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导游词(6篇)

青海导游词(6篇)

ID:1123253

时间:2023-07-07 16:38:19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青海导游词(6篇)篇一

这也是该殿又名“花寺”的来历。但我以为这个美丽名字的来历更多的是由于到了夏天,满院的绿树开满了香气袭人的白花,遮天蔽日、香烟缭绕,如入仙界,叫人流连忘返之故。

现在我们来到这座颇似农家小院的院落,如果说刚才我们还感觉到庙宇的庄严,那么现在一定有种重返世俗的轻松感。这就是塔尔寺的印经院。因为寺庙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经书,因此,负责印经文的僧人便会整日忙个不停。现在,让我们进房间里来看看他们是在怎样工作的。

佛教传人西藏是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两个地区同时传入的,所以藏传佛教经典同时受到二者的双重影响,因此,藏传佛教的典籍便浩如烟海。我们现在想得到汉文的某部佛经,也得想办法从藏语佛经再翻译过来塔尔寺的印经院至今仍然采用比较古老的雕板印刷法,经书的用纸是这种颜色稍暗,韧性极好的棉质纸张,经书开本都不大,多呈长条状,翻阅方便颇具古意。我们读不懂的藏文字规范端庄,秀丽整齐,像是帧帧艺术作品,有种朴素的美感。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依次参观一系列最主要的殿堂,它们是塔尔寺的主体建筑群,也是寺中僧人活动的主要场所,请大家先来看一看大经堂。

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大经堂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是僧人诵经学习进修的地方,遇到活佛莅临的日子,更是僧众聆听介法的场所。进门之前我们先在正门这里看一下这种特殊的工艺品,好像刺绣一样,这种艺术品叫“堆绣”,它是在刺绣之前先垫上一层棉花或羊毛,以求立体效果。这两幅“八仙人物”便是塔尔寺的珍藏品,虽为寺中僧人所制作,但很有民间情趣。因为堆绣制作比较复杂,工艺要求又高,现在寺中已很少有人能制作了,这就更显出这些珍品的可贵了。

目前的大经堂曾经过多次重建和扩建,最后一次完成于民国四年,就是公元1915年,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是典型的土木结构藏式双层平顶建筑。(从侧门进入大经堂内部)大经堂由这种藏式棱柱分隔成很多小的开间,柱子一共是168要,其中60根为暗柱,建在墙壁内,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有108根,柱身上包裹着的图案精美的藏毯是蒙古王公的赠品,僧人们就在柱间的这些藏式毯子上,叫做“佛团垫”打坐念经。大经堂的三面墙壁上都布满了佛龛,这一尊是弥勒佛像,有关它的故事我们等会儿再讲。这一尊是十一面观音,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佛像都造型奇特,这主要是由于受到佛教密宗的影响。

由于塔尔寺是班禅活佛的管辖范围,他曾多次驾临该寺居住,讲经,所以大经堂当中最显著的位置是留给他的。还有这尊镏金像,便是已故的十世班禅,还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工艺精湛,形象逼真。这尊幼宗喀巴像在端庄中透出天真,不失儿童的可爱。

青海导游词(6篇)篇二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

青海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咸水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青海湖每年12月封冻,冰期6个月,冰厚半公尺以上。湖中有5个小岛,以海心山最大。鸟岛位于湖的西部,面积0.11平方公里,是斑头雁、鱼鸥、鸬鹚等10多种候鸟繁殖生息场所,数量多达100,000只以上。现已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湖中盛产青海湖裸鲤,滨湖草原为良好的天然牧场。

湖内岛屿: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海西皮

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沙岛

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度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

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风光旖旎的青海湖中,有一个国内外闻名的鸟岛自然保护区,这里栖憩着斑头雁、棕头鸥、鱼鸥、鸬鹚、燕鸥、黑颈鹤、天鹅、赤麻鸭,以及玉带金雕等猛禽,戴胜等攀禽和百灵、云雀等各种小鸣禽近二十种。根据鸟类专家的估计,这里禽鸟的总数在十万只以上;而其中的鸟岛(小西山)和三叉石(孤插山)又最为著名,因为在这聚集着保护区鸟类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您有幸去实地观光一下的话,那才叫您大开眼界哩。

如果是在鸟儿的孵育季节,您又可以看到另一幅蔚为壮观的景色,您最好别走近去打扰它们,只消用望远镜在一、二百米之外观察,就可以看到如下镜头:鸟岛本来仅有零点二七平方公里,形如一只蝌蚪。就在那突出海面约十米的蝌蚪头高地上,小小弹丸之地,就布满了数以万计的鸟巢,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真难以用文字来形容。鸟儿们在水草丰茂、食物充足、向阳干燥而又天敌较少的环境中繁殖着、生活着,难怪人们把青海湖鸟岛称之为“鸟类的天堂”了。

青海导游词(6篇)篇三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会需要准备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海旅游解说导游词-青海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爷山,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距西宁市30公里,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山顶部海拔2928米,相对高差近500米,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风景最优美的山峰。

老爷山自古以“苍松蓊翳,石磴盘梯,川流萦带,风景佳丽”而闻名遐迩。当你途经时,翘首仰望,只见丹崖翠壁,腾云走雾;苍松杂树,负势竞上;山道盘旋,宛如羊肠。景色四时不同而终年常新:春则山岚缭绕,夏日佳木葱笼,金秋红叶似火,寒冬银装素裹。老爷山岩体主要有石灰岩构成,长期流水侵蚀、风化等外力作用,多形成奇峰岩洞和峡谷,尤其是南坡,山势陡峭,危崖耸立,从南坡登山峰顶端确有“华山之险”。

老爷山植被生长茂盛,计有百余种植物,以云杉、柳树、白杨、红柳及多种灌木为主。每到盛夏季节,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丛林中玫瑰、牡丹、芍药、金露梅、银露梅及各种野花竟相开放,芬芳扑鼻。深秋季节的景色可与北京香山景色相媲美。林间草丛中栖息有20多种野生动物,有野猫、赤狐、松鼠、旱獭、猞猁、黄鼠、毛眼、沙鸡、野雉、雪鸡、蓝马鸡、岩鸽等,以鸟类为主。

老爷山之美,在于山青庙秀,林荫花香。老爷山原建有药王庙、玉皇宫、百字宫、柴家殿、无量殿、斗母宫、太元宫等古建筑,还有老虎洞、石柱、火烧台等,五十年代末均遭破坏。如今,重新修建了亭台楼阁、庙宇,一部分古建筑正在恢复。

山上药王庙,入庙凭窗远眺,石光山色,平林远峰,寒翠苍绿,深青浅碧,各具形态。出药王庙南行十数步,即至玉皇宫,内塑玉皇大帝像,院落甚为宽敝,庙门走廊旁各塑黑虎一只,张牙舞爪,神气活现。上坡即为百子宫,中塑子孙娘娘,壁崖间遍置泥人,前燃巨蜡,粗若茶杯。往游妇女,争先焚香,或讨神签,或拴泥人,煞是虔诚。出百子宫北行数十步,爬过巉岩,即至菩萨殿。殿址虽小,处地却高,游人在此小憩者甚多。再前行穿过丛林,即至柴家大殿,该殿为元塑山西北第一胜地,殿宇巍峨,门内厅壁间绘塑半立体形佛图,腾云驾雾,栩栩如生。内庭有身着黑袍的无量塑像,高达丈许。出庙门循径东北行,即为无量殿,昔日香火甚盛,屋宇宽敞,民国初年焚毁。循道东去,过玉皇宫即见古塔耸立。高达三丈。塔南山湾中有石洞一处,下临绝底深渊,上塔松木二根,即为太元宫,也称老爷庙,内塑关公像,左有周仓持刀而立。两厢墙壁间绘制关公生平伟绩,如“出五关”、“单刀赴会”等不一而足。

出院即为三佛殿,拾级下山东行,至雷祖殿。雷祖殿东南为斗母宫,出斗母宫西北行,过羊肠道,岩石洞中,搭成草庵一间,内供文昌帝君,循道西行,则至三官庙,该庙北倚大山,南临峭壁,地形幽雅,建筑亦甚壮丽,为元朔山西南第一胜地。西北山恋之间,便是享有盛名的“老虎洞”,上面是嶙峋的峭壁怪石,下面是层列的茂林岗岩。论山势要数这里最险峻,论风景要数这里最幽雅。相传此洞昔日有虎雄踞,后因游僧居此,虎乃逸去。明时俞安期题名为“慈藏”。北有巨石高二丈许,清乾隆间西宁府监司龙膺在石上题名“海藏”后人塑像修建,规模渐大。过去,缺儿少女的人们,每至夏秋,远道而来求子者络绎不绝。洞内塑有吊晴白额的老虎一只,遍体斑驳,其大如牛,卧于洞左,中间为子孙娘娘塑像,左有孔隙一方,为还愿者投置钱物之所。洞右有一门,仅容一人出入。凡求子女者,先入内焚香许愿,然后进洞摸索,若得鞋袜,则为生儿育女之兆,翌年,另制鞋袜还放洞中,以了其愿。若摸遍石洞,不得一物,则为无子之兆。沿老虎洞下山,有一条险若天梯的便道,苍苔、湿土遍布,深林险壑,夹杂着不少无底洞天,人不敢行。西北半山腰处有一比较开阔地段,名叫“火烧台”,原有佛寺,清雍正初年因占乱被焚毁,代远年湮,遗址乃存,故而得名。

青海导游词(6篇)篇四

对于青海湖的形成原因,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大约在两千多万年以前,如今的青藏高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大陆板块挤压,地壳运动,海底渐渐向上隆起,逐渐形成了如今的青藏高原。而青海湖则是在地壳隆起过程中,断层陷落而形成的。

接下来呢,大家请看我们的正前方,那平嵌在皑皑的雪山和茫茫的草原之间,熠熠发光的宝镜,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东西长106公里,南北宽63公里,湖水平均深度19米,湖面海拔3260多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如今,青海湖已经成为青海省四大旅游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观光为主,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环湖旅游带。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青海湖的湖滨地区。此处地势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不仅如此,这里还是青海省重要的牧业基地,丰美的牧草,肥沃的土地,养育着这里成群的牛羊。每到夏秋季节,辽阔的草原像披上了一层碧绿的绒毯,各种野花五彩缤纷,将绿色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四周大片整齐的农田麦浪翻滚,油菜花一片金黄,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芬芳。湖面上碧波万倾,白色海鸥追逐着鱼帆在空中翱翔,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日出日落的景色更是充满着诗情画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海湖四面环山,它的东面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日月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北面是壮丽的大通山。 山水相辉映,构成了一副美丽动人的画卷。

青海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碧草连天,轻波万里,。它还有一些独特的自然现象,如文开湖,武开湖。所谓文开湖,就是指一种表现得比较安静的湖水解冻现象,而武开湖则表现得有如万马奔腾。听我这么说,大家是不是很想去见识一下呢 昨天我从有关媒介那得到消息,说是过几天很可能会出现文开湖这一独特的景观。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如在这多呆一两天,亲身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秘莫测。

好,各位游客朋友们,今天我们的青海湖之旅就告一段落了,

青海导游词(6篇)篇五

大家好!

我爱青海,是因为它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是因为它是祖国最可爱的地方;是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青海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美之地。这里蕴藏着特有的高原动植物,农牧业和旅游资源,是我国资源的重要战略接续区。这儿不仅有青藏高原的博大壮美和瀚海大漠的广袤雄浑,亦有河湟谷地的繁荣富庶和江南水乡般的旖旎多姿。青海自然景观,地理地貌,民族文化,人文风情等具有原生态,多样性和不可替代的特点,到处呈现着一派雄厚磅礴的壮丽之美。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的要地,是中原与边塞,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传播的桥梁。青海省简称“青”,省会西宁市,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因此得名。位于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12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是昆仑山口的布喀达坂峰,海拔6860米;最低是民和的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青海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省内横贯着多条闻名遐迩的山脉,由北向南依次为: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东昆仑山脉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巴颜格拉山、阿尼玛沁山、南端为唐古拉山脉。

这些高大雄壮的山脉都呈东西走向,构成了青海高原的基本骨架。一些小物品,看起来微不足道,可它是青海特有的工艺品,如:藏族卷轴画;多在寺院制作和保存的唐卡;以西宁毛伟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线,经艺人精心编制而成的藏毯;具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工艺美术品--彩蛋和风格独特、深受藏族牧民欢迎的藏刀等。说起特色小吃,青海更是数不胜数。格尔木的烤羊肉是其它地方没法比的;回族人民自己加工自制的酸奶;“狗浇尿”是青海流行的一种用清油煎的薄饼;夏天能清新提神,冬天则壮身暖胃的甜醅;锅馍省事,省时,制作简单,口感松脆,携带方便。更有使青海名声大震,香气浓郁,滋味鲜美,久吃不腻的五香牛肉干。

在地处高寒的青海,人们喜欢以酒为伴,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别有一番酒趣。而青稞酒便是青海人民的重点,它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青稞为主原料,采用三百多年历史的“天佑德”青稞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科学配方勾兑而成,酒味醇香,清亮透明,饮后不头痛,不口干,醒酒快,加温饮用口味更佳,独特风格,获中国公认名牌称号。青海不仅是祖国十分可爱的地方,而且是祖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是一个物华天空,人杰很灵,充满活力,蓄势勃发的地方,是一个大有希望,大有作为的地方!我爱巍峨叠立、水清玉洁的青海高原!我爱青海湛蓝的天空,绿茵的草原!我爱善良纯朴,勤劳热情的青海人民!我爱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青海三江源!我爱精美至尊的青海三江奇石!

青海导游词(6篇)篇六

我看到过海天一色的美景,但青海湖的湖水比大海还要蓝,比蓝天还要蓝,静静的湖面像一匹无边无际蓝色的锦缎,蓝得纯净、蓝得醉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青海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青海导游词一

大家早上好!欢迎来到青海游玩。现在我们出发前往海心山。俗称湖心岛。古时称仙山,或龙驹岛,蒙名为“奎逊托罗亥”,位于青海湖心偏南,距南岸约30多公里,是青海湖的一大游览胜地。全岛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为1平方公里,形如螺壳。山顶高出湖面约数10米,海拔约3300米。山体系花岗岩和片麻岩构成,略呈乳白色。天晴日丽时,凭高远眺,只见海心山犹如雪浪飘浮,蔚为壮观。古人曾有诗赞道:“一片绿波浮白雪,无人知是海心山”。

海心山形成于距今二亿年以前的三迭纪,即青藏高原隆起时。关天它,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很早以前,青海湖周围是一片平坦的大草原,草原上居住着成千上万的牧民。草原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泉井,泉上有一石盖,泉水因此常流不溢。有一年,两个道人去西天途中路过此地,一时找不到水喝,师父让徒弟到泉中取水,临行前,特别嘱咐取了水要盖好井盖。徒弟口渴心急,取完水却忘了盖井。结果没等他走到师父跟前,发现身后潮水汹涌,巨浪滔天,而且越涨越高。师父一看情况不好,赶忙抓起附近一座小山扔进水中,才将泉眼压住。可是,原来的草原已变成汪洋一片,周围成千上万户人家被大水淹没一空。后来,人们便把青海湖称“赤秀洁莫”,意为“万户消失的地方”,而把海心山称为“错宁玛哈岱哇”,意思是“海心大天神”。

海心山地势较为平坦,岛上怪石嶙峋,沙洲点点,杂草丛生,野花纷披。其有一种花,名叫佛花,色嫣红,叶似蔷薇,每年农历四月开花,香气袭人。此外,岛上还生长大量的野葱、鹤冠草等优良牧草,每到夏季,岛上水草茂盛,景色旖旎,是理想的天然牧场。

海心山四周环水,远离尘世,境地幽绝,天然仙境,令人神往。因此,很早以前就有僧人在岛上修行。据古籍记载,早在汉代,岛上就有庙宇。僧人于冰合时,出海取一年之粮而入居,整年不复出。附近牧民还将马牛羊等牲畜,在冬季冰合后置于此山,永不宰杀,供神佛之用。传说,当时有人将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牧之,马皆有孕,所生之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因此称为“龙驹”,海心山因此而称为“龙驹岛”。

青海导游词二

大家早上好!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景点是南山公园。南山公园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

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

根据《西宁府新志·地理志》中记载:“南山……冬夏积雪不消,耸出万山之上,俨若银屏,又谓之雪山,俗称南山积雪为八景之一也”。攀登绝顶,宛如身在天宫,头顶青云缥渺,脚下冰层晶莹。南山绝顶气候多变。

夏天前往南山公园欣赏“南山积雪”,真是风景独异。一脉高山,截成两节,分属两个世界:雪线下一碧万里;雪线上银装素裹。

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青杨、榆树为主形成工人森林景观,盛夏季节这里绿绿葱葱,空气清新湿润,群鸟啼鸣,游人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公中中心地带的百花园,以牡丹花为主的数十种高原名花卉竞相怒放,香气飘舞,姹紫嫣红,形成了与森林景观完全不同的另一天地地。新近建成的五彩瀑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彩虹飞落,成为西宁独有的瀑布水景。公园西北部有一小山包,上有平台,人称凤凰台。相传有对金凤凰曾在此飞落而得名。海拔2419米。每逢农历九月九重阳节,人们纷纷登上凤凰台俯视西宁古八景之一。

现凤凰台上建有有凤凰亭,为两层楼阁式,直径24米,高23米,亭脊以孔雀蓝琉璃瓦和层顶相缀,阁壁彩绘,精美的石雕艺术建筑,蔚为壮观,登亭鸟瞰高原古城,抚今追昔,感概万千。凤凰山麓有一古刹南禅寺,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建筑古香古色,众多善男信女来此求神拜佛,成为南山公园附近的一处人文景观。该公园设有餐饮和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大家可以在那里就餐!

青海导游词三

大家中午都休息好了吗?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景点是北禅寺。北禅寺位于西宁市北湟水之滨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北禅寺位于西宁市湟水北岸土楼山腰,俗称“北山寺”,又名土楼观,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建筑被称为“丝绸之路”南道的一颗明珠。

北山因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山烟雨”是“西宁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布满人工开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称。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内残存有壁画和藻井,从艺术风格上看,当属晚唐和宋元时代的遗迹。北山寺已经修葺,为道教寺观,有魁星楼、灵宫殿等建筑。位于北山顶峰的宁寿塔是清代所建的5层密檐砖塔,为北山寺的组成部分。

北禅寺是青海境内最早的宗教建筑,初建于北魏明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整个建筑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红砂岩天然断层由西向东依次而建,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立,结构奇巧,寺院错落有序,蔚为奇观。

北禅寺历史悠久,寺内留存有魏晋时期的藻井图案及佛教艺术壁画,塑立各种佛尊神像。

北禅寺的古迹很多,有圣母殿、吕祖祠等。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无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内曲经通幽,冷风袭身。这些洞由栈桥曲廊连接,虚实相望,独具匠心,是一种罕见的建筑艺术。

北禅寺内有栈道、小桥、游廊连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远远望去,似一座长廊悬空在半山腰中,颇有山西悬空寺的风格。现在九窟十八洞内还保留着塑像和古代壁画,被誉为“丝稠之路”南线古代文化的一颗明珠。从北禅寺鸟瞰西宁市全景,别有一番情趣。土楼山天然大佛在北禅寺侧旁,这座天然大佛高约百米,由红白岩石相间构成,经过风化,山峰似被大自然“雕塑”成为一尊大佛,故而得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