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

ID:1121006

时间:2023-07-07 16:10:48

上传者:曹czj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篇一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截至4月份,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2.85万元,其中国税11.75万元、地税21.1万元;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5.7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完成1.45亿元,民营经济营业收入完成5.73亿元,增加值完成1.27亿元。

(二)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三)农业经济方面

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减少农业种植风险,我镇积极推进小麦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按照政府提倡、农户自愿的原则,为全镇22个行政村小麦生产系上“保险带”,确保小麦成穗期由于天气灾害等造成的减产减收不再影响农民收入。截止目前,全镇共入保小麦面积5万余亩,参保率达90%以上。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全面落实省市县关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安排部署,以省级重点村南及桥村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十五项实事”,全镇发动,分类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切实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和生产生活条件。春季造林,目前,全镇完成植树32016株,占春季植树任务的100%。其中:乡级公路曹河线曹伍疃一村、寨子村、北及桥村等路段完成植树11000株;农田林网曹伍疃二村完成植树9000株;7个农村面貌提升村植树12016株,占总任务的100%。园区服务,顺利解决了弘凯机床、婴泰服饰、佰汇线缆等项目占地的遗留问题,确保了6月份项目观摩进度。城建工作,高速出口扩宽征地工作进展顺利,正与群众签订协议;南水北调工程涉及我镇2个村,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凤凰路北伸两侧绿化工作已完成。

(五)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

民生实事,镇村两级多渠道争取资金完成民生实事30余件,总投资近千万元,涉及农田改造、电力整改、自来水改造、街道硬化、道路修建等。计划生育,扎实开展了计划生育“百日攻坚”活动,“四术一征”顺利开展,季服务上站率、社会抚养费征收面和到位率明显提高,较好完成了治理目标,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安全稳定,积极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把被动接访改为主动约访,进一步强化镇、站、村信访矛盾排查责任,各类信访隐患及时处理,化解信访矛盾14起,消除了越级访和集体访,继续保持了安全稳定的大好局面。

(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我镇新一届党政班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换马店的镇情、村情,对今后发展的目标、思路和举措进行再审视、再定位,以“强班子、保稳定、促发展”为重点,初步提出了“融合、借势、协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就是主动融合城市新区和省级开发区,借势发展,协同共进,围绕省级开发区,结合目前我镇的土地利用规划,着力建成三个沿路经济带(西外环至楼底村东、旧308线两侧、新308线北侧)、一个河路经济块(308线至洨河段),打造我县新的工业主战场,使开发区有发展空间,换马店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城市新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和高效农业,力争把换马店打造成城市生态会客厅和西北部农业绿色屏障。

(一)搞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干部执行力。

一是继续抓好学习教育工作,严格按照“回头看”方案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对做的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加强督查,确保全镇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二是搞好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工作,达到帮助同志、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同时,将边查边改的要求贯穿活动始终,能改的马上改,马上改有困难的创造条件改;三是搞好“讲团结、比奉献,讲大局、敢担当”主题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广大镇村干部中存在的大局观念不强、责任意识淡化、作风纪律涣散等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打造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镇村干部队伍。

(二)狠抓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宣传招商优惠政策,营造全民招商的氛围,多渠道收集招商信息,力求在亿元项目入区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引导支持鸿达阀门搞好技术创新,扩大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附近几家小型阀门铸造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抓好高效农业发展,积极做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两个农业项目,推进与省农科院签约的“粮食生产综合示范基地”建设,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二是抓好生态农业发展,引进建设一批科技农业项目,推动江恒集团投资的农业科技生态园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重点做好目前在谈的华北农耕文明复古产业园项目,打造城市生态会客厅。三是抓好畜牧养殖业发展,积极扶持现有的养殖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龙头企业,做好汇宾奶牛养殖基地挤奶设备更新换代和新式牛圈的扩建工程。同时,积极做好投资1500万元的“肉牛养殖示范区”项目,目前正在协调用地。

(四)做好民生实事,推进城镇建设。

一是精心谋划一批民生实事,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二是协调做好城建工程,重点抓好凤凰路北伸绿化管护、高速出口拓宽和308线改线工程。三是按照“四清四化”的要求,重点做好省级示范村南及桥村的改造提升工作,突出抓好国省道周边环境治理以及样板街、样板村建设,进一步引导群众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篇二

这一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x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驻村办的指导下,在x党委、政府及x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和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主动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和指导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组织。这一年,x驻x村委会的驻村领导进行了调整,驻村工作组及时与他们联系沟通,在原来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和人员分工进行了调整,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全村经济发展。x村地处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目前有华中变速、利丰纸业、钰阳化工等几个企业,又有奶牛场、养鹿场等特色养殖业,许多村民拥有建筑、运输技术,可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建筑、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

3、督促、指导帮扶村搞好十项工程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该村的规划工作已经展开,村容整洁工程、乡风文明工程、文化大院建设等工程都在主动开展当中。

4、x局主动认真落实x区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十项工程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出资3000元帮助帮扶村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优良的基础。

5、重点搞好x路和x村的改造。这一年,该村依靠刘庄村的示范作用,着重进行了对周庄村的规范化改造,目前村中道路已经修好,改造建设工作正在进行;该村还进行了华夏路的翻修,由原来的柏油路面改造成了水泥路面,同时还增加了供、排水设施。

6、为了把x村的文化大院建设好,x局全体人员给帮扶村捐赠图书500多册,充实该村的图书室。

7、认真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口支援农村小学中学精神,主动做好对x小学的对口支援,帮助该校做好双基验收工程。

8、主动参与爱心助学。该村的x这一年考取了x大学,由于他们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生活非常困难,几千块钱的学费更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我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给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很快给该同学捐助x元钱,处理了她家的燃眉之急。

9、搞好城中村村民社会保险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民的后顾之忧,这一年主要在广大农民中宣传社会保险的.有关政策。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请劳动部门同志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认识。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篇三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主题新定位,我市坚持把决战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用红军长征精神来决胜脱贫攻坚,做到抓具体、抓根本、抓长效,确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着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贡献。一季度,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7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214个,全市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5万人。

一是精准谋划攻坚。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强化执行力建设。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8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个村、县级包保449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强化扶贫云建设。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信息。在“贵州扶贫云”基础上,建设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设遵义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动态化有效管理。

二是精准对标扶贫。结合现有5个贫困乡镇、645个贫困村、51.42万贫困人口,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定位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力争2年(到2020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突出绿色发展。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新定位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定位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三是精准创新改革。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2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创新联审机制。建立国税、地税、工商、检察、法院、监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审,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支持合作社发展。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拥有合作社4207个,覆盖贫困村1630个,主要涉及中药材、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股份合作、保本分红。积极推广“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是精准保障脱贫。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积极整合各级扶贫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协同推进。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最严格的“一把手”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三个制度”。出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强化跟踪调度。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加强跟踪调度,督促落实整改。

五是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项行动”,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一季度实施重大事项建设项目1134个,完成各类投资167.45亿元。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暨“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农村基础,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工建设通村油路2714公里,启动国省道改造项目464公里。启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43个和分散饮水工程(小水窖)1603口,解决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速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启动6.67亿元小康电建设。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2亿元,4g网络实现乡乡通。开工建设小康房8862户,已竣工完成2211户。完成小康寨建设投资1.39亿元。

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全市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完成投资22.7亿元,入驻园区企业达554个,农民合作社达601个,园区从业农民达121.4万人,累计形成259.8万亩种植业基地。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全市完成农业培训任务9017人,实现转移就业5.7万人。

实施易地扶贫移民行动。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力争把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全部迁出。全市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9个,安置规模10.2万人。其中新建安置点82个,全部进入工程主体施工;购买库存商品房安置点127个,有序开展房源初选、价格核定、政府研究等工作,已完成回购式安置交房785户3450人。

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精准扶贫,全面实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不同标准的“两助三免”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资助政策。完成2020-2020学年度第一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审核发放工作,资助贫困学生14569人,发放资助金4519.475万元。目前已启动2020-2020学年度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申报工作。

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全市摸底排查11类医疗救助保障对象约80万人,完成审核认定58.4万人,纳入新农合信息系统属性标识28.75万人。一季度落实补偿救助6446人次,医疗总费用2397.49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费用2041.83万元,通过“三重医疗保障”补偿费用1771.35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86.75%。

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一季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4亿元,新增贫困地区贷款29.88亿元,其中发放小额扶贫“特惠贷”5.95亿元。建立县级风险补偿机制,注入风险补偿基金1.16亿元,占计划投入补偿金6433万元的180%。10家信用社与当地政府签订“特惠贷”风险补偿协议,开立风险补偿专户12家,注入风险补偿金5500万元。开立“特惠贷”贴息专户6家,根据申报情况及时注入财政贴息资金。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18.41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农村低保年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089元,比2020年提高485元,增幅18.62%,具体标准分为两档:一档是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仁怀市、赤水市每人3132元/年;其他县保障标准为每人3060元/年。1-3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13015.32万元。

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包干帮扶贫困村,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全市各级各单位已落实帮扶贫困村项目124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8.17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

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实施“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脱贫”战略。针对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8个民族乡、14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2.49万户9.63万少数民族人口,深入开展再调查、再识别、再精准。通过建立集团帮扶结对工作机制,明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军分区等单位牵头挂帮8个民族乡,落实项目规划308个,涉及总投资3.09亿元。

实施党建扶贫行动。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的“五在村”机制,各县(市、区)分别打造3个以上党建扶贫市级示范点。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联乡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制。今年对贫困村党组织进行二次甄别,从市直机关企业事单位选派人员220人开展驻村工作,新选派担任第一书记126人,确保全市645个未出列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篇四

自10月份以来,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和_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帮助下,与其他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一道,坚持理论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队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全身心投入到同步小康村建设工作中,努力搞好同步小康村建设工作。

一、工作完成情况

1、深入走访农户350余户,发放便民服务卡370余张。

2、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八章程。

3、帮助罗沟村制定产业规划。

二、工作基本做法

1、加强自身学习,切实提高工作本领。作为一名同步小康工作队员,我深知工作的重要。在实施改革开放社会不断取得进步、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逐步走上富裕奔向小康社会的今天,还有相当部分群众没有实现小康。每当想到这些,我倍感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为了把此项工作干好,不负党的重托和群众厚望,本人首先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

2、在进村入户开展民意调查、召开村组和党员坐谈会等活动期间,及时将所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茶叶实用技术和国家有关惠农方针政策向当地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因地制宜,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增收路子。

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消除等、靠、要被动思想,积极主动走致富增收路。通过不断宣传、讲解,增强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同时也及时为当地群众答疑解惑,消除了各种矛盾隐患,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同步小康工作组、沫阳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工作队员一道通过不断努力,尽的工作热情,为罗沟村实现小康尽了一份微薄之力,使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实惠。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为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支部书记马昌民任组长,第一书记宋鹏任副组长,其他四支队伍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1名专职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前半年以来,四支队伍先后召开10多次脱贫专题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扶贫计划。

二、改变工作措施促进帮扶质量

经过第一个季度的工作,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已经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老百姓一直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帮扶工作队结合实际,转变帮扶方法和时间,把帮扶地点从家里延伸到田间地头,帮扶时间从工作时间扩展到吃午饭午休的时间。帮助村民喷洒农药、整地、栽植黄花、药材等,种种举措,赢得了老百姓的好评。

三、解决具体问题,提升帮扶实效

1、通过前期对帮扶村了解,得知村中部分道路、饮水设施需要改造及时进行研判,“四支队伍”跑项目,争资金,并对存在问题上报镇政府,以待解决。

2、加大对贫困户的产业研判力度。组织专门人员,进村入户,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及时进行科学研判,经过研判,贫困户积极发展养殖业,预计将养羊70只;牛30头;鸡1800多只。发展药材、黄花种植。

3、组织专门人员,入户对2017第四季度年贫困户收入进行核算,明明白白算账,认认真真核实。

4、集中时间,积极协助村委会,完成了村民房屋鉴定工作。经过两天的集中鉴定,顺利完成了山兴村90户村民的房屋鉴定报告。

5、4月份联系魏记口腔诊所为贫困户开展义诊活动,并赠送礼品。

6、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经过召开党员会议,推选代表,按照选举程序,公正公平合法的完成了此项工作。

最新驻村第一季度工作总结(5篇)篇五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遵义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主题新定位,我市坚持把决战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和重要的民生工程,用红军长征精神来决胜脱贫攻坚,做到抓具体、抓根本、抓长效,确保扶到人、扶到事、扶到位,着力走前列、作表率、作贡献。一季度,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7亿元,实施财政扶贫项目214个,全市预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5万人。

一是精准谋划攻坚。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强化执行力建设。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8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个村、县级包保449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强化扶贫云建设。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基础信息。在“贵州扶贫云”基础上,建设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设遵义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动态化有效管理。

二是精准对标扶贫。结合现有5个贫困乡镇、645个贫困村、51.42万贫困人口,把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上。突出基础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定位新要求,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好,力争2年(到2020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突出绿色发展。围绕“推动绿色发展”新定位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发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巩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贫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新定位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三是精准创新改革。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2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创新联审机制。建立国税、地税、工商、检察、法院、监察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审,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犯罪等方面进行共建共享。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扶贫资金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支持合作社发展。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全市拥有合作社4207个,覆盖贫困村1630个,主要涉及中药材、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参与股份合作、保本分红。积极推广“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项目实施效益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四是精准保障脱贫。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积极整合各级扶贫资源,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实效。强化协同推进。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万户,将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最严格的“一把手”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三个制度”。出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强化跟踪调度。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加强跟踪调度,督促落实整改。

五是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十项行动”,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一季度实施重大事项建设项目1134个,完成各类投资167.45亿元。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和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暨“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着力夯实农村基础,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开工建设通村油路2714公里,启动国省道改造项目464公里。启动建设集中供水工程143个和分散饮水工程(小水窖)1603口,解决1.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速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启动6.67亿元小康电建设。完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52亿元,4g网络实现乡乡通。开工建设小康房8862户,已竣工完成2211户。完成小康寨建设投资1.39亿元。

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全市县级以上农业园区完成投资22.7亿元,入驻园区企业达554个,农民合作社达601个,园区从业农民达121.4万人,累计形成259.8万亩种植业基地。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全市完成农业培训任务9017人,实现转移就业5.7万人。

实施易地扶贫移民行动。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力争把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全部迁出。全市开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9个,安置规模10.2万人。其中新建安置点82个,全部进入工程主体施工;购买库存商品房安置点127个,有序开展房源初选、价格核定、政府研究等工作,已完成回购式安置交房785户3450人。

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精准扶贫,全面实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不同标准的“两助三免”和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资助政策。完成2020-2020学年度第一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审核发放工作,资助贫困学生14569人,发放资助金4519.475万元。目前已启动2020-2020学年度第二批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的申报工作。

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全市摸底排查11类医疗救助保障对象约80万人,完成审核认定58.4万人,纳入新农合信息系统属性标识28.75万人。一季度落实补偿救助6446人次,医疗总费用2397.49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费用2041.83万元,通过“三重医疗保障”补偿费用1771.35万元,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86.75%。

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一季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4亿元,新增贫困地区贷款29.88亿元,其中发放小额扶贫“特惠贷”5.95亿元。建立县级风险补偿机制,注入风险补偿基金1.16亿元,占计划投入补偿金6433万元的180%。10家信用社与当地政府签订“特惠贷”风险补偿协议,开立风险补偿专户12家,注入风险补偿金5500万元。开立“特惠贷”贴息专户6家,根据申报情况及时注入财政贴息资金。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18.41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全市农村低保年均保障标准提高到3089元,比2020年提高485元,增幅18.62%,具体标准分为两档:一档是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遵义县、仁怀市、赤水市每人3132元/年;其他县保障标准为每人3060元/年。1-3月,全市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13015.32万元。

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整合各类资源包干帮扶未出列645个贫困村,市县两级党政机关包干帮扶贫困村,实现“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全市各级各单位已落实帮扶贫困村项目1247个,涉及项目总投资8.17亿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

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实施“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脱贫”战略。针对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8个民族乡、147个少数民族贫困村、2.49万户9.63万少数民族人口,深入开展再调查、再识别、再精准。通过建立集团帮扶结对工作机制,明确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军分区等单位牵头挂帮8个民族乡,落实项目规划308个,涉及总投资3.09亿元。

实施党建扶贫行动。结合实际探索建立了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的“五在村”机制,各县(市、区)分别打造3个以上党建扶贫市级示范点。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联乡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制。今年对贫困村党组织进行二次甄别,从市直机关企业事单位选派人员220人开展驻村工作,新选派担任第一书记126人,确保全市645个未出列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全覆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