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导游词(六篇)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

ID:1124135

时间:2023-07-07 16:49:19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一

大家好!我是你们丽江古城的导游。很高兴今天能为各位介绍丽江古城。我的名字叫黎祺睿,大家也可以叫我黎导,当然我这个“导”不是导演的导,而是导游的导。接下来我们即将参观的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好的,我们的车子已经到了我们的丽江古城,我们先下车吧!

请大家跟我来,所有的人都在这里集合啦!这就是丽江古城!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丽江古城位于我们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13世纪后期,古城海拔2400余米,自古就是居民的集聚地。

大家可真是学霸呀!都猜对了。没错,丽江古城修建了354座桥。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接下来我给大家两小时的自由游玩时间,两小时后我们在原地集合。假如大家找不到地方可以根据古城门口河流的水流方向找到出口。水流都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请大家做文明游客,不乱吐乱扔。祝大家玩的开心!有任何事情随时打我的电话。谢谢!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二

第一章:丽江古城导游词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带你们去参观下一个景点,也是丽江最著名的景点——丽江古城。刚从象山脚下的玉泉公园出来,我们就跟着从古城西北端流向城南的玉泉水,来到被称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在这里,尊贵的客人们会想,小丽怎么能乱说话,敢把这个高原小镇说得这么夸张?其实小丽一点也没有夸张。丽江古城分为西河、中和河、东河三条支流,从古城因玉泉河贯穿全城,再分成无数支流。市内还有很多龙潭和泉水。古城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街道随意布局,网络不整齐,大街在河边,小巷与运河相邻,清泉流过街道和城镇,城墙穿过房屋。“家家流水,家家挂阳”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虽然是云贵高原上的一个小镇,但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丽江古城又称大研镇,由大研、白沙、束河组成。大研古城是他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常称之为大研古城或大研镇。而且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中心。古城西南角矗立着一只巨笔般的文笔。丽江盆地就像一个碧玉制成的大砚台。在古代,“砚”和“砚”是相通的,所以古城叫大研。说话间,我们到了古城。城门口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水车。有人说是母水车,有人说是情人水车。古代城市里曾经有水车,但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地方也有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有着与苏州古城“流水小桥”一样的特色,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也独具特色。

丽江的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组成,但对于尊贵的客人来说,大研古镇是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古城入口众多。小李从右边入口进去,大家看到一个显眼的水车,后面跟着一个右边有铭文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栋房子和一个照壁,就像一件贵宾可以看到的东西。再往右是水龙柱,负责水。古城里的民用建筑最怕火,但是水是可以灭火的,所以这个水龙柱代表了古城里人们避火的愿望。几千年来,古城人爱古城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还请各位朋友作为古城人热爱古城,不要乱扔烟头。纵观世界文化遗产符号,圆圈代表地球和自然,盒子代表人类创造的文明,圆圈和盒子相连,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丽江古城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右边这些石刻堪称丽江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浓郁的纳西画风。我们脚下是八卦图,是纳西族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祭司经常用它来定位和占卜。

小李在古城跟大家说了这么多,大家也看了这么多,但是她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为什么没看到城门呢?其实尊贵的客人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大奇观,就是看不到城门,因为古城里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又因为纳西族的首领姓“木”,如果城墙和城门建成了,就会变得“昏昏欲睡”,所以古城没有城墙和城门。

各位嘉宾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古城。为什么评价高原上这个偏僻的古城?如需解答,各位嘉宾,请和小李一起去观光。一条巷子,一个家庭,一不小心,就站在百年历史里。这种感觉在路上和各个院子里随处可见。因此,这座古城不是为了拍摄或神秘化而建造的。这是一座真正的活古城。如果你看着你的脚,你会觉得比你刚刚走过的路要平坦得多。一块块五花石板,看似有许多碎石粘在一起,但却是丽江特有的乐角岩,采自周围的群山。因其色彩斑斓,当地人称之为五花石,历经数百年打磨光滑半透明。街道两旁,偶尔会在一些人的门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对联。纳西族有人去世,必须纪念三年。第一年白联黑写,第二年绿联黑写,第三年贴对联。这是纳西族人对死去亲人的怀念。经过一些森林人行道和清澈的河流,小桥和垂柳会印在每个人的眼睛里,而在这样一条你从未见过一排排桌椅和一阵阵音乐进来的清澈的河流里。这就是所谓的“洋人街”,但这条街上的人行道不是外国人开的。这里的酒吧书卷气,叛逆,纯商业,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需要的。

丽江方便城市人“充值”,尤其是外国人。有朋友,就有小桥流水,只要不喝醉,就能找到人生的幸福时刻。过了酒吧街,看到一个小石桥,叫豌豆桥,因为这里卖豌豆比较早。桥西边的小门楼是龚克广场,是以广场后面的小巷命名的。清朝嘉庆年间,胡同里杨家两兄弟同时被扶,道光年间,其弟又被扶,这是丽江人引以为豪的事。为了表彰杨家和激励新人,政府采取了特殊的举措。站在这里向东看,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中央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五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因为正方形的形状像一个方形的地方官印章。土司将其命名为四方街,意为“权力与城镇”。

还有人说,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是四通八达的人流物流集散地。如果说中国北方还有一条举世闻名的商路——丝绸之路,那么中国南方也有一条叫“古茶马道”的商路,是藏区和丽江的马、皮毛、藏药等特产,南方的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商路。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城镇,四方街是这个重要城镇的贸易中心。从古至今,四方街一直是露天的。这个市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了,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体会四方街的神秘。清晨,早起的人开始买早餐,是一条朦胧的四方街;下午,买铜、山货、小吃的商贩组成一个繁荣的市场,这是一条充满活力的四方街;天刚黑,商人就回家了,五花石板摩擦了一会儿,还是人和阳光的余温。桥头晒太阳的老人换成了一个正在玩耍的孩子,两边的栏杆透露着夜色的光泽。这是化妆的四方街;凌晨两点左右,四方街的人去了空无一人的街道,小巷变幻莫测。只有流水的声音在波动。这是一个相貌平平的丽江。

"丽君总是喜欢种树,山城里到处都是飞花."丽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盖房子、娶媳妇、晒太阳。丽江男人有特殊的爱好,花很多时间种花,养鸟,写字,画画,打麻将。男人擅长院子里的一切活动。除此之外,他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就是坐客,而纳西族女性只能在大年初一睡懒觉。从“找吉美”到“阿姨”,一眨眼就只有两个字:“辛苦”。纳西族妇女从早到晚的劳作,从体力劳动到小生意,从清理田地到杀猪,从缝制衣服到生火做饭,都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则无所事事,这种闲暇是不可能的。纳西族文人众多,令人目不暇接。不能说纳西族女性培养了纳西族文化。

穿过五一街后,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小桥。在我们脚下,我们忍不住坐下来休息。当我们看到桥边的“百年广场”几个字,不难猜到这就是百年广场。想象一下百年广场的由来。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百年广场老人。没错。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三

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古城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2.5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

也许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东稍有倾斜,这是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纳西谚语所说的,是个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的热闹集市,没几天就会有许多垃圾,古城又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民就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冲洗街场。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街头河上一闸,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子乘着水势挑拨,污水流入东河,去灌溉千顷农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科贡坊。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0xx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的科贡坊。清朝末年,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且升为三层。实际上,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取消科举,光古城就有两家“一门三举”。现在,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纳西族,却拥有成百的专家教授;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按人口平均数在省内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

游客们,谢谢大家的配合。下面,游客们可以自由活动1小时。活动完了就到这儿来集合。注意安全哟!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四

丽江是一个极其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连机场都古色古香。丽江古城内的建筑全都是当地纳西族风格。和现代都市相差甚远。而且城里不能行车,只能行马。

古城里只有客栈没有酒店,我们住在一家位置极好的客栈。与最热闹的四方街为邻,可客栈内很安静,风格有点象北京四合院,这就是纳西族的建筑。

第一天我们去了木府。

木府,也叫木王府。是当地一名土司(地方最高官员)办公、生活的地方。十分气派,真有点皇帝的味道。

进大门第一座,是土司办公的地方,里面有一把椅子。上面盖了一张真正的虎皮,土司就在这里接受大臣朝拜,椅子前面有张地毯,旁边便是大臣的位子。

第二座是藏书阁,叫万卷楼。这座楼是所有楼里最高的,有三层。第一层是土司学习的地方。只有几排桌椅,中间有个展示柜,展示了当年土司学习用的佛经。二楼是藏书的地方,摆了两排大书架,可里面没书。前面的展示柜里有几本现代的书而已。从三楼可以看见玉龙雪山,这座山是云南第二高山。这里同时也是土司休息的地方。

之后我们去了护法殿。这里是祭拜祖先的地方。一座神像立在面前,神像前有一座碑,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意思是:先拜天,然后是地,再下来是皇上、亲人、老师。

不愧为“土皇帝”啊。这土司把木府建得真好。不过为什么叫“木府”?因为以前,在丽江做官的都姓木,普通人都姓和,现在还是这样。所以一个人,如果姓木,说明他家以前是做官的,姓和,那就是老百姓。既不姓木又不姓和的,那就不是本地人。

第二天我们去了玉龙雪山。

从山脚起,就一直能感觉到寒气。山上虽说不是全盖着雪,却也能看见一条条冰河。我们坐小索道上了山。遗憾的是,大索道在维修。小索道只能上到海拨3000多,而大索道能上到4506米。

在山上可以看见雪山的主峰。这主峰虽不高,却从未有人征服过。因为山上的石头都已风化,爬不上去。

接着我们坐车到了云杉坪。这里全是云杉树,都有很久的历史。像一个个卫士,保护着雪山。雪山则像一个老爷爷,照顾着云杉。遍地的野花、云杉、雪山和彩虹,组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第三天我们到了拉市海骑马。一到马场,首先听到几声清脆的嘶鸣。我这才第一次和马近距离接触。这些马全都是棕色和黑色,没有什么“白马王子”。

我们的马上路了。骑马不象骑车,怎么骑都行。骑马要把屁股摆直,不然马会不舒服,会疯跑的。我就感受过了。上坡身子往前倾,下坡身子往后仰,这也要注意。

一路上,虽然看不见溪水却也能听见溪声。绿树做成的屏障下,还是有星星点点的阳光透下来。马主人告诉我们这里是茶马古道旧址。以前马帮就是走这里的。马帮是用马运送茶叶、丝绸等物品去其它国家的团体。所以这里叫茶马古道。

中午我们吃了马帮饭。其实也就是一盘杂锅菜配饭,不过还蛮好吃。吃完了我们就骑马下了山。

一到山下,卡卡(我那马的名字)就飞奔起来。原因不用说了。不过真不愧是卡卡,跑得飞快。我的脑袋转了无数个360度,但我没晕,也没被甩出去。

第四天我们来到了普达措国家公园。

首先我们来到属都。这景色太美了。山靠水,水环山;山围水,水依山。平静的湖面加上看不厌的绿色,仿佛回到了以前科技还没发展的时候。从湖的任何一个角度,用任何一种相机拍下的照片,都可以当电脑桌面。

然后是另一个不知名的湖。走了一会儿突然下了冰雹!我第一次看到冰雹,豆大的冰粒掉下来,真是漂亮。雨后的湖冒着气,仿佛来到人间仙境。云雾缭绕,亦真亦幻。

来丽江,真是不虚此行啊。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五

各位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早上好!

我们随着悠悠的玉泉水,就来到了被称为“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叫大研镇,它是保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为什么呢?据说是丽江最早的统治者姓“木”,如“木”加框,就变成“困”,因此就没给古城建造城墙。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经有八百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了,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三万人。1986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

瞧!这是一对水车,有人叫它“子母水车”,还有人叫它“情人水车”,它的右下方是xxx的题词。

看!那位纳西族老人,他穿着传统的蓝色民族服装,头戴红军帽,在悠闲的散步,呀!还向我们招手呢。

好凉快呀!原来是身后的水龙柱喷出来的泉水,龙是管水的,而古城里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这水龙柱预示着不让古城着火的意思。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守护着这座美丽的古城。也请各位游客爱护古城,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丽江的导游词(六篇)篇六

丽江古城是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

古城位于县境的中部,海拔2400余米。

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可见当时丽江古城已有名。

丽江古城曾是明朝丽江军民府和清朝丽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称大研厢,清朝称大研里,民国以后改称大研镇。

丽江古城,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丽江古城观赏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

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

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

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

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

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世界遗产”的丽江古城。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

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

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在丽江古城里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头领的本人也是纳西族的。)姓“木”,如果加上城门和城墙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建筑城门和城墙。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丽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

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

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所以非常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

四方街上的客栈(酒店)都是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酒店)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

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而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听了这一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

欢迎下次再来。

丽江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既是著名的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吸引。

看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你招手,向你放喉:“啊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你到月落西山头”。

泸沽湖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的崇山峻岭中,距宁蒗县城69公里。

湖面积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

湖水清碧,最大能见度为12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水向东流人雅砻江、金沙江,属长江水系。

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泸沽湖不仅水清,而且岛美。

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象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

其中,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

泸沽湖分为5个景区,分别是泸沽湖及湖周边的摩梭村落、永宁(扎美寺和永宁温泉)、阿夏幽谷、格母女神山和小落水村。

泸沽湖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

这里是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

这里的摩梭人是中国唯一的母系氏族。

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

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

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你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秀丽衣装,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泸沽湖美丽的身形像一个马蹄印,相传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刚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天亮后他再不能回去了,神马被缰绳一紧而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东边回头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她自己化成了格姆山。

这是一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

你看懂它马蹄印形的故事后,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准备好了一个畅游“女儿国”的美丽心情。

特色景观:

泸沽湖和摩梭村落:

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猪槽船游湖岛,四能在风情路上领略摩梭风情,五还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

湖西岸美丽的落水村,因交通便捷和湖畔理想的位置,成为这个景区的代表性景观。

扯挎山丫口立着一个横跨公路的彩门,彩门以下约200米的路段是观赏泸沽湖全景的最佳地点。

在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泸沽湖美丽的`曲线轮廊,翠青的吐布半岛散在蓝玻璃镜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狮子山)在湖北岸姿容端庄。

如果恰是春天,你的镜头下缘还是串串簇簇的红色山花。

永宁:

北距落水村20公里的永宁,有著名的扎美寺和永宁温泉,在这可看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艺术及悠远的文化,还可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

最近新开的景点有草海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摩梭女王。

阿夏幽谷:

著名的泸沽湖大峡谷。

主要看点:泸沽湖水源、天堂水瀑布、阿夏瀑布、女儿河、老僧面壁、菩萨洞(溶洞、地下河出口)、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月份满谷的野桃花等。

不管是历史的、宗教的、生态的、美学的、民俗,都具有无可限量的价值,是人们观光、旅游、消闲、祈福消灾、祛病、探险等活动的好去处。

游览整个景区大概需1个半小时。

离大洛水村800米,门票45元。

格姆女神山:

屹立于泸沽湖北面,其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俯视从东北伸进湖中的狭长丰岛(里格岛),犹如“金獭捕鱼”,又如蛟龙在追逐湖中珍珠。

可乘坐缆车上山,票价90元。

小落水村:

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传统而古老的摩梭村寨,没有旅游商店,没有标准间,只有真正在那里生活劳动恋爱着的摩梭人。

很少有游客足迹,只有那些背着沉重行囊环湖行走的驴友偶尔来到村头湖边,摄影留念,喝酒聊天。

1.丽江英文导游词

2.丽江古城导游词

3.丽江导游词作文

4.“云南丽江”导游词

5.云南丽江导游词

6.云南丽江导游词作文

7.丽江古城导游词ppt

8.云南丽江英文导游词

关闭