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

ID:1124111

时间:2023-07-07 16:49:02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一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甘肃嘉峪关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也是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美誉。

古老长城的丰姿:登上雄伟的嘉峪关,领略古老长城的丰姿,感受“天下第一雄关”的雄、壮、奇、美。关上,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三楼耸峙,雄伟壮观;关内,游击府肃穆典雅,陈列栩栩如生,文昌阁、戏台、关帝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城垣布局精巧合理;关外,瀚海空寂,长风猎猎,千年古道清晰可辨;关下,九眼神泉,碧波荡漾,景色宜人。极目远望,西面是广袤的大漠戈壁,北面是赤日炎炎的黑山,南面是蜿蜒起伏的祁连雪山,东面是优美靓丽的嘉峪关市区。

雄壮非凡 :广阔的关城,横卧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登城楼远望,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天晴之日,或可见海市蜃楼。城下戈壁滩上骆驼队的浑厚的悠扬的铃声,使人想起古代“丝稠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清代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路经嘉峪关,见这关如此雄伟,有诗赞道:“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极言这关的威严和雄伟壮丽。又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指出这关真乃“雄关”。

古称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长城就是从这里起步,宛若巨龙,穿戈壁过沙漠,翻山越岭,蜿蜒东行直达辽东。长城第一墩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诗曰:长城第一墩“清流讨赖临危壁,大岭祁连断战氛。铠甲冰河闻拆斗,旌旗旭日舞鹏鲲”。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是清新如画。景区面积3.22平方公里,包括长城第一墩、观景平台、地下谷服务区、讨赖河滑索、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等游览区。

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一部分,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此段长城从关城东闸门边的角墩起向北延伸至黑山山腰,全长7.5公里。山上长城750米,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

悬壁长城景区内长城蜿蜒于黑山之巅,陡峭险峻,委曲回旋。张骞、霍去病、玄奘、马可·波罗这些或是和平使者,或是开疆拓野的将军,都曾在这里驻足。刻凿于黑山崖壁之上的古代史书“岩画”是人类文明的印迹,蕴含的是一种永恒的古老与神奇。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张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的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入驻马蹄。

飞阁造连秦树直,综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峭摩肩立, 瀚海苍茫人望迷。

谁道堵函千古险,目看只见一九泥。

一生酷爱古诗词和书法艺术的毛泽东同志曾手书过这首的诗篇。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嘉峪关,它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是长城的一部分。

大门顶上有一块牌匾写着“天下第一雄关”,它本来是朱红色的,但是经过风吹雨打,上面的红漆掉了。大门右面的走廊有许多文章和诗句雕刻在石碑上。各式各样的文章琳琅满目,其中有毛主席写的“不到长城非好汉”。懂得欣赏诗句的人都会来看一看。

走上城墙,踏着青砖,往下望,至少有两层楼高,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练兵场上放着数不清的兵器,士兵至少得学会六样兵器。大家想想看,这些士兵日夜驻守在边疆是多么的不容易。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城楼的一角有块黄土砖,关于它还有段故事呢。据说在长城建好后,工匠们发现剩余了一块砖头,那可不得了,是要被朝廷判刑的。工匠们只好把砖头藏在城墙的一角。谁知还是被巡视的将军发现了,当将军问起,工匠们急中生智,都说那是一块“定城砖”,如果移开它,城楼是会倒塌的。这个传说真有趣,事实上,它只是一块普通的砖头而已。

一出嘉峪关就是茫茫的大漠,这个关口是古代的海关。尊敬的游客,请慢慢游览吧。

嘉峪关文物景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关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关城建筑非常雄浑。嘉峪关市区有两条较繁华的美食街,一条是振兴市场,一条是镜铁市场,各色面食居多。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二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甘肃马蹄寺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距张掖市6 o公里的临松山下。山顶一石窟内留有深深的马蹄足迹,史载系天马神迹,马蹄寺由此而得名。被誉为人间仙境的马蹄寺风景名胜区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森林公园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群开凿于十六国北凉时期,距今约16 0 0多年的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1 o 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

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淳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那气势恢弘的“三十三天”,以7层2 1窟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峭壁,令人叹为观止;金塔寺内高肉雕彩塑飞天,在全国仅有;藏佛殿石窟规模之宏大,千佛洞石窟雕刻之精巧,虽非鬼斧神工,却也有梦挂魂牵之魅力。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是马蹄寺的一大特点。

形似观音菩萨莲花宝座的莲花仙峰脚下,五彩缤纷的民族帐篷,似朵朵烂漫的山花争奇斗艳。饱蘸裕固族、藏族、蒙古族民族盛情的风俗接待服务,为游客提供草原特有的风味食品、帐篷旅馆和民族歌舞,会使您亲身体验到少数民族的风情习俗。尤其是全国独有的裕固族,更会为您展示民族的特点和风采。近年来,先后投资1 0 00多万元,建成了3 0.4公里的金马公路、自来水工程、仿古商贸区、防洪、景区围栏、3 5千伏变电站、景区人行步道、民族景点接待等。景区内水电齐全、交通便捷、通讯网络遍布。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达1 0万/人次。

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光临马蹄寺,来马蹄寺时亲笔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视察马蹄寺,亲笔题名马蹄宾馆为卧龙山庄,原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国务委员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王文元、杨汝岱、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财政部、公安部、劳动部、教育部、文化部、农业部、交通部、外交部等部委和省上领导光临马蹄寺极大的鼓舞了肃南各族人民。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景色秀丽的临松薤谷,那“清泉挂碧峰’’的壮观飞瀑;那媚材埠林,云衣迷陉,岚气袭人的绮丽风光;六月飞雪,夏无炎暑,游人到此,寻古揽胜,避暑游玩,会使您留恋忘返。群山起舞,松柏鼓涛,溪流鸣唱,万花颌首,我们将以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地方政策,真诚欢迎八方客商来马蹄寺旅游区投资开发建设,热情好客的裕固族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游人前来观光旅游。

马蹄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 马蹄寺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游客在这里旅游还可以住裕固族帐逢,喝青稞酒,吃手抓肉,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文革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 马蹄寺,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

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每个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马蹄寺的又一次被破坏发生在动乱的十年文革时期,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而且石窟外的建筑则更是荡然无存。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令人不禁惊叹古人卓越的建筑技艺,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顺着去马蹄寺的山路向上走,我看到路边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树上的树叶绿油油的,遍地小草青得逼眼,各种野花遍地都是,散落在草丛之中,景象漂亮极了。我们坐的小车在这漂亮的景象里行驶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看到神秘的马蹄寺。

为什么神秘呢?因为马蹄寺修建在大山的悬崖峭壁之上,传说是汉朝著名的霍去病将军建造的。它取名马蹄寺是因为上马蹄寺的石阶旁边有一块大青石,大青石上面有一个马蹄印,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骑的马留下的。山下前寺院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香炉,佛堂里面供着千手观音等佛像,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院左侧的一口井。那口井里面的水很清很凉,所有的游客都会舀上一勺喝上几口,听寺里面的和尚讲,井水虽然很清很凉人喝了却不会拉肚子,相反还能治百病。我很想看看井底到底有什么让井水如此神奇,但井却深不见底。这口神秘的井叫饮马井,传说是霍去病将军饮马的地方。

沿着峭壁上的石阶向上攀登,可以走进悬崖峭壁上悬挂的马蹄寺。寺的周围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庙,每一座庙里都供着不同的佛像。原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千佛洞。我十分惊叹,古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这些佛教建筑。也许,这这也是马蹄寺神秘的其中一个原因。

我感觉马蹄寺神秘极了,漂亮极了,大自然太美了,给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属国家4a级景区。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有山,其名为马蹄,传说天马降至人间,留马蹄印于此山之巅,遂有马蹄山之称,而山下寺庙也因山得名。 马蹄寺,也叫普光寺,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逾1620xx年,然而令人痛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北方军阀割据,混乱一片,加之历代王朝更替,战火绵延,马蹄寺原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多被毁于战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观音洞以及众多石窟等。

马蹄寺在北凉时期,最早为汉传佛教寺院,后来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寺院自建寺以来,香火就极为鼎盛,最盛时的僧众可达1000余人,而建国初期僧众也尚有50余人,足可见历史上马蹄寺的辉煌。 文革时期,马蹄寺再一次遭到严重破坏,不仅寺中石窟、壁画、佛像几乎被毁坏殆尽,就连石窟外的建筑都荡然无存。现在的马蹄寺所存的三十三天石窟、马蹄印石窟、藏佛殿石窟、胜果寺、千佛洞石窟等,多为改革开放之后重新修复,而寺中主要的建筑如大雄宝殿、站佛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多为明万历年间旧迹,实为不幸中之大幸。

这些殿阁虽经历百年风雨侵袭,但仍巍峨屹立于百丈悬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晋代的站佛、北魏时的文殊菩萨宝剑、清康熙帝的龙袍、乾隆帝的马鞍等众多文物,更令人感叹历史风雨沧桑和马蹄寺曾有的辉煌。 44元(包含风景区内所有景点) 西关车站和汽车南站每天定时有班车开往马蹄寺。或者全程包车,费用120元左右。 可以在马蹄寺裕固族帐篷内欣赏到裕固族欢快热情的草原歌舞,并品尝独特的银碗美酒和手抓羊肉。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叫我小张或是张导都可以。说起曹州牡丹园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它是每年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地方。但是今天小张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不是曹州牡丹园,而是一个她拥有的牡丹品种一点也不比曹州牡丹园少,而且还有许多名贵品种和新牡丹品种的牡丹园,她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具有“精品牡丹园”之称的曹州百花园。一般我们菏泽人想开牡丹都会去百花园,虽然她没有曹州牡丹园有名,但她的牡丹花更加的鲜艳绚丽!

笑话。大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些太空牡丹的花色要比普通牡丹艳丽,花朵也比普通牡丹要大得多,还有太空牡丹的枝干也要比普通牡丹的粗壮,而且开花的时间也要比普通牡丹早,花期也相对较长。大家可以拍拍照,然后随小张继续游览。

而且葛巾从来没有和常大用说过自己的身世常大用起了疑心。于是有一次来到曹州,经过调查发现葛巾原来是牡丹仙子,这下可把常大用给吓着了,可是此时很快就被葛巾玉版知道了,她们很生气。一气之下葛巾玉版丢下孩子,又回曹州去了。第二年在葛巾玉版丢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花。故事讲完大家是不是觉得真的有牡丹仙子啊,呵呵,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菏泽人认为洛阳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栽过去的。大家看这种牡丹叫做青龙卧墨池,它就属于黑色系,蔷薇型的早期花型。还有这边一片种植区,它叫做姚黄,因为属于晚期花型所以现在还没有开放。姚黄是牡丹品种中非常名贵的品种,有牡丹中的花王之称。所以也有人说姚黄之所以开花晚,就是要摆一下普说明他的尊贵。欣赏完这片牡丹种植区,请大家一起随小张去长廊上休息一下。因为长廊修建的高,所以我们站在长廊中可以把院内所有的`牡丹尽收眼底。稍作休息后,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看。走过长廊我们又看到了这些造型奇特的松树。看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龙,还有狮子滚绣球呢,这个是猴子望月。这些松树在我们菏泽叫松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造型、压枝、编制、修剪、就成了现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或各式建筑。

丹雍容华贵,被誉为我们的国花,从古到今关于牡丹就一直有许多神话故事,我国古代人们一致认为存在着牡丹仙子。

好了,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假山前。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下,我们半个小时后还是在这里集合好不好。那么现在大家可以再看看我们的国花牡丹,拍拍照什么的,半个小时后小张在这里等大家。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四

“大家可能不知道,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距城约二十五公里,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中心。莫高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元年(即公元三六六年),传说有个名叫乐尊的和尚路过此地,忽然看见金光闪耀,似有千佛显现,乐尊认为这就是佛家的圣地,遂四处募捐,开掘了第一个石窟。后来陆续开掘了很多的石窟。

要问莫高窟的洞穴有多少,让我来告诉你吧,莫高窟洞窟多达到492个,塑像达20xx尊以上,其中最大的一尊高达33米,最小的一尊只有10米。而492个洞窟中,保存着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纥、西夏、元、清、民国等时期的45000平方米笔画,简直就是一座博大清美、无可比拟的历史画廊,洞窟里还保存着历代彩塑3390身,其中圆塑像2088身,影塑1302身,大家今天有幸可以亲眼目睹其中的一些塑像了。

对了,各位游客朋友,提醒一下大家,为了防止闪光灯强光对壁画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加速氧化分散,从而导致壁画脱色、损坏,所以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是不允许拍照的,请大家遵守相关规定。

下面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慢慢参观欣赏……“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五

各位团友,吼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绍兴城东12公里处的皋埠镇,是绍兴的一个著名的石文化园林景观,它由吼山核心景区和宋六陵景区组成。

吼山门口萧墙上的壁画,是古越文明的图腾,是古越石文化发源地的写照和缩影,看那粗犷、朴实的线条,让我们感受到久远的古越民族的生生息息。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吼山胜境”四个字,是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的。我们的“吼山胜境游”就从这里开始。整个游程需要120分钟,现在请大家随我入园。

这上面的亭子叫试剑亭,边上有一块试剑石。春秋时期,当时最为著名的铸剑人欧冶子,就在离此处不远的日铸岭为越王勾践铸成“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把宝剑。据传有一天,越王勾践来这里选犬准备去猎南山白鹿,进献给吴王夫差。欧冶子知道这个消息后,把铸好的五把宝剑中最后一把送了过来,此剑能“风吹断发、削石如泥”。勾践是一个击剑行家,看到宝剑心中大喜,随手舞了起来,为了一试宝剑的锋芒,竟举剑劈向巨石,只听“嚯”的一声,巨石裂为两半,勾践不禁大喊一声“巨阙”,于是此宝剑就得名为“巨阙”。这试剑石成了吼山门口的一大胜迹。

这里是“越宫神犬”景观。现在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猜猜看,这座山为什么叫吼山?七条狗以北斗七星星座之象,围着一条大神犬,其状似在大声吼叫。“越宫”是越国王城的称为,明朝时,大文学家袁宏道来吼山时,就把这里疑为越王城。吼山的来历,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整座山势似一条卧狗,故名狗山,日久转音便成“吼山”;第二种说法与位置有关,因为此山是会稽山脉中最北的一座小山,它的南面是会稽群山,干岩竞秀,连绵不断;而它的北面则是水乡田园,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钱塘江边,这样看起来,诸山皆朝向此山。“吼”、“嚯”近音,为互致问候的意思。还有一种说法与佛教有关,狮子在佛教中有无畏狮子吼的说法,而边上的曹山有青狮白象同处一山,青狮状如大吼,所以此山称为吼山。不管吼山之名出于何种说法,但主要的出典来源于越王勾践曾在此养狗,从而得名。因此我们可以遥想当年满山遍野皆是警觉的猎鹿之狗。而此地的许多山石,又确实显露出形态各异的狗的形象。这里有几条狗?请大家找一找,对!这里有五条并排的狗,我们称它为“五犬迎宾”,它们热情地欢迎各位的光临。吼山的石狗数不清。到目前为此,还没有全部寻找和统计出来,希望大家细心找一找。您在这座山中能找出多少狗?如果您找到我们没有发现过的狗,您将会得到一份精美的礼品。当年越王勾践在此养狗猎鹿,而石匠来此山采石后,又留下许多石狗,整座山势又似一条卧狗。这样吼山就成了一大奇迹,一大谜。

这里就叫曹山,山不高却名声显赫,因为这里曾经是历代众多名人仰慕的地方。陆游、徐文长、袁宏道、郑板桥、李慈铭、蔡元培、鲁迅等都来过这里。明代文人陶望龄在这山上曾筑有石篑山房,在此居住读书。还有被称为小品文鼻祖的明代文学家张岱在这里著书立说。曹山有“江南小桂林”之称,又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青狮白象同落一山,狮肖其首,象状其鼻。我们在此位置上,便可看到青狮与白象。这水池,我们当地人称为水石宕,是千年采石而形成,如果把池水抽干,我们能看到像龙游石窟一样的奇迹。在古代,吼山寺庵鼎盛时期,张岱的外公陶允嘉把这水石宕改名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将活鱼虾投放入池,可谓成千上万。由于池水深几十米,所以池中的鱼越来越大。张岱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过当时的情景。他说:他小时候跟母亲到吼山做佛事,用竹箩装了四只西瓜,浸入池内,一会儿一条大鱼冲出水面,顶翻三只小船,一口气吞没了四只西瓜。放生池内备有乌篷船,坐船走水路可以直达桃园景区和云石景区。在船上悠游,另有一番情趣,能把多幅古代名家题刻看得更清晰,产生游目骋怀的感觉;还能领略我们这里“江南武陵源”粗犷、凝重的独特风采。坐船的客人请下船,其余的客人跟我走,我们在桃园景区会合。

这里是桃园景区。吼山的桃园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开创的,并引种桃中珍品蟠桃,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整个桃园,面积20多公顷,有桃树品种30余个,主要有花桃、一点红、大红桃、夏白桃和蟠桃等。欢迎各位客人春季前来观赏漫山绯红的桃花,夏季即可品尝桃子的美味。

上面两块奇特的石头,一块叫云石,一块叫棋盘石,这两块石头历来是吼山的主石景。清朝《康熙会稽县志》里记载的吼山八大景,首景就是“犬亭云石”。云石上粗下细,上顶飘逸的巨石一块,似云朵从天外飞来,故称云石。云石又名火炬石,永不熄灭的火炬象征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坚忍不拔的精神,它激励着越乡人民生生不息和无往而不胜的气概。棋盘石崔嵬离奇,相传有两位仙人乘黄鹤经此,被景色所迷,在石上对弈,且石形又酷似棋盘,所以棋盘石之名沿袭至今。

明代文坛公安派首领袁宏道,来此看望隐居读书的友人陶望龄,看了这里的石景,写了《吼山观石壁》一首诗,对两块奇石的来历和险峻作了这样的描绘:“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道旁应借问,恐是越王城。”清代诗人平度也写有《吼山云石》一首:“狮子林开峭壁前,吼来惊倒野狐禅。盘陀削就凝双碧,仿佛飞云落九天。”既写到对云石形态的赞美,又描述了这里曾经有过寺庙。这一口井称为“云泉”,泉虽小,但它终年保持水位不变,水味甘甜,据说喝了云泉水,能让读书人聪颖进取。当年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皋埠镇的小皋埠村亲戚家里住过半年,因此常来吼山,都说他非常喜欢喝这里的泉水。这棋盘石下的大棋盘也是江南绝无仅有,国内罕见,每枚棋子有44公斤重。你们不妨试一下。这云石底部的空地,原有一座小庵,称为“万寂庵”。

现在我们到了尽览亭,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观赏整个会稽山脉的雄姿和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真可谓稽山鉴水,尽收眼底。

绍兴的地势是从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我们看南面连绵不断的山峰就是浙东的会稽山,温润的气候,葱茏的草木,一年四季给人以青翠、淡雅的感觉。绍兴的历史,可以说先是大禹治水到绍兴,“会诸侯、计有功”,使绍兴有了第一个地名——会稽。后来出了个越王勾践,吴越相争,越国败给吴国,但越王明大义,采纳了范蠡大夫的建议,为保越民的安全,从长计议,忍辱求和,从这会稽山中走出到吴国作人质三年,历尽干辛万苦。回越国以后,又采用范蠡建设新都的高见,越国都城一改过去状态,从原会稽山的深处而进入平原,成了现在的绍兴城。各位团友,请往下看,这是一条通往宋六陵景区的水道,古代称御河。在这南面的山中有南宋七位帝王的陵墓群——攒宫。攒,就是临时的意思。当时南宋的都城叫临安,也有临时的意思,意在收复中原后重回河南。但最终南宋复国无望,攒宫由此也化为青冢。所以在历代陵墓史上,南宋陵墓一直是一个空白。但南宋六陵作为江南最大的皇陵,它的旅游开发价值,还是相当高的。

我们现在拾级而上,大约要登150个阶梯,去吼山寿宁禅寺。大家可要一气呵成,方见心诚则灵。

寿宁禅寺是南宋爱国大诗人陆游的二祖父陆傅于1120xx年所建,取名东山禅寺。当年陆游在佛祖前许愿:“一统中原,佛装金身”,遂改名寿宁禅寺,意为国家长治久安。寿宁禅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惜在1941年,寿宁禅寺被日寇所毁,现寺为1996年重建。

由于陆游祖上的住处和坟墓全在吼山,所以陆游也经常从绍兴鉴湖到吼山来祭祖和小住,后来,老年退隐吼山。

说起重修寿宁禅寺,有许多神秘的现象,也许是偶然的巧合:1996年移建时,当佛教界著名人士一锤定音,选中寺址,开始奠基,刚刚是下着中雨的天气,霎时天空晴朗,并射出道道金光,直照基碑。还有,在寺院的开光吉日,万里无云、风和日丽,空气清新畅快,上山朝圣的香客近两万人次,而吉日的前后两天都是阴雨天气。这种现象,真使当地乡民舆论哗然。更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吼山山体以外呈现蓝天白云时,整座吼山、特别是在寿宁禅寺附近,却经常有云气升腾之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下去,我们去游览剩水荡和烟萝洞景观。在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神仙浴池”和“神犬护山”等景观。

这里就是剩水荡。“剩水”两字出自张岱的诗句“谁云鬼刻神镂,竟是残山剩水”而得名,这里虽然是采石后的残山剩水,却如同是鬼刻神镂。看水中独立石笋,中流砥柱,刀劈斧砍一般的崖壁,所以,这里有“小东湖”之称。再看崖壁上的瀑帘,简直是把人带入了“秀水绕奇石,瀑前伴碧潭,青山花果茂,洞府幽又幻”的人间仙境。

这里是烟萝洞,这个洞是明朝吏部尚书陶大临之子陶允宜命名的。陶允宜是绍兴陶堰人,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员外郎。你们看,烟萝洞由陡壁环抱而成,面积有7000多平方米,洞内小气候独特,冬暖夏凉,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属吼山的胜景之一。难怪当年陶允宜在这里静心读书,专心写作《镜心堂稿》16部,是有他的道理的。这里还有越王勾践雕像,一洞天、龙涎水,也有茶室,大家可以游憩、喝茶、聊天。

古人说“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是人生大乐趣。而吼山的一年四季都值得游,值得乐,它会使你的人生得到充实。欢迎各位再次光临吼山。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六

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第6窟高约25米的弥勒佛,全身金箔敷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第11窟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

榆林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壁画约5000余平方米,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

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其中第25窟的唐代壁画,更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三种。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但东西两崖上层洞窟前面多有较深的甬道,且横开连通毗邻各窟的长穿道,不同于莫高窟。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形式有圆塑、浮塑等。除6窟大佛殿宋代塑的高24。35米的善跏坐佛像和第5窟长13米的卧佛像各一身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彩塑破坏较甚,所存极少。现存300余身塑像均经重妆。大多属等身群像,一铺三至九身不等。

初唐壁画只存残迹,其余4565平方米壁画大多保存尚好,根据特点可分为中唐(吐蕃统治时期)、五代、北宋、回鹘、西夏、元六个时期。唐代洞窟有14个,保存完整的仅存第25窟。

该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于珍品。前室正壁门两侧分别绘毗琉璃天王像和毗沙门天王像。主室窟顶可见千佛残迹。正壁中部绘卢舍那佛像和虚空藏、弥勒、地藏、文殊等八大菩萨像,北侧绘释迦行像,南侧已毁。南、北两侧壁分别绘观无量寿经变、弥勒经变。前壁门两侧绘文殊变、普贤变。

全窟壁画构图严谨、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威武有力的天王、力士、庄严慈祥的菩萨,栩栩如生的昆仑奴及狮子、白象,神态生动,线条潇洒流畅,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和精湛技艺。尤其是“弥勒经变”中的农作、扫街、宴会、探亲、写经、剃度等描绘社会生活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此窟细密精致而秀丽的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中唐壁画的典范。

即曹氏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者及其眷属、大小官吏的画像;与曹氏联姻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者画像,如于阗国王和王后,吐谷浑慕容归盈出行图等;特别是出现了曹氏画院的“都勾当画院使”、“知画手”、“都画匠作”、“画匠”等的画像,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1)中原绘画风格,人物衣冠如道教神仙,线描精致流畅,变化丰富,色彩清淡典雅,这是受宋辽影响而出现的新的艺术风格。

(2)藏传密宗风格,人物比例适度,形象有明显的尼泊尔和印度的影响,线描圆润秀劲,设色冷峻浓艳,具有浓厚的神秘气氛。

(3)西夏艺术风格。人物造型和服饰具有西夏的民族特征。第2窟水月观音图,第3窟文殊变、普贤变、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变。第4窟释迦、多宝曼茶罗、不空绢索曼茶罗等是代表这个时期高度艺术水平的作品。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七

简介

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东北部的丛山峻岭中,有一个叫金坑的地方,它方圆1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寨20余个,人口5000多人,人均水田1亩左右,主要住着我国西南的少数民族——红瑶(瑶族的一个分支)。金坑红瑶的祖先是从湖南洞庭、五溪一带迁徙而来,带来了种植水稻的先进技术。如今大寨村学校门前的那个块田就是红瑶祖先最早开垦最早收割的地方,是金坑的始祖田-。

红瑶自己没有文字,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过去一直是以山歌形式用口头流传。红瑶人勤劳勇敢、忠厚朴实、待客热情。妇女更为心灵手巧,手工技艺以织花、挑花、蜡染、制丝著称。红瑶妇女喜爱穿红色衣服,红瑶因此得名。金坑梯田被誉为世界旅游景观一绝,恢弘磅礴的气势,云雾缭绕的山颠,独具特色的瑶寨,多姿多彩的风情,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这里不仅是中外摄影家向往的摄影天堂,也是中外游客休闲观光的世界奇观。绵延10多平方公里的金坑梯田开挖于元朝时期,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最近几年才为世人所了解,并逐渐成为旅游热点。

1994年5月中旬,桂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社教部联合组成了一个摄制组,进入金坑小寨小学,采访拍摄了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电视记录片,片名叫《龙脊》。

20xx年4月及6月,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两度前往桂林龙脊,拍摄《美丽中国·湿地行》系列节目中的两集《水孕龙脊》(20xx年8月16日播-)、《梯田人家》(20xx年9月9日播出)。

冯玉祥将军的孙女美籍华人冯文真来过8次之多。冯文真在美国如今是个旅游摄影家,她拍金坑的目的是想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一组图片。1995年以前几乎没有来金坑的游客,1996年后,则逐年有所发展。1999年,光是田头寨就接待了六、七百人,还有一些外国人和港澳摄影家,到20xx年,田头寨接待游客已经突破千人大关。

三大特点

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得好

金坑地理位置是坐落在越城岭大山脉之中,四面高山阻隔,至今仍未通公路,经济性质仍然是自产自给为主。龙胜最高峰福平包(海拔1916米)坐落在小寨屋后,在福平包海拔1500米以上仍然保持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溪流众多,水源充足,山上植被四季常青。山寨的房屋是清一色的吊角楼,错落有序的山寨与大山融为一体,古朴清雅,画意十足,来到金坑大有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

景色秀丽、如诗如画

金坑梯田整齐有序,线条丰富多彩,线条形状以曲线为主,曲线赋于人们一种动态美,尤其是那些长长的曲线和波浪线,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金坑梯田还有象形美,有些小山沿着山体的形状修满了一圈圈的梯田,像宝塔一样,增强了田园造形美;有的梯田连片看像山鹰展翅;有的梯田如七星伴月,有的梯田就是典型的梯形图形,还有花边田等。金坑梯田比较有层次感,由于金坑地势陡峭,梯田以带状形的较多,它的高低层次较多,远近层次也很丰富。再就是金坑梯田有音乐般的美感,它体现在梯田的节奏与韵律感之中。

民风纯补,民族和睦

如今走进瑶寨,还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农民主动筑路架桥,不计报酬。人们都敬爱老人,寨上如有红白喜事,凡是同寨鳏寡老人无论亲疏均请赴宴而不收礼物。路遇老人,更是长者先行。在日常生产活动中还保持着背工、帮工方式,即换工,如:哪家起房子劳力不够,寨子上的人们都会主动来帮工,当你有困难需要别人来帮工时,大家也会主动来,这种换工方式,不用付报酬,只负责吃饭就行了。还有互借互助,物不乱取等良好民风均保持得十分完好。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民族舞蹈和保护完美的民族服饰,可听到优美的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还有古朴的民居,香醇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的“东方魔水”———龙脊水酒。

农历六月初六是红瑶最大的节日,也可叫晒衣节、粽粑节、半年节。过节那天,亲朋好友、老庚同年都请回来过节,宾客满座,很热闹。家家都包粽子,寨子要杀猪祭庙神,各户要杀鸭供田神,供田神的地方是固定的,插一块石头作神位,年年都是在那里供,供品有鸭洒粽子香纸,用篮子装着,主家戴着斗笠,拿着供品去供田神,路上逢人不打招呼,供罢用一根竹子挂上纸幡,插好在田神之位,收拾供品回到家,在门0上茅标,把门关上,以示禁入。主人急忙把鸭煮好,全家团聚吃鸭,必须一餐吃完,不给外人吃,连嫁出去之女,回来也不给吃,其意思是财气不外流。瑶民说:供田就是祈求田神保佑,获得丰收。解放后,供田神终止。

2023年介绍甘肃的导游词精选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壮观、美丽多姿的七彩丹霞谷观光游览。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是省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公里,海拔高度20xx一3 800米,面积约5 l o多平方公里。景观区主要包括七彩丹霞区和丹霞奇观区两大景观区。七彩丹霞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张掖丹霞地貌被中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终身名誉会会长、著名的地理学家中山大学教授黄进教授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丹霞地貌作为古老的地质遗迹,它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时期,是喜马拉雅山运动中发育形成的红色岩系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澳大利亚等地,在我国分布最广,其中以广东省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出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资深院士陈国达教授以发育典型的丹霞山为代表,命名了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丹霞地貌,为学术界所接受与采用。张掖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山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于一体,还兼有新疆五彩城 的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其气势之磅礴、面积之广阔、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举世罕见,全国一流,实属大自然之鬼斧神工。

七彩丹霞区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临泽人民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20xx年6月,黄进先生对临泽丹霞地貌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临泽丹霞地貌面积博大,气势磅礴,场面壮观,形态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是我国干旱地区另一种丹霞地貌类型——彩丘式丹霞,色彩之缤纷、观赏性之强、面积之大冠绝全国,举世罕见,中国第一,黄进先生评价彩色丘陵为“天然去修饰,四季见秋山”。中国科学院尹泽生研究员的评价是“像大地喷洒炙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地貌”。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彩色丘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临泽七彩丹霞旅游区1号观景台,我们临泽七彩丹霞区位于倪家营乡南台村二社向南1·7公里处,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5公里,北距临泽1 o公里,海拔高度1 800一2200米:,分布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临泽七彩丹霞奇观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在阳光的照射下,丹霞奇观远看似朝霞升腾,近看色彩斑斓,有红色、白色、黄色纹理,色带随着山势起伏呈波浪状.犹如艳丽的彩带随风蜿蜒飘动,让观者叹为观止。请大家随着我的手势向远处看,其经典之处依次为有七彩峡、七彩塔、七彩屏、火海、七彩练、琉璃峰、七彩瑚、七彩城、七彩峰、七彩菇、大扇贝等 l l处奇观,这些景观与周边的山峦、河流、田园、村庄、炊烟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风景名画,满目山峦,是色彩的堆涌,是壮美的组合,像一幅幅壮丽的天然图画,呈现于天地之间,四时不同,景色迥异;晨昏之间,造型奇特。数十公里的绵延群山,连同远处的雪峰,堪称天下绝景。

刚才有位游客朋友问我,七彩丹霞的形成过程,说起它的形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这段传说跟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有关。《淮南子·天文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意思是说,远古时期,共工和颛顼这两个部族的英雄之间为了争帝,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直打的天昏地暗,山裂地陷,日月星辰移位,把西天的天柱撞断了,西天开了一个窟窿,导致天倾斜而洪水漶漫。女娲娘娘补天来到西昆仑,从四面八方采集来五彩石,用神力碾成粉末,用昆仑山的玉液琼浆调和,然后开始补天穹的窟窿。西天有个叫窫窳的妖魇,蛇身狮首,凶恶狰狞,出没于祁连山下的弱水中,也就是今天的黑河,以吃人为生,扰得弱水两岸的百姓不得安生,他听到美丽善良的女娲来补天后,觊觎女娲的美色,邪念顿生,化作一个青年男子前去帮忙,女娲娘娘识破他的诡计,正色劝他用心修行,争取早日得道成仙。

窫窳恼羞成怒,想和女娲正面交锋,法力又不及,便暗地里破坏女娲补天,一夜之间施展妖术,把五彩石粉末吹散到满山遍野。女娲一觉醒来,看到朝阳映照下的祁连山五彩纷呈,分外耀眼,大吃一惊,一细看,才发现五彩粉末不见了,她立刻想到是恶魔窫窳所为,女娲略施法力五彩粉又聚拢在了一起,但一部分附着在了山头上,把山染得灿烂无比。为了防止恶魔继续捣乱,她安排两个侍女轮流值班,侍女一个叫朝霞,一个晚霞,按女娲娘娘的吩咐,尽职尽责,昼夜不离,帮助女娲顺利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但朝霞和晚霞因劳累过度,香消玉殒长眠祁连。她们死后,化作霞光,早晚相映,为祁连山披上了神奇的霞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七彩丹霞。

其实,七彩丹霞的形成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祁连山的各类岩石经过长期风化和侵蚀,加之岩性不同和温度差异,在光线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泽,铁质岩呈红色,锰质岩呈黑色,泥质岩呈灰色,磷质岩成灰蓝色,火山岩呈橙黄色,砾质岩呈青色,依次类推,山体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