及老年人的无私奉献和人生价值,培养了青少年对长辈及老年人的感恩之情、孝顺之心,在校园和社会形成青少年孝敬长辈、关爱帮助老年人的和谐氛围。6、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竞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习 生活,张扬了学生个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醺陶了学生的品格。

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价值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我校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硬化、绿化、美化水平,根据教育局 十个一 的要求,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浓厚学校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六、拓展育人空间,拓宽德育力量的渠道

本学期,我校加强了课堂渗透德育的力量,积极开发德育课程,充分挖掘各学科的 育人点 ,让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发挥其德育功能。加强班队会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德育活动,通过班队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致力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本学期,我校要求各班主任召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必须对本班学生进行两次以上的全面家访,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虽然本学期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一些不足,如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的不够完善、德育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德育工作经验交流较少,德育工作方式缺乏创新等。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德育理论学习,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能力,增强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一、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教育法规,增强了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施教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师表风范,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

2.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学校修订完善并下发了《班级工作规范》和《班主任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了班主任工作,完善了班级工作考核机制。通过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召开班级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结对子、传帮带”、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学习、班级工作现场观摩等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强化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

二、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

学校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是政教处、少先队、班主任充分利用集队、集会、早读课、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二是加强安全值日、值勤工作,确保学生上学、放学或在校园内活动的安全。为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学校实行了实施了一系列安全值日、值勤制度,如:学生上学放学时,除安排男教师和保安在校门口值勤巡视外,放学时还有小交警上路执勤,阻拦过往车辆,为过马路的同学开辟安全通道;在学生到校上课后,按课节安排教师到门卫室轮流值勤,巡视校门口及校园安全情况;夜间,安排所有男教师轮流执勤,保证校园财产安全;学生上操、放学,各楼梯口都安排教师执勤,疏导学生,防止了拥堵和踩踏事件的发生;学生放学,值日教师按时清校,保证保证校内不滞留学生。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把安全的职责意识分解落实到各班主任和任科教师的工作中,让每一位老师树立安全的责任意识,切实保证了校园的安全稳定。三是在上好校内法制安全教育课的前提下,每学期请校外法制副校长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对问题学生进行定期定人帮教、转化,杜绝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四是继续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办好少年警校,充实扩大小交警队,由消防中队、交警队官兵定期为同学们上安全知识课,讲解安全自护、安全逃生等知识,传授交通指挥手势,组织安全疏散演练、加强体形标准训练等,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小交警们则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街道,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协助交警义务站岗执勤,指挥车辆通行,维持交通秩序。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交通安全教育手拉手”等主题活动,以讲交通安全故事、唱交通安全歌曲、办交通安全墙报、做交警礼仪队员等活动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从而达到了“培养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宣传一所学校、延伸整个社会”的目的。

由于我校安全工作扎实有效,今年再次被县教育局评为“永昌县教育系统交通安全先进学校”。

三、以“德育生活化”理念为指导,以“十好”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为内容,着力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强化行为的内化,争创市级示范学校。

根据《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xx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我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绿色文明班级”和争做“向阳之花”“向阳小能手”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评价制度。同时加强了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各班也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学校“十好”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为主要内容着重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1.继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xx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三年级以上学生能熟记于心。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绿色文明班级”评价体制,通过评比活动来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为班集体荣誉争光的良好班风。

2.以班级建设为抓手,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段的特点,围绕学校提出的“十好”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开展了系列活动,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少先大队加大了“红领巾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流动红旗”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4.利用学校“向阳”广播站、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树立先进和典型,让全体学生都能向好学生学习,同时对不好的行为习惯也要给予曝光。

5.抓好学校的各项常规,创建优良校风。以政教处、少先队管理为一体,认真组织主题班(队)活动,采用丰富的形式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了主题班(队)活动课的质量。使全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校风。

德育工作心得体会小学十优秀篇七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师德素养。9月份以“敬业爱岗,严谨治学”为主题开展师德活动:9月5日举行庆祝第28个教师节师德师能演讲比赛,选送朱阿娜、蔡乌伴老师参加养正教学区师德演讲比赛均荣获二等奖;9月17日下午,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一起观看《讲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纪录片,并举行 “师德承诺书”签订仪式;9月24日下午,学校再次利用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观后感交流,会后全体教师撰写观后感上传到安海教育信息网。11月份以“做文明教师”为主题,组织全体教师学习 《关于出台教师文明用语和禁忌用语的通知》、《文明礼仪学习材料之三我知礼我文明》、《教师文明礼仪学习材料》、《安海镇教委办关于开展师生文明礼仪建设的工作意见》。12月份以 “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11月下旬,召开行政领导会议,制定西隅小学“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的教师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镇教委办《关于举办第五届学校德育论坛活动的通知》和西隅小学“促专业成长,做幸福教师”的教师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方案;12月上旬,利用全体教师会议、校园网等形式,向师生员工广泛宣传开展这次大讨论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使师生员工更多地了解全校开展的大讨论活动,确保做到宣传到位;12月10日和12月24日,学校开展教师价值观大家谈座谈会,畅谈“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12月26日,收到全体教职工25篇论文,上交率100%。经领导小组认真评选推荐四篇论文送交镇教委办参加第五届德育论坛征文评选。其中蔡乌伴、张美芳老师均荣获二等奖。一学期来的师德活动促使全体教师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教书育人理念有了新内涵,全体教师对核心价值观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自觉认同,教师的师德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培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育人实效。班主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是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的重要保障。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无私奉献精神,又懂得科学管理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本学年学校充实了一批年轻班主任,他们富有工作热情,但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为了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9月17日学校举行了“新教师拜师会”, 5对师徒签订 “拜师协议书”,校长颜秀贵为结对师徒颁发聘书,并对新老教师提出期望。希望老教师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教师,做好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另外,新教师的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快,老教师也要从他们身上取长补短,相互促进。10月8日下午,学校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身边榜样人物的经验交流会”,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中年教师代表将自己管理班级的经验进行座谈式的交流,实现了工作方法的互通有无、工作经验的共享共赢,使我校班主任工作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3.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学校以“滋养学生的儒雅气,教师的学者风,学校的书香气。”为目标开展读书活动,认真制定教师读书方案,以读书沙龙、读书论坛、主题辩论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激励教师积极阅读,充实自我。主要活动有:革新教师例会形式,把每周工作安排通过校园网进行布置,腾出每周一教师例会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解读〈弟子规〉》;10、11月份持续开展《致加西亚的信》读书心得交流会,做到每师撰写一篇心得并上传至安海在线投稿;12月3日下午学校又举行读《致加西亚的信》心得体会现场撰写活动,并根据字迹及内容开展校内评选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阅读写作水平。10月份,颜秀贵校长荣获安海镇教委办20xx年阅读教育名著现场写作一等奖,蔡乌伴、黄小阳老师均荣获三等奖。蔡乌伴、张丽华、陈端华老师分别荣获《致加西亚的信》读后感二、三、三等奖。

4.加大学科的教研力度,促进专业成长。学校非常重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分设语文、数学、技能科三大教研组,确保每组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委办举行的各种学科技能竞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