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三年级日记大全

有关中秋三年级日记大全

ID:109543

时间:2023-04-24 05:43:10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一

昨天是中秋节,中秋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中午,我们和姨妈全家去荣荣鱼庄吃饭,我们点了很多菜,有葫芦鸡、青菜、麻辣鱼等。因为我吃不了麻辣鱼,只好在爸爸妈妈的茶里涮,变成微辣鱼,这下可以吃了。于是我吃起来。

下午,我们又去爷爷家和爷爷奶奶过中秋节。我们又去湖南土菜馆吃饭。那里有我的至爱——糖醋里脊,等它一上来,我就像不让别人吃似的,狂吃。我还吃了很多其他的菜。

晚上回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哇,食物真丰富呀!有哈根达斯冰激凌月饼,有苹果、石榴、葡萄、提子、橘子、梨,还有板栗和核桃,我们一起分享美味的食物,很快乐。

虽然昨天是阴天,没有月亮,不能赏月,有点遗憾,但是我们心中却有那圆圆的明月。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二

八月十五,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中秋节。那天,人们吃月饼,赏月,有的地方还有花灯,十分热闹。

称这天为中秋节的原因是: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个,民间称为中秋。

中秋那天,人们买来除了月饼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望着即将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点儿出来。

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阳台上,各种月饼也都一起拿了出来。大家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亲人;有的人在月光下举杯相庆,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烟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绽放!

中秋节是我们合家欢乐的日子,是我们思念亲人的日子,更是我们不可磨灭的日子。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三

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

八月之中的时分,中秋节,在向我们招手,她,缓缓地来临了。

夜景。当夜空之神降临的时候,不知是哪位心灵手巧的妇女,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给夜空送上了一件黑毛衣,暖暖的覆盖着他,妇女还不忘的在上面点缀了一轮圆月。看,那金黄色的月亮害羞了,拎起了一层薄薄的的纱布,遮盖着面容,好比娇嫩青涩的少女,显得更加妖娆,妩媚动人。我喜欢夜景,喜欢他的寂静,喜欢他的深沉。而今天,多了一轮散发出微微光芒的月亮,给这黑夜增添了几分活泼,让我觉得他更加神秘莫测。

月中。小时候,喜欢搜集各种有趣的民间神话故事。月亮中有什么呢?妈妈说:“月亮中是空空的,什么都没有。”我鼓起腮子,反驳道:“妈妈,才不是呢,月亮中有嫦娥,有玉兔。妈妈,你没有听爷爷说过么?”“你这孩子,明知故问!等你长大之后,学习多点知识就知道啦。”妈妈一脸温柔慈祥的样子,抚摸着我的头。我坚信,我的想法是对的。

团圆。过节了呢,每次过节日我不是因为可以放假而感到开心,而是因为过节的时候大人们可以停下手头的工作,欢聚一堂的在温馨的家中谈笑风生,嬉笑说乐。老一辈的不忘在这中秋节中给后辈说中秋节的故事,嫦娥玉兔便是他们口中的主角,不添油加醋也能说得娓娓动听。小孩子呢,嘿嘿,灯笼月饼是不可或缺的。提灯笼,尝月饼,孩子心中欢乐多。童心未泯的“老小孩”,返璞归真似得与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愿在这意境悠悠的节日里,获得更多的欢乐,欣赏更多的美景。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四

中秋节来了,我想做月饼或者南瓜饼来纪念这个节日,因为做月饼过程过于繁琐,所以我决定做香甜的南瓜饼。

首先,我把”我家的大师“奶奶请来,让奶奶在旁边进行指导与协助。

在准备做南瓜饼之前,我们先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把南瓜洗干净去皮和去囊,用菜刀把南瓜切成丝,剁成碎末状,放在旁边备用。

第二步,我们把糯米粉一勺一勺地从袋子里舀出放入盆中,注意要控制好量哦,把切好的南瓜末也倒在一起,再浇上一定量的热水,大约等上5——8分钟左右即可。注意哦,热水也一定要注意量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做的饼可能太硬或者太软哟。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教我先把米粉洒在上面,然后把它用手掌心偏后的部位将它揉到软中带硬的样子就可以了。新手上路,我可是第一次做哟,带着一股兴奋劲开始揉起来,可是我的力气太小,揉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的,只好由奶奶帮助完成后面的工作了。等奶奶揉好后,我拿起小刀,手把着糯米团,把它们切成一个个小糯米球,再把它们一个个压扁,正反两面都撒上油光鲜亮的黑芝麻。一切就绪,把做好的南瓜饼放入锅中蒸熟,大功告成。

中秋的夜晚,我和奶奶还有爸爸妈妈一起吃着个个金光灿灿的南瓜饼,生活感觉多么美好啊!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五

月,是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一轮皓月挂在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夜空。淡淡的银辉仿佛给人与月之间笼罩上一层薄纱,黑夜中的一枝“独秀”是如此深邃,又是如此明丽。

皓月当空,幼时的李白与母亲还有众兄弟姐妹来到堂中。微一眯眼,享受着夜阑人静时,拂过发迹的几丝凉风。看着万家燃起的静谧的灯火,嗅着院子里怡人的桂花幽香,尽情感受着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带给他的天伦之乐。

“像圆润的花叶上的露珠!”神思敏捷的大哥说道。

母亲没有说话,放下了手里的酒盏,脸上漾起微微的笑。

三哥心直口快,得意地说:“不对不对!应该像元宵节明亮的灯火!”

母亲一笑置之。

母亲大喜过望,对李白褒奖有加,众人也对李白夸奖佩服。

在如梦似幻的云端上,月亮越来越圆,越来越白。真的!那如玉的月亮,挂在无边的天空之上,岂不就是玉盘,不就是瑶台镜?或许还是嫦娥姑娘的呢!

月空下,李白一家正在阵阵花香、盈盈月光中,其乐融融地享受着这个美妙和睦的夜晚。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六

一提到中秋节,人们马上就能想起那香喷喷的月饼,这个中秋节我不但吃了月饼,还做了很多有趣的事情呢!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在天刚刚鱼肚白的时候,就开始去早市收购各式各样的月饼,准备去爷爷那里开中秋欢颂会。

因为爷爷家住的是顶楼,所以我们能在楼顶花园吹着习习微风,看着美丽而皎洁的月亮,在如梦的美景里,我看着圆圆的月亮,颂起一段优美的段落: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树丫上,落下斑驳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条儿挂在树丫上一般。

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谐,而月亮却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阴晴圆缺,月的神韵风采就在这里体现出来了。月何必要争夺辉煌呢?给人们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罢了。

这时夜已经静寂下来,月亮静静洒下余光,竭力驱走黑暗,为人们送来光明、温暖与关爱!

中秋三年级日记中秋三年级日记篇七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

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